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物理(提高版)(全冊知識點考點梳理、重點題型分類鞏固練習)(家教、補習、復習用)_第1頁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物理(提高版)(全冊知識點考點梳理、重點題型分類鞏固練習)(家教、補習、復習用)_第2頁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物理(提高版)(全冊知識點考點梳理、重點題型分類鞏固練習)(家教、補習、復習用)_第3頁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物理(提高版)(全冊知識點考點梳理、重點題型分類鞏固練習)(家教、補習、復習用)_第4頁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物理(提高版)(全冊知識點考點梳理、重點題型分類鞏固練習)(家教、補習、復習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物理

重難點有效突破

知識點梳理及重點題型舉一反三練習

透鏡(提高)

【學習目標】

1.知道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定義;

2.知道凸透鏡的光心、焦點和焦距;

3.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

4.掌握三條特殊光線,經凸透鏡或凹透鏡折射后的傳播方向。

【要點梳理】

要■點一、透鏡

1、透鏡:透明物質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個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對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學元件。

2、透鏡的類型:

(1)凸透鏡:邊緣薄,中央厚。(圖甲)

(2)凹透鏡:邊緣厚,中央薄。(圖乙)

II甲)1[乙(

3、主光軸和光心:

概念定義圖示

.......

主光通過透鏡的兩個球面/、,/、\,/、

軸球心的直線叫主光軸。

光心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

C,9▲c;\。屁T心QJ

點,通過它的光傳播方2

向不變。(透鏡中心可\?'

認為是光心)、、一—玄透威、?????J***——?**凹透鏡**--***

要點詮釋:

1、凡是透光性能優良的材料都能磨制成透鏡,如冰、水晶、金剛石、高分子透明樹脂、有機玻璃等。

2、透鏡是一種模型,常見的物體如近視鏡、遠視鏡、放大鏡,甚至一滴水都可以看做是一個透鏡。

要點二、透鏡對光的作用

1、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如圖所示,凸透鏡相當于兩個三棱鏡組合,厚的一端相對)

2、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如圖所示,凹透鏡相當于兩個三棱鏡組合,薄的一端相對)

凸透鏡是三棱鏡的組合凹透鏡是三棱鎮的組合

光線經三棱鏡兩次折射

后向較厚的一端偏折

要點詮釋:

1>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但并不是說通過凸透鏡后的光束一定會聚在一點,或一定是一束會聚

光束,因為會聚是相對于不發生折射時的光線來說的。

2、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散作用,但并不是說通過凹透鏡后的光束一定是發散的,或延長不相交,因為

發散是相對于不發生折射時的光線來說的。

3、光線經過透鏡后總是向較厚的一端偏折。

4、凸透鏡、凹透鏡與凸面鏡凹面鏡的區別:

凸透鏡、凹透鏡是透明的光學儀器,光線能夠穿過,光線穿過透鏡后發生偏折;凸透鏡對光線有會

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凸面鏡和凹面鏡是一面涂有反光物質如水銀的光學儀器,主要是對

光線起反射作用,凸面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凹面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要點三、焦點和焦距

1、焦點:凸透鏡能使跟主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點叫透鏡的焦點,用“F”表示。

2、虛焦點: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凹透鏡后變得發散,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在主光軸上一點,這

一點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所以叫虛焦點。

3、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焦距,用表示。

要點詮釋:

1、凸透鏡有兩個焦點,并且關于光心對稱;凹透鏡有兩個虛焦點,關于光心對稱。

2、凸透鏡的焦距/的大小表示其會聚能力的強弱,/越小,凸透鏡對光的會聚能力越強;凹透鏡焦距/

的大小表示其對光發散能力的強弱,/越小,凹透鏡對光的發散能力越強。

3、由于光路可逆,若把光源放在焦點上,光源射向透鏡的光,經凸透鏡折射后將變為平行光,因此利用

凸透鏡可產生平行光。

【典型例題】

類型一、透鏡

1.(2016秋?花山區校級期中)透鏡是利用光的折射規律制成的,如圖所示,對光有會聚作用的

有,對光有發散作用的有。

abcde

【思路點撥】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做凸透鏡,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因此也叫會聚透鏡;而中間薄、

邊緣厚的透鏡叫做凹透鏡,它對光線有發散作用,因此也叫發散透鏡。

【答案】b、c、e;a、d

【解析】中間厚邊緣薄的是凸透鏡,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故b、c、e是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

鏡是凹透鏡,它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故a、d是凹透鏡;故答案為:b、c、e;a、d。

【總結升華】本題主要考查了辨別透鏡的方法、透鏡的特點及不同透鏡對光線的不同作用,屬于基礎知

識的考查。

舉一反三:

【變式】把一滴水銀滴在玻璃板上,這滴水銀大致可看成()

