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石潭記》課標分析新課標提出“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疏通文意環節以學生自學為主,掃清字詞障礙,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并積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見的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和通假現象,培養學生依據文脈推斷詞義的能力。品讀課文以活動開展帶動學生對文本的深入研究。賞小石潭之美環節讓學生開展給景點命名活動,主要是調動學生深入解讀文本的能力,羅素說過:“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智慧,這種習慣對一個人的未來生活是一種災難。”新課標要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與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思考。”因此,在課堂上要十分重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以喚起他們的切身感受,激發他們質疑,辨疑的意識,在體驗和探究中學習,從而達到提高個人語文素養的目的。按新課標的要求:“學生對作品中感人的情景,能說出自己的體驗”,而且“對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設計感小石潭之思環節,目的是讓學生展開和作者的對話,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感情活動中,通過對內容的分析,結合作者的背景資料理解文中包含的情感,就是寓情于景。這樣來突破難點。這節課重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以喚起他們的切身感受,激發他們質疑、辨疑的意識,在體驗學習與探究學習中深入文本,從而達到提升個人語文素養的目的。
《小石潭記》學情分析八年級學生已經學過多篇文言篇目,具備一定的文言知識,積累了一定的文言詞匯,初步掌握了文言文的學習方法。能借助課下注釋、工具書和文言知識初步疏通文意,對文章內容和情感也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能力。柳宗元的詩文也積累了一些,對于作者的經歷也有所了解,因此文意疏理環節應該比較順利。我所任教的兩個班,人數均在60人以上,進入初三以來,學生語文兩極分化嚴重。課堂學習,絕大部分學生習慣于在課堂上保持言語沉默,甚至思維“休眠”,只有個別學生在課堂上樂于表達自己的閱讀體會。對于文言文的學習絕大多數學生的意識里,只要背過課文,記住重點文言詞匯,文言文的學習任務就完成了。這與平日文言文教學缺乏創新、急功近利有很大關系,因此本節課的出發點是讓學生學習領悟經典作品之美,因此如何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尤為重要。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讓學生真正去賞讀文本,發現文本之美,進而感悟作者之思,品味文本之妙,改善目前課堂上沉寂的尷尬,基于這樣的思考,本課摒棄文言教學過分側重文言知識的教學模式,精心設計活動,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小石潭記》評測練習課前預習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篁竹清冽坻嶼嵁佁然翕忽幽邃2.解釋下面加點的字。(1)水尤清冽尤:(2)卷石底以出卷:(3)潭中魚可百許頭可:許:(4)斗折蛇行斗:蛇:(5)以其境過清清:(6)不可久居居:(7)隸而從者隸:(8)俶爾遠逝俶爾:(9)皆若空游無所依(10)四面竹樹環合環合: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3)皆若空游無所依。(4)俶爾遠逝,往來翕忽。(5)凄神寒骨,悄愴幽邃。(6)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課堂探究】賞小石潭之美結合課文,發揮你的想像力,圍繞小石潭所描繪景點,設計景點名稱,并說說你的設計理由。2、感小石潭之思從以下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寫下你的理解。活動一:告別小石潭:以“假如我是柳宗元,我可能會說”寫一段話。活動二:以“柳宗元,我讀懂了你,我想對你說”寫一段話。3.品《小石潭》之妙提示:可以從用詞生動、修辭、側面手法、寫景順序、寫景角度等方面思考。【中考鏈接】鈷鉧潭西小丘記(2012年東營市)柳宗元得西山后八日,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鈷鉧潭。潭西二十五步,當湍而浚者為魚梁①。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樹。