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_第1頁
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_第2頁
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_第3頁
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_第4頁
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美國多用途導彈驅逐艦01發展沿革性能數據技術特點改進改型目錄03020405該級各艦總體評價服役動態目錄0706基本信息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英文:Spruance-classdestroyer,首艦代號:DD963),是美國海軍已退役的一型多用途導彈驅逐艦。該級驅逐艦,艦長171.6米,艦寬16.8米,滿載排水量7700噸,最大航程6600海里。該級艦是美國海軍首次采用模塊化設計建造的第一種大型艦隊驅逐艦,也是第一種采用全燃氣輪機推進的大型艦艇。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原型艦以反潛為主,其后經不斷改進,成為一級反潛、反艦、對地和防空能力都很強的驅逐艦。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的建造始于20世紀70年代初,共建成服役31艘,曾為美國海軍主力驅逐艦,用以替換第二次世界大戰遺留的大量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和基林級驅逐艦。該級艦服役了近三十年,主要作為美國海軍航空母艦戰斗群的反潛主力,最后一艘于2005年退役。發展沿革研制背景首艦命名研制進度建造歷程發展沿革研制背景985號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20世紀60年代末期,美海軍提出研制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主要基于如下原因:首先是美海軍驅逐艦面臨著超齡的嚴重危機。自50年代以來,美海軍造艦的重點一直是航母和核潛艇。對驅逐艦的發展采取了兩種措施:一是建造新艦,自50年代后期至1966年新建導彈驅逐艦43艘;二是大規模現代化改裝老艦。美海軍自50年代中期起實施了“艦隊更新和現代化計劃”,對126艘驅逐艦進行了廣泛的現代化改裝。但是,改裝只是為了避免現役驅逐艦大批退役而采取的一種臨時性補救措施,這種改裝的驅逐艦也只能延長5~8年的服役期限。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在1969年1月1日的統計材料指出:“美海軍的171艘現役火炮驅逐艦中,153艘已超過了20年的艦齡。”驅逐艦的超齡已成為美海軍的嚴重問題,迫切需要建造新一代的驅逐艦來替換老艦。其次是反潛戰的需要。戰后潛艇的技術有了飛躍發展,前蘇聯海軍出現了裝備巡航導彈和雙平面自導魚雷的潛艇,尤其是核潛艇的出現,對美海軍的航母編隊構成了極大的威脅,航母編隊的反潛護衛變得更加重要和艱巨了。這樣的任務決非那些老驅逐艦所能勝任,必須研制一代能擔當此任務的新一代驅逐艦,它們必須具備快速、機動、安靜,有很強的編隊反潛探測和攻擊能力。再次是與前蘇聯海軍爭奪海上霸權、保持海上優勢的需要。當時前蘇聯海軍的驅逐艦的數量只有美海軍的一半,但是艦齡都比美國的小得多。為了保持美海軍的海上優勢,美海軍也必須研制新一代的驅逐艦

。首艦命名美國海軍斯普魯恩斯上將

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首艦(DD-963)被美國海軍命名為“斯普魯恩斯號”。雷蒙德·阿姆斯·斯普魯恩斯,1886年7月3日-1969年12月23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海軍上將,任第五艦隊司令。他是中途島、馬里亞納歷次海戰的勝利者,被稱為沉默的提督,美國海軍中最聰明的人,海軍上將中的海軍上將。他總是把一切的功勞歸于他的部下,所以在公眾的面前,他也變得最不出名。但他贏得所有一切知道他的人的尊敬。他是一位出色的戰略家、杰出的領袖和無畏的戰士,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就是為紀念而他命名

。研制進度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首艦“斯普魯恩斯”963號艦的研制進度:1967年1月至1968年1月為概念設計,由海軍自己完成,確定IJID63級的基本性能要求;1968年2月海軍發布合同設計招標要求;1968年7月海軍宣布合同設計中標單位;1969年7月完成合同設計。首艦1972年11月開工建造,1973年11月下水,1975年9月服役。斯普魯恩斯級首艦的研制周期歷時8年9個月

。建造歷程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原計劃建造30艘,其中1970財政年度批準3艘,1971財政年度批準6艘,1972財政年度批準7艘,1974財政年度批準7艘,1975財政年度批準7艘。1978財政年度國會追加批準對艦載4架SH-2F直升機的DD963級艦,海軍最終還是建造了1艘標準設計的DD963級艦。1980年7月第30艘DD963級艦服役。第31號艦DD997于1983年3月服役。1970年6月利頓工業公司英格爾斯(Ingall)造船分部獲得了建造30艘DD963級艦的價值21億美元的合同,至1978年9月20日,建造合同價漲至37.8億美元。最終核算,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的造價為每艘3.9億美元(1980財政年度價)