A.凸面鏡B.凸透鏡C.平面鏡D.凹面鏡

【答案】A

類型二、透鏡對光線的作用

^^2.(2014秋?銅官山區校級月考)不平行的光束經凹透鏡折射后,其折射光線()

A.不能交于一點B.一定是平行的

C.可能交于一點D.一定交于一點

【答案】C

【解析】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不平行的光束經過凹透鏡折射后,一定變得比折射前發散,會出現:

(1)可能是會聚光束,交于一點,可能變成發散光束,不會交于一點,故AD錯誤,C正確;

(2)可能變成平行光線,這是折射前射向凹透鏡焦點的光線,是一種特殊情況,B選項太絕對,故B

錯誤;故選C。

【總結升華】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認真審題,對可能出現的情況認真推敲,才能的出正確答案;凹透鏡

對光線有發散作用,平行于凹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變得發散,其反向延長線過焦點;射向

凹透鏡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與主光軸平行。

舉一反三:

【變式】下列陳述中錯誤的是()

A.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B.凹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C.虛焦點不是光線實際會聚的點D.實焦點是光線實際會聚的點

【答案】B

類型三、焦點和焦距

3.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會聚在主光軸上一點,這個點叫做凸透鏡的焦點,

凸透鏡的焦點有個,焦點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叫。把光源放在凸透鏡的處,通過凸

透鏡后的光線會成為一束平行光線,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右圖是某同學把凸透鏡正對著

太陽光,在桌面上得到一個亮點F,并用直尺進行測量的情況,則凸透鏡的焦距是cm。

【答案】平行;兩;焦距;焦點;平行光源;13.2

【解析】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會聚在主光軸上一點,這一點叫做凸透鏡的焦點。對

于一個凸透鏡來講,它的兩側都能形成這樣的點,因此凸透鏡有兩個焦點;因為過焦點的入射光線經凸

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因此將光源放在凸透鏡的焦點處,通過凸透鏡后的光線會成為一束平行光線,

則平行光源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從圖中可以看出,焦點的位置已知,光心在凸透鏡的中心上。由

此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3.2cm。

【總結升華】本題考查對主光軸、光心、焦點和焦距定義的理解,粗略測量凸透鏡焦距,是一道基礎題。

舉一反三:

【變式】(2014秋?市中區校級期中)小明找到一塊透鏡,用它來正對太陽光時出現了如圖所示的現象,

他手中拿的是透鏡,對光有作用;圖中那個最亮最小的光斑位于透鏡的處。

【答案】凸;會聚;焦點。

類型四、三條特殊光線

C^4.【《透鏡、生活中的透鏡》例1】完成下列光路圖

【答案】

【解析】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交于凸透鏡的焦點;入射光線的延長線交于凹透

鏡的虛焦點,經凹透鏡折射后的光線,平行于凹透鏡的主光軸。

【總結升華】題目主要考察了利用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作圖,特別要注意凹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舉一反三:

【變式】在圖甲、乙所示的虛線方框內各放置一個透鏡,發光點S發出的兩束光通過透鏡前后的方向如

圖所示,則()

A.甲為凹透鏡,乙為凸透鏡B.甲為凸透鏡,乙為凹透鏡

C.甲、乙都為凸透鏡D.甲、乙都為凹透鏡

【答案】c

【鞏固練習】

一、選擇

1.(2015?諸城市校級一模)如圖,F是透鏡的焦點,其中不正確的光路圖是()(多選)

A.一/

2.(2016?莒縣模擬)如圖在一塊玻璃磚內,一束平行光線恰好正對著玻璃內鐵餅形狀的空氣泡射去,則

光束通過空氣泡()

A.仍為平行光束B.變為發散光束

C.變為會聚光束D.無法確定

3.小星同學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的焦距,方法如圖所示。他注意到讓凸透鏡正對

陽光,但沒有仔細調節紙片與透鏡的距離,在紙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時,就測出了光斑到凸透鏡中心

的距離L,那么,凸透鏡的實際焦距(:)

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

4.如圖所示,將平面鏡放在垂直于凸透鏡主光軸的位置,凸透鏡和平面鏡相距為d,一束平行于凸透鏡

主光軸的光線射向透鏡,經平面鏡反射后會聚于兩鏡的中點A,則此凸透鏡的焦距為()

A.dB.d/22d/3

5.(2015春?興平市期中)學完透鏡后,小明同學對透鏡的知識點作了如下記錄,其中正確的是()

A.凸透鏡對光線起發散作用

B.凹透鏡對光線起會聚作用

C.經過凸透鏡射出的光線傳播方向都會發生變化

D.若使凸透鏡產生平行光,應將光源放在凸透鏡的焦點上

二、填空

6.(2014春?秦都區校級月考)透鏡分為和.中間厚邊緣薄的叫^==

中間薄邊緣厚的叫.透鏡的中心叫做O

7.關于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是,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平行主光軸的光線經透鏡折射后一

