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設計第13課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比較清楚地掌握宋元時期燦爛輝煌的科學技術成就的基本概況,包括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向世界的傳播,由此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了解宋元時期發達的中外交通及經濟、文化和科技的交流。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宋元時期的科學技術,使學生認識到我們的祖先在科學技術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領先地位,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二、教學重點: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向世界的傳播。教學難點:充分認識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世界歷史的影響。讓學生感知世界面貌的改變,建立其歷史的縱橫聯系,會有助于對難點的理解。三、教法學法:應用多媒體課件,運用啟發式和問題目標教學法。四、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課時:1課時課型:新授課教具:四大發明照片、《元朝交通路線圖》等相關多媒體、圖片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展示目標。以一組焰火燃放的聲效和畫面創設情境,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啟發其對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聯想。二、講授新課,合作探究。(一)、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火藥的應用。探究一:圖片觀史--活字印刷術。與學生一起回憶已學過的有關雕版印刷術的知識,引導學生思考:雕版印刷的缺陷是什么?需要對它進行改進嗎?學生思考后得出認識:雕版印刷費時、費力、不經濟。提出問題:“你能夠從圖片中捕捉到哪些歷史信息?”設問“是誰改進了雕版印刷,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北宋平民畢昇),’然后指導學生看書,想象活字印刷術的制作過程,并了解活字材料和印刷技術的改進與革新。(啟發學生思考)活字印刷與雕版印刷相比的創新與優點。學生可自然得出結論:既經濟,又省時。探究二:探究指南針的應用。課件展示:學生通過圖片簡單了解到戰國時期的指南儀器“司南”,知道北宋時,制成指南針。介紹指南針制作的方法,以水浮法、縷懸法為例。教師歸納:知道北宋時,指南針開始用于航海事業。南宋時,指南針廣泛用于航海。通過史料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指南針在航海中的重要作用。探究三:探究火藥的應用結合課前導人的焰火圖片過渡到火藥的學習。讓學生從課本中尋找歷史信息:火藥是在怎樣的契機下發明的?火藥何時應用于軍事?(唐末)何時開始在軍事上廣泛應用?(宋元時期)結合當時歷史背景,分析為什么會出現這一現象?結合教材,明確火藥的發明和應用。課件演示火藥武器的演變歷程。強調南宋的突火槍的構造原理及在火器史上的重要地位。教師歸納:通過史料,老師引導學生認識四大發明對世界歷史也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二).發達的中外交通①.與前代相比,宋元時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發展。②.古代著名的陸上絲綢之路,在宋元時期已成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代驛站比較發達,元朝統治區域遼闊,為加強同各地的聯系,修建了覆蓋全國的陸路交通網,建立了四通八達的驛站。元代的陸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羅斯等歐洲國家,使東西方的使臣、商人往來非常方便。③.宋元時期造船和航海技術有了較大的發展。宋元時,中國與阿拉伯、波斯以及東非之間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宋代時與中國有貿易關系的同家和地區有六十個,元代時達到140多個。=4\*GB3④.陸路和海路交通的暢通,使中外經濟、文化和科技的交流進一步發展起來中國的創造發明等輸往西方。西方的藥物、天文歷法、數學等也傳到中國。=5\*GB3⑤.結合課本P63《元朝交通路線圖》,概括宋元時期中外交通發達的原因:國家統一、科技發達、貿易頻繁。三、拓展延伸,情感升華。1.讓學生分組討論四大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觀點)同時讓學生認識四大發明對世界歷史也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2.課件出示培根及馬克思的精辟論述。使學生認識到“四大發明是中國的先民們以罕見的聰明才智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千古的足跡,是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巨大貢獻的象征”。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四、課堂小結,達標檢測。1.讓學生總結本節課內容,多媒體顯示。2.完成導學案上的達標檢測題。3.作業布置。學情分析1、初一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強,思維比較活躍,對歷史課比較感興趣。2、經過一個多學期的歷史學習,初步掌握了學習歷史的一些方法,具有了基本的理解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充分發揮這些優勢,將教學的趣味性與嚴謹性、科學性相結合,調動學生的思維,鼓勵他們積極思考與提問,真正做到尊重他們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3、由于本節課內容偏難,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我將注重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過程中感悟歷史的發展規律。