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防城至東興高速第五合同段(K44+000~K54+450)25米T梁、箱梁及30米箱梁預制和安裝施工方案路橋集團國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防東高速五合同項目經理部 T梁、箱梁預制及安裝施工方案 預制梁數量統計情況匯總表6.4.8HRB335352488.3300990.8150495.4176244.1227741.5166332.6186731.41561024.1橋(箱梁)(kg)4(m3)224(片)上,各墩位的中心線按照徑向布置,梁肋按照直線布置,每片梁預制長度隨曲率半徑變化。梁長在兩端梁肋等厚段調整,平面曲線線性由邊梁翼板懸臂長度變化調整;當橋跨處于直線段內或全超高段內時,主梁行車道板頂面橫坡度設計與橋面橫坡度相同;當橋跨處于超高緩和地段時,主梁行車道板頂面橫坡度(GB/T5224-2003)標準的高強低松弛7股鋼絞線,公稱直徑為15.2mm,公稱截面積為140mm2,抗拉強度標準值f=1860MPa,彈性模量E=1.95×105MPa,設計錨下pkp張拉控制應力為σ=0.75f=1395MPa,所有鋼束均采用兩端張拉,采用張拉應conpk0%并且混凝土齡期至少達到7C同一骨料應采用連續級配,砼用石料強度不低于砼強度的2驗證,總監辦確認。鋼絞線、錨具、波紋管進行外委試驗。現場做好場地整平,施工縱向便道、臨時用電、臨時用水貫通等工作。三、預制場總體布置地布置圖。座基礎及底座兩部分組成。2、預制場場地及基礎硬化處理cmC硬化層,并在龍門吊軌道內側和臺座兩側設置排水龍門吊軌道基礎采用混凝土條形基礎,用C30混凝土澆筑,在鐵軌位置兩側間距50cm預埋Φ12錨固鋼筋,用以固定鐵軌。存梁底座基礎采用混凝土條形基預制場平面布置、預制底座和存梁臺座設計、龍門軌道設計等詳見《預制擇在地質穩定、地勢較高、排水良3.4、居住人員應做好房屋內的安全用電和防火工作,并按有關規定配備消作。3.5、居住人員應搞好工地生活區環境衛生工作,對生活垃圾和污水進行合和拌和站設置一臺630KVA的變壓器。為了保證場區內整潔,能埋入側全部用碎石.1、項目部要采取有效措施,按原材料質量管理程序,檢驗合格材料與未。1、拌和場地施工標牌要結合有關原材料及混合料報驗制度的規定,在材工程師是否同意使用等內容。3.3、各工種施工現場及班組辦公室應張掛相關工種的施工流程圖和操作注4.3、梁板的質保資料應落實專人負責,施工后要及時填寫,并報監理工程4.4、照片資料含工程照、工地生活等,要經常拍攝記錄,并及時輸入電腦,鐵銹,涂上適量脫模方可正式采用。重于六個要要求高低差收縮抽拔式鋼內模符合設計要求,位置允許偏差±2mm。鉆孔應采用機具,嚴2.1、鋼筋下料、加工、定位、綁扎、焊接嚴格按規范及設計圖紙進行。對勻。支3~5mm薄鋼片,在加固鍍鋅鋼板時預留出反拱,待焊接完成拆除夾具時,鍍彎曲變形。3.2、在鋼筋綁扎過程中,應根據設計精確固定波紋管和錨墊板位置,波紋3.7、端部負彎矩預應力波紋管預留長度5~10cm,不得過長或太短,并包4、混凝土澆注d搗密實后方能澆筑,以保證混凝土有良好的密實度。分段長度取4m~6m,分段。。知:5.4.2、張拉程序:張拉按照設計圖紙規定的順序進行鋼絞線張拉,張拉順dd高強低松弛鋼絞線,鋼絞線面積Ay=140mm2,標準強度f=1860MPa,抗拉設計強pkpd張拉施工,張拉控制應力σ=1395MPa,單(4)張拉應力的控制預應力張拉以應力控制為主,伸長值進行校核控制。理論伸長值Δ(mm)計LLP*LpA*Epp式中:P--預應力筋平均張拉力,單位:N。pdL--預應力筋長度(mm)E--預應力筋彈性模量(N/mm2)ppppp ==418.9)| (3000) ppA*EpA*Epp=17.7mmΔ=L=A*EppA*EppL=單根各級張拉理論伸長值d張拉力張拉力190.36P(KN)伸長值141.68 (mm)pkx+p9558.5)| (4000)p3189.88*10189.88*103*10%*25.706*103=單根各級張拉理論伸長值A*EppA*Epp=17.7mmΔ=LL==d張拉力張拉力189.88P(KN)伸長值141.6 p3Δ=LA*Epp==17.7mmLA*Epp===單根各級張拉理論伸長值d張拉力19.4P(KN)伸長值17.7 (mm)κm dd梁端水泥漿沖洗干凈,同時清除支承墊板、錨具錨在梁板架設后進行,以保證外觀。固定封錨模板,立模后校6.3、封錨砼應仔細操作并認真插搗,務使錨具處的砼密實。7.1、梁拆模后應安裝自動噴淋養護措施進行養護,并用土工布覆蓋至梁底7.2、凡是濕接縫部位,拆模后立即用專用鑿毛機進行鑿毛。澆連續段澆筑。