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八巨藥業有限公司北廠區環保安全整治提升改造工程二期韋)(公示稿)單位:江蘇八巨藥業有限公司評價單位:綠政生態環境咨詢江蘇有限公司I1概述 41.1項目由來 41.2項目特點 51.3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過程 61.4項目初篩 71.5關注的主要環境問題及環境影響 491.6環境影響報告書的主要結論 492總則 512.1編制依據 512.2評價因子與評價標準 602.3評價等級和評價范圍 712.4相關規劃及環境功能區劃 822.5環境保護目標調查 1013現有項目工程分析 1033.1現有廠區基本情況 1033.2現有項目概況 1083.3排污許可情況 1393.4現有廠區污染物總量情況 1403.5存在的環境問題及整改方案 1414建設項目工程分析 1434.1建設項目概況 1434.2項目工程分析 1704.3項目污染源強分析 1704.4環境風險識別 2015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2075.1自然環境現狀調查 2075.2環境質量現狀監測與評價 2135.3區域污染源調查 2486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2536.1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2536.2地表水環境影響分析 2816.3聲環境影響噪聲預測與評價 2876.4固體廢物環境影響分析 2906.5土壤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2936.6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2976.7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3136.8環境風險預測與評價 3146.9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 3396.10退役期環境影響分析 341 7.1廢氣污染防治措施評述 3427.2廢水污染防治措施評述 3687.3噪聲污染防治措施評述 400 7.5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評述 4067.6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及應急要求 4097.7環保措施投資 4228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 4258.1經濟效益分析 4258.2社會效益分析 425III8.3環境經濟損益分析 425.4小結 4269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 4279.1環境管理 4279.2環境監測計劃 4319.3污染物排放清單 43610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440 10.2建議及要求 44541概述1.1項目由來100噸替諾福韋、300噸左乙拉西坦、30噸阿利克侖、100噸泛1003059-02-269230)。咨詢江蘇有限公司開展江蘇八查批準。1.2項目特點(1)2018年以來,八巨藥業對照省、市化工企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2)本項目位于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二期,屬于八巨藥6(3)本項目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后,不新增和改變產品種類、不擴大(4)本項目僅包含泛昔洛韋項目,泛昔洛韋項目放棄工段及其他項生產。(6)本項目相關的公輔工程、“三廢”治理設施主要依托現有。(7)本項目使用二氯乙烷、DMF、三氯氧磷、鹽酸、乙酸乙酯、正1.3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過程,最終形成環評文件。7圖1.3-1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程序圖1.4項目初篩8表1.4-1項目初篩表分析項目初篩情況分析1報告類別對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本項目屬于“二十四醫藥制造業,47、化學藥品原料藥制造271”,不屬于單純藥品復配、分裝,應編制環境影響報告2園區產業定位及規劃相符性本項目屬于化學藥品原料藥制造建設項目,為現有項目的技術改造,符合園區產業定位;本項目廢水污染物預處理后可接管至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本項目廢氣經相應處理設施處理后可達標排放;本項目工藝先進,技術含量較高,不屬于禁止入園項目。符合園區的產業定位及規劃要求。3法律法規、產業政策及行業準入條件本項目屬于化學藥品原料藥制造建設項目,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等相關產業政策文件要求,詳見4總量指標合理性及可達性分析本項目為八巨藥業北廠區現有泛昔洛韋項目的安全環保整治提升,不新增廢水、廢氣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固廢排放量為零。5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已實現集中給水、供電、供氣、供熱能力;基礎設施情況基本完善,可以滿足本項目運營需求。6與“三線一單”相符性分析本項目距離最近的江蘇省國家級生態保護紅線區域、省生態空間管控區分別為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濱海縣)和廢黃河-中山河(濱海縣)洪水調蓄區,距離約為960m和770m,故本項目不在生態紅線范圍內,也不在生態空間管控區域內。根據監測數據結合預測,本項目不會改變區域環境質量現狀的要求;本項目用地為工業用地,項目用電、用水、用汽由園區集中供應,未突破資源利用上線;本項目不在園區準入負面清單。符合“三線一單”要求。詳見1.4.3章節。91.4.1與國家、地方產業政策相符性分析表1.4-2本項目與國家、地方產業政策相符性分析序號文件求相符性分析1《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本項目為八巨藥業被廠區現有泛昔洛韋項目的安全環保整治提升,不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中限制類和淘汰類項目,為允許類項目;項目生產工藝及生產設備也不屬于上述文件中的淘汰類工藝及設備,故本項目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的要求。2《江蘇省工業和信息產業結構調整限制淘汰目錄和能耗限額(2015年本)》(蘇政辦發〔2015〕118號)-本項目不屬于其限制、淘汰類內容,符合要求。3《關于加快全省化工鋼鐵煤電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蘇辦發〔2018〕32號)附件3《江蘇省產業結構調整限制、淘汰和禁止目錄》-本項目不屬于其限制、淘汰和禁止項目,符合要求。4《江蘇省化工產業結構調整限制、淘汰和禁止目錄(2020年本)》(蘇政辦發〔2020〕32號)-本項目不屬于其限制、淘汰和禁止項目,符合要求。5《鹽城市化工產業結構調整限制、淘汰和禁止目錄(2020年本)》(鹽政辦發〔2020〕37號)-本項目不屬于其限制、淘汰和禁止項目,符合要求。6《限制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及《禁止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本項目建設不屬于《限制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及《禁止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中涉及項目。7《江蘇省限制用地項目目錄(2013)》及《江蘇省禁止用地項目目錄(2013)》-本項目不涉及《江蘇省限制用地項目目錄(2013)》及《江蘇省禁止用地項目目錄(2013)》中項目。8《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2年版)》本項目屬于許可準入類,企業相關手續同步落實。化學品的生產經營及項目化學品建設項目(港口建設項目除外)安全設施設計審學品購買、道路運輸通行許可求。1.4.2相關環保政策相符性分析表1.4-3本項目與相關環保政策文件的相符性分析序號文件要求本項目情況相符性分析11.1《關于印發江蘇省化工行業廢氣污染防治技術規范的通知》(蘇環3號)堅決淘汰落后和國家及地方明令禁止的工藝和設備。企業應使用低毒、低臭、低揮發性的物料代替高毒、惡臭、易揮發性物料。