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年級化學全書重難點
第一講走進化學世界
1、什么是化學?
2、怎樣學習化學?①學習化學的方法:實驗探究;②學習化學的工具是:
元素周期表;③化學學習的特點是:三個關注(關注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
變化規律)
3化學實驗的基本技能:
①藥品的取用。粉末狀固體,藥匙或紙槽;塊狀固體,鐐子;少量液體,
滴管;一定量液體,量筒或滴管;實驗中未說明用量,一般用最少量;液體1
一2毫升,固體蓋滿試管底部。
②物質的加熱。常用的加熱儀器是酒精燈(燈芯剪平齊,加酒不過肩,加
熱在外焰,內焰溫度低,熄燈用帽蓋,嘴吹最最忌)。給固體物質加熱(試管
固定鐵架臺,鐵夾離口三分一,受熱試管口下傾,免使回水管遭裂,固體平鋪
近管底,移動火焰勻受熱,用畢待冷再拆卸,洗凈放穩莫著急)。給液體物質
加熱(盛液不過三分一,外壁試干防燒裂,木夾持管手握柄,45度傾斜來加熱,
液面液底勻受熱,管口對空不對人)。
③儀器的洗滌(玻璃儀器)。標準:內壁附著均勻水膜,不聚滴也不成股
流下。方法:使用毛刷,用去污劑和水沖洗。特殊油污:附有難溶于水的堿、
金屬氧化物、碳酸鹽用稀鹽酸清洗,附有二氧化鎰、高鎰酸鉀用濃鹽酸洗,油
污用熱堿如碳酸鈉清洗。
④氣體的收集。排水法,適用于不易溶于水或難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的氣
體。向上排空氣法,適用于氣體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適用于
氣體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1、你認為下列選項不屬于化學研究范疇的是(C)
A、物質的組成與結構B、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C、物質的運動狀態D、物質的用途與制取
2、以下屬于物理變化的是(C)
A、大米釀成酒B、菜刀生銹C、濕衣服晾干D、食物腐敗
3、對化學實驗室剩余的藥品,處理方法正確的是(B)
A、帶回家中B、倒到指定容器中C、隨意傾倒到水槽中D、倒回原
試劑瓶中
4、實驗室制取氣體選擇收集方法時,對下列性質不必考慮的是(A)
A、顏色B、密度C、溶解性D、是否與水反應
5、某實驗室報告中有如下記錄,其中實驗數據合理的是(A)
A、用托盤天平稱取11.7克氧化銅粉末B、用100毫升量筒量取5.26
毫升硫酸溶液
C、用廣泛ph試紙測得溶液的ph為3.5D、溫度計上顯示的溫度數為
25.68℃
6、N0在常溫下是一種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大,能跟空氣中的氧
氣迅速起反應生成N02氣體?,F要收集一瓶NO氣體,應采用的收集方法是(A)
A、只能用排水法B、向上排空氣法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D、向下
排空氣法
7、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C)
A、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前,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B、點燃氧氣前,先檢查氯氣的純度
C、用嘴吹滅酒精燈的火焰
D、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前,先在集氣瓶底加入少量細沙
8、下列玻璃器皿的清洗,正確的是(AD)
A、試管中的油污先用熱的純堿溶液洗,再用清水沖洗
B、先把試管中的廢液倒入下水道,再用清水沖洗
C、附有氫氧化銅的試管,先用燒堿溶液溶解,再用清水沖洗
D、盛放石灰水后留下固體物質的燒杯,先用稀鹽酸清洗,再用清水沖洗
9、下列儀器具有能溶解固體、配制溶液、加熱較多試劑三種用途的是(B)
A、錐形瓶B、燒杯C、量筒D、試管
10、在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滴加硫酸銅溶液,觀察到有藍色固體生
成,如果給該試管加熱,加熱后觀察到的現象是藍色固體變黑。
11、通過實驗探究,人體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氣體相比,含量明顯發生變
化的主要有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三種物質。
12、有一燒杯正向放置,上蓋玻璃片,杯中收集了無色無毒氣體,用學過
的知識進行探究,確定該氣體可能是什么氣體。
答:據已知,該氣體比重大于空氣,無色無毒。從假設、驗證方法、可
能看到的現象、結論幾個方面來探究??赡苁嵌趸細怏w,倒入澄清石灰水
振蕩來驗證,如看到的現象石灰水變渾濁,那么該氣體是二氧化碳。還可能是
氧氣,用帶火星的木條驗證,如木條復燃,那么該氣體是氧氣。
13、蠟燭在空氣中燃燒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將其通入燃有蠟燭的燒瓶內,
再通入澄清石灰水內,上述實驗中看到的現象是蠟燭熄滅、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由此實驗得到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是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二氧
化碳能與澄清石灰水反應。
14、將一只裝滿二氧化硫的大試管倒立在水槽中,結果試管中的水液面上
升到超過水槽中的水液面,由此你能得出二氧化硫具有什么性質?
答:二氧化硫能溶于水(或能與水反應)。
(1)試設計實驗證明試管內液體的酸堿性?(用拇指堵住管口,移出水面,
向試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或用pH試紙測定pH值。)
(2)由此實驗你可聯想到二氧化硫與我們學過的哪種氣體化學性質相似?
試寫出一個相似之處的化學方程式。(二氧化碳,與水或氫氧化鈉反應,H20+
S02=H2S03)
第二講我們周圍的空氣
1、空氣的組成
按體積計算,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3%,二氧化碳及其它
0.03%o
2、空氣是寶貴的資源
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用作制硝酸和氮肥,做保護氣等;氧氣比較活
潑,支持燃燒和供給呼吸,氣焊練鋼等;稀有氣體,很不活潑,用作保護氣,
電光源等。
3、氧氣的性質
(1)物理性質:通常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加壓、降溫后可變成淡藍
色液體或淡藍色雪花狀固體;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或向上排
空氣法收集氧氣。)
(2)化學性質:比較活潑,中反應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劑。
4、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1)實驗藥品:暗紫色的高鎰酸鉀(固體)或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鎰固體
的混合物。
(2)反應原理(化學方程式)
(3)裝置:發生裝置、收集裝置。
(4)操作步驟:查、裝、定、點、收、移、熄。
(5)驗證: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若木條復燃,,則瓶內是氧氣。
(6)注意事項:①用高鎰酸鉀制氧氣時,試管口要塞一團棉花,防止加熱時
高鎰酸鉀進入導管。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實驗結束時,應將導管從水中取出,
后熄滅酒精燈,以防水的倒流。
5、物質的分類(混合物、純凈物)
6、物質的性質
(1)物理性質:顏色、氣味、導電性、導熱性、密度、硬度等
(2)化學性質:氧化性、可燃性、毒性、穩定性等
7、物質的變化(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或化學反應)
(1)本質區別:宏觀,是否生成新的物質。微觀,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生變
化時,分子是否變化。
(2)化學變化的基本類型(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化合反應:A+B+=C
分解反應:D=A+B+...
