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與兒童發展(區一等獎)_第1頁
學前教育與兒童發展(區一等獎)_第2頁
學前教育與兒童發展(區一等獎)_第3頁
學前教育與兒童發展(區一等獎)_第4頁
學前教育與兒童發展(區一等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

學前教育與兒童發展第一節兒童與兒童發展第二節兒童觀第三節兒童權利第四節科學的教育觀一、兒童:1989年,第44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將兒童定義為“18歲以下的任何人”。二、發展:發展就是指個體成長過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規律地的量變和質變的過程三、兒童的發展:指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規律地進行的量變與質變的過程。§4-1兒童與兒童發展§4-42兒童觀一、兒童觀的內涵

兒童觀是人們對于兒童的根本看法、觀點和主張等的總稱。二、西方兒童觀的發展歷程

古典時期的小大人說中世紀的原罪說盧梭時代的兒童觀杜威時代的兒童觀現當代的兒童觀兒童宗教觀法國的盧梭:

1.兒童期的存在是自然規律

2.兒童是真正意義的人,他具有獨立存在的意義

“他長大為成熟的兒童,他過完了童年的生活,然而他不是犧牲了快樂的時光才達到他這種完滿成熟的境地的…

…”

《愛彌兒》是一部開啟兒童觀新時代的著作,直到今天一直被認為具有“發現兒童”的劃時代意義。

三、兒童觀在中國文化中的演變

(一)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兒童觀1.“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倫理綱常中的兒童父親掌握著子女的生死大權,父讓子亡,子不得不亡。

二十四孝之郭巨埋子2.成人本位的文化蔑視兒童——小孩兒懂什么

“中國看不起小孩”(周作人:《苦竹雜記·兒時的回憶》),所以傳統文化要求兒童快快結束兒童期,成人用長袍馬褂將兒童打扮成成人的樣子,以成人的規范要求兒童,用四書五經作為催熟劑灌輸給兒童。

周作人:用四書五經灌溉的兒童,長大進入社會后就只能像“暫出樊籠的小獸”那樣,“絕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了。

3.把兒童看作是傳宗接代的工具兒童是延續生命、追求不朽的另外一種辦法“春秋齊景公愛庶子荼,曾自己銜繩作牛,讓荼牽著走,公觸地而齒折”。一般百姓把子女當作小祖宗看待的更是普遍。

4.把子女看作光耀門第的工具

父以子貴子女攀比5.養子防老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6.性別歧視

男尊女卑、傳兒不傳女

總之,傳統兒童觀基本上屬于工具主義的,把兒童看作是工具,沒有認識到兒童自身存在意義和目的(二)中國近現代的兒童觀

魯迅先生:“民族魂”魯迅在1918年5月的《新青年》上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吶喊。指出“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蠻做,便大礙于孩子的發達。所以一切設施,都應該以孩子為本位。”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魯迅的《風箏》被選入中學語文教科書大概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則因為其中一句著名的話:“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四、大眾觀念形態的兒童觀“國”本位的兒童觀:斯巴達“家”本位的兒童觀:兒童是“私有財產”、傳宗接代“神”本位的兒童觀:以色列民族“人”本位的兒童觀:詩歌:你的兒女并不是你的兒女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紀伯倫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借助你來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并不屬于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于明天,屬于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因為生命不會后退,也不在過去停留。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里射出的箭,弓箭手望著未來之的箭靶,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三、兒童觀的科學內涵【案例一】一位母親把自己幼小的女兒打扮成“小婦人”:頭發燙著,嘴上涂著,臉上抹著,甚至不顧孩子身體發育穿一身緊身衣,把孩子的腰給緊緊地綁著,讓孩子招搖過市,并從路人對孩子的注目中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案例二】一位老爺爺說:“我一個星期不見我那孫子,心理就憋得慌,他呀,就是好玩,我就是想和他玩兒,他比熊貓還可愛。【案例三】一男孩告訴我:“我爸強迫著我學鋼琴,我不愛學,他就打我,目的就是讓我在親朋好友面前顯露一手,為家庭裝門面。”