企業應采用連續化、自動化、密閉化生產工藝替代間歇式、敞開式生產工藝,減少物料與外界接觸頻率。(1)本項目符合相關產業政策,無淘汰落后和國家及地方明令禁止的工藝和設備。(2)本項目所使用原輔料均不屬于《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版)》中的劇毒物質,不涉及《優(3)企業采用間歇化、自動化,企業密閉化程度較高,反應釜,離心干燥設備均為密閉式,可實現對廢氣的有效收集。全流程自動化驗收意見見附件。相符采用先進輸送設備。采用屏蔽泵、隔膜泵、磁力泵等物料泵替換現有水噴射真空泵輸送液態物料。優先采用無油潤滑往復式真空泵、羅茨真空泵、液環泵等真空設備,有機物濃度較高的真空泵前、后需安裝多級冷凝回收裝置。如因工藝需要采用噴射真空泵或水環真空泵,應采用反應釜式或水槽式真空泵,循環液配備冷卻系統。本項目多采用磁力泵、離心泵、隔膜泵、無油潤滑往復式真空泵等先進輸送、真空設備,部分工序因耐腐蝕性、真空度等工藝要求,,密閉收集廢氣后進入廢氣治理設施處理,盡可能降低無組織廢氣的產生及排放。相符優化進出料方式。反應釜應采用底部給料或使用浸入管給料,頂部添加液體應采用導管貼壁給料,投料和出料均應設密封裝置或設置密閉區域,不能實現密閉的應采用負壓排氣并收集至尾氣處理系統處理。反應釜采用頂部添加液體給料的方式,為導管貼壁給料,投料和出料均設置密封,不能實現密閉的采用集氣罩收集至尾氣處理系統處理。相符提高冷凝回收效率。溶劑在蒸餾過程中應采用多級梯度冷凝方式,提高本項目采用多級梯度冷卻方式(二級水冷),相符序號文件要求本項目情況相符性分析有機溶劑的回收效率,優先采用螺旋纏繞管式或板式冷凝器等效率較高的換熱設備,對于低沸點溶劑采用-10C以下冷凍介質等進行深度冷凝,冷凝后的不凝性尾氣收集后需進一步凈化處理。采用先進的換熱器,冷凝后的不凝性尾氣經收集處理后排放。采用先進離心、壓濾設備。除特殊工藝要求外,企業應采用全自動密閉離心機、多功能一體式壓濾機、暗流式板框壓濾機等替換敞開式離心機,母液槽尾氣含有易燃及有毒、有害的組分的須密閉收集、處理。采用先進干燥設備。企業應采用密閉式干燥設備或閃蒸干燥機、噴霧干燥機等先進干燥設備。干燥過程中產生的揮發性溶劑需冷凝回收有效成份后接入廢氣處理系統,存在惡臭污染的應進行有效治理。理本項目采用全自動密閉型離心機、暗流式板框理壓濾機、密閉式干燥機等先進離心、干燥設備。干燥過程中產生的產品塵經布袋除塵等方式進行收集,收集的產品塵回用。干燥廢氣中含有揮發性有機物,經冷凝后接廢氣處理系統處。相符規范液體物料儲存。化學品(含油品)貯罐應配備回收系統或廢氣收集、處理系統。沸點較低的有機物料儲罐需設置保溫并配置氮封裝置,裝卸過程采用平衡管技術;體積較大的貯罐應采用高效密封的內(外)浮頂罐;大型貯罐須采用高效密封的浮頂罐及氮封裝置。本項目儲罐采用氮封、配備回收系統等措施減少“大小呼吸”,對呼吸廢氣進行收集處理。相符“廢氣收集技術規范:遵循‘應收盡收、分質收集’的原則;對產生逸散粉塵或有害氣體的設備,應采取密閉、隔離和負壓操作措施。廢水收集系統和處理設施單元產生的廢氣應密閉收集,并采取有效措施處理后排放。含有易揮發有機物料或異味明顯的固廢(危廢)貯存場所需封閉設計,廢氣經收集處理后排放。……”;“廢氣輸送技術規范:集氣(塵)罩收集的污染氣體應通過管道輸送至凈化裝置;管道布置宜明裝,并沿墻或柱集中成行或列,平行敷設……”;“末端治理技術:選擇成熟可靠本項目產品依托現有廠區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廢氣“應收盡收、分質收集”,所產生粉塵廢氣等采用管道、集氣罩等進行收集,采用除塵器+水吸收等方式進行處理,酸性廢氣采用多級水吸收+堿吸收工藝處理,堿性廢氣采用酸吸收工藝處理,有機廢氣采用釜頂管道收集等,采用吸收、冷凝、吸附、焚燒等成熟的處理工藝,管道設計遵循相關原則。本項目依托現有污水站均質池、鐵碳微電解、應急池等進行加蓋密封,收集臭氣。危廢倉庫采用密閉設計,對廢氣進行收集后處理。相符企業管理要求:建立健全與廢氣治理設施相關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及運企業已在廠區內建立了環保監測機構,配備了相符序號文件要求本項目情況相符性分析行、維護和操作規程;組織開展專業技術人員崗位培訓……專業環保技術人員和必備的儀器設備,并設置了在線監控系統,制定了專業技術人員崗位培訓計劃。本次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后,廠區環境管理仍依托廠區現有環境管理職能部門,并根據本項目的特點設置必要的監控系統,對各產品的生產進行監控。22.1《關于印發江蘇省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控制指南的通知》(蘇環辦所有產生有機廢氣污染的企業,應優先采用環保型原輔料、生產工藝和裝備,對相應生產單元或設施進行密閉,從源頭控制VOCs的產生,減少廢氣污染物排放。(1)本項目盡可能選用低揮發性、低毒性的原輔料;(2)本項目所有生產設備均選用了密封性好的生產設備,從源頭控制VOCs的產生。相符2.2鼓勵對排放的VOCs進行回收利用,并優先在生產系統內回用。對濃度、性狀差異較大的廢氣應分類收集,并采用適宜的方式進行有效處理,確保VOCs總去除率滿足管理要求,其中有機化工、醫藥化工、橡膠和塑料制品(有溶劑浸膠工藝)、溶劑型涂料表面涂裝、包裝印刷業的VOCs總收集、凈化處理率均不低于90%……本項目VOCs收集、處理效率均不低于90%;有機廢氣采用吸收、冷凝、吸附、焚燒等成熟的處理工藝。相符2.3含高濃度揮發性有機物的母液和廢水宜采用密閉管道收集,存在VOCs和惡臭污染的污水處理單元應予以封閉,廢氣經有效處理后達標排放。本項目含高濃度揮發性有機物的母液、廢水均采用密閉管道收集,本項目現有污水站均質池、鐵碳微電解、應急池等存在惡臭污染的污水處理單元均采用加蓋密封,收集臭氣。相符2.4企業應提出針對VOCs的廢氣處理方案,明確處理裝置長期有效運行的管理方案和監控方案,經審核備案后作為環境監察的依據。建設單位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廢氣處理方案的設計及廢氣治理設施改造,針對VOCs治理,企業制定了長期有效運行的管理方案和監控方案。相符2.5企業在VOCs污染防治設施驗收時應監測TVOCs凈化效率,并記錄在線連續檢測裝置或其他檢測方法獲取的TVOCs排放濃度,以作為設施日常本項目建成后按照要求執行。相符序號文件要求本項目情況相符性分析穩定運行情況的考核依據。環境監察部門應不定期對凈化效率、TVOCs排放濃度或其他替代性監控指標進行監察,其結果作為減排量核定的重要依據。2.6企業應安排有關機構和專門人員負責VOCs污染控制的相關工作。需定期更換吸附劑、催化劑或吸收液的,應有詳細的購買及更換臺賬,提供采購發票復印件,每月報環保部門備案,相關記錄至少保存3年。本項目建成后按照要求執行。相符3《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方案>的通知》(蘇辦1、依法依規推進整治提升;2、壓減環境敏感區域化工生產企業數量;3、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4、提高從業人員專業化素質;5、嚴格危險廢物處置管理。八巨藥業北廠區屬于“四個一批”(關停一批、轉移一批、升級一批和重組一批)中的升級一批,目前企業已完成自動化升級改造,且不涉及生態紅線,已取得排污許可證;本項目符合“三線一單”要求;企業嚴格履行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法定責任,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八巨藥業法定代表人和第一大股東、技術負責人、安全負責人、環保負責人和特種作業人員將積極參加應急管理部門、生態環境部門及其授權機構執業能力培訓考核,持證上崗;本報告已全面評價本項目固體廢物的種類、數量、屬性及產生、貯存、利用或處置情況,八巨藥業北廠區已按要求建設危廢倉庫,將嚴格執行危險廢物申報登記、轉移聯單、應急預案備案等制度。相符44.1《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江蘇省化工園區(集中區)環境治理工程的實施意見》(一)嚴格建設項目準入1、強化項目環評與規劃環評、現有項目環境管理、區域環境質量聯動的“三掛鉤”機制。嚴格化工項目準入門檻,禁止審批列入國家、省產業政策限制、淘汰類新建項目,不符合“三線一單”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要求的項目,屬于《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十一條5種不予批準的情形的項目,無法落實危險廢物合理利用、處置途徑的項目。本項目為八巨藥業北廠區現有泛昔洛韋項目的安全環保整治提升,不屬于國家、省產業政策限制、淘汰類新建項目,符合“三線一單”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要求的項目,不屬于《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十一條5種不予批準的情形的項目,可以落實危險廢物合理利用、處置途徑。相符4.22、從嚴審批產生含雜環、殺菌劑、鹵代烴、鹽份等高濃度難本項目為八巨藥業北廠區現有泛昔洛韋項目相符序號文件要求本項目情況相符性分析(蘇政辦)降解廢水的化工項目,高VOCs含量有機溶劑型涂料、油墨和膠粘劑生產項目(國家鼓勵發展的高端特種涂料除外),危險廢物產生量大、園區內無配套利用處置能力或設區市無法平衡解決的化工項目。