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長沙一中2023屆高三月考試卷(六)歷史試題本試題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8頁。時量7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出土的彩陶中可見少量寫實性畫面,其中《鸛魚石斧圖》(示意圖如下)最為典型。有考古學家認為這幅畫最發人深思的地方,是把鸛銜魚和石斧這兩類不相干的事象一并畫在專門為裝殮成人尸骨的陶缸(棺)上。由這一疑問可以推斷,此畫反映了A.墓主人生前的事跡成就B.漁獵是當地主要生產方式C.原始繪畫藝術的集大成D.仰韶文化誕生了早期國家2.王莽在分橋漢代田賦時指出,漢朝減輕了田租負擔,采用“三十稅一”的制度。豪強侵占農民土地后,依附豪強的農民要按照“什稅五”的標準向其上交收獲,豪強則按照“三十稅一”的標準再向中央納稅。這說明A.王莽為代漢自立尋找理由B.西漢佃農的經濟負擔沉重C.地方擁有獨立的賦稅體系D.豪強對中央集權產生威脅3.據統計,有唐一代公主211人,出嫁123人,其中再嫁者24人。例如武則天女太平公主她先嫁薛紹,生二男二女;紹以“謀反”罪被處死后,再嫁武承嗣(武則天侄);時值承嗣患病,再嫁武攸暨,生二男一女;攸暨死,又與胡僧惠范相好。唐代流行公主改嫁之風的主要原因是A.儒學正統地位正在瓦解B.公主被政治婚姻所束縛C.佛教義理重構了價值觀D.受少數民族習俗的影響4.北宋時開封城內有數百個同業行會,涵蓋衣、食、住、行各個方面。朝廷經常要求相關行會為其籌備物資,若城中尚無經營此行業的商家時,官府會要求民間先成立相關行會,再攤派采購任務。當官府有物資積壓時,則會將物資按官價售與行會。這些現象A.提高了行業的競爭能力B.加重了工商業者經營負擔C.加速了官營經濟的拓展D.優化了官府對市場的管理5.下表為部分文史資料中關于明初政治的表述內容出處明朝建國之初……有左、右丞相,位高權重《普通高中歷史教科書》(胡)惟庸總中書政,專生殺黜陟,以恣威福《明史紀事本末》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皇明祖訓》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后,日侍坐備顧問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據此可知A.相權源于古代政治制度核心權力B.內閣承接并行使宰相的重要權力C.皇帝吸取統治教訓借機罷黜相權D.專制皇權因相權被廢而到達頂峰6.1868年,中美簽訂的《蒲安臣條約》規定,中國人可以自由地出入美國,在美國享有最優惠待遇。隨后大量華人赴美務工,但華工的勤勞節儉遭到歐洲移民的敵視。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排華法案》,限制華工人境,并對華人的留學、旅行做出了極其嚴格的規定。中美關系的轉變反映了A.兩國核心利益不同B.不同文化觀念的沖突C.中國主權遭受侵犯D.洋務運動的成果有限7.1912年4月15日,英閨客輪“泰坦尼克號”在北大西洋遭遇海難,1514人喪生。6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國文》課本收錄了《鐵達尼號遇險記》一文,并配圖(如下圖)介紹這場海難。這一事件反映了A.西學東漸推動中國教育中西融合B.臨時政府教育理念體現出與時俱進C.國際時事新聞影響民國教育內容D.新文化運動力圖喚醒國人國際意識8.1935年7月,清華大學召開學生大會,通過了“愛國有心,救亡乏術”的決議,提醒學生不要“受人利用”,對上街游行的主張不做任何表示。同年12月,聽聞“冀察政務委員會”即將成立,清華學生再次開會,通過了《通電全國,反對一切偽組織、偽自治》的決議,并決定聯絡北平各校同學參加學聯組織的請愿。出現上述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危機加劇激發救國熱情B.國民政府采取對日退讓政策C.進步學生受到共產黨的感召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9.1953年8月,中共中央發出指示:一切部門都要堅決削減那些可以削減的,可以推遲的,或可辦可不辦的事業撥款;有計劃地堅決地精減冗員,節約支出;動員黨政軍民特別是農民注意節約糧食。這一指示A.增強了中央治理經濟腐敗的能力B.不利于改善農村地區生活水平C.為抗美援朝提供了財力物力支持D.有利于籌集工業化建設的資金10.1985年10月,鄧小平在會見美國高級企業家代表團時指出:“多年的實踐證明,只搞計劃經濟會束縛生產力的發展,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就能解放生產力,加速經濟發展。”這一論斷A.說明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間沒有根本矛盾B.勾畫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C.指出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性區別D.