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政題庫-計算企業所得稅_第1頁
稅政題庫-計算企業所得稅_第2頁
稅政題庫-計算企業所得稅_第3頁
稅政題庫-計算企業所得稅_第4頁
稅政題庫-計算企業所得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稅政題庫-計算企業所得稅

2011-04-1620:38:251分類:稅收崗位考試|標簽:所得額納稅所得稅扣除應納|字號訂閱

X1.某企業2005年度報表會計利潤為1.4萬元,已預繳企業所得稅0.50萬元。當年2

月1日向銀行借款50萬元用于生產經營,借期半年,銀行貸款利率為6%,支付利息1.5

萬元;3月111向非金融機構借款60萬元用于生產經營,借期8個月,支付利息4萬元。

除發生的利息費用外,其他項目不需要進行納稅調整。該企業年終匯算清繳時應補(退)所

得稅額多少萬元?

參考答案:(1)非金融借款利息支出允許扣除的利息費用=60x6%x8-12=2.4(萬元),

利息費用應納稅調增的數額=424=1.6(萬元)

(2)2005年應納稅所得額=1.4+1.6=3(萬元)

(3)應繳企業所得稅=3x18%=0.54(萬元)

(4)2005年終匯算清繳應補繳企業所得稅=0.54-0.50=0.04(萬元)

X2.企業2005年度在職職工平均人數為65人,其中:固定職工35人,合同工12人,

臨時工(己經簽訂勞動用工合同)18人,當地政府規定人均月計稅工資標準為800元。該

企業當年實發工資總額為72.4萬元,工會組織開具了專用繳撥款收據,收取了企業實際計

提的工會經費,該企業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時,準予扣除的職工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職

工教育經費合計為多少元?

參考答案:(1)允許扣除的全年計稅工資總額=800x65x12=624000(元),根據企

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納稅人的職工工資三項附加扣除費用,分別按計稅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

計算扣除。

(2)準予扣除的職工工會經費=624000x2%=12480(元)

準予扣除的職工福利費=624000“14%=87360(元)

準予扣除的職工教育經費=624000x1.5%=9360(元)

(3)準予扣除的職工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職工福利費總額

=12480+87360+9360=109200元。

X3.某公司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2006年度從聯營企業分回稅后利潤74萬元,聯

營企業的企'也所得稅稅率為15%(根據當地優惠政策,實際上按7.5%繳納企業所得稅),

該企業從聯營企業分回的稅后利潤應補繳企業所得稅多少萬元?

參考答案:(1)聯營分利的稅前所得=74+(1-7.5%)=80萬元

(2)在聯營企業實際繳納的企業所得稅=80x7.5%=6萬元

(3)聯營分利抵免限額=80x15%=12萬元

(4)應補繳企業所得稅=80、33%-12=14.40(萬元)。

Y4.某企業2005年度實現并繳納企業所得稅35萬元,2006年度經有關單位批準進

行技術改造,購買國產設備80萬元,通過技術改造當年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全年實現收入

8600萬元,應扣除的產品銷售成本7500萬元,發生管理費用380萬元(其中含業務招待

費用36萬元),應扣除的銷售費用150萬元,其他相關稅費140萬元。依據技術改造國產

設備投資的優惠政策規定,該企業2006年度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

參考答案:(1)允許扣除的業務招待費=8600x0.003+3=28.8萬元

(2)2006年度納稅調整前所得=8600-7500-380-140-150=430萬元

(3)納稅調整增加額=36-28.8=7.2萬元

(4)納稅調整后所得=430+7.2=437.2萬元

(5)2006年度應納企業所得稅稅額=437.2x33%=144.276萬元

(6)應抵免的國產設備投資額=80x40%=32萬元

(7)當年比2005年度新增企業所得稅=144.276-35=109.276萬元,故抵免額為32

萬元

(9)2006年度實際應繳納企業所得稅=144.276-32=112.276萬元

X5.某福利生產企業現有生產人員65人,“四殘”人員21人,2005年度應納稅所得額

50萬元,2003年度經稅務機關認定的虧損為8萬元,2004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為-2萬元,

計算該企業2005年度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

參考答案:(1)安置“四殘人員”比例情況:10%<21/65=32%<35%,當年企業所得稅

可享受減半征收優惠。

(2)當年實現利潤額在彌補2003、2004年度虧損后實行減半征收

2005年應繳企業所得稅=(50-8-2)x33%x(1-50%)=6.6(萬元)。

X6.某技術咨詢企業2005年度技術轉讓收入85萬元,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稅金

合計45萬元,其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問該企業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多少萬元?

參考答案:企事業單位技術轉讓凈收入在30萬元以下的,暫免征收企業所得稅。

2005年該企業應繳企業所得稅=(85-45-30)x27%=2.7萬元。

Y7.某企業進行清算時,清算的全部資產為520萬元,清算費用為20萬元,負債為

30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30萬元,資本公積為40萬元,企業的實收資本為100萬元。計

算該企業清算時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是多少?

參考答案:(1)清算所得=清算時的全部資產-清算費用-負債-企業未分配利潤-資本公

積-實收資本=520-20-300-30-40-100=30(萬元)。

(2)清算所得應繳企業所得稅=30x33%=9.9(萬元)

X8.某從事白酒生產的集體企業,2006年度全年銷售收入1600萬元,應扣除的銷售

成本為600萬元,銷售稅金及附加460萬元,其它費用400萬元(其中含糧食白酒廣告費

支出50萬元)。該企業當年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多少萬元?

