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5年高考江蘇卷語文試題及答案語文Ⅰ試題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話空缺處依次填人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書是整個人類的記憶。沒有書,也許歷史還在混沌未開的蒙昧中
▲
。讀書,讓綿延的時光穿越我們的身體,讓幾千年來
▲
的智慧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讀書,不僅需要▲
的精神,還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
積聚
宵衣旰食
B.徘徊
積淀
廢寢忘食
C.踟躕
積淀
宵衣旰食
D.踟躕
積聚
廢寢忘食
【答案】B(①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比喻猶豫不決;比喻事物在某個范圍內來回波動、起伏。踟躕:心里遲疑,要走不走的樣子。②積聚:積累。積淀:動詞,積累沉淀;名詞,所積累沉淀下來的事物。③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天黑了才吃飯,形容勤于政務。廢寢忘食:顧不得睡覺和吃飯,形容非常專心努力。)
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A.英國政府計劃從今年9月開始,推行4到5歲幼童將接受語文和算術能力的“基準測
驗”,此政策遭到了教師工會的強烈反對。
B.一種觀念只有被人們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轉化為整個社會的群體意識,才能成為人們白覺遵守和奉行的準則。
C.批評或許有對有錯,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沒有違犯法律法規,沒有損害公序良俗,我們就應該以包容的心態對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有近3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參加了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的閱兵式。
【答案】C(A.刪除“將”;“推行”缺少賓語,可在“‘基準測驗’”后加“的政策”。B.應將“接受、理解和掌握”改為“理解、接受和掌握”。D.應在“70周年”后加“紀念日”;表意不明,“有近3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有歧義,可改為“有來自近3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
3.下列詩句中,沒有使用比擬手法的一項是(3分)
A.東風便試新刀尺,萬葉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處見山影,小艇歸時聞草聲。
C.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D.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答案】B(比擬的辭格是將人比作物、將物比做人,或將甲物化為乙物。運用這種辭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辭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寫得神形畢現,栩栩如生,抒發愛憎分明的感情。A.
由“試新刀尺”“一手裁”可知將“東風”擬人化。C.
由“有情”“含春淚”“無力”“臥”可知將“芍藥”“薔薇”擬人化。D.
由“舊相識”“偷開門戶”“翻書”可知將“南風”擬人化。)
4.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填人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節除了要祭掃家墓,還要在門楣、窗戶上插上柳條。
▲
,
▲
。
▲
,
▲
,
▲
,
▲
。
①達到人丁興旺、身體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時
③它便成了人類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們企盼將這種生命力轉移到自家門庭和家庭成員身上
⑤不會忘記順便折一些柳條回來
⑥由于柳樹最先送來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
【答案】A(橫線處前文描寫了“在門楣、窗戶上插上柳條”的現象,橫線處首先應該對這種現象進行分析,⑥是這種習俗的動機,因此應為首句,排除B、C兩項。③中“生命力”是對⑥中柳樹“生殖力”的升華,因此⑥③相連。④中“這種生命力”承接③,①進一步闡釋④,②⑤在語段的最后表明上述文化心理因素產生的行為結果。)
