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華大學導游詞_第1頁
北京清華大學導游詞_第2頁
北京清華大學導游詞_第3頁
北京清華大學導游詞_第4頁
北京清華大學導游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北京清華大學導游詞清華大學(TsinghuaUniversity),簡稱"清華",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北京清華大學導游詞范文,歡迎借鑒參考。

北京清華大學導游詞(一)

清華大學(TsinghuaUniversity),中國綜合性大學,位于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生,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并于1929年秋開辦研究院。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辦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清華大學遷回清華園原址復校,設有文、法、理、工、農等5個學院,26個系。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后,清華大學成為一所多科性的工業大學,重點為國家培養工程技術人才,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1978年以來,清華大學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逐步恢復理科、經濟、管理和文科類學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繼續教育學院。1999年,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并入,成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在國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經過"211工程"建設和"985計劃"的實施,清華大學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科研開發以及整體辦學條件方面均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目前,清華大學已成為一所設有理、工、文、法、醫、經濟、管理和藝術等學科的綜合性大學。

清華大學現有教職工7800余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3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6名,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1100余人。全國重點學科49個;本科專業5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5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2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7個。在校全日制學生27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3000余名,碩士生8600余名,博士生4600余名。有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的在校留學生及進修生1300余名,遠程教育學員7500余名。學?,F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1個,國家專業實驗室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4個、體育總局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科技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6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3個,教育部網上研究中心6個。學校藏書400余萬冊。學校占地面積400余公頃,建筑面積230余萬平方米。出版物有《清華大學學報》(分自然科學版、英文版、哲學社會科學版)、《世界建筑》、《裝飾》、《清華大學教育研究》等。

清華大學治學嚴謹,有著較高的學術水平和教學質量。清華大學傳承"培養具有為國家社會服務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至今,共培養了11萬余名學生,其中包括一大批中華民族引以為自豪的治學大師、興業英才和治國棟梁。他們中有竺可楨、高士其、姜立夫、段學復、張子高、楊石先、葉企蓀、周培源、錢三強、王淦昌、鄧稼先、梁思成、楊廷寶、錢偉長、吳仲華、洪深、曹禺、金岳霖、王力、陳岱孫、錢鐘書、費孝通、吳晗、周光召、林宗棠等。此外,馬寅初、陳寅恪、熊慶來、華羅庚、茅以升、吳有訓、錢學森、張光斗等是清華的進修生和資助生,美籍學者楊振寧、李政道、林家翹是清華校友。在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勛章"的23位功勛中,有14位是清華校友。截至20__年12月底,1537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近25%為清華大學校友。

水清木華九十余載,清華大學蘊育著獨特的精神魅力。清華大學的初期發展,雖然滲透著西方文化的影響,但學校植根于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沃土,形成了自己優良的傳統和精神。以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為代表的清華學者,主張中西兼容、文理滲透、古今貫通,對清華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于言"的校風,從建校初期就成為清華師生治學與為人的追求,并一代代得以傳承。從"五四"愛國運動、"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到反內戰爭民主的"一二一"學生運動,從施滉、韋杰三到聞一多、朱自清,生動地展現了清華師生的革命精神。解放后,清華大學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又紅又專"方向,培育"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探索出一條"愛國、成才、奉獻"和"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成才道路。今天,她更以"拼搏、創新"的精神,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清芬挺秀,華夏增輝。今天的清華大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新時代的清華人繼承愛國奉獻的優良傳統,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于言"的校風。面臨世紀之交中國迅速發展的機遇,清華大學正向著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邁進,努力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1911年建立"清華學堂"后更名為"清華學校"(留美預備學校)

1925年設立大學部,同年開辦研究院(國學門)

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有文、法、理、工4個學院,16個系

1937年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

1938年長沙臨時大學遷到昆明,更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1946年遷回北京清華園復校,有文、法、理、工、農5個學院,26個系

1952年經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成為多科性工業大學

1978年恢復全國高等教育招生考試

1984年設立國內高校中第一個研究生院

在管理工程系基礎上建立經濟管理學院

在已有理學科系基礎上恢復理學院

1985年建立國內第一個繼續教育學院

1988年在建筑系基礎上建立建筑學院

1993年在已有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系、所基礎上建立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1994年在已有信息學科系、所基礎上建立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1996年在已有機械類學科系、所基礎上建立機械工程學院

