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解答主觀題_第1頁
如何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解答主觀題_第2頁
如何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解答主觀題_第3頁
如何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解答主觀題_第4頁
如何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解答主觀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如何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解答主觀題如何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解答主觀題/NUM如何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解答主觀題如何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解答主觀題如何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解答主觀題2013年兩道高考題都用對立統一觀點分析,但答案區別較大,如何給學生區分?一般而言,“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說明(闡明、分析)A與B的關系”,就是矛盾的基本屬性原理;“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說明如何認識和處理好A與B關系”,就需要按照教材邏輯,加上兩點論與重點論統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例1(2013?新課標全國II?39題)(2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年來,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長,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達到80萬人次。旅游旺季時,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000人次,最多時約7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載量在3000人次以內。大量游客進入洞窟,二氧化碳長時間滯留,窟內空氣濕度增大,溫度上升,侵蝕壁畫和彩塑;加之長期的風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畫和彩塑正在緩慢退化。

結合材料,用對立統一觀點分析如何處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的關系。(14分)

【解析】分析材料可以看出,有關部門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接待游客量過多,忽視了文化遺產的保護,導致壁畫和彩塑正在緩慢退化。針對上述問題,從矛盾雙方對立統一關系、兩點論與重點論統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實際出發等角度提出措施。

【答案】任何事物都包含著矛盾,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3分)游客增多加大了敦煌莫高窟文化遺產保護的壓力,若限制客流會影響利用的效益,但合理利用和科學保護是能夠相互促進的。(4分)應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3分)從實際出發,探索莫高窟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有機結合的途徑和方法,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利用,在合理利用中保護。(4分)

例2.(2013?浙江卷?40題)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的全過程。(31分)

材料一:2006-2012年我國環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經濟成就

年份

污染治理投資總額(億元)

研發經費支出(億元)

GDP(萬億元)

2006

2566

3003

21.6

2008

4490

4616

31.4

2010

6654

7062

40.2

2012

-

10242

50.8

結合材料,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闡明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11分)

【答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既對立又統一,兩者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經濟建設總要消耗能源與資源,排放污染物,對生態環境產生壓力;生態環境保護制約能源與資源的開發利用,消耗一定的財力物力,對講機建設造成影響。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生產之本、發展之基,保護好生態環境能促進經濟良性發展;經濟建設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強大的資金技術支持。統籌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這是兩道很有價值的關于矛盾對立統一觀點的主觀題。第一道題用對立統一觀點分析如何處理敦煌莫高窟的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關系,問的是如何處理,那么答這道題的時候就要首先闡明兩者的關系,同時還要重點說明如何處理這對關系,而要求用矛盾對立統一的觀點實際上就是矛盾的所有的哲理。第二道題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闡明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闡明兩者關系,只要說明兩者之間的關系就可,側重于兩個關系的描述,用矛盾基本屬性解答即可。請問:后面的例3、例4、例5分別屬于哪種情況呢?例3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說明為什么金磚國家能夠求同存異、共謀發展?

①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金磚國家之間既對立又統一,共同推動金磚國家的發展。②矛盾雙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約。金磚國家在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等方面存在差異,具有各自的特殊利益,但在很多方面存在著共同利益。③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各國著眼于共同利益,妥善處理各種分歧,加強溝通與合作,在對立中把握統一,統一中把握對立,實現求同存異。例4[2013?江蘇單科,34(2),6分]城鎮化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中國。今天,中國的城鎮人口已經超過了農村人口,“農耕社會,鄉土中國”逐漸轉變為“工業社會,城市中國”。城鎮化加快了中國農村現代化的進程,一個全新的城市文明時代似乎正在悄然到來。

在城鎮化的浪潮中,大批村莊被合并,許多富有特色的傳統村落不斷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繪的那種“一片冬麥,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園景象日益不再。有人傷感地說:“不要問我從哪里來,因為我已經沒有故鄉。”

運用矛盾基本屬性的知識,說明如何認識城鎮化進程中城市文明與鄉村文明的關系。(6分)

【答案】①矛盾就是對立統一,斗爭性與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屬性。②城市文明和鄉村文明不同,二者在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理念上都存在著差異,各有特點。③城市文明和鄉村文明相互依賴、相互貫通。城市文明需要在鄉村文明中獲得有益的滋養,而鄉村文明同樣需要借助城市文明更新、發展和完善。④我們在城鎮化進程中應將推進城市文明和呵護鄉村文明有機統一起來。

例5(2014?重慶文綜,14,14分)中國和俄羅斯是鄰國,在歷史上兩國關系錯綜復雜,既有競爭也有合作。運用對立統一關系原理,說明如何看待中俄關系的發展。

【答案】①矛盾雙方既有斗爭性又有統一性。中俄雙方經濟上互補,政治上合作,文化上交融,具有同一性;中俄雙方作為主權獨立的大國,有各自的國家利益,具有斗爭性。②同一性以斗爭性為前提,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中俄兩國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合作以差異和對立為前提,沒有差異和對立就沒有合作;中俄兩國在合作之中要維護各自的利益。③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和發展。中俄之間既競爭又合作,共同推動中俄關系發展。

矛盾基本屬性的知識認識A和B的關系,有其基本思維模型

思維模型:首先明確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即斗爭性和同一性;然后結合材料,或者其他生活的知識具體說明“A與B”是如何“對立(斗爭)”的,又是如何“統一(同一)”的,即說明“A和B之間對立統一的關系”的具體表現;最后,在全面、具體分析二者對立統一關系的基礎上,進行概括總結,即“在二者的對立中把握二者的統一,在二者的統一中把握對立,將二者有機統一起來。”

也不是說只要談“認識某某的關系”知識就定位在基本屬性原理中,如果這樣設問:“他們是如何認識某某的關系的”,如何認識關系?肯定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