5.下列對“中國文化遺產”標志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圖(略)
A.標志整體呈圓形,既體現民族團結、和諧包容的文化內涵,也體現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
B.標志中的太陽神鳥圖案動感很強,既體現中國文化強大的向心力,也體現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C.標志中的神鳥與太陽光芒的數目,暗合中國文化中四季、四方、十二生肖、十二時辰等元素。
D.標志中光芒四射的太陽,既象征著光明、生命和永恒,也象征著我國飛速發展的文化產業。
【答案】D(錯在“也象征著我國飛速發展的文化產業”。“文化遺產”與“文化產業”不是同一概念。文化遺產,概念上分為有形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文化產業,這一術語產生于二十世紀初。最初出現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合著的《啟蒙辯證法》一書之中。文化產業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和特殊的經濟形態,影響了
【思路點撥】兩聯選取“一渠水”“數點山”“碧松”“紅藥”等景物進行鋪陳描摹;頷聯寫院外的遠景,頸聯寫院內的近景;這兩聯前三句是實景,第四句是虛景。
(3)尾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3分)
【答案】贊美恭維之意;羨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思路點撥】根據“詩人在此間”(原來詩人在此間),可以表現出詩人對竇員外的恭維之意;根據“在此間”,可以表現出詩人的向往之情;詩人和竇員外都喜歡詩歌,詩人和竇員外都喜歡閑適,可以表現出他們志趣相同。【賞析】
劉禹錫,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
這首律詩可分三層。首聯為第一層,是說詩人長久喜愛街西悠閑的風景,來到竇員外居處突然“開顏”(露出微笑);中間兩聯為第二層,是說竇員外居處無論院外還是院內景物都非常秀麗幽靜;尾聯為第三層,是說詩人和竇員外志趣相同。整首詩語言清新雋秀,景色秀麗幽靜,表現出詩人積極樂觀的心態。
“長愛街西風景閑,到君居處暫開顏”,道出了不少文人的心聲,為我們透露的是詩人對“閑”的生活和情態的欣賞與向往。劉禹錫性格剛毅,饒有豪猛之氣。在憂患相仍的謫居年月里,確實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悶,這首詩中也能聽出作者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
1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
,不思其反。(《詩經·衛風·氓》)
(2)風急天高猿嘯哀,
▲
。(杜甫《登高》)
(3)
▲
,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韓愈《師說》)
(4)中通外直,
▲
。(周敦頤《愛蓮說》)
(5)塞下秋來風景異,
▲
。(范仲淹《漁家傲》)
(6)
▲
,徘徊于斗牛之間。(蘇軾《赤壁賦》)
(7)興于《詩》,立于禮,
▲
。(《論語·泰伯》)
(8)落紅不是無情物,
▲
。(龔自珍《己亥雜詩》)
【答案】(1)信誓旦旦
(2)渚清沙白鳥飛回
(3)惑而不從師
(4)不蔓不枝
(5)衡陽雁去無留意
(6)月出于東山之上
(7)成于樂
(8)化作春泥更護花
【思路點撥】每空1分,錯、漏、缺1處則該空不得分。第一句易錯字“誓”,第二句易錯字“渚”,第三句易錯字“惑”,第四句易錯字“蔓”,第五句易錯字“雁”,第六句易漏字“于”,第七句“成于樂”比較生疏,第八句易錯字“作”。
五、現代文閱讀(一)(20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2
~15題。比鄰而居(王安憶)
①裝修的時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這條公共煙道,應該堵上,另外在外墻上打一個洞,安置排油煙機的管子。可是,我沒聽他的。好了,現在,鄰居家的油煙就通過我家的排油煙機管道,灌滿了廚房。
②我可以確定,我家廚房的油煙僅來自于其中一家,因為油煙的氣味是一種風格。怎么說?它特別火爆。花椒、辣子、蔥、姜、蒜、八角,在熱油鍋里炸了,轟轟烈烈起來了。這家人在吃方面還有一個特征,就是每頓必燒,從不將就。時間長了,我對他們生出一些好感,覺得他們過日子有著一股子認真勁:一點不混。并且,也不奢侈。他們老老實實,一餐一飯地燒著,一股濃油赤醬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氣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實打實的,沒有半點子虛頭。在我的印象中,他們沒落下過一頓。他們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規律,二是很節制。這些,都給人富足而質樸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氣息。
