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物人教七下第二章2卷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初中生物七年級下人教版4.2章末2卷我們班上有同學近段時間患上了舌炎,如果你是醫生你會建議他適當地服用下面哪種維生素()A.維生素B2 B.維生素B12 C.維生素D D.維生素C【專題】選擇題【難度】易【分析】維生素既不參與構成人體細胞,也不為人體提供能量,而且人體對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對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有重要的作用;人體一旦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正常的生長和發育,還會引起疾病.如圖:維生素種類主要功能缺乏癥維生素A促進人體正常發育,增強抵抗力,維持人的正常視覺皮膚粗糙、夜盲癥維生素B1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神經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神經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腳氣病維生素C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維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強抵抗力壞血病、抵抗力下降維生素D促進鈣、磷吸收和骨骼發育佝僂病、骨質疏松【解答】解:缺乏維生素B2易患口角炎、口腔潰瘍等癥狀,因此,班上有同學近段時間患上了舌炎,如果我是醫生會建議他適當地服用維生素B2.故選:A【點評】掌握各類維生素的缺乏癥,做此題重點了解維生素A的缺乏癥,結合題意,即可正確答題.2.初中生物七年級下人教版4.2章末2卷某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測定花生種子所含能量”的實驗,他們測得,一粒花生種子充分燃燒后,錐形瓶中的50mL水從15℃升高到了35℃1mL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熱能),這粒花生種子實際所含的能量最可能()A.小于3150焦 B.等于3150焦 C.等于4200焦 D.大于4200焦【專題】選擇題【難度】易【分析】對照實驗又叫單一變量實驗,只有一個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實驗.想測定花生仁與核桃仁哪個含能量多.變量是能量的多少,因此其它量都要相同.因此花生仁與核桃仁的質量必須相同如都是1克.因此,可以通過測量食物燃燒放出的熱能來測定食物中能量的多少,選用的食物應該是容易燃燒的.【解答】解:資料提示:1mL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J的熱量,因此,一粒花生米燃燒,使50mL水由15℃上升到35℃放出的熱量是:4.2×50×(35﹣15)═4200J.在實驗過程中,盡管對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由于條件所限,還是會有一部分熱量散失掉,因此,實際上種子全部燃燒產生的熱量比上述熱量多故選:D.【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學會計算食物的熱價.3.初中生物七年級下人教版4.2章末2卷維生素C水溶液能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某生把甲乙丙丁四種果蔬研磨成汁,并用統一規格的滴管將它們分別逐滴滴入到2毫升相同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中,直到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為止.所用汁液滴數如下表,據此分析果蔬維生素C含量由低到高排列正確的是()果蔬甲乙丙丁滴數12587A.乙丁丙甲 B.甲丙丁乙 C.丁甲丙乙 D.丁丙乙甲【專題】選擇題【難度】易【分析】維生素C的分子結構中,有不穩定的“C=C”,又有“﹣OH”,所以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當維生素C溶液與高錳酸鉀接觸后,即可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維生素C還原高錳酸鉀,使其褪色.向高錳酸鉀中滴加維生素C,滴的滴數少,維生素C含量高.【解答】解:根據分析可知:維生素C具有能夠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特性,向高錳酸鉀中滴加維生素C,滴的滴數少,維生素C含量高,表格中甲、乙、丙、丁滴加的滴數分別是12、5、8、7,因此果蔬維生素C含量由低到高排列正確的是甲丙丁乙.故選:B.【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知道維生素C的特性以及鑒定方法.果蔬中維生素C含量越高,所滴菜汁或果汁的量就越少.4.初中生物七年級下人教版4.2章末2卷下列對人體消化系統的消化和吸收認識合理的是()A.胃可消化蛋白質和脂肪B.膽汁中不含消化酶對食物消化不起作用C.腸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酶D.小腸能吸收氨基酸和麥芽糖等物質【專題】選擇題【難度】易【分析】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如下:據此解答.