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湖北省武漢市任家路中學高一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1-2022學年湖北省武漢市任家路中學高一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1-2022學年湖北省武漢市任家路中學高一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1-2022學年湖北省武漢市任家路中學高一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1-2022學年湖北省武漢市任家路中學高一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湖北省武漢市任家路中學高一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讀某大城市功能區分布簡圖,回答下面小題。18.從城市功能區分布的結構看,該城市屬于()A.同心圓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條帶狀19.若在該城市建設一座集零售、娛樂、餐飲、辦公于一體的高層建筑,應建在()A.a區

B.b區

C.c區

D.d區參考答案:18.B

19.A18.圖中功能區分布的特征:以中心商務區為中心,其他功能區由市中心向外輻散,呈現扇形,所以判斷為扇形模式。所以本題選擇B選項。19.本題主要考查了城市功能分區。在該城市建設以集零售、娛樂、飲食、辦公于一體的高層建筑,為中心商業區,應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最大程度地接近消費人群。所以本題選擇A選項。2.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陸之間的熱力差異

B、不同緯度間的溫度差異C、同一水平面上氣壓差異

D、地球自轉引起的偏向力參考答案:B3.歐洲傳統工業呈“香蕉帶”分布。隨著歐盟東擴和制造業生產向東轉移,這一工業帶演變成了“金足球”形狀。下圖為歐洲經濟空間變化示意圖,完成3-4題。

3.促使歐洲制造業生產向東轉移的主要原因是(

)A.人才向東流動

B.尋求完善的配套設施

C.降低生產成本

D.受高科技產業的吸引4.制造業轉移后,“香蕉帶”會(

)A.增加勞動力需求

B.向東遷移研發中心

C.制約制造業發展

D.改善區域環境質量參考答案:3.C

4.D

4.讀下圖所示,回答12~13題。12.CO2排放量的增多,會使全球氣溫顯著增高。如果這種現象繼續發展下去,將有可能出現的不良后果是(

)A.陸地蒸發加劇,干旱地區面積必然擴大B.海水蒸發量加大,使全球海平面下降C.兩極冰川大量融化及海水膨脹,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D.氣壓梯度力減小,大氣環流減弱13.我國CO2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為了對保護和改善世界環境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你認為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國國情的是(

)①限制和壓縮重工業的發展,減少能源消耗②加快發展水電和核電建設,改善能源消費構成③大力建設林業生態工程,提高森林覆蓋率④調整工業布局,將高能耗工業轉移到西部地區發展A.①②

B.①④C.③④

D.②③參考答案:12.C

13.D5.下圖為墨西哥1995年~2010年人口遷移趨向及數量圖(箭頭粗細表示遷移規模大小)。讀圖完成下面小題。7.從圖中可知墨西哥A.城市化率不斷下降 B.中等城市規模擴大C.城市人口總量下降 D.逆城市化趨勢加劇8.引起圖中人口遷移趨向發生變化的原因可能是①鄉村農牧業快速發展②中等城市用地緊張③大城市吸引力下降④政策鼓勵大城市發展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參考答案:7.B

8.A7.1995年~2010年農村人口一直在遷往城市,前期遷移數量規模較大,后期遷移規模減小,但城市人口是一直增加的,城市化率上升,A錯誤;1995年~2000年農村人口、小城市人口遷往中等城市數量規模較大,2000年~2010年大、中、小城市人口都向中等城市遷移,因此中等城市規模擴大,B正確;1995年~2010年農村人口一直在遷往城市,城市人口是增加的,C錯誤;1995年~2010年沒出現逆城市化現象,D錯誤。故選B。8.鄉村農牧業快速發展,科技、機械化水平提高,解放了大量農村勞動力,①正確;據圖分析,中等城市吸引大量人口遷入,說明中等城市用地不緊張,大城市用地緊張,②錯誤;中等城市發展較快,大城市吸引力下降,③正確;大城市城市化問題突出,政策不是鼓勵大城市發展,④錯誤。①③正確,故選A?!军c睛】中國城市發展基本方針是“控制大城市規模,合理發展中等城市,積極發展小城市”。墨西哥可以借鑒此方針。6.下列物質組成示意中,正確的一組是(

