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上冊(2017年新編)第20課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教學設計)_第1頁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上冊(2017年新編)第20課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教學設計)_第2頁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上冊(2017年新編)第20課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教學設計)_第3頁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上冊(2017年新編)第20課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教學設計)_第4頁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上冊(2017年新編)第20課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0課《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把握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主要特點,領會其象征意義。2.理清文章結構和說明順序,學習常見的說明方法,并體會其作用。3.在閱讀過程中,接受精神的洗禮和思想教育。【重點難點】1.把握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主要特點,領會其象征意義。2.理清文章結構和說明順序,學習常見的說明方法,并體會其作用。3.在閱讀過程中,接受精神的洗禮和思想教育?!菊n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情景設置,激情導入課件播放視頻:《紀念人民英雄》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英雄,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今天讓我們懷著對革命先烈萬分崇敬的心情,跟隨周定舫記者去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吧?。ò鍟喝嗣裼⑿塾来共恍唷把鍪锥既嗣裼⑿奂o念碑周定舫)二、出示目標,學生齊讀師:我們先來看一下我們的學習目標——課件出示:1.把握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主要特點,領會其象征意義。2.理清文章結構和說明順序,學習常見的說明方法,并體會其作用。3.在閱讀過程中,接受精神的洗禮和思想教育。——學生齊讀三、預學展示,字詞積累課件展示:1.字詞積累(1)讀準字音。巍峨(wēié)矗立(chù)瞻仰(zhān)奠基(diàn)鎦金(liú)上溯(sù)重幔(chónɡmàn)廡殿(wǔ)天塹(qiàn)鑲嵌(xiānɡqiàn)挑釁(xìn)逾越(yú)梭鏢(suōbiāo)序幕(mù)攙扶(chān)慷慨(kānɡkǎi)旌旗(jīnɡ)髻子(jì)五卅運動(sà)(2)理解詞義矗立:高聳地立著。永垂不朽:(姓名、事跡、精神等)永遠流傳,不磨滅。豐功偉績:偉大的功績。挑釁: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慷慨激昂:形容情緒、語調激動昂揚而充滿正氣。怒形于色:內心的憤怒顯露在臉上。指控制不住內心的憤怒。峻峭:形容山高而陡。天塹:天然形成的隔斷交通的大溝,多指長江,形容它的險要。(點生讀,師指導)2.走近作者周定舫(fǎnɡ)(1931—1993),浙江定海人,記者。1953年畢業于復旦大學新聞系,同年分配到新華社北京分社工作。主要從事首都城市建設、工農業、文教、政治等方面的采訪,擔任過首都十大建筑、毛主席紀念堂等重大報道任務。先后發表幾千篇不同體裁的新聞作品。3.背景鏈接出處:選自1958年4月23日《人民日報》。有改動。背景: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為了紀念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這座雄偉的建筑于1952年8月1日正式動工修建,1958年4月22日建成。意圖:作者周定舫在紀念碑揭幕前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了紀念碑,寫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向全國人民及時介紹了這座表達億萬人民緬懷革命先烈之情的雄偉建筑。四、初讀感知,整體把握1.題解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叭嗣裼⑿塾来共恍唷笔钦龢祟},“人民英雄”標明作者要歌頌的對象,“永垂不朽”揭示全文中心意思;“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是副標題,“瞻仰”表現出作者對革命先烈萬分崇敬的心情,“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表明了本文說明的對象。2.整體感知師:請同學們聽讀課文,完成如下任務:(播放課文錄音)(1)給課文劃分段落層次。(2)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其總體特征是什么?(學生聽讀課文,在課文中勾畫、討論回答)(1)給課文劃分段落層次預設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點題總領正文。第二部分(2—10):詳寫碑身浮雕。第三部分(11):抒寫瞻仰感受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其總體特征是什么?預設:說明對象:人民英雄紀念碑??傮w特征:巍峨、雄偉、莊嚴五、再讀課文,深入探究1.齊讀課文第一小節,注意讀出“萬分崇敬”的感情基調。(老師解說后學生齊讀)師:(課件出示)“落成”表明工程勝利結束,內含“莊重、慶賀”之意,注意聯系“巍峨”“雄偉”“莊嚴”“頂天立地”等描述性詞語和“萬分崇敬”等表達心情的詞語,體會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整體特點。本段提示本文述說的主要內容;說明紀念碑的總印象、總特征;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萬分崇敬。2.學習寫作順序設問一:找出寫作者參觀路線的方位詞語,說說作者是怎樣將人民英雄紀念碑清晰地介紹給大家的。