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歐陽學創編歐陽學創編歐陽學創編歐陽學創編臨床醫生怎么做科研?時間:2021.03.03時間:2021.03.03創作:歐陽學臨床醫生,應“臨床”和“科研”兩不誤病救人,提高人的生命和生活質量。違背了這一基本原則,醫生是不稱職的,無論他的科研水平有多高。這就要求臨床醫生的首要任務是踏踏實實作好患者的日常治療工作,幫助更多的病人戰勝病魔,重返健康。但是,臨床工作與科研并不矛盾。實際上,臨床科研,特別是正確的科研思維,極有助于醫生更好的總結經驗,探究規律,提高療效,最終造福于病人。大處著智,時刻突出科研的“臨床”特點張金哲院士說過:臨床科研就是改進工作。筆者覺得這句話很貼切。臨床的研究應該把重點放在臨床上,臨床醫生應該從臨床發生的問題上來尋找思路,努力找到新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更深入一點上升到理論高度,就很有意義了。臨床的醫生身處醫療一線,應該牢記搞科研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診斷的準確性,改善治療的有效性,所以臨床科研研究應圍繞這一中心,時時刻刻突出科研的“臨床”特點,力爭使病人從研究中真正獲得益處,即使是很少的一點。筆者非常喜歡美國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近年來,幾乎期期必讀。這本雜志的特點就是:所刊登的文章、報告的科研結果大多緊密聯系臨床,貼近實戰,竭力從臨床診療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使讀者受益非淺。小處著心,處處留意臨床的“科研”價值因為臨床醫生臨床工作任務重,醫療安全始終是第一位必將一事無成,因此筆者認為采取“高不可攀,低也可就”的態度,對于臨床醫生選題來說是符合實際的。臨床醫生要善于在臨床工作中發現疑難的問題,要多問幾個為什么?也許書本上的所謂真理性的“機制”經不起你反復的推敲,從而你的創新點就形成了,這樣的話,你可以做科研的“腦”,指導其他的基礎科研工作者能夠為你的新思路而工作。這就意味著,你要有科研的執著,要善于等待,更要善于思考,處處留意臨床平凡日常工作的珍貴“科研”價值。魚腥草注射液曾是國內廣泛使用的一種純中藥制劑,以前多認為過敏反應少見。20041的過敏性休克患者后,沒有簡單對待,而是經過全面文獻檢索,發現過敏反應其實并不少見,且所有廠家的產品均有過敏報告,證明與生產廠家無相關性,也就是說不是某些廠家產品質量的問題,推測很可能是魚腥草注射液藥物配伍、加工流程標準的問題。因此,筆者在健康報發表了《魚腥草注射液致過敏性休克并不罕見》一文。隨后的大討論和深入研究及探討,最終促使全國范圍內暫停使用此制劑,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證了廣大患者的用藥安全。基礎與臨床緊密結合,共同造就“應用性基礎研究”有一個人既搞臨床工作又親自作基礎研究。要想臨床與基礎結合的更好,筆者認為主要需要臨床醫生的努力。臨床醫生科研應該是主動的,也應該經常關注相關科研的進展,多向基礎研究人員探討一些研究項目的可行性,這樣才能發揮協同作用。臨床上發現的問題和癥結是科研真正的動力和方向。所以,基礎和臨床的關系就像研制一種武器中的設計者和使用者,要交流要溝通,才能達到利益最大化,共同促進“應用性基礎研究”的健康發展。BertVogelstein教授的科研貼近臨床,從臨床問題出發到遺傳,到分子,到動物模型,到藥物研制,再回到臨床,環環緊扣,25年如一日,揭示大腸癌的機制,獲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作為一個醫生,最欣慰的就是在自己有生之年可以看到自己的努力能夠解決問題并使病人獲益。“大處著智,小處著心,勤于思考,善于總結,”牢記這十六個字,可能有助于臨床醫生的進步和科研的發展。醫生為什么要做科研?在“科研是臨床醫生的基本功”和“以科研促臨床”的意識越來越普及的當下,臨床科研工作被賦予了極其重要的地高下的最重要的尺碼,也是考評醫生水平高低的關鍵指標。而具體到一所醫院的學科特色、社會地位,抑或是一名醫生的醫術和專業特長,往往都是以其科研水平和學術成果為表征的。正因為如此,近年來,臨床專家對科研的熱情一年高過一年。北京協和急診女超人離職后,引起了悍然大波。女超人離職的原因之一竟然是科研的壓力。但是,一個不想做研究,不想寫作品的醫生,無論找什么理由,都不是很明智的選擇。醫療技術,更是這些醫生們在醫學研究中的重大發現和重大成果,正是這些成果為現代醫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我國外科界的前輩裘法祖院士曾經說過:如果一個外科醫生只會開刀,他只能成為開刀匠,只有會開刀又會研究才能成為外科學家。近年來,眾多媒體對“臨床醫生要不要做科學研究”題開展過幾次專欄討論,引發了大家的熱議,參加討論者各抒己見,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醫生就是給病人看病,不應該做科研;另一種意見認為醫生除了看好病還應該從事醫學科學研究,參加討論者以醫務人員占主體,也有社會各界人士,包括媒體編者。最終還是沒有結論性意見。