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23年中考地理第一次模擬考試(全解全析)_第1頁
(天津)2023年中考地理第一次模擬考試(全解全析)_第2頁
(天津)2023年中考地理第一次模擬考試(全解全析)_第3頁
(天津)2023年中考地理第一次模擬考試(全解全析)_第4頁
(天津)2023年中考地理第一次模擬考試(全解全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啟用前

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天津卷】

地理

(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n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

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I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

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II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3小題,每小題2分,共4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

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讀甲圖和乙圖,完成下面1-3小題。

90°100°110°120°130°

40°

A

30°4

B

20°

10°

C

0°11_____

圖1

1.A點的經緯度是()

A.30°N,100°WB.30°S,100°WC.30°N,100°ED.30°S,100°E

2.C地的氣候特點是()

A.終年炎熱干燥B.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C.終年溫和濕潤D.終年高溫多雨

3.今年6月20日,同學們將進行緊張的生地會考,地球公轉到圖二中的什么位置()

A.①-②之間B.②-③之間C.③-④之間D.④-①之間

【答案】1.C2.D3.A

【解析】1.依據在經緯網上,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

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

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

示。讀圖分析可知,圖中A點的經緯度是10(TE,30°N,C正確,A、B、D錯誤。故選C。

2.由圖可知,C點的經緯度為(0°,I2O°E)位于赤道上,地處馬來群島,屬于熱帶雨林氣

候,全年高溫多雨,D正確。終年炎熱干燥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在回歸線附近大陸西部與

內陸,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是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于北緯10°至北回歸線的亞洲大陸

南岸地區,終年溫和濕潤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主要分布中緯度大陸西岸,A、B、C錯誤。

故選D。

3.由圖可知,6月20日地球的位置位于地球公轉軌道示意圖中的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間,即圖中①-②之間,A正確,B、C、D錯誤。故選A。

2022年當地時間4月6日。時4分左右,日本福島縣近海發生里氏5.4級地震。讀下

列日本國土組成圖,完成下列小題。

4.日本福島縣位于()

A.北海道島B,本州島C.四國島D.九州島

5.圖中陰影區域是日本的()

A.礦產資源豐富地區B.植被茂密地區C.經濟發達地區D.人口稀疏地區

【答案】4.B5.C

【解析】4.日本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北部,領土山北至南主要由北海道島、本州

島、四國島、九州島4個大島和其他6900多個小島嶼組成,讀圖可知,福島縣位于面積最

大的本州島上,B正確,ACD錯誤,故選B。

5.II本資源缺乏,礦產資源匱乏,排除A;陰影部分大多屬于沿海平原地區,中部山地地

區的植被更加茂密,排除B;陰影部分是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地區,屬于日本經濟相對發達的

地區,C正確;陰影部分是II本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人口稠密,排除D;故選C。

我國培育的雜交水稻具有單產高、適應性強等優勢,現已推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如圖

為種植或研究雜交水稻的國家和她區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6-7小題。

III主要發達國家W種儂麗雜交水啊9國旅和《嶇

6.種植或研究雜交水稻的國家和地區()

A.集中在中高緯度地區B.多為發展中國家

C.均為內陸國家D.南半球數量較多

7.東南亞地區是傳統水稻種植區,雜交水稻的引種()

A.會改變當地飲食習慣B.與當地濕熱的環境相適應

C.會受到霜凍災害影響D.將替代熱帶經濟作物種植

【答案】6.B7.B

【解析】6.讀圖結合圖例可知,種植或研究雜交水稻的國家和地區集中在中低緯度地區,

A錯誤;絕大多數國家為發展中國家,B正確;內陸國家、島國、臨海國家都有,C錯誤;

種植或研究雜交水稻的國家和地區在北半球數量居多,D錯誤。故選B。

7.東南亞絕大部分位于熱帶,主要是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這兩種氣候都具有全

年高溫、降水豐沛的特征,有利于水稻的生長。東南亞地區是傳統水稻種植區,雜交水稻的

引種與當地濕熱的環境相適應,B正確,不會改變當地以米飯為主食的習慣,A錯誤:熱帶

地區很少出現霜凍,C錯誤;水稻是當地的糧食作物,熱帶經濟作物是東南亞主要的經濟作

物,二者不會有沖突,D錯誤。故選B。

讀“烏克蘭向日葵種植區分布圖”,完成下面8-9小題。

烏克蘭向日葵種植區分布

8.烏克蘭位于()