參考答案:糧食類白酒廣告費支出不得稅前扣除。

(1)納稅調整前所得=1600-600-460-400=140萬元

(2)納稅調整后所得=140+50=190萬元

(3)2006年度實際應納企業所得稅額=190x33%=62.7萬元

Y9.某企業1999開業,2003、2004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分別為-30萬元、-20萬元。

2006年度產品銷售收入2400萬元,轉讓固定資產收入40萬元,國債利息收入20萬元,

金融債券利息收入15萬元,產品銷售成本2000萬元,銷售費用80萬元,管理費用150

萬元,應扣除稅費120萬元,發生轉讓固定資產費用3萬元,6月份原材料發生非正常損失

50萬元(取得保險公司的賠款20萬元,該項損失已經稅務機關批準可以稅前扣除),計算

該企業2006年度應繳企業所得稅是多少?

參考答案:(1)2006年收入總額=2400+40+20+15=2475(萬元)

(2)扣除項目金額=2000+80+150+120+3+50=2403萬元。

(3)納稅調整前所得=收入總額-扣除項目金額=2475-2403=72(萬元)。

(4)國債利息收入20萬元不征稅,企業取得的保險公司賠款20萬元應計入應納稅

所得額,納稅調整后所得=72-20+20=72萬元

(4)2006年度實現應納稅所得額在彌補2003年度虧損30萬元、2004年度虧損20

萬元后應繳納企業所得稅=(72-30-20)x33%=7.26(萬元)。

Y10.某公司2005年12月1H籌建完畢,并開始正式經營,籌建期間共發生開辦費

用40萬元。2006年向稅務機關進行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企業會計利潤的虧損額為

30萬元。企業當年管理費用為160萬元(其中一次性攤銷開辦費40萬元;上繳總機構管

理費8萬元未經地稅機關審批;為其全體職工在基本保障以外按規定比例投保的補充養老

和醫療保險20萬元:新產品研究開發費用16萬元,已知上年度發生新產品研究開發費用

14.5萬元),除管理費用外,沒有其他調整項目。請計算該公司2006年度應繳納的企業所

得稅。

參考答案:(1)公司籌建期間發生的開辦費,應當從開始生產、經營的月份的次月起,

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內平均分期攤銷。該公司2004年度多攤銷的開辦費應作為納稅調增額

予以調整。調增額=40-40+5=32(萬元)。

(2)上繳總機構管理費8萬元未經地稅機關審批,不得稅前扣除,應作為納稅調增額

予以調整。

(3)為其全體職工在基本保障以外按規定比例投保的補充養老和醫療保險20萬元可

以稅前扣除。

(4)新產品研究開發費用16萬元除據實扣除外,允許再按技術開發費實際發生額的

50%(16x50%=8萬元)抵扣當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

(5)2006年度納稅調整后所得額=-30+32+8=10(萬元)。

(6)2006年度應納稅所得額=10-8=2萬元

(7)2006年度實際應繳企業所得稅=2x18%=0.36(萬元)。

X11.某化工廠2005年1-12月預繳了企業所得稅152.229萬元。年終該企業的決算

情況如下:

(1)全年銷售收入1100萬元;

(2)銷售成本及費用700萬元;

(3)城建稅、教育費附加18.7萬元,增值稅187萬元;

(4)其他業務利潤60萬元

(5)營業外收入50萬元,營業外支出30萬元:

(6)收回壞帳款10萬元(去年已作壞帳處理,該企業不提取壞帳準備金)。根據上

述資料計算該企業匯算清繳應補(退)企業所得稅是多少?

參考答案:(1)應納稅所得額=1100-700-18.7+60+50-30+10=471.3(萬元)

(2)應納企業所得稅稅額=471.3x33%=155.529(萬元)

(3)應補企業所得稅稅額=155.529-152.229=3.3(萬元)

Y12.某企業2005年取得境內應納稅所得為700萬元,其在A國的分支機構取得境

外應稅所得為100萬元。匯總納稅計算的其境內外全部所得應納企業所得稅為264萬元,

其境外所得在A國繳納的所得稅為15萬元。請計算該企業在我國實際應納企業所得稅是多

少萬元(以上均為人民幣)?

參考答案:(1)境外所得扣除限額=264x[100+(700+100)]=33(萬元)超過在A

國實際交納的所得稅額,其在境外實際交納的所得稅15萬元可全額扣除

(2)2005年匯算清繳應納企業所得稅=264-15=249(萬元)

Y13.某國有企業2005年取得銷售收入55萬元,另外按合同規定分期收款發出商品

中,根據銷售合同規定本年應收回的價款為11萬元。其他業務收入5萬元。產品銷售成本

(含分期收款發出商品中屬下期應結轉銷售成本部分0.8萬元)55.2萬元,其他業務支出4

萬元,管理費用及銷售費用2.3萬元,財務費用1.8萬元,當期營業外收入0.08萬元,營

業外支出0.12萬元,請計算該企業應納的企業所得稅是多少?(要求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參考答案:(1)收入總額=55+11=66(萬元)