1、目前,我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的檢測項目中不包括(B)(A、C有
毒,D能渾濁空氣,B是植物生長需要的。)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02)C、二氧化氮(N02)D、總懸浮
顆粒(TSP)
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變化,其中都屬于化學變化的一組是(C)
A、水受熱沸騰、酒精燃燒B、汽油揮發、動物的呼吸作用
C、剩飯變饃、鐵鍋生銹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
3、豆科植物根瘤菌能直接固定空氣中的某些氣體成為農作物養料,這種氣
體是(B)(農作物的養料有氮磷鉀等)
A、氨氣B、氮氣C、二氧化碳D、氧氣
4、在中央電視臺發布的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中可看出,造成空氣污染的
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顆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對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
理的是(C)(廢水主要污染水源)
A、環境綠化不好,粉塵到處飛揚B、生活和生產中燃燒煤炭
C、工業生產排放廢水D、機動車排放尾氣
5、某同學做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方法如下圖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B)
(鐵絲燃燒濺落火花,易炸裂瓶底,應在瓶底加細沙。)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C、硫在氧氣中燃燒D、
蠟燭在氧氣中燃燒
6、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C)(雪碧和牛奶中都有酸料和糖料等多種
成份)
A、清新的空氣B、無色透明的雪碧飲料C、蒸儲水D、牛奶
7、“化學反應的綠色化”要求原料物質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轉
入期望的產品中,下列反應類型中一定符合“化學反應的綠色化”要求的是(D)
(從題干分析出“產品”只能有一種,不能有兩種。)
A、分解反應B、置換反應C、復分解反應D、化合反應
8、對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AC)(二氧化硫是
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五氧化二磷顆粒在空氣中看到的現象是煙,不會是
霧。)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時,發出白光和放出熱量
B、硫粉在氧氣中燃燒時,發出藍紫色火焰,生成無氣味的氣體
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有黑色固體生成
D、紅磷在氧氣中燃燒時,產生大量的煙霧
9、物質在“潮濕的空氣”中發生的變化,主要與空氣中的某些氣體有關。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BD)(潮解是固體吸收空氣中的水份在固體周圍形成溶
液的過程,與二氧化碳無關,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的變質有關。熟石灰變質與
二氧化碳在關。)
A、鋼鐵生銹與氧氣、水蒸氣有關B、氫氧化鈉固體潮解與水蒸氣、二
氧化碳有關
C、白磷在空氣中自燃與氧氣有關D、熟石灰變質與氧氣、水蒸氣有關
10、下圖分別是火星與地球的大氣組成(體積分數)示意圖,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B)
A、地球和火星的大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相同
B、地球和火星的大氣中都含有氮氣
C、地球和火星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相同
D、地球和火星的大氣組成完全相同
11、攀登珠穆朗瑪峰必備的物品之一是氧氣瓶,此時氧氣的作用是供給呼
吸;氧氣與人體內的葡萄糖(C6Hl206)發生反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提供人體
活動所需的能量,寫出該反應的化學式:C6H1206+602=6C02+6H20
12、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占21%,生命活動離不開氧氣,自然界中氧氣
的來源是光合作用。
13、物質的變化過程常伴隨著能量的變化,化學變化中通常伴隨能量轉化,
這是因為不同物質包含的化學能的大小不同,在化學變化中物質的化學能可以
轉化成熱能、光能和電能等。(D舉出從環境中吸收熱能的物理變化的例子:干
冰升華、冰塊溶化;(2)鎂條燃燒時,化學能轉化為熱能和光能。
14、被稱為綠色氧化劑的過氧化氫俗稱雙氧水,是一種無色液體,常用作
無公害的消毒殺菌和漂白劑等,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怎樣鑒別水和雙氧水兩瓶
無色液體(簡述實驗步驟、現象、結論)
答:各取少量無色液體于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二氧化鎰,有氣泡產
生的是雙氧水,無氣泡產生的是水?;蛘撸謩e加入有色布條或滴入紅墨水,
能褪色的是雙氧水,不能褪色的是水。
15、在氧氣的性質探究實驗中,有同學取了一段紗窗上的細鐵絲,在自己
收集到的氧氣中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結果沒有觀察到火星四射的現象,
請分析此實驗失敗的可能原因。
答:①從細鐵絲的情況分析:鐵絲可能生了銹或表面有油污;②從收
集到的氧氣分析:收集的氧氣純度可能太低;③從燃燒條件來分析:可能預熱
時沒有達到鐵絲的著火點。
16、空氣的主要成份是氮氣和氧氣,右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
置,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過程中燃燒匙里為什么要盛放過量的紅磷?充分消
耗實驗裝置內的氧氣。(2)這個實驗除了可以得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的結
論外,還可能推論出氮氣難溶于水和其化學性質不活潑的結論。(3)在此實驗過
程中能否用碳、硫代替紅磷?