1999年恢復建立法學院

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并入,成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20__年在已有土木水利類學科系、所基礎上建立土木水利學院

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礎上建立公共管理學院

20__年建立醫學院

20__年在傳播系基礎上建立新聞與傳播學院

20__年原隸屬信息產業部的華信醫院(原酒仙橋醫院)和玉泉醫院正式并入

20__年4月正式掛牌,分別成為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第二附屬醫院

20__年在工程力學系、宇航技術研究中心等基礎上建立航天航空學院

好了,校園概況這么多,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周邊的景點,我們看前面的這塊石頭是三峽石。

這塊巨石貴韻。

我身后是近春園遺址公園,"近"是遠近的近,春,春天的春。公園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近春園也遭到嚴重破壞。從此倫為荒島100余年。直到1979年,學校才決定徹底改造荒島,在島上種植草坪、修建假山、亭子,經過幾年的改造,荒島終于成了現在這處具有歷史和文化氣息的勝跡。

這棟雕像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他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治學思想,至尊孔子雕像是清華的一位畢業生專門從孔子的故鄉山東曲阜運過來的,它的意思是希望清華的學生們不要忘記傳統的儒家思想,希望理工科的學生能多關注人文科學。前面的亭子是"臨漪榭",臨,是面臨的臨,漪是漣漪的漪,榭則是指水邊的亭子,是遺址內唯一象征性的舊物恢復。

吳晗先生是清華大學歷史系畢業生,在校期間學習刻苦,在學術上很有成就,蘇俄已被同學們戲稱"太史公"。他從清華畢業后,就一直留校擔任助教、教員、教授等職,1949年北平解放后,曾調任北京市副市長。""期間,吳晗因著有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而受到迫害,1969年慘死在獄中,后來清華師生為了紀念這位基礎校友,學者在荒島上立了一尊吳晗像,并且修建

了"晗亭"這兩字是鄧小平親筆手書的。

"荷塘月色亭"是為紀念朱自清而建,他畢業于北大哲學系,1925年應聘清華執教,先后擔任過國文系教授、圖書館長、朱自清寫過很多散文,如《背影》、《春》、《荷塘月色》等,其中《荷塘月色》就是描述近春園的景觀,這篇文章用描寫了一幅清有美妙的畫面,"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添的葉子,星星點點的荷花,淡淡的月光,默默的荷香。。。這一切都反映了他當時苦悶、孤獨的心情。1948年他因貧病交加而去世。臨終時他還囑咐家人,不要政府派給的廉價美國面粉,毛澤東稱贊他"寧死不買美國救濟糧"后來清華師生為了紀念朱自清同志,就在此建了"荷塘月色亭"以資紀念。廳內懸掛的"荷塘夜色"四字是來自朱自清文章手稿中的筆跡。對面山上的零零閣,是20__年竣工。所以叫零零閣。近春園是清華師生休閑的場所。

現再給大家10分鐘照相。

我們現在去參觀清華園區,

大家左側這兩棟樓是第一,二教學樓,分別建于52、54年,是蘇式建筑風格,里面有大小教室數間。現在人在使用。

禮堂西側市科學館,建于1917年,初起是理科實驗樓。26年物理系在此辦公,現在這里面有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也被破壞,去年剛才新裝修。

最北邊這個雄偉建筑是清華的大禮堂,使清華大學第二批建筑中的四大建筑之一,建成于1920年至今為止已經87歲了,他是一座羅馬史和希臘式相混合的建筑。圓頂、銅門、門前有四根兩人合抱粗的漢白玉大石柱,位于清華大學大中心,占地面積1800平方米,高27.6米有座位1200個是當時國內學堂中最大的禮堂兼講堂,建禮堂時,美國政府不信任中國的建筑技術和建筑材料,所以由美國設計師莫非設計,一磚一瓦從美國先由水路運到天津塘沽,然后運到北京,花費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還有一棟和他一模一樣的建筑,很多反帝愛國運動也是從這里動員出發,現在我們人在此舉辦各種各樣活動。

