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延安市重點名校2023年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理試題含解析_第1頁
陜西省延安市重點名校2023年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理試題含解析_第2頁
陜西省延安市重點名校2023年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理試題含解析_第3頁
陜西省延安市重點名校2023年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理試題含解析_第4頁
陜西省延安市重點名校2023年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理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陜西省延安市重點名校2023年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理試題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積累與運用1.將下列句子組成一段話,排序恰當的一項是()①笑是一種最為簡單而有效的健身運動。②腹肌在大笑中強烈地收縮和震蕩,不僅有助于把血液擠入胸腔靜脈,改善心肌供血,而且對胃、腸等臟器也是一種極好的按摩。③開懷大笑時,隨著呼吸肌群的運動,胸腔和支氣管先后擴張,增強了換氣量和血氧飽和度,有助于心臟供氧。④一張一弛之間,勞累的肌肉在運動中得以放松。⑤大笑伴隨著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種極好的腹肌運動。A.①③⑤②④B.③④⑤②①C.③①⑤④②D.①③⑤④②2.下列句中加點成語或俗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A.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準著力點,軟硬兼施,內外兼修,使鄉村既有顏值擔當,更有內涵氣質。B.2016年4月4日,曹文軒問鼎世界兒童文學最高榮譽——國際安徒生獎。這標志著中國兒童文學已經走向世界,也是中國文學多年發展指日可待的結果。C.家風是一種“軟約束”,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實現對家庭成員行為、作風、操守的有效約束。D.中國歷來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鳥的魯班……他們不僅是工藝純熟的技者,還是明法通道的智者。3.依次填入下面橫線上的內容,最恰當的一項是()漢字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工具及載體,其的豐富內涵與智慧,使中華文化綿延千年而不斷,極大地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傳承與交流,成為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重要。然而,令人憂心的是,隨著信息技術的,歷經千年而不衰的漢字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沖擊。A.蘊藏樞紐標新立異 B.蘊含紐帶標新立異C.蘊藏紐帶日新月異 D.蘊含樞紐日新月異4.下列語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當壯族姑娘唱起熱情的山歌,遠道而來的客人也因地制宜,用歡快的歌聲來應和。B.蘇州園林在設計上處處別具匠心,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C.學習成績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想一口吃成胖子,那是不切實際的。D.微博上,不同群體表現出的特征各異:“70后”好為人師,制造深度話題;“80后”從不袖手旁觀,參與度較高;“90后”則基本上是娛樂。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A.海天一色的青澳灣,歷史悠久的總兵府,險峻高聳的黃花山……這些美景讓每一位來南澳的游客都心曠神怡,流連忘返。B.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汕頭當之無愧地獲得了2021年亞青會的主辦權。C.對于重要的書,我們必須常常反復閱讀,每讀一次都會覺得開卷有益。D.環衛工人的勞動也許是具體而微的,但不可缺少,因為我們的城市需要整潔干凈,他們應受到尊重。6.閱讀下面材料,完成小題。表1某市農村學校不同性別中學生食用早餐情況性別每天都吃(%)經常吃(%)偶爾會吃(%)基本不吃(%)男生1193(72.48)312(18.96)106(6.44)35(2.13)女生1214(67.86)348(19.45)175(9.78)52(2.91)合計2407(70.07)660(19.21)281(8.18)87(2.54)表2某市農村學校3個年級中學生早餐食用各類食物比例年級谷類(%)蔬菜、水果(%)奶類(%)肉類(%)豆類(%)初中一年級1015(80.30)749(59.26)573(45.33)430(34.02)248(19.62)初中二年級1024(80.06)71(59.66)495(38.70)494(38.62)210(16.42)初中三年級797(79.70)591(59.10)406(40.60)327(32.70)188(18.80)合計2836(80.05)2103(59.36)1474(41.60)1251(35.31)26(18.23)(材料三)以下是關于學生早餐食用情況的采訪:生一:每天做作業都做到很遲,早上能多睡一會兒是一會兒,早餐就沒那么重要了。