A.南半球B.西半球C.北溫帶D.北寒帶

9.烏克蘭向日葵種植區主要分布在()

A.烏克蘭東部B.烏克蘭西部C.烏克蘭北部D.烏克蘭南部

【答案】8.C9.D

【解析】8.據圖可知,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赤道(0。緯線),赤道以南是南緯,用“S”表示

赤道以北是北緯,用“N”表示。48。?4緯線位于北半球,既烏克蘭位于北半球,故A錯誤;

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TW和I6O°E組成的經線圈,2(TW以東和160°E以西屬于東半球,

20°W以西和I6O°E以東屬于西半球,烏克蘭位于24°E~40°E之間,位于東半球,故B錯誤;

23.5不~66.5叭之間是北溫帶,烏克蘭緯度48小,故C正確;66.5不~90小之間是北寒帶,

烏克蘭緯度48小,故D錯誤。依據題意,故選C。

9.據圖中向II葵種植區的圖例可知,烏克蘭向II葵種植區主要分布在烏克蘭南部,原因是

烏克蘭南部緯度較低,光熱條件較好,更適合向日葵種植;南部接近葵花籽油生產基地和港

口,有利于新鮮的葵花籽及時加工,也方便葵花籽油出口國際市場。故D正確,烏克蘭東

部、西部、北部都是深居內陸,沒有上述的有優越條件,故ABC錯誤,故選D。

【點睛】烏克蘭南部地區黑土廣布,是向日葵的主要種植區。該國向日葵種植面積廣,葵花

籽產量高,出油率高,品質好,其葵花籽油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25%,成為世界上最大的

葵花籽油出口國。

2019年11月中非合作論壇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舉行,主題為“加強中非減貧合作,助

力非洲轉型”。下圖為非洲局部地區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1072小題。

港口

城市

國界

湖泊

(mm)

海也米

「3000

11000

曰200

10.地處赤道附近的坎帕拉市四季如春,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位置B.海陸位置C.地形地勢D.地表植被

11.“助力非洲轉型''的有效措施包括()

A.砍樹開荒,擴大耕地B.大量采礦,增加出口

C.鼓勵生育,增加人口D.加強合作,引進人才、資金

12.下列有關蒙坎鐵路(蒙巴薩一坎帕拉)沿線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坎帕拉地處內陸,水資源短缺B.坎帕拉年降水量小于內羅畢

C.沿線經過的地形以平原為主D.蒙巴薩是一個海陸交通樞紐

【答案】10.C11.D12.D

【解析】10.地勢對氣候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隨著地勢的增高,氣溫降低。由于地處赤道

附近的坎帕拉市位于東非高原,海拔高、氣溫低,所以形成四季如春的氣候特點。故選C。

11.“助力非洲轉型”的有效措施有:加快經濟轉型,改變農礦產品單一出口;加強國際合作,

引進科技人才、管理經驗等。毀林開墾,擴大耕地會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大力發展采礦業,

加大礦產資源出口量不是非洲發展經濟的長遠措施。鼓勵生育、增加人口會加劇非洲的貧困。

故選D。

12.讀圖可知,烏干達屬于內陸國家,但該國家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水資源較豐富,

A錯誤。據圖中的數據可知,坎帕拉的年降水量大于內羅畢,B錯誤。鐵路主要經過高原,

C錯誤。蒙巴薩地處沿海地區,是一個海陸交通樞紐,D正確。故選D。

浙江東南部的石塘鎮是一個沿海小鎮,鎮上的“石頭屋”很有特色,當地人在屋頂瓦片

上壓著一塊塊石頭(如圖所示),據此完成下面13-14小題。

13.在瓦片上壓石頭主要是為了減輕屋頂的()

A.陽光暴曬B.濃霧籠罩C.臺風侵襲D.雨水聚集

14.當自然災害來臨時,下列避災做法錯誤的是()