大禮堂東側建筑物i是水電水利系,胡錦濤同志畢業于此。

南側的同方部也是清華早期建筑之一,還長期用作8月27號祭祀孔子的地方,"同方"兩字與字《禮記》,"同方部"是指"志同道合者相聚的地方"。1936年在此為魯迅先生舉行過追悼會,聞一多,朱自清都發表了演說?,F在是清華校友辦公室。

清華學堂是清華第一棟教學樓,1911年竣工,96歲了的德國古堡式的古堡式建筑,門上端"清華學堂"四字是清朝軍機大臣那桐所書。25年在這里增設了"國學研究院"當時著名的四大導師,梁啟超,王國維,。陳寅一、趙元任在此辦公。1946年作為建筑系的專用關,梁思成為系主任,現在是清華研究生院辦公室。

日晷是1920級的學生畢業時獻給母校的禮物,它的上部是中國古典計時器,圓盤中央的不銹鋼針,圓盤中央的不銹鋼針指著地球的南極北極,圓盤上面刻著十二個時辰,圓盤下面也刻著十二個時辰,春分以后看太陽照射圓盤上面的不銹鋼針的陰影計時,秋分以后看圓盤下面鋼針的陰影計時。沒有太陽是舊物作用,下部的底座上刻著"行勝語言"四字,是920級學生的名言,也是清華的校風。就是鼓勵清華的學生們少說多做,發揚實干的精神。

東面的石頭上的八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1914年,梁啟超先生以《君子》在大禮堂給清華的學生進行了一次演講,其中,他引用了《周易》中‘乾’,‘坤’兩字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就是說人應該天一樣,剛健不已,自強不息,努力進取,也應該想的一樣柔和,培養出公而無私,寬厚為懷的高尚品質。只有這樣才能擔當起建設祖國的重任,演講過后,學校就以此八字為校訓,設計?;?,從而永久留傳。

現在介紹到此,現再給大家10分鐘照相。

北京清華大學導游詞(二)

各位游客們大家好,我是您們的導游小北,今天我們參觀的中國最著名學府之一-清華大學

華大學創辦于1911年,是中國最著名的大學,也是全中國大學的典范,很多人都會來這瞻仰一下最高學府的樣子。清華校園曾是皇家園林,亭臺樓榭與湖水樹林相映,環境非常優美,園中的建筑大多中西合璧,顯得高貴典雅。

清華大學的主要景觀位于西門附近,不過近幾年為了保證校園學生學習秩序,西門附近進行了進入管制。游客從西門進入需要按照開放時間,持身份證排隊登記,然后進入。除西門之外,東門、北門等幾個校門一般全天開放,個人參觀可以隨時進入,從東門、北門進入也可以游覽整個校園,但需要步行約1.5公里左右到達西門附近的景觀區,而且這個開放并非官方同意,在監管較嚴時也會出現無法進入的情況。僅游覽西門部分的主要景觀再從西門離開,僅需步行約2公里,走走看看1小時即可。清華整個的校園較大,長寬都有兩公里左右,若要到校園其他地方逛逛則需3小時左右甚至更久。

清華校園內的主要景點有近春園、水木清華、大禮堂、清華學堂、二校門等,可以從西門進入后順時針一一參觀。

近春園是原來皇家園林的中心地帶,有湖水、小亭和蔥郁的樹木,環境清幽。小湖里面種滿了荷花,每到夏季開放,十分漂亮。這個荷塘也正是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所描寫的荷塘,可以好好觀賞一下。

水木清華、大禮堂和清華學堂是清華園里最著名的三座建筑。水木清華建于湖水旁邊,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大禮堂的建筑則是西式的圓頂紅墻,在大禮堂旁邊還有一片大草坪,草坪和大禮堂的合影也是清華形象的代表之一。清華學堂是一座別致的二層小樓,是清華大學的第一批校舍,有灰色的墻磚、白色的立柱,中西合璧,建筑非常優雅。二校門位于清華學堂的南側,這座乳白色圓拱式校門的照片流傳甚廣,是清華最為著名的景點,也是清華的代表形象,絕大多數游客都會在此留影紀念。