【解答】解:A、胃液中含有初步消化蛋白質的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質,A不符合題意;B、膽汁中雖然不包含任何消化酶,但能對脂肪進行物理消化,將脂肪顆粒乳化為脂肪微粒,不是對食物消化不起作用,B不符合題意;C、腸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能夠參與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C符合題意;D、小腸是主要的吸收場所,能夠吸收大部分的水、無機鹽、維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是學習和考試的重點,應理解掌握.5.初中生物七年級下人教版4.2章末2卷某興趣小組欲“觀察豬的小腸絨毛”,正確的操作方法是()A.將四厘米長的小腸段橫剖開,放在生理鹽水中觀察B.將四厘米長的小腸段縱剖開,放在清水中觀察C.將四厘米長的小腸段橫剖開,放在清水中觀察D.將四厘米長的小腸段縱剖開,放在濃鹽水中觀察【專題】選擇題【難度】易【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在觀察豬的小腸絨毛的特點,首先必須明確應做好哪些工作.【解答】解:觀察豬小腸絨毛實驗成敗的關鍵有4條:①小腸必須新鮮.②小腸內壁必須洗干凈.③放大鏡的倍數要大一些.④把小腸內外表面都放在清水中.在觀察前,必須先將小腸絨毛縱剖開,這樣可以比較仔細的觀察小腸的絨毛的結構,如橫剖開,還是看不到小腸絨毛的結構.放在清水中的原因是小腸黏膜的表面,有很多環形的皺襞,著生絨毛;用生理鹽水雖然能夠保持該部分組織的原始特征,然而由于是皺縮的,看不清絨毛特征.濃鹽水的濃度比生理鹽水的濃度要大的多,細胞比放在生理鹽水中還要皺縮的很,更不易看清楚小腸絨毛的特征.而采用清水的話,可由于滲透壓的存在造成小腸黏膜吸水膨脹,這樣絨毛就看見了.故選:B【點評】觀察豬的小腸絨毛的實驗多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難度一般.6.初中生物七年級下人教版4.2章末2卷有甲乙丙丁四種消化液,它們都不是胰液,甲乙兩種消化液都能消化淀粉,而丙、丁兩種消化液均不能消化淀粉,但丙的消化液能使蛋白質得到初步消化,在甲、乙兩種消化液中分別加入適量的丁后,丁可使消化液消化脂肪,而不能促進甲消化液消化脂肪.則這四種消化液分別是()A.唾液、腸液、胃液、膽汁 B.唾液、胃液、腸液、膽汁C.唾液、膽汁、腸液、胃液 D.腸液、唾液、胃液、膽汁【專題】選擇題【難度】易【分析】食物中的蛋白質、糖類、脂肪這些大分子的營養物質是不溶于水的,必須在消化道內變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質后,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而這些物質的消化需要各種消化液的參與.【解答】解:參與消化食物的消化液有口腔中的唾液、胃里的胃液、小腸中的腸液、胰液和膽汁,唾液中只含有能夠初步消化淀粉的酶,胃液中只含有能夠消化蛋白質的胃蛋白酶,腸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酶,膽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夠促進脂肪的消化;已知甲乙丙丁都不是腸液,甲和乙都能消化淀粉,丙和丁都不能消化淀粉;則甲和乙為唾液和胰液,丙和丁為胃液和膽汁,又知丙能使蛋白質得到初步消化,丁可促進脂肪消化,則丙是胃液,丁是膽汁;丁不能促進甲消化脂肪,說明甲中不含有消化脂肪的酶,應該是唾液,則丙是胰液.即甲乙丙丁四種消化液分別為唾液、胰液、胃液、膽汁.故選:A【點評】要知道各種消化液的作用,還要根據已知條件進行推理.7.初中生物七年級下人教版4.2章末2卷淀粉、蛋白質和脂肪分別在消化系統的什么部位開始被分解?()A.口腔、胃、胃 B.口腔、小腸、小腸C.口腔、口腔、小腸 D.口腔、胃、小腸【專題】選擇題【難度】易【分析】在消化道內食物轉化為可吸收的過程叫消化,消化分物理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必須經過消化才能吸收.【解答】解:糖類、蛋白質和脂肪必須經過消化才能吸收.淀粉的消化是從口腔開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為麥芽糖,再到小腸中在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徹底分解為葡萄糖;蛋白質的消化從胃開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腸中在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徹底分解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開始于小腸,先是膽汁(不包含任何消化酶)將脂肪顆粒乳化為脂肪微粒,再在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徹底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某同學攝入的混合性食物在消化道內消化、分解,最終得到一組消化終產物是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所以消化道內,消化、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的起始部位依次是口腔、胃、小腸.故選:D【點評】解答此題應熟練掌握糖類、蛋白質和脂肪三大營養物質的化學性消化過程.8.