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主要病害種類、癥狀及防治方法_第1頁
楊樹主要病害種類、癥狀及防治方法_第2頁
楊樹主要病害種類、癥狀及防治方法_第3頁
楊樹主要病害種類、癥狀及防治方法_第4頁
楊樹主要病害種類、癥狀及防治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楊樹主要病害種類、癥狀及防治方法表A.1楊樹主要病害種類、癥狀及防治方法主要病害主要病原發病規律主要危害部位癥狀防治方法銹病馬格柵銹菌楊柵銹菌粉被柵銹菌松楊柵銹菌病菌以菌絲體在病落葉或病枝稍中越冬,第二年開春之后,被真菌感染的那些冬芽,在逐漸開放的時候就會形成大量的夏泡子堆,成為這一年最初的侵染源頭。每年于5月~6月為發病高峰期,到7月?8月份,由于氣溫不斷升高,不利于夏抱子的萌發侵染,故病害進入平緩期。到9月初,氣溫逐漸下降,隨著枝葉的二次抽發,病害又進入發展階段,形成第二個發病高峰期,到10月下旬,由于溫度不斷降低,病害便停止發生。葉片葉片受害初期先出現退綠點斑,逐步形成黃色小斑點,以后在葉背面可見到散生的黃色粉堆,形成黃色繡球花狀的病葉,嚴重時黃色粉堆可聯合成大塊,且葉背部隆起。發病初期每隔10天~15天整株噴灑15%三嗖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s1500倍液,或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5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倍液?1000倍液;發病期高峰期整株噴灑50%的代森氨100倍液,或50與退菌特500倍液?1000倍液。黑斑病楊生盤二抱菌病菌以菌絲體在病落葉或病枝稍中越冬,翌年4月~5月病菌新產生的分生胞子借風力傳播,落在葉片上,由氣孔侵入葉片,2天?8天形成分生抱子盤,進行新的侵染。7月?8月發病較重,9月達到高峰。病害的發生與濕度密切相關,濕度大發病重,反之則輕。莖和葉片發病初期首先在葉背面出現針狀凹陷發亮的小點,后病斑擴大到1mm左右,黑色,略隆起,葉正面也隨之出現褐色斑點,5天~6天后病斑(葉正、反面)中央出現乳白色突起的小點,即病原菌的分生胞子堆,以后病斑擴大連成大斑,多成圓形,發病嚴重時,整個葉片變成黑色,病葉可提早脫落2個月。發病初期每15天~20天整株噴藥1次,可用45%代森鋅,或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或波爾多液、百菌清、戊映醇等按照產品說明書噴霧使用。灰斑病楊灰星葉點霉楊棒盤抱東北球腔菌病菌以分生胞子盤和分生抱子在病落葉、病枝梢和干部病斑上越冬,翌年春季分生電子萌發侵染,借風雨和氣流傳播,從氣孔或直接侵入,潛育期為5天~10天,一年中分生抱子可重復侵染。一般苗木和幼樹比大樹發病嚴重,每年5月~6月發病,8月?9月為盛發期,10月基本停止蔓延。葉片和嫩梢病斑顏色因樹種而異,有綠褐色、灰綠色和銹揭色等,初期為水漬狀斑點,很快發展成不規則形褐色斑,斑塊上有許多小黑毛點出現,此為病菌的分生狗子堆。嫩梢受害表皮顏色變黑,最后死亡,所以又稱“黑脖子”病。發病初期間隔7天?10天整株噴灑25%咪鮮胺乳油500倍液?600倍液,或50%多缽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600倍液,連用2次~3次;病害嚴重時,從5月中旬~7月上旬,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整株噴灑進行防治。霉斑病細盾殼菌病原菌以分生胞子器、分生抱子在病葉上越冬,翌年5月~6月中旬開始侵染,8月?9月開始發病并發展到高峰期,10月以后慢慢開始停止蔓延。葉片發病初期在葉背或葉表形成小塊狀粗糙淡色凸起,隨后上面開始長出淡綠色的霉層,在霉斑的背面出現微凹,病斑逐漸擴大,顏色逐漸加深,最后呈墨綠色,霉斑背部變黃壞死。4月?5月地面噴灑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100倍液或5波美度石硫合劑每7天~10天噴泗1次,連續噴灑2次進行預防;6月-7月,發病初期整株噴灑靠山56%水分散粒劑,或30%王銅懸浮齊IJ,或1:1:100波爾多液等,每7天~10天噴灑1次,連續噴灑2次~3次;發病盛期整株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5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進行防治。輪斑病鏈格抱菌山楊殼二洵病菌在病落葉上越冬,翌年經風雨傳播,引起新的病害。葉片病斑E1形或近圓形,大小約2cm,褐色,輪紋狀,后期在病斑上出現許多輪狀排列的小黑點。防治方法同黑斑病。