位于這些主要景點區域的東側是清華的主要教學區、研究所和生活區,若有興趣可以前去參觀一下,感受最高學府的學術氣息,不過要注意不要打擾到學生們的生活和學習。校園較大,還有些人在校內提供自行車出租服務,一般每小時10-20元左右,需要押一定的押金或押身份證。不過這些服務均屬于私自開設,并非官方提供的正規服務,不推薦選用。

北京清華大學導游詞(三)

清華大學是一所歷史非常悠久的學校,它所在的地區是北京西北郊的名勝園林區,最早在明朝的時候,這里是一個私家園林。清朝時,這里是圓明園的一部分,叫做熙春園,是康熙皇帝的行宮。道光年間,道光皇帝把熙春園分為兩部分,西邊的一部分取名為近春園,東邊的一部分仍舊叫做熙春園。后來咸豐皇帝即位,將熙春園改名為清華園。這就是"清華園"這個名字的最早由來了。

而要說到清華大學的建立,則是和一起重大的國恥事件--八國聯軍侵華相聯系的,所以老一代的清華人都把我們的學校稱之為"國恥紀念碑".

1931到1937年是清華大學的蓬勃發展時期,當時梅貽琦任校長,開始廣聘名師,實行名主治校,而且還建立起來了在我國工程教育史上有重要意義的清華工學院。這一時期被清華人稱為"黃金時期".

但是很不幸的是,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當時的北平非常不平靜,很多大學開始南遷,清華大學首先南遷長沙,成立長沙臨時大學,后來又遷到昆明,與北京大學、天津南開大學聯合組成"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抗日戰爭持續了8年,西南聯大也堅持了8年,當時的條件非常艱苦,但是正是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卻是清華歷史上出人才最多的時期之一,如最早獲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楊政寧、李政道,中國"兩彈元勛"鄧稼先,都是畢業于西南聯大時期;著名的民主人士聞一多、吳晗等,都在西南聯大任教。當時西南聯大的校訓是"剛毅堅卓",正是這四個字鼓勵清華的學生們克服重重困難,不斷進取。

(在荒島)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叫做近春園遺址公園,"近"是遠近的近,"春"是春天的春。公元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火燒圓明園,近春園也遭到嚴重破壞。到同治年間,同治皇帝想重修圓明園,因此拆除了近春園的所有殘存建筑,最后因為種.種原因圓明園沒有修成,而近春園的所有建筑材料也不知去向,從此淪為"荒島"達100余年?,F在一提到荒島,清華人都知道是這個地方。直到1979年,學校才決定徹底改造荒島,在島上種植草坪,修建假山、亭子。經過幾年的改造,荒島終于成了現在這處具有歷史和文化氣息的勝跡。

現在樹立在我們面前的是我國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雕像??鬃邮谴呵锬┢诘乃枷爰摇⒄渭液徒逃遥岢隽撕芏嘀闹螌W思想,如我們所熟悉的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溫故而知新"等。這尊孔子塑像是清華的一位畢業生專門從孔子的故鄉山東曲府運過來的,它的寓意就是希望清華的學生們不要忘記傳統的儒家思想,希望理工科的學生能多關注人文科學。此外大家身后的這塊紀念碑和對面山坡上的零零閣也都是清華的畢業生贈送給母校的禮物,在清華大學像這樣的小紀念物可以說是數不勝數。

在這里我要簡單給大家介紹兩個清華大學的著名人物,第一個是吳晗先生。吳晗是清華大學1934屆畢業生,在校時因為學習非??炭?,在學術上很有成就,所以被同學戲稱為"太史公".他從清華畢業后,就一直留校擔任助教、教員、教授等職,1949年北平解放后,曾調任北京市副市長。""期間,吳晗因著有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而受到嚴酷迫害,1969年10月11日慘死于獄中。后來,清華的師生為了永遠紀念這位杰出的校友、學者,在荒島上立了一尊吳晗的塑像,并且修建了"晗亭",亭內匾額"晗亭"兩字是1984年鄧小平親筆手書。

與晗亭相連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