其石之突怒偃蹇②,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其嵚然③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于溪;其沖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④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畝,可以籠而有之。問其主,曰:“唐氏之棄地,貨而不售。”問其價,曰:“止四百。”予憐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時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鏟刈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由其中以望,則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游,舉熙熙然回巧獻技,以效茲丘之下。枕席而臥,則清泠之狀與目謀,瀯瀯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雖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噫!以茲丘之勝,致之澧、鎬、鄠、杜⑤,則貴游之士爭買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棄是州也,農夫漁父過而陋之。價四百,連歲不能售。而我與深源、克己獨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書于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選自《永州八記》)【注釋】①魚梁:一種捕魚的設施,用石頭圍成一道阻水堰,中間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笱。②突怒偃蹇:驟然突起或兀然高聳的樣子。③嵚(qīn)然:山勢高峻的樣子。④羆(pí):棕熊。⑤澧(fēng)、鎬(hào)、鄠(hù)、杜:均為古地名,其中澧、鎬分別為周文王、周武王建都處。【閱讀訓練】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①唐氏之棄地,貨而不售而:②烈火而焚之烈火:③雖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雖:④農夫漁父過而陋之陋:2.用橫線在文中畫出運用比喻描寫丘“石”的語句并在下面翻譯出來。(2分)。3.下面寫“坐潭上”和“臥丘上”觀感的文字,分別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境?(2分)①“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小石潭記》)②“枕席而臥……淵然而靜者與心謀。”4.結合《小石潭記》的寫作背景,談談本文寫“棄地”小丘的際遇,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和愿望。(2分)【理解性默寫】1、寫小石潭周圍環境的句子:,。,2、側面描寫潭水清澈的句子:,,。。3、寫潭中魚靜態的句子:,,。動態句:,。4、襯托作者抑郁憂傷心情的句子:,,,《小石潭記》教材分析《小石潭記》出自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第一課。本單元入選的課文都是歷來傳誦的名家名篇,代表了中國山水文學情景交融的特點。《小石潭記》是柳宗元“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小石潭記》一文的全名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全文僅193字,是柳宗元在元和四年秋天,游覽永州西郊荒僻冷清、重巒疊嶂的西山后所作的。他用極其洗練的筆墨向我們描述了他游覽小石潭的全過程。《小石潭記》美在景物的細致逼真,充滿靈性。作者用用傳神的筆觸先后向我們描寫了小石潭至密的樹、至清的水、至奇的石、至靈的魚、至曲的溪。作者在描述小石潭景色的時候,觀察的視角是非常獨特的。例如他描寫樹。他不僅注意到小石潭樹之茂密,要“伐竹取道”,才能“下見小潭”,“四面竹樹環合”密不透風;而且他注意到青樹是在“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的狀態下生長的,這是在翠綠的藤蔓遮蓋纏繞下成長的高大茂密的樹木。作者筆下的水和魚更讓人過目不忘。他不僅寫出水澄澈到極點,“全石以為底”,魚是“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連魚“影布石上”都看的分分明明、清清楚楚。更將魚寫得那樣賦有情誼,“似與游者相樂”,這凄清冷寂之處恐怕只有這生靈來安慰潦倒落魄的作者了,讀到這里,我們怎能不為之動容?再來看作者筆下至奇的石,是“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這些石塊有些似乎成了水中的小洲,有些似乎成為了凹凸不平的山,有些似乎成了崖岸。一個潭中這么多形狀的石頭是少見的,真可謂石至奇則怪。作者表面是在寫嶙峋突兀的石頭,實際是在寫嶙峋突兀的心情。