生二:家里給了我早餐錢,可是我經常把錢省下來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家長一:我們的工作都很忙,沒時間給孩子做早餐,隨便外面吃點兒就可以了。家長二:早餐吃個饅頭,再加個雞蛋就行了,哪兒來那么多講究?營養師:早餐提供的能量應占全天總能量的25%~30%。《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早餐的食物種類越多,營養就越全面。1.閱讀(材料二),分析某市農村學校中學生食用早餐存在的主要問題。2.閱讀(材料三),概括學生早餐食用狀況不理想的原因。3.下列表述與以上材料不相符的一項是()A.經常不吃早餐會對學生的注意力和體力造成不良影響,降低學習效率。B.某市農村學校經常不吃早餐的學生中,女生占比高于男生。C.某市農村學校的學生最需要補充的早餐食物是豆類制品,比如豆漿。D.為了加強早餐的營養,最需要的是對學生加強營養學知識的宣傳教育。7.古詩文理解默寫填空《過零丁洋》中詩人把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緊密相連,抒發國破家亡悲傷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的詩句“_______,_______”表達了作者報國情懷和人生追求。《十五從軍征》中表達詩人家破國亡孤獨悲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飲酒》中表現詩人與自然的會意和親近,是千古傳誦的名句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師表》中表現諸葛亮臨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們總借助鳥語花香來描繪美麗怡人的景色,杜甫的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卻與此相反。8.名著(1)孔明在帳中祈禳已及六夜,見主燈明亮,心中甚喜。A入帳,正見孔明披發仗劍,踏罡步斗,壓鎮將星。忽聽得寨外吶喊,方欲令人出問,B飛步入告曰:“魏兵至矣!”其腳步急,竟將主燈撲滅。孔明棄劍而嘆曰:“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B惶恐,伏地請罪;A忿怒,拔劍欲殺B。正是:萬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難與命爭衡。本段文字中A是_______(人名),B是_______(人名),故事內容是諸葛亮想祈禳北斗星,希望延續生命,但不幸失敗,原著回目是“上方谷司馬受困,__________________”(根據內容補全題目)。(2)《儒林外史》的作者是________。此書在藝術上達到了很高的境界,采用_________手法“秉持公心,指摘時弊”。(3)請根據提示完成下列讀書卡。我讀中外名著書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①_____國籍前蘇聯主人公②_____主人公的精神品質③_____二、閱讀9.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下列小題。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登飛來峰[宋]王安石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1.請從“鐘”字入手,對(甲)詩中“造化鐘神秀”這句詩作簡要賞析。2.(乙)詩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包含怎樣的哲理?它與(甲)詩中哪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10.閱讀選文,完成下列小題。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余讀書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聲弇弇①者,即而視之,則二鳥巢于其枝干之間,去地不足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盞,精密完固,細草盤結而成。鳥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②,色明潔,娟皎可愛,不知其何鳥也。雛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輒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戲以手撼其巢,則下瞰而鳴,小撼之小鳴,大撼之即大鳴,手下,鳴乃已。他日,余從外來,見巢墜于地,覓二鳥及鷇③,無有。問之,則某氏僮奴取以去。嗟呼!以此鳥之羽毛潔而音鳴好也,奚④不深山之適而茂林之棲乃托身非所見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為甚寬也哉⑤!①弇弇(guān):擬聲詞,二鳥相和之聲。②掬:捧。③鷇(kòu):初生的小鳥。④奚:為什么。⑤彼其以世路為甚寬也哉:那人生的道路并不很寬啊!1.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則二鳥巢于其枝干之間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鄒忌諷齊王納諫》)B.小不能盈掬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劌論戰》)C.