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這家人還增添了兩次草藥的氣味。草藥的氣味也是濃烈的,“撲”一下進來,涌滿了廚房。不知是因為草藥氣的影響,還是實際情況如此,一日三餐的氣味不那么濃郁了。倒不是變得清淡,而是帶些偃旗息鼓的意思,、這段日子蠻長的,這么算吧,每周燉一次雞湯,總共燉了四至五次.草藥的苦氣味和雞湯的香味,是這段時間油煙味的基調。這也是認真養病的氣味:耐心,持恒,積極,執著。
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廚房里滾滾而來一股羊肉湯的氣味。這就知道,他們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補償一下,犒勞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確有一種盛宴的氣氛,帶有古意。古人們慶賀戰功,不就是宰羊嗎?果然,草藥味從此消遁,燉湯的綿長的氣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進行。
⑤在較長一段稔熟的相處之后,我家廚房來了一個不速之客,那是一縷咖啡的香氣。這是另一路的氣味,和他們家絕無相干。它悄悄地,夾在花椒炸鍋的油煙里,進來了。這是一股子虛無的氣息,有一種浮華的意思在里面,和他們家實惠的風格大相徑庭。因此,我斷定,這又是一戶新入住的人家,很沒經驗地,也將管子接進了煙道,又恰逢順時順風,于是,來到我家廚房湊熱鬧了。這一路的風格顯然要溫和、光滑一些,比較具有裝飾感,喚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實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著一日三餐來,不大有定規,有時一日來一次,有時一日來兩次,有時一日里一次不來,來時也不在吃飯的點上,而是想起了,就來,想不起,就不來,顯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來的,從來一頓不落,轉眼間,油煙全面鋪開,又轉眼間,油煙席卷而去,總是叱咤風云的氣勢。但是,有時候,夜已經很深了,那新來的,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彌漫開來。
⑥氣味終究有些雜了,可是涇渭分明,絕不混淆。你來我往,此起彼伏。再過段日子,又來了一個,顯見得是蘇錫幫的,氣味特別甜,空氣都能拉出絲來了。第四位又來了,它一方面缺乏個性,另一方面又頗善融會貫通。它什么都來: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欖油也有。于是,所有的氣味全打成一團,再分不出誰是誰的來路。我們這些比鄰而居的人家,就這樣,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處。
⑦這一日,廚房里傳出了艾草的熏煙。原來,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氣味都安靜下來,只由它彌漫,散開。一年之中的油垢,在這草本的芬芳中,一點點消除。漸漸的,連空氣也變了顏色,有一種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凈的空氣其實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顏色。
(有刪改)
12.文章③④兩段寫第一家的草藥味,凸顯了這家人什么樣的生活風格?請簡要分析。(4分)
【答案】病了也認真生活,凸顯出一種實打實的風格;草藥味的出現于消失都沒有打斷實打實的生活,可見此種風格的韌性。
【思路點撥】根據“這段日子蠻長的,這么算吧,每周燉一次雞湯,總共燉了四至五次”“這也是認真養病的氣味”可概括出病了也認真生活,凸顯出一種實打實的風格;根據“每周燉一次雞湯”“這就知道,他們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補償一下,犒勞一下”“這也是認真養病的氣味:耐心,持恒,積極,執著”可概括出從這實打實的生活中足見此種風格的韌性。
13.請結合文章內容,說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4分)
【答案】相對第一家的氣味,咖啡的味道較弱;生活不大有定規;日常化的生活氣息不濃烈;有虛無浮華的氣息,不如第一家實打實。
【思路點撥】要解答此題需要弄清本段層次。前兩句總寫;第三至六句講的是這家有虛無浮華的氣息;第七句講的是這家生活不大有定規以及咖啡的味道較弱;第八至第十句講的是日常化的生活氣息不濃烈。
14.文章的敘述線索是什么?設置這一線索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1)線索:氣味。(2)作用:以“氣味”為線索,貫串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狀態呈現出來;以“氣味”為線索,體現不同的生活風格,便與表達理解和包容各種生活狀態的思想。
