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近現代科教與社會經濟生活的發展變遷考點綜述
本主題復習的內容主要有兩大版塊:一是中國近代經濟與生活、科技與思想文化的發展;二是現代科教文化與社會生活變遷。中國近代經濟與生活、科技與思想文化的發展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近代史是一個急劇變動的時期,它反映在政治上,是一系列政治變革的此起彼伏;反映在經濟上,是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反映在社會生活方面,是人們在外來生活觀念的沖擊下,不斷求新求變,一系列新鮮事物不斷出現。
現代科教文化與社會生活變遷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后,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表現在科技教育成就巨大,文化方面百花齊放,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經濟的發展,對外開放的沖擊,人民的社會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國家在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方面日趨走向完善。這一時期新的科學技術、新的觀念、新的政策層出不窮,使人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键c梳理一、中國近代經濟與生活、科技與思想文化的發展(一)狀元實業家張謇1、“實業救國”(1)原因:張謇看到外國人紛紛在中國開辦工廠、開采礦山,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直接剝削中國人民,他深感要挽回中國的利益,必須發展本國的工商業。(2)口號的提出:他提出“實業救國”的口號,創辦了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2、企業命運:大生紗廠雖有較大發展,但最后被吞并。[深度理解]第一,張謇作為一位清末的科舉狀元,能勇于退出官場轉而興辦實業,既是其實業救國、振興民族經濟的愛國心使然,也反映了社會轉型時期人們價值觀念的變化??梢哉f,張謇的這種變化在當時的中國具有典型的時代意義,其創辦實業的經歷又成為近代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一個縮影。(二)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1、過程:從洋務運動到清朝末年,出現了一些民族工業的萌芽;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民族工業進入黃金時代;一戰后至新中國成立前,民族工業是凋謝、萎縮的。2、特征:發展短暫且艱難曲折;發展不平衡,集中于輕工業和沿海沿江大城市地區;受中國社會性質的制約,整體水平落后。(三)近代交通、通訊工具在中國的出現1、近代交通:19世紀中后期,輪船和火車相繼傳入中國?;疖?、輪船的出現使人們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還極大地促進了商品的流通。2、近代通訊:19世紀70年代以后,中國開始架設有線電報。(四)社會生活的變遷1、照相和電影:近代以來,西方發明的照相和電影傳入中國,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也為后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鏡頭。2、報紙:《申報》,1872年在上海創辦,是當時最著名的中文報紙。3、出版機構:商務印書館,1897年在上海創辦,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4、習俗: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為了改變人民愚昧落后的習俗,頒布了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等法令,還廢除有損人格的跪拜禮,取消了“老爺”“大人”之類的稱謂。5、局限性:中國社會生活的變化是有限的。坐輪船、火車,看電影、報紙,照相,是少數有錢人的享受;傳統習俗也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改變的。(五)中國人修建的第一條鐵路1、詹天佑: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修建京張鐵路。2、京張鐵路的修建:克服重重困難,出色完成了居庸關和八達嶺兩處艱難的隧道工程,設計出“人”字形(另有“之”字形說法)路軌。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六)揭開制堿奧秘的侯德榜20世紀20年代,侯德榜終于制出純堿,并撰寫了《制堿》一書,將制堿的奧秘公諸于世,打破了堿業的壟斷。他繼續鉆研,探索出制堿的新工藝,比歐洲的制堿方法,降低成本百分之四十。為表彰他的貢獻,這種制堿法被命名為“侯氏制堿法”。(七)開眼看世界的思想家1、魏源和《海國圖志》(1)魏源是清朝晚期著名的思想家,編有《海國圖志》一書,這部書系統介紹了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2)目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師以長技”的具體做法:設立工廠,制造輪船、槍炮、舉辦民用工業;學習西方練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裝備軍隊。他強烈批判閉關鎖國的政策,猛烈抨擊把西方科技視為“奇技淫巧”的愚昧言論;他認為“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2、嚴復和《天演論》(1)嚴復是戊戌變法時期的啟蒙思想家。他認為要救國,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維新改革。(2)他的第一部譯著《天演論》影響最大。書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后勝于今”的進步觀點,在當時的中國,啟發了知識界去探索西方先進的社會,也打擊了封建頑固勢力。