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開展做了前期準備11.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雅典爆發瘟疫,雅典人對染病者甚至是照顧病人之人避之不及。面對這種情況,首席將軍伯利克里發表演說,強調“雅典是偉大的,你們是偉大城邦的公民。所以,不要犧牲你們的光榮而向災難屈服”。伯利克里的演說A.是利用政治宣傳鞏固地位B.未能提供科學的抗疫策略C.彰顯出重視人的精神追求D.表達了對民主體制的贊賞12.有學者在分析啟蒙思想時做出了一個比喻:“如果懸崖邊上設有欄桿,那么人就敢靠著欄桿往下看,因為不會害怕摔下去。如果沒有欄桿,大家在離懸崖很遠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別說站在懸崖邊緣往下看。”下列言論中與“設有欄桿”含義最為接近的是A.“人民的聲音,就是上帝的聲音”B.“自由是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力”C.“我們認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生而平等”D.“人不是任何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13.17世紀30年代,德川幕府連續五次頒布鎖國令。在鎖國體制下,幕府于1641年起通過長崎這一窗口,定期向來貿易的荷蘭商人了解世界的情況,做出《和蘭陀風說書》,書中記載了大量關于荷蘭、葡萄牙、英國商人的情報。這說明A.西方國家在長崎商貿競爭激烈B.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名存實亡C.日荷交流開拓了幕府國際視野D.日本遭到歐洲列強的殖民侵略14.據以下圖表可知,當時英國英國部分發展較快城市的人口數量增長和年均增長率單位:1000人城市城市人口數量年均增長率1750年1801年1841年1750—1801年1801—1841年倫敦67590019480.652.91曼徹斯特18953118.385.68利物浦22832865.446.11格拉斯哥—77261—5.97伯明翰24741834.083.68愛丁堡—81164—2.56A.經濟重心轉移到中北部B.倫敦人口增長率居首位C.經濟支柱是煤炭開采業D.工業城市取得長足發展15.1918年3月,蘇俄同德國簽訂了包含對德割地賠款等內容的《布列斯特條約》。1921年初,蘇俄人民委員會決定放棄戰時共產主義,轉而采用重視市場和貨幣關系的新經濟政策。蘇俄的這些讓步舉措A.緩和了與西方國家的矛盾B.反映了無產階級力量不足C.開辟了國家建設的新道路D.鞏固了新生的蘇維埃政權16.尼克松政府提出了“現實威懾戰略”并在核力量上以“充足論”取代對蘇優勢論,在外交上強調與西方盟國是“平等的伙伴關系”。卡特政府時期實現了中美關系的正常化,并強調“人權”外交。里根上臺后,提出了針對蘇聯的“星球大戰計劃”,同時限制對蘇聯高技術產品的出口。美國政府的這一系列政策A.旨在維持其國際政治中的主導地位B.將蘇聯視作外交關系上的首要對手C.折射美國綜合國力由盛轉衰的態勢D.客觀上有利于鞏固世界多極化格局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古籍中關于明清之際部分地區部分行業資本主義萌芽情況記載出處(景德鎮)萬杵之聲殷地,火光燭天,夜令人不能寢,戲目之曰:四時雷電鎮[明]王世懋《二酉委譚摘錄》(松江)標布盛行,富商巨賈操重資而來市者,白銀動以數萬計[清]葉夢珠《閱世編》機戶出資經營,機匠計工受值,原屬相需,各無異議[清]《蘇州府長洲縣永禁機匠叫歇碑》材料二《資本論》對資本主義萌芽的描述結論出處較多工人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或者說同一勞動場所),為了生產同種商品,在同一資本家的指揮下工作,這在歷史上和邏輯上都是資本主義生產的起點[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資本在它的萌芽時期,由于剛剛出世,不能單純依靠經濟關系的力量,還要依靠國家政權的幫助才能確保自己榨取足夠的剩余勞動的權利《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清之際資本主義萌芽的特征,并指出其出現的經濟因素。(9分)(2)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在發展過程所受到的來自政權的影響。(5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世紀末,歐洲各主要國家出現了各類社會主義思想,英國的工聯主義、法國的蒲魯東主義、德國的拉薩爾主義等影響較大,各個思想理論體系的出現深深地影響著工人階級的斗爭,工人運動由盲目自發的階段過渡到理論指導之下的自覺斗爭階段。同時,歐洲各國資產階級民主制度進一步完善,各資產階級憲法中都明確規定了公民的集會、結社、言論、出版等自由,工人階級利用合法權利,成立組織,參加選舉,舉行集會、罷工、游行等。但是他們在斗爭中更加注重眼前的經濟利益,對長遠的政治斗爭目標則缺乏關心,針對政府的政治暴動十分少見。