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采薇(節選)優秀一等獎創新教案_第1頁
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采薇(節選)優秀一等獎創新教案_第2頁
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采薇(節選)優秀一等獎創新教案_第3頁
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采薇(節選)優秀一等獎創新教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采薇(節選)優秀一等獎創新教案《采薇(節選)》教學方案

教材解析

《采薇》出自《詩經小雅》,為先秦時代的漢族詩歌。全詩六章,每章八句。是一首戎卒返鄉詩。詩歌表現了將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并將這種感情放在對景物的描寫及對軍旅生活的述說中表現。全詩六節(每八句為一節),模仿一個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興,前五節著重寫戍邊征戰生活的艱苦、強烈的思鄉情緒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從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敵勝利的喜悅,也深感征戰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緒;第六節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結束全詩,感人至深。此詩運用了重疊的句式與比興的手法,集中體現了《詩經》的藝術特色。末章頭四句,抒寫當年出征和此日生還這兩種特定時刻的景物和情懷,言淺意深,情景交融,歷來被認為是《詩經》中有名的詩句之一。《詩經》是漢族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后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目標

1.有節奏地誦讀本詩,感受古詩詞帶來的韻律美,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繪的情景,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養成自主、合作的學習習慣,培養再造想象、創新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有節奏地誦讀本詩,感受古詩詞帶來的韻律美,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繪的情景,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養成自主、合作的學習習慣,培養再造想象、創新思維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多媒體播放歌曲《關關雎鳩》,引出對《詩經》的介紹。

2.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詩歌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詩經》收錄了從西周至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為《詩》,或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欣賞《詩經》中的一個名篇。(板書課題:采薇)

【設計意圖】多媒體播放歌曲《關關雎鳩》,引出《詩經》,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營造活潑歡快的學習氛圍。

初讀古詩,識字學詞

1.學生自由讀詩。

教師指導學習:昔(xī)矣(yǐ)依(yī)雨(yù)霏(fēi)

2.教師范讀。指導學生給古詩畫出節奏。

3.對照注釋,利用三到五分鐘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

4.教師指導學生理解重點字詞,指名學生說說詩句的意思。

薇:薇菜,植物名。

昔:從前,指出征時。

往:指當初去從軍。

遲遲:遲緩的樣子。

莫:沒有人。

詩句意思:當初我去從軍的時候,楊柳依依隨風搖曳。現在我解甲歸故鄉,大雪漫天飛舞飄落。道路泥濘慢慢行走,又渴又饑真是勞累。我滿心傷感滿腔悲,這種哀痛誰能知道!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自由讀詩,對照注釋理解字詞,為詩歌學習掃清字詞障礙。

三、再讀古詩,體會情感

1.朗讀詩歌,說一說這首詩的主要內容。

征人在還鄉路上飽受饑寒,痛定思痛:想起出征之時,那依依楊柳,枝茂葉盛,而此時風雪歸程,路遠,天寒,饑渴交加,可謂十分狼狽凄苦。

2.誦讀詩歌,從“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這句詩里,我們可以讀出是什么季節什么天氣?

春天,天氣晴朗,春風輕輕地吹拂著。

3.從“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可以讀出是什么季節什么天氣?

冬天,雨雪天氣。

4.理解“往”和“來”的意思,談談從這一“來”一“往”中自己讀出了什么。

讀出了作者(即詩歌中的戰士)對家鄉和親人的熱切思念,急切盼望重歸故里與親人團聚之情。

5.試簡單分析詩歌后四句。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是描寫,“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是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體現了《詩經》“哀而不傷”的特點。

6.這首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歌描寫了從軍生活的艱辛,表達了作者對家鄉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留戀。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再讀古詩,通過分析詩句含義加深對詩句的理解,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感受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總結詩歌,拓展延伸

1.引導學生說說讀了這首詩后的感受。

可以體會到作者對家鄉和親人熱切思念,急切盼望重歸故里與親人團聚的思想感情。

2.指名學生讀詩,想象“楊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情景。

你能由“楊柳依依”“雨雪霏霏”聯想到哪些詩句?或者你能想象到怎樣的情景?將自己聯想到的詩句或情景寫一寫。

聯想到的詩句:“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想象到的情景:一位戰士出征離開家鄉時是楊柳依依的春天,而回來時已經是雨雪交加的冬天。

【設計意圖】小結課堂,幫助學生梳理本課學習內容。拓展延伸,通過小練筆加深對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的感受。

五、課外拓展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王昌齡《從軍行》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唐]王昌齡《出塞》

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清]徐錫麟《出塞》

【設計意圖】由一首詩拓展引出一組詩的學習。在邊塞組詩中,加深對詩人情感的體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