雌者覆翼之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記》)D.主人戲以手撼其巢策之不以其道(《馬說》)2.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去地不足五六尺,人手能及之。每得食,輒息于屋上,不即下。3.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奚不深山之適而茂林之棲乃托身非所見辱于人奴以死4.(甲)文作者在蓮的形象中寄寓了怎樣的生活態度?(乙)文作者通過小鳥的不幸遭遇,意在告訴我們什么道理?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11.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題蝙蝠鼠中仙秦自民①蝙蝠的樣子有點像老鼠:尖嘴、細牙、小眼,還有一對能豎立的耳朵,而且也跟老鼠一樣喜歡夜晚活動。也許是由于唐代詩人白居易在《喜老自嘲》中有“蝙蝠鼠中仙”這樣的詩句,蝙蝠也被稱為鼠仙。②古今中外,人們對蝙蝠毀譽參半。唐代詩人孟浩然寫道:“蟲之屬最可厭莫如蝙蝠,而今織繡、圖畫皆用之,以福同音也。”可見,由于蝙蝠的“蝠”與幸福、福氣的“福”同音,使得人們對蝙蝠青睞有加,建筑物、裝飾品、家具、服裝、瓷器、玉器、書畫上經常有蝙蝠圖案,尤以門窗上雕刻五只蝙蝠最為常見,寓意“五福臨門”。③不過,很多人不喜歡蝙蝠,可能是受到一些傳說的影響。明朝學者馮夢龍在《笑府》中編了一個故事:鳳凰壽,百鳥朝賀。唯蝙蝠不至。鳳責之曰:“汝居吾下,何如此倨傲?”蝙蝠曰:“吾有足,屬獸,賀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誕,蝙蝠亦不至。麒亦責之。蝙蝠曰:“吾有翼,能飛,屬禽,何為賀歟?”繼而,鳳凰與麒麟相會,語及蝙蝠之事,相與慨嘆曰:“今世風惡薄,偏生此等不禽不獸之徒,實無奈他何!”這個故事嘲諷了那些卑鄙無恥、沒有立場的人。④在西方,蝙蝠是吸血鬼的化身,傳說罪惡的靈魂能轉世成吸血蝙蝠繼續作惡。這些故事的流傳給蝙蝠帶來了邪惡的壞名聲。而事實上,蝙蝠家族中也確實有吸血蝙蝠存在,如分布在美洲熱帶地區的普通吸血蝠、白翼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⑤人們把蝙蝠和吸血鬼聯系起來,可能與蝙蝠是夜行性動物有關。白居易在《洞中蝙蝠》中說蝙蝠“黑洞深藏避網羅”。蝙蝠白天隱藏起來,既有利于安全,也有利于安靜地歇息、降低體溫和代謝速度,這樣既可以延年益壽,又可以養精蓄銳,到了夜晚可以精力充沛地外出覓食。⑥南宋詩人范成大在《高樓曲》中有“歲暮天涯客,黃昏蝙蝠飛”的詩句。的確,蝙蝠很善于在漆黑的夜晚捕食蚊、蠅、飛蛾等昆蟲。捕食昆蟲既滿足了蝙蝠的口腹之需,也幫了人類的忙,因為這些昆蟲大多數是有害的。事實上,蝙蝠是世界上最好的害蟲殺手之一。⑦蝙蝠之所以對害蟲有那么大的威力,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即使在漆黑的環境中它也能“看見”獵物。但是,蝙蝠的視力并沒有什么特別的長處,他的看家本領是回聲定位能力。⑧正如人眼能根據從物體反射回來的光波分辨物體的形狀、大小和顏色一樣,蝙蝠的耳朵能根據從物體反射回的超聲波分辨物體的方位、距離、大小和性質。這種通過對回聲的頻率強弱以及發出與收到回聲的時間間隔等進行分析來探測目標的方式就是回聲定位。蝙蝠喉部通過聲帶震動而定向發射超聲波,這種聲波人的耳朵是聽不到的,但對蝙蝠很重要。如果被堵塞耳朵,即使在明亮的環境中,蝙蝠也會像醉漢一樣亂撞;如果只蒙住雙眼,蝙蝠的行動卻不“盲目”,依靠回聲定位蝙蝠能準確地發現目標、確定飛行方向,甚至1分鐘內可連續捕捉到10余只飛行中的昆蟲。⑨鑒于蝙蝠的出色表現和非凡本領,荷蘭動物行為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廷伯根認為:“不論以何種標準而言,聽覺冠軍都該屬于蝙蝠。”正因為如此,蝙蝠也成了仿生學的重要研究對象。⑩蝙蝠不僅有強大的回聲定位能力,而且是唯一一類演化出了真正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蝙蝠雖沒有真正的翅膀,卻有功能絕不亞于翅膀的翼手,蝙蝠家族因此得名“翼手目”。蝙蝠有一系列適應于飛行生活的結構特點。前肢為構造極其輕巧的翼手,這種翼手寬大靈活,操控性極佳,可以隨心所欲地變換形狀產生升力,因此,蝙蝠在空中急轉彎的本領遠勝于鳥類。此外,蝙蝠胸、肩部的強大肌肉集中在軀干部,胸骨具有和鳥類一樣的龍骨突起,鎖骨也很發達。這樣的構造使蝙蝠飛起來更加靈巧自如。?獨特的飛行能力和回聲定位本領,使蝙蝠具有高超的捕食能力。大多數蝙蝠以昆蟲為食,也有一些蝙蝠的喜好與眾不同。?世界上有一種蝙蝠具有罕見、奇特而又令人驚詫的飲食習慣,它們的獵食目標竟然是水中的魚。兔唇蝠就是這樣一位漁夫。它能利用超聲波探測到獵物,強大的飛行能力能保證它輕盈地掠過水面,而修長的腳趾和鋒利的爪子,使其能輕而易舉地抓到淺水中浮游的光滑的小魚。?得益于漫畫中的超級英雄“蝙蝠俠”,蝙蝠的形象在今天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的確,蝙蝠不是老鼠,蝙蝠是像神仙一樣飛行的哺乳動物,蝙蝠是鼠中仙。(選自《百科知識》有刪改)1.簡析選文①~④段引用詩文和傳說的作用。2.選文第⑧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表達作用?3.下面句子加點詞語能否刪掉?為什么?蝙蝠不僅有強大的回聲定位能力,而且是唯一一類演化出了真正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4.閱讀全文,說說本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蝙蝠的。12.閱讀下文,完成小題造屋記蔣曼①二哥剛剛說要修房子,爺爺就收拾好城里的細軟,馬不停蹄地回家。即使他跟我們在城里生活了五年,即使他打牌的牌友都湊得夠一桌,他還是心急火燎地回家。