工人階級的斗爭還要求加強國際間的聯合協作,出現第二國際。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每一次大規模的工人運動都或多或少地取得勝利。——摘編自郭春生《試述近代歐洲工人運動特點的變化》材料二1921年,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承擔起了工人運動領導者和工人階級先鋒隊的責任。《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提出了開展工人運動的任務、方針和要求。黨成立后不到半年時間,領導了全國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極大地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和工人階級的政治影響。我國工人階級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獨立解放事業、建立新中國而浴血奮戰并建立了卓越歷史功勛。——摘編自福建省總工會《黨史上的工運記憶》(1)根據材料一,概括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工人運動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些特點形成的原因。(8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與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洲工人運動相比,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工人運動最重要的特征及其意義。(6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18—19世紀德意志與日本國家發展進程德意志時間(年)日本時間(年)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實行開明專制,改革軍事1740—1786德川幕府兩次幕政改革,發展經濟1716—17451787—1793拿破侖解散神圣羅馬帝國1804下級武士大鹽平八郎反幕起義18371848年革命席卷德意志1848美國佩里艦隊兩度來日,叩開日本國門1853—1854俾斯麥任普魯士宰相,提出“鐵血政策”1862高杉晉作奪取長州藩實權,提出“開港討幕”1865普魯士三次王朝戰爭統一德意志,德意志帝國建立1864—1871戊辰戰爭推翻幕府,明治新政府成立,推行“三大政策”1868—1869《非常法》頒布,嚴禁傳播共產主義思想1878大日本帝國憲法頒布,確立天皇為中心的君主立憲制1889柏林會議召開,與列強商討瓜分非洲1884《教育敕語》頒布,推行忠君教育1890威廉二世即位,推行世界政策,積極對外擴張1888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以“工業時代德日兩國發展”為主題,談談你的看法。(要求:寫明看法,史論結合,論證充分,邏輯嚴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950年9月《人民音樂》于北京創刊,由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該刊以“音樂評論”為主,其中包括理論研究,音樂知識、活動、報道等內容。解放初期,音樂界圍繞民族傳統的“土唱法”和歐美技法的“洋唱法”展開爭論。1956年,文藝界積極貫徹“創造社會主義的民族的新文化”這一思想任務,就民族傳統唱法和西洋唱法的結合及發展展開討論,最終達成“相互學習,相互補充”的共識。除此之外,《人民音樂》頻頻發表文章,探討“音樂與政治”“生活與技巧”“內容與形式”“創作與批評”等關系,一些人認為生活經驗在音樂創作中起決定性的作用,作曲家賀綠汀則指出體驗生活“必須與具體業務相結合才能收效最大”。賀綠汀主張音樂是最需要技術鍛煉的藝術,一些人則主張“當前音樂創作中政治水平不高是極其嚴重的問題”。20世紀60年代,《試論音樂“革命化”和“民族化”“群眾化”的關系》,指導了新的藝術風向。20世紀80年代,以“主旋律”為代表的官方藝術,以大眾、流行藝術為代表的民眾藝術,以“學院派”為代表的“精英藝術”三足鼎立,音樂界也從此進入了一個思想解放的時代。——摘編自張雯雯《<人民音樂>與中國當代音樂批評(1950—2010)》(1)根據材料與所學知識,分析新中國成立后影響我國音樂發展的因素。(6分)(2)根據材料與所學知識,圍繞“文藝與時代”展開論述。(要求:史論結合,論證充分,表述清晰)(6分)