。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是美國海軍戰后大批量建造的驅逐艦,也是美國海軍第一級采用全燃動力裝置的軍艦,裝備了遠、中、近三個層次的反潛武器和性能出眾的反潛探測設備、以及在降低噪聲方面所傾注的全力,使該級艦成為世界上具有優秀編隊區域反潛能力驅逐艦的佼佼者,為世界各國海軍所注目。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的大規模現代化改裝,不僅提高了DD963級艦的編隊區域反潛能力和對艦攻擊能力,而且大大提高DD963級艦的對空作戰能力,使DD963級同樣具有編隊區域防空能力(垂直發射“標準”-2MR導彈)。“戰斧”巡航導彈的裝艦使DD963級艦在局部危機中成為新的重要角色

。技術特點總體設計動力系統武器系統艦載電子技術特點總體設計降噪設計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966號艦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主要是為反潛戰而設計的,要求能應對核潛艇的威脅。因此,它力爭要做到先敵發現,而不被敵潛艇先發現。為此,DD963級艦必須是一級安靜的水面艦艇,所以在DD963級艦的設計中廣泛地應用了各種降低噪聲的技術,降低噪聲是該級艦設計建造中頭等重要的大事。美海軍當時聲稱DD963是其最安靜的水面艦艇。該級驅逐艦采取的降低噪聲的技術與措施為四個方面:主、輔燃氣輪機降噪燃氣輪機有過氣、排氣和外殼三個方面的噪聲源。LM2500主燃氣輪機的降低噪聲的系統由以下四部分組成:進氣消音器、排氣消音器、主機隔聲封閉罩殼和冷卻空氣消聲器。這些消聲器的設計能滿足語言干擾度(65dB),這個標準對于進氣口是指進氣管道的表面。排氣消聲器要求設置在離排氣口9.15m(30英尺)的甲板平面上。機艙的噪聲標準應滿足表2.5-2。LM2500主燃氣輪機消聲器減小的噪聲見表2.5-3,輔燃氣輪機消音器減小的噪聲見表2.5-4,LM2500主輔燃氣輪機隔聲封閉罩殼減小的噪聲見表2.5-5。動力系統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的推進系統,主機為4臺通用電氣LM-2500燃氣渦輪機,總功率馬力。該型主機是首次使用于美國的主要作戰艦只上。LM-2500燃氣輪機在必要時僅需一人在控制室即可操作,具有極佳的靜音性與高度的效率,由12節加速至32節只需53秒

。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采用COGAG方式全燃聯合使用動力裝置,雙軸、雙舵,2個5葉變距槳。在每軸31.61MW(hp)的輸出功率下,螺旋槳的轉速為168r/min。2個主機艙每個長14m,2個輔機艙在前后主機艙之間,每個長12.2m,機艙區域總長52.4m,占艦總長的30.5%。動力裝置的比重量為14kg/kW(10.3kg/hp)

。武器系統巡航導彈加裝Mk41垂直發射系統的989號驅逐艦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中有24艘采用MK41型垂直發射系統,備彈61枚,其中一些艦帶45枚戰斧巡航導彈和阿斯洛克反潛導彈;7艘裝2座四聯MK44型裝甲箱式發射裝置,配“戰斧”導彈8枚。它們發射帶常規戰斗部的射程133千米或1853千米的高命中精度(圓概率誤差10m)的“戰斧”,它們也可以發射帶20萬噸TNT當量核彈頭的射程2500千米的“戰斧”,這兩種“戰斧”用于對陸攻擊;還可以發射常規彈頭的射程460千米的“戰斧”反艦型巡航導彈

。反艦導彈2座四聯裝的“魚叉”反艦導彈裝于前煙囪和后桅的02甲板上,配“魚叉”導彈8枚,主動雷達制導,射程130千米

。艦空導彈艦尾海麻雀艦空導彈發射裝置

7艘艦設1座八聯MK29型“海麻雀”導彈發射裝置,布置于01甲板的尾部,彈庫備彈24枚,“海麻雀”導彈為半主動雷達制導,速度2.5Ma,射程14.6千米,用于艦的點防御。DD971艦的尾部右舷設1座四聯RAM艦空導彈發射裝置。RAM導彈是發射后不管的點防御導彈,射程9.艦載電子雷達963號艦雷達控制室