初中生物七年級下人教版4.2章末2卷有關下表探究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試管編號12345饅頭碎屑或塊適量碎屑適量碎屑適量饅頭塊適量碎屑適量碎屑唾液有無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2mL唾液2mL唾液是否攪拌攪拌攪拌A攪拌攪拌溫度37℃0℃100℃加入碘液2滴A.1號試管和2號試管探究的問題是:唾液對淀粉有消化作用嗎?B.當3號試管中的A表示不攪拌時,1號試管和3號試管探究的問題是:舌的攪拌對淀粉的消化有影響嗎?C.1號和4號、5號試管探究的結論是:溫度能影響唾液淀粉酶的活性D.當5只試管均保溫操作10分鐘后,分別在2號、4號試管里滴加碘液,其現象是都變藍,但各自的原因是不相同的【專題】選擇題【難度】易【分析】(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3)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將饅頭中的淀粉分解成麥芽糖;淀粉遇碘變藍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來驗證淀粉的存在.(4)消化酶的特性:一、專一性:一種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種特定的底物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無機催化劑要高三、酶有個最適溫度(或者范圍).【解答】解:A、1號試管和2號試管唯一不同的變量是是唾液,因此1號試管和2號試管探究的問題是:唾液對淀粉有消化作用嗎?,正確;B、當3號試管中的A表示不攪拌時,1號試管和3號試管唯一不同的變量是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因此1號試管和3號試管探究的問題是: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對淀粉的消化有影響嗎而不是舌的攪拌對淀粉的消化有影響嗎?,不正確;C、1號和4號、5號試管探究的結論是:溫度能影響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正確;D、當5只試管均保溫操作10分鐘后,分別在2號、4號試管里滴加碘液,其現象是都變藍,但各自的原因是不相同的2號試管是清水不能消化淀粉,4號試管是低溫降低了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正確.故選:B【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能促進淀粉的消化以及對照實驗的特點.9.初中生物七年級下人教版4.2章末2卷母親節這天,苗苗為周日仍在加班的媽媽準備了一份豐盛的晚餐:米飯、鹽水大蝦、紅燜魚和燉豆腐.從營養搭配上看,你認為增加下列哪種食物更加合理?()A.炒芹菜 B.牛奶 C.排骨湯 D.玉米粥【專題】選擇題【難度】易【分析】合理營養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營養素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比例適當,并與身體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營養的核心.【解答】解:健康食譜,要合理營養、均衡膳食,食物應多樣化,葷素搭配要合理,營養全面合理.米飯主要提供淀粉類,鹽水大蝦、紅燜魚和燉豆腐主要提供蛋白質類,此食譜中無蔬果類,會導致維生素攝入量不足,因此應再添加上蔬果類,可見A炒芹菜正確.故選:A【點評】科學設計健康食譜,有利于身體健康.10.到菜市場去買魚時,在許多已死的魚中,可根據下列哪項迅速判斷魚是新鮮的()A.鰓絲呈鮮紅色 B.體表濕潤 C.鱗片完整 D.體表無傷【專題】選擇題【難度】易【分析】魚鰓包括鰓弓、鰓絲、鰓耙.其中鰓絲內密布著豐富的毛細血管,毛細血管內的血液中有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是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在氧濃度高時容易與氧結合,血液呈現鮮紅色;在氧濃度低的時候,容易與氧分離,血液呈現暗紅色.由于魚是用鰓呼吸,活的魚和新鮮的魚鰓絲鮮紅;魚死后,血液里的血紅蛋白會和氧分離,使鰓絲出現暗紅色.因此鰓絲越鮮紅魚越新鮮,鰓絲顏色越淺,魚死亡的時間越久.【解答】解:魚用鰓呼吸,鰓上有許多鰓絲,鰓絲里密布毛細血管,當水由口流進,經過鰓絲時,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滲入鰓絲中的毛細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細血管,排到水中,隨水從鰓蓋后緣的鰓孔排出體外,這樣魚的鰓絲中的毛細血管中的血液轉化為鮮紅色的動脈血.所以如果魚新鮮也就能保持正常的呼吸,鰓絲中的毛細血管中就充滿了鮮紅色的動脈血,鰓絲顏色鮮紅.因此可根據鰓絲顏色鮮紅判斷魚是新鮮的,否則魚死亡時間久長.故選:A.【點評】認真觀察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常使用我們說學的知識去解釋.魚是否新鮮,要看魚鰓的顏色.11.初中生物七年級下人教版4.2章末2卷如圖所示為4種營養物質含量不同的食品,某同學若長期以其中的一種食品為主食,則最容易患佝僂病的是()A.A B.B C.C D.D【專題】選擇題【難度】中【分析】圖中用坐標的方式給出了四種食物所含有的部分營養成分.人體缺乏維生素D時易患佝僂病和骨質疏松癥.因為維生素D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即使食物營養中含有鈣,但由于身體缺維生素D最終會導致缺鈣,使得幼年患佝僂病,因此補鈣的同時一定要補充維生素D.據此解答.