的安全環保整治提升,產生的鹵代烴、鹽份等高濃度廢水經廠內污水站處理達污水處理廠接管標準。項目不涉及涂料、油墨及膠粘劑生產。項目危險廢物均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并已簽訂相關處置協議。4.33、暫停審批未按規定完成規劃環評或跟蹤評價、園區內存在敏感目標或邊界500米防護距離未拆遷到位的化工園區(集中區)內除民生、環境保護基礎設施類以外的建設項目環評。暫停審批的具體管理辦法由省生態環境廳制定。內不存在敏感目標或邊界500米防護距離未拆遷到位情況。相符4.44、加快淘汰列入國家、省產業政策中明令禁止的,重污染、高能耗的落后生產工藝、技術裝備。對年產危險廢物量500噸以上且當年均未落實處置去向,以及累計貯存2000噸以上的化工企業,督促企業限期整改,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依法依規予以處理。項目無列入國家、省產業政策中明令禁止的,重污染、高能耗的落后生產工藝、技術裝備。項目危險廢物及時落實處置去向,及時加以處相符4.55、嚴格限制在長江沿線新建擴建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化工項目,禁止建設新增污染物排放的項目;嚴禁在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新建布局化工園區(集中區)和化工企業。鼓勵距離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具備條件的化工企業搬離1公里范圍以外,或者搬離、進入合規園區。本項目不在長江干流沿岸兩側1公里范圍內。相符4.6(二)嚴格執行污染物處置標準1、化工廢水污染物接管濃度不得高于國家行業排放標準中的間接排放標準限值;暫未公布國家行業標準或行業標準未規定間接排放的,接管濃度不得高于《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8978-1996)三級標準限值。項目化工廢水污染物執行污水處理廠的接管標準,不高于國家要求的標準限值。相符4.72、硫酸、石油煉制、石油化學、合成樹脂、無機化學、燒堿、聚氯乙烯等企業大氣污染物按規定執行國家行業標準中的特別排放限值;其他行業對照《化學工業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排放標準》(DB32/3151-2016)、《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297-1996),執行最低濃度限值。企業無組織廢氣排放標準從嚴取值。相符序號文件要求本項目情況相符性分析4.83、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和經營單位要落實申報登記、轉移聯單、經營許可證、應急預案備案等制度,執行《國家危險廢物名部、發展改革委、公安部令第39號)、《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危險廢物鑒別標GB存、運輸技術規范》(HJ2025-2012)等,建立危險廢物產生、出入庫、轉移、利用處置等臺賬,并在“江蘇省危險廢物動態管理系統”如實申報,省內轉移危險廢物的,必須執行電子聯單。自建危險廢物焚燒設施的產廢企業要按照《化工建設項目廢物焚燒處置工程設計規范》(HG20706-2013),并參照《危險廢物集中焚燒處置工程建設技術規范》(HJ/T176-2005)建設焚燒設施,按照《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4-2001)進行工況管理和污染控制。企業屬于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已落實申報登記、轉移聯單、經營許可證、應急預案備案等制度,執行《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 (生態環境部部令第15號)、《危險廢物貯存GB、《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范》(HJ2025-2012)等,建立危險廢物產生、出入庫、轉移、利用處置等臺賬,并在“江蘇省危險廢物動態管理系統”如實申報,省內轉移危險廢物的,必須執行電子聯單。相符4.9(三)提升污染物收集能力1、化工廢水全部做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采用“一企一管,明管(專管)輸送”收集方式,企業在分質預處理節點安裝水量計量裝置,建設滿足容量的應急事故池,初期雨水、事故廢水全部進入廢水處理系統。化工廢水全部做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采用“一企一管,明管(專管)輸送”收集方式,企業在分質預處理節點安裝水量計量裝置,建設滿足容量的應急事故池,初期雨水、事故廢水全部進入廢水處理系統。相符2、采取密閉生產工藝,或使用無泄漏、低泄漏設備;封閉所有不必要的開口,全面提高設備的密閉性和自動化水平。全面實施《石化企業泄漏檢測與修復工作指南》(環辦〔2015〕104號),定期檢測攪拌器、泵、壓縮機等動密封點,以及取樣口、高點放空、液位計、儀表連接件等靜密封點,及時修復泄漏點位。采取密閉生產工藝,或使用無泄漏、低泄漏設備;封閉所有不必要的開口,全面提高設備的密閉性和自動化水平。全面實施《石化企業泄漏檢測與修復工作指南》(環辦〔2015〕104號),定期檢測攪拌器、泵、壓縮機等動密封點,以及取樣口、高點放空、液位計、儀表連接件等靜密封點,及時修復泄漏點位。相符3、嚴格按照《江蘇省化學工業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技術指南》(蘇環辦〔2016〕95號),全面收集治理含VOCs物料的儲存、輸送、投料、卸料,反應尾氣、蒸餾裝置不凝尾氣等工藝排氣,工藝容器的置換氣、吹掃氣、抽真空排氣、廢水處理系統的逸散廢氣,綜合收集率不低于90%。嚴格化企業嚴格按照《江蘇省化學工業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技術指南》(蘇環辦〔2016〕95號),全面收集治理含VOCs物料的儲存、輸送、投料、卸料,反應尾氣、蒸餾裝置不凝尾氣等工藝排氣,工藝容器的置換氣、吹掃氣、相符序號文件要求本項目情況相符性分析工裝置開停車、檢維修等非正常工況的報備制度,采取密閉、隔離、負壓排氣或其他有效措施防止無組織廢氣排放,非正常工況排放廢氣應分類收集后接入回收或廢氣治理設施。抽真空排氣、廢水處理系統的逸散廢氣,綜合收集率不低于90%。嚴格化工裝置開停車、檢維修等非正常工況的報備制度,采取密閉、隔離、負壓排氣或其他有效措施防止無組織廢氣排放,非正常工況排放廢氣應分類收集后接入回收或廢氣治理設施。4、按照“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原則,推進廢物源頭減量和循環利用,實施廢物替代原料或降級梯度再利用,提高廢物綜合利用水平。改進工藝裝備,減少廢鹽、工業污泥等低價值、難處理廢物產生量,減輕末端處置壓力。本項目采用先進生產工藝,從源頭控制污染物的產生量。相符5、危險廢物年產生量5000噸以上的企業必須自建利用處置設施。對產廢項目固體廢物屬性不明確的,應根據《固體廢物鑒別標準通則》(GB34330-2017)開展鑒別工作。嚴禁通過廢水處理系統排放危險廢物和污泥,禁止非法出售廢酸、廢鹽、廢溶劑等危險廢物。鼓勵符合條件的園區開展小微企業集中收集試點建設。本項目危廢委托資質單位處置。相符(四)提升污染物處置能力1、企業化工廢水要實行分類收集、分質處理,強化對特征污染物的處理效果,嚴禁稀釋處理和稀釋排放。對影響污水處理效果的重金屬、高氨氮、高磷、高鹽份、高毒害(包括氟化物、氰化物)、高熱、高濃度難降解廢水應單獨配套預處理措施和設施。項目廢水已分類進行收集處置。相符2、企業應根據各類廢氣特性、產生量、污染物濃度、溫度、壓力等因素綜合分析選擇合適、高效的末端處理工藝,采用吸附、催化凈化、焚燒等工藝的應符合相關標準規范要求;無相應標準規范的,污染物總體去除率不低于90%。廢氣治理設施應納入生產系統進行管理,配備連續有效的自動監測以及記錄設施,提高廢氣處理的自動化程度,噴淋處理設施應配備液位、PH等自控儀表、采用自動加藥。本項目已根據各類廢氣特性、產生量、污染物濃度、溫度、壓力等因素選擇了除塵、吸收、吸附、焚燒等,符合相關標準規范要求,污染物總體去除率不低于90%。廢氣治理設施納入生產系統進行管理,配備連續有效的自動監測以及記錄設施,噴淋處理設施配備液位、pH等自控儀表、采用自動加藥。本項目建成后開LDAR工作。相符(五)提與本項目建設關聯度較低。與本項目建設關聯度較低。相符序號文件要求本項目情況相符性分析升能源清潔化利用能力(六)提升監測監控能力及行業自行監測技術指南制定自行監測方案并開展監測,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批復、其他環境管理要求,確定特征污染物清單。自行監測方案包含廢水、廢氣、廠界噪聲及對周邊環境質量影響等的監測,土壤環境污染重點監管單位還應包括其用地的土壤和地下水監測,各部分均明確監測點位、監測指標、監測頻次、監測技術、采樣方法和監測分析方法,并規定自行監測的質控措施和信息公開方式。