(八)新式教育的開端1、新式學堂的開辦(1)洋務運動時期,創辦了新式學堂。(2)戊戌變法時期,創辦了京師大學堂,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也是戊戌變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創辦表明近代中國教育改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2、廢除科舉:洋務派大臣張之洞,奏請停止科舉考試,普遍興辦學校。清政府迫于形勢,擬定了《奏定學堂章程》,在1905年廢除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
(九)近代文學藝術1、主題:從五四運動開始,中華文化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弘揚科學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謳歌光明、鞭撻黑暗,成為進步文學藝術家的神圣使命。2、主要代表人物:文學方面——有文學巨匠魯迅;國統區的郭沫若;解放區的趙樹理、丁玲等。藝術方面:有美術大師徐悲鴻;人民音樂家聶耳、冼星海。二、現代科教文化與社會生活變遷(一)兩彈一星1、原子彈1、李安的爺爺在舊中國是位商人,他曾經在某個時期創辦了紡織廠,利潤相當豐厚,后來他感嘆這個時期時說:“那真是一個黃金時代啊,只可惜太短暫了?!崩畎矤敔敻袊@的這個“黃金時代”是()A.戊戌變法時期B.辛亥革命時期C.一戰期間D.國民革命時期2、與李安爺爺類似的一批人感嘆這一時期為“黃金時代”的原因中不包括()A.辛亥革命沖擊了封建制度B.“實業救國”思想的影響C.一戰中西方列強忙于戰事D.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3、下面這張圖片展示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方向是()
A.以重工業為主輔以輕工業B.集中于輕工業,幾乎沒有重工業C.以第三產業為主D.以汽車工業為主仔細辨別下圖人物,據此回答4—8題。4、圖片中人物創辦的大生紗廠給我們的有益啟示是()A.大學生下海經商是實現“實業富國”的必由之路B.“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C.當代青年要把個人前途同祖國的命運結合起來D.大學生不能“舍本逐末”搞經商5、1913年,圖片中人物的大生紗廠要了解江漢平原的棉花等級、棉花價格等相關信息,最快捷的方式是()A.乘輪船到湖北實地考察B.在《申報》刊登征集信息廣告C.拍電報給湖北同行了解行情D.郵寄信件給湖北同行了解行情6、下列是圖片中人物的生活片斷,其中不符合歷史史實的是()A.他在閱讀《申報》時獲知日本強占臺灣,悲憤萬分B.他的一位遠房親戚乘坐火車,通過中國自己設計建造的第一條鐵路干線到北京參加科舉考試C.戊戌變法期間,他的朋友李某在商務印書館擔任編輯D.1913年的一天,談成了一筆生意后雙方握手相賀,他邀請對方合影留念,并請對方去看電影7、詩句“從此千里爭片刻,無須尺幅費筆硯。雁帛魚書應共爐,聲氣相通快勝箭。枝枝節節環四海,地角天涯連一線”反映的是圖片中人物利用下列哪種傳媒方式()A.有線電報B.無線電報C.有線電話D.無線電話8、1916年圖片中人物的一位女仆人和在北京的男主人通話。下列通話符合該時期特點的有()①“大人,你走多日,何時回來?”②“先生,你的太太生病了。”③“老爺,你能給我帶點纏足布嗎?”④“先生,太太吩咐請你將北京大學的照片帶張回來?!盇.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近現代的思想文化反映了不同時期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情況。據此回答9—11題?!?、纏足禁令頒布后,各地展開大規模的放足運動,中國婦女中出現了一代所謂“解放腳”?!敖夥拍_”得益于()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C.辛亥革命D.五四運動10、這是中央電視臺舉行的第12屆青年歌手電視大賽的文化測試中的一道試題。下列搭配中沒有關聯的一項是()A.“師夷長技以制夷”——魏源B.譯著《天演論》——嚴復C.《黃河大合唱》——冼星海D.“侯氏制堿法”——魯迅
★11、某電視臺熱播的電視劇《金婚》中講述了兩位主人公從1956年到2006年的婚姻故事,下面摘取的幾個生活片斷,最不能反映時代特征的是()A.女主人公文麗在1956年結婚,喜歡讀蘇聯的文學作品B.男主人公佟志支援三線建設時和同事一起唱樣板戲——《沙家浜》C.佟志的兒子給父母唱劉德華的歌曲,談論馬龍·白蘭度,二女兒出國留學,小女兒迷上了瓊瑤的電視劇D.兒女們為男女主人公操辦金婚典禮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綜合國力的提高,中國的科教與體育事業有了快速的發展。據此回答12—16題。12、下列與右圖反映科技成就有關的是()A.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B.1970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發射成功C.2003年中國成功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D.1997年11月順利實現三峽大江的截流13、“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數風流是此翁”,這是人們對右圖中這位農業科學家的稱贊,下列有關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這位科學家是袁隆平,他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B.