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云南德宏州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隨軍家屬(8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3年03月云南德宏州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隨軍家屬(8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3年03月云南德宏州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隨軍家屬(8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3年03月云南德宏州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隨軍家屬(8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3年03月云南德宏州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隨軍家屬(8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2023年03月云南德宏州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隨軍家屬(8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一.參考題庫(共1000題)1.市場調節的優點不包括:A.強有力地促使商品生產者改進生產,改善管理,采用先進技術,從而推動技術進步,社會生產力發展B.促使資源向效益更好的環節集中,促使效率和效益提高C.靈敏快捷地提供大量市場信息,有效引導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經濟行為和經濟活動,從而推動社會資源、生產要素沿著市場需要的方向合理流動D.由于信息不完全,生產者在進行經營決策時僅僅觀察市場上什么價格高,什么有利可圖就決定生產經營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市場經濟知識并選錯誤項。第二步,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后性的缺陷。自發性主要是指生產者為了追求更高經濟利益,“自發”地采取不正當手段進行生產和經營。盲目性是生產者會跟風生產某種產品,導致資源浪費,生產者虧損。滯后性是指市場調節的結果總是比較慢,是“事后諸葛亮”,不能及時給生產者提供產品的供求信息,最終導致供過于求或供不應求。D項“由于信息不完全,生產者在進行經營決策時僅僅觀察市場上什么價格高,什么有利可圖就決定生產經營”這是市場調節的缺陷。因此,選擇D選項。ABC項:市場調節的優點:①強有力地促使商品生產者改進生產、改善管理、采用先進技術,從而推動生產技術進步、社會生產力發展。②促使資源向效益更好的環節集中,促進效率和效益提高。③靈敏快捷地提供大量的市場信息,有效引導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經濟行為和經濟活動,從而推動社會資源、生產要素沿著市場需要的方向合理流動。④按生產要素貢獻和市場效率分配,促進資源配置效率提高。ABC項正確,排除。2.出版∶發行A.結婚∶戀愛B.旅游∶觀光C.出生∶暮年D.編輯∶勘校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出版”指書刊、圖畫等的編輯、印刷、“發行”等工作,二者屬于對應關系,且“發行”是“出版”的最后一步。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戀愛”不是“結婚”的最后一步,排除;B項:“旅游”的目的是“觀光”,二者屬于目的對應關系,排除;C項:“暮年”指的是晚年,不是“出生”的最后一步,排除;D項:“編輯”是指對資料或現成的作品進行整理、加工,編成書刊,包括“勘校”等工作,二者屬于對應關系,且“勘校”是“編輯”的最后一步,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因此,選擇D選項。3.那首膾炙人口的《常回家看看》,確實唱出了人們心底的情感依托,但事實上,這“常回家看看”,說起來簡單,現實中卻未必可行,如今我們身處的社會在逐漸步入老齡化的同時,也步入了快節奏的現代化,子女在遠離父母的城市工作生活正在成為一種常態。此外,除了社會發展拉遠了兒女與父母的空間距離之外,一些“空巢老人”完全可能既無子女,也無親人,對于他們的親情需求來說,“常回家看看”甚至連最基本的前提條件都不再具備。這段文字主要想告訴我們:A.現代社會親情需求面臨嚴重考驗B.現實生活中“常回家看看”存在困難C.現代社會家庭結構已經發生很大變化D.人們應該克服困難,常回家看看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到了《常回家看看》確實唱出了人們心底的情感依托,接下來通過轉折詞“但事實上”,提出“常回家看看”在現實中未必可行的觀點,后文從兩方面論證這一觀點,一是子女遠離父母生活的現實常態,二是有些空巢老人無子女的現實狀況。因此文段重點強調了“常回家看看”存在一定的困難。第二步,對比選項。B項是對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因此,選擇B選項。A項和C項:均無“常回家看看”,脫離核心話題。D項:不是針對主旨句提出的對策,表述片面。4.一位老師在引導學生分析周國平撰寫的《父親》一文時,提醒學生要抓住記敘文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這六個要素進行思考。這達成的教學目標屬于(

)。A.知識與技能B.思維與創新C.過程與方法D.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新課改的三維目標。新課程改革之后,提倡教學目標分為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識與技能目標強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獲得,相當于傳統的“雙基教學”。題干中描述的記敘文六要素屬于語文的基礎知識,因此屬于知識與技能的目標。A項正確。B項錯誤,屬于干擾選項。與題干不符,排除。C項錯誤,過程與方法目標突出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使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同時成為獲得學習方法和能力發展的過程。與題干不符,排除。D項錯誤,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強調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引起學生積極的態度體驗,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題干不符,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5.求學者如果孜孜于衣食居住的安適,一定談不上好學。同樣,好學的目的也不是為了________,心靈之養甚于居養之安。學習的目的是成為“有道”之人,名聞利養并非先務。這不是________物質,而是強調學習就是學習,不要附帶上物質目的。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養尊處優否定B.豐衣足食擯斥C.錦衣玉食排斥D.肥馬輕裘抵觸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同樣”提示第一空詞語的含義,比較備選詞語的差異,選擇與文意最相符的一項。第二步,驗證第二空。第一空,由“同樣”可知,填入詞語應與“衣食居住的安適”詞義相近,選項中“豐衣足食”“錦衣玉食”都包含衣食,符合文意,排除A、D。“錦衣玉食”比“豐衣足食”程度重,更能體現“衣食居住的安適”,排除B。第二空,句中說的是對物質追求的排除,“排斥”恰當。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衣食居住的安適”可知,該空要體現“衣食居住的安適與優越”之意。A項“養尊處優”多用于描寫性情驕縱、不能吃苦的人,與文意不符,排除A項。B項“豐衣足食”意為穿的吃的都很豐富充足,側重強調生活達到溫飽水平線以上,并沒有達到文段中“衣食居住的安適與優越”的程度,故排除B項。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據“不是……而是……不要附帶上物質目的”可知,該空要體現“反對、不要”之意,且跟“物質”搭配。C項“排斥”指排擠斥逐,符合語境。D項“抵觸”指撞擊、頂撞或觸犯、冒犯,一般跟情緒、心理、人搭配,不與“物質”搭配,排除D項。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第一空,“如果孜孜于衣食居住的安適,一定談不上好學”之后出現“同樣”一詞,根據語境的對應可知,后面一句話的意思為:好學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衣食的安適,即想生活得更好,與“衣”“食”含義相關。