(2)本期銷售利潤=66-55.2+0.8=11.6(萬元)

(3)本期其他業務利潤=5-4=1(萬元)

(4)本期營業利潤=11.6+1-2.3-1.8=8.5(萬元)

(5)本期利潤總額=8.5+0.08-0.12=8.46(萬元)

(6)應納企業所得稅額=8.46x27%=2.28(萬元)

Y14.某建筑安裝企業,2005年10月份工程結算收入56萬元,工程結算成本40萬

元,工程結算稅金及附加2.24萬元。材料銷售收入5.8萬元,材料銷售成本4.9萬元,產

品銷售收入2.2萬元,產品銷售成本1.7萬元,固定資產出租收入0.6萬元,其他銷售稅金

及附加0.38萬元,當期的管理費用及銷售費用8.6萬元,財務費用2萬元,轉讓投資取得

收入2.8萬元,原始投資支出1.8萬元,營業外收入0.1萬元,營業外支出0.4萬元。請計

算該企業10月份應預繳的企業所得稅是多少萬元?(要求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參考答案:(1)工程結算利潤=56-40-2.24=13.76(萬元)

(2)其他業務利潤=5.8+2.2+0.6-4.9-1.7-0.38=1.62(萬元)

(3)投資轉讓收益=2.8-1.8=1(萬元)

(4)營業利潤=13.76+1.62-862=4.78(萬元)

(5)利潤總額=4.78+1+0.1-0.4=5.48(萬元)

(6)該企業10月份應預繳企業所得稅額=5.48x33%=1.81(萬元)

X15.某企業2005年在中國境內的生產經營所得為800萬元,其在某國的分支機構當

期取得的應稅所得為200萬元(己折合人民幣),其中生產經營所得為160萬元,該國的

公司所得稅稅率為40%,取得特取權使用費所得為40萬元,該國規定的該項所得稅稅率為

15%。這兩項所得已在該國納稅。請問該企業年終匯算清繳時實際應納企業所得稅是多少?

參考答案:(1)境外已納所得稅額=160x40%+40x15%=70(萬元)

(2)在我國應納企業所得稅稅額=(800+200)x33%=330(萬元)

(3)境外所得扣除限額=330x[200+(800+200)]=66(萬元)

(4)年終匯算清繳應納企業所得稅稅額=330-66=264(萬元)

X16.河南省某國有工業企業與深圳市某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在深圳舉辦聯營企業。按

合同規定河南省某工業企業作為投資方可分得聯營企業稅后利潤的25%。2005年該聯營企

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為120萬元。問聯營企業和河南投資方企業應繳納企業所得稅各多少萬

元?(附:聯營企業企業所得稅率為15%)

參考答案:(1)聯營企業當年應納企業所得稅額=120x15%=18(萬元)

(2)聯營企業的稅后利潤=120-18=102(萬元)

(3)河南投資方獲得的稅后利潤=102x25%=25.5(萬元)

(4)由于投資方適用的稅率高于聯營企業適用的稅率,所分回的稅后利潤應補稅。

(5)來源于聯營企業的應稅所得額=25.5+(1-15%)=30(萬元)

(6)河南投資方應補繳企業所得稅額=30“(33%-15%)=5.4(萬元)

Y17.某國有百貨商場2006年全年取得銷售收入8000萬元,銷售成本4500萬元,

銷售稅金及附加59.5萬元,當年購置貨運面包車二輛共42萬元,兌現到期國庫券取得利

息收入20萬元,全年支付職工工資總額360萬元(該商場職工總數120人,計稅工資標準

人均每月800元),按規定比例從工資總額中提取職工工會、教育、福利三項經費63萬元,

支付業務招待費30萬元,另按規定列支有關費用1500萬元。請計算該商場全年應納企業

所得稅稅額是多少?(要求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參考答案:(1)該企業計稅工資總額=120x0.08x12=115.2元,應調增應納稅所得

=360-115.2=244.8萬元

(2)準予稅前扣除的三項費用=244,8x(2%+14%+2.5%)=45.29萬元,應調增應

納稅所得額=63-45.29=17.71萬元

(3)準予稅前扣除的業務招待費為=8000x3%°+3=27萬元,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30-27=3力兀

(4)國庫券利息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20萬元

(5)收入總額=8000+20=8020萬元

(6)納稅調整前所得=8020-4500-59.5-360-63-30-1500=1507.5萬元

(7)納稅調整后所得=1507.5+244.8+17.71+3-20=1753.01萬元

(8)全年應納所得稅額=1753.01x33%=578.49(萬元)

Y18.某國有企業進行2006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全年產品銷售收入為700萬元,

減除成本、費用、稅金后,利潤總額為-15萬元,應納稅所得額也是-15萬元。該企業委托

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申報代理。會計師事務所經查帳核實以下幾項支出:

(1)企業職工總數70人,全年工資總額85萬元,已列支,該省規定的計稅工資標

準為每月人均800元;

(2)企業按工資總額的規定標準提取的職工福利費、教育經費、工會經費共11.4萬

元,已列支:

(3)企業通過希望工程基金會向貧困地區捐贈款20萬元,已列支;

(4)企業全年發生業務招待費8萬元,已列支。

要求:請代該會計師事務所根據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對企業超過準予扣除標準的項

目,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分項進行納稅調整,然后計算該企業全年應納企業所得稅稅額是