答:因為碳和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物均為氣體,容器內氣體體積幾乎不
變,瓶內液面不上升,測不出氧氣的消耗量,影響實驗結果。
17、根據下圖用序號回答問題:
(1)實驗室用高鎰酸鉀制氧氣時,應選用D作氣體發生裝置;實驗室制取
二氧化碳時,應選用B作氣體發生裝置;已知二氧化鎰和濃鹽酸混合共熱可
制得氧氣,則應選擇A作發生裝置。(2)某同學欲用F裝置收集二氧化碳,
則二氧化碳應從導管口a通入。(3)若該同學還欲收集一定體積的氧氣,除
用上述裝置G外(氧氣從導管口d通入),還應該選擇另一種儀器,該
儀器的名稱是量簡,其作用是量取被排出水的體積,即為收集到氧氣的體積。
第三講自然界的水
1、水的組成
(1)電解水實驗:正極得到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它是氧氣;負極
得到的氣體能夠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它是氫氣,它們的體積比為1:2,質
量比為8:lo
(2)化學方程式
(3)由電解水實驗可知:水是由氫元素、氧元素組成的。
2、水的凈化
(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純水,都含有許多可
溶性和不溶性雜質,都屬于混合物。
(2)天然水通過沉淀、過濾、吸附、蒸儲等不同途徑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凈
化。
(3)水有硬水、軟水之分。
①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鈣鎂化合
物的水叫軟水。
②可用肥皂水來區分硬水和軟水。產生泡沫較多的水是軟水,產生泡沫較
少易起浮渣的水是硬水。
③使用硬水會給生活和生產帶來許多麻煩。洗衣服不凈、變硬,鍋爐浪費
燃料、損壞過熱爆炸。
④硬水可軟化。蒸儲,煮沸。
3、愛護水資源
(1)地球上的水儲量是豐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有限的
(2)節約用水,防止水體污染(從工業、農業、生活三方面考慮)
4、物質的組成與構成
(1)物質組成。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
(2)物質構成(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等)
①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②分子的質量、體積很小,分子
在不斷地運動,分子間存在著一定的間隔;③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④分子與原子的本質區別: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如,在電解水實驗中,水分子可以分成氫原子和氧原子,而氫原子和氧原子
不可以再分,只是重新組合成氫分子、氧分子。)
1、水可以造福人類,但水被污染后會給人類生存造成危害,為了防止水體
污染,保護水資源,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B)
①減少向空氣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數量,防止形成酸雨
②抑制水中所有動植物的生長
③禁止使用農藥和化肥
④生活汗水經凈化處理達標后再排放
⑤任意排放工業廢水
A、全部B、①④C、③④⑤D、②③④
2、下列方法中可明顯降低水的硬度的是(C)
A、過濾B、靜置C、煮沸D、混合
3、過濾操作中,不必使用的儀器是(D)
A、漏斗B、燒杯C、玻璃棒D、量筒
4、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單質的(C)
A、空氣、鐵粉B、水銀、氧化汞C、二氧化硫、氧氣D、冰、干冰
5、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
A、同種原子可以結合成分子,不同種原子不可以結合成分子
B、“墻內開花墻外香”,說明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C、將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后體積小于100毫升,說明分子間有
間隔
D、分子和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
6、能保持氯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C)
A、ClB、2C1C、C12D、4C1
7、一個裝有開水的熱水瓶有時瓶塞會被頂開的原因是(D)
A、水分解成氧氣和氫氣B、水分子中氫原子和氧原子數目增多
C、水分子變大了D、水分子間間隔受熱變大體積膨脹
8、右邊方框中,表示2個氫分子的示意圖是(D)
9、經實驗測定,某物質中只含有一種元素,下列判斷正確的是(D)(金
剛石和石墨的混合物里面也只有一種元素)
A、該物質一定是單質B、該物質一定是純凈物
C^該物質一定是混合物D、該物質一定不是化合物
10、點燃下列各組混合物時,不可能發生爆炸的是(C)(可燃性氣體或粉
塵與空氣或氧氣混合燃燒才有可能爆炸)
A、氫氣和氧氣B、天然氣和空氣C、氮氣和氧氣D、面粉粉塵和空
氣
11、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等,如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
分子構成,金由金原子構成,氯化鈉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
12、下列物質:①清新的空氣;②酒精;③過氧化氫溶液;④水銀;⑤冰
水共存物;⑥加熱高錦酸鉀完全分解后的固體剩余物;⑦液氧;⑧礦泉水。其
中屬于混合物的有(序號)①③⑥⑧;屬于單質的有(化學式)Hg02;屬于
化合物的有(化學式)C2H60HH20o
13、用電解水產生的氧氣和用加熱高鎰酸鉀產生的氧氣,它們的化學性質
是相同的。
14、右圖是自來水廠生產示意圖:
(1)工廠生產自來水時使用了哪些凈水方法?(沉淀、過濾、吸附)
(2)取水后加入明研的作用是什么?(明磯溶于水生成膠狀物,吸附雜質產
生沉淀,達到凈水的目的。)
(3)活性炭吸附池的作用是什么?(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可溶性和不溶性雜
質,使水達到進一步凈化。)
(4)最后配水前要加藥消毒的原因是什么?(殺死水中有害病菌,保證人體
健康。)
15、水收受熱變成水蒸氣,水分子沒有發生變化,只是水分子間的間隔發
生改變,屬于物理變化;而電解水時,水分子發生了改變,分成了氫原子和氧
原子,屬于化學變化。
16、小強同學在做水的凈化實驗時,經過兩次過濾,濾液仍渾濁,請分析
一下原因。
答:過濾操作要點:一貼、二低、三靠。原因可能有:濾紙破損,液
面高于濾紙的邊緣,接受濾液的燒杯內有不溶性固體雜質。
17、有人說,他發功能使鋁發生化學反應變成銅和金,使鋁分子變成銅分
子和金分子,根據所學化學知識,指出這種說法的反科學之處。
答:①金屬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因此不存在鋁分子、銅分子、金分
子。②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因此鋁不會變成銅和金。
18、右圖是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能從中得出哪些結論?