A.地震發生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

B.發生泥石流時應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向的山坡上跑

C.臺風來臨時,遇雷雨天氣留室內,減少外出

D.當遇到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乘坐電梯下樓

【答案】13.C14.D

【解析】13.石塘鎮地處東部沿海,夏季臺風多發,臺風能夠帶來狂風暴雨,屋頂瓦片重量

較輕,故在瓦片上壓石頭主要是為了減輕屋頂的臺風侵襲,C正確;與陽光暴曬、濃霧籠罩、

雨水聚集關系不大,排除ABD。故選C。

14.當地震發生時,若來不及逃跑,應及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A不符

合題意;當遇到泥石流時,應該向垂宜于泥石流流動方向的山坡上一跑,這樣逃生的機會更大,

B不符合題意。臺風來臨時,遇到雷雨天氣留在室內,關緊門窗,減少外出,C不符合題意;

當遇到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沿墻壁逃生,不能乘坐電梯下樓,D符合題意。故

選D。

【點睛】自然災害的分類:①氣象災害:熱帶氣旋、干旱、寒潮等;②地質災害:地震、滑

坡、泥石流等;③水文災害:洪澇、風暴潮、赤潮、咸潮等;④生物災害:蝗災、鼠災。

羅霄山脈是湖南、江西兩省的地理分界線,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前,沿途經濟水平低。羅

霄步道沿途森林與草甸依次出現,步道南段區域是秋季北方候鳥遷徙的集結地和起飛地,從

而成為著名的千年鳥道。圖示意羅霄山國家森林步道路線(簡稱羅霄步道)。據此完成下面

15_16小題。

15.羅霄山基帶植被景觀多為()

A.亞熱帶常綠闊葉林B.溫帶落葉闊葉林C.亞熱帶常綠硬葉林D.溫帶落葉與針葉混

交林

16.羅霄步道南段成為千年鳥道的主要原因是()

A.人煙稀少B.草甸廣布C.大山夾峙D.森林茂密

【答案】15.A16.C

【解析】15.羅霄山脈是湖南、江西兩省的地理分界線,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海拔并不

高,植被景觀多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6.羅霄步道南段區域大山夾峙對立,中部形成較寬的垃口,便于候鳥通過,故C正確。

人煙稀少、草甸廣布和森林茂密不是成為候鳥遷徙集結地和起飛地的主要條件,故ABD錯

誤。故選C。

【點睛】我們把國家森林步道定義為:穿越著名山脈和典型森林,鄰近具有國家代表性的自

然風景、歷史文化區域,是長跨度、高品質的以徒步旅行為主的帶狀休閑空間。這很大程度

上體現了國家森林步道的特色,國家森林步道選線串聯了我國各類自然遺產地,優先穿越或

鄰近當地著名的森林旅游地,優先穿越或途經森林風景資源多樣的區域,優先利用古道、林

區道路、廢棄道路,并保持沿線原有風貌。

2020年1月24日晚8點,“2020年春節聯歡晚會”如約而至,北京主會場與鄭州分會

場、粵港澳大灣區分會場三地隔空聯動,為觀眾們獻上了一道精彩紛呈的精致文化大餐。如

A.是我國經濟發達地區B.屬于溫帶季風氣候C.就是指廣東省

D.礦產資源豐富

18.連接北京、鄭州、粵港澳大灣區的鐵路干線是()

A.京哈線B.京包線C.京滬線D.京廣線

1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地林海雪原B.乙地雪域高原C.丙地煙雨杏花D.丁地椰樹海島

【答案】17.A18.D19.A

【解析】17.粵港澳大灣區位于我國的南方地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經濟發達地區;

該地區主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粵港澳大灣區是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九市

組成的城市群;該地區礦產資源不足,輕工業發達。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8.連接北京、鄭州、粵港澳大灣區的鐵路干線是京廣線。京哈線、京包線和京滬線都沒有

經過鄭州和粵港澳大灣區,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

19.讀圖可知,甲是林海雪原的東北地區,乙是煙雨杏花的南方地區,丙是降水稀少的西北

地區,丁是雪域高原的青藏地區。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

為了更好地進行海峽兩岸農業合作交流,海南省搭建了瓊臺基地等交流平臺。下圖為

海南島和臺灣島的位置及地形圖。讀圖,完成下面20-21小題。

20.關于兩個島的說法正確的是()