)A.地殼→化學元素→巖石→礦物

B.礦物→地殼→化學元素→巖石C.地殼→礦物→化學元素→巖石

D.化學元素→礦物→巖石→地殼參考答案:D巖石是由礦物組成的,礦物又是由元素組成的,地殼是由巖石組成的,地理概念從小到大排序合理的一組是化學元素、礦物、巖石、地殼。故選D。點睛:7.下圖是我國某大城市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3.當①線變成②線時,則住宅功能區可拓展到A.市中心 B.二環路 C.三環路 D.環城路14.近年該市的工業部門大部分由城區遷移到郊區,主要原因最可能是.①城區用地緊張,地租上漲

②靠近工業原料地③為了緩解城區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④城區人口向大量向郊區遷移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參考答案:13.C

14.C【13題詳解】讀圖,根據距市中心的遠近和地租水平,圖中三條實線距市中心由近到遠依次是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區的付租能力最強,工業區的付租能力最弱,根據直線交點,一環內是商業區,一環到二環是住宅區,二環到三環是工業區。根據直線交點,一環內是商業區,一環到二環是住宅區,二環到三環是工業區。當①線變成②線時,根據與另兩條的交點,住宅區可拓展到三環路,C對,ABD錯,故選C?!?4題詳解】由于市中心用地緊張、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問題日益突出,為了降低成本、保護環境,工廠紛紛外遷。故選C。8.讀我國某城市a、b兩功能區一天內人口密度變化圖(左圖)及該城市不同地段地租水平變化圖(右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11.a和b曲線對應的城市功能區分別是()A.商業區

住宅區 B.工業區

商業區C.住宅區

商業區 D.商業區

工業區12.關于該城市的規劃及原因,敘述正確的是()A.a功能區位于①-②區間——購物方便 B.a功能區位于④-⑥區間——地價較低C.b功能區位于③-⑤區間——人流較多 D.b功能區位于①-②區間——交通便利參考答案:11.C

12.D1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住宅區的晝夜人口密度差異較小,而商業區的晝夜人口密度差異要比住宅區的晝夜人口密度差異大得多,工業區的人口密度變化比住宅區還小,可知a是住宅區,b是商業區,可知ABD錯誤,故C正確。12.結合第1題的答案可知a為住宅區,而①-②區間是商務區,地租水平較高,布局住宅區不合理,故A錯誤;④-⑥區間屬于郊區地帶,距離市中心的距離較遠,不適宜布局住宅區,故B錯誤;結合第1題的答案可知b功能區為商業區,應當布局在市中心即①-②之間,故C錯誤;可知b功能區為商業區應當布局在人流量較大交通較為便利的市中心地帶即①-②之間,故D正確。9.讀下面地球公轉示意圖,圖中四點為二分二至,完成下題。30.圖中①②③④四點表示的節氣正確的是A.①-春分日

B.②-秋分日

C.③-冬至日

D.④-夏至日31.在我們月考的這天,地球的位置最接近(

)A.①

B.②

C.③

D.④參考答案:30.C

31.D10.某學生2017年暑假去西藏旅游,發現許多有趣的、能用大氣受熱過程原理來解釋的地理現象。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6.西藏的天空特別藍,除空氣潔凈外,與其產生關系最密切的是A.①

B.②

C.③

D.⑤17.門窗緊閉的小汽車停媳在高原太陽下,過一會兒就會明顯感到車內氣溫比車外高不少。與之相關的圖中數碼組合是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參考答案:16.D

17.D16.西藏的天空特別藍,除空氣潔凈外,與其產生關系最密切的是⑤,大氣的散射作用,散射主要是藍紫光,D對。①是云層的反射作用,與天空藍色無關,A錯。②是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B錯。③是大氣逆輻射,C錯。17.門窗緊閉的小汽車停媳在高原太陽下,過一會兒就會明顯感到車內氣溫比車外高不少。主要原因是太陽輻射照射進車內,形成溫室效應,大氣逆輻射較強。車內的物品的輻射相當于地面輻射,散失少。與之相關的圖中數碼組合是②③⑥,D對。與①云層反射、④地面反射、⑤散射不相關,A、B、C錯。11.農業物聯網是將大量的傳感器構成監控網絡,通過各種傳感器采集信息,以幫助農民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農業將從以人力為中心、依賴于孤立機械的生產模式轉向以信息和軟件為中心的生產模式。圖11為“農業物聯網示意圖”。據此完成27~28題。