答:①水是由氫元素、氧元素組成的;②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
個氧原子構成的;③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第四講物質構成的奧秘
1、原子的構成
(1)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電子構成,原子核以由帶正電的質子
和不帶電的中子構成,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3)原子的質量、體積很小,原子在不斷地運動,原子間存在一定的間隔。
(4)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其他原子質量跟它
相比較所等到的比。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
+中子數。
2^元素
(1)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電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決定
元素種類的是核電荷數或核內電子數。)
(2)元素可以組成物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由不同種元素組
成純凈物叫化合物。
(3)元素的分類。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
(4)元素符號
①每種元素都用一個國際通用的符號來表示,這種符號叫做元素符號。
②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表示一種元素、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金
屬元素符號、稀有氣體元素符號,還可以表示一種物質。)
(5)元素周期表
①根據元素的原子結構和性質,把它們科學有序地排列起來就得到了元素
周期表。
②元素周期表有7個橫行,18個縱行,7個周期,16個簇。
3、離子
(1)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離子團,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
(2)核外電子的排布。金屬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一般少于4個,化學反應中
很容易失去電子,從而帶正電形成陽離子;非金屬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一般多
于4個,化學反應中很容易得到電子,從而帶正電形成陰離子;稀有氣體原子
最外層具有8個(He為2個電子)的相對穩定結構。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
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4、化學式與化合價
(1)化學式:用元素符號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瘜W式表示的意義:①表示
一種物質;②表示這種物質的元素組成;③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④表示該
物質一個分子的組成。
(2)化學上用化合價表示元素原子之間相互化合的數目,單質中元素的化合
價為0。
(3)應用化合價推求物質化學式的根據是:①這種化合物確實存在;②化合
物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o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D)(氫原子核內只有1個中子,沒有質子。核內
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A、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B、在原子中,核內質子數與核外電
子數不一定相等C、不同種類的原子,核內質子數不同,核外電子數可以相同
D、原子里有相對較大的空間,電子在這個空間里做高速運動
2^已知一^1^碳12原子的質量為ag,某原子的質量為bg,該原子的相對原
子質量為(C)(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
A、12a/bB、a/12bC、12b/aD、b/12a
3、博士倫隱形眼鏡洗液的主要成份是雙氧水(H202),下列關于雙氧水的
敘述正確的是(B)
A、雙氧水由氧氣和氫氣組成B、雙氧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C、雙氧水分子由氧分子和氫分子組成D、雙氧水分子由二個氫元素和
二個氧元素組成
4、國際互聯網報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億人患有缺鐵性貧血,我國政府
即將啟動“醬油補鐵工程”,這里的鐵是指(A)(平常所說的補鈣、補鋅等,
都是指補這種元素。)
A、鐵元素B、鐵單質C、四氧化三鐵D、氧化鐵
5、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D)
A、在化合物中,金屬元素一定顯正價,非金屬元素有時顯正價,有時顯
負價
B、在各種原子團中,各原子的化合價的代數和一定不等于0
C、化合價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時表現出來的一種性質
D、在H20和0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相同
6、有X、Y、Z三種元素,它們的化合價分別為+1、+5、-2,由這三種
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可能為(BC)
A、X2YZ3B、XYZ3C、X3YZ4D、X2YZ4
7、N2表示氮氣,還可以表示(B)
①氮元素②1個氮分子③2個氮原子④氮氣由氮元素組成⑤1個
氮分子由2個氮原子構成⑥2個氮分子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8、1991年,我國化學家測得了In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它核電荷
數為49,相對原子質量為115,中子數為(C)(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
數,質子數=核電荷數)
A、115B、49C、66D、164
9、下列符號中,既能表示一種元素,又能表示一個原子和一種單質的是(AB)
A、MgB、HeC、H2D^0
10、等質量的下列金屬含原子數目最多的是(C)(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的)
A、鋅B、鐵C、鋁D、鎂
1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
由它們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A1203o
12、Fe、Fe2\Fe”三種粒子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因而屬
于同種元素,但它們的化學性質不相同,這是因為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
不同。
13、搖頭丸的化學式為C9H13N,它的一個分子里含有23個原子,其相對分
子質量為135,碳元素、氫元素、氮元素的質量比為108:13:14,碳元素
的質量分數為80%,10g搖頭丸中含碳元素8g0
第五講化學方程式