1、SPS-40B/C/型對空警戒雷達三部:E/F波段,作用距離為320千米,配MK23型TAS目標捕獲雷達。2、SPS-55型對海警戒雷達1部。3、SPS-64(V)9型導航雷達1部。4、SPQ-9A型火控雷達1部:這是一部高分辨率、邊跟蹤邊掃描、脈沖壓縮的I/J波段的對海火控雷達,探測和跟蹤135米至37千米的水面目標。它與MK863型火炮火控系統接口。5、SPG-60型火控雷達1部:這是一部單脈沖、I/J波段的脈沖多普勒雷達,能捕獲和跟蹤185千米的空中目標。6、MK95型“海麻雀”導彈火控雷達1部。7、URN20或URN25“塔康”空中戰術導航雷達1部。性能數據性能數據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參考數據:改進改型現代化改型防空型艦基德級艦改裝試驗改進改型現代化改型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用203毫米艦炮替換首部的127毫米艦炮;用MK26-0型多用途發射模塊替換“阿斯洛克”反潛導彈模塊;增加紅外干擾火箭

。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是一級編隊區域反潛能力優秀的驅逐艦,但是從它開始服役起,就遭到了對空作戰能力和對海作戰能力低下的批評。因此,在1976年中期至1978年中期,對前13艘DD963級艦交付后不久就補裝了美國“海麻雀”防空導彈、加裝了2座四聯裝“魚叉”反艦導彈,14~22號艦在船廠時就進行了補裝和加裝,其余的艦都納入了開始的建造計劃。現代化改進型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側視線圖

DD963級大規模現代化改裝是從1986財政年度的大修期開始的,改裝主要如下:1、改裝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前甲板八聯“阿斯洛克”反潛導彈部位改裝為8個模塊組成的MK41型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其發射能力分兩步走:第一步美海軍1985年決定只垂直發射“戰斧”巡航導彈和“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由于艦空彈的制導和火控問題艦上不能解決,所以垂直發射“標準”導彈被排除在外;第二步達到對空作戰現代化改裝的最終目標——垂直發射“標準”-2MR導彈,導彈的火控和制導由裝這些艦的“宙斯盾”系統來完成。改裝垂直發射系統的艦為24艘,“斯普魯恩斯”(DD963)號于1986財政年度的大修中,第一艘改裝垂直發射系統的DD963級艦。防空型艦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防空型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用203毫米艦炮替換首部的127毫米艦炮;用MK26-0型多用途發射模塊替換“阿斯洛克”反潛導彈模塊;用MK26-1型多用途發射模塊替換“海麻雀”艦空導彈發射模塊;把基本型的MK86-3型火炮火控系統改進為MK86-5型;用SPS-48B三坐標對空警戒雷達替換SPS-40B二坐標對空警戒雷達;加裝MK74-4艦空導彈火控系統,拆去MK9l型“海麻雀”導彈火控系統,并換裝相應的導彈火控雷達;加裝一級空中指揮系統;拆去基本型的“密集陣”近程武器系統。為了便于將基本型改裝防空型,除了大的武器模塊作置換以外,還必須對基本型的布置、船體結構、功率與速度、電站功率、起居設備等方面作相應的考慮。基本型所選擇的動力裝置可為現代化型提供海軍所規定的速度和續航力,但對防空型艦,全速和續航力略有降低。電站的功率,基本型設三臺燃氣輪機發電機組,每臺2000千瓦,電站總功率6000千瓦,除能持續承擔現代化型的最大戰斗負荷,尚有1000千瓦的儲備。因此,演變為防空型時,電站不必更動。400赫茲的中頻電源是由3臺赫茲/400赫茲的固態變頻器提供的,并留有增加第四臺的空間,以便為防空型留有足夠的儲備余地。對基本型和現代化型,2臺能承受全戰斗負荷,防空型3臺能承擔全戰斗負荷。為了便于203毫米艦炮替換首部的127毫米艦炮,除了必須安裝203毫米艦炮的底座和支承結構外,對基本型的炮座結構應沒有變動。基本型后桅的設計應能適應SPS-48三坐標雷達替換SPS-40二坐標雷達。基德級艦臺灣基德級驅逐艦1801艦美國海軍的4艘以防空為主的基德級驅逐艦(DDG993)就是由DD963級基本型發展演變來的防空型驅逐艦,除了前甲板的127毫米艦炮沒有用203毫米艦炮置換以外,其他方面基本與原來沒想的防空型一樣。由于原來就有模塊化的發展演變方案,因此DDG993級的設計與建造能以最少的時間與費用來完成