圖1127.農業物聯網的使用,可以①提高勞動效率

②增加作物熟制

③實時遠程監控

④消除農業污染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28.隨著農業物聯網的使用,影響力明顯增強的農業區位因素是A.水源

B.勞動力

C.交通

D.科技參考答案:AD12.下列關于洋流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北大西洋暖流是密度流

B.赤道逆流是風海流C.秘魯海流是密度流

D.加那利寒流是補償流參考答案:B13.讀”沿海某發達城市2007年和2008年三大產業結構圖”,完成(1)—(2)題。2007年三大產業結構圖(%)2008年三大產業結構圖(%)(1)結合上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目前該市以第二產業為主B.2008年生產總值中,以第三產業增長最多C.2008年第一產業產值不變,第二產業下降D.產業結構已經完全優化,應大力發展金融、物流、高科技企業(2)目前發展面臨:”土地、空間難以為繼;能源、水資源難以為繼;實現萬億GDP需要更多勞動力投入,而城市已經不堪人口重負,難以為繼;環境承載力難以為繼”的憂慮。對此,你認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引進高技術人才,限制外來人口進入,控制人口規模B.實行區域經濟合作,進行水資源、能源的跨區域調配C.加大科技投入,自主創新,減少企業數量,發展第三產業D.嚴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價格,緩解土地、空間不足參考答案:B

B從圖中可以看出:目前該市以第三產業為主;2008年生產總值中,以第三產業增長最多;2008年第一產業的比重沒變并不等于產值不變;該市產業結構與2007年相比有所優化。實現萬億GDP需要更多勞動力投入,限制外來人口進入,不利于城市發展;水資源、能源等資源的短缺可以通過區域經濟合作、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得到緩解;第三產業多為中小型企業,發展第三產業企業數量一般會增加;提高土地價格將會使土地、空間矛盾更加突出。14.快速公交系統,簡稱BRT,是一種新型的城市公共客運系統。下圖為“我國東部某城市某BRT站臺分時段乘客流量統計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8.該站臺所在的區域最有可能是A.居民住宅區 B.中心商務區 C.工業區 D.行政區9.下列關于BRT開通原因正確的是A.有利于加強城鄉之間的交通聯系 B.可取代出租車成為城市客運的主要方式C.可促進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 D.有利于城市大氣環境質量的提高參考答案:8.B

9.D【8題詳解】根據圖示信息可知,本地區的人流量較大,在上午呈現出下車多,晚上呈現出上車多,因此符合中央商務區的人流變化特點.故選:B.【9題詳解】BRT,是一種新型的城市公共客運系統,沒有用于城鄉之間的交通聯系A錯。公共交通無法取代出租車成為城市客運的主要方式,B錯誤。公共汽車數量有限,對汽車產業的發展有限,C錯誤。公共客運系統有利于城市大氣環境質量的提高,D正確。故選D。15.地球的自轉周期角度計為3600,時間為23小時56分4秒,這是以

為參照物的時間。A.太陽

B.月球

C.地球

D.某一恒星參考答案:D16.下表為“部分國家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及每萬元GDP耗水量表”。據此回答10—11題。中國美國澳大利亞法國世界平均人均水資源擁有量(m3)220089521824533578900每萬元GDP耗水量(m3)5045514387288134410.由上表分析可以看出A.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和水資源總量均低于法國B.我國每萬元GDP耗水量約是美國的10倍C.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約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D.澳大利亞人均水資源擁有量高是因為水資源特別豐富11.我國每萬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A.工業發達,耗水量大

B.技術水平低和節水意識淡薄C.人口眾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嚴重參考答案:10-11BB17.一段網上談話。甲:我所在的地方:一年中,正午的人影有時朝南、有時朝北、有時沒有影子。乙:你在哪里?甲:在(

)。請你替甲告訴乙他所處的位置范圍。A.赤道到南北緯30°之間

B.南北回歸線到南北極圈之間C.極圈到極點之間

D.南北回歸線之間參考答案:D18.讀地球各圈層劃分示意圖,完成5-6題。5.對地球內部圈層結構敘述正確的是A.D層的厚度是一致的

B.D和E共同構成巖石圈C.F是巖漿的主要發源地

D.G層溫度高,密度小6.對地球外部圈層結構敘述正確的是A.A層底部溫度一般隨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B.B層只包括生物本身,不包括其生存環境C.C層是連續規則的圈層