4、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用對比的方法發現歷史規律,采用啟發、誘導的方法來指導學生,同時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己閱讀書本,探究學習法幫助學生探究宋元時期科技發達的原因。效果分析1、初一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強,思維活躍,經過一個多學期的歷史學習,初步掌握了學習歷史的一些方法,具有了基本的理解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注意充分發揮這些優勢,將教學的趣味性與嚴謹性、科學性相結合,調動學生的思維,鼓勵他們積極思考與提問,真正做到尊重他們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收到了較好的效果。2、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過程中感悟歷史的發展規律,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用對比的方法發現歷史規律,采用啟發、誘導的方法來指導學生,同時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己閱讀書本,探究學習法幫助學生探究宋元時期科技發達的原因。3、在本節課中,我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學習本課內容。包括講述法、啟發式教學法、問題式教學法,以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保證調動學生思維,從而幫助學生掌握了本課知識點,教學效果明顯。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課是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二單元第13課內容。本課學習的是宋元的科學技術與中外交通,宋元文化上承隋唐、下啟明清,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時期。本課主要介紹了兩個方面的內容,即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和發達的中外交通。2、教學目標。本課的新課標要求是:“通過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以及指南針、火藥的應用和外傳,認識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雹僦R目標:了解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發明時間、排版方式以及指南針、火藥的發明、應用和外傳,知道宋元時期發達的中外交通狀況。②能力目標:通過對宋元科學技術高度發展原因的分析,培養學生全面、系統的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概括、歸納的能力。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古人不懈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理解中國古代科技發展與發達的中外交通對世界文明進步作出的重要貢獻;認識到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3、教材的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宋元時期的中外交通。教學難點: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宋元科技進步的主要原因。評測練習一、單項選擇題:1.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中,在北宋時發明的是()A.造紙術和火藥?B.活字印刷術和指南針C.火藥和指南針D.指南針和造紙術2.下列關于我國對世界文明重大貢獻的表述,準確的是()①印刷術②造紙術③指南針④火藥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3.(2016年淮安市)“北宋時,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個個小方塊上刻單字,再用火燒成陶字。排版時,把陶字放在一個鐵框里,排滿為一版;印刷時可以同時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還可以再用?!边@里介紹的是()A.雕版印刷術B.火藥的使用C.發明指南針D.活字印刷術4.中國南極科考隊在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設立的標志“華夏蒼穹”,雕塑最上部是中國古代發明的指南儀器——司南。下列對司南以及指南針的解釋正確的是(
)
A.司南最早發明于商代
B.司南是最早的定向工具C.唐朝時制成了指南針
D.南宋末期開始用于航海
5.根據以下四個片斷聯想:①前身稱“司南”
②宋代時加以改進和完善
③曾在新航路的開辟和鄭和下西洋中發揮了重要任用
④被稱為“航海的眼睛”(
)A.火藥
B.印刷術
C.羅盤針
D.造紙術
6.火藥武器廣泛使用實戰出現于(
)A.西漢末期
B.三國時期
C.唐朝末年
D.宋朝初期
7.(2013年白銀市)某同學搜集了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等資料進行探究性學習。他探究的主題是(
)
A.唐朝繁榮輝煌的文學B.宋代領先世界的科技
C.元代發達的對外貿易
D.明代先進的航海技術
8.時下,“一帶一路”成為熱點。海上絲綢之路進入鼎盛時期是在(
)A.漢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9.元世祖時,來華的外國人中最著名的是(
)A.利瑪竇
B.阿倍仲麻呂
C.哥倫布
D.馬可?波羅10.(2016年連云港市)“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描述的是(
)
A.雕版印刷術
B.拓印刻石
C.活字印刷術
D.雙色套印
11.《金史》有“聲如雷震,……人與牛皮皆碎迸無跡,甲鐵皆透”的戰爭場景描繪,對此解釋不正確的是(
)
A.火藥已經應用于軍事戰爭
B.戰爭場面慘烈C.火藥的使用改變了戰爭結局
D.火藥威力巨大
12.(2012年深圳市)歷史人物是我們學習歷史的重要資料。下列人物對我們了解宋元海外貿易興盛有幫助的是(
)A.甲骨文
B.人面魚紋盆
C.唐三彩
D.持羅盤陶俑
