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_第1頁
山東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_第2頁
山東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_第3頁
山東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_第4頁
山東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年4月19日山東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文檔僅供參考第一章設計提要1.1工程項目及地理位置XX市中央小農水項目區位于XX鄉的XX引水渠以北、XX路和XX鐵路以南、引黃總干以西的范圍,涉及村莊36個村,人口1.44萬人,總面積30000畝。主要包括:(1)對6處末級渠系進行配套改造,共18450畝;(2)建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1處,共2771畝;(3)新建小型水源工程2處,共8779畝。1.2建設緣由XX為XX省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縣內有XX灌區,緊靠黃河,引水條件好。多年來經過引黃灌溉,灌區生產條件顯著改進,有效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可是,沿黃河以北、XX河以南為沿黃高亢地帶,地面高程高于XX引黃灌溉水位,引用黃河水十分困難。1.3編制依據1.《XX縣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方案》;2.《XX縣小型農田重點縣建設實施方案》3.《XX省水資源綜合規劃》;1.4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XX縣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實施方案》于5月由XX省海河流域水利管理局勘測設計研究院編制完成;于5月23日在濟南由省水利廳組織有關專家進行了評審,根據專家意見5月底編制完成了修改稿,并同時上報。其主要內容和投資:1.5工程規模1.設計標準灌溉設計保證率取75%,管道灌溉系統水利用系數0.95,田間水利用系數0.90、灌溉水利用系數為0.85。項目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0g,相應地震基本烈度為7度,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40s。依據《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DL5073-)確定工程抗震設防類別為丁級,地震設防烈度為7度。1.6工程投資及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量為:開挖土方6.7626萬m3,填筑土方6.2876萬m3,砼及鋼筋砼2099m3。漿砌塊石100.9m主要材料用量為:鋼筋30.26t,水泥340.955t,砂子684.221m3,碎石595.468m第二章項目區概況2.1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概況2.1.1XX縣社會經濟概況XX縣地處XX省西北部,德州市南部,徒駭河中游。東與臨邑縣、南與齊河縣、北與平原縣毗鄰,西與聊城市接壤,南北58km,東西33km,總面積990km2。XX縣的農業生產以大中小型拖拉機、收割機、播種機等現代農業機具為主,基本上形成了農業機械化生產的格局,耕、耙、收、運、脫機械化程度達到95%以上。2.1.2自然災害情況XX縣屬北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80mm,年際間變化懸殊,最大年(1964年)為1144.4mm,最小年(1968年)為239mm,年內也極不平均,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又有地區間旱、澇之分,秋季雨量漸少有形成秋旱,冬季干燥寒冷,形成春旱、夏澇、晚秋又旱的特點,由于其地理位置及其自然氣候特點所致,因此歷史上水旱災害頻繁發生有時還伴有冰雹。據史料記載:“赤地千里、道殣可見、骼無余肉”的大旱及“房廬漂沒、人多溺死、流琈相望”的洪澇災害屢有發生。