多少?(設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要求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參考答案:(1)超過計稅工資標準的部分=85-(0.08x70x12)=17.8萬元

(2)超過按計稅工資總額提取三項經費的部分為:17.8x18.5%=3.29萬元

(3)超過業務招待費扣除標準的部分為:8-700x5%°=4.5萬元

(4)納稅調整前所得=-15+20=5萬元

(5)納稅調整后所得=5+17.8+3.29+4.5=30.59萬元

(6)公益救濟性捐贈扣除限額=30.59x3%=0.92萬元

(7)應納稅所得額=30.59-0.92=29.67萬元

(8)該企業2006年度應納企業所得稅額=29.67x33%=9.79萬元

X19.某國有企業2004年度虧損100萬元,已經在規定時間由稅務機關進行虧損認定,

2005年度實現利潤總額為3000萬元,該企業在本年度購買國庫券的利息收入20萬元列

入營業外收入,被工商部門罰款5萬元列入營業外支出,多提折舊30萬元,12月已預繳企

業所得稅700萬元,試計算該企業2005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應補繳的企業所得稅額是

多少萬元?。

參考答案:(1)納稅調整增加額=5+30=35(萬元)

(2)稅收調整減少額=20(萬元)

(3)納稅調整后所得=3000+35-20=3015萬元

(3)應納稅所得額=3015-100=2915(萬元)

(4)應納所得稅額=2915x33%=961.95(萬元)

(5)2005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應補繳企業所得稅=961.95-700=261.95(萬元)

X20.某企業2006年實現的產品銷售收入為1000萬元。產品銷售成本為400萬元,

產品銷售費用為80萬元,產品銷售稅金及其附加50萬元,應交增值稅200萬元,其他業

務收入100萬元,其他業務支出80萬元,營業外收入30萬元,營業外支出50萬元,財務

費用20萬元,管理費用50萬元,該企業的財務處理方法均符合稅法的有關規定,試計算

該企業2006年度應納的企業所得稅稅額是多少萬元?

參考答案:(1)收入總額=1000+100+30=1130萬元

(2)扣除項目金額=400+80+50+80+50+20+50=730萬元

(3)應納稅所得額=1130-730=400(萬元)

(2)2006年度應納企業所得稅稅額=400x33%=132(萬元)

Y21.某國有企業當年度境內經營應納稅所得額為2000萬元,其在A、B兩國設有分支

機構,A國分支機構當年應納稅所得額為600萬元,其中生產經營所得為500萬元,A國

規定稅率為40%,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為100萬元,A國規定的稅率為20%:B國分支機構

當年應納稅所得額為400萬元,其中生產經營所得為250萬元,B國規定的稅率為30%,

租金所得為150萬元,B國規定的稅率為10%,請計算該公司當年度境內外所得匯總繳納

的企業所得稅稅額是多少萬元?

參考答案:(1)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合計=2000+600+400=3000(萬元)

(2)境內外所得按我國稅法計算的應納企業所得稅=3000x33%=990(萬元)

(3)A國分支機構在境外已納稅額=500x40%+100x20%=220(萬元)A國所得可

抵免限額=990x600+3000=198(萬元)

(4)B國分支機構在境外已納稅額=250x30%+150x10%=90(萬元)B國所得可抵

免限額=990x400+3000=132(萬元),

(5)A國所得只能按抵免限額扣除,超過扣除限額的己納稅款不得在本年度扣除,但

可以在連續不超過5年內,一納稅額不超過抵免限額的余額補扣;B國所得的境外已納稅款

可以全額扣除。

(6)境內外所得匯總應納所得稅額=990-198+90=702(萬元)

X22.某企業年終匯算清繳,在對各項收支予以調整后,得出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為1800

萬元,并按此數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594萬元。在4月底以前,又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審

計,發現有一筆通過希望工程基金會捐贈的款項100萬元,已在營業外支出中列支,未作

相應的納稅調整。請按稅法規定對這項捐贈給予調整并計算應補繳的企業所得稅。

參考答案:(1)納稅調整后所得=100+1800=1900(萬元)

(2)公益救濟性捐贈扣除限額=1900x3%=57(萬元)

(3)企業應納企業所得稅稅額=(1900-57)x33%=608.19萬元

(4)應補繳企業所得稅=608.19-594=14.19(萬元)

Y23.某貿易公司當年取得貨物銷售收入3800萬元,貨物進價成本2400萬元,貨物銷

售稅金及附加23萬元,在有關費用支出上,支付職工工資總額150萬元(該公司職工總數

50人,計稅工資標準人均每月800元),按規定比例提取職工工會經費、福利費、教育經

費共27.75萬元(該企業成立工會并使用工會收款專用收據上繳工會經費);向其他企業拆

借資金200萬元使用一年,支付利息40萬元(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為10%);支付業務

招待費20萬元,支付所屬街道綠化費15萬元;另支付有關銷售費用600萬元,公司計算

當年應納所得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3800-2400-23-150-27.75-40-20-15-600=524.25萬元

應納所得稅額=524.25x33%

=173.0025(萬元)

請按稅法規定分析上述計稅有無錯誤,如有錯誤,應如何糾正,并正確計算應繳企

業所得稅稅額。(要求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參考答案:(1)工資費用超標準扣除:準予扣除的計稅工資=0.08x12x50=48(萬元),