湖南省長沙一中2023屆高三月考試卷(六)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ABDBCBCADACBCDDA1.A【解析】甲骨文的王字初形,為斧鉞形。畫中的斧很可能是同墓主人身份相適應的可作為權力標志的東西,是墓主人生前所用實物的寫真。如果以石斧作為墓主人的象征,則可把鸛及魚分別視為墓主人的部眾和被戰勝者的象征,此畫很可能是墓主人生前事跡成就的寫實,故答案選A項。仰韶文化的主要生產方式是糧食種植,排除B項;此畫雖有較高藝術成就,但尚未達到原始繪畫藝術集大成的高度,排除C項;早期國家的誕生在仰韶文化之后,排除D項。2.B【解析】漢朝中央設定的田稅是三十稅一,但依附豪強的農民向豪強繳稅的標準是十分之五,這個比例非常高,因此佃農的經濟負擔沉重,故B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關于王莽代漢自立的信息,A項屬于過度分析;漢朝地方采用的是中央制定的賦稅體系,沒有獨立于中央之外的賦稅體系,佃農交給地主的地租并不是獨立的賦稅體系,排除C項;豪強收佃農的多,交中央的少,這增強了豪強的力量,但材料的設問是說明,D項是推斷不如B項契合材料。3.D【解析】根據所學,李唐家族起于西魏時的關隴集團,帶有鮮明的鮮卑族的色彩,少數民族有改嫁習俗,也不避諱近親結合,故D項解釋合理。儒學在唐代始終是正統思想,受到其他思想的沖擊不代表正統地位在瓦解,排除A項;改嫁的公主并非都是因政治婚姻而改嫁,不能以偏概全,排除B項;佛教義理并沒有改嫁之說,排除C項。4.B【解析】北宋官府的做法實質是通過強征、攤派、強賣對城市工商業進行壓榨,會阻礙城市工商業的發展,故答案選B項,排除A項;材料中的行會是民間經濟組織,是受官府盤剝而非官營,排除C項;官府的做法已經超越了市場管理的范疇,屬于通過政治權力攫取民間工商業利益,排除D項。5.C【解析】材料跨度從相權較大威脅皇帝統治,到相權被廢,設閣臣以備顧問。明太祖以宰相胡惟庸擅權亂政的例子徹底廢除宰相制度,懲治胡惟庸是為廢除宰相制度做鋪墊,C項正確。本題強調的是宰相制度被廢,而非宰相的權力來源,排除A項;材料中內閣僅備顧問,與行使宰相重要權力相距甚遠,排除B項;皇權達到頂峰是軍機處的設立,排除D項。6.B【解析】歐洲移民認為華工可以忍受低工資和高強度的工作,這種勤勞作風使得工人在和資本家斗爭中處于被動,因而敵視華工。華工勤勞工作和本土工人爭取勞工利益間出現了沖突,故B項正確。勞工問題不是當時清政府的核心利益,也不是美國政府的核心利益,排除A項;美國對華出臺限制性法律,屬于外交爭端,尚未到達侵犯主權的程度,排除C項;不能以個別案例就否定洋務運動,排除D項。7.C【解析】泰坦尼克號遇難是國際時事新聞,很快被選入民國教材,體現了國際時事新聞影響教育內容,C項正確。西方時事新聞不等同于西學,排除A項;1912年6月已經不再是臨時政府,排除B項;新文化運動開始于1915年,排除D項。8.A【解析】1935年日本制造了華北事變,華北事變是1935年一系列日本侵華事件的總稱,從年初的察哈爾事件,到年中的河北事件,再到年末的華北五省自治事件,這些事件的接連發生反映了民族危機的加深,故A項正確。學生態度轉變的主要因素是時局變化,國民政府的退讓政策并非主因,排除B項;中國共產黨一直對進步學生有政治引導,并不是導致變化的變量,排除C項;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是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排除D項。9.D【解析】材料時間是1953年8月,1953年是“一五”計劃的第一年,中國的工業化缺少資金,因此中央強調各方面要節約支出,將節約所余用于工業化建設,故選D項。節約運動與治理經濟腐敗沒有必然聯系,而且要求農民節約糧食更與經濟腐敗無關,排除A項。節約與提升農村生活水平并不矛盾,排除B項;1953年7月,《朝鮮停戰協定》就已經簽訂,排除C項。10.A【解析】傳統觀點認為社會主義是計劃經濟的,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的,鄧小平的論斷解放了思想,1985年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仍然是計劃占主導,但市場經濟可以在社會主義中與計劃經濟結合,說明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沒有根本性矛盾,故選A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是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排除B項;市場還是計劃不是區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根本依據,排除C項;1985年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開展,排除D項。11.C【解析】伯利克里的言論針對的是雅典出現的歧視染病者和看護人員的現象,這種做法是置這部分人于危難而不顧,甚至希望以任其自生自滅的方式對抗瘟疫,這違背了人文精神,伯利克里的言論是要喚醒民眾對人的關心和重視,故選C項。材料所示背景是伯利克里應對抗疫中的亂象而演說,并不是為了鞏固自身權位,排除A項;希望民眾能照顧病人不能被看做是不科學的抗疫策略,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對公民參與政治的表述,排除D項。12.B【解析】材料中的欄桿會對人產生一定的限制,但是有了這種限制,反而讓人的活動空間更廣闊,也就是更加自由和安全,所以自由不是毫無限制的,而是應當受到一定的限制,限制自由以便更好享有自由的工具就是法律,故選B項。