D.A、B、C三個圈層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參考答案:BD5.圖中D層為地殼,E為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D和E共同構成巖石圈,B正確。地殼的厚度是不均勻的,

A錯誤;巖漿的源地是軟流層,C錯誤。G層的密度較大,D錯。6.A層為大氣圈,溫度一般隨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A錯誤;

B層不只包括生物本身,還包括其生存環境,B錯誤;C層為水圈,是連續而不規則的圈層,C錯誤;ABC三個圈層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D正確。

19.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長的原因是(

)①氣候條件改善②科技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③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④國際大環境相對穩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參考答案:D20.下圖示意安徽省1990~2030年城市化水平統計及預測。據此完成下列各題。16.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標志是A.城市數量 B.城市人口數量C.城市用地規模 D.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17.目前安徽省城市化進程的特點是A.水平高,發展慢 B.水平較高,發展快C.水平低,發展慢 D.水平較低,發展較快參考答案:16.D

17.B【分析】考查城市化的特點及標志?!?6題詳解】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和鄉村地區轉變為城市地區的過程。衡量城市化水平主要有三個標志:1.城市人口增加2.城市用地規模擴大3.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標志主要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正確答案選D?!?7題詳解】由圖可知,安徽省的城市化水平較高(將近60%),2000-2010年為城市化中期加速增長階段、2010-2020城市化仍在快速增長,由此可知目前安徽省處于城市化中期加速增長階段,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军c睛】注意不要忽視了題目要求“目前”安徽省城市化進程的特點。21.讀某季節澳大利亞北部盛行風向和氣壓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15.圖中甲地盛行風的主要成因是A.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

B.海陸熱力性質差異C.海陸輪廓

D.地勢高低起伏狀況16.圖示季節A.乙地高溫多雨

B.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C.地中海沿岸炎熱干燥

D.沈陽高溫多雨參考答案:15.A

16.B15.圖中甲地盛行風是西北風,是南半球夏季,太陽直射點偏南,北半球東北信風越過赤道,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左偏形成西北季風,故主要成因是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故選A。16.圖示季節氣壓帶風帶位置偏南,說明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故選B。22.下圖中①、②、③、④對應的功能區應該分別為A.港口碼頭、城郊農業區、住宅區、中心商務區B.住宅區、港口碼頭、城郊農業區、中心商務區C.港口碼頭、城郊農業區、中心商務區、住宅區D.中心商務區、住宅區、港口碼頭、城郊農業區參考答案:C23.我國西北地區海拔高,地形高低起伏不平,降水稀少、氣候干燥,植被大部分為荒漠,也是目前我國沙塵暴的發源地,西北地區面積占全國陸地面積的30%,但人口只占全國的4%,同時西北地區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分析材料并回答11~13題

11.有關西北地區環境承載力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西北地區面積廣大,礦產資源豐富,環境承載力應該很大B.西北地區降水稀少,使氣候干燥,植被為荒漠,因此,是環境承載力小的最關鍵因素C.西北地區地形起伏不平,使得交通不便利,因此它成為環境承載力小的最關鍵因素D.西北地區經濟落后,社會發展落后,它是環境承載力小的最關鍵因素12.有關西北地區合理人口容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西北地區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條件惡劣B.西北地區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經濟發展落后C.西北地區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有自然條件因素,也有社會經濟因素D.西北地區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都不好,因此它的合理人口容量會永遠很小

13.當前,我國進行西部大開發,目的是合理利用西部豐富的自然資源,使得西部地區經濟社會較快發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西部大開發,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從而使環境承載力變大B.西部大開發,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使得人口遷移頻率加大,其中主要遷移應該為自由遷移C.西部大開發,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相信有一天,西北地區的人口增長率將會很低D.西部大開發,使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人口素質將會得到提升參考答案:B

C

A24.在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過程中,最不合理的是

A.利用耕地大力發展種植業B.利用丘陵山地營造用材林和經濟林C.排干湖泊、沼澤,拓展耕地面積,發展種植業D.合理開發礦產資源,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原料和能源參考答案:C25.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大氣垂直分層的是(