1、質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
(D內容: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
質量總和。關鍵詞語:參加、化學反應、質量總和。
(2)質量守恒的原因。一切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不變。
(分子種類一定改變,數目可能改變。)
(3)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解釋現象,推斷化學式,相關計算等。
(4)研究質量守恒定律的方法:定量實驗分析法。
2、化學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學用語
(1)化學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如:4P+502=2P205其質的方面的信息:磷
和氧氣點燃生成五氧化二磷;量的方面信息:微觀上,4個磷原子和5個氧分子
反應生成2個五氧化二磷分子,宏觀上,每124份質量的磷和160份質量的氧
氣反應生成284份質量的五氧化二磷。
(2)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配平,條件,箭號。)
3、根據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審題仔細,格式規范,計算準確。設、寫、找、歹U、解、答。
1、下列變化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是(AC)(抓住參加、化學反應、質量總
和等關鍵詞,A考慮了空氣中的氧氣,D忽略了空氣中的氧氣,C中只有1g氫氣
參加反應,B中冰融化屬于物理變化。)
A、鎂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的質量比鎂重B、10g冰融化后得到10g
水
C、2g氫氣與8g氧氣點燃后生成9g水D、蠟燭燃燒后其減少的質量等
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質量之和
2、2H2+O2=2H2O的反應中,反應前后肯定發生變化的是(B)(排隊法、
驗證法)
A、元素的種類B、各元素的化合價C、物質的質量總和D、各種原
子的數目
3、西班牙有一條酸河,經調查發現是由于其上游河床含有某種物質R在水
中氧的作用下發生反應所致,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R+2H20+702=2FeS04
+2H2SO4,則R的化學式為(D)(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原子數目不
變。)
A、FeSB、Fe2S3C、FeOD、FeS2
4、白磷自燃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應中,磷、氧氣、五氧化二磷的質量比為
(C)(先寫化學方程式,配平,求質量比時應乘上系數。)
A、31:16:142B、31:32:142C、124:160:284D、4:5:2
5、將0.1g紅磷放在充滿空氣的密閉容器中燃燒,收集起來的生成物質量
是(A)
A、大于0.1gB、小于0.1gC^等于0.1gD^無法確定
6、在反應A+B=2C中,將4gA參加反應時,可生成12gC,則參加反應的
B的質量是(B)
A、20gB、8gC、10gD、6g
7、在反應2X+Y2=2Z中,已知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4,Y2的相對分子質
量為32,Z的相對分子質量為(C)(化學方程式中,分子相對質量乘以其計量
數,可代表其參加反應的質量。)
A、56B、28C、40D、80
8、在一個密閉容器內有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后,測得反應前
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右表,下列推理正確的是(AD)(X由4g到0g,說明X一定
是反應物,Y、Z的質量有所增加,說明Y、Z是生成物,且生成物的質量分別是
2g、14g,總共才有了4g的反應物X,那么Q不可能再是生成物了,只能是反應
物,根據質量守恒定律,Q應是12g。)
A、反應物是X和Q,生成物是Y和ZB、反應后生成15gz
C、參加反應的Y和Q的質量比是1:1D、參加反應的X與Q的質量比
是1:3
9、某同學用一氧化碳將8g氧化銅還原成銅時,實際消耗一氧化碳的質量
可能是(BC)(理論上要消耗2.8克一氧化碳,實際上要超過。本實驗過程中,
因一氧化碳可燃,加熱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一會兒,加熱后還要再通入一氧化
碳一會兒。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也要看清是“理論上”還是“實際上”。)
A、2.8gB、4gC、3.5gD、2.6g
10、實驗室用10g高鎰酸鉀放在試管里加熱,一段時間后,稱得剩余固體
的質量是9.2g,則剩余物質是(D)(“一段時間后”不等于“完全加熱后”,
說明反應物可能有剩余。根據化學方程式,反應物由10g,剩余9.2g,少掉的
應是氧氣0.8g,生成0.8g氧氣只需要7.9g高鎰酸鉀,從理論上證明了反應物
有剩余。)
A、K2MnO4和MnO2B>K2MnO4C、KMnO4和K2MnO4D、KMnO4和K2MnO4
和Mn02
11、通電分解水時得到10g氫氣的同時可以得到10g氧氣,等到10ml
氫氣的同時可以得到5ml氧氣。(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與分子個數成正
比。)
12、某化合物在純氧中燃燒生成C02和SO2,兩者的質量之比為11:32,
該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和硫兩種元素,若此化合物的1個分子中含有3
個原子,則此化合物的化學式為CS2,此化合物在純氧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為:CS2+302=C02+2S02(質量比除以相對質量比,得到分子個數比。)
13、在反應aXaYb+8Z=cX+bZ2Y3中,a=3,b=4,c=9。(列方
程組)
14、哥倫比亞號宇宙飛船曾用金屬鋁粉和高氯酸錢(NH4C104)作固體燃料,
加熱鋁粉使其被氧氣氧化,放出大量的熱,促使混合物中的高氯酸鍍受熱生成
四種氣體:兩種氣體是空氣中的主要成分,一種氣體是氯氣(C12),還有一種
氣體是化合物(常溫下是液體)。試寫出其中涉及到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A1+3O2=2A12O3
2NH4C1O4=N2t+202t+C12t+4H20t
15、二氧化碳是常用的滅火劑,但金屬鎂著火卻不能用二氧化碳撲滅,因
為鎂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黑色和白色兩種固體粉末,寫出該化學方程式。
2Mg+CO2=2MgO+C
16、某同學在科技活動課上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論證質量守恒定律,瓶
內放了足量的鹽酸,a是未充氣的氣球,里面放了6.5g鋅粉,將它緊緊套在瓶
口上(如圖1),將圖1的裝置在托盤天平上稱量質量Wig,然后將氣體球內鋅
粉全部倒入瓶內,立即產生氣體,氣球逐漸脹大,鋅全部反應(如圖2),反應
結束后,再次稱量,質量為W2g,結果W1>W2,于是該同學認為此反應不遵守
質量守恒定律,請你分析:(1)該同學的結論對嗎?為什么?(2)根據人類對質
量守恒定律的研究你認為在驗證這一定律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答:(1)不對。該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因為在此實驗條件下,W2<