13.(2016年濱州市)美國學者羅茲?墨菲在《亞洲史》中說:“在許多方面,宋朝在中國都是最令人激動的時代,它統轄著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創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科技發明屬于宋代的是(
)
①發明活字印刷術
②改進造紙術
③指南針應用于航海
④火藥開始用于軍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煙臺市中考)13世紀,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中國,他在自己的游記中這樣描寫當時的中國皇宮:大殿和房間都裝飾雕刻著鍍金的龍……。材料中的“中國皇宮”是指(
)
A.唐朝的長安
B.北宋的東京
C.元朝的大都
D.明朝的北二、非選擇題:
(株洲市中考)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黏(nián)土做的一個個小方塊上刻出反寫單字,再用火燒硬,成為陶字,排版時,在鐵析上放置一個鐵框,用陶字滿鐵框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時,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可以拆下來下次再用,所以稱為活字。
材料二
英國哲學家、思想家培根說:這三種東西曾改變整個世界的面貌和狀態,第一種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種是戰爭中,第三種是在航海上。由此又產生了無數變化,這種變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教派,沒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機械發明在人類的事業中產生更深遠的力量和影響。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國古代的哪一項重大發明?發明者是誰?除此之外,中國的哪項發明傳入歐洲后,引起軍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崩潰?
(2)結合材料二說明此項發明有哪些優點?(至少兩點)(3)培根所說的“第三種東西”是什么?依據有關事實,說說“第三種東西”對15—16世紀西歐社會的發展所產生的深遠影響。材料二的評價說明了什么問題?談談你對科技發展影響的認識。課后反思1、本節課學生和教師互動較好,動靜結合,課堂氛圍很好。通過大量的圖片和文字材料,引導學生學用結合,教學效果明顯。2、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和參與互動,體驗和感受到學習歷史的樂趣。通過對四大發明的學習和了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升華了情感,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愛國意識。3、不足之處:①本節課的內容對于初一學生來說偏難。教師講解過多,學生自主練習和思考的時間相對較少。②本節課的知識間過度不夠,各環節之間的的銜接可以再優化。③教師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少,對學生的鼓勵和表揚也少。課標分析1.本課的新課標要求是:“通過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以及指南針、火藥的應用和外傳,認識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备鶕n程標準的要求及教材編寫特點,要引導學生了解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發明時間、排版方式以及指南針、火藥的發明、應用和外傳,知道宋元時期發達的中外交通狀況。2.通過對宋元科學技術高度發展原因的分析,培養學生全面、系統的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概括、歸納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橋梁工程課程設計
- 景德鎮藝術職業大學《土木工程計算機軟件應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2025年四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甘肅農業大學《工程力學選講》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藏職業技術學院《理論與基礎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西欽州市東場中學2025屆下學期初三化學試題中考仿真考試試卷含解析
- 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國樂美學鑒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應用統計T》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四川省南充市閬中學市閬中學中學初三下5月第一次質量檢測試題英語試題理試題含答案
- 河北省保定市名校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三第三次質量考評物理試題含解析
- 北京市海淀區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歷史試題
- 光伏項目運維服務承包合同5篇
- 重癥護理學人文關懷
- 電力系統調頻輔助服務市場交易實施細則
-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選調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綜合能力測試題附答案
- GB/T 24630.1-2024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PS)平面度第1部分:詞匯和參數
- 電商平臺用戶體驗優化策略
- 高二上學期考后成績分析總結主題班會課件
- 鄉村振興議論文開題報告
- GB/T 44577-2024商用電動洗碗機性能測試方法
- 2024年新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材練習1練習一 附答案》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