他要修房子。②爺爺八歲時就沒了爹娘,歇息在山神廟里。到別人家做工,隨便一塊空地,就能蜷縮著睡過去。醒來時,做不完的活。湊合著長大,一長就長到了八十幾。成了家,有了五個孩子,又有了大大小小的孫子、重孫子。過年時,拍照,一張照片裝著滿滿的子嗣和歲月。③爺爺常常把照片拿出來端詳,看著看著,就樂呵呵:落地生根,開枝散葉,我這根獨苗,長了好大一枝。④爺爺除了種莊稼,還會編篾,把后山上的翠竹像變戲法一樣,編成大半個家。以前是茅草屋,全靠竹子編來編去,編了墻,用大楠竹做梁,毛竹做椽,鋪一屋頂的茅草,也是安穩的家。然后編籮筐、曬席、簸箕、筲箕,給絲瓜、四季豆、豇豆搭好竹架子,扎菜地邊的籬笆,做刷鍋用的竹刷子。⑤爺爺夜以繼日地編,像院壩邊高樹上那只勤勞的喜鵲,編一個巢,編一座房,遮風擋雨就能讓人滿意。一個人一輩子睡爛兩床竹篾席就差不多了,爺爺說這話時比劃著兩根手指,胸有成竹。爺爺對生命如此篤定,卻從來沒想過一生會修三次房。⑥莊稼人一生沒多大奢望,最大的心愿就是修一水高大、整齊的青瓦房。爺爺的青瓦房從種樹開始,他在山坡上見縫插針地種:柏樹,青岡,香樟。⑦爺爺種的都是要幾十年才成材的樹。樹長,孩子也長,一天一個樣,只等孩子長成勞力,樹長成棟梁。土是早已摸熱了的熟土,用最好的木材,燒上幾天幾夜的窖,紅彤彤的熱窖把濕軟的黃土變成了硬實的青瓦,一片一片排成長隊,圍成層層的瓦圈,等著上梁。后山的石巖上鑿下來的片石、方石,整整齊齊碼在該在的地方。地里的泥巴長得出莊稼,也能長出房。爺爺那身氣力,硬是把躺著的泥壘成豎著的土墻。⑧木柱子下面的礎石鑿成象棋樣的圓餅,側面雕刻著胖頭魚,魚鱗細密而清晰,還有壽桃和繁花,在灰白色的石頭里鮮艷欲滴。墻雖然是泥土夯的,也厚實方正,冬暖夏涼。爺爺堅持要刷上青色的灰底,在青色的灰底上,爺爺和工匠一起用石灰水畫出青磚的樣子,一筆一筆,上下錯縫,橫平豎直。⑨把泥土夯成的青瓦房畫成結實、規整的青磚房。爺爺就好這樣的面子,那些辛苦的日子和漫長的等待終究等到了快活自得。畫出來的青磚瓦房畢竟不在紙上,在麥苗青青的山間地頭。炊煙升起,一縷一縷熏老了歲月。⑩孩子們像熟透了豆莢里的豆,彈得遠遠的。人走空了,房子就老去,木梁、石板、青瓦悄悄頹圮。老家的房子垮了,這人到哪里,心都不踏實。八十五歲的爺爺要修最后的青磚樓房:混凝土,鋼筋現澆,三層小樓。二哥的房,終究還是修在老屋的地基上。爺爺哪里閑得住,說是守工地,從給工人燒水開始,幾個月后,成了標準雜工。哪里缺人手,就頂上去。他和工人都忘記了年齡。現澆水泥要用大量的木板支模,模具成型后再拆木板。爺爺把木板上的釘子挨個取下來,一張板子幾十顆,取了一百多張,每張板子節約了好幾十的成本。爺爺覺得自己創造了巨額的財富,掐著紅腫的指頭在心里算了好幾遍。少睡點覺又有什么關系呢?爺爺這一輩子沒吝惜過自己的力氣。爺爺看著樓房一天天從地里長出來,鋼筋都是指頭粗,樓板厚實。爺爺粗糙的手摸著扎實的樓房,心里踏實:絕對要管一百年。爺爺守著偌大的三層樓房,滿足而空蕩蕩地睡下。兒孫滿堂的盛況一年只有幾天,爺爺自作主張把十幾個房間都安排好。一樓背陰的房放糧食,二樓的床墊放在二哥的房里,小孫女喜歡三樓的陽臺房,新安好了紗窗。重孫子們的書房剛好避過下午的太陽。回娘家的女兒房里堆著棉被,隨便來多少都能睡下。爺爺在樓房旁邊種了花樹,鄉下的土地那么多,又厚又肥,種的花最接地氣,種的菜生機勃勃。爺爺從此生活在兒孫滿堂,花團錦簇的樓房里,他每天巡視著這扎實厚重的家當,一生的圓滿與期望把空蕩蕩的樓房裝得滿滿的。(選自《人民日報》2019年03月27日20版)1.通讀全文,簡要概括爺爺一生造屋的經過。八歲時,沒有屋→①成家后,_____→②壯年時,_____→③八十五歲時,_____2.從修辭角度賞析第⑩段畫線句子。3.第段畫線句子有什么作用?4.說說本文中的爺爺與李森祥《臺階》中的父親的人物形象有何異同。13.閱讀下面議論文,完成后面小題。交往的質量使一種交往具有價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價值。高質量的友誼總是發生在兩個優秀的獨立人格之間,它的實質是雙方互相由衷的欣賞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價值,配得上做一個高質量的朋友,這是一個人能夠為友誼所做的首要貢獻。人們常常誤認為,那些熱心于社交的人是一些慷慨之士。泰戈爾說得好,他們只是在揮霍,不是在奉獻,而揮霍者往往缺乏真正的慷慨。那么,揮霍與慷慨的區別在哪里呢?我想是這樣的:揮霍是把自己不珍惜的東西拿出來,慷慨是把自己珍惜的東西拿出來。社交場上的熱心人正是這樣,他們不覺得自己的時間、精力和心情有什么價值,所以毫不在乎地把它們揮霍掉。相反,一個珍惜生命的人必定寧愿在孤獨中從事創造,然后把最好的果實奉獻給世界。交往為人性所必需,它的分寸卻不好掌握。帕斯卡爾說:“我們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們也由于交往而敗壞著精神和感情。”我相信,前—種交往是兩個人之間的心靈溝通,它是馬丁"布伯所說的那種“我與你”的相遇,既充滿愛,又尊重孤獨;相反,后一種交往則是熙熙攘攘的利害交易,它如同尼采所形容的“市場”,既褻瀆了愛,又羞辱了孤獨。對于人際關系,我逐漸總結出了一個最合乎我的性情的原則,就是尊重他人,親疏隨緣。我相信,一切好的友誼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我還認為,再好的朋友也應該有距離,太熱鬧的友誼往往是空洞無物的。從一個人如何與人交往,尤能見出他的做人。這倒不在于人緣好不好,朋友多不多,各種人際關系是否和睦。人緣好可能是因為性格隨和,也可能是因為做人圓滑,本身不能說明問題。在與人交往上,孔子最強調一個“信”字,我認為是對的。待人是否誠實無欺,最能反映一個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一個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對其中一個朋友有背信棄義的行徑,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懷疑他是否真愛朋友,因為一旦他認為必要,他同樣會背叛其他的朋友。