企業已根據《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總則》(HJ819-2017)及行業自行監測技術指南制定自行監測方案并開展監測,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批復、其他環境管理要求,確定特征污染物清單。相符2、企業各類污染治理設施單獨安裝水、電、蒸汽等計量裝置,關鍵設備(風機、水泵)設置在線工況監控。企業污水預處水量、pH等)設置在線監測、在線質控、視頻監控和由監管部門控制的自動排放閥。重點企業的末端治理設施排氣筒要安裝連續自動監測設備,廠界要安裝在線連續監測系統,對采取焚燒法的廢氣治理設施(直燃爐、RTO爐)安裝工況在線監控和排口在線監測裝置。企業監控信息接入園區環境監控預警系統,實現數據動態更新、實時反饋、遠程監控。企業各類污染治理設施已單獨安裝水、電、蒸汽等計量裝置,關鍵設備(風機、水泵)設置COD、氨氮、水量、pH等在線監測,雨水排質控、視頻監控和由監管部門控制的自動排放閥。DA001和DA002排氣筒安裝了連續自動監測設備,廠界已安裝在線連續監測系統。企業監控信息接入園區環境監控預警系統,實現數據動態更新、實時反饋、遠程監控。相符(七)、開展環境績效評價與項目建設關聯度較低。與項目建設關聯度較低。相符5《省政府關于加強全省化工園區化工化工園區可以新建、改建、擴建符合國家和省有關規劃布局方案、園區產業規劃和安全環保要求的化工項目,以及生產環境涉及化工工藝的醫藥原料藥、電子化學品、化工新材料等非化工類別的鼓勵類、允許類生產項目。鼓勵依托龍頭企業發展上下游關聯度強、技術水平高、綠色安本項目為八巨藥業北廠區現有泛昔洛韋項目的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屬于符合國家和省有關規劃布局方案、園區產業規劃和安全環保要求的化工項目。項目不屬于限制類項目,不屬于相符序號文件要求本項目情況相符性分析集中區規范化管理的通知》(蘇政發全環保的企業和項目,進一步補鏈、延鏈、強鏈;鼓勵園區實施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支持列入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鼓勵類以及省內搬遷入園項目,支持光刻膠、蝕刻液等電子化學新材料、高端生物醫藥中間體等列入省先進制造業集群短板技術產品“卡脖子”清單項目,其新建項目投資額可不受10億元準入門檻的限制。禁止新增限制類項目產能,嚴格淘汰已列入淘汰和禁止目錄的產品、技術、工藝和裝備。化工園區、化工集中區處于長江干流和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以下簡稱沿江1公里范圍)內的區域不得新建、擴建化工企業和項目(安全、環保、節能、信息化智能化、提升產品品質技術改造項目除外)。化工集中區要加強科學規劃,重點清理低端低效和安全環保不能穩定達標企業,同時逐步明晰和完善主導產業鏈或產品集群,加大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力度。化工集中區要對照江蘇省化工園區認定辦法,加大整治提升力度,符合條件的可申請升級為化工園區。化工集中區在整改期限內不得新建新增產能類化工項目。化工集中區內已建成的企業要通過改進工藝、更新裝備、加大信息化智能化改造等措施提升本質安全水平。不使用有毒有害危化品、環評類別依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為報告表的復配類企業(項目),可以在合規的工業園區集聚建設發展。淘汰和禁止目錄的產品、技術、工藝和裝備。項目不位于長江干流和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6《關于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環環評150號)切實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約束,建立項目環評審批與規劃環評、現有項目環境管理、區域環境質量聯動機制,更好地發揮環評制度從源頭防范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作用,加快推進改善環境質量。園區規劃環評于2017年9月取得批復,本項目符合園區規劃、產業定位,項目符合“三線一單”要求。相符77.1《省生態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準:(1)建設項目類型及其選址、布局、規模等不符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1)建設項目類型及其選址、布局、規模等符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相關法定規劃;相符20序號文件要求本項目情況相符性分析環境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工作的通知》(蘇環辦和相關法定規劃;(2)所在區域環境質量未達到國家或者地方環境質量標準,且建設項目擬采取的措施不能滿足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管理要求;(3)建設項目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無法確保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家和地方排放標準,或者未采取必要措施預防和控制生態破壞;(4)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項目,未針對項目原有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提出有效防止措施;(5)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基礎資料數據明顯不實,內容存在重大缺陷、遺漏、或者環境影響評價結論不明確、不。(2)項目所在區域為達標區,本項目落實后,區域大氣環境質量將得到進一步改善;(3)建設項目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排放可以達到國家和地方排放標準;(4)項目已針對項目原有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提出有效防治措施;(5)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基礎資料數據已與企業核對。7.2二、嚴格控制在優先保護類耕地集中區域新建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加工、化工、焦化、電鍍、制革等行業企業,有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法不予審批可能造成耕地土壤污染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報告表。項目擬建地位于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二期,不位于優先保護類耕地集中區域。相符7.3三、嚴格落實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把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作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前置條件。排放主要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在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前,須取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本項目為八巨藥業現有項目的安全環保整治提升,項目不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相符7.4(1)規劃環評要作為規劃所包含項目環評的重要依據,對于不符合規劃環評結論及審查意見的項目環評,依法不予審批。(2)對于現有同類型項目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嚴重、環境違法違規現象多發,致使環境容量接近或超過承載能力的地區,在現有問題整改到位前,依法暫停審批該地區同類行業的項目環評文件。(3)對環境質量現狀超標的地區,項目擬采取的措施不能滿足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管理要求的,依法不予審批其環評文件。對未達到環境質量目標考核要求的地區,除民生項目與節能減排項目外,依法暫停審批該地區新增排放相應重點污染物的項目環評文件。