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周期及激素變化_第1頁
月經周期及激素變化_第2頁
月經周期及激素變化_第3頁
月經周期及激素變化_第4頁
月經周期及激素變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月經周期與女性激素變化生殖中心李娟當前第1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8點月經周期月經周期的分期月經周期的激素調控當前第2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8點月經周期月經是伴隨卵巢周期的子宮內膜剝脫及出血規律性月經的出現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標志16歲月經尚未來潮應當引起臨床重視正常的月經周期一般為28±7天月經量超過80ml為月經過多當前第3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8點月經

指伴隨卵巢周期性變化而出現的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及出血。規律月經的出現是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標志月經初潮年齡多在13-14歲之間,16歲以后月經尚未來潮者應當引起臨床重視當前第4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8點月經血的特征月經血呈暗紅色月經血中含有前列腺素及大量纖維蛋白溶酶月經血不凝當前第5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8點月經周期一般為21-35日,平均28日經期一般為2-8日,平均4-6日正常月經量為20-60ml,超過80ml為月經過多一般月經期無特殊癥狀,由于盆腔充血以及前列腺素的作用,可出現下腹及腰骶部下墜不適或子宮收縮痛腹瀉等胃腸功能紊亂癥狀頭痛及輕度神經系統不穩定癥狀當前第6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8點月經周期的分期增殖期:早期、中期、晚期分泌期:早期、中期、晚期月經期當前第7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8點增殖期:雌激素作用下,內膜表面上皮、腺體、間質、血管均呈增殖性變化分泌期:黃體分泌的孕激素、雌激素使增殖期內膜繼續增厚,腺體更增長彎曲,出現分泌現象,有利于受精卵著床發育月經期:月經周期第1~4日子宮內膜海綿狀功能層從基底層的崩解脫落期孕酮和雌激素撤退的最后結果當前第8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8點月經周期的調控月經周期主要受下丘腦-垂體-卵巢軸(HPO)的神經內分泌調節抑制素-激活素-卵泡抑制素系統也參與對月經周期的調節HPO軸的神經內分泌活動受到大腦高級中樞的影響其他內分泌腺與月經亦有關系當前第9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8點下丘腦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GnRH的分泌特征是脈沖式釋放,可調節LH/FSH的比值

GnRH的分泌受垂體促性腺激素和卵巢性激素的反饋調節當前第10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8點腺垂體

促性腺激素

卵泡刺激素(FSH)

黃體生成素(LH)催乳激素(PRL)當前第11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8點FSH是卵泡發育必需的激素,其主要生理作用包括:直接促進竇前卵泡及竇卵泡顆粒細胞增殖與分化,分泌卵泡液,使卵泡生長發育激活顆粒細胞芳香化酶,合成與分泌雌二醇在前一周期的黃體晚期及卵泡早期,促使卵巢內竇卵泡群的募集促使顆粒細胞合成分泌IGF及其受體、抑制素、激活素等物質,并與這些物質協同作用,調節優勢卵泡的選擇與非優勢卵泡的閉鎖退化在卵泡期晚期與雌激素協同,誘導顆粒細胞生成LH受體,為排卵及黃素化作準備當前第12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8點LH的生理作用包括:在卵泡期刺激卵泡膜細胞合成雄激素,主要是雄烯二酮,為雌二醇的合成提供底物排卵前促使卵母細胞最終成熟及排卵在黃體期維持黃體功能,促進孕激素、雌二醇和抑制素A的合成與分泌當前第13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8點催乳素(PRL):具有促進乳汁合成功能。其分泌主要受下丘腦釋放入門脈循環的多巴胺(PRL抑制因子)抑制性調節。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亦能刺激PRL的分泌,由于TRH升高,可使一些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婦女出現泌乳現象。由于多巴胺與GnRH對同一刺激或抑制作用常同時發生效應,因此,當GnRH的分泌受到抑制時,可出現促性腺激素水平下降,而PRL水平上升,臨床表現為閉經泌乳綜合征。當前第14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8點卵巢性激素卵巢甾體激素生物合成需要多種羥化酶及芳香化酶的作用。在LH的刺激下,卵泡細胞內膽固醇經線粒體內細胞色素P450側鏈裂解催化,形成孕烯醇酮孕烯醇酮合成雄烯二酮有△4和△5兩條途徑排卵前以△5途徑合成雌激素,排卵后可通過△4和△5兩條途徑合成雌激素孕酮的合成是通過△4途徑當前第15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8點雌激素的合成及分泌卵巢雌激素的合成是由卵泡膜細胞與顆粒細胞在FSH與LH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LH與卵泡膜細胞LH受體結合后可使膽固醇形成睪酮和雄烯二酮,后兩者進入顆粒細胞內成為雌激素的前身物質FSH與顆粒細胞上FSH受體結合后激活芳香化酶,將睪酮和雄烯二酮分別轉化為雌二醇和雌酮,進入血液循環和卵泡液中當前第16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8點雌孕激素生理作用雌激素孕激素子宮平滑肌肥大增生,收縮松弛內膜增生分泌宮頸松弛,分泌增加,變稀閉合,分泌減少,變稠輸卵管加強收縮抑制收縮陰道上皮增生角化變厚細胞脫落乳腺腺管增生腺泡發育卵泡發育卵泡發育下丘腦正負反饋負反饋水鈉潴留促進減少代謝影響骨代謝,脂代謝T升高當前第17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8點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對女性生殖系統的影響:促使陰蒂、陰唇和陰阜的發育促進陰毛、腋毛的生長對機體代謝功能的影響作用:促進蛋白合成,促進肌肉生長,并刺激骨髓中紅細胞的增生

性成熟期前,促使長骨骨基質生長和鈣的保留;性成熟后可導致骨骺的關閉,使生長停止當前第18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8點卵巢分泌的多肽激素多肽激素抑制素:選擇性地抑制垂體FSH的產生,能增強LH的活性激活素:提高垂體對GnRH的反應性,刺激FSH的產生卵泡抑制素:通過自分泌/旁分泌作用,抑制FSH的產生細胞因子和生長因子:選擇白細胞介素-I、腫瘤壞死因子-α、胰島素樣生長因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皮生長因子、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轉化生長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等通過旁分泌或自分泌形式參與卵泡生長發育的調節當前第19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8點卵巢性激素的反饋作用雌激素卵泡早期:低水平雌激素抑制下丘腦分泌GnRH卵泡晚期:高水平雌激素刺激LH分泌高峰黃體期:協同孕激素對下丘腦負反饋孕激素排卵前:低水平孕激素增強雌激素作用排卵后:高水平孕激素抑制促性腺激素的脈沖分泌當前第20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8點月經周期的調節機制卵巢及子宮內膜周期性變化和激素水平關系如右圖示當前第21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8點其他內分泌腺功能對月經周期的影響下丘腦-垂體-卵巢軸之外的內分泌腺功能也對月經有影響甲狀腺、腎上腺及胰腺等功能異常可導致月經失調當前第22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8點甲狀腺

對性腺的發育成熟、維持正常月經和生殖功能具有重要影響功能減退青春期前,性發育障礙,使青春期延遲青春期則出現月經失調功能亢進子宮內膜過度增生;亢進進一步加重時,月經稀發、月經減少,甚至閉經當前第23頁\共有26頁\編于星期四\8點腎上腺女性雄激素的主要來源

少量雄激素為陰毛、腋毛、肌肉、全身發育必須過量抑制GnRH,對抗雌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