明代茅坤曾說柳宗元是“借石之瑰瑋以吐胸中之氣”。最后來欣賞一下作者筆下至曲的小溪。作者無心去聆聽潺潺的溪水,也無心去親近甘冽澄澈的溪水,而是去眺望那“斗折蛇行、明滅可見、不可知其源”的溪身,一直看著那溪身慢慢地消逝在荒山野嶺之中,他的心也隨著那忽隱忽現的溪身起伏不定,這溪流一路將要遇到多少巉巖險阻呢?他將要流向何方呢?自己坎坷的人生、渺茫而不可知的未來不就像這條溪流嗎?“溪路千里曲,哀猿何處鳴?孤臣淚已盡,虛作斷腸聲”(《入黃溪聞猿》),千里曲的溪路是作者處境艱難和茫然的表征,這條至曲的小溪又平添了柳宗元幾許的惆悵和迷茫。真可謂溪至曲則迷。被貶永州的作者,踏山訪水,但美景只能換得他片刻的清歡,所以這樣的美景卻只是“心樂之”,心頭一顫而已,終究還是覺得小石潭“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在作者這種悲傷壓抑的心情下觀照的景到底具有一種怎樣悄愴幽邃的美呢?翟滿桂先生曾說:“柳子的山水游記,不只是模山范水,而是借山水寫心境,抒發失意的情懷,表達現實的感慨與人生理想,帶有濃厚的主觀感情色彩。這一類作品,在他的《永州八記》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小石潭記》寫的是地處荒蕪被人遺忘的卻異常美麗的山水景致,作者其實是想借這樣的山水表達一種自己雖才華橫溢卻被遠棄遐荒的懷才不遇的憤懣和悲傷之情,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代表了山水游記的高超藝術水平。《小石潭記》教學設計(第2課時)【資料助讀】1、“永州八記”是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時借山水游記,書胸中憤郁的散文。由于八記遺址在永州城郊,故稱《永州八記》。分別是《始得西山宴游記》、《鈷鉧潭記》(古代稱熨斗為鈷鉧,鈷鉧潭河床底面都是天然石頭,凹陷甚深,潭面象古代熨斗,故名之)《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2、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漢族,唐代河東郡(今山西運城永濟)人,世人稱之為“柳河東”、“河東先生”。是我國唐朝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并稱為“韓柳”。與劉禹錫并稱“劉柳”。與唐代的韓愈、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并稱“唐宋八大家”。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游記寫景狀物,多所寄托。其詩多抒寫抑郁悲憤、思鄉懷友之情,幽峭峻郁。最為世人稱道者,是那些清深意遠、疏淡峻潔的山水閑適之作。
柳宗元青年時代就立下雄心壯志,仰慕“古之夫大有為者”,25歲時已是“文章稱首”的長安才子,剛考中了博學宏辭科(封建王朝臨時設置的考試科目,顧名思義一是淵博精深的學識,二是優美恢宏的文詞。)又與禮部郎中楊憑之女新婚,逐步成為文壇領袖,政壇新銳。柳宗元參與了當時皇帝的老師王叔文的改革,幾個月后改革以失敗而告終。柳宗元立刻被貶邵州刺吏,行未半路,朝議認為處之太輕,又改貶永州司馬。當時同時被貶的包括劉禹錫等人共有八位,史稱“八司馬事件”。“永貞革新”的失敗對政治上躊躇滿志的柳宗元是沉重的打擊,當時的永州“草中貍鼠足為患,一夕十顧驚且傷”,相當于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所謂的“永州司馬外置同正員”,其實是個編制外的閑職,沒有官舍也沒有具體的職務。柳宗元一家人寄居在冷清的小寺廟,未及半載,母親也逝世了。除了精神上抑郁悲憤,正當壯年的柳宗元身體也越來越差,諸病纏身,虛弱到了“行則膝顫,坐則髀痹”的程度。但永州清新的山水給了柳宗元很大的慰藉和寄托,他很快從悲觀與失意中振作起來,踏遍了永州的山山水水并和田翁農夫相交,遠離了政壇上的明爭暗斗,回歸到田園詩意般的生活,他認為永州的山水和自己一樣的為世人所遺棄和漠視,寫出了許多千古傳誦推崇永州山水的散文。其在永州的十年,是生平最為困厄,最為艱難,心情也最為孤寂郁憤的十年,然而不幸的遭遇,卻使柳宗元的才思得到了強烈的激發,發言為文,莫不悲惻動人,寓言、山水游記等都取得了光輝的成就,《永州八記》,《段太尉逸事狀》,《三戒》,《捕蛇者說》等篇章都作于此。【教學設想】本文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在參加王叔文革新集團失敗被貶為永州司馬時所寫的《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全文以不足二百字的篇幅,生動描寫了人跡罕至的小石潭環境景物的清幽靜謐之美,抒發了作者貶謫后的孤凄悲涼之情,語言簡練、生動,景物刻畫細膩、逼真,充滿了詩情畫意。本課教學,在學生疏通文意,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主要是品讀課文,體會游記散文敘事寫景、抒情狀物相結合的特點;啟發學生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學目標】
1、研讀課文,感受本文抓住特征、融情于景刻畫景物的特點。2、抓住關鍵句,體會作者孤凄悲涼的情感。
3、探究本文寫作技巧。【教學重點】1.通過反復誦讀,推敲、揣摩、品味小石潭及其周圍景色的特點。