2.1.3農業生產現狀農業生產實現穩步增長。認真貫徹中央文件精神,堅持不懈強化“三農”工作,狠抓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著力夯實小康基礎,以結構調整為主,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農業經濟全面發展。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30.36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5.23億元,林業總產值1.04億元,牧業總產值11.3億元,漁業總產值0.78億元。農林牧漁業結構為53.7:3.7:39.8:2.8。XX縣農業生產現狀有以下特點:一是農業結構具有單一性,與其它產業之間的關聯度較高。XX縣土地資源特點屬于黃河下游沖積平原,我市的土地資源類型較單一,有平原地及洼地,這就決定了我市農業結構的單一性,,全市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種植結構為6∶4。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XX縣是全國商品糧基地,XX縣糧食產量連年增加。農業與其它產業的關聯度較高,近幾年與農業密切相關的交通運輸業、食品加工業、服務業、包裝業等都得到較好的發展,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業的整體發展。二是農業國際競爭力較強,農業區域化建設發展速度快,走產業化道路。XX縣農產品區域化建設走在我省的前列,由于我市農業區域化建設的快速發展,產生了規模經濟的效應,其農產品價格優勢也正在進一步地顯現,從而使我市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2.1.4水利現狀XX縣屬海河流域,分徒駭、德惠兩個水系。境內主要有流域面積在30Km2以上的干支流河道23條,其中徒駭河流域16條,德惠新河流域7條。河道經采用“64年雨型”除澇、“61年雨型”防洪標準治理后,初步建成了遇旱有水、遇澇排水,又能改堿的比較完整的排澇系統,為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防洪安全和水資源保證。2.2水文氣象XX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季風氣候區,光照充分,熱量豐富,四季分明,水熱同期,降水偏少、時空分布不均。而1986年至間由于“厄爾尼諾“現象的不斷出現,故造成干旱、暴雨、冰雹、干熱風等異常天氣多有發生。2.3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1、工程地質XX縣屬于黃河下游沖積平原,上部為全新紀(Q4)砂壤土、壤土、粉細砂、粉質粘土,地層分布不均,厚度不一,顏色多為棕黃—淺灰—褐黃色,層位變化較大。在大地構造單元上屬華北地臺遼冀臺向斜,上覆第四系全新統沖積層。2、水文地質XX縣地處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屬孔隙水水文地質單元區。水文地質特征受古黃河運動的控制,淺層含水層巖性以細砂、粉細砂、中砂為主,深層含水層以中細砂和粗砂為主,隔水層為粘土和亞粘土。在垂直方向上含水層與隔水層相互迭加成薄透晶體鑲嵌迭加,水平方向上呈帶狀分布,延伸方向與歷代黃河流向一致。2.4地形地貌XX縣屬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地勢平坦,由于黃河多次泛濫改道形成了崗洼交錯的高、坡、洼微地貌類型,其中項目區主要為洼坡地、淺平洼地及河灘高地。土壤類型以潮土為主,占土地總面積的97.5%,有少量的鹽化潮土及鹽土。2.6土壤、植被黃河沉積物為禹城唯一成土母質,土層厚達數百米,其巖性可分為粉砂、亞砂、亞粘和粘土四個類別。地表耕層由于千百年的風化、水蝕,人類的開發墾殖,新組合的地表耕層的土壤巖性大概分為六大類:松沙土、緊沙土、砂壤土、輕壤土、中壤土、重壤土。其中中壤土面積為49.62萬畝,占可利用面積的47.44%。項目區以中壤土為主,其次為砂壤土。