C項“錦衣玉食”指精美的衣食,形容豪華奢侈的生活,最符合語境,保留。A項“養尊處優”是指生活在富貴優裕的環境中,一般作形容詞用,可排除;B項“豐衣足食”的程度沒有“錦衣玉食”重,不能反映出生活得更好的意思,可排除;D項“肥馬輕裘”是指騎肥壯的駿馬,穿輕暖的皮衣,形容生活豪奢,強調的是生活方式的闊綽,而非生活水平的富足,不符合語境,且“同樣”這個詞在文段中表并列,前文談到“求學者孜孜于衣食居住的安適”所以橫線處用肥馬輕裘和前文相比語義過重,形成不了并列,可排除。第二空做驗證,這里文中想要強調的是不要將學習功利化的意思。故C項“排斥”一詞準確、恰當。故正確答案為C。【出處】廣州日報:劉偉見《孔子的好學觀(上)》6.在伊索寓言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老鼠們在一起開會,商討怎樣才能不被貓抓住。其中一只老鼠提議,在貓的脖子上掛一個鈴鐺。全體老鼠歡聲雷動:“這個主意太好了!”但當有鼠問,怎樣才能將鈴鐺掛到貓的脖子上時,剎那間全體老鼠鴉雀無聲。這個故事所蘊含的道理不包括:A.有時候,方法比想法更重要B.敢想敢做,夢想才有可能變為現實C.沒有方法對應的想法,是沒有價值的D.想法要切實際,否則就是空想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是一則寓言故事,主要講述了老鼠們空有想法,但是卻沒有辦法實現,說明了具體方法比想法更重要,若是想法無法實施,那便是幻想。第二步,對比選項。B項強調“敢做敢想”,而文段并非在說老鼠不敢做,而是現實中根本無法實現他們的“想法”。A項、C項和D均符合。因此,選擇B選項。7.下列語句與哲學原理對應錯誤的是:A.橫切牛羊豎切豬,要省力氣看紋路——辦事要按客觀規律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主觀能動性發揮受客觀條件限制C.破屋更遭連夜雨,漏船又遇打頭風——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淵,不知地之厚也——實踐是真理的來源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哲學常識并選錯誤項。第二步,C項中的“破屋”“連夜雨”“漏船”“打頭風”都只體現了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曲折性,而沒有體現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哲學原理,需結合選項具體分析。A項正確,做事情要按照客觀規律,才能更加容易地完成。按照牛、羊、豬的原有紋路進行切割,會更加容易且省力氣,遵循了客觀規律。B項正確,在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會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想要完成一件事,如果沒有很好的利器就不能很好地完成,表明了在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會受客觀條件的限制。C項錯誤,屋子本來就破了,可是偏偏又趕上連夜下雨。船本來就漏水了,但是又趕上逆風航行。只體現出了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曲折性,并未體現出前進性。D項正確,登高山才知天之高,臨深淵才知地之厚,通過實踐才能獲得真理,說明了實踐是真理的來源。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解題思路:解答本題需要熟悉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的相關知識。本題屬于材料理解型題,考生要仔細讀題,分析材料,找出其所反映的哲學原理,而不能想當然,被字面意思迷惑。例如本題C項,“破屋”“連夜雨”“漏船”等詞語,乍一看似乎與前進性、曲折性相關,但只要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句話只體現了事物發展的曲折性,并沒有體現出前進性。A項對應正確。切肉要順著肉的紋路,反映了尊重規律的原理。B項對應正確。想要使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讓工具鋒利,反映了主觀能動性發揮受客觀條件限制。C項對應錯誤。“破屋更遭連夜雨,漏船又遇打頭風”的意思是禍不單行,并未體現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這一原理。D項對應正確。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臨深澗,就不知道地多么厚,說明實踐是真理的來源。故本題選C。8.“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這句話意味著才與德關系密切,在二者關系中,德占主導地位。(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0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常識。第二步,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出自司馬光《資治通鑒?周紀一》。才,是德的輔助;德,是才的統帥。才可以幫助德,實現德,但是如果有才無德,必將對社會造成危害。所以德是統帥才的,也是對才的引導。因此,本題正確。9.某公司職員預約某快遞員上午9點30分到10點在公司大樓前取件,假設兩人均在這段時間內到達,且在這段時間到達的概率相等。約定先到者等后到者10分鐘,過時交易取消。快遞員取件成功的概率為:A.B.C.D.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概率問題,用圖像法解題。第二步,兩人相差不超過10分鐘到達可交易成功,取特殊值確定圖像。①職員9:30到,快遞員在9:30—9:40之間到即可;②職員9:40到,快遞員在9:30—9:50之間到即可;③職員9:50到,快遞員在9:40—10:00之間到即可;④職員10:00到,快遞員在9:50—10:00之間到即可。可繪制出如下圖像:那么陰影部分占總數的1-×××2=。因此,選擇C選項。10.關懷強迫癥即一個人特別需要別人依賴自己,總是愛向別人提供別人不需要的關懷。并且,這種人還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關懷,從而使別人不能獨立。當別人依賴自己的時候,他就會感到滿足,感到自己有價值。這種癥狀會壓抑人的神經,并同時給身邊的親朋好友甚至一般的同事帶來諸多不便。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關懷強迫癥的是:A.張某說:“我一天沒見到兒子就會發瘋”B.李某連哄帶騙讓感冒的女兒吃下感冒藥C.劉某從小學到大學期間都住自己家里D.王某在女兒就讀的大學附近租房陪讀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需要別人依賴自己”、“提供別人不需要的關懷”、“強迫別人接受”、“使別人不能獨立”。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張某一天沒見到兒子就會發瘋,說明是張某依賴兒子,而并非是兒子依賴自己,不符合“需要別人依賴自己”,不符合定義,排除;B項:李某連哄帶騙讓感冒的女兒吃下感冒藥,沒有體現“需要別人依賴自己”,且感冒的女兒需要被人關懷照顧,不符合“提供別人不需要的關懷”,不符合定義,排除;C項:劉某上學期間住在家里,是他的自愿行為,沒有體現到強迫別人,不符合“強迫別人接受”,不符合定義,排除;D項:王某在女兒就讀的大學附近租房陪讀,女兒已經讀大學了,說明她已經能夠自理的生活和學習,符合

“提供別人不需要的關懷”,“強迫別人接受”,符合定義,當選。故正確答案為D。解題思路:分析題干定義,發現其涉及定義的方式、結果等要點,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這些要點分析選項。關懷強迫癥的定義要點:①向別人提供別人不需要的關懷,并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關懷;②需要別人依賴自己,使別人不能獨立。A項,張某一天見不到兒子會發瘋,是張某依賴兒子,不符合要點②。B項,李某哄生病的女兒吃藥,不是提供女兒不需要的關懷,不符合要點①。C項,劉某只是住在自己家中,沒有體現要求別人接受自己的關懷和需要別人依賴自己,不符合要點①②。D項,王某在女兒就讀的大學附近租房陪讀,顯然女兒上大學之后自己可以獨立生活和學習,不需要王某陪讀,因此王某的行為屬于關懷強迫癥,符合定義。故本題選D。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①特別需要別人依賴自己;②愛向別人提供別人不需要的關懷;③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關懷;④使別人不能獨立。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一天沒見到兒子會發瘋,未體現“強迫兒子接受自己的關懷”并“使兒子不能獨立”,不符合定義;B項:給女兒喂藥是為了讓女兒早日痊愈,提供的是女兒需要的關懷,不符合定義;C項:劉某住在自己家里,未體現有人“強迫劉某接受自己的關懷”并“使劉某不能獨立”,不符合定義;D項:女兒已經成年,完全可以自己在大學生活,而王某在女兒大學附近陪讀,說明王某“提供女兒不需要的關懷”,從而可能“使女兒不能獨立”,符合定義。因此,選擇D選項。11.把下面的六個圖形分為兩類,使每一類圖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性或規律,分類正確的一項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②⑤⑥C.①④⑤,②③⑥D.①③⑤,②④⑥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組成元素不同,優先考慮數量類或屬性類。圖形均由多種元素連接、組合而成,考慮元素部分數。第二步,根據規律進行分組。