除受自然條件限制、確實無法避讓的鐵路、公路、航道、防洪、管道、干渠、通訊、輸變電等(1)本項目位于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二期,園區規劃環評已取得審查意見(蘇環〕44號);(2)本項目屬于醫藥原料藥制造項目,同類型項目不屬于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嚴重、環境違法違規現象多發項目;(3)項目所在區域為達標區,本項目落實后,區域大氣環境質量將得到進一步改善;項目不在生態紅線范圍內,也不在生態空間管控區域內。相符21序號文件要求本項目情況相符性分析重要基礎設施項目外,在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嚴控各類開發建設活動,依法不予審批新建工業項目和礦產開發項目的環評文件。7.5五、嚴禁在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新建布局化工園區和化工企業。嚴格化工項目環評審批,提高準入門檻,新建化工項目原則上投資額不得低于10億元,不得新建、改建、擴建三類中間體項目。本項目位于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二期,與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線距離超過相符7.6八、一律不批新的化工園區,一律不批化工園區外化工企業(除化工重點監測點和提升安全、環保、節能水平及油品質量升級、結構調整以外的改擴建項目),一律不批化工園區內環境基礎設施不完善或長期不能穩定運行企業的新改擴建化工項目。新建(含搬遷)化工項目必須進入已經依法完成規劃環評審查的化工園區。嚴禁在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新建危化品碼頭。本項目位于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二期,園區規劃環評已取得審查意見(蘇環審〔2017〕44號);園區環境基礎設施完善,現有項目長期穩定運行(本項目處于停產階段)。相符7.7十、禁止審批無法落實危險廢物利用、處置途徑的項目,從嚴審批危險廢物產生量大、本地無配套利用處置能力、且需設區市統籌解決的項目。本項目危廢委托資質單位處置。相符7.8十一、(7)禁止在長江干支流1公里范圍內新建、擴建化工園區和化工項目。禁止在合規園區外新建、擴建鋼鐵、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等高污染項目。本項目位于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二期,屬于蘇政發〔2020〕94號認定的化工園區,與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線距離超過1km,園區規劃環評已取得審查意見。相符88.1《省生態環境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和服務工作的生態環境質量底線(一)建設項目所在區域環境質量未達到國家或地方環境質量標準,且項目擬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不能滿足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管理的,一律不得審批。項目所在區域為達標區,本項目落實后,區域大氣環境質量將得到進一步改善。本項目廢水經處理后滿足園區污水處理廠提標后接管標相符8.2(二)加強規劃環評與建設項目環評聯動,對不符合規劃環評結論及審查意見的項目環評,依法不予審批。規劃所包含項目的環評內容,可根據規劃環評結論和審查意見予以簡化。本項目符合園區產業定位、園區規劃、規劃環評及審查意見要求。相符22序號文件要求本項目情況相符性分析8.3指導意見》(蘇環辦225號)(三)切實加強區域環境容量、環境承載力研究,不得審批突破環境容量和環境承載力的建設項目。項目所在地區域為達標區,本項目為八巨藥業北廠區現有泛昔洛韋項目的安全環保整治提升,項目建設減少了廢氣、廢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不會突破當地環境容量和環境承載力。相符8.4(四)應將“三線一單”作為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的重要依據,嚴格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從嚴把好環境準入關。項目符合“三線一單”要求。相符8.5重點行業環評審批(五)對納入重點行業清單的建設項目,不適用告知承諾制和簡化環評內容等改革試點措施。本項目不屬于適用于告知承諾制和簡化環評內容的項目。相符8.6(六)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水平原則上應達國內先進以上水平,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要求,執行超低排放或特別排放限值標準。本項目清潔生產水平達到國內先進以上水平,廢氣排放執行相關標準中的特別排放限值。相符8.7(七)嚴格執行《江蘇省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實施細則(試行)》,禁止在合規園區外新建、擴建鋼鐵、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等行業中的高污染項目。禁止新建燃煤自備電廠。本項目位于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二期,符合園區產業定位。相符8.8(八)統籌推動沿江產業戰略性轉型和在沿海地區戰略性布局,堅持“規劃引領、指標從嚴、政策銜接、產業先進”,推進鋼鐵、化工、煤電等行業有序轉移,優化產業布局、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綠色發展。本項目位于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二期,屬于沿海區域。相符8.9重大項與項目建設關聯度較低。與項目建設關聯度較低。相符落實環評審批正面清與項目建設關聯度較低。與項目建設關聯度較低。相符23序號文件要求本項目情況相符性分析單99.1《制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原則》(環辦環評114號)項目符合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符合醫藥行業產業結構調整、落后產能淘汰等相關要求。本項目符合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符合相關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要求。相符9.2項目符合國家和地方的主體功能區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環境功能區劃、生態保護紅線、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規劃等的相關要求。新建、擴建、搬遷的化學原料藥和生物生化制品建設項目應位于產業園區,并符合園區產業定位、園區規劃、規劃環評及審查意見要求。不予批準選址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法律法規禁止建設區域的項目。本項目符合國家和地方的主體功能區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環境功能區劃、生態保護紅線、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規劃等的相關要求。本項目為八巨藥業北廠區現有泛昔洛韋項目的安全環保整治提升,位于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二期,符合園區產業定位、園區規劃、規劃環評及審查意見要求。項目不涉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法律法規禁止建設區域。相符9.3采用先進適用的技術、工藝和裝備,單位產品物耗、能耗、水耗和污染物產生情況等清潔生產指標滿足國內清潔生產先進水平。本項目采用先進適用的技術、工藝和裝備,項目清潔生產指標滿足國內清潔生產先進水平。相符9.4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滿足國家和地方相關要求。暫停審批未完成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地區新增重點污染物排放的項目。本項目為八巨藥業北廠區現有泛昔洛韋項目的安全環保整治提升,不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相符9.5強化節水措施,減少新鮮水用量。嚴格控制取用地下水。取用地表水不得擠占生態用水、生活用水和農業用水。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分類收集、分質處理”原則,設立完善的廢水收集、處理系統。第一類污染物排放濃度在車間或車間處理設施排放口達標;實驗室廢水、動物房廢水等含有藥物活性成份的廢水,應單獨收集并進行滅菌、滅活預處理;毒性大、難降解及高含鹽等廢水應單獨收集、處理后,再與其他廢水一并進入污水處理系統處理。