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市天氣氣候特征北京市地處歐亞大陸的東岸邊緣,雖東瀕海洋,但海洋對本市氣候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夏季,其它季節主要受西風帶大氣環流的影響,是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決定了北京氣候的以下特點:1)降水集中且降水強度大。北京處在大陸干冷氣團向東南移動的通道上,每年從10月到翌年5月幾乎完全受來自西伯利亞的干冷氣團控制,只有6-9月三個多月受到海洋暖濕氣團的影響。所以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7、8月尤為集中。降水量的年際變化很大,豐水年和枯水年雨量相差懸殊。2)降水量地區分布不均。來自東南的暖濕空氣受燕山及太行山的抬升,在山前迎風坡形成多雨區,而背風坡形成少雨區。3)山前平原增溫顯著。冷空氣由于受到山脈阻擋以及下沉增溫作用,致使北京平原地區冬季氣溫比臨近的同緯度地區偏高,形成山前暖區。4)風向日變化顯著。“北京灣”的特殊地形使得北京地區山谷風明顯,平原地區午后多偏南風,午夜轉偏北風。南口、古北口等地,沿山間河谷形成較周圍地區風速明顯偏大的風口。5)四季分明,冬季最長,夏季次之,春、秋短促。北京各季的氣候特點如下:春季:冷暖空氣交替活動頻繁,氣溫回升快,干旱多風。春季降水只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十左右,有“十年九春旱”之說。升溫快,晝夜溫差大是春季氣候的顯著特點之一。春季短促,約兩個月左右即進入夏季,這也是北京大陸性氣候的一個特點。夏季:炎熱多雨是其顯著特點。夏季平原區平均氣溫在25℃左右,7月平均氣溫最高,在26℃左右。夏季三個月中,最高氣溫在30℃以上的日數為53天(觀象臺,1951~2008年),極端最高氣溫曾高達40℃以上;夏季雨量集中,約占全年降水量的75%,而7~8月降水量要占65%左右。經常出現強對流天氣,造成暴雨、冰雹和雷雨大風等災害性天氣。秋季:冷暖適宜、少風少雨,秋高氣爽的時光甚短,平均只有50多天,10月底開始,寒冷的西北氣流逐漸控制本市,逐漸進入冬季。冬季:寒冷干燥,多風,季節漫長。各月平均氣溫均在0℃以下。冬季降水稀少,僅占全年降水量的2%左右,以降雪為主。氣象要素的氣候特征1、北京的氣溫北京地區氣溫年、日變化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春(秋)季升(降)溫快;而且南北氣溫差較大。(1)氣溫的空間分布由于地理因素的影響,北京地區的氣溫空間分布變化較大。年平均氣溫,平原區在11—12℃間,城區略高于12℃,這與城市熱島效應有關。年平均氣溫與各季氣溫,均隨海拔高度的增高而由平原向西部、北部山區遞減。等值線的走向與山脈等高線走向基本一致,平原與山脈交界地帶等溫線較為密集,氣溫隨高度分布的梯度較大。(2)氣溫的年變化北京地區年平均氣溫為12.3℃,1月份為全年最冷月,平均氣溫為-3.7℃,平均最低氣溫為-8.4℃,極端最低達-27.4℃(1966年2月)。7月為全年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6.2℃,平均最高氣溫30.9℃,極端最高曾達41.9℃(1999年7月)。2、北京的降水北京位于中緯度季風區,又處在背山面海的“北京灣”這樣一個特殊的地形條件下,因而,決定了北京地區的降水具有年際變化大、季節分配不均、地區差異顯著、夏季降水強度大等特點。(1)降水的空間分布降水量地理分布與地形密切相關,山前迎風坡一帶(密云、懷柔、平谷、門頭溝、房山)是多雨區,山后的背風區為少雨區。受地形對夏季東南暖濕氣流抬升作用影響,山前有的多雨中心超過600mm/y。平原地區雨量分布較均勻,西北部山后的延慶縣雨量最少,只有450mm/y。(2)降水的時間分布北京地區由于受季風氣候的影響,降水的季節分配極不均勻,北京地區的年降雨量為571.9mm,大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雨量的70—76%,春、秋兩季的雨量分別占10—15%,冬季的雨量最少,只占2%。因此,夏季降水的多寡決定全年降水量的豐枯。夏季降雨多呈陣性,常伴有雷暴,逐時雨量有明顯的日變化,午后至前半夜的降雨量明顯多于其他時段的雨量。雷暴次數與雨量有類似的日變化趨勢。3、北京的風北京地區風的季節變化明顯,冬半年多偏北風,夏半年多偏南風;冬、春季風大,夏季風小;受地形影響,風的日變化顯著。(1)風速的空間分布北京大部分地區年平均風速為1.7~2.5m/s。城區與一些谷地、盆地的風速較小。延慶佛爺頂、昌平南口、密云上甸子等風口處較大。(2)風速的時間分布一年中,平原地區春季風速最大,冬季次之;一些山區及風口地帶,冬季風速最大,春季次之。一天之中,風速也有明顯的日變化。日出后地面被太陽輻射加熱,上下層空氣的湍流交換加強,10時左右,上層空氣的動量下傳至近地層,地面風速逐漸加大,至15時左右達到最大,此后,隨著氣溫逐漸下降,湍流交換也有所減弱,近地層獲得的動量減少,再加上地面的摩擦消耗,風速隨之減小,清晨日出前降至最小。以上時,首先在河套以西形成風沙、浮塵區。