觀察題干圖形,圖①③④均為1部分組成,圖②⑤⑥均為2部分組成,分成兩組。因此,選擇B選項。12.某神經內科醫生對病人說:“市場上所出現的合成藥S對失眠有較好的療效,但由于對S的長期副作用不清楚,因此我不建議使用此藥。”有病人反駁道:“你的言行不一,你開了很多有副作用的藥給我,所以你拒絕使用S藥的真正原因并不是藥物的副作用。”病人的觀點是有缺陷的,因為:A.用過一段時間后,S藥的副作用自然會表現出來B.已知的風險可用特定方法來降低,而未知的風險則不行C.醫生有可能不相信S藥的功效,而不是擔心它的副作用D.合成藥物與天然藥物的副作用以及應對方法是不相同的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病人的論點是:拒絕使用S藥的真正原因并不是藥物的副作用。病人的論據是:病人認為醫生言行不一,醫生之前開了很多有副作用的藥。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A項“副作用的時間論”與題干不符,醫生認為S藥的長期副作用不清楚,如果是一段時間后副作用會表現出來,則間接證明了病人的論點是正確的,排除;B項說明醫生之前開有副作用的藥是因為已知的風險,可用特定方法來降低,而S藥的副作用還不清楚,因此反駁了病人的觀點,削弱論點,當選;C選項直接加強了病人的論點,排除;D選項的說法與題干無關,屬于無關選項,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題干和提問方式,確定為削弱論證。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論點:醫生并不是因為S藥是有副作用的而不給我配這種藥。論據:醫生言行不一,之前開了很多有副作用的藥給我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無關選項。副作用自然會表現出來,與題干論述不符,論題不一致,排除。B項:增加反向論據。已知的風險指的是醫生給病人開的已知的副作用的藥,可用特定方法來降低,而S藥的副作用是未知的,因此醫生不給開S藥,否定了病人的觀點,具有削弱作用。C項:增加論據。醫生不相信藥效不是擔心S藥的副作用,支持了病人的觀點,具有加強作用。D項:無關選項。“合成藥物與天然藥物的副作用以及應對方法是不相同的”與題干論述無關,論題不一致,排除。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病人認為醫生之前開了很多有副作用的藥,因此這次拒絕使用S藥的原因肯定不是藥物的副作用,而B項說明醫生之前開有副作用的藥是因為該副作用是已知的,可用特定方法來降低,而S藥的副作用還不清楚,無法采取有效方法降低,因此反駁了病人的觀點。故答案選B。13.(

)是指聲波在一個周期的時間內傳播的距離。A.振幅B.波數C.頻率D.波長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物理化學知識。第二步,發聲體產生的振動在空氣或其他物質中的傳播叫做聲波。波長是指聲波在一個振動周期內傳播的距離。也就是沿著波的傳播方向,相鄰兩個振動位相相差2π的點之間的距離。波長λ等于波速u和周期T的乘積,即λ=uT。同一頻率的波在不同介質中以不同速度傳播,所以波長也不同。D項正確。因此,選擇D選項。A項:振幅是指振動的物理量可能達到的最大值,通常以A表示。它是表示振動的范圍和強度的物理量。在聲振動中,振幅是聲壓與靜止壓強之差的最大值。聲波的振幅以分貝為單位。聲波振幅的大小能夠決定音強。A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B項:波數是原子、分子和原子核的光譜學中的頻率單位。符號為σ或v。等于真實頻率除以光速,即波長(λ)的倒數,或在光的傳播方向上每單位長度內的光波數。在波傳播的方向上單位長度內的波周數目稱為波數(常寫為k),其倒數稱為波長。k=1/λ。B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C項:頻率是物質在1s內完成周期性變化的次數,常用f表示。為了紀念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的貢獻,人們把頻率的單位命名為赫茲,簡稱“赫”,符號為HZ。聲音不能傳播于真空。我們聽到的聲音是一種有一定頻率的聲波。人耳聽覺的頻率范圍約為20~20000Hz,超出這個范圍的就不為我們人耳所察覺。低于20Hz為次聲波,高于20kHz為超聲波。聲音的頻率越高,則聲音的音調越高,聲音的頻率越低,則聲音的音調越低。C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14.-1,0,1,2,4,6,8,

A.10,12B.11,12C.12,13D.14,16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數列項數比較多,考慮多重數列,先交叉看。奇數項:-1、1、4、8,做差后得到2、3、4,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下一項為5,即,排除A、B、D項。驗證偶數項:0、2、6、12,做差后得到2、4、6,是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存在規律。故正確答案為C。15.信息疫情:指事件傳播過程中摻雜了影響判斷和認知的不實信息,這些信息可能給人們帶來消極影響,甚至危害身心健康。下列不屬于信息疫情的是:A.某地發生多人腹瀉、發燒現象,有人說大蒜可以預防,也有人說白醋可以治療,短短幾天時間,大蒜、白醋在當地超市脫銷,后來這些傳言都被證實是無稽之談B.一村民在微信群里說,他家院子里的老井最近水溫突然升高,其他村民議論紛紛,有人說,三天以內肯定要發生大地震,許多村民連續一周都不敢在室內睡覺C.王先生一直在向朋友抱怨,五年前購房時聽很多人說自家小區附近很快就會開一家大型超市,地鐵也會在那里設一個站點,可是到現在卻沒有一點動靜D.某山區連日暴雨,巡山員發現山上有小石頭滾落,估計將發生山體塌方,立即通知村民撤離,半信半疑的村民剛剛全部搬出村子,滑落的山體就摧毀了村民房屋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不屬于信息疫情的一項。分析題干定義,發現其關鍵點為“事件傳播過程中摻雜了影響判斷和認知的不實信息”“這些信息可能給人們帶來消極影響,甚至危害身心健康”,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這些關鍵點分析選項。信息疫情定義的關鍵信息:事件傳播過程中摻雜了影響判斷和認知的不實信息,這些信息可能給人們帶來消極影響,甚至危害身心健康。A項,大蒜、白醋可以預防和治療腹瀉、發燒的說法屬于不實信息,影響了人們的判斷和認知,使大蒜、白醋在當地超市脫銷,給當地的人們帶來了消極影響,符合定義。B項,有人預測三天之內要發生地震,導致許多村民一周之內都不敢在室內睡覺,屬于事件傳播過程中摻雜了影響判斷和認知的不實信息,給村民帶來了消極影響,符合定義。C項,王先生聽信五年前自家小區附近很快就會開一家大型超市,地鐵也會在那里設一個站點,可是到現在卻沒有一點動靜,便一直向朋友抱怨,屬于事件傳播過程中摻雜了影響判斷和認知的不實信息,給王先生帶來了消極影響,符合定義。D項,巡山員傳播的是真實消息,而非不實信息,不符合定義。故本題選D。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事件傳播過程中”、“影響判斷和認知的不實信息”、“可能給人們帶來消極影響,甚至危害身心健康”。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某地發生多人腹瀉、發燒現象,有人說大蒜可以預防,也有人說白醋可以治療,符合“事件傳播過程”,傳言都被證實是無稽之談,符合“影響判斷和認知的不實信息”,大蒜、白醋脫銷,符合“可能給人們帶來消極影響,甚至危害身心健康”,符合定義,排除;B項:一村民在微信群發布消息導致村民議論紛紛,符合“事件傳播過程中”,有人說三天以內肯定要發生大地震,許多村民連續一周都不敢在室內睡覺,說明一周內沒有發生地震,符合“影響判斷和認知的不實信息”“可能給人們帶來消極影響,甚至危害身心健康”,符合定義,排除;C項:王先生五年前聽說自家小區附近會開超市,符合“事件傳播過程”,現在沒動靜,符合“影響判斷和認知的不實信息”,王先生一直抱怨,符合“可能給人們帶來消極影響,甚至危害身心健康”,符合定義,排除;D項:村民全部搬出村子后,滑落的山體就摧毀了村民房屋,不符合“影響判斷和認知的不實信息”,這些信息不符合“可能給人們帶來消極影響,甚至危害身心健康”,不符合定義,當選。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16.時間∶小時∶分鐘A.重力∶壓力∶牛頓B.質量∶千克∶克C.路程∶里∶公里D.