“與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時之私欲,卻是做人的大失敗。如是,在一次長途旅行中,最好是要有一位稱心的旅伴。1.第(7)段說“最好有一位稱心的旅伴”,閱讀全文,概括出“稱心的旅伴”的特征。2.除了道理論證,第(3)段還用了什么論證方法?3.請你舉出一個能證明“一切好的友誼都是自然而然形成,不是刻意求得的”的論據,并作簡要分析。4.請你具體說明第(6)段的論證思路。三、語言表述1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橫線處補寫恰當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西域古國樓蘭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代小國,曾經為絲綢之路必經之地,然而這個歷史上曾經的通商重鎮,卻在公元415年左右突然消失了,曾經繁榮的樓蘭古城變成了一片荒漠,①______。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毀滅于地形和自然變化。這一說法的主要依據在于樓蘭古城的消亡大約在公元元年前后至4世紀,正是羅布泊旱化加劇的時期。樓蘭古城依羅布泊湖泊而建,隨著羅布泊向北遷移,干旱化逐步加劇,最后整個湖泊干涸,樓蘭不再是沙漠綠洲。也有人認為樓蘭的消亡,是由于人類違背自然規律導致的,樓蘭人亂砍濫伐致使水土流失、氣候反常,最后必然造成王國的消亡。還有人認為樓蘭消失于戰爭,但這一說法并不被業內人士認可。更有人認為,樓蘭的消失可能是因為瘟疫和疾病。②______,目前尚無定論。四、寫作15.根據要求寫一篇演講稿。

參考答案一、積累與運用1、A【解析】試題分析:考查句子順序的排列。閱讀文本內容可知,這五個句子是說明笑的功用的。中心句是第①句,應排在首句;第③句是對第①句的具體說明;第⑤句是連接第③句和第②句的過渡句;第④句是歸結說明笑的效果的,當放在最后。據此,句子的正確順序是:①③⑤②④。故答案為A。2、B【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學生對詞語的積累與理解能力,平時要有一定的詞語或成語的積累,做題時還要會根據句子的意思,理解詞語或成語的意思。選擇題一般可用排除法選擇出正確答案。B.“指日可待”指不久可以實現的事情,而語境中所表述,并非能預測的事情。故選B。點睛:此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成語的積累與理解能力,要求學生在日常讀書與寫作中,注意多積累,多思考,正確使用成語,拿不準的,多查字典。要想正確地運用成語,必須準確理解成語的意義,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詞義的范圍、詞義的輕重、感情色彩等。3、C【解析】

蘊藏:蓄積深藏未露。蘊含:包含在內。語境是說文章中深藏著“豐富內涵與智慧”,所以自然選擇“蘊藏”。排除BD。標新立異:獨創新意,理論和別人不一樣。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張、見解或創造出新奇的樣式。也指為了顯示自己,故意顯出自己的與眾不同。日新月異: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變化。指發展或進步迅速,不斷出現新事物、新氣象。這里形容“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自然選擇“日新月異”。排除A。所以選C。4、A【解析】

A.“因地制宜”的意思是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與語境不符。【點睛】成語辨析常設制的考點有是否望文生義、感情色彩是否恰當、與語境是否相符、語意是否重復、使用對象是否正確等。在判斷成語使用正確與否時,一定要認真理解句意,根據句意進行判斷。5、D【解析】

D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具體而微”指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大體都有了,不過形狀和規模比較小些。此題明顯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6、1.約10%的學生經常不吃早餐;早餐食用的食物種類較單一;營養不均衡。2.作業較多,補眠占用了吃早餐的時間;學生把早餐錢挪作他用;家長沒時間給孩子準備早餐;家長缺乏營養學知識,不懂得如何給孩子準備營養早餐。3.D【解析】1.本題考查圖表分析。某市農村學校中學生食用早餐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表1某市農村學校不同性別中學生食用早餐情況”中最后一列“基本不吃早餐”的數據可知:約10%的學生經常不吃早餐;“表2某市農村學校3個年級中學生早餐食用各類食物比例”中數據“谷類占比80%”“蔬菜、水果59%”,對比可知“早餐食用的食物種類較單一”;“谷類、蔬菜、水果、奶類、肉類、豆類”學生的早餐只有這幾類,因為早餐的食物種類越多,營養就越全面。由此分析:學生早餐營養不均衡。2.本題考查對材料內容的概括。閱讀【材料三】,學生早餐食用狀況不理想的原因可由“每天做作業都做到很遲,早上能多睡一會兒是一會兒”“家里給了我早餐錢,可是我經常把錢省下來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們的工作都很忙,沒時間給孩子做早餐”“早餐吃個饅頭,再加個雞蛋就行了,哪兒來那么多講究?”概括分條作答。3.D項理解在材料中沒有依據。