猴頭菇栽培技術_第1頁
猴頭菇栽培技術_第2頁
猴頭菇栽培技術_第3頁
猴頭菇栽培技術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猴頭菇栽培技術簡介猴頭菇(學名Hericiumerinaceus)是一種珍稀食用菌,富含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多醣等營養成分,具有降血壓、調節免疫功能等保健作用,備受人們喜愛。猴頭菇的栽培技術要點如下:制種制種材料猴頭菇菌種:從正規種菇基地購買,注意要購買健康無病害的菌種,存放時放于零下20°C的冷凍庫中保存,不可短時間內反復凍融。大米粉:選用粉細質干燥的米粉。培養基:包括麥麩、玉米粉和水。制作步驟將50%的大米粉和50%的水混合均勻,在鍋中蒸1小時,并充分攪拌使米粉均勻。將制好的米粉糊放入培養瓶中8%的量,用高壓鍋蒸制30分鐘。添加適量的菌種,在25°C左右培養,需要保持一定濕度、氧氣和二氧化碳的量。6-8周后,菌絨在瓶中長滿,即可用于接種生產菇種。基地準備基地選址光照要求:猴頭菇喜陰。平時的亮度應該在1000-1500勒克斯左右。空氣要求:空氣流通,保持相對濕度在85%左右。溫度要求:猴頭菇適宜生長的溫度在14-20°C,最適生長溫度為16-18°C,不應高于22°C、低于6°C。基地建設菇房:可采用廣口木質菇棚。在確定基地選址后,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建筑方案,保證地勢高,排水良好,室內光照充足,并可防風、遮雨和防蟲。培養土地:要選擇肥沃、疏松、排水性良好的土壤。首先要進行地洞整形,然后在地洞上覆蓋一層剛剛從土坑挖出的豐厚土壤,厚度至少在15厘米以上。通風降溫:猴頭菇生長過程中需要保持空氣流通,并保持適宜的溫度,才能保證菇柄整齊、引枝率高等。培養接種方法猴頭菇的接種方法有兩種:瓶口接種:首先開一個直徑10-15毫米的洞,進洞深度應當適中,然后將接種器按穴輕擠,將一定量的菌種擠入穴內。手工接種:將制好的種栽放在床面上,表層應平整、細小碎掉,然后按菇床密度按規律鋪上。待鋪完整個菇床后,將種栽用細土輕輕壓實。生長環境調節根據實際情況,將溫度保持在16-18°C左右,相對濕度達到適合猴頭菇生長的條件,可在菇床表面覆蓋保濕織物,保持表層濕度。日常管理除了保持適宜的環境溫度和濕度,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確保新鮮空氣流通,可利用通風設備,保證新鮮空氣流向床面。保持燈光適宜,利用特制的燈柱或依靠自然光源保證光合作用。床面保持刺激,包括篩倒、轉動、蓋霜等。病蟲害防治,及時排除病蟲害菌株,保持菌床清潔和衛生。收獲和存儲收獲猴頭菇收獲要在長成的菇頭顛端開始捆綁松軟后適當旋轉捏斷。收獲時要輕拿輕放,不要過度擠壓,以免變形。存儲猴頭菇不宜長時間貯存,新鮮的猴頭菇可放置在通風處,保持相對濕度在85%左右,溫度在4-10°C即可。也可將捆好的猴頭菇附加儲存在特制保濕袋中,低溫保存(0-4°C)。總結猴頭菇栽培技術并不容易,但是通過掌握制種和基地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