容積∶升∶立方分米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小時”與“分鐘”屬于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是計量“時間”的單位,與“時間”屬于對應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重力”是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壓力”在物理學指垂直作用于物體表面的力,均屬于力的一種,二者屬于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排除;B項:“千克”與“克”屬于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是計量“質量”的單位,與“質量”屬于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C項:“里”與“公里”屬于計量長度的單位,二者屬于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但是與“路程”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D項:“升”與“立方分米”屬于全同關系,排除。因此,選擇B選項。17.票據權利,也稱票據上的權利,指持票人對匯票承兌人、本票發票人和支票保持人等付款義務經提示票據,行使請求支付票據金額的權利,以及在不獲付款、不獲承兌或其他有到期日不獲付款的情況下行使追票的權利。下列權限不屬于票據權利的是:A.持票人提示票據,要求匯票承兌人給予付款的期限要求權B.持票人提示票據,要求支票保持人行使支付款項的權利C.持票人在沒有得到發票人同意的情況下,獨自更改票據的權利D.持票人在沒有獲得應有付款時,在規定時效內追索的權利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不屬于票據權利的一項。分析題干,發現其關鍵點為“持票人行使請求支付票據金額的權利”“在不獲付款、不獲承兌或其他有到期日不獲付款的情況下行使追票的權利”,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定義的關鍵點分析選項。票據權利包含:①請求支付票據金額的權利;②行使追票的權利。A項,持票人要求匯票承兌人給予付款的期限要求權,體現了持票人請求在一定期限內支付票據金額的權利,符合定義。B項,持票人要求支票保持人行使支付款項的權利,體現了持票人請求支付票據金額的權利,符合定義。C項,持票人只有請求支付票據金額的權利和追票的權利,不能在沒有得到發票人同意的情況下獨自更改票據,因此該項不屬于票據權利。D項,持票人在沒有獲得應有付款時有追索的權利,體現了持票人行使追票的權利,符合定義。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關鍵詞強調票據人有“提示票據”,“請求支付票據金額”和“在不獲付款、不獲承兌或其他有到期日不獲付款的情況下行使追票權”這些權利。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A項中“要求匯票承兌人給予付款的期限要求權”符合題干中“請求匯票承兌人支付票據金額”這一權利;B項中“要求支票保持人行使支付款項的權利”符合題干中“請求支票保持人支付票據金額”這一權利;C項中“獨自更改票據的權利”題干中并未提到,不符合定義;D項中“在沒有獲得應有付款時,在規定時效內追索的權利”符合題干中“在不獲付款的情況下行使追票權”這一權利。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非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①持票人對匯票承兌人、本票發票人和支票保持人等付款義務經提示票據;②請求支付票據金額的權利;③在不獲付款、不獲承兌或其他有到期日不獲付款的情況下行使追票的權利。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要求匯票承兌人給予付款的期限要求權,是為了在有限期限內得到自己應得的權利,屬于“請求匯票承兌人支付票據金額的權利”,符合定義;B項:要求支票保持人行使支付款項的權利,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屬于“請求支票保持人支付票據金額的權利”,符合定義;C項:獨自更改票據的權利,不在“支付票據金額和追票”范圍內,不符合定義;D項:在不獲付款時,在規定時效內追索,是為了在有限期限內得到自己應得的權利,屬于“在沒有獲得應有付款時,在規定時效內追索的權利”,符合定義。因此,選擇C選項。18.某市宣傳部舉辦為期一周的專題講座,講座時間是周一到周六,一共有四個專題,分別是:宏觀政策、社情調查、網絡辦公以及文化傳播。已知一天只能安排一個專題講座,再加上要考慮教師的時間安排,此次講座在總體上必須滿足以下條件:(1)每個專題至少進行一次;(2)每個專題不能連續進行兩次;(3)宏觀政策專題不能放在周二進行;(4)文化傳播專題或者放在周三或者放在周五,也可能這兩天都是文化傳播專題;(5)社情調查專題放在周二時,文化傳播專題就不放在周五。根據這樣的要求,從周一到周六的講座專題可以排列為:A.宏觀政策、社情調查、文化傳播、網絡辦公、宏觀政策、宏觀政策B.宏觀政策、網絡辦公、社情調查、文化傳播、網絡辦公、社情調查C.宏觀政策、社情調查、文化傳播、網絡辦公、文化傳播、宏觀政策D.網絡辦公、社情調查、文化傳播、宏觀政策、網絡辦公、宏觀政策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四個選項均是完整排列,因此可以使用排除法解答,逐一判斷選項是否滿足題干所提的條件。A項中“宏觀政策”連續安排在周五、周六,不滿足條件(2),排除;B項中周三安排的是“社情調查”,周五安排的是“網絡辦公”,不滿足條件(4),排除;C項周二安排的是“社情調查”,周五安排的是“文化傳播”,不滿足條件(5),排除;D項滿足題干所提的所有條件。故正確答案為D。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題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確定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條件,進行推理。將題干中的條件歸納如下:①每個專題至少進行一次;②每個專題不能連續進行兩次;③宏觀政策專題不能放在周二進行;④文化傳播專題或者放在周三或者放在周五,也可能這兩天都是文化傳播專題;⑤社情調查專題放在周二時,文化傳播專題就不放在周五。題干信息確定,選項信息充分,優先采用排除法:根據②“每個專題不能連續進行兩次”,排除A項;根據④“文化傳播或者放在周三或者放在周五”,排除B項;根據⑤“社情調查專題放在周二時,文化傳播專題就不放在周五”,排除C項。因此,選擇D選項。解題思路:題干涉及六天時間、四個專題講座,要求根據題干條件在每天安排一個專題講座,選項則列出了這六天的專題講座的具體安排情況,可以結合題干信息運用排除法解題。根據條件(2),可排除A,因為“宏觀政策”在周五和周六連續進行了兩次;根據條件(4),可排除B,因為“文化傳播”放在了周四進行;根據條件(5),可排除C,因為“社情調查”在周二時,“文化傳播”放在了周五;D項符合全部條件。故本題選D。19.幾位同事在小王家喝茶聊天。他們討論正在喝的這種茶是什么茶。小劉說:“不是龍井,不是碧螺春”,小趙說:“不是龍井,是烏龍茶”,小李說:“不是烏龍茶,是龍井。”最后,經小王確認,三人中有一人的判斷完全正確,一個人只說對了一半,另外一個人則完全說錯。據此,可以推出:A.小劉的判斷完全正確,他們喝的是烏龍茶B.小趙的判斷完全正確,他們喝的不是龍井C.小李的判斷完全正確,他們喝的是龍井D.小李只說對了一半,他們喝的是碧螺春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此題目為組合排列題型,題干信息不確定,優先考慮代入法解題。A項:代入到題干中發現,小劉完全正確,小趙也完全正確,不符合題干,排除;B項:代入到題干中發現,小趙完全正確,小劉也完全正確,不符合題干,排除;C項:代入到題干中發現,小劉對一半,小趙全錯,小李完全正確,符合題干,當選;D項:代入到題干中發現,小劉對一半,小趙也對一半,不符合題干,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題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確定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條件,進行推理。題干中,有1個衡量標準:“三人中有一人的判斷完全正確,一個人只說對了一半,另外一個人則完全說錯。”第三步,代入選項。A項:選項代入得知:出現了兩個全對,與題干矛盾,排除;B項:選項代入得知:出現了兩個全對,與題干矛盾,排除;C項:選項代入得知:符合題干要求,可以選擇;D項:選項代入得知:出現了兩個一半對一半錯,與題干矛盾,排除。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本題涉及三個人和他們的判斷情況,根據“三人中有一人的判斷完全正確,一個人只說對了一半,另外一個人則完全說錯”,可以將選項代入,選出正確的一項。代入A項,他們喝的是烏龍茶,則小劉和小趙的判斷均完全正確,與題干“三人中有一人的判斷完全正確,一個人只說對了一半,另外一個人則完全說錯”矛盾,不能推出。代入B項,他們喝的不是龍井,而是烏龍茶,則小劉和小趙的判斷完全正確,與題干“三人中有一人的判斷完全正確,一個人只說對了一半,另外一個人則完全說錯”矛盾,不能推出。