談對上述案例的看法。

以上父母們有個嚴重錯誤:沒把孩子當人,把孩子當作玩具、裝飾品,如小貓小狗一樣的寵物!貓貓狗狗,光需要寵愛就夠了,但他們是人,對人一定要說人話,告訴他們應怎么做人。

首先,兒童是人,具有和成人一樣人格、尊嚴和一切基本權利。【案例4】一位教育工作者做調查,問孩子們缺什么?獨生子女們說,他們不缺吃、不缺穿,就缺知心朋友,缺玩伴!其中一位四年級的小女孩寫了一首詩,題目是《我要做星星》。我不愿做太陽,也不愿做月亮;因為太陽太寂寞,月亮太孤單。我要做星星,因為星星有無數的朋友,將黑夜點綴得更加美麗、漂亮。【案例5】一位老奶奶“狀告”她的孫子,孩子在上小學高年級,一天,正值班主任家訪,老奶奶眼淚汪汪地對班主任說:“老師呀,我孫子是我一手拉扯大的,小時候不知有多乖,我說什么,他聽什么。可現在,人大心大,我說什么他都不聽……”

第二,兒童是發展中的人。身心稚嫩需要保護;又具有充分的發展潛能,需時間和空間去成熟發展;且存在個體差異,需因材施教。

兒童不成熟,所以會犯錯誤,要允許孩子有缺點、有錯誤,不要指望一鋤頭挖下去,就見一個井。——有的缺點是“可愛的”。

案例6】達爾文從小喜歡玩昆蟲,玩到了著迷的程度。一次,他去抓昆蟲,兩手抓得滿滿的,為了抓得更多,竟然忘形地將裝不下的蟲子塞進嘴里。蟲子在嘴里不停地分泌著臭氣,他卻全然不顧,回到家里,達爾文的父親不僅沒責備他,還幫他制作標本,由于老達爾文有一顆童心,滿足并保護了小達爾文的強烈愛好和興趣,使小達爾文萌發出獻身生物學研究的理想,最后成為舉世聞名的偉大生物學家!您讀了本案例后,您準備如何對待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呢?

當你的兒子告訴你,他想造輪船、想做麥餅;想到月球上去;想當小丑。你怎么回答?

快樂童年是一生幸福的源頭。

兒童不是一個尚未長成的大人,教育目標也不是使兒童為未來的成人生活做好準備。

“長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頂,難道在長大之前兒童不是人?

第三,兒童期有自身的價值

第四,兒童是權利的主體視頻:幸福童年思考:教育的目的不僅在于兒童發展,還在于兒童的幸福;兒童有權擁有快樂幸福的童年。

什么樣的童年是幸福的?§4-4

科學教育觀學前教育觀的內涵:

學前教育觀是如何看待、對待學前教育目標、學前教育任務、學前教育內容、學前教育途徑、學前教育手段、學前教育方法等觀點的總和。一、兒童是學前教育的主體樹立全心全意為幼兒服務的意識,但是服務不是代替,應是引導幼兒,幫助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做自己的主人。案例:《喂雞》、不做背著很多書本的驢子、讓孩子提問二、因人而異地對兒童實施體、智、德、美、勞等全面發展的教育

1.

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幼兒,不能孤立、片面地只強調某方面的發展,忽視人的整體和諧的發展。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

2.

因材施教,促進幼兒的個性發展案例:陶行知《四塊糖果》、你就和老師做不一樣的動作

三、學前教育內容和方法要符合“發展適宜性”要求內容、方法適宜;抓住幼兒發展“敏感期”;理解其“最近發展區”

案例:空間敏感期四、游戲是幼兒期的主導活動和教育活動中的主導形式五、家園配合,協同發展六、尊重熱愛幼兒

1.尊重幼兒,要信任兒童,鼓勵兒童,幫助兒童建立自信心,使每個兒童都能抬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