本項目不取用地下水,不直接取用地表水,由區域集中供給用水。環評要求本項目設立完善的廢水收集、處理系統。本項目廢水經廠區污水站處理達標后接入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相符24序號文件要求本項目情況相符性分析依托公共污水處理系統的項目,在廠內進行預處理,常規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排放應滿足相應排放標準和公共污水處理系統納管要求。直排外環境的廢水須滿足國家和地方相關排放標準要求。9.6優化生產設備選型,密閉輸送物料,采取有效措施收集并處理車間產生的無組織廢氣。發酵和消毒尾氣、干燥廢氣、反應釜(罐)排氣等有組織廢氣經處理后,污染物排放須滿足相應國家和地方排放標準要求。對于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量較大的項目,應根據國家VOCs治理技術及管理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減少VOCs排放。動物房應封閉,設置集中通風、除臭設施。產生惡臭的生產車間應設置除臭設施,惡臭污染物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要求。本項目密閉輸送物料,采取了有效措施(集氣罩)收集并處理了車間產生的無組織廢氣。干燥廢氣、反應釜(罐)排氣等有組織廢氣經處理后,污染物滿足相應排放標準后排放。本項目根據國家VOCs治理技術及管理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減少VOCs排放。相符9.7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對固體廢物進行處理處置。固體廢物貯存、處置設施、場所須滿足《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及其修改單和《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4)的有關要求。含有藥物活性成份的污泥,須進行滅活預處理。中藥渣按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對未明確是否具有危險特性的動植物提取殘渣、制藥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等,應進行危險廢物鑒別,在鑒別結論出來之前暫按危險廢物管理。本項目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對固體廢物進行處理處置。本項目危廢倉庫應滿足《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及其修改單的有關要求。相符9.8有效防范對土壤和地下水環境的不利影響。根據環境保護目標的敏感程度、水文地質條件采取分區防滲措施,制定有效的地下水監控和應急方案。在廠區與下游飲用水水源地之間設置觀測井,并定期實施監測、及時預警,保障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企業采取分區防滲措施,制定有效的地下水監控和應急方案。相符9.9優化廠區平面布置,優先選用低噪聲設備,高噪聲設備采取隔聲、消聲、減振等降噪措施,廠界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要求。企業通過優化廠區平面布置,優先選用低噪聲設備,高噪聲設備采取隔聲、消聲、減振等降噪措施的方式,確保廠界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要求。相符重大環境風險源合理布局,提出了合理有效的環境風險防范措施。車間、罐區、庫房等區域因地制宜地設置容積合理的事故池,確保事故廢水有效收集和妥善處理。提出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要求,制定有效的環境風險管理制度,合理配置環境風險防控及應對處置能力,與當地本項目重大環境風險源合理布局,環評中提出了合理有效的環境風險防范措施。車間、罐區、庫房等區域因地制宜地設置了容積合理的事故池或圍堰。環評中提出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相符25序號文件要求本項目情況相符性分析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以及周邊企業、園區相銜接,建立區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聯動機制。預案編制要求,制定了環境風險管理制度,提出了合理配置環境風險防控及應對處置能力,與當地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以及周邊企業、園區相銜接,建立區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聯動機制的要求。對生物生化制品類企業,廢水、廢氣及固體廢物的處置應考慮生物安全性因素。存在生物安全性風險的抗生素制藥廢水,應進行預處理以破壞抗生素分子結構。通過高效過濾器控制顆粒物排放,減少生物氣溶膠可能帶來的風險。涉及生物安全性風險的固體廢物應按照危險廢物進行無害化處本項目不屬于生物生化制品,本項目通過布袋除塵器控制顆粒物排放,項目危廢委托資質單位安全處置。相符改、擴建項目應全面梳理現有工程存在的環保問題并明確限期整改要求,相關依托工程需進一步優化的,應提出“以新帶老”方案。對搬遷項目的原廠址土壤和地下水進行污染識別,提出開展污染調查、風險評估及環境修復建議。本項目為八巨藥業北廠區現有泛昔洛韋項目的安全環保整治提升,現有項目中梳理了現有項目存在的環保問題,并提出“以新帶老”措相符關注特征污染物的累積環境影響。環境質量現狀滿足環境功能區要求的區域,項目實施后環境質量仍滿足功能區要求。環境質量現狀不能滿足環境功能區要求的區域,進一步強化項目污染防治措施,提出有效的區域污染物削減措施,改善區域環境質量。合理設置環境防護距離,環境防護距離內不得設置居民區、學校、醫院等環境敏感目標。項目所在區域為達標區,本項目落實后,區域大氣環境質量將得到進一步改善。本項目廢水經處理后滿足園區污水處理廠提標后接管標準。項目衛生防護距離內無居民區、學校、醫院等環境敏感目標。相符提出了項目實施后的環境管理要求,制定施工期和運營期污染物排放狀況及其對周邊環境質量的自行監測計劃,明確網點布設、監測因子、監測頻次和信息公開等要求。按照環境監測管理規定和技術規范要求設置永久采樣口、采樣測試平臺,按規范設置污染物排放口、固體廢物貯存 (處置)場,安裝污染物排放連續自動監控設備并與環保部門聯網。提出了項目實施后的環境管理要求,制定了污染物排放狀況及其對周邊環境質量的自行監測計劃,明確了網點布設、監測因子、監測頻次和信息公開等要求。提出了按照環境監測管理規定和技術規范要求設置永久采樣口、采樣測試平臺,按規范設置污染物排放口、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安裝污染物排放連續自動監控設備并與環保部門聯網等要求。相符26序號文件要求本項目情況相符性分析按相關規定開展了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本項目環評編制階段,企業已按照相關規定開展了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建設單位編制了《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說明》。相符《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印發化業建設項響評價文件審批原則的通知》(蘇環辦產業政策規定(一)禁止新建、擴建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江蘇省化工產業結構調整限制、淘汰和禁止目錄》明確的限制類、淘汰類、禁止類化工項目,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明令禁止的落后產能化工項目。(二)優先引進屬于國家、地方《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鼓勵類、有利于促進區域資源深度轉化和綜合利用、有利于延伸產業鏈、促進區域主導產業規模配.置和壯大的產業項目。支持列入省先進制造業集群短板技術產品“卡脖子”清單項目建設,支持新材料、新能源、新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中試孵化和研發基地項目建設。本項目為八巨藥業北廠區現有泛昔洛韋項目的安全環保整治提升,項目符合國家及地方產業政策要求。相符項目選址要求(一)項目應符合主體功能區規劃、環境保護規劃、全省化工產業布局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保護紅線規劃、生態空問管控區域規劃、環境功能區劃及其他相關規劃要求,產業發展和區域活動不得違反《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指南江蘇省實施細則(試行)》有關規定,禁止在距離長江干流和主要入江支流1公里范圍內新建、擴建化工企業和項目。