A項反映的是人民主權思想,C項是人人平等思想,D項強調人的價值。13.C【解析】日本同荷蘭的交流使日本人了解了大量外國的情況,這可以開拓幕府的國際視野,故C項正確。日本鎖國體制下,幕府只允許與中國、朝鮮、荷蘭等國進行有限貿易,西方國家并未在長崎有激烈的商貿競爭,排除A項;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因19世紀上半葉西方列強入侵才開始松動,排除B項;日本遭到歐洲列強的殖民侵略是在19世紀中期,排除D項。14.D【解析】表格所示發展速度較快的城市集中在產煤區,煤炭是工業革命的重要能源,因此這些城市產煤區的城市是工業城市,故D項正確。英國的經濟重心在工業革命后向中北部轉移,但從材料中無法判斷經濟重心轉移完成了,排除A項;倫敦人口總量多,但增長率不是最高的,排除B項;煤炭開采業是英國重要的經濟部門,但不是經濟支柱,材料也無法體現采煤業在整體經濟中的地位,排除C項。15.D【解析】《布列斯特條約》使蘇俄退出一戰,緩解了蘇俄的國內壓力,有利于鞏固蘇維埃政權,新經濟政策緩和國內的政治經濟危機,也有利于鞏固蘇維埃政權,故D項正確。蘇俄退出一戰,引起了協約國的強烈不滿,排除A項;蘇俄的無產階級力量是強大的,否則也無法鞏固新政權,排除B項;簽訂《布列斯特條約》不屬于開辟國家建設新道路,排除C項。16.A【解析】尼克松政府的外交政策是收縮性的,因為當時美國國力受到沖擊,里根政府的外交政策是擴張性的,此時美國國力有所恢復,根據不同國力制定政策,其目的都是為了維持美國在國際政治中相對的領導地位,故選A項。材料所提到的三屆美國政府的政策,不是都針對蘇聯的,B項以偏概全;材料中美國國力的變化是從弱到強,排除C項;當今世界多極化格局尚未形成,只能說多極化趨勢繼續發展。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14分)(1)特征:自由雇傭關系;商品市場關系(滿足市場需求);專業化;規模化(手工工場)。(每點1分,任答三點即可,共3分)經濟因素:手工業生產技術的進步;私營手工業的發展;商品經濟的發展;工商業市鎮的壯大;勞動力數量較為充足。(其中手工業生產技術進步為必答因素,其他因素任答2點即可,每點2分,共6分)(2)推動作用:國家統一維護了相對安定的社會環境;賦稅制度改革,人身依附關系進一步松弛。(3分,1點2分,2點3分)阻礙作用: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商政策傷害了營商環境。(阻礙作用2分,任答其中一點即可)18.(14分)(1)特點:有思想理論的指導;進入自覺斗爭階段;以合法斗爭為主;重視經濟利益;國際聯合加深;取得不同程度的勝利。(4分,任答4點即可)原因: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工人階級力量壯大,工人文化素質提高,無產階級吸取早期工人運動的經驗教訓;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調整,資產階級民主制度有所完善。(分為無產階級角度和資本主義角度,每個角度2分,共4分)(2)特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2分)意義:壯大了工人階級的力量;提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合同保全的方式分析
- 保溫材料購銷合同范文
- 2025年廢物處理合同范本
- 【安全隨行】獨家解讀1:專項整治三年計劃解讀
- 技能培訓專題:班組長安全培訓
- 2025電梯設備維護合同范本電梯設備維護合同
- 集成電子技術基礎教程-第二篇第4章
- 2024年09月河南魯山縣公立醫療機構招聘人事代理人員49人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09月河南洛陽市醫學院校畢業生特招48人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環衛車輛采購合同
- 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政治試題(含答案)
- 化工企業安全演練計劃
- 2025年03月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直屬聯系單位(60名)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北師大版中考生物必背考點復習提綱
- 小學創建“五好”學校關工委實施方案
- 2022可調節負荷并網運行與控制技術規范+第4部分-數據模型與存儲
- 《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解讀與培訓
- DB15T 3516-2024野生動物救護站建設規范
- 2025-2030中國內聯pH傳感器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創傷現場急救課件
- 2025年云南德宏州宏康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