A.與海南島比,臺灣島緯度更低B.海南島的山地海拔更高

C.海南島中間低四周高,河流流向中部D.兩個島的植物資源都很豐富

21.瓊臺兩地農業合作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A.地形類型單一B.水熱條件相似C.育種技術先進D.海上交通便利

【答案】20.D21.B

【解析】20.據圖可知,海南島的緯度低于臺灣島;臺灣島的山地海拔高于海南島;海南島

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狀由中心流向四周,ABC錯誤;兩個島都是季風氣候,降

水量較大,地勢起伏大,垂直分異較為明顯,同時兩島的緯度較低,熱量較為豐富,適合多

種植物生長,植物資源豐富,D正確。故選D。

21.據圖分析可知,兩地都分布有山地、平原和丘陵等地形,地形類型多樣,A錯誤:海南

島為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降水集中在夏季,臺灣島主要為緯度較低的亞熱帶季風氣候,

夏季高溫,冬季溫暖,降水也是集中在夏季,故兩島水熱條件較為類似,B正確;育種技術

先進、海上交通便利不是自然條件,CD錯誤。故選B。

讀“中國局部地區示意圖”,完成下面22-23小題。

圖例i.i?國界》河流山脈7,鐵路。城市

泥石流分區0高發區口中發區低發區

22.對圖中泥石流高發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高發區的西南部夏季主要受東南季風影響B.泥石流高發區主要集中在平原和丘陵地區

C.高發區地殼穩定、地表破碎松散堆積物多D.人類不合理的生產活動造成地表植被破壞

23.對圖示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大部分位于地勢第三級階梯

B.東部地勢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C.a—“三江源”,是長江、雅魯藏布江和怒江的發源地

D.b—青藏鐵路,加強了拉薩與“日光城”西寧的聯系

【答案】22.D23.B

【解析】22.讀圖可知,圖示泥石流高發區位于橫斷山區,其西南部夏季主要受西南季風影

響,故A選項錯誤;圖示泥石流高發區主要集中在山地和丘陵地區,故B選項錯誤;圖示

泥石流高發區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地表破碎,松散堆積物

多,故C選項錯誤;人類亂砍濫伐、陡坡墾殖等不合理的生產活動造成地表植被破壞,是

導致泥石流頻繁發生的重要原因,故D選項正確。故選D。

23.圖示地區大部分位于青藏地區,位于地勢第一級階梯,故A選項錯誤;圖示青藏地區

的東部位于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地勢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資源豐富,故B選項正

確;a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故C選項錯誤;b青藏鐵路的起訖點是

西寧一拉薩,加強了兩地的聯系,“日光城”是拉薩,故D選項錯誤。故選B。

第II卷

二、解答題(共54分)

24.威海某中學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完成了測量日影變化規律的實踐活動。請結合該校學生

的實踐過程,完成下列各題。(14分)

A

活動材料:2米長的竹竿1根、量尺1個、繪圖工具1套。

活動1:晴朗的日子,分別在日出后、9點、12點、15點、日落前每天五次測量并記錄豎立

在地面的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長度。結合活動1,完成(1)(2)題。

(1)一天中竹竿影子長度的變化規律是—,此現象與地球的一(運動)有關。

(2)冬季,同學們經常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戲。如果僅考慮影子長短因素,最容易被對方踩

到影子的時間應該是()。

A.8:00B.10:00C.12:00D.14:00

活動2:在夏至日和冬至日前后,測量并紀錄正午影子的方向和長度,繪制A、B圖。結合

活動2,完成(3)(4)題。

(3)A、B圖是某組同學的測繪結果。他們忘記了標注觀測時間。根據你的經驗,A圖測

繪的時間應該是—前后。

(4)如圖為該校教學樓正午日影范圍,地球公轉示意圖。當教學樓正午日影范圍最小時,

地球位于圖中的一處位置。一年中,教學樓正午日影范圍大小的變化是由一引起的。

活動3:冬至日這一天,該校學生邀請廣州友好學校的學生一起測量同樣是2米長竹竿的正

午影子長度,并分別繪制C、D兩圖。結合活動3,完成(5)(6)題。

竹/)>竹

'竿

影長42米

,」-_________Z_X__._________Z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長1.4米