多扣除工資費用=150-48=102(萬元),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02萬元。

(2)三項費用扣除有誤,準予扣除的三項費用=48x(2%+14%+2.5%)=8.88(萬元),

多扣除部分=27.75-8.88=18.87(萬元),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8.87萬元。

(3)借款利息扣除有誤,準予扣除的利息費用=200x10%=20(萬元),多扣除利息

費用=40-20=20萬元,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20萬元。

(4)業務招待費扣除有誤,準予扣除的業務招待費=3800、3%。+3=14.4萬元,多扣

除業務招待費=20-14.4=5.6萬元,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5.6萬元。

(5)綠化費15萬元不能稅前扣除,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5萬元。

(6)應納稅所得額=524.25+102+18.87+20+5.6+15=685.72(萬元)

(7)該企業當年應納所得稅額=685.72x33%=226.29(萬元)

X24.某企業2005年來自境內的所得為1419萬元,其中包括購買企業債券利息收入9

萬元,購買國債利息收入13萬元;來自境外的所得為300萬元,該所得已在境外按25%

的稅率繳納了所得稅。該企業采用分國(地區)不分項抵扣法計算抵扣所得稅,境內適用的

所得稅稅率為33%。

要求:

(1)計算該企業2005年境內所得應納所得稅額并列出計算過程。

(2)計算該企業應納所得稅總額并列出計算過程。(答案中金額單位使用萬元表示,

計算結果保留到小數點后兩位)

參考答案:(1)境內所得應納所得稅額=(1419-13)*33%=463.98(萬元)

(2)境外所得=300+(1-25%)=400萬元

(3)境外所得已繳所得稅額=400x25%=100萬元

(4)境外所得抵免限額=(1419-13+400)x33%x400-(1419-13+400)=132萬元,

境外已納所得稅可以全額扣除

(5)該企業應納所得稅額=(1419-13+400)x33%-100=495.98(萬元)

Y25.某國有企業2006年度財務基本情況如下:企業產品銷售收入1000萬元,扣除成

本、費用、稅金后,利潤總額為一10萬元,應納稅所得額為一10萬元。該企業為年度匯算

清繳委托某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所得稅代理審計。會計師事務所經查賬核實以下幾項支出:

(1)企業職工總數為100人,全年工資總額100萬元,已列支,該企業的計稅工資

標準為每月人均800元。

(2)企業按工資總額提取的職工福利費、教育經費、工會經費共18.5萬元,已列支。

(3)企業通過希望工程基金會向貧困地區希望小學捐贈20萬元,已列支。

(4)企業全年發生業務招待費10萬元,已列支。

要求:請代會計師事務所計算該企業2006年應納所得稅稅額(該企業的所得稅稅

率為33%)。(計算結果保留到小數點后兩位)

參考答案:(1)超過計稅工資標準,工資薪金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00—

(0.08x12x100)=4(萬元)

(2)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三項費用的扣除超過標準,應調整應納稅

所得額=18.5-0.08x12x100x(14%+2%+2.5%)=0.74(萬元)

(3)超過業務招待費扣除標準,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0—1000x0.5%=5(萬元)

(4)納稅調整后所得=-10+20+4+0.74+5=19.74萬元

(5)公益救濟性捐贈扣除限額=19.74x3%=0.59萬元

(6)應納稅所得額=19.74-0.59=19.15萬元

(7)2006年應納所得稅額=19.15x33%=6.32萬元

Z26.某國有工業企業,2006年度生產經營情況如下:

(1)銷售收入5000萬元;銷售成本3600萬元;增值稅800萬元,銷售稅金及附加140

萬元。

(2)其他業務收入70萬元。

(3)銷售費用300萬元,其中含廣告費180萬元。

(4)管理費用540萬元,其中含業務招待費30萬元,研究新產品技術開發費用80萬元。

(5)財務費用200萬元,其中含未完成工程利息40萬元、向非金融機構借款60萬元(利

息同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息)。

(6)營業外支出160萬元,其中含支付電視臺某欄目贊助費2萬元,直接向災區匯款10

萬元,接受技術監督部門罰款1萬元。

(7)投資收益9萬元,其中從外地聯營企業分回稅后利潤8.5萬元(聯營企業適用稅率

15%),國債利息0.5萬元。

其他資料:⑴該企業“應收帳款'科目年末余額300萬元,“預收帳款”年末余額50萬元,

“壞帳預備”科目年末貸方余額2萬元。

(2)1-11月預繳稅款70.9837萬元。

要求計算該工業企業:2006年度的應退補的企業所得稅額。

參考答案:

(一)會計利潤=5000-3600-140+70-300-540-200-160+9=139萬元

(二)成本、費用、支出調整項目

(1)銷售費用中,廣告費稅前扣除限額=(5000+70)x2%=101.4萬元,廣告費超標

準=180-101.4=78.6萬元,需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2)管理費用中,業務招待費應按規定限額比例扣除。稅前扣除限額=(5000+70)

x0.3%+3=18.21萬元,業務招待費超標準=30-18.21=11.79萬元,需調增應納稅所得額;壞帳

準備應按規定限額比例扣除,符合規定壞帳準備余額=300x0.5%=1.5萬元,壞帳準備余額

超標準=215=0.5萬元,需調增應納稅所得額;根據稅法規定,允許新開發產品費按實際

發生額的150%扣除。

(3)財務費用中,未完成工程的40萬元利息應計入在建工程成本,不得稅前扣除,

需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4)營業外支出中,非廣告贊助支出2萬元,行政罰款1萬元,直接捐款10萬元不