W1,是由于圖2中產生大量的H2氣球膨脹,在空氣中產生浮力的緣故。(2)我
認為應注意以下問題:①該反應是否為化學反應;②反應前后各種物質的質量
不能漏掉;③根據反應物、生成物的狀態及條件設計實驗;④正確操作。
第六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金剛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質及主要用途。
2、碳的幾種單質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是由于它們內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
同。
3、由于碳的不同單質參加化學反應的最小粒子是相同的碳原子,所以它們
的化學性質是相似的。
4、從分子結構的不同來認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質。
5、氧氣、二氧化碳實驗室制法的比較(1)實驗室里制取氣體要注意:①選
擇適當的反應,包括反應物狀態和反應條件,即確定反應原理。②選擇合適的
實驗裝置,包括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③驗證所制得的氣體就是所要制取的氣
體,即檢驗氣體。(2)氧氣、二氧化硫制法的比較:
6、溫室效應是一大環境問題,它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它會帶來哪些
危害?為了防止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強,人類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你力所能及地
可做些什么?7、掌握物質間的轉化。見右圖。
1、下列由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是(BC)A、二氧化碳和干冰B、金
鋼石和石墨C、氧氣和臭氧D、氫氣和液氧
2、下列各組物質中,化學性質不同的一組是(D)(A、B、C中,是同種元
素組成的不同單質,由于內部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但由于參
加化學反應的最小粒子是相同的原子,所以化學性質相同。)A、金剛石、石
墨B、紅磷、白磷C、氧氣、臭氧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鉛筆芯的主要成分是(B)A、鉛B、石墨C、碳黑D、木
碳
4、下列物質中,屬于還原性固態單質的是(B)A、氧氣B、碳C、
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
5、下列物質的成分或主要成分相同的是(A)A、石灰漿和石灰水B、
冰和干冰C、煤和石油D、水銀和銀
6、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含鉀的化合物,鹽酸加入草木灰中有一種無色
的氣體生成,該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A)A、
K2C03B、KC1C、K2S04D、KOH
7、下列敘述錯誤的是(D)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碳的氧化物B、
14g一氧化碳和22g二氧化碳中含碳元素質量相等C、1個一氧化碳分子中有1
個碳原子和1個氧原子D、1個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個碳原子和1個氧分子
8、科技人員向農民建議:在利用溫室生產作物時,向溫室中施放二氧化碳,
可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這主要是因為(CD)(“溫室效應”有利的一面,也
有不利的一面。)A、二氧化碳可使害蟲窒息死亡,從而有效地防治植物病蟲
害B、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燒,施用二氧化碳可避免火災C、植物的光合
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施放二氧化碳可促進作物生長D、二氧化碳可產生“溫室
效應”,能使溫室內的溫度穩中有升
9、下列物質間的轉化不能一步實現的是(C)A、C02-CaC03B、CaC03
C02C、CO-H2c03D、C0->C02
10、有一種氣體,它可能是CO、C02、0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的?,F測定
其中含氧元素60%,則該氣體不可能是下列哪種情況(CD)(計算出上述三種氣
體中的氧元素的質量分數分別是57.1%、72.7%、100%,對照選項逐一估計可能
性。)A、CO和02的混合氣體B、CO和C02的混合氣體C、C02和02的混
合氣體D、C02
11、在H2、CO、C02、02、CH4五種氣體中,當前被科學家認為導致“溫室
效應”的是C02,將成為一種重要的無污染的新型燃料的是H2,能使人中毒的
是C0,在加壓降溫的條件下較易變成固體的是C02,在工業上既可作還原劑,
又是城市居民常用的燃料的是C0,燃燒產物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是C0、
CH4,植物呼吸作用所需的氣體是02,點燃前必需檢驗純度的是H2、CO、CH4,
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氣體是C02,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氣體是C0o(H2
也有還原性,但不是常用的燃料。注意“燃燒產物”。植物的光合作用時才需
要C02??扇夹詺怏w點燃前都必需檢驗純度。C02能溶于水。C0的相對分子量是
28,與空氣的相對分子質量29相差不大。)
1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原理是
(化學方程式);泡沫滅火器中的反應原理是(化學方程式);廚房中做饅頭
時加入蘇打可以使饅頭疏松多孔是因為蘇打(碳酸鈉)與面粉中發窖時產生的
有機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的緣故;在廚房里鑒別兩包白色調料精鹽和純堿可以
用食醋(純堿的主要成分碳酸鈉);鑒定草木灰、雞蛋殼中含有碳酸根離子可
以用稀鹽酸;證明一塊生石灰中含有未燒過的石灰石可以用稀鹽酸;人們常將
雞蛋浸入澄清石灰水來保鮮,理由是什么?(雞蛋呼出的C02與澄清石灰水反
應,生成的CaC03將小孔堵住,阻止其進行呼吸作用而達到保鮮目的。)
13、在一密閉容器中,若盛有6g熾熱的炭和24g氧氣,充分反應后容器里
的氣體是C02和02(根據化學方程式,6gC需16go2,此時屬完全燃燒。);若
只盛有8g氧氣,則充分反應后容器中的氣體是C0(由上空知,此時可能為不完
全燃燒,由方程式6g需8g02生成C0,說明只能是不完全燃燒。);若充分反
應后容器中盛有的氣體是C0和C02,則密閉容器中盛有的氧氣的質量范圍是8g<
氧氣的質量<16g。
14、含氧元素質量相等的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的質量比是14:11o
15、質量相等的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所含氧元素的質量比是H:14o
16、在大燒瓶中充滿C02,燒瓶用帶導管的膠塞塞緊,伸入燒瓶導管的一端
縛好了一個氣球,拔開膠塞,倒入濃NaOH溶液后立即塞緊,振蕩。(1)觀察氣
球的變化并解釋氣球變化的原因。(2)如何證明反應生成了碳酸鹽?(3)要使
瓶內氣球自動脹大,你還有什么辦法?(4)你還能設計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