焦點;通過焦點的光線經透鏡折射后___主光軸。

8.將一個凸透鏡對準太陽光,可在距透鏡10cm的地方得到一個最小亮點,這個點叫,透鏡的

焦距為。

9.平行光經凹透鏡折射后的各折射光線發散而不會聚于一點,這些折射光線的的會聚點稱為

“虛焦點”。

10.如圖所示,一束光經過一個透鏡后會聚于主光軸上的點A,取掉透鏡后,光會聚于B點,則該透鏡

起到作用(填"會聚"或“發散”),是透鏡,由此說明,能會聚于一點的透鏡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凸透鏡。

11.一種微型手電筒的燈泡做成如圖所示的形狀,它的前端相當于一個。使用這種燈泡可以省去

一般手電筒中的一個零件,它是。

11題

三、作圖與實驗探究

12.光學黑箱中有焦距都是4cm的凸透鏡和凹透鏡各一只,凸透鏡主光軸CC'如圖所示。一條光線對準

凸透鏡焦點射入黑箱,折射后對準凹透鏡焦點方向射去,經凹透鏡折射后從黑箱射出。請完成箱內完整

的光路(畫出透鏡、光線、凹透鏡的主光軸和焦點)。

13.(2016?棗莊模擬)如圖所示,兩條入射光線(或延長線)分別過凹透鏡的焦點F和光心O,分別畫出

經過凹透鏡折射后的光線。

14.如圖所示是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通過透鏡前后的方向,請補畫上主光軸,在。點處畫出凸透鏡或凹

透鏡。

14題

15,有三只大小、形狀完全相同的凸透鏡,分別由坡璃、小晶、塑料制成.現在小宇想要探究“大小、

形狀相同的凸透鏡的焦距是否與制作材料有關",請你幫他設計這次探究的全過程。

【答案與解析】

一、選擇

1.【答案】ABD

【解析】A、入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經過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應該過焦點.故A錯誤;B、通過

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故B錯誤;C、平行于主光軸的入射光線經過凹透鏡折射

后,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故C正確;D、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而圖中的凹透鏡對光線

起了會聚作用,故D錯誤;故選ABD。

2.【答案】B

【解析】(1)如果不是對圖片進行分析,很容易誤選A,因為凸形氣泡不是玻璃元件,故它不是凸透

鏡;(2)玻璃磚被氣泡分成兩部分,這兩部分都是中間薄,邊緣厚,都是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因此平行光經過玻璃磚后,會變得發散;故選B。

3.【答案】D

【解析】只有在焦點處得到的光斑最小、最亮,在焦點之前和焦點之后光斑都不是最小。當測量距離

為L時,焦距可能大于L,也可能小于L。如圖所示:

【解析】由圖可見,入射光線平行于凸透鏡的主光軸,經凸透鏡折射后應該會聚在焦點,由于平面鏡

的反射作用,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A點就是焦點F的像,因此焦點F到鏡面的距離等于A到鏡面的

距離。由于A是凸透鏡與平面鏡的中點,即OA='d,

2

13

凸透鏡的焦距f=d+OA=d+—J=-Jo

5.【答案】D

【解析】A、凸透鏡對光有會聚的作用,故A錯誤;B、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故B錯誤;C、過光

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故C是錯誤的;D、從焦點上發出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會平行于主光軸;

故D正確;故選D。

二、填空

6.【答案】凸透鏡;凹透鏡;凸透鏡;凹透鏡;光心

7.【答案】不改變、會聚于、平行于

8.【答案】焦點;10cm

9.【答案】反向延長線

10.【答案】發散;凹;不一定

【解析】一束光經過一個透鏡后會聚于主光軸上的點A,取掉透鏡后,光會聚于B點,則該透鏡起

到了發散作用,是凹透鏡,由此說明,能會聚于一點的透鏡不一定是凸透鏡。

11.【答案】凸透鏡;凹面反光碗

【解析】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一點,這個點是凸透鏡的焦點,根據光路是可

逆的,把燈絲放在凸透鏡的焦點上,經過凸透鏡折射后,會平行射出。使用這種燈泡可以省去一般手電

筒中的一個零件,它是凹面反光碗。利用凹面鏡會聚光線的特點,那么燈絲應處于凹面反光碗的焦點上。

三、作圖與實驗探究

12.【答案與解析】入射光線和主光軸的焦點就是凸透鏡的焦點,在焦點后方畫出凸透鏡,過焦點的光線

經過凸透鏡的折射就會變為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射出;找到凹透鏡的焦點(在經過凸透鏡射出的光線

上),據此畫出凹透鏡的主光軸以及凹透鏡,射向凹透鏡焦點的光線就會變為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射出;