)A.平流層

B.對流層

C.逆流層

D.高層大氣參考答案:C26.某城市石油化工發展區位因素如右表所示,其中導向性因素用O來表示,重要因素用△來表示,一般因素用×來表示。根據右表,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4.該城市可能為[]A.安慶 B.大同

C.鄭州

D.大慶15.符合該地石油化工發展的區位條件是A.污染較重,政府不予支持B.距煤炭產地近,但運費高C.人口稠密,土地價格較高D.河流經過,水路運輸便利參考答案:14.A

15.D

二、填空題(共10分)27.讀“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區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氣壓中心的名稱: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6分)(2)A氣壓形成的原因是__

___被切斷的氣壓帶是_____

(6分)(3)受氣壓中心的影響,圖中C盛行__________________風,D點盛行_____________風,此季節我國的天氣以_____________為主要特征(9分)(4)D地7月盛行________________風,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見,季風氣候的形成原因除___________外,還有_______________等。(12分)(5)圖示季節,地中海沿岸的氣候特征為:

(3分)參考答案:(1)蒙古-西伯利亞高壓(3分)

阿留申低壓(3分)(2)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冬季陸地氣溫低,形成高壓中心(3分)副極地低壓帶(3分)(3)西北(3分)

東北(3分)

寒冷干燥(3分)(4)西南(3分)

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偏轉為西南季風(3分)海陸熱力性質差異(3分)

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3分)(5)溫和多雨(3分)28.用一個長、寬、高分別是1米、60厘米、50厘米的透明玻璃柜,在柜內底面兩側分別放置一盆熱水(A盆)和一盆冰塊(B盆),然后用塑料薄膜把柜的頂部密封,在塑料薄膜的一側開一個小孔,點燃一束香,放進小孔內)。一段時間之后,你能看到煙霧在玻璃柜內A、B、C、D之間形成一個環流。(1)為了清晰觀察環流過程,這個小孔應當開在裝有__________(填“冰塊”或“熱水”)的盆子上方。(2)對該實驗反映的環流形成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地面冷熱不均②空氣發生水平運動③同一水平面產生氣壓差異,形成水平氣壓梯度力④空氣垂直運動,引起同一水平面氣壓的差異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3)A、B兩點的氣壓相比,氣壓更高的是__________點。若A、B分別表示海洋和陸地,則圖示時間應當是__________(填“白天”或“夜晚”)。(4)下圖的甲乙丙三張圖中,能正確反映地表冷熱不均引起的環流(箭頭表示空氣流動方向)及其等壓面彎曲形態的是__________圖。參考答案:(1)冰塊(2)B(3)B

夜晚(4)甲解析:(1)該實驗反映的是熱力環流的原理,為了清晰觀察環流過程,這個小孔應當開在裝有冰塊的盆子上方,煙隨冷空氣下沉,再擴散到熱水盆一側,隨熱空氣上升,形成環流。(3)A、B兩點的氣壓相比,氣壓更高的是B點。若A、B分別表示海洋和陸地,則圖示時間陸地氣流下沉,應當是夜晚。(4)下圖的甲乙丙三張圖中,能正確反映地表冷熱不均引起的環流(箭頭表示空氣流動方向)及其等壓面彎曲形態的是甲圖,受熱處氣流上升,氣壓低。遇冷處氣流下沉,氣壓高。2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0分)材料一:2015年10月19日至10月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開展國事訪問,訪問期間我國一汽車企業與英國某集團簽署了合資協議,發展新能源汽車工業。材料二:下圖為世界陸半球和英國大不列顛島年降水量分布圖。(1)圖中A山脈為烏拉爾山脈,它是歐洲與

(大洲)的分界線。歐洲南部海域地震多發的原因是

。(2分)(2)B處曾為世界四大漁場之一,從洋流角度看,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曾經“踩著鱈魚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該漁場,因人類的

被迫于1992年關閉。(2分)(3)從英國倫敦出發沿海岸航行到達D處,沿途自然景觀的變化主要體現

地帶分異規律。C國的主要農業地域類型是

。(2分)(4)利于我國企業在英國發展新能源汽車工業的社會經濟條件有

。(2分)(5)從氣候角度分析大不列顛島小麥主產區集中在該島東南部的原因。(2分)

參考答案:(1)烏拉爾

(地處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擠壓處)消亡邊界,地殼活動頻繁

(2)寒暖流交匯處

過度捕撈

(3)