代入C項,他們喝的是龍井,則小劉說對了一半,小趙的判斷全錯,小李的判斷完全正確,符合題干條件,可以推出。代入D項,他們喝的是碧螺春,則小劉、小趙、小李均只說對了一半,與題干“三人中有一人的判斷完全正確,一個人只說對了一半,另外一個人則完全說錯”矛盾,不能推出。故本題選C。20.下面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冷兵器時代軍隊戰斗力比火器時代軍隊戰斗力高B.火器時代殺傷敵人的能量是人的體能的直接轉化C.核武器戰爭沒有勝利者D.機械化戰爭時代殺傷敵人主要靠機械能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文段一一對應。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對應材料第一段,依據人類武器所經歷的四個發展階段可知,冷兵器時代軍隊戰斗力比火器時代軍隊戰斗力低,A項不符合原文,錯誤。B項對應第一段中“戰爭進入到火器時代,殺傷敵人的主要能量形式是化學能”,把“化學能”偷換為“體能”,屬于偷換概念,錯誤。C項對應第一段最后“核武器以其巨大的核爆炸能殺傷敵人……人類一直籠罩在核威脅的陰影之中”,說明核武器對整個人類都有極大危害,符合原文,正確。D項對應第一段中“機械化戰爭時代,殺傷敵人的主要能量形式是機械能加化學能”,并不只是“機械能”,屬于偷換概念,錯誤。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此題是細節判斷題。文中第一段最后一句提到“由于其威力無比,敵對雙方都使用核武器的真正意義上的核戰爭沒有來臨”一旦使用核武器將會造成敵對雙方乃至整個人類的共同毀滅,所以“核武器戰爭沒有勝利者”。因此,結合選項應該選擇C。A項錯誤,冷兵器時代軍隊戰斗力比火器時代軍隊戰斗力低;B項錯誤,文中第一段第三句話提到“火器時代殺傷敵人的主要能量形式是化學能”;D項錯誤,第一段第四句話提到“機械化戰爭時代,殺傷敵人的主要能量形式是機械能加化學能”,并非主要靠機械能。故正確答案為C。21.人的行為是由欲望決定的,而欲望是由需求決定的,當人們產生某種需求而未能滿足時,就會引起人們的欲望。(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管理學的基本原理。人的行為是由動機決定的,而動機是由需要引起的。當人們產生某種需要而未能滿足時,就會引起人的欲望,從而成為做某件事的內在驅動力。故表述錯誤。22.高山∶陸地A.波浪∶海洋B.暴雨∶雷電C.白云∶藍天D.電能∶電網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高山”是“陸地”的組成部分,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波浪”是“海洋”的組成部分,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B項:“暴雨”與“雷電”是不同的天氣現象,二者屬于并列關系,排除;C項:“白云”在“藍天”中,二者屬于對應關系,排除;D項:“電網”負責輸送和分配“電能”,二者屬于對應關系,排除。因此,選擇A選項。23.李某意外去世未留下遺囑,無權繼承李某遺產的是:A.已經出嫁的女兒B.被人收養的孫子C.臥病在床的妻子D.監獄服刑的兒子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繼承法知識并選錯誤項。第二步,根據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第一款、第二款,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可知,出嫁的女兒、臥病在床的妻子、監獄服刑的兒子都有繼承權。根據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一條,自收養關系成立之日起,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本法關于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養子女與養父母的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本法關于子女與父母的近親屬關系的規定。養子女與生父母以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B項,被人收養的孫子無權繼承。因此,選擇B選項。根據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第三、四、五款,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24.結合化學知識和生活經驗,下列做法不能減少環境污染的是:A.將廢棄的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塑料制品集中堆放焚燒B.將汽車發動機產生的氣體通過裝有氧化鈀等催化劑的排氣管后排放C.在燃燒前對煤進行凈化,去除原煤中的硫分和灰分D.城市公交車和出租車采用液化天然氣(LNG)代替普通汽油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科技和生活常識并選錯誤項。第二步,塑料制品集中焚燒不但會產生大量黑煙,而且會產生有毒物質,給環境造成污染,不利于環境保護。因此,選擇A選項。解題思路:本題可用常識法解答。根據生活經驗,塑料制品集中焚燒雖然可以大幅縮小體積,避免對土壤的污染,但卻會產生二噁英等物質對大氣造成二次污染,A項不能減少環境污染,其余各項均能減少,可直接選出答案。用焚燒方法處理廢棄塑料會造成大氣污染。故本題選A。解題思路:A項錯誤,將廢棄塑料集中焚燒,會造成各種有毒氣體,造成更嚴重的大氣污染。B項正確,放有氧化鈀催化劑的排氣管可以將發動機排出的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廢氣轉化為二氧化碳、氮氣和水。C項正確,含硫的煤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硫會污染空氣,原煤脫硫的目的是減少二氧化硫的生成;灰分是原煤中的有害雜質,可燃成分相對降低,發熱量減小,且影響煤的著火與燃燒,使燃燒效率下降,并且會隨煙氣排入大氣,造成對環境的污染,原煤脫灰可以減少環境污染。D項正確,液化天然氣(簡稱LNG),主要成分是甲烷,被公認是地球上最干凈的化石能源。以LNG取代燃油后可以減少的二氧化硫排放和的氮氧化物排放,環境效益十分明顯,是汽車的優質代用燃料?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A。25.協調準備階段是行政協調工作的基礎階段,(

)是行政協調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A.協調目標B.協調對象C.協調時機D.協調方式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管理學。行政協調是為使相關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的行政活動互相一致,密切配合的一種重要手段。目的是協調行動,充分發揮行政組織的職能,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更好地實現行政目標。行政協調共有三個階段:一是協調準備階段;二是協調實施階段;三是協調督辦階段。協調準備階段的內容如下:(1)弄清楚需協調事件的情況,找出主要矛盾即需協調的重點;(2)要明確協調目標,即通過行政協調應達到什么效果;(3)要選擇適宜的協調時機,時機不成熟,協調難以奏效。其中,協調目標是行政協調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故正確答案為A。26.2019年8月16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發布消息,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預計在(