(二)新建(含搬遷)化工企業必須進入經省政府認定且依法完成規劃環評審查的化工園區(集中區),符合規劃環評審查意見和“三線一單”管控要求。禁止審批環境基礎設施不完善或長期不能穩定運行的化工園區(集中區)內企業的新、改、擴建化工項目。(三)園區外現有化工企業、化工重點監測點、取消化工定位的園區(集中區)內新改擴建項目、復配類化工企業(項目)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及省有關文件規定。(四)合理設置防護距離,新、改、擴建化工項目完成防護距離內敏感目標搬遷問題后方可審批。(1)項目位于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二期,項目符合主體功能區規劃、環境保護規劃、全省化工產業布局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保護紅線規劃、生態空間管控區域規劃、環境功能區劃及其他相關規劃要求。符合《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指南江蘇省實施細則(試行)》有關規定。(2)項目位于省政府認定且依法完成規劃環評審查的化工園區,符合規劃環評審查意見和“三線一單”管控要求。園區基礎設施完善。(3)項目衛生防護距離內無居民區、學校、醫院等環境敏感目標。相符27序號文件要求本項目情況相符性分析.3從嚴審批產生含雜環、殺菌劑、鹵代烴、鹽份等高濃度難降解廢水的化工項目,危險廢物產生量大、園區內無配套利用處置能力或設區市無法平衡解決的化工項目。禁止建設生產和使用高VOCs含量的有機溶劑型涂料、油墨和膠粘劑生產項目(國家鼓勵發展的高端特種涂料除外)。本項目為八巨藥業北廠區現有泛昔洛韋項目的安全環保整治提升,產生的鹵代烴、鹽份等高濃度廢水經廠內污水站處理達污水處理廠接管標準。項目不生產和使用高VOCs含量的有機溶劑型涂料、油墨和膠粘劑。項目危險廢物均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并已簽訂相關處置協議。相符環境標準和總量控制求(一)建立項目污染物排放總量與環境質量掛鉤機制,項目建設應滿足區域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目標要求。(二)嚴格污染物排放濃度和總量“雙控”要求。嚴格執行國家、省污染物排放標準;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應有明確的來源和具體的平衡方案;特征污染物排放滿足控制標準要求。項目所在地區域為達標區,本項目為八巨藥業北廠區現有泛昔洛韋項目的安全環保整治提升,不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不會突破當地環境容量和環境承載力。相符0.5化工項目應采用先進技術、工藝和裝備,逐步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控制,嚴格控制無組織排放。積極采用能源轉換率高、污染物排放強度低的工藝技術,推進工藝技術提升改造和設備更新換代、資源綜合利用以及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單位產品物耗、能耗、水耗和污染物產生情況等清潔生產指標滿足國內清潔生產先進水平,滿足節能減排政策要求。本項目采用先進適用的技術、工藝和裝備,項目清潔生產指標滿足國內清潔生產先進水平。相符.6廢氣治理要求(一)項目應依托區域集中供熱供汽設施,禁止建設自備燃煤電廠。對蒸汽有特殊要求的企業,按照“宜電則電、宜氣則氣”的原則替代燃煤鍋爐(包括燃煤導熱油爐、燃煤爐窯等),并滿足國家及地方的相關管理要求。(二)通過優化設備、儲罐選型,裝卸、廢水處理、污泥處置等環節密閉化,減少污染物無組織排放;儲存、裝卸、廢水處理等環節應采取高效的有機廢氣回收與治理措施;明確設備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制度。(三)生產廢氣應優先采取回用或綜合利用措施,減少廢氣排放,確不能回收或綜合利用的,應采取凈化處理措施。企業應根據各類廢氣特性、產生量、污染物濃度、溫度、壓力等因素綜合分析選擇合適、高效的末端處理工藝。非正常工況排放廢氣應分類收集后接入回收或廢氣治理設施。廢氣治(1)項目蒸汽依托園區集中供熱供汽設施。(2)項目已通過優化設備、儲罐選型,裝卸、廢水處理、污泥處置等環節密閉化,減少污染物無組織排放;儲存、裝卸、廢水處理等環節已采取高效的有機廢氣回收與治理措施;已明確設備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制度。(3)項目廢氣已優先采取回用或綜合利用措施,減少廢氣排放;已根據各類廢氣特性、產生量、污染物濃度、溫度、壓力等因素綜合分析選擇合適、高效的末端處理工藝。公司廢氣治理設施已納入生產系統進行管理,科學合理配備運行狀況監控及記錄設施。相符28序號文件要求本項目情況相符性分析理設施應納入生產系統進行管理,科學合理配備運行狀況監控及記錄設施。7廢水治理要求(一)強化企業節水措施,減少新鮮用量水。選用經工業化應用的成熟、經濟可行的技術,提高全廠廢水回用率。(二)依據“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分類收集、深度處理,分質回用”的原則,按滿足水質水量平衡核算要求設計全廠排水系統及廢水處理處置方案,滿足企業投產后水質水量平衡核算要求。初期雨水應按規定收集處理,不得直接排放至外環境。強化對廢水特征污染物的處理效果,含高毒害或生物抑制性強、難降解有機物及高含鹽廢水應單獨收集處理,原則上化工生產企業工業廢水不得接入城鎮污水處理廠。八巨藥業北廠區排水系統及廢水處理工藝滿足“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分類收集、深度處理,分質回用”的原則;初期雨水已收集處理,不直接排放至外環境。本項目已強化對廢水特征污染物的處理效果,高鹽高濃廢水、低鹽高濃廢水及低濃廢水分質分類收集及處理,確保達到園區污水處理廠接管標準。相符10.8物處置求(一)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推進廢物源頭減量和循環利用,實施廢物替代原料或降級梯度再利用,提高廢物綜合利用水平。改進工藝裝備,減少廢鹽、工業污泥等低價值、難處理廢物產生量,減輕末端處置壓力。(二)危險廢物立足于項目或園區就近無害化處置,鼓勵危險廢物年產生量5000噸以上的企業自建利用處置設施。固體廢物、危險廢物貯存和處置系統應滿足相關污染控制技術規范和標準要求。(三)根據《建設項目危險廢物環境影響評價指南》(原環境保護部公告2017年第43號)等相關要求,對建設項目產生的危險廢物種類、數量、利用或處置方式、環境影響以及環境風險等進行科學評價,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污染防治對策措(1)本項目已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推進廢物源頭減量和循環利用;已改進工藝裝備,減少廢鹽的產生量。(2)項目產生的危險廢物均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并已簽訂相關處置協議。(3)本項目已根據《建設項目危險廢物環境影響評價指南》(原環境保護部公告2017年第43號)等相關要求,對建設項目產生的危險廢物種類、數量、利用或處置方式、環境影響以及環境風險等進行科學評價,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污染防治對策措施。相符9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要求(一)根據環境保護目標敏感程度、水文地質條件采取分區防滲措施,制定有效的地下水監控和應急方案。(二)項目工藝廢水管線應采取地上明渠明管或架空敷設,雨水采取地面明溝方式收集。工藝廢水管線、生產裝置、罐區、污水處理設施、固體廢物貯存場所及其他污染區地面應進行防腐、防滲處理,不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1)本項目已根據環境保護目標敏感程度、水文地質條件采取分區防滲措施,制定有效的地下水監控和應急方案。(2)八巨藥業北廠區工藝廢水管線采取地上明渠明管,雨水采取地面明溝方式收集。工藝廢水管線、生產裝置、罐區、污水處理設施、固相符29序號文件要求本項目情況相符性分析(三)新、改、擴建化工項目,應重點關注區域土壤和地下水環境質量,提出合理、可行、操作性強的土壤防控措施;搬遷項目應根據有關規定提出現有場地環境調查、風險評估、土壤修復的要求。體廢物貯存場所及其他污染區地面應進行防腐、防滲處理,不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3)本項目已重點關注區域土壤和地下水環境質量,提出合理、可行、操作性強的土壤防控措施。0優化廠區平面布置,優先選用低噪聲設備,高噪聲設備采取隔聲、消聲、減振等降噪措施,廠界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GB12348)要求。