2.7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及成效2.7.1小型農田水利現狀建國以來,特別是“十一五”五期間,隨著黨中央出臺的各項惠農政策的逐步實施,XX縣委、市政府對農田水利事業高度重視,,市政府成立了“XX縣農田水利規劃編制領導小組”,并組織有關人員編制完成了《XX縣農田水利綜合規劃(~2020年)》,使XX縣農田水利得到了快速發展,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農田灌溉排澇體系,為全市農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表2-2XX縣~實施小型農田水利項目一覽表項目名稱實施地點建設內容投資(萬元)資金來源文件批號年度單位世行三期項目張莊、辛店改造中低產田2.6萬畝1167.7世行463萬元,省390萬元,地市54.5萬元,縣90.7萬元,自籌169.5萬元德農開辦[]17號開發辦世行三期項目倫鎮改造中低產田2.4萬畝1139.3世行193.8萬元,省414.5萬元,地市53.1萬元,縣106.1萬元,自籌371.8萬元德農開辦[]29號開發辦XX縣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土地整理項目XX縣市中辦土地平整、農田水利、田間道路、其它工程5803.00省投資魯國土資發[]204號國土局標準糧田一期房寺鎮14個村莊農田工程584.71中央、省級、自籌資金魯農發計字【】15號-農業局標準糧田二期市中辦5個村莊、安仁鎮6個村莊農田工程443中央、地方配套資金魯農發計字【】77號農業局2.7.2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存在的問題XX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開始于六十年代,大部建成于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以后引進外資一期、二期及國家商品糧基地項目等逐漸完善,工程施工技術從人民公社的民工人海戰術、到現在機械化作業,工程管理從鄉鎮集體管理逐步向用水戶協會過渡,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也隨著時代發展與時俱進,已建成旱澇保收面積57.6萬畝,有效灌溉面積67.52萬畝,占全市耕地面積86.42%。抗御自然災害能力顯著增強,多年糧食豐收,全市糧食畝產量連續5年突破1噸,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可是,由于缺少統一規劃,資金投入不平衡等原因,當前小型農村水利工程還存在以下問題:1、農民觀念不適應項目區農民特別是中老年型的純農業經營者,她們既不從事個體私營經濟,也不外出打工,認為自己灌溉機具齊全,用水隨心所欲,想自流灌時也能灌溉,自由自在,誰也管不了,對此積極性不很高。2、工程設施配套不完備當前項目區受資金的制約田間工程配套不完全,量水設施不健全,無法實行對用水戶計量收費,水資源浪費嚴重。由于引黃水不計量,用的還是“大鍋水”,節水工程不足,大水漫灌,灌溉水的利用率不足55%。第三章工程設計3.1工程任務和規模按照項目區盡量成方連片、規模化推進的原則,項目區位于XX鎮鄉的五干引水渠以北、XX路和濟邯鐵路以南、引黃總干以西的范圍,總面積30000畝。XX縣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項目主要建設任務:1.對6處末級渠系進行配套改造,共18450畝;2.建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1處,共2771畝;3.新建小型水源工程2處,共8779畝。3.2設計標準項目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0g,相應地震基本烈度為7度,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40s。依據《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DL5073-)確定工程抗震設防類別為丁級,地震設防烈度為7度。灌溉設計保證率取75%,管道灌溉系統水利用系數0.95,田間水利用系數0.90、灌溉水利用系數為0.85。單位面積固定管道長度,軟管配水時不低于6m/畝。3.3依據的規范、規程及標準1.《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50288—99)2.《渠道防滲工程技術規范》(SL18—)3.《節水灌溉技術規范》(GB/T50363-)4.