7、(1)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2)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3)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4)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5)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6)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解析】試題分析:考查理解性默寫。顧名思義,理解了才能默寫出來;理解了才能記得久、記得牢。只是搖頭晃腦不加理解的背是沒用的,因為你所記憶的東西,能用的地方,遠遠不止于默寫這點范疇。所以平時一定要加強理解性默寫的訓練。根據題干與詩文內容選準詩句是作答的關鍵。要注意“絮”“萍”“贏”“貽”等字詞的書寫。8、(1)姜維魏延五丈原諸葛亮禳星(2)吳敬梓,諷刺(3)⑴奧斯特洛夫斯基或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⑵保爾或保爾·柯察金⑶示例: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和堅強奮斗的高貴品質。【解析】

(1)要求學生結合選段內容分析小說故事情節。結合“孔明在帳中祈禳已及六夜,見主燈明亮,心中甚喜。”分析:出自《三國演義》中《三國演義》第103回“上方谷司馬受困,五丈原諸葛亮禳星”人物分別是A姜維、B魏延。(2)要求學生牢記《儒林外史》的相關文學常識。《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本書是一部描繪知識分子群像的長篇諷刺小說。作品描寫了深受八股毒害的儒生的種種荒誕與虛偽行為。貶抑、諷刺了假儒士和假名士,批判了當時敗壞的世俗風氣;塑造了少數遠離功名、追求自由的真儒士和真名士形象,其中寄寓了作者的理想。(3)要求學生牢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相關文學常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點睛】要求學生在閱讀名著《》時,要注意掌握以下內容:①作者:姓名、國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內容:主要內容、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故事情節等。③作品主題及現實意義。二、閱讀9、1.“鐘”是聚集的意思。這里用擬人的手法,賦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思,寫出大自然對泰山的情有獨鐘,描繪出泰山神奇秀麗的景色,表現了詩人對秦山的喜愛贊美之情。2.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才能不怕阻撓,不被眼前的困難所嚇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解析】1.本題考查賞析能力,動詞“鐘”字用得非常好,要分析出好在哪里。一個“鐘”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天地萬物一下寫活了,整個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給了泰山。表現了詩人對秦山的喜愛和贊美。答此題要抓三點:修辭、內容、情感。2.本題考查賞析能力。古詩有的以情取勝,有的以理取勝,扣住要點來賞析。《登飛來峰》后兩句重點是寫自己登臨高處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的哲理。《望岳》最后兩句寫望岳而生登臨峰頂之意愿。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之雄心,顯示出他堅韌不拔的性格和遠大的政治抱負。10、1.B2.(1)距離地面不到五,六尺,人的手可以碰到(夠得著)它們。(2)每次得到食物,就棲息在屋上,不馬上下來。3.奚不深山之適而茂林之棲/乃托身非所/見辱于人奴以死。4.甲: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乙: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回避風險,遠離禍患。【解析】1.B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都是“滿,充滿”之意。A前者“在”,后者“對”。C前者“翅膀,用翅膀”,后者“像張開翅膀一樣”。D前者“用”,后者“按照”。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把詞語放到語境中,根據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詞的翻譯,如“去”:距離。“及”:夠得著,碰到。“輒”:就。“息”:棲息。3.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奏的能力。劃分句子節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構。此題較容易,根據文意即可推斷出正確答案:奚不深山之適而茂林之棲/乃托身非所/見辱于人奴以死。譯為:為什么不到深山里去尋找茂密的樹林棲息呢,托付身體到不合適的地方,才會被奴仆屈辱而死。此題要注意把相關的幾個意思之間劃開。4.考查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掃清文字障礙,疏通文意,讀懂內容,這是歸納概括的前提和基礎。一問,甲文作者在蓮的形象中寄寓的生活態度。