)年前完成。A.2020B.2021C.2022D.2023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時政知識。第二步,國務院2017年10月部署了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這是一次極其重要的基礎國情國力調查,也是一項事關重大國策制定的基礎性工作。主要任務是全面查清全國土地資源和利用狀況,系統細化和完善全國國土基礎數據,這項工作預計2020年前完成。因此,選擇A選項。27.M=29×38×47×56×…×n(每兩個連續因數的差均相等),已知數M的末尾連續有12個“0”,則數n的最小值是:A.470B.515C.560D.1010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題考查約數倍數問題,用枚舉法解題。第二步,10=5×2,故出現一對5和2,尾數就將出現一個0。每兩個數字就將出現1個2,因此5的數量決定尾數0的數量。65是第一個5的倍數,接下來每過5×9=45個數將繼續出現5的倍數。枚舉可知:65=13×5,110=22×5,155=31×5,200=8×5×5,245=49×5,290=58×5,335=67×5,380=76×5,425=17×5×5,470=94×5,此時剛好有12個5,則n的最小值是470。因此,選擇A選項。解法二:第一步,本題考查多位數問題。第二題,由題意可得,每兩個連續因數的差均相等都為9,則前十位數字為29,38,47,56,65,74,83,92,101,110,可知尾數為5的數字與偶數相乘后的乘積的尾數為0,110的尾數也為0,則前十個數字相乘的末尾有2個“0”,根據這一規律,可知第11~20位數字為119~200,可得乘積的末尾有3個“0”,第21~30位數字為209~290,可得乘積的末尾有2個“0”,第31~40位數字為299~380,可得乘積的末尾有2個“0”,第41~50位數字為389~470,可得乘積的末尾有3個“0”(尾數為25的數字與兩個偶數相乘后可得的乘積的末尾有2個“0”),此時數M的末尾有2+3+2+2+3=12個“0”,則數n的最小值為470。因此,選擇A選項。28.職員∶辦公室A.講師∶粉筆B.畫家∶田野C.士兵∶軍營D.網蟲∶網絡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職員”在“辦公室”工作,二者屬于職業與工作地點的對應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講師”使用“粉筆”,“粉筆”是“講師”講課用的工具,二者屬于職業與工具的對應關系,排除;B項:“畫家”在畫室工作,“田野”是畫家作畫的素材,而非“工作地點”,排除;C項:“士兵”在“軍營”工作,二者屬于職業與工作地點的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D項:“網蟲”沉迷于“網絡”世界,但“網蟲”不是職業,排除。因此,選擇C選項。網蟲:指整天沉迷于網絡世界,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互聯網虛擬事物的人。29.小張下班回家的路上遭到素不相識的李銘及其兩個同伙的無端毆打,并被李銘用匕首刺傷。小張情急之下,奪路而逃。李銘等人卻高呼:“抓流氓!”,路人老翟不明真相,上前攔住小張,并將小張按倒在地,小張見難以掙脫,不得已用隨身攜帶的水果刀刺傷老翟,迫使老翟松手,小張得以逃走。事后查明,小張被李銘刺成重傷,小張給老翟造成輕傷。小張的行為屬于:A.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B.避險過當,應當負刑事責任C.緊急避險,不負刑事責任D.假想防衛,意外事件,不負刑事責任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刑法知識。第二步,根據《刑法》第二十一條,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緊急避險的特點是在兩個合法權益發生沖突,為了保護某種較大的權益,在沒有其他辦法的情況下,不得不損害另一較小的權益。本題中小張把老翟刺成輕傷從而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屬于損失較小的權益從而保護較大的權益,符合緊急避險的條件。C項正確。因此,選擇C選項。A項:根據《刑法》第二十條,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的特點是針對的對象是不法侵害人本人,本題中不法侵害人是李銘不是老翟,老翟屬于無辜第三人,所以不符合正當防衛的條件。A項錯誤。B項:根據《刑法》第二十一條,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本題中小張沒有超出必要的限度,所以不構成避險過當。B項錯誤。D項:假想防衛是指行為人由于主觀認識上的錯誤,誤認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實施防衛行為結果造成損害的行為。假象防衛的重要特點是不法侵害行為實際不存在,本題中小張已經實際侵害到了老翟,不符合假象防衛的特點;根據《刑法》第十六條,意外事件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本題中小張侵害老翟并不是不可抗力因素引起的,不符合意外事件的定義。D項錯誤。30.把下面的六個圖形分為兩類,使每一類圖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規律,分類正確的一項是:A.①②④,③⑤⑥B.①④⑤,②③⑥C.①③⑥,②④⑤D.①⑤⑥,②③④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為分組分類題。觀察圖形發現,題干中圖形均被分隔為不同的封閉區域,考慮面數量。但題干圖形面數量均為4個,可考慮面的特征。觀察發現,題干中有的圖形中存在兩個完全相同的面,有的圖形中幾個面均不相同,即圖①③⑥中均存在兩個完全相同的面,圖②④⑤中不存在兩個完全相同的面,因此可將圖形分為①③⑥一組,②④⑤一組。故正確答案為C。31.甲站有公共汽車26輛,乙站有公共汽車30輛,每小時由甲站向乙站開出公共汽車12輛,由乙站向甲站開出公共汽車8輛,兩站開出的公共汽車均經過1小時到達對方車站,則(

)小時后乙站的公共汽車數量是甲站的3倍。A.1B.2C.3D.4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根據題意可得:甲每小時減少輛,乙每小時增加輛。假設小時后乙站公交車是甲站3倍,則,解得,即3小時后乙站的公共汽車數量是甲站的3倍。故正確答案為C。32.蠟燭:電燈A.椅子:寫字臺B.茶杯:飲水機C.拖把:吸塵器D.電視:計算機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蠟燭和電燈兩者功能相同,都是照明,且蠟燭是非電力驅動,電燈是電力驅動。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椅子的功能是供人坐著工作和休息,而寫字臺的功能是供人伏案寫作,兩者功能不一樣,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茶杯是盛茶水的用具,飲水機是升溫或降溫并方便人們飲用的裝置,兩者功能不一樣,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拖把的功能是擦除地面灰塵,吸塵器的功能也是清除地面灰塵,且拖把是非電力驅動,吸塵器是電力驅動,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D項:電視機的功能是播放節目,而計算機的功能不僅僅是播放節目,還可以用于辦公、研究等方面,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33.公務員蔡某因違反公務員紀律被處記過處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有______。A.蔡某不服該處分可以申請行政復議B.記過處分的期間為12個月C.處分期間蔡某不能晉升職務D.處分期間蔡某不能晉升工資檔次E.記過解除后兩年內定期考核不能為優秀參考答案:BC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法律知識。《公務員法》第六十四條規定,公務員在受處分期間不得晉升職務和級別,其中受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處分的,不得晉升工資檔次。受處分的期間為:警告,六個月;記過,十二個月;記大過,十八個月;降級、撤職,二十四個月。受撤職處分的,按照規定降低級別。A項錯誤,對處分可以申訴,不能申請行政復議。B項正確,根據上述規定,記過處分的期間為12個月。C項正確,根據上述規定,公務員在受處分期間不得晉升職務和級別。D項正確,根據上述規定,受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處分的,不得晉升工資檔次。E項錯誤,根據《公務員法》第六十五條第二款規定:“解除處分后,晉升工資檔次、級別和職務、職級不再受原處分的影響。但是,解除降級、撤職處分的,不視為恢復原級別、原職務、原職級。”因此,公務員處分解除后定期考核也不會受影響,可以在兩年內被評為優秀。故正確答案為BCD。34.某自助餐飲店推出了兩種自助方案:甲方案成人每人90元,小孩每人60元,乙方案無論大人小孩,每人均為70元。現有m人組團就餐,并規定1個大人至多帶2個小孩就餐。那么,對這些顧客來說:A.只要選擇甲方案都不會吃虧B.甲方案總是比乙方案更優惠C.只要選擇乙方案都不會吃虧D.甲方案和乙方案一樣優惠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考慮極限,若m人均為成人,甲方案人均價格﹥70,只能選C。驗證選項,甲方案小孩價格大于成人,當小孩最多,即大人與小孩的人數比為1∶2時甲方案人均價格最低,若其不小于70,C項正確。m人組團就餐,當大人與小孩的人數比恰好為1∶2時,此時甲方案的人均價格最低為=70元,而乙方案不論何時,每人均為70元,故只要選擇乙方案都不會吃虧。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題考查經濟利潤問題,屬于最值優化類,用枚舉法解題。第二步,1個大人至多帶2個小孩,小孩的數量未知,可以通過枚舉法分情況討論。①如果一位大人帶2位小孩,甲方案收費90+60×2=210(元);乙方案收費70×3=210(元),兩方案收費一致;②一位大人帶1位小孩,甲方案收費90+60=150(元),乙方案收費70×2=140(元),乙方案更優惠;③如果一位大人不帶小孩,則甲方案收費90元,乙方案收費是70元,乙方案更優惠。綜上可知,只要選擇乙方案都不會吃虧。因此,選擇C選項。解法二:第一步,本題考查經濟利潤問題,屬于最值優化類。