【思路點撥】文章第二段“我家廚房的油煙僅來自于其中一家,因為油煙的氣味是一種風格”是文章的中心句,據此可以確定本文敘述線索是“氣味”。線索的一般作用是:貫穿全文,使文章渾然一體,使結構完整嚴謹,便于更好地表現文章內容。
15.請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畫線句的意蘊。(6分)
【答案】不同的生活狀態也有相同的生活內容;蘊含了對端午等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艾草的熏煙升華了不同的生活狀態,從而達成一種火辣與安靜、絢爛與明凈的平衡。
【思路點撥】平時的生活會有不同的氣味,但到了端午都會有艾草味,說明不同的生活狀態也有相同的生活內容;到了端午都會有艾草味,說明人們認同端午,認同這樣的傳統文化;艾草味在彌漫、散開,有一種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說明艾草味能升華平衡不同的生活狀態。
六、現代文閱讀(二)(18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6
~18題。羅丹的雕刻熊秉明
雕刻的發生源自一種人類的崇拜心理,無論是對神秘力的崇拜,對神的崇拜,或者對英雄的崇拜。把神像放在神龕里,把英雄像放在廣場的高偉基座上,都表示這一種瞻仰或膜拜的情操。雕刻家把神與英雄的形象具體化。他的創作是社會交給他的任務。所以雕刻家在工作中,雖然有相當的自由,可以發揮個人才華,但是無論在內容上,在形式上,還要首先服從一個社會群體意識長期約定俗成的要求。有時,我們在廟宇裝飾、紀念碑細部也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寫,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帶的配曲。
羅丹的出現,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變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約束打破。他不從傳統的規格、觀眾的期待去考慮構思,他以雕刻家個人的認識和深切感受作為創造的出發點。雕刻首先是一座藝術品,有其豐富的內容,有它的自足性,然后取得它的社會意義。所以他的作品呈現的時候,一般觀眾,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驚駭,繼之以憤怒、嘲諷,而終于接受、欣賞。他一生的作品,從最早期的《塌鼻的人》《青銅時代》,一直到他最晚年的《克列蒙梭》《教皇伯諾亞第十五》都受到這樣的遭遇,只不過引起的波瀾大小不同而已。
欣賞羅丹畢生的作品,我們也就鳥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從嬰孩到青春,從成熟到衰老,人間的悲歡離合,生老病死,愛和欲,哭和笑,奮起和疲憊,信念的蘇醒,絕望的呼訴……都寫在肉體上。
他說“忠于自然”,而在他的手中,人體已經開始扭曲,破裂;他說“尊重傳統”,然而他已經把雕刻從紀念碑功能中游離出來。他所做的不是凱旋門,而是“地獄之門”。這是一大轉變。凱旋門歌頌歷史人物的豐功偉績,而“地獄之門”上沒有英雄。“地獄之門”其實也可以稱作“人間之門”,而羅丹所描述的人間固然有鮮美和酣醉,但也彌漫陰影和苦難,煩憂和悲痛,奮起和隕落。羅丹用雕刻自由抒情,捕捉他想象世界中的諸影,諸相。雕刻是他恣意歌唱的語言。在羅丹手中,塑泥變成聽話的工具,從此,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膽地改造人體,更自由地探索嘗試,更痛快地設計想象世界中詭奇的形象。現代雕刻從此可能。
說他的雕刻是最雕刻的雕刻是可以的,因為雕刻本身取得意義:說他的雕刻破壞雕刻的定義,已經不是雕刻,也是可以的,因為雕刻不僅具有堅實的三度實體的造型美,而且侵入詩,侵入哲學。說在他的作品里,我們看見雕刻的源起是可以的;說在他的作品里,我們看到雕刻的消亡也是可以的。因為他的雕刻在生命的波瀾中浮現凝定,生命啄破雕刻的外殼又一次誕生。
他說:“在做藝術家之前,先要做一個人。”每天有那么多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從世界的各個角落來到巴黎羅丹美術館,在他的雕像之間徘徊,沉思,因為那些青銅和大理石不只是雕刻,那是,用他自己的話說,“開向生命的窗子”。(有刪改)
16.請簡要概述第一段的論述層次。(6分)
【答案】首先指出雕刻的發生源自人類的崇拜心理,接著論述雕刻家的創作要服從于約定俗成的社會要求,最后補充說明雕刻對日常生活的描寫只是配曲。
【思路點撥】首段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前兩句的中心詞是“崇拜”;第二層:中間部分的表達重點放在“但”之后,強調雕刻服從群體意識、長期約定俗成的要求;第三層:最后是補充說明雕刻對日常生活的描寫只是配曲。
17.羅丹給雕刻帶來的“根本性的變革”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6分)