故答圖如下:

【解析】延長線過另一側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過光心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傳

播方向不改變;如圖所示。

14.【答案與解析】若O點在透鏡光心的上方,則該透鏡對光線起到了(遠離主光軸)發散的作用,應該

是凹透鏡;若。點在透鏡光心的下方,則該透鏡對光線起到了(靠近主光軸)會聚的作用,應該是凸透

鏡。如下圖所示:

(2)猜想:凸透鏡的焦距是否和材料有(或無)關。猜想是任意的,只要有猜想依據就可以。

(3)設計實驗:分別測量三只大小、形狀完全相同,分別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的凸透鏡的焦距,進

行比較。

(4)實驗器材:平行光源制造平行光;分別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三只大小、形狀完全相同的凸透鏡;

用光屏呈接焦點;光具座;刻度尺測量焦距。

(5)設計實驗表格:記錄三個不同材料有一行,凸透鏡的焦距fl、f2、f3有一行.如下圖:

材料玻璃f.水晶f?塑料與

焦距£/cm

(6)實驗步驟:①把平行光源、玻璃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調整它們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讓

平行光源垂直照射玻璃凸透鏡,前后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出現最亮最小的點,用刻度尺量得光心到焦點

的距離工。

②用水晶凸透鏡替代玻璃凸透鏡重復上面的實驗記錄上。

③用塑料凸透鏡替代水晶凸透鏡重復上面的實驗記錄力。

(7)分析結論:①如果<=人=力,說明凸透鏡的焦距和材料無關。

②如果工聲力聲力,說明凸透鏡的焦距和材料有關。

(8)交流評估。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提高)

【學習目標】

1.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

2.知道凸透鏡成像倒立、縮小(或放大)實像的條件及應用;

3.知道凸透鏡成正立、放大虛像的條件;

4.掌握探究凸透鏡成像的過程。能在探究活動中,初步獲得提出問題的能力,通過探究活動,體驗科學

探究的全過程和方法,學習從物理現象中歸納科學規律的方法。

【要點梳理】

要點一、凸透鏡成像規律

1、【《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和應用見下表:

物的位置像的位置像的性質應用舉例

u>2f2f>v>f縮小、倒立、實像照相機,眼睛

物像

u=2fv=2f等大、倒立、實像特點:實像大小轉折點

2f>u>fv>2f放大、倒立、實像幻燈機,投影儀

u=f不成像特點:像的虛實轉折點

u<f物像同側放大、正立、虛像放大鏡

2、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可以聯想它的應用來加以記憶,典型的三個應用是:照相機、幻燈機和放大鏡,它

們都是利用凸透鏡成像規律制成的。弄清這些儀器的原理,頭腦中有使用這些儀器時的情景,就不難記

住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了。

要點詮釋:

1、測量凸透鏡的焦距:利用平行光源或太陽光粗測凸透鏡的焦距。(實驗室提供的凸透鏡的焦距有5cm、

10cm和30cm,我們所選的透鏡最好在10cm—20cm之間,太大或太小都不方便)

2、操作過程中,應固定好蠟燭、凸透鏡,然后移動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為止,讀出物

距與像距的大小。

3、當物距小于焦距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上也找不到物體的像。此時應去掉光屏,透過凸透鏡

觀察火焰的成像情況。

4、總結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簡要歸納成"一焦分虛實,二焦分大小;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成虛

像時,物近像近,像變小。”

(1)"一焦分虛實”:物體在一倍焦距以內成虛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實像。

(2)“二焦分大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點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縮小的。

(3)“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成實像時,物體靠近透鏡,像遠離透鏡,像逐漸變大。

(4)“成虛像時,物近像近,像變小”:成虛像時,物體靠近透鏡,像也靠近透鏡,像逐漸變小。

要點二、凸透鏡成像光路圖

1、成倒立縮小實像時,物距〃>2/,像距2/>n>/如下圖所示:

2、成倒立放大實像時,物距2/>,,>/,像距u>2/如下圖所示:

3、成正立放大虛像時,物距〃</如下圖所示:

1、凸透鏡成像規律口決記憶法(一):

物遠實像小而近,物近實像大而遠,如果物放焦點內,正立放大虛像現;

幻燈放像像好大,物處一焦二焦間,相機縮你小不點,物處二倍焦距外。

2、凸透鏡成像規律口決記憶法(二):

凸透鏡,本領大,照相、幻燈和放大;二倍焦外倒實小,二倍焦內倒實大;

若是物放焦點內,像物同側虛像大;一條規律記在心,物近像遠像變大。

【典型例題】

類型一、探究凸透鏡成像

1.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用裝有6個發光二極管的有方格的白紙板做發光物

體,如圖甲所示,又用這種同樣大小有方格的白紙板做光屏,然后將發光物體、凸透鏡和光屏組裝到光

⑴當發光物體在a點時,如圖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圖丙所示,則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的