《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技術規范》(GB/T20203-)3.4基本資料3.4.1水文氣象項目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季風氣候區,冬冷夏熱,春秋溫和,冬春干燥,夏秋多雨。多年平均氣溫13.1℃,年極端最高氣溫42.2℃,年極端最低氣溫-25℃,無霜期210d,平均日照總數2514h,日照率56.2%;平均風速3.2m/s,西南風最多,其次是東北風,最大凍土深度47cm,平均絕對濕度64%。3.4.2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1、工程地質XX縣屬于黃河下游沖積平原,上部為全新紀(Q4)砂壤土、壤土、粉細砂、粉質粘土,地層分布不均,厚度不一,顏色多為棕黃—淺灰—褐黃色,層位變化較大。在大地構造單元上屬華北地臺遼冀臺向斜,上覆第四系全新統沖積層。3.5工程總體布置XX縣小農水重點縣建設項目覆蓋范圍、工程類型、分布區域和工程地點如下:1.大型灌區末級渠系配套改造工程(1)郭牛自流支渠工程:控制:小王莊、齊集、靛池、小邵莊、馬莊、郭牛莊、司莊7個村。面積4213畝。2.小型水源工程(1)皮孫北提水支渠工程:控制:皮孫以西、小范以北、和鐵路以東以南,控制面積806畝。3.6工程設計3.6.1大型灌區末級渠系配套改造工程3.6.1.1項目概況XX縣大型灌區末級渠系配套改造工程位于莒鎮五干引水渠的渠首部。渠道多為土渠,由于年久失修,管理不便,調、控水不靈,渠道輸水期間跑、滲、漏現象嚴重。配套建筑物大多年久失修,且建設標準低,同時缺乏正常維修資金的投入,現均已嚴重老化,當前不同程度的存在倒塌、裂3.6.1.2典型設計郭牛自流支渠工程灌溉控制面積適中,作為大型灌區末級渠系配套改造工程的典型設計。郭牛自流支渠工程所轄各渠道長度及灌溉面積名稱長度(m)灌溉面積(畝)支渠4213支渠上24002129農1825280農2827281農3816277農422978農5722245農6679230農7663225農8547186農9505171農10461156斗渠22002084農1779264農2574195農3582197農419968農5585199農6734249農7594201農8589200農9745253農10762258二、斗、農渠設計1.典型片渠道流量推算郭牛自流支渠工程灌溉工作制度為支、斗渠續灌,農渠輪灌。每5條農渠作為一個輪灌組,且各輪灌組面積相差不大。①農渠田間毛流量計算Q農凈=Q斗凈×(A農/A農組)Q斗凈=A斗qQ農毛=Q農凈/η田式中:Q農凈-農渠的田間凈流量,m3/s;A農-農渠的凈灌溉面積,萬畝;A農組-農渠輪灌組面積,萬畝;A斗-斗渠的凈灌溉面積,萬畝;q-用水模數,m3/s萬畝,取0.5m3/s萬畝;η田—田間水利用系數,為0.9。郭牛自流支渠工程渠道流量計算成果表名稱長度(m)灌溉面積(畝)計算流量(m3/s)設計流量(m3/s)支渠4213支渠上24002129農1825280農2827281農3816277農422978農5722245農6679230農7663225農8547186農9505171農10461156斗渠22002084農1779264農2574195農3582197農419968農5585199農6734249農7594201農8589200農9745253農107622582.渠道縱斷面設計(1)渠道比降:項目區自然地勢比較平緩,比降選定力求減少水頭損失,擴大自流灌溉面積,并使渠道有一定的挾沙能力。根據《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50288—99)公式(6.1.15)i=0.275n2式中:i—渠道比降n—渠床糙率;ρ—渾水渠道水流挾沙能力(kg/m3),出口流量不大于10m3/s。取10kg/m3Qh——渾水渠道設計流量(m3/s)W—泥沙沉降速度(mm/s),沉沙池出口粒徑不大于0.05mm計取0.167m3支、斗渠取1/5000,農渠取1/3000。(2)邊坡①邊坡系數確定項目區渠道深度范圍內土壤巖性以粘土、壤土和砂壤土為主,地下水埋深大部分在渠底以下,考慮盡量減少挖筑土方工程量和渠道襯砌后的邊坡穩定,仍采用原邊坡系數。邊坡系數支渠、斗渠采用1.5,外邊坡采用1.5。②邊坡穩定分析計算 根據《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98)中之規定,當坡式護岸自身結構不緊密或埋置較深不易發生整體滑動時,應考慮經護坡內部的穩定計算。一般不穩定破壞發生在枯水期。護坡體和岸坡是兩種不同抗剪強度的材料,水位較低時,往往沿抗剪強度較低的接觸面向下滑動,假定滑動面經過坡前水位和坡岸滑裂面的交點,全滑動面為abc折線。折點b以上護坡體產生滑動力,依靠下部護坡體的內部摩阻力平衡。