【答案】在雕刻觀念上,羅丹是以雕刻家個人的認識和深切感受為出發點進行創作;在雕刻內容上,羅丹的雕刻體現人的生命全景;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體形象的表現手段,大膽改造人體,恣意表現生命,自由表達想象中的詭奇形象。
【思路點撥】第二段的首句是第二至第五段的中心句。文章第二至五段講了三個要點,第二段講的是雕刻的觀念,第三段講的是雕刻的內容,第四五段講的是雕刻的形式。
18.請結合文章,闡釋文末“開向生命的窗子”的內涵。(6分)
【答案】雕刻開啟了以生命為表現內容的歷史;雕刻成為人們思考生命的載體;雕刻呈現了羅丹對生命的思考與想象;雕刻帶給藝術家們以創作的啟示。
【思路點撥】首先明確這是一個比喻句,將自己的雕刻品比作“開向生命的窗子”,再抓住關鍵詞“生命”,可知此題實際考查羅丹雕刻品蘊含的有關生命的意義。從第17題可知,羅丹的雕刻從觀念、內容和形式上,都是表達對生命的理解、關注和贊美。同時這種全新的雕刻也是藝術創作的新啟示。
七、作文(70分)
19.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白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智慧是一種經驗,一種能力,一種境界……如同大自然一樣,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寫作指導】
這個題目比較好入手,對大多數考生來說,審題上沒有障礙。這道題屬于話題型言論類材料作文。現在材料作文主要有兩大類,一大類是故事類的,一大類是言論類的。言論類材料作文中,最好操作的屬于話題類作文。去年高考作文就是以“青春”為話題,今年就是圍繞“智慧”為話題。
這個作文題可能會有以下幾種寫法,第一種即為抓住前面三個“一種”排比句當中的任何一句做一個闡述;第二種寫法就是抓住這三句話,把文章分為三段,每一個分論點加以說明;第三種則是寫一種記敘文,譬如可以寫一個很有智慧的人,通過他的小智慧戰勝了生活的困難。不過前面兩種寫法只是停留在題面上的,沒有升華,分數會受很大的影響。這個題目可能包含著由淺入深的內涵,因為后半段尤為重要。很多考生可能會忽略后半段“和大自然一樣……”是什么意思,大自然是默默無聞地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做貢獻。智慧也和大自然一樣,是為人類服務的,其用一種低調的、謙虛的方式造福人類。材料中后半段的主旨是勉勵人們要像大自然一樣謙虛、低調地獲得知識和智慧,并用這個去造福人類。如果這么想,主題就升華了,然而大部分的同學可能想不到這一層。能想到這一層立意的同學分數就比較高,僅停留在平面化理解的同學可能得分在42到47分左右。如果能聯想到后面這半段,一般會有十幾分的提高。而水平更高的考生則可以從材料說開,談自己對智慧的看法,不拘泥于材料,比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大智若愚”“藏巧于拙”等,發表自己獨特的觀點。一類作文一定不是證明一個“人人盡知的公理”而告訴別人“你獨特的觀點”。
至于在文體選擇上,記敘文和議論文都是可以的。記敘文應該說比較好寫,只要記敘一個智慧的故事就可以了,然后把經驗、能力、境界蘊含其中,關鍵看語言表達,把故事說得生活,把話說得漂亮;而議論文就要把道理說清,當然理說清的前提是關于“智慧”確立一個明確的論點。
參考立意:①從智慧的生成來看,是經驗的一種提升;②智慧雖然來源于知識但又不是知識,而是運用知識的一種能力;③智慧是人生的一種境界,有了智慧才能洞察人心、看穿世間,才能有榮辱不驚的境界;④要像大自然一樣謙虛、低調地獲得知識和智慧,并用這個去造福人類;⑤聰明反被聰明誤,智者千慮必有一失;⑥既要贊美智慧,又要對智慧有清醒的認識;⑦大智若愚,等等。
解析:江蘇省鎮江中學
陳乃香
說明:解析定有不妥,見諒!
語文Ⅱ(附加題)一、閱讀材料,完成20—22題。(10分)
予友武林王子丹麓,手訂《今世說》一書,蓋祖劉氏所作《世說新語》而稍節其條目。予受而讀之,自清興以來名臣碩輔,下逮巖穴之士、章句之儒,凡一言一行之可紀述者靡不旁搜廣輯因文析類以成一家言其大要采諸序記
雜
文
之
行
世
者
而
不
敢
妄
輟
一
詞,其詳慎不憚煩如是。(節選自嚴允肇《(令世說)序》)
20.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5處)(5分)
【答案】凡一言一行之可紀述者/靡不旁搜廣輯/因文析類/以成一家言/其大要采諸序記雜文之行世者/而不敢妄綴一詞
【思路點撥】根據虛詞“凡……者”可短出第一處;根據“因……以”可斷出第二第三處;根據“其……者……而”可斷出第四第五處。
21.《世說新語》的作者是
▲
。(1分)
【答案】劉義慶【思路點撥】《世說新語》,中國古代志人小說集,題為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撰,實際是他組織門下文人雜采眾書編纂而成,南朝梁劉孝標為其作注。
22.根據材料,概括《今世說》的特點。(4分)
【答案】模仿《世說新語》而條目略有減少;搜集廣泛;分類合理;對所用文字不妄評述。