實像。將發光物體由a點移到b點,要想找到像的位置,應移動光屏,直到為止。

(2)用這種發光物體和光屏做實驗,最主要的一條優點是:o

⑶如圖乙所示,當發光物體在a點時,物與像之間的距離為“,當發光物體在b點時,物與像之間

的距離為S2,則S|S2(填”或“<”)

(4)小明探究完凸透鏡成像規律后,接著又做了一個觀察實驗。他把光屏取下來,把發光物體放在凸

透鏡左側,從凸透鏡右側沿主光軸向凸透鏡方向觀察,如圖所示,當眼睛離凸透鏡較遠時看到了發光物

體倒立的像,離凸透鏡較近時就看不到這個像了,請分析并說明其中原因。

T

【思路點撥】(1)根據像在方格紙上所占格的大小來比較像與物體的大小關系,要得到像的位置,必須

調節光屏使像最清晰為止。(2)將發光二極管與燭焰比較,找出其優點。發光二極管的亮度更大,更容

易觀察其像,同時其形狀規則,利用方格紙,更容易比較像與物的大小。(3)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知道物體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而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且物距增大時,

像距無限靠近一倍焦距.(4)根據實像的概念,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成的,要知道在像點之前光線還未

會聚成像。

【答案】⑴縮小;光屏上的像清晰(2)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3)<(4)因為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所以

說是實像,成像點在凸透鏡的右側;發光物體發出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是會聚的,經過成像點后是發

散的,所以眼睛必須在成像點以外的光線發散區域才能看到這個像

【解析】凸透鏡成的實像是倒立的實像,從光屏上可以看出,此像比物體小,因此是縮小的實像;由凸

透鏡成像規律可知,當物體遠離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增大,此時像距變小,所以應將光屏向凸透鏡靠

近,直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為止;用這種發光物體和光屏做實驗,能使成在光屏上的像變得更清晰,

且便于比較物、像的大小關系,使實驗現象更加明顯。

【總結升華】這是一個有一定創新性的裝置,利用這一裝置更容易比較像與物體的大小、倒正的關系。

在物距和像距同時變化的過程中,當物距變遠時,像距會變近,而且像會變小,即“物遠、像近、像變

小”根據這一規律可輕松判斷像的變化情況。

舉一反三:

【變式】(2015?河北一模)如圖所示,a、b、c、d是距凸透鏡不同距離的四個點,F為焦點.物體放在a

點時,成、的實像,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當物體由a點運動

到c點,所成的像(選填"逐漸變大”“逐漸變小"或"不變")。

abcd

?r----??—?—.

FF

■—2f-y

【答案】倒立;縮小;照相機;逐漸變大

2.(2015?大豐市校級一模)在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來探究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將蠟燭、凸透鏡、

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蠟燭位置如圖所示,這時的物距是cm,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

到一個清晰倒立、的實像;投影儀把圖中的凸透鏡看作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視網膜;

給"眼睛"戴上遠視眼鏡,使燭焰在“視網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遠視眼鏡,為了使光屏上再次

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選填"遠離”或“靠近”)透鏡。

【解析】(1)由圖知,物距u=12.0cm,處于一倍、二倍焦距之間,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主要應

用是投影儀、幻燈機;(2)把圖中的凸透鏡看作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視網膜;給"眼睛"戴上遠視

眼鏡,使燭焰在“視網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遠視眼鏡,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遠

離透鏡.這是因為:凸透鏡是會聚透鏡,去掉凸透鏡的時候,光線會聚的弱,所以應該使光屏遠離透鏡;

故答案為:12.0;放大;遠離。

【總結升華】本題考查學生對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掌握程度,對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必須牢固掌握;并且考

查了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

舉一反三:

【變式】把高2cm的發光棒立于焦距為5cm凸透鏡前,在凸透鏡后的光屏上成了4cm高的像,物體離凸

透鏡的距離可能是()

A.7.5cmB.12.5cmC.4.5cmD.10cm

【答案】A

類型二、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

^^3.(2016?通遼模擬)某人照相,拍了一張后,他向照相機移近了幾步,再拍一張,如果照相機的位

置不變,拍照的人應該()

A.把鏡頭向外拉一些,人像變大

B.把鏡頭向里縮一些,人像變大

C.把鏡頭向外拉一些,人像變小

D.把鏡頭向里縮一些,人像變小

【思路點撥】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變大、像變大;根據這個規律進行判斷。

【答案】A

【解析】照某人照相,拍了一張后,他向照相機移近了幾步,再拍一張,如果照相機的位置不變,因為

物距減小,所以像距變大,像變大,即把鏡頭向外拉一些,人像變大,故選A。

【總結升華】本題考查了凸透鏡的成像規律。照相機是利用了凸透鏡能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