威海

CD廣州

(5)導致C、D兩圖影子長短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一。

(6)為了使住宅更好的采光,城市住宅建筑樓間距需保證冬至日這天住宅能夠獲得太陽光。

與廣州相比,威海的樓間距應該更—("大”或"小”)一些。

【答案】24.(1)先變短,再變長自轉

(2)A

(3)冬至日

(4)甲地球公轉運動

(5)緯度不同

(6)大

【解析】24.本大題以圖文結合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地球自轉意義、地球公轉意義等相關

內容,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能力,體現綜合思

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的地理核心素養。

(1)由于地球的自轉,一天中,早晨晚上太陽高度小,影子長;中午太陽高度大,影子短。

一天中竹竿影子長度的變化規律是由長變短再變長,此現象與地球的自轉有關,地球自轉周

期為1天。

(2)一天中,正午(12點)太陽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離12點時間越長,影子越長,

僅從影子長短考慮,最容易被對方踩到影子的是上午8:00,此時影子長,A正確,排除

BCD,故選A。

(3)北半球冬季時,太陽高度較小,地面物體影子長,A圖測繪的時間應該是冬至日前后,

B圖測繪的時間應該是夏至日前后。

(4)威海市位于北回歸線以北地區,當教學樓正午日影范圍最小時,此時太陽高度角最大,

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地球位于圖2中的甲處,此時太陽光直射北半球。一年中,教學樓正午

日影范圍大小的變化是由地球公轉引起的。

(5)圖中C、D均位于北回歸線以北,導致兩圖影子長短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緯度不同,緯

度越高太陽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長。

(6)我國越往北太陽高度越小,威海比廣州位置偏北,根據緯差等于高差規律,與廣州相

比,威海的樓間距應該更大一些。

25.探究應用(12分)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中心。濟南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擬探究“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因素”,請

你與該小組一起完成探究過程。

探究主題: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因素

?2

探究資料?:圖1"法國地形圖”、圖2“法國氣候類型分布圖”、圖3“法國高速鐵路線路圖”

(1)嘗試探究

①地形對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

據圖1可知,巴黎處于海拔一米以下地區,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發展。

②氣候對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

降水

據圖2可知,巴黎處于.巴黎的氣候特征是

適合人類居住。

③河流對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

塞納河流經巴黎,簡要分析塞納河對巴黎的有利影響

④交通對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

據圖分析,巴黎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主要有哪幾種—?

(2)歸納總結

影響城市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25.(1)200溫帶海洋性全年溫和濕潤③提供水資源(或水源),水運便

利④鐵路、水運

(2)地形、氣候、河流、交通

【解析】25.該題以讀“法國地形圖”、“法國氣候類型分布圖”、“法國高速鐵路線路圖”為材

料,涉及地形、氣候、河流和交通對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考查學生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

(1)嘗試探究①地形對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從圖1圖例可知,巴黎處于海拔200米以

下地區,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發展。②氣候對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據圖2

可知,巴黎處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區,據巴黎氣候圖分析,巴黎的氣候特征是全年溫和濕潤,

適合人類居住。③河流對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塞納河流經巴黎,分析塞納河對巴黎的有

利影響:提供水資源(或水源),水運便利。④交通對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據圖分析,

巴黎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主要有鐵路、水運.

(2)城市的形成和發展一方面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受社會經濟條件的影響,如

地形、氣候、河流、交通等方面。

26.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4分)

材料1: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圖1)、我國某地一月等溫線分布圖、年降水量線圖(圖

2)

(1)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描寫自己的家鄉-“高密東北鄉“,可知莫言的家鄉是圖1四大

地理區域中的一地區(填字母),圖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一地區(填字母)。

(2)①線是區域A與B的分界線一一線,該線劃分的主要自然依據是一。

(3)D區域的自然景觀由西向東大致呈現出一的景觀變化。

(4)圖2的氣候條件與圖1中四大地理區域相符的是一(填字母代號)。

(5)下列是對圖1中C區域描述正確的是()

A.稻米、河湖、魚蝦B.人參、牡丹、白蘭瓜

C.高寒、耗牛、青棵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