第二步,設一個大人帶了x個小孩,x≤2,則甲方案收費為90+60x;乙方案收費為70×(x+1)。兩者差值(甲-乙)為(90+60x)-70(x+1)=20-10x。當x=2時,差值為0,即甲方案和乙方案收費一致;當x<2時,差值>0,即甲方案比乙方案收費高。因此,只要選擇乙方案都不會吃虧。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假設該團中沒有小孩,則甲方案平均每人90元,乙為70元,乙優于甲,排除選項A、B、D。故正確答案為C。35.展覽:銘記:歷史A.晚會:慶祝:節日B.處分:告知:結果C.廣告:推廣:口碑D.研究:閱讀:文獻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銘記”和“歷史”是動賓關系,且銘記歷史是展覽的功能。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項,“慶祝”和“節日”是動賓關系,且慶祝節日是晚會的功能,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B項,“告知”和“結果”是動賓關系,但告知結果不是處分的功能,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推廣”和“口碑”不是動賓關系,兩者搭配不當,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閱讀”和“文獻”是動賓關系,但閱讀文獻不是研究的功能,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36.某超市銷售“雙層鍋”和“三層鍋”兩種蒸鍋套裝,其中“雙層鍋”需要2層鍋身和1個鍋蓋,“三層鍋”需要3層鍋身和1個鍋蓋,并且每賣一個“雙層鍋”獲利20元,每賣一個“三層鍋”獲利30元,現有7層鍋身和4個鍋蓋來組合“雙層鍋”和“三層鍋”兩種蒸鍋套裝,那么最大獲利為:A.50元B.60元C.70元D.80元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雙層鍋和三層鍋都需要一個鍋蓋,則可以從鍋蓋數量入手判斷能夠組合成的套裝。本題中有4個鍋蓋,至少需要8個鍋身才能配套使用完,即鍋蓋是有富余的。盡可能地用完鍋身即可,顯然是兩個雙層鍋和一個三層鍋,利潤最大,為2×20+30=70元,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題考查統籌推斷。第二步,根據獲利最大,需要將蒸鍋套裝組合最多。將7層鍋身和4個鍋蓋,組合成2個“雙層鍋”和1個“三層鍋”。故最大獲利為20×2+30×1=70(元)。因此,選擇C選項。解法二:第一步,本題考查統籌推斷。第二步,由于鍋身與鍋蓋相配的最大比例是2∶1,而7層鍋身和4個鍋蓋的鍋蓋多于鍋身的一半,因此只需考慮鍋身的數量。1層鍋身賺10元,7層鍋身賺70元。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通過分析可知,每層鍋身可獲利10元,若要獲利最多,則應讓7層鍋身全部售出,可組成2個“雙層鍋”和一個“三層鍋”,故最大獲利=20×2+30=70元。故正確答案為C。37.演員:導演A.作家:讀者B.戰士:指揮官C.司機:交警D.歌手:經紀人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的邏輯關系。題干兩詞是并列關系,二者都是電影工作者,而且演員表演時要受導演的指揮。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的邏輯關系。AC項中作家和讀者、司機和交警屬于對應關系;B項中戰士和指揮官是并列關系,兩者都是軍人,并且戰士要聽從指揮官的指揮;D項歌手是經紀人的雇傭方,經紀人聽從歌手的管理。故正確答案為B。38.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合同可以分為必備條款和備選條款兩部分。以下不屬于勞動合同必備條款的是(

)。A.勞動報酬B.試用期C.勞動合同期限D.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勞動法。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三)勞動合同期限;(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六)勞動報酬;(七)社會保險;(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因此試用期不屬于勞動合同必備條款。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39.甕牖繩樞:粗茶淡飯:清寒A.疊床架屋:衣錦食肉:奢華B.簞食瓢飲:曲肱飲水:簡樸C.輕車熟路:霜行草宿:輕松D.金盆洗手:金屋藏嬌:闊綽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甕牖繩樞指以破甕作窗戶,以草繩系戶樞,比喻貧窮人家;粗茶淡飯形容飲食簡單,生活簡樸,二者都可以用來形容清寒。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項:疊床架屋比喻辦事重復,自找麻煩;衣錦食肉形容生活富足,第一詞與奢華無關,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簞食瓢飲形容讀書人安于貧窮的清高生活;曲肱飲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貧樂道的生活,二者都可以用來形容簡樸,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C項:輕車熟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霜行草宿指在霜露中行走,草野中息宿,形容奔波勞苦,第二詞與輕松無關,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金盆洗手指放棄以前長期從事的行業或某件事;金屋藏嬌指十分寵愛妻子,也指男人納妾或在外包養女人,二者均與闊綽無關,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解題思路:本題涉及三個詞項,分析詞項間關系,前兩個詞項均可形容后一個詞項。結合選項選出與題干關系一致的一項即可。甕牖繩樞比喻貧窮人家,粗茶淡飯形容飲食簡單、生活簡樸,二者都可用于形容清寒。A項,疊床架屋比喻重復、累贅,不可以形容奢華,與題干關系不一致。B項,簞食瓢飲形容讀書人安于貧窮的清高生活,曲肱飲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貧樂道的生活,二者均用于形容簡樸,與題干關系一致。C項,輕車熟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霜行草宿形容奔波勞苦,霜行草宿不可以形容輕松,與題干關系不一致。D項,金盆洗手原指某些黑道人物發財后準備安享晚年,公開宣布改邪歸正;現也指放棄以前長期從事的行業或某件事。金屋藏嬌指以華麗的房屋讓所愛的妻妾居住,也指納妾。二者都不可以形容闊綽。與題干關系不一致。故本題選B。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甕牖繩樞”形容住房條件十分簡陋,多指貧窮人家,“粗茶淡飯”指粗糙簡單的飯食,形容生活儉樸清苦,二者均與“清寒”屬于近義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疊床架屋”比喻重復累贅;“衣錦食肉”指穿錦繡衣裳,吃肉食,形容生活富足,亦借指居官食祿,二者不屬于近義關系,排除。B項:“簞食瓢飲”指貧苦的生活;“曲肱飲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貧樂道的生活,二者均與“簡樸”屬于近義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C項:“輕車熟路”比喻對某種工作很熟悉,干起來不費力;“霜行草宿”指在霜露中行走,草野中息宿,形容奔波勞苦,二者不屬于近義關系,排除。D項:“金盆洗手”指某些黑道人物發財后準備安享晚年,公開宣布改邪歸正,現也指放棄以前長期從事的行業或某件事;“金屋藏嬌”指特別寵愛某美貌女子,也特指納妾,二者不屬于近義關系,排除。因此,選擇B選項。40.A、B、C、D、E、F六人參加一場決賽,賽前三人猜測。甲:冠軍不是A,就是B。乙:冠軍是C或D。丙:D、E、F絕不可能是冠軍。賽后發現他們三個人的猜測只有一個是正確的,那么誰是冠軍?(