類型三、綜合應用

4.【《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例1】下列光學儀器的應用,哪個得到的實像比物體大()

A.放大鏡B.幻燈機C.照相機D.潛望鏡

【答案】B

【解析】放大鏡、潛望鏡成的像是虛像,所以A、D選項錯誤;照相機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C選

項錯誤;幻燈機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所以B選項正確。

【總結升華】題目主要考察了凸透鏡和平面鏡的成像特點,屬于簡單題目。

舉一反三:

【變式】(多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照相機、幻燈機的鏡頭都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B.使用幻燈機時,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燈片應倒立放置

C.只要是放大鏡,無論什么情況下都能成放大的像

D.平面鏡能成等大的實像

【答案】AB

【鞏固練習】

一、選擇

1.凸透鏡所成正立像一定是()

A.像比物大B.像比物小C.像物分立透鏡兩側D.像物等大

2.(2016?鄂州模擬)把蠟燭放在距離凸透鏡50cm處,在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觀察到倒立、縮小的清晰

像.那么凸透鏡的焦距不可能是()

A.5cmB.10cmC.20cmD.30cm

3.(多選)如圖所示,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光屏上出現了清晰的燭焰像.已知凸透鏡

的焦距為f,由此可以判斷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圍是()

3題

A.v<fB.f<v<2fC.u>2fD.f<u<2f

4.物體沿凸透鏡主光軸從2倍焦距處勻速向外移動的過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將()

A.像變大,速度變大B.像變大,速度不變

C.像變小,速度變小D.像變小,速度不變

5.(2015?新泰市二模)某同學在做透鏡成像的實驗時,將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距離透鏡20cm的地方,

當它向透鏡移動時,其倒立的像移動速度大于蠟燭移動速度,則可判斷此透鏡()

A.是凸透鏡,焦距為20cm

B.是凸透鏡,焦距可能為15cm

C.是凹透鏡,焦距為20cm

D.是凹透鏡,焦距可能為15cm

6.用同一凸透鏡在光具座上分別探究甲、乙兩物體的成像情況.實驗時甲、乙兩物體直立于光具座上,

且甲物體比乙物體長些,它們經凸透鏡成像后,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若它們都成放大的實像,則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長

B.若它們都成等大的實像,則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短

C.若它們都成縮小的實像,則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長

D.不論成放大還是縮小的實像,甲的像都有可能比乙的像短

二、填空

7.將一個凸透鏡對準太陽光,可在距透鏡10cm的地方得到一個最小亮點。若有一個物體放在這個透鏡前

40cm處,則可在透鏡的另一側得到、、的像。

8.檢修工人在查看線路密集的電路板時,為了看清線路的連接情況,常透過一個較大的透鏡進行觀察,

這個透鏡應該是透鏡(填"凸"或"凹”),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填“實”或“虛")像,

電路板到透鏡的距離應;檢修時還用到了照明燈,這是為了照亮(填“透鏡”或"電路

板”)o

9.(2016?海南校級一模)小牛有一塊焦距為5cm的凸透鏡,若想用它做一個模型照相機,則景物到凸透

鏡的距離應;若想用它做投影儀的鏡頭,則膠片到凸透鏡的距離應;若想將它

作為放大鏡使用,則被觀察的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應。

10.點燃的蠟燭距凸透鏡16cm,在距透鏡16cm的另一側光屏上出現了等大的清晰的燭焰像,凸透鏡的焦

距為cm,當把蠟燭移到距透鏡20cm的位置時,移動光屏,能接到(填倒立、正立、放大、

縮小)的清晰的燭焰像。

11.(2015?東臺市模擬)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組裝并調整實驗器材,使燭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

鏡的上,如果凸透鏡焦距為10cm,物距為35cm,移動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

的實像.生活中,一般情況下(放大鏡/投影儀/照相機)的成像情況與其相同。

12.(2015?高要市校級二模)如圖所示,是趙強同學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

置,其中還需要調整的是:-調整后燭焰能在光屏上成的實像,若想使像變大,

應將蠟燭向移。

-jy"A

三、綜合應用與實驗探究

13.如圖所示,一束光經凸透鏡后射在平面鏡上,請完成光路圖。

14.凸透鏡的焦點是實焦點,利用平行光源可以找到焦點,直接測出焦距,凹透鏡的焦點是虛焦點,如何

利用凸透鏡來測定凹透鏡的焦距?