預設:走去、越過(天安門廣場)→踏著(石道)→走到(紀念碑臺階前)→踏上(臺階)→到了(第二層平臺)→瞻仰(東)→轉到[南(背面)]→最后來到[北(正面)]→走下→離開設問二:從總體上看,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把紀念碑一步步介紹到我們面前來?閱讀2~5節,找出表明順序的關鍵詞語回答。預設:活動順序:進入廣場→越過廣場→走到碑前→踏上臺階→到了平臺設問三:看看英雄紀念碑的平面示意圖,找一找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介紹紀念碑的?小結:課文按照由遠到近的空間順序介紹紀念碑,按照瞻仰者本人的活動順序介紹紀念碑。3.考點鏈接:理清說明順序常見的考查形式:(1)選文采用的是哪種說明順序?有何作用?(2)文中第×段與第×段能否調換順序?為什么?[答題技法](1)了解常見的說明順序類型及適用對象: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2)掌握判斷說明順序的方法時間順序的語言標志:常以時間性詞語為標志,如年月、朝代等??臻g順序的語言標志:一般會出現方位詞,如前后、上下、遠近、內外、東南西北等。邏輯順序的語言標志:首先……其次……再次……;因為……所以……等。第二課時一、導入新課過渡語: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詞,初讀課文,了解了本文的說明對象、基本特征和說明順序,我們這一節課繼續探究課文內容。二、再讀課文,深入探究1.學習2、3小節設問一:第2、3小節作者寫遠處瞻仰紀念碑時寫了哪些內容?預設:介紹了紀念碑的位置、環境、題字、興建過程、建筑體量、象征意義等內容。設問二: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何作用?(1)它像頂天立地的巨人一樣矗立在廣場南部。預設:這句話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人民英雄紀念碑高大巍峨的特點。(2)這是中國自古以來最大的一座紀念碑,從地面到碑頂高達37.94米,有10層樓那么高,比紀念碑對面的天安門還高4.24米。預設: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準確地說明了紀念碑的高度和雄偉的特點。2.學習第4、5小節設問一:第4段作者寫近處瞻仰紀念碑時寫了哪些內容?采用了怎樣的說明順序?預設:內容:四周:雙層漢白玉欄桿。中間:碑心石。正面:題字。背面:碑文。說明順序:先四周后中間、先臺階后平臺、先正面后背面的空間順序。設問二: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何作用?碑身四周圍繞著雙層漢白玉欄桿,欄桿的形狀和天安門前玉帶橋的漢白玉欄桿一樣,美觀樸素,潔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顯得更加莊嚴、雄偉。預設:這句話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突出強調地說明了雙層漢白玉欄桿美觀樸素、潔白耀眼的特點。設問三:讀第4小節填空:4小節的碑文中標出三個年代:“三年以來”,“三十年以來”,“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這三個歷史年代,在中國近代史上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三段碑文分開寫,由近溯遠,層次清晰,表達了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預設:①解放戰爭,②五四運動,③鴉片戰爭。對各個歷史階段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懷念之情。設問四:讀第5小節填空:第五小節介紹碑身兩側,小碑座和碑頂的______與造型,揭示它的_________,點明紀念碑造型體現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預設:裝飾象征意義民族風格時代精神小結:根據課文內容,畫出紀念碑的結構圖。3.學習6—10節設問一:這一部分重點介紹了哪10座浮雕?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介紹的?預設:(課件展示)設問二:你能根據此圖的序號,準確的說出浮雕的名稱嗎?預設:①銷毀鴉片煙;②金田起義;③武昌起義;④五四愛國運動;⑤五卅運動;⑥八一南昌起義;⑦抗日敵后游擊戰;⑧勝利渡長江;⑨支援前線;⑩歡迎解放軍設問三:這一部分的說明順序是什么?預設:從東到南到西再到北的空間順序;從近代再到現代的時間順序。設問四:為什么寫浮雕時,不像寫碑身那樣從正面(北面)寫起,卻從東面寫起呢?預設:按東、南、西、北的順序寫是根據中國近代革命重大歷史事件的時間順序展開的,正面(北面)的三幅浮雕描寫的是解放戰爭中渡江戰役的情景,解放戰爭的勝利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標志著中國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歷史從此結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獨立、統一的新中國即將誕生。從中國近代屈辱史的開端——鴉片戰爭起,按時間順序介紹中國近代革命歷程更能體現中國革命的艱難與人民英雄的偉大,因而作者從東面起順次介紹浮雕。小結說明順序:(1)瞻仰者本人的活動順序——由遠到近的空間順序。(2)介紹紀念碑結構的順序——由下到上空間順序。(3)介紹碑身的順序——由正到背的空間順序。(4)介紹浮雕的順序——東南西北的空間順序,從近代到現代的時間順序。4.深入探究設問一:作者介紹人民英雄紀念碑,除了介紹外觀外,還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預設:本文通過對紀念碑的介紹,熱情歌頌了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和不屈不撓、前赴后繼的革命精神,表達了人民群眾對他們無限崇敬和深切懷念的思想感情。設問二:本文為什么三次提到毛主席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兩次提到毛主席親自起草、周總理親筆書寫的碑文?預設:課文第2段、第4段、第11段,三次提到毛主席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是因為這八個大字既是對人民英雄的豐功偉績和革命精神的高度贊揚,又是對全國人民繼承革命先輩遺志的莊嚴號召。同時,這八個大字,概括了建立這座紀念碑的重大意義,體現了這座紀念碑的主題,直接點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而兩次提到的毛主席親自起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