上海交通大學附屬醫學院顧琴龍教授就此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之間是什么關系?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際還是有些復雜的。醫生是為病人診療疾病的,科研是科學研究人員從事的工作,這是社會通常的認識。在這種觀點主導下,認為醫生與科研無關的呼聲就很高,許多醫生自己就認為,臨床診療工作十分繁忙,醫生根本沒有時間做科學研究,科研是專職科研人員的職責。普遍認為,醫學是一種經驗科學,醫生看病能力完全憑借經驗,從醫時間越長經驗越豐富,醫療技術也越高。從醫學的發展來看,醫學的發展都是歷代從醫者在醫療實踐中的經驗積累,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是如此。在西醫發展的早期階段,外科醫師與理發師屬于一個協織胚胎學、發育生物學、生物化學、生理學和生理病理確性也明顯提高。譬如醫生診斷疾病需要做化驗、拍片治療提供了更好的手段,可以使醫學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中醫雖然發展了幾千年,從古至今為中國人的健康作出了重大貢獻,但是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中醫在許多方面顯得力不從心,慢慢退至健身養身調理的輔助地位。這主要是雖然中醫有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但是該體系對疾病的解釋都是人們的主觀想像,沒有科學依據支撐,缺乏說服力。但中醫醫生們也在積極探索中醫治病的科學原理,現在中醫看病也要靠化驗、拍片等手段,力圖將中國醫學的觀點與西方醫學的科學解釋達到一致。國家也力推中醫中藥現代化,就是希望將科學原理引入祖國醫學,使之發揚光大。至此,我想醫生與科研的關系也應該有些明白了。醫生為什么要做科研為古人的經驗束縛而難以獲得突破。中醫藥要有科學突論都是醫學家們實驗室的成果和這些成果臨床轉化的結不懂科研或不去做研究,那么醫學還能發展嗎?疾病診治能力高超之外,還應為我國的醫學發展做出貢LancetNewEnglJMed等都是介紹國際匠,只有會開刀又會研究才能成為外科學家。醫生應該做什么研究 我國建國50年來取得的14大醫學科技成果。這些成果是具有原創性的,影響深遠而廣泛,得到國際上公認;同時解決了某些世界急迫問題,者形成了一門新的醫學學科,推動了我國乃至世界醫學步。北京同仁醫院湯飛凡在世界上首次報道了分離培養沙眼衣原體的規律;1958邱財康成功,突破“80%無法治愈”定論;北京協和醫院宋鴻釗等對絨癌的根治創用大劑量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510.8%78.6%,并闡明肺、腦轉移過程;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陳中偉等為工人王存柏接活了斷手;于仲嘉發明手或全手指缺失再造術;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等發明青蒿素類抗瘧藥,解決了惡性瘧原蟲抗氯喹的治療問題;上海醫科大學湯釗猷等小肝癌0.85年生存率2.6%72.9%;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陸士新發現亞硝胺為食管癌高發區潛在致癌因素;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王振義、陳竺等創用全反式維甲酸誘導分化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效果良好。這些成就被公認為我國的八大臨床醫學成就,成就的創造者基本都是臨床醫生,他們都是在臨床上發現了重要問題,然后堅持研究。這些突破性成就具備了三個條件:一是,經科學研究,取得前人所沒有的知識、理論、方法和產品;二是,加深了對人體及疾病現象的認識,增加了同疾病抗爭的手段;三是,引科技界矚目,經得起重復與驗證,為國內外同行所確認。這些成就是我國醫學界的驕傲,為臨床醫學發展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貢獻。醫生如何做研究現在都在倡導轉化醫學研究,就是要求醫生從臨床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實際上臨床醫生的研究題目很多,這些題目也只有醫生能想到,如果醫生都不去發現臨床問題、不去考慮這些問題如何去解決,那么醫學又如何能進步呢?我國現在醫學發展都是跟在發達國家身后學習、模仿,很少有自己創造的知識。當然,發達國家在各個領域都是起到引領作用的,不僅僅是醫學。但是王振義院士的成就給所有醫生做出了榜樣,他的成功說明中國也能起引領作用。臨床上有許多問題都沒有解決,問題應該很多,只要有心就有思考、有發現。臨床需要詢證醫學、許多疾病需要有新的診斷方法和治療方案獲手段,都需要醫生作為主體去解決。做醫學研究要有奉獻,也要持之以恒。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中擠時間是不容易的,但是如果在實踐中解決一個重要問題,可能比你多看幾個十幾個病人更有意義。