)。A.A是冠軍B.B是冠軍C.C是冠軍D.D是冠軍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找突破口本題考查真假推理。甲、乙、丙三人的話沒有明顯的突破口,故采用代入排除法。第二步:逐一代入選項A項,代入A是冠軍,那么甲和丙的猜測都對,與題意“只有一個是正確的”不符,故A不是冠軍;B項,代入B是冠軍,則甲和丙的猜測都對,與題意不符,故B不是冠軍;C項,代入C是冠軍,則甲的猜測錯誤,乙和丙的猜測都對,與題意不符,故C不是冠軍;D項,代入D是冠軍,則甲、丙的猜測都錯,乙的猜測對,符合只有一個人的猜測是正確的。第三步:再次標注答案故正確答案為D。41.為LV的一只新款包排通宵的隊是有點過了頭,但穿著解開領口的短袖襯衫、牛仔褲與拖地晚禮服的盛裝美女站在一起出席公眾場合,似乎也離當下的世界過于遙遠。消費文化就算淺薄,也不是洪水猛獸,犯不著讓教授們成為把頭埋進沙子的鴕鳥吧。這段文字暗示的信息是:A.當下的年輕人太喜歡淺薄的消費文化B.教授們通常不修邊幅C.教授的消費文化層次是非常高的D.教授也要學會與消費文化互動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列舉現象,談到為新款包排通宵的隊有點過頭,與盛裝美女站在一起離當下世界過于遙遠。接下來引出作者觀點即主旨:教授們不用像鴕鳥一樣拒消費文化于千里之外。第二步,對比選項。D項是對文段主旨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因此,選擇D選項。A項:對現象的描述。B項和C項:均為無中生有。42.荊軻,那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勇士,在我國歷史上是個特有的文化符號。然而,在手游里,“荊軻”二字變成了刺客家族世代傳承的名號;劉備變成了肩扛火槍身穿風衣的黑幫教父;“刺秦”的故事也被胡編亂造得南轅北轍······在手游里,幾千年來人們熟知的歷史人物變得面目全非。這對缺少歷史知識的少年兒童來說很容易產生迷惑,歷史在這里,真成了可以“被隨意打扮的小姑娘”。最適合做以上文字標題的一項是(

)。A.手游也需要尊重歷史B.手游不該“游戲”歷史C.對歷史的演繹不能過火D.歷史不該被手游過度消費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文段第一句引入話題,介紹荊軻的歷史文化意義,隨后在第二句中用轉折詞“然而”引出三個并列句,表示荊軻、劉備、刺秦等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在手游中被修改和編造得面目全非,文段尾句通過代詞“這”,對上文進行總結,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如果在手游中被修改,則會對少年兒童產生誤導作用,而歷史被隨意修改也失去了歷史的嚴肅性。因此文段重點在于問題本身,需要針對問題提對策,對應B項。A項,“尊重歷史”沒有表述出歷史在手游里被“游戲”的現狀,排除;C項,文段僅介紹在手游里歷史被過度演繹,選項表述范圍擴大,排除;D項,文段重點介紹手游對歷史的胡編亂造,“過度消費”屬于無中生有,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文段出處】《手游不該“游戲”歷史》43.勤奮∶學習∶進步A.艱苦∶創業∶失敗B.努力∶工作∶成功C.喝酒∶駕車∶車禍D.魯莽∶說話∶厭惡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勤奮的學習可能會帶來進步,勤奮用來修飾學習,進步是積極的結果。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項:艱苦的創業可能會帶來失敗,艱苦用來修飾創業,但是失敗是消極的結果,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努力工作可能會帶來成功,努力用來修飾工作,成功是積極的結果,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C項:喝酒后駕車可能會帶來車禍,喝酒和駕車是兩個不同的動作,喝酒不能用來修飾駕車,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魯莽的說話可能會讓人厭惡,魯莽用來修飾說話,厭惡是消極的結果,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44.X分子具有Y結構,串聯起了大量的原子,由該分子組成的某種物質在同類型的物質中具有很強的導熱性。很明顯,分子內包含大量原子是使得該物質擁有極強的導熱性所必不可少的。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結論?A.有的分子擁有別的結構,也串聯起了大量的原子,并擁有很強的導熱性B.有的物質導熱性不強,但是它的分子中包含了大量的原子C.有的物質導熱性很強,但是其分子不具備Y結構D.有的物質導熱性不強,但是其分子具備類似的結構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最能削弱題干結論的一項,需首先明確題干的論證結構,找到論據和論點。題干論據為“X分子具有Y結構,串聯起了大量的原子,由該分子組成的某種物質在同類型的物質中具有很強的導熱性”,論點為分子內包含大量原子是該物質擁有極強的導熱性的必要條件。可以將題干結論轉化為假言命題,要削弱該結論,只需使這一假言命題為假即可。題干結論:分子內包含大量原子是物質具有導熱性的必要條件。將其轉化為假言命題:物質具有導熱性→分子內包含大量原子。該命題在前件為真、后件為假時為假。A項,認可了“包含原子”與“導熱性”之間的聯系,對題干結論有一定加強作用。B項,指出存在前件為假、后件為真的情況,此時題干命題仍為真,無法削弱結論。C項,題干論據中指出X分子具備Y結構,可以串聯起大量原子,則分子不具有Y結構就無法串聯起大量原子,因此該項肯定了題干命題的前件,否定了題干命題的后件,此時題干命題為假,能夠削弱題干結論。D項,指出存在前件為假、后件為真的情況,此時題干命題仍為真,無法削弱結論。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提問方式中的“削弱”,確定為削弱論證。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論點:分子內包含大量原子是使得該物質擁有極強的導熱性所必不可少的。論點可翻譯為:“導熱性強→分子內含有大量原子”。根據魯賓遜定律:“A→B”等價于“?A或B”,所以本題論點等價于:或者不具有極強導熱性,或者包含大量原子。論據:X分子具有Y結構,串聯起了大量的原子,這句話可翻譯為:“X分子→Y結構→串聯起了大量的原子”,并且由該分子組成的某種物質在同類型的物質中具有很強的導熱性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增加論據。該選項可以翻譯為:大量原子且導熱性強,論點為“或關系”,根據其性質“一真則真”,可知論點成立,具有加強作用。B項:增加論據。該選項可以翻譯為:導熱性不強且包含大量原子,論點為“或關系”,根據其性質“一真則真”,可知論點成立,具有加強作用。C項:削弱論點。該選項可以翻譯為:導熱性強且不具備Y結構,論點的矛盾:導熱性強且分子沒內含有大量原子,是對論點最大的削弱,但沒有這個選項,根據:Y結構→串聯起了大量的原子,沒有大量原子也就沒有Y結構,因此導熱性強且分子不具備Y結構,也是論點的矛盾,具有削弱作用。D項:增加論據。該選項可以翻譯為:導熱性不強且具備Y結構,論點為“或關系”,根據其性質“一真則真”可知論點成立,具有加強作用。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到論點論據。論點:分子內包含大量原子是使得該物質擁有極強的導熱性所必不可少的;論據:X分子具有Y結構,串聯起了大量的原子,由該分子組成的某種物質在同類型的物質中具有很強的導熱性。如果將論點看成條件關系,可以翻譯成:極強導熱性→分子內包含大量原子。要想削弱,最強的方式無疑是有些物質具有極強的導熱性,但分子內不具有大量原子。可惜,選項中沒有這樣的表述,那么也可以換一種方式去理解論點。論點中的“使得”可以是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因此論點可以看成因果關系。“分子內包含大量原子”為原因,“擁有極強導熱性”為結果。預設的削弱方式可以是:(1)該原因無法導致該結果(有因無果);(2)不是該原因導致該結果(無因有果);(3)其他原因導致該結果(他因)。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選項:有別的結構的大量原子的物質有很強的導熱性,說明無論結構如何,只要有大量原子就有好的導熱性,支持了論點,排除;B項:指出在包含大量原子的情況下也不一定能夠導熱性強,即有因無果,可以削弱,當選;C選項:導熱性強但不具備Y結構,討論的是導熱性與Y結構之間的關系,而Y結構只是論據例子中X分子的一種結構,這種結構剛好包含大量原子,但是論據并沒有說除Y結構以外的其它結構不能串聯大量原子,所以Y結構并不是題干的重點,題干只關注原子和導熱性之間的關系,而非結構與導熱性之間的關系,所以該選項并不能削弱,排除;D選項:說的是導熱性與結構之間的關系,而題干討論的是導熱性與原子之間的關系,論題不一致,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45.領帶的下端應:A.在皮帶下緣處B.在皮帶上緣處C.在皮帶上下緣之間D.在皮帶下緣略長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生活常識。第二步,領帶是男士正裝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領帶的顏色要和襯衫、西服顏色相互配合,整體顏色要協調,同時注意長短配合,領帶的長度正好抵達皮帶的上方為宜,過長、過短均不雅觀。商務活動和平日穿著中,應根據個人身高狀況及打領帶方式的不同選擇最合適的領帶。因此,選擇B選項。46.工程招標是指建設單位對擬建的工程項目通過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吸引建設項目的承包單位競爭,并從中選擇條件優越者來完成工程建設任務的法律行為。根據我國有關法規規定,建設工程項目招標應具備的條件包括:A.招標人已經委托了招標代理單位B.施工圖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