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工藝與設備課件_第1頁
紡織工藝與設備課件_第2頁
紡織工藝與設備課件_第3頁
紡織工藝與設備課件_第4頁
紡織工藝與設備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紡織工藝與設備紡織工藝與設備紡織工藝與設備引言紡織的含義紡織歷史(世博秀空間:烏泥涇手工棉紡技藝秀)紡織地位與現狀紡織發展前景紡紗的主要原理各類纖維原料的紡紗系統和方法棉型紡紗系統麻紡紡紗系統引言紡織的含義紡織歷史(世博秀空間:烏泥涇手工棉紡技藝秀)紡織地位與現狀紡織發展前景紡紗的主要原理各類纖維原料的紡紗系統和方法棉型紡紗系統麻紡紡紗系統中國紡織史原始手工紡織:從遠古到公元前22世紀手工機器紡織:從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1870年

紡車的由來和發展、織機的發展、顯花技術的發展、染整技術的發展、手工機器紡織的生產形態大工業化紡織:1871年以后

紡織工業布局的改善、天然纖維品種的改良、化學纖維工業的興起、紡織機械制造業的形成、紡織機器的革新、科學管理的逐步推行、新型紡織技術的開發研究、紡織專門人才的培養363Ⅷ-13南京云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364Ⅷ-14宋錦織造技藝365Ⅷ-15蘇州緙絲織造技藝366Ⅷ-16蜀錦織造技藝367Ⅷ-17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368Ⅷ-18土家族織錦技藝369Ⅷ-19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370Ⅷ-20壯族織錦技藝371Ⅷ-21藏族邦典、卡墊織造技藝372Ⅷ-22加牙藏族織毯技藝373Ⅷ-23維吾爾族花氈、印花布織染技藝374Ⅷ-24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375Ⅷ-25苗族蠟染技藝376Ⅷ-26白族扎染技藝512Ⅸ-64惠安女服飾513Ⅸ-65苗族服飾514Ⅸ-66回族服飾515Ⅸ-67瑤族服飾847Ⅶ-71堆錦848Ⅶ-72湟中堆繡849Ⅶ-73甌繡850Ⅶ-74汴繡851Ⅶ-75漢繡852Ⅶ-76羌族刺繡853Ⅶ-77民間繡活854Ⅶ-78彝族(撒尼)刺繡855Ⅶ-79維吾爾族刺繡856Ⅶ-80滿族刺繡857Ⅶ-81蒙古族刺繡858Ⅶ-82柯爾克孜族刺繡859Ⅶ-83哈薩克氈繡和布繡882Ⅷ-99蠶絲織造技藝883Ⅷ-100傳統棉紡織技藝884Ⅷ-101毛紡織及搟制技藝885Ⅷ-102夏布織造技藝886Ⅷ-103魯錦織造技藝887Ⅷ-104侗錦織造技藝888Ⅷ-105苗族織錦技藝889Ⅷ-106傣族織錦技藝890Ⅷ-107香云紗染整技藝891Ⅷ-108楓香印染技藝892Ⅷ-109新疆維吾爾族艾德萊斯綢織染技藝893Ⅷ-110地毯織造技藝