得稅前扣除,需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5)國債利息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可調減應納稅所得額0.5萬元

(三)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⑴納稅調整前所得=139+10+2=151萬元

⑵納稅調整后所得=151+78.6+11.79+0.5+40+1-0.5=282.39萬元

(3)應納稅所得額=282.39+8.5+(1-15%)x15%-80x50%=243.89萬元

(4)應納所得額=243.89x33%=80.4837萬元

(5)聯營投資抵免額=8.5+(1-15%)x15%=1.5萬元

(6)企業實際應納所得稅額=80.4837-1.5=78.9837萬元

(7)該企業2006年度應補繳的企業所得稅額=78.9837-70.9837=8萬元

X27.某企業2005年境內所得100萬元人民幣,來自甲國經營所得(稅前,下同)折

人民幣20萬元、特許權所得折人民幣5萬元。甲國政府對其經營所得征稅折人民幣8萬元,

對其特許權征稅折人民幣1萬元。該企業2006年境內所得80萬元,來自甲國特許權所得

折人民幣20萬元,甲國政府對其征稅折人民幣4萬元。計算2005、2006年境內外應納企

業所得稅時多少萬元?

參考答案:(1)2005年境內外所得總額=100+20+5=125萬元

境內外應納所得稅額=125x33%=41.25萬元

境外已繳納稅款扣除限額=41.25x(20+5)+125=8.25萬元,實際已繳9萬元,超限

額0.75萬元結轉下年

2005年境內外應納稅所得稅=41.25-8.25=33萬元

(2)2006年境內外所得總額=80+20=100萬元

境內外應納所得稅額=100x33%=33萬元

境外已納稅款扣除限額=33x20+100=6.6萬元,實際已繳4萬元可全額扣除

2006年境內夕卜應納稅所得稅=33-4-0.75=28.25萬元。

X28.某大型企業(適用33%的所得稅稅率)在甲、乙兩國分設分支機構。2005年境

內所得800萬元:在甲國的分支機構取得經營所得120萬元(稅后),甲國公司所得稅稅

率為40%、在甲國取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50萬元(稅前),甲國預提所得稅稅率20%:

從乙國分支機構分回利潤45萬元,已在乙國納稅5萬元。

要求:計算該企業匯總納稅應納企業所得稅稅額。

參考答案:(1)甲國經營所得=120+(1-40%)=200萬元

甲國已納稅款扣除限額=(800+200+50)x33%x(200+50)+(800+200+50)=82.5

萬元

在甲國已繳納稅款=200x40%+50x20%=90萬元>82.5,按扣除限額扣除,超過限額

的7.5萬元當年不得抵扣。

(2)乙國應納稅所得額=45+5=50萬元

乙國已納稅款扣除限額=(800+50)x33%x50-(800+50)=16.5萬元在乙國已繳稅

款5萬元低于扣除限額,可全額扣除。

(3)2005年該企業匯總納稅應納企、也所得稅額=(800+200+50+50)

x33%-82.5-5=275.5萬元

Y29.2005年某綜合服務公司全年取得營業收入3800萬元,出租庫房取得租金收入120

萬元,取得合作方違約罰款收入80萬元。當年各項費用支出1600萬元(不包括工資及按規

定比例提取的職工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職工福利費等),繳納營業稅金等稅金130萬

元,支付工資總額400萬元,按工資總額和規定比例分別提取職工工會會費8萬元、職工

福利費56萬元,職工教育經費10萬元(該公司有職工300人,計稅工資標準為每人每月

800元),支付財產保險費共計15萬元,因運輸事故損失40萬元,得到保險公司賠償30

萬元(該損失已經報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企業計入營業外支HI),用于職工宿舍建造支出200

萬元計入管理費用。

該公司申報繳納全年企業所得稅是:

應納稅所得額=

3800+120+80-1600-130-400-8-56-10-15-40=1741萬元

應納所得稅額=1741x33%=574.53萬元

請依據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及有關規定,具體分析該公司計算繳納的企業所得稅額是

否正確,如不正確,請指出錯誤之處并列出步驟計算應納企業所得稅額是多少?(計算結果

保留到小數點后兩位)

參考答案:()該公司計算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是不正確的。其錯誤是:

(1)400萬元工資總額不應全數扣除,應按計稅工資標準予以調整:允許扣除計稅

工資總額=0.08x12x300=288萬元,400-288=112萬元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2)按工資總額提取的三項經費也不應該全數扣除,應按計稅工資予以調整:允許扣

除的三項經費=288x(2%+14%+2.5%)=53.28萬元8+56+10-53.28=20.72萬元應調增應

納稅所得額;

(3)40萬損失因得到部分保險賠款,不應全額扣除,只能扣除得不到賠償的10萬元

(40-30=10萬元)損失部分,30萬元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4)200萬宿舍建造支出屬于資本性支出,不能直接從當期扣除,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二)計算應納企業所得稅:

(1)應納稅所得額=1741+112+20.72+30+200=2103.72萬元

(2)應納所得稅額=2103.72x33%=694.23萬元

丫30.某鄉鎮企業主要生產糧食白酒,2006年度生產經營情況為:

(1)取得產品銷售收入總額1000萬元;

(2)應扣除產品銷售成本600萬元;

(3)發生產品銷售費用80萬元(其中含白酒的廣告費用10萬元)、管理費用120萬元、

財務費用40萬元(其中含逾期歸還銀行貸款的罰息3萬元);

(4)應繳納的增值稅30萬元,其他銷售稅費70萬元;

(5)營業外支出34萬元(其中含通過慈善協會向內蒙古災區捐款10萬元、繳納稅收滯

納金4萬元,給購貨方的回扣20萬元);

(6)實發工資總額100萬元,已按實發工資總額和規定的比例計提了職工工會經費、職

工福利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該企業平均在冊職工100人,已知該企業人均月計稅工資標

準為800元。

計算:⑴該鄉鎮企業會計利潤總額

(2)該鄉鎮企業工資、福利等費用超標準金額

(3)該鄉鎮企業準許扣除的公益、救濟超標準金額

(4)該鄉鎮企業2006年度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額。

(計算結果保留到小數點后兩位)

參考答案:(1)會計利潤總額=1000-600-80-120-40-70-34=56萬元

(2)計稅工資標準=100x800x12=96萬元工資費用超標準=100-96=4萬元,工會經

費、福利費、教育經費超標準=4x(2%+14%+2.5%)=0.74萬元

(3)給購貨方的回扣不能稅前扣除,白酒廣告費用10萬元不能稅前扣除

(4)納稅調整后所得額=56+20+10+4+4+0.74+10=104.74萬元

(5)準許扣除的公益、救濟性捐贈=104.74x3%=3.14萬元

(6)應納稅所得額=104.74-3.14=101.6萬元

(7)2006年應繳納企業所得稅=101.6、33%x(1-10%)=30.18萬元

Y31.某2006年成立的運輸企業2006年年營運收入100萬元,營運成本60萬元,營

運稅金及附加10萬元,管理費20萬元(含廣告費3萬元),其他營運費用2萬元,國債

利息1萬元,營業外收入凈額-2萬元。

其他資料:(1)職工年工資總額15萬元,并隨之提取了18.5%的福利、工會經費、教

育經費。當年該企業計稅工資標準14.4萬元;

(2)當年開支招待費2.5萬元;

(3)非廣告贊助支出3萬元;

(4)公益性捐贈2萬元

要求計算:(1)該企業利潤總額(2)該企業納稅調整額(3)該企業應納稅所得額(4)該企業

2006年應交企業所得稅額。(計算結果保留到小數點后兩位)

參考答案:⑴企業利潤總額為:100-60-10-20-2+1-2=7萬元

(2)納稅調整:工資總額超支=15-14.4=0.6萬元,福利、工會、教育費用超支

=0.6x18.5%=0.11萬元,招待費超支=2.5-100x0.5%=2萬元,廣告費超支=3-100x2%=1

萬元,非廣告贊助支出不得稅前扣除,國債利息免征企業所得。

(3)調整后應納稅所得額=7+3+2+06+0.11+2+1-1=14.71萬元

公益救濟性捐贈限額=14.71x3%=0.44萬元

應納稅所得額=14.71-0.44=14.27萬元

(4)該企業在開業第二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應納企業所得稅=14.27x33%x50%=2.35萬元

Y32.某市一家電信企業2005年取得營業收入2800萬元,取得其他業務收入200萬元。

當年營業成本1500萬元,繳納營業稅金及附加99萬元,其它費用性稅金31萬元,支付工

資總額600萬元,按工資總額和規定比例分別提取職工工會經費12萬元(取得工會組織專

用收據)、職工福利費84萬元、職工教育經費9萬元(該公司有職工200人,計稅工資標

準為每月人均800元),支付財產保險費和運輸保險費共計15萬元,因意外事故得到保險

公司賠償40萬元,用于辦公樓建造支出200萬元,支付業務招待費50萬元,廣告和業務

宣傳費300萬元,向貧困地區捐款20萬元。

要求:該公司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額。

參考答案:(1)600萬元工資總額不應全額扣除,應按計稅工資標準予以調整:允許扣

除的計稅工資總額=0.08x12x200=192萬元

⑵允許扣除的職工工會經費=192x2%=3.84萬元

允許扣除的職工福利費=192x14%=26.88萬元

允許扣除的職工教育經費=192、2.5%=4.8萬元(注:電信行業職工教育費扣除比例為

2.5%)

(3)40萬元保險賠償款既不計入收入總額,損失也不在稅前扣除;

(4)200萬元辦公樓建造支出為資本性支出,不能稅前扣除;

(5)業務招待費稅前扣除額=(2800+200)、0.3%+3=12萬元

⑹電信企業廣告和業務宣傳費按營業收入的8%和0.5%進行稅前扣除。扣除標準

=(2800+200)x(8%+0.5%)=255萬元。

(7)向貧困地區捐贈屬于向受益人直接捐贈,不能稅前扣除。

(8)應納稅所得額=2800+200-1500-99-31-192-3.84-26.88-4.8-15-12-255=860.48萬元

⑼該企業當年應納企業所得稅稅額=860.48x33%=283.96萬元

Y33.位于我國西部地區某市的一家建筑公司2005年財務報告中利潤總額280萬元,

其中:

(1)營業稅210萬元,滯納金7萬元;城建稅5.6萬元,滯納金0.9萬元;

(2)已超過使用年限的在用設備折舊費0.5萬元;

(3)因一工程存在安全隱患,被行政管理部門罰款2萬元;

(4)出售自建建筑物的建筑成本900萬元,銷售收入1100萬元,已按銷售不動產業務

繳納相應的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及地方教育費附加,財產轉讓收益已計入利潤總額。

要求:計算該建筑公司2005年應納企業所得稅。(當地稅務機關確定的營業稅成本利

潤率為15%,計算結果保留到小數點后兩位)

參考答案:(1)稅收滯納金為不得稅前扣除項目,需調增應納稅所得額7+0.9=7.9

萬元。

(2)已超過使用年限但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不得計提折舊,需調增應納稅所得額0.5

萬元。

(3)行政罰款不得稅前扣除,需調增應納稅所得額2萬元。

(4)出售自建建筑物除應繳納銷售不動產營業稅,還應繳納建筑業營業稅,該企業少

交一道建筑業營業稅。補交營業稅=900x(1+15%)(1-3%)x3%=32萬元,補交城建稅、

教育費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32x(7%+3%+1%)=3.52萬元,上述稅金及附加可在計算應

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5)應納稅所得額=280+7.9+0.5+2-32352=254.88萬元

(6)應納企業所得稅=254.88x33%=84.11萬元(該企業未列明屬于國家鼓勵類企業,

即使設在西部,也不得享受優惠稅率。)

Y34.鴻遠公司是西部地區國家鼓勵企業,在A、B兩國分別設有分支機構,2004年和

2005年發生以下事項:

(1)2004年境內所得500萬元,在A國的分支機構取得生產經營所得120萬元,A國

公司所得稅稅率為40%;在A國取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30萬元,A國預提所得稅稅率20%;

從B國分支機構分回利潤40萬元,已在B國納稅15萬元。

(2)2005年境內所得450萬元,從A國分回稅后股息紅利32萬元(已在A國繳納20%

的預提所得稅),B國經營虧損25萬元。

要求:分別計算2004年和2005年該企業匯總應納企業所得稅稅額。

參考答案:(1)2004年:

A國已納稅款扣除限額=(500+120+30)x33%x[(120+30)+(500+120+30)]=49.5

萬元,

在A國已納稅款=120x40%+30x20%=54萬元。A國已納稅款高于扣除限額,2004年

按限額扣除,超過限額的4.5萬元當年不得扣除。

B國應納稅所得額=40+15=55萬元

B國已納稅款扣除限額=(500+55)x33%x[55-(500+55)]=18.15萬元,在B國已

納稅款15萬元,低于扣除限額可全額扣除。

2004年匯總應納企業所得稅=500x15%+(120+30+55)x33%-49.5-15=78.15萬元

(2)2005年:

A國應納稅所得額=32+(1-20%)=40萬元

在A國已納稅款=40x20%=8萬元,境外不同國家之間的盈虧不能相互彌補

A國已納稅款扣除限額=(450+40)x33%x[40-(450+40)卜13.2萬元,A國已納

稅款低于扣除限額,已納稅款可據實扣除,

2004年A國已納稅款超過扣除限額的部分4.5萬元準予抵扣。

2005年匯算清繳應納企業所得稅=450x15%+40x33%-8-4.5=68.2萬元

Y35.某市化妝品廠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消費稅稅率30%。2006年度的生產經營情

況如下:

(1)生產經營:取得產品銷售收入5500萬元;應結轉的產品銷售成本3907萬元;發生

產品銷售費用130萬元;應繳納增值稅120萬元、消費稅830萬元、城市維護建設稅66.5

萬元、教育費附加28.5萬元;發生管理費用480萬元(其中含業務招待費用30萬元,首

次發生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的各項費用80萬元);發生的財務費用55萬元;營業外

支出30萬元(其中含通過當地紅十字會向紅十字事業捐款10萬元);

(2)以貨幣2000萬元和自產產品對外投資,自產產品成本90萬元,對外不含增值稅售

價120萬元(流轉稅和所得稅均未計算);

(3)投資收益:從聯營企業分回稅后利潤42.5萬元(聯營企業所得稅稅率15%)。

要求:計算2006年該化妝品廠匯算清繳應納企業所得稅額是多少?

(不考慮地方教育費附加,計算結果保留到小數點后兩位)

參考答案:(一)用自產產品對外投資為視同銷售應并入收入總額,分回利潤應并入收

入總額,收入總額=5500+120+42.5=5662.5元

(二)準予扣除項目:

(1)銷售成本及視同銷售成本=3907+90=3997萬元

(2)稅金:視同銷售貨物交納的價內稅(費)消費稅=120x30%=36萬元

增值稅=120x17%=20.4萬元

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及地方教育費附加=(36+20.4)x(7%+3%)=5.64萬元

稅前扣除的稅金=830+36+66.5+28.5+5.64=966.64萬元

(3)三項期間費用

業務招待費稅前扣除限額=(5500+120)x0.3%+3=19.86萬元

稅前扣除期間費用=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