系統地影響華北,四月份一般都可使能見度減到2~4km,具有范圍大,強度濃,空中比地面能見度更差的特點,沙塵頂高約在4000~5000m,有時可伸到7000m以上的高空。西南方向的風沙:當地面干燥,風速達到8m/s以上時,首先在山東北部的德州和河北南部的滄縣、故城一帶形成風沙區北移影響華北北部,能見度在4km左右,頂高2000m以下,日變化十分顯著,上午少見,生成與午后,消失于晚間,持續時間短。二、夏季(6—8月)1、暴雨北京地區是太行山東側、燕山南麓多暴雨區之一。通過對歷年暴雨次數的統計分析可得出,北京地區的暴雨可出現在春、夏、秋三個季節,但主要集中在夏季,尤其是7月上旬至8月中旬。按暴雨等級來分析其集中期,則北京地區的一般暴雨基本分布于4~9月,而集中于7月上旬~8月中旬,其中出現次數占全年一般暴雨總次數的87.7%;大暴雨分布于6~8月,集中于7月下旬~8月下旬,其出現次數占全年大暴雨總次數的71.0%;特大暴雨在統計時段內沒有出現。暴雨的最集中期是7月下旬~8月上旬。2、雷暴北京地區雷暴日數常年可達30至50天,北部山區年平均雷暴日數在42天以上,東南部平均在32天左右。6至8月是雷暴集中發生期,約占全年的80%。一天中,午后多雷,上半夜次之,下半夜及早晨少。一次雷暴,持續時間一般1至3小時,個別長達8小時。雷暴常連續出現,一般2至3天,有時甚至連續時間更長。(1)多系統性雷暴,純熱力對流性雷暴很少,影響北京的雷暴入侵方向多為W-N方向,其次為SW和NE方向。(2)雷暴一般多生成于午后至傍晚,高峰出現在在17~20時,消失時間多為15~21時,持續時間大多不超過1小時,最長時間到達15小時以上(2001年7月24日,持續時間15小時05分)。(3)從雷暴發生區域來看,山區多于平原。最多雷暴日的站和最少雷暴日的站年平均相差達12天。3、冰雹冰雹現象一般出現在4至10月,其中5月下旬至7月上旬為多發季節,一日之中,午后多,上午和夜間較少。雹云一般順著河川、山谷自西北向東南或由西向東移動。雹區范圍不大,通常寬幾km,長幾十km,多呈帶狀分布,有“雹打一條線”之說。持續時間一般幾分鐘到十幾分鐘,最長可達1小時。4、高溫北京地區年極端高溫一般出現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平原地區年極端最高氣溫可達40℃左右,其它地區在39℃左右。日最高氣溫≥30℃的日數,大部分地區年平均為65天左右,主要出現在5月下旬至8月下旬。日最高氣溫≥35℃的日數,大部分地區年平均為6~8天,主要出現在6月中旬~7月下旬,最早出現在5月上旬,最晚在9月上旬。三、秋季(9—11月)1、大霧、秋季能見度≤1km的情況分析表明:9、10、11月份,依次低能見度日越來越多,以低能見度為特點的天氣越來越明顯,9月份最多出現9次大霧,10月份最多出現13次,11月份最多出現14次,秋季大霧年平均為18.5天,其中9月4.2天,10月7.1天,11月7.2天。大霧日變化9、10月大霧一般05~06時產生,結束于09~10時,11月份大霧06~07時產生,結束于11~12時左右,有時大霧將連續持續幾天(2005年10月6~10日連續5天2段以上大霧)。北京低能見度多出現在基礎能見度差,低層濕度大,地面為弱輻合氣壓場的情況下,因此為多出現在清晨和上午。2、大風從統計資料分析可知:9月、10月、11月偏北大風的年平均日數為:0.7天、1.1天、2.1天;南大風年平均日數為0.9天、0.5天、0.5天。可見,隨著向冬季環流的轉變,冷空氣的勢力越來越強,暖空氣的勢力越來越弱。九月份偏北大風最多2天,10月份最多3天,11月最多3天。揚沙現象基本與偏北大風出現的頻率一致,揚沙出現的日數為9月0.4天、10月0.1天、11月0.6天;十年風的統計中NW風最大達到24m/s,(2006/11/4)。偏南大風最大為11m/s。沙塵暴能見度最差一次為1.6km(1997/11./21),從風的日變化看,北大風在中午前后11~14時最強,南大風在14~16時,通常出在日落之前。四、冬季(12月-2月)1、降雪北京入冬后,冷空氣活動頻繁,但同時由于西南暖濕氣流活動受限,空中大尺度的水汽輸送難以形成,降水量一般不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消防知識培訓王志強
- 駕駛員道路安全教育
- 強化物聯網設備數據采集標準
- 健康醫療領域公共衛生服務合同
- 能源管理知識閱讀題
- 專利技術許可合同
- 夏令營活動協議夏令營合同
- 杭州地鐵考試題庫及答案
- 人力服務資源外包合同
- 指紋鎖銷售合同1
- 勞動節英文介紹節日由來文化風俗勞動名言課件
- 10.2 阿基米德原理 課件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
- 成人癲癇持續狀態護理專家共識2023
- 數字金融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理論分析與實證檢驗
- 《免疫學檢驗》課程標準(含課程思政)
- 網絡安全的前沿技術與趨勢
- DB21-T 3135-2019菲律賓蛤仔淺海底播增殖技術規范
- 非車險銷售培訓課件
- VTE評估及護理預防
- 《往復活塞式壓縮機》課件
- 半夏瀉心湯抑制原發性肝細胞癌術后復發的臨床應用研究演示稿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