維持極限平衡所需的護坡體內部摩擦系數f2值按下列公式計算:計算利用土質邊坡穩定分析程序STAB。支渠最大水深為1m。經過計算邊坡穩定系數K=1.23(3)堤頂寬度的確定根據《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50288—99),結合項目區實際運行情況,確定支渠、斗渠堤頂寬度為1.0m,農渠堤頂寬度0.6。有堤頂路的按堤頂路寬度。(5)堤頂高程的確定根據《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50288—99)中6.1.23中之規定:“4、5級渠道岸頂超高可按公式(6.1.23-1)計算確定。公式如下:Fb=hb+0.2式中:Fb——渠道堤頂超高(m);hb——渠道經過加大流量時的水深(m);堤頂高程按下式確定:經計算,渠頂寬0.5m;水位超高0.3m。斗渠斷面設計成果詳見表4-10及附圖。表4-10典型片支、斗、農渠斷面設計因素表渠道名稱流(m3/s)水深(m)底寬(m)邊坡系數糙率比降渠頂超高(m)渠頂寬度(m)農渠0.031.00.0141/30000.10.3斗渠0.0931.50.0161/50000.30.4支渠0.1961.50.0161/50000.30.55、斗農溝設計排水溝布置,按魯北地區的常規要求排澇、排漬要求的水位確定,借鑒以前規劃經驗,斗溝間距一般350~750m,溝深2.5~3.0m,底寬0.5m,邊坡為m=1.5。農溝間距可控制在400~500m,溝深2.0~2.5m,底寬0.5m,邊坡為m=1.5。表4-11自流區典型片萬畝擴大指標表名稱條數長度(Km)C20混凝土板襯砌(m3)建筑物(座)工程量三材提水泵站進水閘生產橋土方土方(萬m3)砼及鋼筋砼(m3)砌體(m3)鋼材(t)水泥(t)木材(t)總合計2一、支級溝24.2236.315.84115.51025.61.2渠24.010802421.0847.2219.32153.43.4路24.20.84一、斗級溝89.621414.482.510.01747.12.3渠89.320658141.595.611.226.611.51.0路89.61.92一、農級溝4044.547.3渠4044.53792401.4715.7675.6822.31.0路4031.24.03.6.2郭口灌區末級渠系工程建設與改造1.灌區末級渠系改造工程概況該末級渠系控制灌溉面積0.31萬畝,項目區位于郭口灌區末端,原屬郭口灌區東干渠二支渠,區內農田灌溉主要依靠從排澇河道提取灌區尾水進行灌溉,區內渠系配套不全,僅有的土渠滲漏嚴重。中心河灌溉尾水比較充分,且中心河與國侯溝相通。為充分運用中心河的灌溉尾水,本次設計在國侯溝建提水泵站,對國侯村、蘇莊、胡坑3個村施行PVC管道灌溉,控制灌溉面積0.31萬畝。4.系統設計流量的確定根據設計灌水定額、灌溉面積、灌水周期和每天工作時間,按下式計算確定系統的灌溉設計流量。Q設=0.667mA/(ηTt)式中:Q設—管道系統的灌溉設計流量,m3/h;η—灌溉水利用系數,取0.8;t—每天開機灌水時間,取20h;A—控制灌溉面積;T—每次輪灌期的天數,取11d。Q設=0.667×67.86×3100/(0.8×11×20)=797.24m故取Q設=800m35.管道灌溉系統工作制度確定①毛灌水定額毛灌水定額按下式計算:W毛=W/η式中:W毛—毛灌水定額(m3/畝);W—凈灌水定額(m3/畝);η—灌溉水利用系數,取η=0.8。則:W毛=45.26/0.8=57m②一次灌水的延續時間t次=W毛×A0/q0式中:t次—一次灌水的延續時間,h;A0—單口控制面積,畝,由管網布置知,A0=3100/388=8(畝)q0—單口流量,m3/h,每次開24個口,q0=800/24=33.33m則:t次=57×8/33.33=13.68h③輪灌組的劃分N=int(t日×T/t次)式中:N—輪灌組數,個;t日—日運行小時數,h;int[]—取整符號;其余符號同前。則:N=20×11/13.68=16.08,取16個輪灌組。為減少干、支管管徑,利于一家一戶灌溉農田,減少投資,采取4條干管,每條干管上3條支管為一個輪灌組、每條支管開啟2個給水栓的運行方式。6.管網水力計算1)系統流量的確定根據工程布置和實際操作,主管道自東向西共8個干管分支。在一個輪灌組中,同時開4條干管,每條干管開3個支管,每條支管2個給水栓工作,主管流量為800m3/h,干管流量為Q設的1/4,即Q干=200m3/h;支管流量為Q干的1/3,為2)管徑的確定式中:Q—管道設計流量,m3/h;d—管道內徑,mm;V—管道經濟流速,取1.3m/s則:主管管徑:故取d主=500mm干管管徑故取d干=250mm支管管徑:故取d支=140mm3)管網水力計算a、沿程水頭損失計算hf=94800Q1.77L/d式中:hf—管道沿程水頭損失,m;L—計算管道長度,m;Q—管道設計流量,m3/h;d—管道內徑,mm。