應的其它實驗裝置嗎?
答:(1)氣球鼓起來,因為C02和NaOH反應導致瓶內壓強變小。(2)拔下膠
塞,向瓶內加入稀鹽酸,產生氣泡即證明反應生成了碳酸鹽。(3)瓶內的氣體可
以換成N02氣體、HC1氣體、C02氣體,加入的物質分別可換成木炭、氫氧化鈉
溶液、水,這樣瓶內的氣體都能與瓶內物質反應,使壓強變小。(4)見右圖。
第七講燃料及其利用
1、燃燒的條件:①可燃物;②空氣或氧氣;③達到著火點。
2、滅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它物品隔離;②隔絕空氣或
氧氣;③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1、下列現象屬于化學變化的是(CD)
A、汽油揮發B、石油分饋C、酒精燃燒D、食物氧化
2、下列屬于純凈物的是(A)
A、酒精B、石油C、煤D、天然氣
3、物質在空氣中發生緩慢氧化、自燃、燃燒及爆炸的共同點是(AD)
A、放出熱量B、發光C、有響聲D、氧化反應
4、為了使天空變得更藍,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B)
A、積極植樹造林B、大量使用煤作燃料C、西氣東輸工程D、開發
太陽能和風能
5、下列情況中可能會發生爆炸或失火的是(A)
①乘火車時攜帶鞭炮;②在面粉廠吸煙;③店鋪開張時大量懸掛氫氣球;
④在加油站中照明裝置出現電火花;⑤點燃氧氣和氫氣的混合氣體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6、自然界中以現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稱為一級能源,需要依靠其它能源間接
制取的能源為二級能源,下列說法或設想正確的是(A)(B)是二級能源,C、
D是一級能源。)
A、氫氣是一種高效而沒有污染的二級能源
B、火力發電廠提供的電能是一級能源
C、太陽能和地熱能是二級能源
D、“海底可燃冰”是綠色二級能源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B應用濕抹布,D應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
A、山林發生火災時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樹枝等可燃物
B、酒精燈不慎翻倒失火時用水沖滅
C、炒菜時油鍋中的沒失火應立即蓋上鍋蓋,關掉灶具
D、圖書檔案失火時選用泡沫滅火器滅火
8、家用液化石油所燒飯時鍋底出現黑色粉末,你的分析或做法是(C)
A、是液化氣瓶中固體雜質很多,應由燃氣公司負責
B、爐溫太高,鋁制鍋底被氧化燒壞造成的
C、燃氣沒有充分燃燒,應把灶具的通空氣閥門開大
D、屬于正常現象,不必采取措施
9、溫室效應和土地沙漠化及能源短缺都是人類面臨的嚴重問題,你認為世
界的能源發展方向是(A)
A、多種能源的開發利用B、以電能取代其它能源
C、繼續依賴化石燃料D、大力節約能源如以自行車替代汽車
10、以化學式填空:(D高梁玉米的籽粒經發酵、蒸儲得到的燃料C2H5OH;
(2)池沼底部的可燃性氣體CH4;(3)最清潔的燃料H2;(4)煤氣中有毒物
質C0。
11、古代鉆木取火的方法與這三句話有關:甲:木頭內能增大,溫度升高,
乙:達到木頭著火點,丙:鉆木頭時克服磨擦做功,這三句話正確的順序是丙、
甲、乙。
12、酸雨是由S02和一些氯的氧化物等物質溶解在雨水中形成的,它對
建筑和植物及森林等都有腐蝕作用。防止燃燒產生S02的方法有多種,如
在煤中摻入消石灰,當煤燃燒時S02與消石灰作用,生成亞硫酸鈣,亞硫酸鈣
再被空氣氧化成硫酸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S02+Ca(0H)2=CaS03+H20
2CaS03+02=2CaS04
13、汽車尾氣中含有CO和NO等有害氣體(會污染空氣),其凈化過程是:
"、“催化劑作用下,用C0將N0還原成N2。(2)再通入過量空氣,使剩余
占燃
3元至氧化,試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1)2c0+2N0催化劑2c02+N2(2)2C0+02
=2C02
14、已知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四種氣體的相對分子量分別是16、30、
44、58,沸點分別是(°C)—164、一66.6、一42.1、一0.5。(1)氣體打火機
使用的有機燃料,稍加壓降溫即可液化,減壓(打開閥門)很容易氣化,遇明
火即燃燒,你認為符合這種條件的有機燃料是丁烷。(沸點略低于常溫,便
于降溫。)(2)根據已知信息,得知這類碳氫化合物的沸點與它的相對分子質
量的關系是:沸點,隨著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而升高。甲烷、乙烷、丙烷、
丁烷的化學式分別是CH4、C2H6、C3H8、C4H10,從中發現這類碳氫化合物的分
子中碳原子和氫原子結合有一定規律,若分子中的碳原子數為n,則氫原子數為
2n+2o
15、火柴是生活的必需品,火柴頭上的物質主要成份是氯酸鉀、二氧化鎰、
硫化鈾(Sb2S3),火柴盒側面涂有一層紅褐色物質,主要成份是紅磷和玻璃粉。
劃火柴時,因磨擦產生熱量,有氧氣放出,生成白煙,進而引燃木條,用化學
方程式表示:
(1)生成氧氣的反應:2KC103=2KC1+302f。
(2)生成白煙的反應:4P+502=2P205。
(3)可燃物(點燃然燒生成+3價Sb的氧化物和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
氣體的反應:2sb2s2+902=2Sb203+6S02。
(4)火柴棍充分燃燒的反應:C+02=C02o
16、“西氣東輸”工程使無一皿了管道天然氣,市民若以現有管道煤
占燃
氣灶具使用天然氣,則灶具應作何施藜?提示:煤氣灶由灶體、進氣管(進co
或CH4),進風管(進空氣),開關組成。點燃
答:進風管口徑應增大,因為根據C0和CH4充分燃燒的方程式可知,
每2體積C0消耗1體積02,而1體積CH4需2體積02助燃。
17、將燃著的鎂條放入盛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鎂條依然能劇烈燃燒并
放出大量熱,燃燒結束后發現瓶內留下一種白色固體和一種黑色固體,請根據
該實驗事實考慮:
(1)瓶中發生的反應方程式為:2Mg+CO2=C+2MgO。
(2)從該實驗事實可得到的啟示是:
①二氧化碳不是絕對地不支持燃燒;②金屬鎂發生火災時無法用二氧
化碳撲滅;③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加。
第八講金屬和金屬材料
1、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
2、金屬的物理特征:常溫下都是固體(汞除外)有金屬光澤,大多為電和
熱的良導體,有延展性,密度較大,熔點較高等。
3、鋼的硬度和強度比純鐵更高,搞腐蝕性能更好,日常使用的金屬材料大
多屬于合金。
4、物質的用途主要決定于物質的性質,但要考慮價格、資源,是否美觀、
便利,廢料是否易于回收,對環境的影響等多種因素。
5、金屬與氧氣和與酸的化學反應,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不同,說明金屬
的活潑程度不同。
實驗室常以鋅粒和稀鹽酸反應制氧氣,而不常用鎂和鐵,因為鎂活潑,反
應速度快難控制,鐵相對穩定,速度慢。
6、鐵生銹的條件與空氣和水直接接觸,防止鐵銹蝕的原理隔絕空氣
和水,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涂油、刷漆、鍍金等。
7、煉鐵的主要原理在高溫下,用CO把鐵從鐵礦石中還原出來。
1、鐵釘在下列情況下最容易生銹的是(B)
A、浸入在植物油中B、在潮濕的空氣中C、在干燥的空氣中D、浸
沒在蒸儲水中
2、下列可用于配制或盛放玻爾多液的容器是(AC)(鐵、鋁能與硫酸銅反
應。)
A、玻璃瓶B、鐵桶C、塑料桶D、鉛桶
3、金、銀、銅常被用作錢幣流通,從化學角度,主要是利用它們的(D)