【解答】解:ABC、食物ABC中含鈣、維生素D較多,不會導致人患佝僂病;D、食物D中含鈣、維生素D都較少,若長期以食物D為主食,易患佝僂病.故選:D.【點評】掌握維生素D和鈣的作用,并能正確識圖是做好此題的關鍵.12.初中生物七年級下人教版4.2章末2卷下列營養物質中,能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是()①糖類②脂肪③蛋白質④水⑤無機鹽.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專題】選擇題【難度】中【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物質: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各具有不同的作用,據此解答.【解答】解: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物質中,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是①糖類、②脂肪和③蛋白質,其中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蛋白質還能被分解,為人體的生理活動提供能量;糖類是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糖類也是構成細胞的一種成分;脂肪是人體內備用的能源物質,同時也參與細胞膜的構建;水、無機鹽、維生素不提供能量.可見C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關鍵點:蛋白質、糖類、脂肪能提供能量,水、無機鹽、維生素不提供能量.13.初中生物七年級下人教版4.2章末2卷小腸與其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有()①小腸內有腸腺,能分泌腸液,腸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②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③小腸能通過蠕動來促進消化④小腸的內表面具有皺襞和小腸絨毛.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專題】選擇題【難度】中【分析】小腸在消化道內最長,長約5﹣6米;小腸壁的內表面有許多環形皺襞,皺襞上有許多絨毛狀的突起,這種突起叫做小腸絨毛.由于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的存在,使小腸的吸收面積大大增加,可達200平方米以上;小腸絨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而且絨毛中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這種結構特點有利于小腸吸收營養物質.所以小腸是吸收的主要器官.【解答】解:①小腸內有腸腺,能分泌腸液,腸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適于消化,①正確;②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利于吸收,②正確;③小腸能通過蠕動來促進消化,③錯誤;④小腸的內表面具有皺襞和小腸絨毛,增加了吸收的面積,④正確.故選:C.【點評】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這與它的結構特點相適應,同學們要區分消化和吸收的不同.14.初中生物七年級下人教版4.2章末2卷脂肪、蛋白質、淀粉在消化道中開始被消化的部位分別是()A.胃、口腔、小腸 B.小腸、胃、口腔 C.小腸、口腔、胃 D.口腔、小腸、胃【專題】選擇題【難度】中【分析】食物中的維生素、水和無機鹽等小分子的營養物質人體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質、糖類、脂肪這些大分子的營養物質是不溶于水的,必須在消化道內變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質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解答】解:淀粉的消化從口腔開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夠將部分淀粉分解為麥芽糖,淀粉等糖類物質最終在小腸內被徹底消化為葡萄糖;蛋白質的消化是從胃開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進行初步消化后進入小腸,小腸里的胰液和腸液含有消化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酶,在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質被徹底消化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開始于小腸,小腸內的胰液和腸液中含有消化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酶,同時,肝臟分泌的膽汁也進入小腸,膽汁雖然不含消化酶,但膽汁對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變成微小顆粒,增加了脂肪與消化酶的接觸面積,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徹底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脂肪、蛋白質、淀粉在消化道中開始被消化的部位依次是小腸、胃、口腔.