。臺灣基德級驅逐艦1801、1802號艦基德級驅逐艦的艦體與動力系統基本設計與斯普魯恩斯級艦相同,其動力系統的設計都是為了應付常規戰爭,而不僅僅是反潛戰斗,但“基德”級在艦體側舷與若干重要部位增加“凱夫拉”或鋁質裝甲,因此排水量比斯普魯恩斯級艦大。基德級與斯普魯恩斯級艦最主要的區別在作戰裝備,舍棄了斯普魯恩斯級艦以反潛為主的戰斗體制與武裝配置,代之以類似“弗吉尼亞”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的戰斗系統與防空武裝,最主要的武器為兩具MK-26雙臂防空導彈發射器。由于以防空為主要任務,“基德”級便未裝備“斯普魯恩斯”級艦的SQR-19拖曳數組聲納以及MK-112型“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發射器。船樓前方的MK-26彈艙容量較艦尾的MK-26小,因為原先預定在艦首安裝MK-71型203毫米艦炮,但后來遭到取消,仍沿用美國海軍制式的MK-45型127毫米艦炮。艦尾的MK-26可裝填16枚“阿斯洛克”反潛導彈,使該級艦仍然具備相當的中遠程反潛能力。作為一種外銷型艦艇,最初“基德”級的裝備較為簡陋,可搭載兩架反潛直升機,主要偵測裝備則為一具sps-48c-3d對空搜索雷達以及兩具用于導引標準防空導彈的spg-51d照射雷達,艦上的作戰系統則為美國海軍最早的計算機化戰斗系統──海軍戰術數據系統。美國原計劃將將4艘基德級驅逐艦出口伊朗,后因政局變動,轉賣給臺灣海軍

。改裝試驗試驗封閉桅桿的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20世紀90年代,美國海軍在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亞瑟·拉福德”號(DD968)上進行了一項改裝實驗,用一個巨大的玻璃鋼罩子,將該艦的后桅桿包裹起來。玻璃鋼封閉式雷達罩外形為特定傾角的多面體狀,具有較好的雷達隱身性能。“亞瑟·拉福德”號的封閉式雷達罩的技術機密,在于它只對特定頻段的雷達波具有穿透性。由于采用特殊的材質,這個雷達罩可以讓安裝在它內部的SPS-40對海/對空搜索雷達發射的電磁波自由穿過,而其他雷達發射的其他頻段的電磁波卻無法自由穿過,而是大部分被反射開。加上雷達罩具有特殊的外形設計,從海平面方向(敵方艦艇、低空飛行的飛機)發射來的雷達波將被向上或向下反射,只有極少部分能按原路反射回去被雷達接收機接收到,因而具有較好的反探測雷達的隱身性能。“亞瑟·拉福德”號的封閉式雷達罩試驗比較成功,但美國海軍只是將該艦作為技術實驗平臺,并不打算將“斯普魯恩斯”級全部按“亞瑟·拉福德”號的樣式進行改裝。實際上,“亞瑟·拉福德”號本身也只對后桅進行了封閉式改裝,它的前主桅仍是奇形怪狀的裸露結構。“亞瑟·拉福德”號的試驗成果體現于美國海軍后續設計建造的艦艇中,最先露面的就是“圣·安東尼奧”級船塢登陸艦。該級艦的桅桿正式代號為“先進封閉桅桿/傳感器系統”(AEM/S),前后桅桿均為封閉式集成桅桿,這使其艦貌變得異常整潔,提高了雷達隱身性能。美國新一代驅逐艦“朱姆沃爾特”級則更進一步,采用了桅桿-艦橋一體化設計的封閉式集成上層建筑體系

。該級各艦該級各艦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各艦概況

:服役動態使命任務退役為靶實戰行動服役動態使命任務992號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的使命是用于航母編隊、水面和兩棲作戰編隊、海上補給編隊和運輸船隊的護衛,它是一級以反潛為主的多用途驅逐艦。該級艦的任務如下:1、作為航母編隊的重要成員,擔負編隊的反潛護衛任務,作為編隊攻擊性的反潛護衛兵力;2、為航渡中的作戰編隊、海上補給編隊和運輸船隊擔負以反潛為主的護航任務;3、登陸作戰中提供火炮火力支援;海麻雀艦空導彈發射4、執行警戒、跟蹤、封鎖、救援等任務。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經現代化改裝后,其作戰能力比初始服役時要大得多,除了執行原來的任務外,還可執行以下任務:1、用“戰斧”巡航導彈對濱海的重要目標實施常規打擊或核打擊;2、用“戰斧”對艦攻擊型或“魚叉”導彈攻擊敵水面艦艇或運輸編隊;3、用“標準”2MR導彈為護航編隊提供對空護衛

。實戰行動作為靶艦被擊下沉的997號艦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艦服役后最常見到的是作為作戰編隊和反潛編隊的護衛者使用。11艘DD963級艦參加了1991年的海灣戰爭,其中“法伊夫”(Fife)號是向伊拉克發射“戰斧”巡航導彈最多的艦艇,共發射了60枚。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在海灣戰爭中,有10艘以上的該級艦配屬于各航母戰斗群中和水面戰斗群,部署于東地中海、紅海、阿拉伯灣和波斯灣內,執行對地攻擊和反艦護航任務,在支援兩棲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沙漠之狐”作戰行動中,4艘該級艦參加了對伊拉克的導彈襲擊。科索沃戰爭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