A、密度極大B、硬度適中C、具有光澤D、化學性質穩定
4、從金屬利用的歷史看,先是青銅器時代,而后是鐵器時代,鋁的使用是
近百年的事,這個先后順序跟下列有關的是:①地殼中金屬元素含量;②金屬
活動性順序;③金屬的導電性;④金屬冶煉的難易程度;⑤金屬的延展性。(A)
(金屬越活潑冶煉難度越大,鋁在地殼中的含量最豐富。)
A、②④B、①③C、②⑤D、③④
5、醫療上的“理療熱法”,是利用細鐵粉緩慢氧化放出均勻穩定的熱,使
患處保持溫熱活血狀態,則5.6克鐵粉完全氧化成紅色粉末,消耗氧氣的質量
為(B)
A、1.6g2.4gC、3.2gD、4.8g
6、“真金不怕火煉”的原因是(D)
A、金的熔點高B、金的硬度大C、金的密度大D、金不活潑高溫時
也不與氧氣反應
7、為驗證鐵、銅、鋁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可選用的一組物質是(B)
A、FeS04溶液、Cu、A1C12溶液B、CuS04溶液、Fe、A1C12溶液
C、CuS04溶液、Fe、AlD、A1C12溶液、Fe、Cu
8、有關部門規定,新建小區戶外給水管必須使用塑料管,其主要目的是(A)
A、保護金屬資源B、金屬易腐蝕,塑料使用時間長
C、塑料密度小,減輕房屋自身重量D、降低成本
9、廢舊電池必須回收集中處理,其主要原因是(D)
A、可以利用電池的金屬材料B、回收其中的石墨電極
C、避免電池中的電解液腐蝕其它藥品D、防止電池中汞、鋁等對環境
污染
10、青銅器是銅錫合金,耐腐蝕性強,取青銅樣品8.1g,經分析其中含錫
0.9g,則青銅中銅和錫的質量比是(C)
A、9:2B、9:1C、8:1D、4:1
11、家庭中的日常生活用品有許多是由金屬材料制成的,例如:體溫計中
的液體是水銀,導線的內芯一般是銅,水龍頭表面鍍的是倍,炒
菜鍋最好是用鐵,燈泡的燈絲是鴇,封閉陽臺的窗框是鋁合金,
鎖芯及鑰匙是銅合金。
12、目前世界上年產量最高的金屬是鐵,它的兩種主要合金是生鐵
和鋼;用它們做飲具是利用了其導熱性,能被壓成薄板或抽拉成絲是
因為它們有延展性。
13、自行車用久了表面會出現紅色的鐵銹,其主要成份是Fe203,
這是由于鐵跟水、氧氣發生緩慢氧化而生成的,自行車的下列部件采用的
防銹方法分別是鏈條涂油,
支架刷漆,鋼圈電鍍。
14、在硫酸鋅溶液中混有少量CuS04溶液,可加入足量鋅粒充分反應
后過濾,即能除去雜質,反應的方程式為Zn+CuS04=Cu+ZnS04。
15、與金屬跟化合物溶液的轉換反應規律相似,非金屬也有類似規律,已
知實驗事實為:Br2+2NaI=2NaBr+I2oC12+2NaBr=Br2+2NaCl0則三種非
金屬元素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Cl>Br>Io
16、設計簡單實驗區分銅粉和鐵粉,寫出方法、現象和結論。
答:方法一:(方法)取樣,分別用磁鐵吸引,(現象)能被吸引的
(結論)是鐵粉,(現象)不能被吸引的(結論)是銅粉。方法二:取樣,分
別加入稀鹽酸,表面有氣泡生成的是鐵粉,無氣泡生成的是銅粉。(方法一依
據其物理性質,方法二依據其化學性質,都寫全了方法、現象、結論。)
17、某同學在廚房中進行了觀察和思考,請推測他的總分思考內容:
(1)蜂窩煤在爐中燃燒時,聞到一股刺激性氣味,他推測該刺激性氣體是
S02o(煤碳中的S與空氣中氧氣反應后的產物。)
(2)廚房中空氣較為潮濕,一些金屬制品銹蝕較快,他認為這與上述刺激性
氣體在潮濕空氣中變成硫酸酸霧有關聯,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S02+2H20
+02=2H2S04o這種酸的溶液腐蝕鋼鐵制品的反應方程式為Fe+H2S04=
FeS04+H2t。
18、在杠桿兩端分別掛著質量和表面積都相同的鐵球和鋁球,這時杠桿平
衡。將兩球分別浸泡在質量相同、溶質質量分數也相同的稀硫酸中(如圖),
直至兩個燒杯中均沒有氣泡產生為止。兩球的外形變化不大,且無孔洞出現,
試回答:
(1)鐵球和鋁球分別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依次是:
Fe+H2S04=FeS04+H2t
2Al+3H2S04=A12(S04)+3H2t
(2)下列有關鐵球和鋁球內部情況的敘述正確的是(AD)
A、鐵球一定是空心的B、鐵球可能是空心的
C、銅球一定是空心的D、銅球可能是空心的
(3)燒杯中不再產生氣泡時,拿掉燒杯,出現的情況應是(B)
A、杠桿仍然保持平衡B、要想使杠桿保持平衡,支點應向右移動
C、要想使杠桿保持平衡,支點應向左移動
第九講溶液
1、溶液、溶質、溶劑的概念
2、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穩定性的特征。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密度、濃度、性
質都相同。穩定性指外界條件不改變,溶液久置不出現沉淀,不分層。
3、溶液和濁液的比較。不同點:溶液是均一的、穩定的;濁液是不均一、
不穩定的,久置后會出現下沉或分層。相同點:都是混合物。
4、物質溶解時,往往會引起溫度的改變。溶解的過程發生兩個變化,一種
是溶質的分子或離子向水中擴散的過程,要吸收熱量;另一種是溶質的分子或
離子與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離子過程,要放出熱量。當吸熱小于放熱時,
溶液溫度降低,反之升高。
5、飽和溶液的概念要素:①在一定溫度下;②一定量的溶劑里;③不能再
溶解某種物質。上述條件下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不飽和溶液。
6、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轉化。一般情況下,飽和溶液,升溫或加入溶劑,
轉化成不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降溫或加入溶質或蒸發溶劑,轉化為飽和溶
液。
7、溶解度概念要素:①一定溫度;②100g溶劑;③飽和狀態;④單位:go
8、溶解性和溶解度的關系,溶解度曲線。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
度的升高而增大。
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小,如NaClo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
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如熟石灰。
9、氣體溶解度概念要點:①壓強lOlKPa,一定溫度下;②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設項目造價咨詢實施方案
- 低溫無壓燒結氮化硅基陶瓷制備工藝研究
- 基于晶體塑性有限元的激光選區熔化316L不銹鋼微觀力學研究
- 雙重信息整合情境下他人孝道行為對信任決策的影響
- 基于足跡家族理論的漢江生態經濟帶水土資源不確定優化配置研究
- 桂東南民間藝術在旅游文創產品中的設計形式研究-以玉林茶泡為研究對象
- 消費者知識對閑魚平臺二手手機購買意愿影響研究-基于感知風險中介效應
- 肟酯類自由基-陽離子耦合型可見光光引發劑的制備及其光聚合應用
- 疏肝調神整合針灸對中度抑郁障礙運動皮層興奮性的影響
- 缺氧微環境下HIF-1α-BNIP3信號通路介導的細胞自噬在牙髓炎發病機制中的研究
- 青光眼小梁切除手術
- (2024年)肺栓塞課件
- 2024吉林省民航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電磁現象及其應用-理解電磁現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 車輛行駛安全培訓模板
- 開展中醫藥健康文化宣傳活動方案(樣式)
- 油漆涂料行業市場分析
- 呼吸道合胞病毒知識科普
- 跨境數據流動與治理
- 輸血治療知情同意書
- 幼兒園副園長聘任園長合同(36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