地面塑料軟管的沿程水頭損失按上式計算后,根據軟管鋪設順直程度及地面平整情況乘以1.1~1.5倍系數。現以最不利輪灌組運行時的工作狀態來進行水力計算和水泵選型。按主管長600m,干管長1200m,支管長550m固定管道沿程水頭損失:hf固=94800×600×8001.77÷5004.77+94800×1200×.77÷2504.77+94800×550×66.671.77÷1404.77=1.05+4.90+5.11=11.06m地面移動軟管沿程水頭損失:hf移=1.1×94800×50×66.671.77÷1404.77=0.55b、局部水頭損失計算局部水頭損失按總沿程水頭損失的20%計。10.國侯泵站設計國侯泵站位于國侯村西南,涉及國侯村、蘇村、胡坑3個行政村,控制灌溉面積3100畝。設計流量0.222m3/s。根據《泵站設計規范》(GB/T50265-97)的有關規定,工程規模確定為小(2)型;工程等別:V等,主要建筑物5級,次要建筑物5級。3.6.3鋼管的防腐蝕設計鋼管外防腐蝕采用GZ-2新型高分子防腐涂料重加強級(二布四油);鋼管內防采用屏障新型高分子防腐(兩底兩面)。外防腐采用黑色;內防腐采用灰色。3.6.4灌區用水科學管理系統設計為了提高灌區現代化管理水平,降低灌區運行管理費用,本灌區采用中科院地理所開發的灌溉決策與用水管理系統作為其用水科學管理系統。本系統是中科院地理所結合華北平原作物需水規律和灌溉制度研究成果,采用集成Internet網絡信息技術、先進的土壤墑情監測技術、網絡化無線信息采集技術,開發配套的灌溉決策與用水管理系統。(2)泵站自動化管理系統這種系統中,除灌水器、管道、管件及水泵、電機外,還有中央控制器、自動閥、傳感器(土壤水分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水位傳感器和雨量傳感器等)及電線等。表3-3主要材料和系統說明序號項目內容備注1系統設計功能設計,硬件組成、選型與布置,系統功能設計,系統程序開發詳細說明市場調查、用戶需求分析、設備技術分析2RTU設備及嵌入軟件開發嵌入軟件開發投入較大3Gprs通訊基于MC55gprs模塊(可靠性高),外置天線注意可靠性和天線質量。4電源電瓶/電池組電源管理模塊電源獨立與供電線路但會根據電源電壓自動發送請求送電(請求無實現時向管理員發警告)或發送供電提示。5土壤墑情傳感器傳感器選型和標定需投入。6電機運行監控電流采集,過流分析;水表,管道壓力(在沒有出水口打開情況下根據壓力報警,停機。故障停機,進行聲、光提示),繼電器。安全防盜,光感元件(紅外,夜間也能夠)。壓力傳感器0.1,其它0.1。后邊的0.2為測試研發費7水量遠傳水表,脈沖信號京泉8用戶識別與控制RFIc,要求耐高溫、沖擊、腐蝕、防盜9聲光顯示光路,發光發聲期間語音、聲音10電機控制安裝設計墻體工程儀器架材料費控制室的排風(智能控制)材料的選型和前期調研合計表3-4信息系統研制工程表序號項目內容備注1信息系統可在互聯網上瀏覽的網頁。不同的用戶身份瀏覽的權限有別。普通用戶能夠看到地下水位、土壤水分、灌水狀況、圖片等;灌區管理員,能夠瀏覽用水帳目,控制關機,錄入數據。系統管理員能夠進行系統的維護和修改運行參數。2灌溉與用水決策墑情監測信息的處理與顯示以墑情監測數據為依據的灌溉用水決策和用水計劃的生成。在進行灌溉決策支持的同時,根據灌區面積和不同的灌水量給出用水計劃表。主要對小麥和玉米、棉花三種作物,根據作物的需水規律、墑情信息、降雨和地下水位動態,決定灌溉的時機和灌溉水量。3信息中心電腦internet聯網服務器觸摸屏

第四章工程建設管理機制、運行管護機制4.1工程建設管理機制為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由XX縣人民政府作為工程建設責任主體,對項目建設管理負總責,縣政府成立由縣主要領導為總指揮,財政、水利、農業、衛生、國土資源、環保、建設、以及項目主體區鄉鎮政府等部門參加的項目建設指揮部,并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做好項目實施期間的技術服務工作。4.2工程運行管護機制本次工程項目按照“政府引導、農民自愿、依法登記、規范運作”的原則,培育以村組集體管理為主的農民用水自治組織,承擔項目區全部機井和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維修、使用和管理職責。第五章施工組織設計5.1施工條件5.1.1中央小農水專項補助資金建設項目為:1)新建井灌區高效節水工程2.72萬畝,工程共需新打機井222眼,維修舊井56眼,鋪設PVC輸水管道204km;2)郭口灌區末級渠系節水改造工程,;新建提水泵站1座。