故選:B.【點評】理解掌握人體內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過程.15.初中生物七年級下人教版4.2章末2卷從平衡膳食的角度來看,下列午餐食譜所選食物搭配最為合理的是()A.炸雞腿、薯條、奶油餅干、可樂B.面包、香腸、巧克力、牛奶C.饅頭、紅燒魚、攤雞蛋、玉米粥D.米飯、醬牛肉、炒豆角、雞蛋西紅柿湯【專題】選擇題【難度】中【分析】為了滿足人體每天對能量和營養物質的需要,人們的營養必須合理而全面.【解答】解:我們所吃的食物能為人體提供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維生素等,所以我們應均衡的攝取這些營養物質,本著粗細搭配、葷素搭配的原則,只有D項營養物質比較全面.故選:D.【點評】理解合理營養的含義.二.解答題(共55分)16.初中生物七年級下人教版4.2章末2卷李大爺的身體狀況一直不好,但工作比較緊張,請你利用所學知識,根據下表A、B、C、D、E、5種食物(各100克,除水和無機鹽以外)的主要成分,幫他擬定一個較為科學的膳食計劃.食物糖類(g)脂肪(g)蛋白質(g)維生素A(mg)維生素C(mg)維生素D(mg)A0.49064740B48.273840120C8.89.56571014D73.80.67.7000E1826322001)為保證李大爺在緊張的勞動時及時獲得較多的能量,應該讓李大爺多吃食物.2)李大爺有時牙齦出血,那么他平時應該多吃食物.3)有時他晚上看不清東西,建議他平時應多吃食物.4)李大爺若將食物B做為長期主要食物,將易患.【專題】填空題【難度】難【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物質: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水和無機鹽,每一類營養物質都是人體所必需的.【解答】解:(1)糖類是主要的供能物質,能為人體提供能量,表格中食物D含糖量比較高,因此“為保證李大爺在緊張的勞動時及時獲得較多的能量”,應該讓李大爺多吃食物D.(2)“李大爺有時牙齦出血”,是壞血病表現,表明體內缺乏維生素C,表格中食物E含維生素C最豐富,因此他平時應該多吃食物E;(6)“有時他晚上看不清東西”,是食物中缺乏維生素A引起的夜盲癥,表格中食物B含維生素A最多,因此建議他平時應多吃食物B;(7)食物E中缺乏維生素D,長期以E食物為食,兒童缺乏維生素D易患佝僂病;成人缺乏維生素D易患骨質疏松癥.因此“李大爺若將食物B做為長期主要食物”,將易患骨質疏松癥.故答案為:(1)D(2)E(3)B(4)骨質疏松癥【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理解掌握食物中的六類營養物質和幾種維生素的功能、缺乏時的癥狀、食物來源以及蛋白質起始消化的部位.17.初中生物七年級下人教版4.2章末2卷將下列維生素的類型和相關的缺乏癥用線連接起來.【專題】連線題【難度】中【分析】維生素既不參與構成人體細胞,也不為人體提供能量,而且人體對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對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有重要的作用;人體一旦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正常的生長和發育,還會引起疾病.【解答】解:人體一旦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正常的生長和發育,還會引起疾病,如圖:維生素種類主要功能缺乏癥維生素A促進人體正常發育,增強抵抗力,維持人的正常視覺皮膚粗糙、夜盲癥維生素B1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神經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神經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腳氣病維生素C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維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強抵抗力壞血病、抵抗力下降維生素D促進鈣、磷吸收和骨骼發育佝僂病、骨質疏松可見:缺乏維生素A易患皮膚粗糙、夜盲癥;缺乏維生素B1會患腳氣病;缺乏維生素C易患壞血;缺乏維生素D易患佝僂病和骨質疏松.故答案為:【點評】解題的關鍵是知道維生素的缺乏癥,難度較小,較為基礎.18.初中生物七年級下人教版4.2章末2卷糯米是家庭釀酒的主要原料.為什么不采用普通米做釀酒原料呢?小余就此問題進行了探究:小余就此問題進行了探究:取2支試管分別貼上1、2號標簽,分別加入普通米飯和糯米飯(每份米飯均切成兩小塊),各實驗變量及10分鐘后淀粉分解情況見下表試管編號等質量的米飯種類唾液振蕩后保溫是否攪拌加入碘液結果1普通米飯2毫升37℃水浴中保持10分鐘充分攪拌2滴不變藍2糯米飯變藍1)1號試管不變藍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酶,它能促進淀粉的分解;2)本實驗除了采取控制變量法、對比法外,還采用了哪種實驗方法?;3)通過本實驗探究,小余得出了采用糯米釀酒的原因是;4)為了讓實驗結論更具有說服力,小余取用不同質量的米飯重復上述實驗,結果發現1、2號試管都變藍,造成兩次實驗結論不符的可能原因是本次實驗中.【專題】實驗探究題【難度】難【分析】(1)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將饅頭中的淀粉分解成麥芽糖;淀粉遇碘變藍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來驗證淀粉的存在.