企業通過優化廠區平面布置,優先選用低噪聲設備,高噪聲設備采取隔聲、消聲、減振等降噪措施的方式,確保廠界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要求。相符環境風險防控求(一)根據項目生產工藝和污染物排放特點合理布局項目生產裝置和環境治理設施,提出合理有效的環境風險防范和應急措施。(二)建設滿足環境風險防控要求的基礎設施。嚴格落實“單元-廠區-園區(區域)”三級環境風險防控要求,建設科學合理的雨水污水排口及閘控、輸送管路、截污回流系統等工程控制措施,以及事故水收集、儲存、處理設施,配套足夠容量的應急池,確保事故水不進入外環境,并以圖示方式明確封堵控制系統。(三)制定有效的環境應急管理制度。按照規定開展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及應急預案編制備案,定期開展回顧性評估或修編。定期排查突發環境事件隱患,建立隱患排查治理檔案,及時發現并消除隱患。配備應急處置人員和必要的環境應急裝備、設備、物資。定期開展培訓和演練,完善應急準備措施。(四)與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以及周邊企業、園區環境風險防控體系相銜接,建立區域環境風險聯控機制。(1)本項目已合理布局項目生產裝置和環境治理設施,提出合理有效的環境風險防范和應急措施。(2)本項目已建設滿足環境風險防控要求的基礎設施。已嚴格落實“單元-廠區-園區(區域)”三級環境風險防控要求,建設科學合理的雨水污水排口及閘控、輸送管路、截污回流系統等工程控制措施,以及事故水收集、儲存、處理設施,配套足夠容量的應急池,確保事故水不進入外環境,并以圖示方式明確封堵控制系(3)八巨藥業北廠區已制定有效的環境應急管理制度。已按照規定開展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及應急預案編制備案,定期開展回顧性評估或修編。已定期排查突發環境事件隱患,建立隱患排查治理檔案,及時發現并消除隱患。已配備應急處置人員和必要的環境應急裝備、設備、物資。已定期開展培訓和演練,完善應急準備措施。(4)公司已與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以及周邊企業、園區環境風險防控體系相銜接,建立區域相符30序號文件要求本項目情況相符性分析環境風險聯控機制。2環境監控要求(一)企業應制定完善的覆蓋大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噪聲、生態等各環境要素、包含常規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的環境監測計劃;按照《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總則》 (HJ819-2017)及相關行業自行監測技術指南開展自行監測。 (二)對采取焚燒法的廢氣治理設施(直燃爐、RTO爐)安裝工況在線監控和排口在線監測裝置,噴淋處理設施應配備雨水排放口應設置在線監測、在線質控、視頻監控和由監管部門控制的自動排放閥,全廠原則上只能設一個污水排放口。 (三)企業各類污染治理設施單獨安裝水、電、蒸汽等計量裝置,關鍵設備(風機、水泵)設置在線工況監控;項目所在化工園區(集中區)建立覆蓋各環境要素和各類污染物的監測監控體系。(1)公司應制定環境監測計劃。本項目已按照《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總則》(HJ819-2017)及相關行業自行監測技術指南制定污染源自行監測計劃。(2)八巨藥業北廠區RTO焚燒系統已安裝工況在線監控和排口在線監測裝置,噴淋處理設施已配備液位、pH等自控儀表,采用自動方式測、在線質控、視頻監控和由監管部門控制的自動排放閥。只設一個污水排放口。(3)八巨藥業北廠區污染治理設施已單獨安裝水、電、蒸汽等計量裝置,關鍵設備(風機、水泵)設置在線工況監控。相符3改、擴建項目全面梳理現有工程的環保問題,提出整改措施,相關依托工程需進一步優化的,應提出“以新帶老”方案。已全面梳理現有工程的環保問題,提出“以新帶老”措施。相符《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第二十二條禁止在淮河流域新建化學制漿造紙企業。禁止在淮河流域新建制革、化工、印染、電鍍、釀造等污染嚴重的小型企業。嚴格限制在淮河流域新建前款所列大中型項目或者其他污染嚴重的項目;建設該類項目的,必須事先征得有關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并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本項目為八巨藥業北廠區現有泛昔洛韋項目的安全環保整治提升。相符《關于加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指導意見》“兩高”項目環評審批(三)嚴把建設項目環境準入關。新建、改建、擴建“兩高”項目須符合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相關法定規劃,滿足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碳排放達峰目標、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相關規劃環評和相應行業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條件、環評文件審批原則要求。石化、現代煤化工項目應納入國家產業規劃。新建、擴建石化、化工、焦化、有色金屬冶煉、平板玻璃項目應布設在依法合規設立并經規劃環評的產業園區。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和行政審批部門要嚴格把關,對于不符合本項目為八巨藥業北廠區現有泛昔洛韋項目的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屬于醫藥原料藥制造,為“兩高”項目,項目符合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相關法定規劃,項目滿足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碳排放達峰目標、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相關規劃環評和相應行業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條件、環評文件審批原則要求。本項目在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現相符31序號文件要求本項目情況相符性分析(環環評相關法律法規的,依法不予審批。有廠區內建設,園區為依法合規設立并經規劃環評的產業園區。(四)落實區域削減要求。新建“兩高”項目應按照《關于加強重點行業建設項目區域削減措施監督管理的通知》要求,依據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制定配套區域污染物削減方案,采取有效的污染物區域削減措施,騰出足夠的環境容量。國家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以下稱重點區域內新建耗煤項目還應嚴格按規定采取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措施,不得使用高污染燃料作為煤炭減量替代措施。本項目為八巨藥業北廠區現有泛昔洛韋項目的安全環保整治提升,不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本項目燃料主要為天然氣,屬于清潔能源。相符.3“兩高”行業減污降碳協同控制(六)提升清潔生產和污染防治水平。新建、擴建“兩高”項目應采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雙方企業合作合同
- 2025畜禽產品購銷結合合同范文版
- 生產設備訂購合同協議
- 電子寵物買賣合同協議
- 電表招標合同協議書范本
- 生態林地出售合同協議
- 甲乙丙三方解除合同協議
- 生物質顆粒采購合同協議
- 電影投融資合同協議
- 瑜伽私教課合同協議
- 尿酸高的中醫治療
- 湖北武漢市2025屆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數學試卷含解析
- 俄羅斯文化、飲食與習俗特色宣傳
- 租房合同范本下載(可直接打印)
- 人力資源專員招聘合同模板
- 貴州省遵義市鳳岡縣二中2025屆高三最后一卷英語試卷含解析
- 湖北省武漢市部分學校2025屆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數學試卷含解析
- 《宜家在華門店擴張戰略實施環境及實施途徑研究》9700字(論文)
- 2024年山東省煙臺市中考地理試題【附答案】
- 華為鴻蒙系統應用開發H14-231 V1.0備考試題庫(含答案)
- JGJT46-2024《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標準》條文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