15.小王用凸透鏡、蠟燭、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桌上現有A、B兩個凸透

鏡,其中凸透鏡A的焦距為50cm,凸透鏡B的焦距為10cm。光具座上標尺的刻度范圍如圖。

15題0

(1)小王想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應選用凸透鏡(選填"A"或"B")。

(2)小王在圖中的光具座上,不斷改變蠟燭與透鏡間的距離,并移動光屏進行實驗,所獲得的實驗數據

如表所示。分析實驗數據可知:

實驗次序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光屏上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cm光屏上像的大小

u/cm

16012縮小

23015縮小

32020等大

41530放大

51260放大

①從實驗次序2、3、4可以看出,當成實像時,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②同一凸透鏡,成實像時,像距v隨物距u的增大而。

(3)你認為小王同學的實驗過程是否全面?請提出你的看法(只需寫出一種)。答:

【答案與解析】

一、選擇

1.【答案】A

【解析】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當物體在1倍焦距以內成正立、放大、虛像,所以凸透鏡成的正立的

像都是放大的。

2.【答案】D

【解析】把蠟燭放在距離凸透鏡50cm的某一位置時,在透鏡另一側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的、縮小

的像,則u>2f,即50cm>2f,解得f<25cm,則選項ABC都符合,只有D選項是不可能的,故選:D。

3.【答案】BC

【解析】由圖知,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所以物距大于2f,即u>2f;而像距處于f和2f之間,即f

<v<2f?

4.【答案】C

【解析】當u>2f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若物距u增大(即物體遠離凸透鏡),則像距減小

(即像與物相對于凸透鏡向同一方向運動),其像也隨像距成正比地減小(即像與像距的變化情況完全

S

V=一

一樣)。但物體移動的距離大于像移動的距離,而移動的時間又相同,由t可知,像的速度會變小(減

速運動)。

5.【答案】B

【解析】(1)蠟燭經透鏡成倒立的像,說明此透鏡一定是凸透鏡;(2)蠟燭放在距離透鏡20cm的地

方,當它向透鏡移動時,其倒立的像移動速度大于蠟燭移動速度,說明蠟燭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和二倍

焦距之間,所以2f>20cm>f,所以20cm>f>10cm;故選B。

6.【答案】D

【解析】凸透鏡成像的特點與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有關,像的放大或縮小是就物體所成的像與物體本身

的大小比較而言的,由于題中沒有說明兩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關系,故不能斷定兩個物體的像的大小關

系,因此答案為D。

二、填空

7.【答案】倒立;縮小;實

8.【答案】凸;虛;小于凸透鏡的1倍焦距;電路板

【解析】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當物距小于凸透鏡的1倍焦距時,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這就

是放大鏡的原理,所以檢修工人用凸透鏡的放大作用來查看電路板時,電路板到凸透鏡的距離應小于1

倍焦距,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虛像,用照明燈照亮電路板,可以使成像更清晰,便于觀察。

9.【答案】大于10cm;大于5cm小于10cm;小于5cm

【解析】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照相機的鏡頭利用的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即

焦距為5cm的凸透鏡,若想用它做一個模擬照相機,則景物到凸透鏡的距離應大于10cm;若想用它做

投影儀的鏡頭,則膠片到凸透鏡的距離應大于5cm小于10cm;若想將它作為放大鏡使用,則被觀察的

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應小于焦距,即小于5cm,故答案為:大于10cm;大于5cm小于10cm;小于5cm。

10.【答案】8;倒立、縮小

【解析】當u=16cm時,物體成等大的像,所以2f=16cm,即f=8cm;若將蠟燭移到20cm處,則物

體在2f之外,所以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11.【答案】主光軸;縮小;照相機

【解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調整蠟燭燭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鏡的主光軸上,這樣燭焰、光

屏和光屏的中心在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凸透鏡焦距為10cm,物距為35cm,所以

物距u>2f=20cm,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故答案為:主光軸;縮小;照相機。

12.【答案】光屏;縮小倒立;右

【解析】為了實驗的需要,焰心、光心及光屏的中心必須在同一高度上;因當物體在焦點之外時,必

在屏上成倒立的實像,此時蠟燭在焦點之外;妥使實像變大,必須縮小物距,蠟燭向右移;故答案為:

光屏;縮小倒立;右。

三、綜合應用與實驗探究

13.【答案與解析】根據折射光線過凸透鏡的焦點畫出即可;過平面鏡的入射點垂直鏡面作出法線,然后

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畫出反射光線。如圖所示:

14.【答案與解析】要測出凹透鏡的焦距,需要平行光源、凸透鏡、刻度尺、光具座等輔助器材。如圖所

示,其操作與觀察方法是:讓平行光源通過凸透鏡的焦點F的位置,測出凸透鏡的焦距憶再在凸透鏡

的后面安上待測凹透鏡,并在光屏上畫一個與凹透鏡等大的圓,移動凹透鏡使光斑與圓正好重合,測出

凸透鏡與凹透鏡間的距離s,凹透鏡的焦距大小為ft-So

15.【答案】(1)B(2)①大;②減小(3)不夠全面,因為他只記錄

了像的大小,沒有記錄像的正倒。

【解析】(1)如果選擇A透鏡,當“研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中的u>2f時,即物距大于100cm,此時f<v<2f,即像距大于