作者通過對蓮花的愛慕與贊頌,表達了總結不慕富貴,潔身自好,保持堅貞氣節的高尚品德,還表達了對追名達利,趨炎附勢的鄙棄。二問,乙文作者托物言志,借鳥喻人,從鳥的命運折射出人在當時的殘酷社會中,高潔的人,擺脫不了被戲謔耍弄,被捕捉失去自由的命運。這就告訴我們。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規避風險,遠離禍患。文章蘊含著作者的閱世經驗,是在特殊環境下說出的極為沉痛的警世之言。【點睛】文言文翻譯的原則。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翻譯時,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翻譯時,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如果直譯后語意不暢,還應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使句意盡量達到完美。(一)譯文: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也不枝枝節節,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豎立在水中。(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蓮),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啊。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人數當然就很多了!(二)譯文:我讀書的房屋,它旁邊有一棵桂樹。桂樹上每天有關關叫聲,靠近一看,是兩只鳥在枝干之間做巢,離地不到五六尺,人的手可以碰到它。巢如小杯子一樣大小,精密完整而牢固,用細草纏結而成。鳥是一雌一雄,小的不能滿一捧,毛色明亮而潔凈,像月光一樣皎潔。值得憐愛。不知道是什么鳥。雛鳥將要出殼了,雌鳥用翅膀蓋著它,雄鳥去捕食。每次得到食物,就棲息在屋上,不馬上下來。房屋的主人戲弄地用手搖它的巢,它們就向下看著鳴叫,輕搖它輕叫,重搖它就大叫,手拿下來,鳴叫就停。后來有一天,我從外面來,見鳥巢掉在地上,找兩只鳥和雛鳥,沒有了。問它們的去向,是屋主的童仆抓走了。唉!憑借這鳥的羽毛潔白而且鳴叫聲音好聽,為什么不到深山里去尋找茂密的樹林棲息呢,托付身體到不合適的地方,才會被奴仆屈辱而死。那人生上的路就很寬啊!11、1.點題,引出說明對象;為文章增添文學色彩,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古今中外,人們對蝙蝠毀譽參半。2.下定義、作比較、列數字。具體詳實的說明了蝙蝠的耳朵能根據物體反射回的超聲波分辨物體的方位、距離、大小和性質。進一步強調蝙蝠耳朵對蝙蝠的重要性。增強了文章的科學性和說服力。3.不能。“唯一”一詞是對演化出具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的限定,刪掉后原句變成“蝙蝠不僅……,而且是一類演化出了真正飛翔能力哺乳動物。”易有歧義似乎是除蝙蝠以外還有其它具有真正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與事實不符因此不能刪掉。4.①古詩文中的蝙蝠②蝙蝠的回聲定位能力③蝙蝠的翼手④蝙蝠的捕食能力⑤補充說明一種蝙蝠罕見的飲食習慣。【解析】

1.此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賞析能力,在說明文中,開頭引用小故事、名言等,其作用一般是:激發讀者的興趣。引出說明對象。然后結合具體文章分析即可。此文開頭引用詩文和傳說,增加文章的文學色彩,吸引讀者閱讀興趣,引出對說明對象(蝙蝠)相關內容的說明。2.本題考查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摹狀貌、作詮釋、打比方、列數字、列圖表、作引用等。解答時首先要了解說明文的常用說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據文字信息來判斷,根據文段內容從說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說明什么問題方面來表達其作用。句中“甚至1分鐘內可連續捕捉到10余只飛行中的昆蟲”表明運用的是列數字,“這種通過對回聲的頻率強弱以及發出與收到回聲的時間間隔等進行分析來探測目標的方式就是回聲定位。”表明運用的是下定義,“被堵塞耳朵,與只蒙住雙眼”表明運用的是作比較,結合整個句子來看,作者通過這些說明方法,來具體準確地說明蝙蝠的耳朵能根據物體反射回的超聲波分辨物體的方位、距離、大小和性質。強調蝙蝠耳朵對蝙蝠的重要性。3.本題考查說明文語言特點的理解與分析。解答此類題要抓住說明文語言準確這一特點。先說明詞語的意思,再說明用了該詞句子的意思,準確/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最后強調這個詞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本句中的“唯一”是指“只有一個”的意思,表示數量和范圍,表示是全部,如果刪去,則表示演化出了真正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還有其它。與事實不符,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強調:這個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4.閱讀說明文時,要注意文章是從哪些方面說明事物特征的。在解答有關說明事物特征的問題時,要認真分析重點詞句,特別是每一段的中心句,事物的特征一般隱含在這些中心句中,中心句有時見于段首,中心句有時見于段尾,中心句有時見于段中,閱讀時要仔細篩選。②段古今中外,人們對蝙蝠毀譽參半。