(3)消化酶的特性:一、專一性:一種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種特定的底物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無機催化劑要高三、酶有個最適溫度(或者范圍).【解答】解:(1)1號試管不變藍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它能促進淀粉的分解;(2)本實驗除了采取控制變量法、對比法外,還采用了轉換法(把釀酒問題轉化為唾液對淀粉的消化問題);(3)1號試管不變藍表明已沒有淀粉,2號試管變藍表明還有淀粉,因此“通過本實驗探究”,小余得出了采用糯米釀酒的原因是糯米比普通大米的淀粉含量高一些;(4)“為了讓實驗結論更具有說服力,小余取用不同質量的米飯重復上述實驗,結果發現1、2號試管都變藍”,造成兩次實驗結論不符的可能原因是本次實驗中米飯的質量過大或淀粉消化分解的時間不夠或唾液的量不夠.故答案為:(1)唾液淀粉(2)轉換法(3)糯米比普通大米的淀粉含量高一些(4)米飯的質量過大或淀粉消化分解的時間不夠或唾液的量不夠【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對照實驗的特點19.初中生物七年級下人教版4.2章末2卷圖一為人體消化系統部分形態結構示意圖,圖二為淀粉、蛋白質、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程度的曲線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一中,能夠分泌膽汁的結構是【3】,其分泌的膽汁儲藏在膽囊中,再經導管流入【6】內.2)圖二中X曲線所代表的物質是,消化該物質的器官是.3)圖二中的C部位在圖一中所對應的器官是【4】,在該器官開始被消化的物質是,其最終消化的產物是.4)D是,它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專題】識圖作答題【難度】難【分析】圖一中:①口腔,②食道,③肝臟,④胃,⑤胰腺,⑥小腸.圖二中:A表示口腔、B表示食道、C表示胃、D表示小腸、E表示大腸;曲線X代表的物質自口腔開始消化,在小腸內被消化完,此物質應為淀粉;蛋白質在胃內開始被消化,在小腸內被分解完畢;曲線Y代表的物質只在小腸內被消化,此物質應為脂肪.【解答】解:(1)圖一中,能夠分泌膽汁的結構是③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消化腺,其分泌的膽汁儲藏在膽囊中,再經導管流入⑥小腸內.膽汁對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變成微小顆粒,增加了脂肪與消化酶的接觸面積,有利于脂肪的消化.(2)三大營養物質都在D小腸處,徹底消化,因此小腸是消化的主要器官.淀粉的消化從口腔開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夠將部分淀粉分解為麥芽糖,當淀粉和麥芽糖進入小腸后,由于小腸中的胰液和腸液中含有消化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酶,因此,淀粉等糖類物質在小腸內被徹底消化為葡萄糖.(3)圖二中的C表示胃.圖一中④是胃.蛋白質的消化是從胃開始的,當食物中的蛋白質進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進行初步消化后進入小腸,小腸里的胰液和腸液含有消化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酶,在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質被徹底消化為氨基酸.(4)D小腸長約5~6m,小腸內具有腸液、胰液和膽汁等多種消化液;小腸內壁有環形皺襞,皺襞上有小腸絨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小腸絨毛壁、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26學年江陰市三上數學期末質量跟蹤監視試題含解析
- 2025-2026學年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大垛中心校數學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
- 2024年佳木斯市郊區三上數學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公共營養師培訓基礎1-2課件
- 明智選擇資源助力2025年執業藥師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專科考試準備資料及試題答案
- 2025年文化概論考試前的沖刺材料與試題及答案
- 先進護理技術共享試題及答案
- 幫你備考的衛生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執業醫師考試各科目練習試題及答案
- 上海市中小學校長職級評定方案(常用版)
- (通橋【2018】8370)《鐵路橋梁快速更換型伸縮縫安裝圖》
- 南昌大學論文格式樣板
- 鋼結構柱垂直度檢查記錄樣表參考
- 2023年犯罪學00235自考復習資料
- 人教版七年級上生命的思考珍視生命微課
-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測試題帶答案(20套)
- 05G359-3 懸掛運輸設備軌道(適用于一般混凝土梁)
- 招聘與配置課程心得體會5篇
- 東芝電梯緊急救出操作指南
- 《中華民族大團結》(初中) 第1課 愛我中華 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