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次課中國工藝美術史_第1頁
第16次課中國工藝美術史_第2頁
第16次課中國工藝美術史_第3頁
第16次課中國工藝美術史_第4頁
第16次課中國工藝美術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工藝美術史16

主講人:劉

曼第三章滋長時代——秦漢三國時代的工藝美術中國工藝美術史目錄目錄1概述2畫像磚與畫像石3雕塑工藝第三章滋長時代——秦漢三國時代的工藝美術4陶瓷工藝5漢代漆工藝6秦漢三國時期其他工藝美術7邊疆工藝美術8總結與思考前言第三節陶瓷工藝中國工藝美術史第四節陶瓷工藝藝術起源,多有神話的身影在其中,在西方有古希臘神話故事,中國有盤古開天地,女蝸補天,夸父追日等耳熟能詳的故事,洪荒之時的傳說,事無可考,已有的發現可以得到的關于美術的若干認識也都是比較簡略的。第三章滋長時代——秦漢三國時代的工藝美術一、鉛釉陶二、半陶半瓷三、漢代青瓷中國工藝美術史第四節陶瓷工藝藝術起源,多有神話的身影在其中,在西方有古希臘神話故事,中國有盤古開天地,女蝸補天,夸父追日等耳熟能詳的故事,洪荒之時的傳說,事無可考,已有的發現可以得到的關于美術的若干認識也都是比較簡略的。第三章滋長時代——秦漢三國時代的工藝美術秦漢時期是中國陶瓷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與秦泱泱大國相適應的秦代陶器,最大的特點是宏偉壯觀,生活用器中的陶塑藝術都是煌煌大氣器,特別是出土的聲勢浩大的秦始皇兵馬俑坑,就是秦代制陶業發達的最好例證。集前代技藝之大成而進一步提高的漢代陶瓷,以其特有的功能呈現出嶄新的面貌,新興的品種,如北方的鉛釉陶、南方的青瓷,都代表了漢代陶瓷工藝的杰出成就。中國工藝美術史第四節陶瓷工藝藝術起源,多有神話的身影在其中,在西方有古希臘神話故事,中國有盤古開天地,女蝸補天,夸父追日等耳熟能詳的故事,洪荒之時的傳說,事無可考,已有的發現可以得到的關于美術的若干認識也都是比較簡略的。第三章滋長時代——秦漢三國時代的工藝美術一、鉛釉陶低溫燒成的鉛釉陶器是中國流傳很久的一種陶器,現在的考古發現漢代,是這種陶器目前所知的最早的遺物。這種陶器表面敷釉,釉中含鉛質,燒成溫度為攝氏八百度左右。釉的顏色,最常見的是綠色,其他有黃、褐、白、藍等各種色澤。綠釉或桔黃釉的壺,上面有凸起的浮雕式的狩獵紋裝飾,可以看出完全是仿銅器形式的。中國工藝美術史第四節陶瓷工藝藝術起源,多有神話的身影在其中,在西方有古希臘神話故事,中國有盤古開天地,女蝸補天,夸父追日等耳熟能詳的故事,洪荒之時的傳說,事無可考,已有的發現可以得到的關于美術的若干認識也都是比較簡略的。第三章滋長時代——秦漢三國時代的工藝美術釉陶中的釉是覆蓋在陶器表面上的一種軟玻璃質的薄層,釉料在焙燒陶器的過程中,隨著溫度的上升成為熔融狀態,隨溫度下降硬化成一層薄膜,粘附在胚體上面,鉛釉大約在700℃左右即開始熔融,因此它是一種低溫釉,鉛釉陶主要的著色劑是銅和鐵,在氧化氣氛中燒成,銅使釉呈現翠綠色,鐵使釉呈黃褐或棕紅色,陶器燒成后表面光滑潤潔,且由于釉里加了金屬物質,釉陶表面呈現各種不同顏色。中國工藝美術史第四節陶瓷工藝藝術起源,多有神話的身影在其中,在西方有古希臘神話故事,中國有盤古開天地,女蝸補天,夸父追日等耳熟能詳的故事,洪荒之時的傳說,事無可考,已有的發現可以得到的關于美術的若干認識也都是比較簡略的。第三章滋長時代——秦漢三國時代的工藝美術圖1

綠釉陶壺中國工藝美術史第四節陶瓷工藝藝術起源,多有神話的身影在其中,在西方有古希臘神話故事,中國有盤古開天地,女蝸補天,夸父追日等耳熟能詳的故事,洪荒之時的傳說,事無可考,已有的發現可以得到的關于美術的若干認識也都是比較簡略的。第三章滋長時代——秦漢三國時代的工藝美術二、半陶半瓷漢代的透明釉炻器(半陶半瓷),浙江富陽曾發現很多,可能是西漢時期的圓盒及洗之類的陶器。有年代可考的,最早的是永元十一年(公元99年)年號的墓磚及一同出土的六件器皿,發現地點是河南信陽。后于此的是在杭州發現的有永康二年(公元168年)年號的墓磚和同時出土的飛鳥樓閣等復雜裝飾的器物。另外,在廣州發現西漢初年帶釉的陶尊和東漢時期有釉斑的明器。中國工藝美術史第四節陶瓷工藝藝術起源,多有神話的身影在其中,在西方有古希臘神話故事,中國有盤古開天地,女蝸補天,夸父追日等耳熟能詳的故事,洪荒之時的傳說,事無可考,已有的發現可以得到的關于美術的若干認識也都是比較簡略的。第三章滋長時代——秦漢三國時代的工藝美術三、漢代青瓷青瓷是漢代制陶業的又一重要創造。東漢青瓷的產地主要在浙江寧紹平原、金華丘陵和永嘉沿海地區。在上虞、寧波、慈溪、永嘉、金華等地均發現有窯址,其中以上虞的窯址最多,說明當時青瓷生產已具一定的規模。青瓷是在商周原始瓷和印紋硬陶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采用瓷土作胎,通體施釉,在1300℃左右的高溫下燒成,胎質堅細,呈淺白色,釉色晶瑩,吸水率低,已具備了瓷器的各種條件。其施釉技術由刷釉改為浸釉,釉層厚而均勻,胎釉結合緊密牢固,釉層透明,表面有光澤,釉面淡雅清澈。中國工藝美術史第四節陶瓷工藝藝術起源,多有神話的身影在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