2.仔細體會景物描寫的特點,感悟作者貶謫后的孤凄悲涼。
【教學難點】1.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2.探究本文寫景抓住特征、情景交融、語言凝練等寫作特點。【教學時數】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經典作品每讀一遍,你就會更覺其妙不可言。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經典美文《小石潭記》,下面來齊背課文。自我評價背得如何?下面我們來傾聽配樂朗讀,同時調動你的感官,想想:這是一個怎樣的小石潭?二、初識小石潭以“在我眼中,這是一個___的小石潭”句式說話。三、品讀課文過渡:剛才大家都談了自己眼中的小石潭,老師覺得這是一個如在畫圖中的小石潭,它仿佛是一幅清幽、邈遠的自然畫卷,讓人沉浸其中。其實,美麗的風景又何止小石潭。假期里許多同學跟隨父母出去旅游,哪個風景區給你留下深刻印象?河北野三坡著名景點回首觀音:“回首拜觀音,萬事皆順心”,行至虎泉處,驀然回首,,可見山上有一尊巨大的“觀音”石雕,栩栩如生,形象逼真,這完全是大自然的杰作。井岡山仙女潭:五龍潭之一.是五潭中形態最美的一潭。遠看第五潭瀑布,好似一位身著大袍裙的仙女下凡,翩翩起舞。宜興竹海:自古有"竹的海洋"之稱,萬畝翠竹隨山勢起伏,好似波濤翻滾,綿流不絕忘憂谷:行走在狹長的山谷中,觀懸泉,聽鳥語,即使有滿腹憂愁,也會變憂為樂。(欣賞圖片,教師隨機講解,看到這些美景,你覺得這些名稱設計得好嗎?景點名稱設計需要注意什么呢?)今天我們也來個創意大比拼(出示要求)賞小石潭之美結合課文,發揮你的想像力,圍繞小石潭所描繪景點,設計景點名稱,并說說你的設計理由。(可借用文中的四字詞語)教師示范:如根據“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伐竹取道”我取的景是山中小路(配圖片)這是一條怎樣的路呢?曲徑通幽——山路蜿蜒前行,一條小路通往幽深的竹林,但聞流水潺潺,如鳴珮環。(小組合作:5分鐘,比賽哪個小組設計的名稱最多,最有創意,可以派代表到黑板上寫出)帶著剛才我們對小石潭美景的欣賞,再來背一遍課文。2、感小石潭之思(1)理解作者的感情變化過渡:剛才通過大家精彩展示,我仿佛駐足于小石潭,感到心曠神怡。有人說,今人游小石潭,幽靜有之,凄冷確未必。“凄冷”是說誰的感受?請大家在課文中劃出體現作者感情變化的三句話來,并分析作者感情變化的原因。課件展示: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似與游者相樂。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師:一樂一憂怎么理解?明明有5人相伴,作者怎說“寂寥無人”?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面對如此優美景色,作者卻是“情愴幽邃”。這當然與當時的處境密切相關。(屏幕背景介紹)是啊!一個少時就有大志,25歲已是“文章稱首”的長安才子,作為王叔文政治革新的中堅力量,30出頭的柳宗元躊躇滿志,可是這場改革并沒有讓他大展身手,反而一貶再貶。永州當時還很荒僻,人煙稀少,疾病流行,蟲蛇出沒,令人生畏。即便這樣,政敵們仍不肯放過他。沒有具體的職務,更沒有地方可住,柳宗元一家人只好寄居在冷清的小寺廟,不到半年,他的老母親逝世了。加之幾次無情的火災,讓柳宗元精神上更加抑郁悲憤,正當壯年的他身體也越來越差,疾病纏身,服藥太過,傷了中氣,走路膝顫,坐時肢體疼痛或麻木,所幸永州清新的山水給了柳宗元很大的慰藉和寄托,他很快從悲觀與失意中振作起來,踏遍了永州的山山水水并和田翁農夫相交,寫下了多篇連續的歌詠永州山水的散文<<永州八記>>,更難能可貴的是,盡管他不能處理公務,但卻心系百姓,為民請命,《童區寄傳》、《捕蛇者說》就是寫于此時。聽了這些,對于課文《小石潭記》和作者你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從以下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寫下你的理解。活動一:告別小石潭:因小石潭而暫時忘卻了傷痛,也因其太過凄清而抽身離去,在離開小石潭之時,他一定會有很多心里話想對小石潭說。以“假如我是柳宗元,我可能會說”寫一段話。活動二:以“柳宗元,我讀懂了你,我想對你說”寫一段話。師總結:永州十年的困厄,卻成就了作者在文壇上的光輝成就。從如何寫好寫景散文這個角度,課文給了你哪些啟迪?品《小石潭》之妙師生對話的內容可能有:美妙之一:用詞生動;澈布佁然逝凄美妙之二:修辭之妙;(運用比喻形象地寫出溪身的蜿蜒、曲折,岸勢的參差不齊)美妙之三:側面手法;(對魚兒、日光和影子的描繪,側面烘托潭水之清澈)美妙之四:有動有靜;(潭中魚動靜結合)美妙之五:移步換景(發現小石潭,未見其形,先聞其聲)美妙之六:情景交融……(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四、課堂小結經典的作品歷久彌香,讀《小石潭記》讓我們流連于自然美卷,讓我們為才華橫溢卻慘遭埋沒的柳宗元不平,更為他困厄中仍為民大聲疾呼的悲憫情懷打動,這就是經典作品的魅力所在。下面就讓我們再次滿懷深情地誦讀課文。《小石潭記》效果分析本課重在一個“品”字,三個環節的設計從易到難,層層深入,引領學生深入解讀文本,進而感受作者的情感。