md橋橋名梁號路橋集團國際建設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廣西桂通公路工程監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2011年月日張拉日期2011年月日質檢工程師監理工程師用運梁炮車從存梁區或預制區用龍門吊吊裝就位,然后9.3每個橋頭設置一簡易的起吊梁架設施工工藝d每天晚上吊裝隊應開碰頭會確定第二日出梁順序始起梁。序序號數量123米,高額定起重量:150噸。d(2)、人員準備:10人。(3)、技術準備:梁架設前,必須檢查校核蓋梁上的預埋件標高及平面位準確對接。并且安裝好臨時支座和(1).第一孔過跨:(3).安裝天車d,(2)、兩小車移至架橋機后部,拆除前支腿與主梁下懸的錨固。(3)、利用前支腿上反托機構及中支腿輪箱的動力使架橋機前導管縱移至(4)、利用前支腿上的吊掛輪使前支腿縱移至前導管支撐處,前支腿和蓋支腿上的行走機構將主梁縱移至架梁狀態的位置,錨固(6)、根據橋面縱坡調整架橋機前、中支腿,使架橋機處于水平。(7)、運梁炮車載梁至架橋機尾部,輪胎式運梁炮車應與雙導梁中心線一(8)、待吊T梁前吊點到達前天車吊點時,由前天車起吊系統垂直起吊T1/2跨中時,應密切注意導梁變形。(定期測量該處下撓值和水平旁彎值)。d(12)、檢查安裝位置無誤,穩固好,卸下吊具,架橋機沿橫向自身枕梁(14)、梁體對位準確后,技術人員用水準儀測設梁體頂面標高,符合設七、質量標準和檢測方法須符合有關技術規范的要求,按規定配合比施工。梁體不得出現空洞和露筋現象。d頻率按JTGF80/1-2004附錄D檢查梁混凝土強度(Mpa)長度(mm)寬度(mm)高度(mm) 頂板厚平整度(mm)差5555項1234567支座中心偏差(mm)梁頂面縱向高程(mm)梁+8,-5d進度計劃及保證措施成T梁的預制工作,平均每月生產50片,每片梁占用底座的時間為8.5天,需要底座50÷(30÷8.5)=15個(實際投入16個)。25米箱4、施工進度保障措施4.1、加強思想教育,提高全體職工責任感、使命感,適時開展勞動競賽,4.2、加強領導班子,提高組織能力,工區負責人定期召開工地例會,分析d4.4、科學組織統籌安排,嚴格按照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計劃施工,控制好備覽表序號序號設備名稱8手拉葫蘆10空氣壓縮機專用鑿毛機11鋼筋成型機12鋼筋切斷機13電焊機1234561234422224877運梁炮車114架橋機1作業人員:我項目擬投入77人,分成鋼筋班(15人)、混凝土班(8人)、模板班(12人)和預應力班(12人)、普工(10人)、架梁班(16人)等6個作十、預制梁質量通病治理和質量控制措施齊平。dd徑,避免波紋管破裂漏入砂漿造成管道堵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智能投顧平臺風險控制與合規運營風險管理風險控制策略創新報告
- 2022員工的獲獎感言
- 2022年冬季安全教育講話稿15篇
- 年產200噸醫藥中間體項目初步設計(參考范文)
- 2022拓展訓練的心得體會合集15篇
- 國際冷鏈物流產業園擴建項目建議書(范文參考)
- 供水設施改造與升級可行性研究報告
- 服裝設計作業展示
- 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
- 五邑大學《媒介管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全國防災減災日班會 課件
- SL631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
- (二調)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二月調研考試 英語試卷(含標準答案)+聽力音頻
- 數學-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二月調研考試(武漢二調)試題和解析
- DL∕T 5370-2017 水電水利工程施工通 用安全技術規程
- (高清版)TDT 1075-2023 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控制指標
- SAP_PS-PS模塊配置和操作手冊
- 煤矸石綜合利用填溝造地復墾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甲乙丙資信
- 綠化養護報價表(共8頁)
- 小升初幼升小學生擇校重點中學入學簡歷自薦信自我介紹word模板 女生版
- 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匯報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