④段他的看家本領是回聲定位能力。⑩段蝙蝠不僅有強大的回聲定位能力,……蝙蝠雖沒有真正的翅膀,卻有功能絕不亞于翅膀的翼手。?段獨特的飛行能力和回聲定位本領,使蝙蝠具有高超的捕食能力。?段世界上有一種蝙蝠具有罕見、奇特而又令人驚詫的飲食習慣。12、1.茅草屋青瓦房;青磚樓房。2.運用比喻修辭,把“孩子們”比作“熟透了豆莢里的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孩子們長大成熟后離開爺爺的情形,揭示了生命成長的自然規律3.運用景物描寫(環境描寫),寫出了青磚樓周邊美好的環境,襯托了爺爺幸福喜悅的心情,表現了爺爺一生圓滿與期望4.(1)相同點:作為老一代農民,他們都有吃苦耐勞、堅忍不拔意志品質,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勤勞習慣。(2)不同點:文中的爺爺聰明能干、心靈手巧,能做出細活《臺階》中的父親憨厚木訥,膽子小,不善表達【解析】1.本文是敘述類文體,概括情節內容首先要通讀全文,理清故事線索,梳理情節,按著題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節,然后再根據情節要素(地點、時間)和情節之間的關聯性了解情節的變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動,依照所示情節的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情節。如第4段成家后“以前是茅草屋,全靠竹子編來編去,編了墻,用大楠竹做梁,毛竹做椽,鋪一屋頂的茅草,也是安穩的家”,第6段“莊稼人一生沒多大奢望,最大的心愿就是修一水高大、整齊的青瓦房。爺爺的青瓦房從種樹開始,他在山坡上見縫插針地種:柏樹,青岡,香樟”,這是寫爺爺在壯年時想擁有青瓦房。而11段寫“八十五歲的爺爺要修最后的青磚樓房”。2.賞析文句。此題比較容易,因為題干已經給出了分析方向,即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孩子們像熟透了豆莢里的豆,彈得遠遠的”明顯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字面意義:形象地寫出了孩子們長大成熟后離開爺爺的情形。深刻含意:揭示了生命成長的自然規律。答題時首先要點明描寫人物的方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語句的位置,結合上下文情節內容,體會語句所要表達的字面意思和深層內涵。3.考查句子的作用。“鄉下的土地那么多,又厚又肥,種的花最接地氣,種的菜生機勃勃”一句明顯是環境描寫。要注意結合上下文的內容,答出環境描寫的烘托渲染作用。從字面意思上看,描寫的是青磚樓周邊美好的環境。從全文內容考慮,這句景物描寫襯托了爺爺幸福喜悅的心情,特別是用“種的菜生機勃勃”表現了爺爺一生圓滿與期盼。另外,這句話用在文章的結尾部分,還有揭示文章主題的作用。4.比較閱讀。要求比較本文中的爺爺與李森祥《臺階》中的父親的人物形象的異同。注意人物性格分析要從文章的情節入手,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或其它的側面描寫進行分析總結。如相同點可從他倆都是吃苦耐勞老一代農民,都有艱苦奮斗的品質的角度作答。不同點可分別從文中的爺爺聰明能干、心靈手巧而《臺階》中的父親憨厚木訥、不善言辭的角度作答。13、1.相互欣賞和尊重;樂于奉獻(慷慨大方);心靈相通(充滿愛,新生孤獨);誠實守信。2.舉例論證、對比論證。3.恰當的道理或事實論據均可。能結合“一切好的友誼都是自然而然形成,不是刻意求得的”這一觀點對自己所舉論據進行恰當的分析。4.先提出“從一個人與人如何交往,尤能看出他的做人”的觀點;接著舉出孔子做人最強調一個“信”字的例子正面闡述,再從做人不誠信的危害進行反而論證。語言表達通順。【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議論文內容的理解和提取能力。仔細閱讀文章,結合第(1)段“高質量的友誼總是發生在兩個優秀的獨立人格之間,它的實質是雙方互相由衷的欣賞和尊敬”,第(4)段“我相信,前一種交往是兩個人之間的心靈溝通”,第(5)段“對于人際關系,我逐漸總結出了一個最合乎我的性情的原則,就是尊重他人,親疏隨緣”,第(6)段“在與人交往上,孔子最強調一個‘信’字,我認為是對的”等內容,提取關鍵詞語解答即可。2.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論證方法的判斷能力。熟練掌握常用的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仔細閱讀第(3)段,可以看出,這一段列舉了社交場上的熱心人和一個珍惜生命的人的事例,是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從“相反”可以看出還運用了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3.此題考查學生補充論據的能力。答題時,要做到兩個明確:一要明確要論證的觀點是什么;二要明確要補的論據的類型。如果是事實論據,表述格式一般為:人物+事件。如果是道理論據,則要力求準確,最好能有出處。圍繞“一切好的友誼都是自然而然形成,不是刻意求得的”進行考慮,補寫作答即可。4.本題考查學生對議論文論證思路的分析能力。要了解一般議論文的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理清段落層次的基礎上加上“首先、然后、接著、最后”一類的表示承接關系的詞語,進行表述即可。這篇文章首先由人與人的交往引出中心論點,接著闡述了揮霍與慷慨的區別,然后闡述了人與人交往需要注意的問題,最后總結全文,深化論點。據此分析作答即可。三、語言表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