1015Ⅹ-108蒙古族服飾1016Ⅹ-109朝鮮族服飾1017Ⅹ-110畬族服飾1018Ⅹ-111黎族服飾1019Ⅹ-112珞巴族服飾1020Ⅹ-113藏族服飾1021Ⅹ-114裕固族服飾1022Ⅹ-115土族服飾1023Ⅹ-116撒拉族服飾1024Ⅹ-117維吾爾族服飾1025Ⅹ-118哈薩克族服飾373Ⅷ-23花氈、印花布織染技藝374Ⅷ-24藍印花布印染技藝375Ⅷ-25蠟染技藝376Ⅷ-26扎染技藝嫘祖始蠶先蠶娘娘:嫘祖黃道婆黃道婆(1245—1330年)元代棉紡織家。又名黃婆,黃母。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市華涇鎮)人。出身貧苦,少年受封建家庭壓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島),以道觀為家,勞動、生活在黎族姐妹中,并學會運用制棉工具和織崖州被的方法。元代元貞年間(1295—1296)重返故鄉,在松江府以東的烏泥涇鎮,教人制棉,傳授和推廣“捍(攪車,即軋棉機)、彈(彈棉弓)、紡(紡車)、織(織機)之具和“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等織造技術。她所織的被褥巾帶,其上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粲然若寫”。由于烏泥涇和松江一帶人民迅速掌握了先進的織造技術,一時“烏泥涇被不脛而走,廣傳于大江南北”。當時的太倉、上海等縣都加以仿效。棉紡織品五光十色,呈現了空前盛況。黃道婆黃道婆去世以后,松江府曾成為全國最大的棉紡織中心。松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稱。1330年卒。松江人民感念她的恩德,在順帝至元二年(1336),為她立祠,歲時享祀。后因戰亂,祠被毀。至正二十二年(1362)鄉人張守中重建并請王逢作詩紀念。明熹宗天啟六年(1626)張之象塑其像于寧國寺。清嘉慶年間,上海城內渡鶴樓西北小巷,立有小廟。黃道婆墓在上海縣華涇鎮北面的東灣村,于1957年重新修建并立有石碑。上海的南市區曾有先棉祠,建黃道婆禪院。上海豫院內,有清咸豐時作為布業公所的跋織亭,供奉黃道婆為始祖。在黃道婆的故鄉烏泥涇,至今還傳頌著:“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二只筒子二匹布”的歌謠。第一章緒論第一節紡紗基本原理及過程一、紡紗基本原理二、紡紗工程第二節紡紗工藝系統一、棉紡紡紗系統二、毛紡紡紗系統三、麻紡紡紗系統四、絹紡紡紗系統第一節紡紗基本原理及過程一、紡紗基本原理紡織的含義狹義的紡織:是指紡紗、織布。廣義的紡織:是指自原料至最終產品的加工都包括在內,除紡紗、織布以外,還有纖維原料的初加工、繅絲、針織、印花、染色、整理、化學纖維生產、及服裝加工。紡織品的種類紡織品按照用途的分類:服飾用紡織品、裝飾用紡織品、產業用紡織品,稱為紡織行業三大支柱,在發達國家各占三分之一。按加工方法分類:針織、機織、非織造織物等。