黑星病山楊黑星狗菌楊黑星菌斑點黑星菌病菌以分生電子及菌絲在病落葉或病枝梢上越冬,翌年4月?5月份借風雨傳播侵染,6月初開始發病,7月~8月為發病盛期。葉片嫩葉生病,變黑扭曲,很快枯死。老葉生病,在葉背面散生0.3mm圓形黑色霉斑,葉正面病斑黃色,中央漸變褐色或黑褐色,病斑四周有一圈黃色暈環,葉背面病斑中,長有一層灰綠色的霉。嚴重時病斑相連,形成不規則大斑,病斑受雨水沖刷有灰白色斑痕,可造成大量落葉。發病初期整株噴灑1:1:125波爾多液,或0.3波美度-0.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或65%代森鋅50()倍液防治,或用多菌靈500倍液?800倍液。白粉病鉤狀鉤絲殼菌楊球針殼白粉菌病菌以閉囊殼在落葉上和新梢病部越冬,翌年春季閉囊殼產生子囊抱子,成為初次侵染源,分生電子可進行重復侵染,一般6月~9月發病,秋后形成閉囊殼成熟越冬。葉片葉片受害初期先出現退綠斑點,逐步形成黃色圓形或不規則形小斑點,逐漸擴展,其后長有白色粉狀霉層,嚴重時白色粉狀物可連片,致使整個葉片呈白色,后期病斑上產生黃色至黑褐色小粒點。發病初期間隔10天整株噴灑1次2%農抗120,或武夷菌素(Bo-10)100倍液,或8%菌克毒克水劑200倍液防治,連續噴灑2次。炭疽病炭疽桿菌膠胞炭疽菌病菌多從傷口侵入,發病后產生新的分生抱子侵染,借助昆蟲、風雨、人為活動進行傳播,溫度在10C?30C均可發病,發病最適溫度24℃。葉片和枝梢葉部受害初期葉面的背部出現小斑點,發病的部位中端有黃褐色的輪廓,交界處很明顯,葉部受害后期葉面的中部會有明顯的病菌抱子出現,呈現出粉紅色;枝梢受害初期會有黑色的斑點然后逐漸擴大,最終變成灰白色,病體和健康的部位之間有明顯的區分,沒有枯死的枝梢內部呈現紅褐色,與外部的連接處有淡黃褐色,發病后期的病處變成黑色,然后產生病菌抱子。發病初期用65%代森鋅500倍液~6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一1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800倍液,或5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噴灑整株,每7天?10天噴灑1次,連續噴灑2次?3次。爛皮病污黑腐皮殼菌金黃殼囊抱菌病原菌以子囊殼、分生狗子器或菌絲在病皮內越冬,翌年春季子囊抱子和分生抱子成熟,借助風、雨、昆蟲、鳥類傳播,通過各種傷口侵入,也可自無傷的死皮侵入,分生胞子可進行重復侵染。枝干干腐型發病初期出現褐色水腫狀病斑,病部皮層腐爛變軟,隨后失水下陷,木質部出現褐變,后失水,樹皮干縮下陷,呈龜裂狀,后期病斑上產生許多針頭狀小突起,發病組織皮層變成暗褐色,糟爛,易與木質部剝離;枯梢型主要發生在la—4a的幼樹或大樹枝條上,發病初期呈暗灰色,病部迅速擴展,環繞枝條一周后,病部以上枝條死亡,直至枝條皮層裂縫中形成橘紅色卷絲狀的分生抱子角時,方能發現已感病。發病初期整株噴灑10%碳酸鈉原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倍液進行防治,具體防治方法按照LY/T3029確定的防治方法進行。潰瘍病葡萄座腔菌聚生小穴殼菌革蘭氏陰性菌該病主要以菌絲狀態在樹干枝條的病斑和病殘體中越冬。病菌多從傷口或皮孔侵入,以潛伏狀態存在。病菌的分生抱子和子囊抱子,借風雨、昆蟲和氣流傳播。每年5月上旬開始發病,5月下旬?6月下旬為發病高峰,7月上旬基本停止,9月~10月可出現第2次發病高峰。枝干在樹干或枝條上開始時產生圓形或橢圓形的變色病斑,逐漸擴展,通常縱向擴展較快,病斑組織水漬狀,或形成水泡,壓之有液體流出,具臭味,后期病斑失水稍凹陷,呈灰色至黑褐色長橢圓形病斑,病部后期長出許多小黑點,為病菌的子實體,內皮層和木質部變褐色。當病斑相互聯結環繞枝干后,病斑以上枝、干枯死。當發生在枝條上時,常不表現出典型潰瘍癥狀,小枝就迅速枯死。可參照按照LY/T3029確定的防治方法進行防治,也可用40%福美碑50倍液,或50%退菌特1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或50%多菌靈200倍液及10倍堿液等殺菌劑噴灑樹干。附錄B(規范性附錄)

楊樹主要病害線路調查記錄表

表B.1楊樹主要病害線路調查記錄表調查地塊編號: 調查地塊面積: hm2林班:小班:森林類型: 樹種組成: 齡組:有病害危害的在序號中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調查株數感病株數感病株率(%)調查人: 調查時間: 年月日附錄C(規范性附錄)楊樹主要病害標準地樣株調查記錄表表C.1楊樹主要病害標準地樣株調查記錄表縣(市、局):標準地號:小班:平均樹高(m):密度(株/加調查株數:鄉(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