5.1.2項目區地表均由第四系松散堆積物組成,巖性主要由輕亞粘土、粉砂、粘土等組成,層厚均勻,層位穩定。地層內透鏡體發育,局部地層起伏顯著,穩定性差。5.1.3XX縣屬暖溫帶半干旱季風氣候區,溫度適宜,光照充分,四季分明,具有春旱多風,夏熱多雨,秋旱少雨,冬寒少雪的自然特點。根據降雨觀測資料,項目區大氣降水呈明顯季節性,年際變化大,年內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559.74mm,最大降雨量1009.9mm(1961年),最小年降雨量為50.71mm(1970年),最大降雨量為最小降雨量的19.91倍。5.1.4項目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有多條鄉村公路直通項目區,工程施工所需的各種物料和施工機械均由以上道路到達現場。5.2施工總布置本工程施工布置的內容包括施工場地布置、場內外交通及銜接、施工倉庫、加工廠。5.2.1管道施工,場地布置寬2.0m,長為2040005.2.2項目區四周環繞多條鄉鎮公路,施工期間,可直接利用,不需新修施工道路。5.3施工排水由于本工程土方開挖在地下水位以上,因此本工程不考慮施工排水。5.4主體工程施工5.4.1土方工程綜合考慮各種機械的性能特點以及現場的地形條件、交通條件和運距等,確定施工方案如下:1.土方開挖管槽土方開挖施工機械選用0.5m32.土方填筑管道安裝前,應按要求夯實管道下部回填土,避免造成管道下方空虛,造成管道折斷而滲漏。5.4.2Ⅰ、測量放線根據監理人提供的測量基準點(線)為基準,按國家測繪和本工程施工精度要求,測繪用于工程施工的控制網,由工程處技術科給每Ⅱ、主體工程施工方案①鉆機定位:鉆機定位后必須平整穩固,確保在施工中不發生傾斜、移動、同時調整鉆機垂直度,垂直度允許偏差≤0.5%,鉆尖應對準井位中心,其水平位置允許偏差20m,將高程移到可靠便于施工和5.4.3本工程砌石主要為各渠道襯砌、泵站前池擋墻、護底等工程。砌體選用的石料應質地堅硬,無風化剝落和裂紋塊重及厚度應滿足設計要求。進場后的石料,采用人工選修后采用人工膠輪車運輸至工作面,搬運就位。5.4.4本工程主要水力機械設備包括充水泵及排水泵,電氣設備有變壓器、配電柜等。5.5施工進度安排本項目計劃9月開始至12月底完成。施工進度表日日期項目9101112施工準備新打機井維修機井低壓管道鋪設新建泵站竣工整理5.6施工組織機構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本項目建設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和工程監理制。5.7施工占地根據工程布置,本工程施工場地、施工倉庫與加工廠、生活福利區、場內外交通臨時占地等共計708畝,占用期均為6個月。永久占地3.9畝。

第六章工程投資預算6.1工程概況中央小農水專項補助資金建設項目主要建設任務:1)新建井灌區高效節水工程2.72萬畝,工程共需新打機井222眼,維修舊井56眼,鋪設PVC輸水管道204km;6.2投資主要指標本預算按照第2季度價格水平編制。投資預算中年度價格指數為零。主要工程量為:開挖土方7.3738萬m3,填筑土方6.9688萬m3,砼及鋼筋砼2099m3。漿砌塊石120.96.3編制依據(1)XX省水利廳“魯水定字[]1號文”《關于頒發<XX省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概(估)算費用構成及計算標準>和<XX省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概(估)算編制辦法>(試行)的通知》;6.4基礎單價1、人工工資根據魯水定字【】1號,人工預算單價按44.1元/工日計算。2.主要材料價格:(1)主要材料預算價格:根據最近物價水平,確定汽油、柴油、鋼筋、木材、水泥價格;砂、碎石、塊石按距工程較近的料場采購以及參照當地當時的工程造價信息為原價計算,另計運至工地的運雜費和采購保管費。根據《XX省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概(估)算費用構成及計算標準》規定,6.5費用標準1.其它直接費建筑工程按直接費的2.5%計算;2.現場經費(1)土石方工程按直接費的6.3%計算;(2)砼工程按直接費的7.20%計算;3.間接費(1)土、石方工程按直接工程費的6.3%計算;(2)砼工程按直接工程費的4.5%計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