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第二章第一節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演示文稿_第1頁
可以第二章第一節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演示文稿_第2頁
可以第二章第一節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演示文稿_第3頁
可以第二章第一節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演示文稿_第4頁
可以第二章第一節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可以第二章第一節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演示文稿目前一頁\總數二十七頁\編于十二點可以第二章第一節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目前二頁\總數二十七頁\編于十二點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細胞中的無機物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目前三頁\總數二十七頁\編于十二點廣而告之:(電視廣告)廣告一:補鐵、補血,效果好!補血口服液!廣告二:健康的體魄,來源于“碘碘”滴滴廣告三:萬丈高樓平地起,層層都是“鈣”起來廣告四:聰明伶俐,堅持補鋅;有鋅萬事成;用心的媽媽會用“鋅”。

上面的廣告中提到了哪些化學元素?能否用學過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這些廣告中包含的科學道理?學科網目前四頁\總數二十七頁\編于十二點第1節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本節聚焦:1.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是什么?2.組成細胞的重要化合物有哪些?3.怎樣檢測生物組織中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目前五頁\總數二十七頁\編于十二點討論:

比較組成地殼和組成細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問題探討元素地殼細胞O48.665.0Si26.3極少C0.08718.0N0.033.0H0.7610.0組成地殼和組成細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學科網目前六頁\總數二十七頁\編于十二點?1.組成生物體的所有元素中,有沒有哪一些元素是生物體所特有的?沒有。這說明什么?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2.生物體中的元素含量和無機環境中的含量有區別嗎?有,相差很大。這又說明什么?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目前七頁\總數二十七頁\編于十二點一、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關系:統一性: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無機環境中都能找到。差異性:細胞與無機環境中的各種化學元素的相對含量差別很大。目前八頁\總數二十七頁\編于十二點元素玉米人O44.4314.62C43.7555.99H6.247.46N1.469.33K0.921.09Ca0.234.67P0.203.11Mg0.180.16S0.170.78玉米與人體內的化學元素組成:思考:運用自己認為的科學方法解讀表格數據,能得出哪些結論?1.不同生物體內化學元素的種類基本相同。2.不同生物體內同種化學元素的含量不同。3.同一生物體內不同化學元素的含量不同,其中C、H、O、N4種元素所占比例較大。目前九頁\總數二十七頁\編于十二點

二、組成細胞的元素

組成人體細胞的主要元素(占細胞鮮重的百分比)基本元素:CHON

主要元素:

CHONPS

大量元素:CHONPSKCaMg微量元素:FeMnZnCuBMo

注意:C為最基本元素(鮮重與干重)

大量元素:含量占生物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微量元素:含量占生物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下的元素。組成人體細胞的主要元素(占細胞干重的百分比)目前十頁\總數二十七頁\編于十二點思考討論:

碳為什么是構成細胞的最基本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碳位于第14族,原子序數為6,說明一個碳原子核中含有6個質子,核外有6個電子,在最外層有4個電子。因此,碳原子具有了4個能成鍵的價電子,能使碳原子之間、碳原子與其他元素之間結合形成更多的化學鍵。由于每個碳原子可以形成4個化學鍵,所以就有可能形成含有成千上萬個甚至更多個碳原子的物質。目前十一頁\總數二十七頁\編于十二點

幾十年前,新西蘭有一個牧場的大片牧草長勢很弱,有的甚至發黃枯萎,即使使用了大量的N,P,K肥也無濟于事,后來,人們偶然發現牧場內的一小片牧草長得十分茂盛,原來,這一片”綠洲”的附近有一座鉬礦,礦工每天上下班總是抄近路走,他們的鞋子個踩過的地方,牧草綠油油的,經過科學家的化驗和分析,一公頃牧草只需150克鉬就足夠了.資料分析:通過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呢?目前十二頁\總數二十七頁\編于十二點

微量元素(鉬)是生物體不可缺少的必需元素;在生物體中含量很少,但其作用是其它元素不可替代的.?組成細胞的各種元素又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呢?化合物----目前十三頁\總數二十七頁\編于十二點三、組成細胞的化合物水:85%-90%無機鹽:1%-1.5%無機化合物有機化合物糖類脂類:1%-1.5%蛋白質:7%-10%核酸1%-1.5%化合物質量分數/%水占85--90無機鹽占1—1.5蛋白質占7--10脂質占1--2糖類和核酸占1—1.5目前十四頁\總數二十七頁\編于十二點思考與討論:1.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有什么區別?答案:區別主要看它們的分子組成中是否有碳元素。如糖類是有機物,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水是無機物,由氫、氧二種元素組成。這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區別,嚴格區分參照化學教科書目前十五頁\總數二十七頁\編于十二點思考與討論:2.細胞內最多的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分別是哪一種,你能推測它們對生命的意義嗎?答案:細胞中最多的有機化合物是蛋白質,無機化合物是水。蛋白質是組成生物體的重要物質,在生命中起重要作用;