50cm小于100cm,而實驗所用的光具座上標尺的刻度范圍是“0?100cm”,所成的像位置超出了光具座

的范圍,在光屏上不能看到清晰的像。所以不能選A透鏡,只能選擇B透鏡。(2)①表中數據物距越

來越小,像距越來越大,像由縮小到等大到放大。②同一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越來越大,像距越來

越小,即像距v隨物距u的增大而減小。

(3)小王同學的實驗過程不夠全面,因為他只記錄了像的大小,沒有記錄像的正倒,所以他的記錄

不全,(或只通過一塊凸透鏡成像情況,要得到凸透鏡成實像的規律,欠普遍性,或只研究了凸透鏡成

實像的情況,沒有研究成虛像的情況)。

生活中的透鏡(提高)

【學習目標】

1.知道照相機的成像原理及構造;

2.知道投影儀的成像原理及構造;

3.理解放大鏡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4.理解實像和虛像的特征,能區分實像和虛像;

5.掌握照相機和投影儀在使用中的調節。

【要點梳理】

要點一、照相機

1、【《透鏡、生活中的透鏡》】照相機原理:來自物體的光經過照相機鏡頭后會聚在膠卷上,形成被照物

體的像。膠卷上涂著一層對光敏感的物質,它在曝光后發生化學變化,物體的像就被記錄在膠卷上,經

2、構造:鏡頭(凸透鏡)、膠片、調焦環、光圈環、快門等幾部分組成。

3、成像特點:

(1)照相機成縮小、倒立的實像;

(2)像距小于物距;

(3)像與物體位于凸透鏡的兩側。

要點詮釋:

1、物體離照相機鏡頭的距離(物距)大于底片離照相機的距離(像距)。

2、物體離照相機鏡頭越遠,物體在膠卷上所成的像越小,像的位置(底片或膠片到鏡頭的距離)越近。

要點二、幻燈機和投影儀

1、成像原理及示意圖:鏡頭相當于凸透鏡,成倒立、放大、實像。

2、構造:凹面鏡、光源、螺紋透鏡、凸透鏡、平面鏡。

要點詮釋:

1>幻燈機和投影儀的調節:

(1)透明膠片到鏡頭的距離(物距)小于鏡頭到屏幕的距離(像距);

(2)透明膠片離鏡頭越近時,屏幕上所成的像越大,像到鏡頭的距離越大。所以要想讓屏幕上的像大一

些,向下調凸透鏡,減小凸透鏡到物體的距離,增大投影儀到光屏的距離。

(3)幻燈機(投影儀)成的像上下顛倒,左右相反。如下圖:

2、幻燈機和投影儀的構造及作用:

類別構造作用

幻燈機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聚光鏡加強照到幻燈片上的光

凹面鏡反射會聚光線,照亮透明膠片

光屏承接像

投影儀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螺紋透鏡會聚光線,照亮透明膠片

平面鏡改變光路

凹面鏡反射會聚光線,照亮透明膠片

光屏承接像

要點三、放大鏡

1>成像原理:放大鏡(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2、成像規律:

(1)像與物體位于凸透鏡的同側;

(2)放大鏡離被觀察的物體越近,所成的像越小;放大鏡離物體越遠,所成的像越大;

(3)如果放大鏡與物體的距離大到一定程度,所成的放大的虛像便消失了。

要點四、實像和虛像

1、實像:照相機和投影儀所成的像,是光通過凸透鏡射出后會聚形成的,如果把感光膠片放在適度的位

置,能記錄下所成的像。這種像叫做實像。

2、虛像:沒有實際光線會聚,人眼逆著出射光的方向看去,感到光是從虛像處發出。

3、物距:物體和透鏡之間的距離叫物距字母〃表示。

4、像距:像和透鏡之間的距離叫像距用字母V表示。

要點詮釋:

1、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承接。

2、沒有實際光線會聚,出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所成的像是虛像,虛像無法用光屏承接。人眼逆著出

射光的方向看去,感覺好像是光從虛像出發出的。

3、實像虛像的區別:

類定義表現實例

實實際光線會聚能用光屏承

像而成接,能被眼

睛觀察111B

小孔成像照相機成像投影儀成像

虛反射(或折射)不能用光屏

像光線的反向延承接,能被

長線相交而成眼睛觀察

平面鏡成像眼睛“受騙”放大鏡成像

【典型例題】

類型一、生活中的透鏡

▼1.【《透鏡、生活中的透鏡》例2】現有5種光學元件:平面鏡、凹面鏡、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