【思路點撥】根據“蓋祖劉氏所作《世說新語》而稍節其條目”可概括出第一點;根據“凡一言一行之可紀述者,靡不旁搜廣輯”可概括出第二點;根據“因文析類,以成一家言”可概括出第三點;根據“而不敢妄綴一詞”可概括出第四點。【參考譯文】
我的朋友武林王子丹麓,親手修訂《今世說》一書,是在先祖劉義慶所編撰的《世說新語》的基礎上稍稍略去其中的一些條目而成。我接過這部書閱讀,自從清興以來著名的臣子、賢良的輔弼之臣,下到隱居之士、不能通達大義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所有人一言一行可記述的,無不廣泛搜求廣泛輯錄。依據文字分門別類,自成體系和派別。它大致采集流傳于世的集序記雜文,不敢對所用文字妄加評述,它像這樣周詳審慎不怕繁瑣。二、名著閱讀題(15分)
23.下列對有關名著的說明,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三國演義》中,關羽接受曹操贈送的新戰袍后,仍將舊戰袍穿在外面,說明關羽生活簡樸,對新戰袍格外珍惜。
B.魯迅《白光》中反復出現的“這回又完了!”既是指陳士成又一次的科舉考試失敗,也是暗示他對人生前景的絕望。
C.《子夜》開頭,吳蓀甫的一九三O年式雪鐵籠汽車與吳老太爺的《太上感應篇》形成強烈比照,標志著資產階級全面壓倒了封建階級。
D.第一幕開場時,哈姆萊特的父親被克勞迪斯殺害,造成了哈姆萊特與克勞迪斯之間不斷
的爭斗,全劇人物無一例外被卷入其中。
E.《老人與海》中,老人年輕時曾在黃昏時分看到海灘上的獅子,后來又多次夢到獅子,這里的獅子象征著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
【答案】AD(A.曹操笑云長節儉,云長說因為舊袍是劉備所賜,不敢因丞相之新賜而忘兄長之舊賜。曹操聞言不由的感嘆“真義士也”,但心里著實不悅。D.莎士比亞的處世哲學是,在激烈的社會沖突和對抗中,弱勢者要學會回避矛盾,不要卷入矛盾的漩渦,于是書中有一些弱勢者沒有卷入其中。)
24.簡答題(10分)
(1)在《紅樓夢》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中,鴛鴦說:“天天咱們說,外頭老爺們吃酒吃飯,都有一個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兒。咱們今兒也得了一個女篾片了。”鴛鴦她們要取笑的“女篾片”指誰?請結合本回情節,歸納她的性格特征。(5分)
【答案】劉姥姥。樸實善良,善解人意;老于世故,精明狡黠;幽默風趣,性格詼諧;順從討好,偶有反抗。
【思路點撥】平時注意積累記憶名著中的重要情節及涉及的人物形象的特征。
(2)《邊城》中,端午賽龍舟,二老失足落水,上岸后迎面碰上翠翠。翠翠沒有說話,到處找黃狗。黃狗泅水而來,翠翠說:“得了,你又不翻船,誰要你落水呢?”翠翠對黃狗說話這一情節,體現了她什么樣的心理活動?(5分)
【答案】因為聽到碾坊一事,心中有些憂愁、嗔怪;因為二老明明對自己有意,又隱隱地有些歡喜。
【思路點撥】平時注意積累記憶名著中的重要情節及涉及的人物形象的心理。三、材料概括分析題(15分)
古文的寫作講氣,詞句的短長與聲調的高下,說話時的婉轉或激昂,都是由氣勢決定的。這個氣勢里就含有作者的感情在內。作者由氣勢決定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讀者則從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中去求氣,得到了氣,就能體會到作者寫作時的感情,這就是因聲求氣。
就作者來說,他在寫作時,不是考慮什么什么手法,而是考慮怎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搪瓷企業成本控制與盈利模式考核試卷
- 滑雪場雪道標識與救援考核試卷
- 焙烤食品制造中的品牌推廣活動策劃考核試卷
- 氣體壓縮機在汽車制造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電子樂器制造與未來發展考核試卷
- 玻璃纖維行業的技術創新與未來發展趨勢考核試卷
- 毛發染整技能競賽與實操考核試卷
- 機床裝備智能制造裝備市場前景分析考核試卷
- 電池在定位設備中的穩定性考核試卷
- 電熱電暖風機熱量輸出考核試卷
- 葉片維修工-B卷考試附有答案
- DBJ∕T 15-120-2017 城市軌道交通既有結構保護技術規范
- 江蘇省2024年中職職教高考文化統考英語試卷
- 五金材料采購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疼痛的中醫護理
- 2024年許昌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社會招聘考試試題及答案
- 【地理】2023-2024學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 期中區域復習課件
-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小結與復習(課件)
- WizdomCloudUrban-EP-RM-013-市政綜合監管平臺用戶操作手冊
- 安琪酵母生產工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