奉獻應該有回報的,這個回報不僅僅是研究成果、而是有更多的患者獲得利益。西澳大學諾貝爾獎得主BarryMarshall教授是一名消化內科醫生,他在為胃潰瘍患者診治時發現了患者胃粘膜有一種細菌存在,這種細菌就是現在眾所周知的幽門螺旋桿菌(最早稱為幽門彎曲菌)。為了證實幽門螺桿菌的致病機理,他自己吞服細菌制造胃潰瘍,然后研究該菌的致病機理和治療方案。他的成就使全世界億萬人獲益。我國所有獲得的醫學重大成就,都是經歷十幾年幾十年的持久的研究。SCI論文嗎?SCI論文也提出了要求,作為大學附屬醫院的醫生實際上也是醫學生的臨床教師,當然也與高校其他教師一樣要求。許多醫生極力反對這樣的要求,甚至我們許多衛生主管部門的領導對此要求也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醫生只要看好SCI論文解決不了疾病。這個問題與醫生要不要做科學研究一樣,如果明確醫生要做科研,那么他們的成果必然要總結、必然要發表。如果研究成果不發表,研究的意義何在?至今我們還在爭SCI論文說成是一種荒唐、甚至是錯誤決策。數年前,SCI的創建者尤金·84歲的“SCI之父”:“SCI這樣的使用是合理的嗎?”“為什么到中國,SCI就變了味兒?”但是他的回答出乎大家意料:“用SCI作為標準,來衡量科研的成果,這也許的確不太合理,但這種現象并不是今天才出現的。”“40美國、30現,備受推崇的”同行評議“評價方法根本沒有辦法進行,SCI就成了替代的評估方法”SCI的規定,有一些是有意義的。在美國,碩士、博士研究生發表論文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即使對于一半的博士畢業生,畢業后的工作可能與科學研究無關,但如果作為一所“追求很高的教學質量和學生質量的大學”,那么對發表SCI論文的要求是很正常的。作為一名大學附屬醫院的醫生,應當是推動我國醫學發展和推進與國際學術交流的主體。如果大家都不寫SCI論文,沒有與國際學術界的交流,我們的醫學成就怎能讓世界知道,我們又如何吸取國外的先進技術?當你投稿SCI期刊時,你的成果也得到了國際同行的評價,也是提高自己學術水平的的方法之一。2005年發表SCI74109篇,其中16952.2%;2008SCI948566068篇,占總6.4%。近年沒有統計數字,但是肯定在增長。而且2006年以2-3篇,20075年臨床醫學高被引論文14篇。這些都是學校政策引導的結果,也提高了我國在國際醫學界的學術地位。最后,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對醫學的期望增加,我想我們的醫生們一定會越來越理解臨床研究的重要性,也越來越能夠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顧教授的觀點值得關注,成為一名蒼生大醫,我們都需要進行深度思考。不做科研固然輕松,不寫論文,不總結竟然固然灑脫,但這樣的醫生給病人帶來的利益就會比較局限。要知道,任何一篇文章,任何一個經驗總結,都需要化很多時間查找資料,需要閱讀別人的作品,需要思考和揀選,這個過程就是一個提高的過程,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人不以為然。但是,選擇了醫生作為職業,就注定要奉獻,要不斷學習,要不斷探索,并及時書寫研究經驗和成果。正如裘法祖先生所言,醫生要三會:會手術,會講課,會書寫。寫文章而辯解。當然,醫生不能為了寫文章而編故事,不能為了職稱而寫文章,不能為了虛榮而粗制濫造。近年,一個略顯尷尬的數字卻讓我們不得不在科研熱的當下來個冷思考:據權威統計顯示,我國發表的論文數量已高居世界第五,但被引用率僅占全世界的第九位。正如中國科學院韓濟生院士所說:“雖然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多維度了解體育經紀人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河道疏浚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體育經紀人應掌握的法律知識試題及答案
- 廢水處理擴建及中水回用優化提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參考)
- 2024年籃球裁判員快速提升試題及答案
- 用電安全課件圖片模板
- 農業植保員2024年考試體系與試題解析
- 模具設計軟件應用試題及答案
- 提升游泳救生員考試競爭力的試題及答案
- 用電安全知識培訓課件
- 無鹵阻燃劑知識培訓課件
- DB42∕T 1496-2019 公路邊坡監測技術規程
- 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教科書解讀
- 2025-2030年中國小麥加工產業運行動態及發展可行性分析報告
- 乾坤未定皆有可能-2025屆高三百日誓師班會課件
- 化工原理完整(天大版)課件
- 2024年心理咨詢師題庫附參考答案(達標題)
- 夜間城市背景光污染對生物的影響分析
- 混凝土橋梁預應力鋼筋銹蝕的研究進展
- 傳染病培訓知識課件
- 多動癥行為治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