一、紡紗基本原理紡紗在整個紡織中的地位紡紗是一個環節,一個重要的環節,各種產品開發的基礎。研究的對象:纖維、纖維集合體、加工的機械、物理的和化學的加工方法。由于材料的特殊性和對溫濕度的敏感性,需要使用大量的統計學知識進行規律的描述。第一節紡紗基本原理及過程紡紗的基本原理紡紗是將短纖維加工成紗線,廣義的來講還應該包括長絲變形紗的加工。原料:種類繁多,性能各異,所含雜疵的種類不同,初加工的方法也不同。原料的初步加工方法:物理的方法、化學的方法和物理化學相結合的方法。(羊毛洗滌和去草炭化)紡紗的基本理論體系:一對基本矛盾,四個基本作用(主線),輔助線(勻凈作用),和插入線。紡紗基本原理紡紗基本原理紡紗加工中,需要先把纖維原料中原有的局部橫向聯系徹底解除(松解),并牢固建立首尾銜接的縱向聯系(集合),松解是集合的基礎和前提。纖維的松解:不是一步完成的,而是經過反復的開松、梳理、牽伸作用,才由塊兒狀變為單纖維。集合: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經過梳理、牽伸及加捻等多次加工才能完成,集合實際是纖維間縱向聯系的重新建立。開松:大塊變成小塊和小纖維束。不是一次完成的,是除雜和混合的前提條件。梳理:纖維小塊、小束進一步分解為單纖維,徹底解除纖維間的橫向聯系。伸直情況不夠完美。牽伸:抽長拉細,具有伸直作用,使纖維的橫向聯系徹底消除,但也會產生不勻。加捻:使纖維間重新建立起縱向聯系,獲得具有一定強度的紗線。紡紗基本原理混合除雜并合精梳:徹底排除短纖維和細小雜疵,改善纖維伸直平行度。卷繞:工序之間的銜接。也會引起產品質量問題。發展方向是工序之間的連續化生產。紡紗基本原理紡紗的實質就是使纖維原料由塊狀經過開松、梳理、牽伸等松解作用,成為具有一定線密度的順序縱向排列的纖維集合體后,再加上捻度使之具有一定強度的加工過程。二、紡紗工程把紡織纖維制成紗線的過程稱為紡紗工程。初步加工工序軋棉:籽棉→皮棉(原棉)開洗烘工程:原毛→洗凈毛(炭凈毛)。原毛通常要經過分選、開松、洗滌、烘干、炭化等初步的加工,經過初步加工的毛叫做洗凈毛(炭化凈毛)。麻脫膠:原麻→(苧麻)精干麻精煉工程:精干棉二、紡紗工程梳理前準備工序開清棉工程:開清棉聯合機,開松、除雜、均勻、混合。和毛機:和毛機,開松、混和、加油、給濕、散毛染色。機械軟麻、給濕加油、分磅堆倉:軟麻機、開松機。改善纖維的柔軟度,增加纖維回潮率,減少靜電。選別、給濕、配綿、開綿:剔除毛發、麻絲、蛹屑等雜質,增加纖維回潮率,減少靜電。使用開綿機制成有一定松散度、纖維平行伸直度及一定規格厚薄均勻的綿片。二、紡紗工程梳理工序:蓋板梳理機和羅拉梳理機。精梳工序:精梳前準備工序和精梳機并條(針梳)工序:并條機或針梳機粗紗工序:粗紗機細紗工序:細紗機后加工工序:絡筒、并紗、捻線。第二節紡紗工藝系統一、棉紡紡紗系統普(粗)梳系統(cardedyarn):紡中、粗特紗原棉→配棉→清梳聯(開清棉→梳棉)→并條(2-3道)→粗紗→細紗→后加工→棉型紗或線精梳系統:生產細特棉紗、特種用紗和細特棉混紡紗原棉→配棉→清梳聯(開清棉→梳棉)→精梳準備→精梳→并條(1-2道)→粗紗→細紗→后加工紗或線。廢紡系統:加工低檔粗特紗下腳、回絲等→開清棉→梳棉→粗紗→細紗→副牌紗滌綸清梳聯預并條原棉清梳聯精梳準備頭道混并二道混并三道混并粗紗細紗精梳精梳系統頭道混并二道混并三道混并粗紗細紗滌綸清梳聯預并條原棉清梳聯預并條普梳系統圖1-4化纖與棉混紡系統流程圖第二節紡紗工藝系統二、毛紡紡紗系統:(紗線50tex以上;毛纖維33~55mm)原料有羊毛、毛型化纖、特種動物纖維粗梳毛紡系統:適紡原料有羊毛、羊絨、駱駝絨毛、牦牛絨毛、兔毛、化纖和再生毛等,主要產品有粗紡呢絨、毛毯和工業用織物以及粗紡針織物。梳毛機附有成條機,將輸出的毛網分割成窄的毛帶,再經搓合形成粗紗條。