水是生命之源,離開水,生命活動就無法進行。目前十六頁\總數二十七頁\編于十二點水母的含水量高達97%目前十七頁\總數二十七頁\編于十二點幾種不同生物體中水分的含量生物水母魚類蛙哺乳

動物藻類高等植物質量

分數%9780~8578659060~80人體中幾種不同器官或組織中水分的含量組織

器官牙齒骨髓骨骼肌心臟血液質量

分數%1022767983目前十八頁\總數二十七頁\編于十二點目前十九頁\總數二十七頁\編于十二點思考與討論:

3.根據你的生活經驗,說說哪些植物器官的細胞中富含糖類、脂質或蛋白質?怎樣從植物器官中提取這些化合物?

答案:植物的葉肉細胞、果實細胞和種子細胞中通常含有較多的糖類、脂質、蛋白質。如:禾谷類的果實、種子中含淀粉較多;甘蔗的莖和甜菜的根含蔗糖較多;花生、芝麻的種子中含脂質較多;大豆種子中含蛋白質較多。提取方法:設法將細胞破碎,再將這些物質提取出來。目前二十頁\總數二十七頁\編于十二點實驗:

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實驗原理:某些化學試劑能夠使生物組織中的有關有機化合物產生特定的顏色反應。如:還原糖+斐林試劑→磚紅色沉淀脂肪+蘇丹Ⅲ→橘黃色蛋白質+雙縮脲→紫色

淀粉+碘→藍色目前二十一頁\總數二十七頁\編于十二點知識點可溶性還原糖

脂肪

蛋白質

實驗原理實驗步驟樣液制備選材方法鑒定步驟與斐林試劑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被蘇丹Ⅲ染液染成橘黃色(或被蘇丹Ⅳ染成紅色)與雙縮脲試劑反應產生紫色物質含糖較高、顏色為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組織,蘋果、梨最好富含脂肪的種子,以花生最好浸泡1~2d的黃豆種子(或豆漿)或用雞蛋蛋白蘋果切塊→研磨→過濾→濾液制作花生種子的切片黃豆浸泡切片→研磨→過濾→濾液樣液→加斐林試劑→振蕩水浴→加熱煮沸切片→染色→漂洗→鏡檢樣液→加雙縮脲試劑A→再加雙縮脲試劑B→觀察顏色變化目前二十二頁\總數二十七頁\編于十二點知識點可溶性還原糖

脂肪

蛋白質實驗現象注意事項藍色→棕色→磚紅色脂肪被蘇丹Ⅲ染液染成橘黃色(或被蘇丹Ⅳ染成紅色)加雙縮脲試劑A無明顯變化,加雙縮脲試劑B后溶液變成紫色1.選材2.斐林試劑(不穩定)在用時才將甲、乙兩液混合均勻后使用(即現配現用)1.切片要盡可能的薄2.染色后一定要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3.觀察時找最薄處1.用雞蛋蛋白時,一定要加以稀釋,如果稀釋不夠,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后會粘固在試管內壁上,使反應不徹底,且試管不易洗干凈.2.雙縮脲試劑使用時,應先加A液造成堿性環境,再加B液.目前二十三頁\總數二十七頁\編于十二點討論:

1.你的預測與實驗結果是否一致

2.小組間交流實驗結果。你有什么發現?

3.全班共檢測了多少種生物材料?這些生物材料中有機化合物的種類、含量一樣嗎?這對我們選擇食物有什么啟發?課堂練習:

P19練習目前二十四頁\總數二十七頁\編于十二點作業:通常情況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沒有葡萄糖。當一次食用大量糖時,尿液中是否有葡萄糖存在?下面某同學進行探究實驗如下,請回答有關問題:第一步:取3支潔凈的相同的試管,分別標號1、2、3;其中實驗組是

。對照組是

.

第二步:分別向3支試管中加入相應實驗液體。1號2mL正常尿液;2號加

;3號加____

__,第三步:向3支試管內分別加入剛配制好的斐林試劑2mL。振蕩試管,使溶液混合均勻,并將這3支試管

。第四步:觀察并分析實驗結果。(1)1號試管現象: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