他的成果說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C.他的成就證明中國是現代科技最發達的國家D.他的成功說明科學研究需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14、上海一家社區通過在互聯網上建立社區博客,鼓勵小區居民為社區的發展獻計獻策,并通過博客反映小區的發展,也可以批評不文明行為,這種做法得到了小區居民的一致好評。下列有關互聯網的認識不正確的是()A.互聯網日益深入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創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會互動關系B.網絡的不健康現象會給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網民帶來危害C.青少年要善于利用網絡學習,增強自我保護意識D.國家有關部門制定了《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嚴厲禁止青少年上網15、右圖是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作為“希望工程”的標志照片,名為“我要讀書”。近年來黨和政府為了讓更多的青少年能上學,上好學,頒布了各種措施和政策,2007年實行的促進教育發展的重要政策是()A.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B.全面免除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書本費C.創辦“春蕾計劃”D.對新入學的職業技術學校的新生進行補助16、下列圖片中,北京2008年第29屆奧運會的吉祥物是()改革開放后,隨著綜合國力的提高,中國人民的社會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據此回答17—20題。17、改革開放前,人們使用圖中的糧票、布票等票證購物,其根本原因是()A.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商品供應嚴重匱乏B.國家提倡節儉,避免浪費C.國家用這些票證限制了人們的購買力D.國家用這些票證主要是為了控制人口流動18、2007年11月河北省石家莊市中山路上的中間隔離護欄被拆除,在中山路上服務了十幾年的中間隔離護欄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了舞臺,對此事的評價不正確的是()A.市交通部門的這種做法充分體現了人性化的理念B.石家莊的交通狀況已經徹底改觀C.中山路上的中間護欄雖然被拆除了,但是市民心中的護欄依然要發揮作用D.只要每一個人都嚴格遵守交通法規,護欄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19、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的欄目《交換空間》,每期讓兩個家庭為對方的房屋進行設計并重新裝修,裝修的風格多種多樣,這說明()A.人們喜歡裝修B.中央電視臺在炒作C.人們把房屋當作了商品D.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20、右圖是原中央電視臺足球評論員黃健翔做的廣告,這個廣告和下面哪項內容有關()A.就業途徑B.養老保險C.醫療保險D.足球賽事二、非選擇題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李明今年16歲,他出生在一個四世同堂的知識分子大家庭。從小曾祖父就經常給他說起家庭幾代人上學的事情:材料一曾祖父的父親曾經是第一批赴海外留洋的兒童,學成歸國后,在京師大學堂擔任外語教師,后親歷了大學堂改名的經過,并被聘為學校的教授。材料二李明的曾祖父在老家原本是要考科舉的,但是就在他要進京趕考的那一年,國家廢除了科舉制,無奈之下,父親把他接到北京自己所在的學校學習。材料三李明的祖父從七歲開始就按部就班的接受教育,但最后走上了文學的道路,經常去拜見魯迅先生,受他的熏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解放區,他經常和其他文藝工作者創作小說,歌頌黨和革命。材料四李明的父親因為家庭出身問題,耽誤了上大學的機會,但是國家恢復高考又給了他上大學的機會,那一年,他考上了曾祖父學習的那所學校的物理系。材料五李明在這樣家庭的熏陶下,也下決心好好讀書,希望三年高中后,也能考上自己的前輩們都學習的地方,并且能支援西部的教育發展。請回答:(1)材料一中“第一批赴海外留洋的兒童”出現在哪個歷史事件中?“京師大學堂”的創辦與哪個歷史事件有關?它的地位和影響如何?“大學堂改名”是在什么時候?更改后的名稱是什么?
(2)材料二中“廢除科舉制”是在什么時候?
(3)材料三中李明祖父“按部就班的接受教育”和哪個文件的頒布有關?他拜見的“魯迅先生”有哪些著名文章?請舉例說出與他一起的解放區的文藝工作者和他們的代表作?
(4)材料四中“國家恢復高考”是哪一年?高等學校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什么作用?
(5)材料五中國家“支援西部教育發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6)閱讀了李明一家五代受教育的過程,你有何感受?參考答案
一、1.C2.D3.B4.C5.C6.B7.C8.D9.C10.D11.D12.A13.C14.D15.B16.A17.A18.B19.D20.A二、21.(1)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它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