緯度

商品谷物農業

(4)政策支持

市場廣闊

(5)緯度較低,熱量較充足;地處山地背風一側,降水較少,光照條件較好30.讀“某地區規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西北部地區,優先選擇的交通運輸方式是__________(選擇填空)A.鐵路

B.公路

C.水運

D.航空(2)計劃修建從a村到d村的公路,有①②兩條線路,你認為合理的線路是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選擇填空)A.路途短,經濟效益高

B.距離近,修建公路工程量小C.沿谷地修建,難度小,成本較低D.路途遠,工程量大,成本高(3)a、b兩村相比更有可能發展成為城市的是____________,影響其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B

(2)②C(或①B)(3)b

地形(或者河流)試題分析:(1)讀圖可知,圖中西北部地區,主要為山地地形,山區地形起伏大,應當優先選擇公路運輸,因為公路運輸具有靈活機動,對自然條件適應性強的特點。(2)本題考查山地對交通線的影響。計劃修建a村到b村鎮的公路,在①、②兩個線路方案,較為合理的是②,理由是線路②沿谷地修建,難度小,成本較低。(3)讀圖可知,a位于山區,受地形限制,不利于城市發展。b村位于平原地區,海拔低,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布局和建設,所以b會發展成城市。【知識拓展】自然條件對城市的影響氣候、水文、地形地貌、地質等自然地理條件通過影響人口分布影響城市的分布與發展。(1)氣候因素氣溫和降水適中的地區人口稠密,有利于城市的形成與發展。中緯度沿海地區氣候溫暖濕潤城市較多,例如世界上三大城市群的分布。(2)地形、地貌因素平原區有利于農業發展、人們生活,平原區有利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因此中緯度平原地區人口和城市密集。但熱帶地區平原區氣候過于濕潤,不利于人們生活,人口稀少城市較少,例如亞馬孫平原區。(3)河流因素河流的供水功能和運輸功能對城市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有利,所以在河口、河流干支流交匯處、航道的起止點容易出現城市,世界上許多大河的中下游地區,河流入海口城市密集。(4)地質因素城市有許多高層建筑物,這些建筑物重量很大,城市用水經常大量開采地下水,因此城市要有比較穩固的地質基礎,避免發生地質災害。城市建設盡可能避開斷裂帶及地殼活躍地帶。三、綜合題(共38分)31.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Х葮溥m合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需要充足光熱,常年無霜凍,降水量達1500~2000毫米的環境條件。一般在海拔600~2000米的范圍內,海拔越高,咖啡的質量越高。我國云南省普洱市栽培普洱咖啡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普洱咖啡味道獨特,為世界著名的雀巢等咖啡公司所青睞。1988年以來,普洱市(原思茅市,2007年更名為普洱市)政府圍繞打造“中國咖啡之都”的戰略目標,推進咖啡種植業的快速發展,現已成為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品質最優的咖啡主產區和咖啡貿易的主要集散地。目前,全市有咖啡鮮果脫皮加工廠153個、脫殼加工廠42個、深加工廠3個。下圖示意普洱市的位置。(1)分析普洱市咖啡種植優越自然條件。(2)指出進一步擴大咖啡種植規模,可能會出現的生態環境問題。(3)請就普洱市咖啡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議。參考答案:(1)北回歸線從普洱市中部穿過,緯度偏低,光熱充足,冬季無霜凍,受西南季風影響大,年降水量豐富;群山起伏,山地海拔較高,利于咖啡生長,且品質優良。(2)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生態破壞問題。(3)重視良種的引進、推廣和應用,加強咖啡科學種植和管理,提高單產;研究與開發新產品,發展咖啡深加工業,完善咖啡產業鏈;注意環境保護,保障咖啡“優質”“生態”的品牌優勢;進一步擴大宣傳,提高知名度?!痉治觥勘绢}以普洱市咖啡產業的發展為背景,考查農業的區位因素,咖啡種植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以及咖啡產業的可持續發展。(1)咖啡樹適合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需要充足光熱,常年無霜凍,降水量達1500~2000毫米的環境條件。北回歸線從普洱市中部穿過,緯度偏低,光熱充足,冬季無霜凍,受西南季風影響大,年降水量豐富。群山起伏,山地海拔較高,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