原毛→初加工{洗毛(開、洗、烘聯合機等)→炭化(散毛炭化聯合機)→散毛染色(散毛染色機)→脫水(脫水機)→烘干(散毛烘干機)}→→選配毛→和毛加油(和毛機)→梳毛(梳毛機)→細紗(細紗機)→后加工(絡筒機等)→毛粗紡紗二、毛紡紡紗系統精梳毛紡系統:(13.9~50tex)工序多、流程長,可以分為制條和紡紗兩大部分。制條也叫毛條制造,有單獨的毛條廠。多數廠還設有毛條染色和復精梳的條染復精梳工序復精梳:毛條染色后的第二次精梳原毛→初加工→制條→精梳成品條→前紡→后紡→毛精梳紗線制條:原毛→初加工→選配毛→和毛加油(和毛機)→梳毛(梳毛機)→理條2-3道{頭道針梳→二道針梳→[復洗→復洗針梳](一般不復洗)→三道針梳}→精梳→整條2道{四道針梳→末道針梳}→成品條

前紡:混條→頭道針梳→二道針梳→三道針梳→末道針梳→粗紗后紡:細紗→并紗→捻線→蒸紗→絡筒

條染復精梳:成品毛條→條染色復精梳{繞球機松球→毛球裝筒→常溫常壓染色[高溫高壓染色(滌綸)]→脫水→復洗→針梳→針梳→針梳→復精梳→針梳→針梳}→前紡→后紡二、毛紡紡紗系統半精梳毛紡系統(25~50tex)選毛→洗毛(洗凈毛)→和毛加油→梳毛→2~3道針梳→粗紗→細紗→并紗→捻線→絡筒→半精紡紗采用棉紡設備加工毛纖維:毛紡和毛機→梳棉機→棉并條機→棉粗紗機→棉細紗機→絡筒機→并紗機→倍捻機第二節紡紗工藝系統三、麻紡紡紗系統苧麻紡紗系統:21-130dtex。原麻要先加工成精干麻,利用精梳毛紡設備進行改造短纖維和落麻可用棉紡系統加工與棉或化纖的混紡紗,也可在粗梳毛紡系統上加工落麻與棉或其他纖維的混紡紗。工藝流程:精干麻→梳前準備→梳麻→精梳前準備2道→精梳→精梳后并條3-4道→粗紗→細紗→后加工→苧麻成品紗三、麻紡紡紗系統亞麻紡紗系統亞麻長麻紡紗系統打成麻→梳前準備→梳麻(櫛梳)→成條前準備→成條→并條5道→粗紗→煮漂→濕紡細紗→后加工→亞麻長麻成品紗亞麻短麻紡紗系統:長麻紡的落麻、回麻落麻→開清及梳前準備→梳麻→并條→精梳→并條3-4道→粗紗→煮漂→細紗→后加工→亞麻短麻成品紗亞麻短紡中的精梳落麻還可采用棉紡設備進行加工。黃麻紡紗系統:工藝流程短,成紗織麻袋,要求低。工藝流程:原料→梳麻前準備→梳麻(2道)→并條(2-3道)→細紗→黃麻紗。第二節紡紗工藝系統四、絹紡紡紗系統使用原料:不能繅絲的疵繭和廢絲絹絲紡系統:紡較細的紗線,用于薄型高檔絹綢絹紡原料→初步加工(精煉)→制綿→紡紗→絹絲精練工程:由于原料中含有大量的絲膠、油脂和蠟等,本工序實際就是脫脂與脫膠,使絲纖維潔白并呈現出絲纖維固有的光澤,同時使纖維易于松解以及以后的機械加工。處理后的原料叫精干綿。制綿工程:圓梳制綿、精梳制綿絹絲紡系統:精干綿精綿切綿及圓梳(2~3道)配綿給濕開綿制綿工程:對精干綿進行加工。對精干綿進行適當混合,細致開松,除去雜質、綿粒和短纖維,制成纖維伸直平行度好、分離度好且具有一定長度的精綿。因絲纖維很長,需用切綿將絲纖維切成一定的長度,以便后工序的梳理和牽伸,然后用圓梳或精梳工藝排出短纖維、雜質和疵點。圓梳制綿:適合絹絲纖維細、長、亂的特點,精棉綿粒少,但工藝流程長,勞動強度大,生產率低。圓梳機的作用是排除短纖維、雜質和疵點圓梳制綿精干綿→選別→給濕→配綿(調和)→開綿→切綿→圓梳(Ⅰ)→精棉(Ⅰ)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