三個活動效果較好的是第一、第二個環節。“賞讀小石潭之美”的環節主要是通過為小石潭及其周圍景色設計景點名稱,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由此再讓學生回歸課本,領略本文的景色之美。這個環節學生的熱情很高,有的小組設計出6個名稱,從學生的展示情況看,學生對于文本的探究不僅著眼于景,更感受到了景中所蘊含的情感。如“茂林修竹”“蛇行溪”“愉悅潭”等,都反映出了學生對文本的深入品讀。“感小石潭之思”活動主要是讓學生理解作者的感情變化主要設計如下兩個活動:活動一:告別小石潭,以“假如我是柳宗元,我可能會說”寫一段話。活動二:以“柳宗元,我讀懂了你,我想對你說”寫一段話。從學生的發言看,學生對于作者、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了,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理解都是學生的個性化的理解。“小石潭我讀懂了你,讀懂了你身上寄寓的作者的身世之慨”“柳宗元,我讀懂了你,昔日你才華橫溢卻慘遭埋沒,如果有可能,多希望你能生在一個能施展抱負的和平盛世”……這些發自心底的聲音就是對作品最好的解讀。第三個環節“品《小石潭》之妙”,因時間倉促,學生的發言局限在寫潭中魚一段,關注到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上,其它發現較少。分析原因,一是教師的點撥、引導不到位,平時學習中對于寫作手法、表達技巧的歸納多數時候是老師將總結的答案直接交給學生,久而久之,學生的分析、提煉問題的能力就得不到提升,這也是今后教學中應該關注并努力改進的地方。《小石潭記》課后反思本課教學安排2個課時完成,第1課時主要是疏通文意,積累重點文言詞句,整體感知課文。第二課時主要是賞讀課文,主要安排了三個環節:賞小石潭之美、、感小石潭之思、品《小石潭》之妙。下面我重點圍繞第2課時的教學設計來反思這節課的得失。一、文言文教學要打破常規,捕捉美點。文言文教學要交給學生什么?這是我在設計這節課時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文言教學中,我們老師們對于文言基礎的夯實是做得比較到位的,但除了教給學生一大堆文言詞句、文言現象外,文言文其言語價值、美學價值有多少老師認真思考并引導學生浸味其中呢?這節課,自己設計的初衷就是引導學生從文本中發現美。首先這篇游記的“景美”,突出的表現在對各種景物的描寫上:他筆下的小石潭,景色優美:清洌的泉水、怪異的石頭、自在的魚兒……這一切都給我們留下了鮮明生動的印象,給我們以美的享受。其次這篇游記所表現出來的“情真”。柳宗元被貶永州,心情是壓抑的,為排譴心中抑郁和苦悶,他只得縱情山水以求解脫。優美的景色、清脆的天音、自在的魚兒,的確讓他忘記了憂愁,但畢竟是短暫的,空寂的環境,冰涼的石頭,讓他再一次涌起失意之感。淡淡的喜,濃濃的愁,緩緩流淌出的是一首抑郁哀怨的曲子。我們說這篇山水游記,作者通過寫景,將自己內心的真實感情融入了優美景物之中,深刻表達了作者當時的思想感受,是一篇“景美情美”的優美的山水游記,值得引領學生好好領會。第三美在文章的行文之妙。具體表現在用詞生動:澈布佁然逝凄;修辭之妙;運用比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當代中國社會建設-第三講-從發展型政府到服務型政府
- 2024年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考試經驗分享與試題及答案
- 影視拍攝設備租賃及影視廣告投放服務合同
- 2025年中國康體茶桌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家用攝像監視系統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多功能涂布機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吸頂式感應開關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雙面植絨布料樸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印刷鋅版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醫用X射線防護裝置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屆鄂東南省級示范高中聯盟高考英語二模試卷含答案
- 2025購銷合同范本下載
- 2024年家政服務職業技能大賽家庭照護賽項決賽試理論題庫1000題
- (四調)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 地理試卷(含答案)
- 2024年探放水工技能大賽理論考試題庫500題(供參考)
- XX道路危險運輸企業安全管理臺賬標準化表格
- GB/T 13025.7-2012制鹽工業通用試驗方法碘的測定
- 全文《中國式現代化》PPT
- 幼兒園中班課件:《預防感冒》
- 封條模板A4直接打印版
-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與實施優秀案例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