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醫學科普“有趣”_第1頁
如何寫醫學科普“有趣”_第2頁
如何寫醫學科普“有趣”_第3頁
如何寫醫學科普“有趣”_第4頁
如何寫醫學科普“有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什么是醫學科普醫學科普就是通過科學傳播的方式,采用大眾容易理解、接受和參與的途徑,學習正確的醫學科學知識、思想和精神,恰當運用科學的醫學方法和技術指導日常生活。第1頁,共15頁。第一頁,共15頁。經濟利益《非誠勿擾2》播出之后,大家談痔色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醫師做客BTV《生活面對面》、《身邊》等欄目,解密黑色素瘤。節目之后,皮膚科色素痣手術例數由2010年1800例提高到2011年的3200例;整形燒傷科色素痣門診量提高3-4倍。第2頁,共15頁。第二頁,共15頁。緩解醫患矛盾深圳一兒童因腹脹去市兒童醫院。醫院稱孩子疑為先天性巨結腸,建議進行造瘺活檢手術,手術及后續費用超過十萬。隨后,帶兒子到廣州市兒童醫院就診,稱接診醫生開了八毛錢的藥,“孩子就治好了,能吃能拉”。當天,深圳當地媒體以《嬰兒被診斷要做10萬元手術最終吃8毛錢藥痊愈》為題做出報道,被全國各大媒體及電視廣泛轉載轉播,掀起軒然大波。第3頁,共15頁。第三頁,共15頁。醫學科普的形式醫學科普文章、專著醫學科普宣傳畫冊醫學科普宣傳展牌醫學科普影視片、電視節目、戲劇醫學科普講座自媒體時代:微博、微信第4頁,共15頁。第四頁,共15頁。醫學科普三個最顯著的特點一是科學性二是通俗性三是綜合性

第5頁,共15頁。第五頁,共15頁。

科普文章怎么寫?1、誘人的開篇2、放大讀者的興趣點,簡化枯燥的研究過程3、文章要深入淺出第6頁,共15頁。第六頁,共15頁。較生硬的例子

200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三位美國科學家,他們是下村修、美國科學家馬丁·查爾菲,美國華裔化學家錢永健,他們是因為發現和研究綠色熒光蛋白(GFP)的貢獻而獲獎的。下村修是首位從水母中分離綠色熒光蛋白的科學家,他發現這種蛋白在紫外線光中呈現亮色。馬丁-查爾菲展示了綠色熒光蛋白作為各種生物現象的亮光基因標簽的價值。錢永健對我們理解綠色熒光蛋白如何發光作出了貢獻,他還將顏色標簽擴展至除綠色之外的顏色,以便可以用各種顏色標識不同的蛋白和細胞。第7頁,共15頁。第七頁,共15頁。生動的例子

1960年,一位科學家將一小罐白色粉末交給初來美國的日籍科學家下村修,并告訴他這是從一些能發光的水母中取得的“精華干粉”。下村修立刻被這神秘的粉末吸引,隨著第二年初夏的暖風來到了華盛頓盛產發光水母的星期五港(FridayHarbor)。下村修所在的實驗室正好位于港灣。每天,柔軟的小水母都乘著早晚的潮汐成群結對地漂過他實驗室的兩側。其中一些會被下村修用小網兜截住,帶回實驗室。這些水母只有掌心大小,就像一把圓圓張開的小傘,在昏暗的水中發出幽幽綠光。發光的器官是一百多個小顆粒,就像點綴在小傘邊緣的微型“燈泡”。下村修將小傘邊緣剪下來,用棉布攥出水母“精華”。只是離開了原來的環境,它們似乎不太樂意發光……第8頁,共15頁。第八頁,共15頁。試著寫一寫

今年52歲的宋大媽兩個月前開始不敢吃新鮮的蔬菜,因為只要一吃就覺得頭昏、頭痛、舌頭及四肢發麻。四處求醫做檢查也沒查處什么毛病,細心的醫生在了解到患者近期生活情況后,最終找到了病根—原來不是身病是“心病”。宋大媽是江西南昌人,兩個月前的一天中午在家生吃了一根生黃瓜后突然感到頭昏,頭痛,同時舌頭不聽使喚四肢發麻發抖。剛開始家人以為她食物中毒,送往當地醫院急救,可檢查結果顯示并沒有食物中毒癥狀,也無其他異常。然而同樣的癥狀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里多次侵襲宋大媽。“兩個月里我就只能只干子、豆腐這些豆制品做的菜。因為只要是吃了地里種的類似白菜、西紅柿、茄子等蔬菜我就會感到頭疼、全身出汗麻木發抖。”宋大媽說,一般這種癥狀會持續十五分鐘左右隨后就會消失。為此她也沒少到醫院做檢查,可磁共振、胃鏡、CT等多項檢查都做了結果都正常。

第9頁,共15頁。第九頁,共15頁。試著寫一寫

十一過后宋大媽來到武漢老同學家玩,當老同學得知她的病情后帶著宋大媽來到古田三路的武漢市普愛醫院就診,接診神經內科醫生在仔細詢問后了解到:宋大媽第一次出現癥狀時吃的黃瓜是她自己去地里摘的,而在這之前兩天,她曾親眼看到農民給這片地噴農藥,而后她一直擔心黃瓜上的農藥沒洗干凈會中毒。綜合其每次發病均在吃完新鮮蔬菜后,擔心農藥殘留,從而出現身體不適的癥狀這一特點,醫生診斷宋大媽患上了“軀體化障礙”。普愛醫院神經內科沈偉主任介紹,“軀體化障礙”是一種心理疾病。患者長期存在心理障礙,表現為敏感、多疑、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由于這些心里障礙得不到緩解,患者會持久擔心或出現各種身體不適的癥狀,因這些癥狀反復就醫,各種醫學檢查正常的結果和醫生的解釋均不能打消其疑慮。這一疾病通常在35歲到55歲的女性中多見,在女性更年期時凸顯。據了解目前在進行藥物治療和心理疏導后,宋大媽的病情有了明顯好轉。第10頁,共15頁。第十頁,共15頁。最后定稿第11頁,共15頁。第十一頁,共15頁。我們身邊的科普

武漢晨報2015年6月10日第12頁,共15頁。第十二頁,共15頁。我們身邊的科普武漢晨報2015年4月22日第13頁,共15頁。第十三頁,共15頁。我是專家,不專業的話,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