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科版-化學1-第2章 元素與物質世界-第3節 氧化劑和還原劑 全市一等獎_第1頁
魯科版-化學1-第2章 元素與物質世界-第3節 氧化劑和還原劑 全市一等獎_第2頁
魯科版-化學1-第2章 元素與物質世界-第3節 氧化劑和還原劑 全市一等獎_第3頁
魯科版-化學1-第2章 元素與物質世界-第3節 氧化劑和還原劑 全市一等獎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鐵的化合物)》針對講練一、鐵的氧化物1.向一定量的FeO、Fe、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1mol·L-1的鹽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mL(標準狀況)的氣體,在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無血紅色出現。若用足量的CO在高溫下還原相同質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鐵的質量是()A.g B.5.6g C.2.8g D答案C解析:依題意,恰好反應后溶液中只存在FeCl2,根據元素守恒,可建立關系n(Fe)=n(Fe2+)=eq\f(1,2)n(Cl-)=eq\f(1,2)n(HCl)=eq\f(1,2)×L×1mol·L-1=mol,m(Fe)=2.8g。解此題若用常規方法會很繁瑣,而用守恒法,從整體角度去思考,則非常簡捷。方法技巧:本題給出了由三種鐵的氧化物組成的混合物中的鐵與氧的質量比,要求出三種鐵的氧化物的物質的量之比。在求解時,先算出鐵原子與氧原子的個數比,在此基礎上結合三種氧化物的組成進行分析和推理,找出符合題意的關系。二、Fe(OH)2的制備2.用下面兩種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與用不含O2的蒸餾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應制備。(1)除去蒸餾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2)用FeSO4·7H2O配制FeSO4溶液時還需加入稀H2SO4和________。(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可采用長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以下,再擠出NaOH溶液。這樣操作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在如圖裝置中,用NaOH溶液、鐵屑、稀H2SO4等試劑制備。(1)在試管Ⅰ里加入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2)在試管Ⅱ里加入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3)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試管Ⅰ和Ⅱ中加入試劑,打開止水夾,塞緊塞子后的實驗步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這樣生成的Fe(OH)2沉淀能較長時間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方法一:(1)加熱煮沸(2)鐵屑或鐵粉(釘)(3)避免生成的Fe(OH)2沉淀接觸O2被氧化方法二:(1)稀H2SO4、鐵屑(2)NaOH溶液(3)檢驗試管Ⅱ出口處排出的氫氣的純度;當排出的H2純凈時,再夾緊止水夾(4)試管Ⅰ中反應生成的H2充滿了試管Ⅰ和試管Ⅱ,且外界空氣不易進入解析:方法一(1)除去蒸鎦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加熱煮沸的方法;(2)考慮到FeSO4易水解和易被氧化,加入稀H2SO4抑制水解,加入鐵屑以防氧化;(3)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的關鍵是“無氧”,理由是避免生成的Fe(OH)2沉淀接觸O2,而被氧化成Fe(OH)3沉淀。方法二圖示將置原理:利用左邊裝置產生氫氣的壓力將生成的FeSO4溶液壓入右邊裝置氫氧化鈉溶液中,生成Fe(OH)2沉淀,在氫氣“保護”下,Fe(OH)2沉淀能較長時間保持白色。規律總結:Fe(OH)2很容易被空氣中的O2氧化,因此,實驗中往往得不到白色的Fe(OH)2沉淀。為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一般從兩個角度考慮,一是反應試劑,二是反應環境。(1)反應試劑:取用最新配制的FeSO4溶液;NaOH溶液加熱煮沸并冷卻后使用,以驅除溶液中溶解的O2。(2)反應環境:一般考慮用密度比水小且與水互不相溶的有機試劑隔絕空氣;也可以利用本題所述充入非氧化性氣體;也可利用本題中Fe+H2SO4FeSO4+H2↑,生成的H2排出環境中的O2,再利用H2將FeSO4溶液壓入NaOH溶液中。三、Fe2+、Fe3+的性質3.制印刷電路時常用氯化鐵溶液作為“腐蝕液”,發生的反應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鐵溶液的燒杯中同時加入鐵粉和銅粉,反應結束后,下列結果不可能出現的是()A.燒杯中有銅無鐵 B.燒杯中有鐵無銅C.燒杯中鐵、銅都有 D.燒杯中鐵、銅都無答案B解析:根據方程式可知FeCl3作氧化劑,Cu作還原劑,結合金屬活動性順序,還原性Fe>Cu,所以向FeCl3溶液中同時加鐵粉和銅粉時,FeCl3首先與Fe反應;如果Fe3+有剩余,剩余的Fe3+再與Cu反應。鐵粉未反應完時銅粉不會被氧化,所以不可能出現燒杯中有鐵無銅的現象,故應選B。其他三個選項的情況都可能出現,當FeCl3過量或恰好完全反應時,Fe、Cu均無剩余,D正確,反應后溶液中有Fe3+、Fe2+、Cu2+或Fe2+、Cu2+。當FeCl3不足量時,有兩種情況:①Fe粉有剩余,則Cu尚未參加反應,即C正確,反應后溶液中陽離子只有Fe2+(不考慮H+);②鐵粉無剩余,則Cu反應了一部分或尚未參加反應,即A正確,反應后溶液中陽離子有Fe2+、Cu2+或只有Fe2+(不考慮H+)。規律總結: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與不同還原劑反應時,應先與還原性強的反應;同樣,還原劑與不同氧化性物質反應時,也先與氧化性強的反應,即遵循“先強后弱”的規律。四、Fe3+的檢驗4.向某溶液中加入含Fe2+的溶液后,無明顯變化。當再滴入新制氯水后,混合溶液變成紅色,則下列結論錯誤的是()A.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CN-B.氧化性:Fe3+>Cl2C.Fe2+與SCN-不能形成紅色物質D.Fe2+被氧化為Fe3+答案B解析:溶液中的Fe2+與加入的新制氯水發生如下反應:2Fe2++Cl22Fe3++2Cl-,氧化性:Fe3+<Cl2,能使含有Fe3+的溶液變為紅色,說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CN-。因原溶液中加入Fe2+無明顯變化,說明Fe2+與SCN-不能形成紅色物質。利用Fe3+與SCN-生成紅色溶液,不僅可用來檢驗Fe3+,還可用來檢驗Fe2+。當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變紅色,說明沒有Fe3+;當加入氧化劑如雙氧水、硝酸、新制氯水等時,溶液變為紅色,說明產生了Fe3+,則說明原溶液中存在Fe2+。Fe3+與Fe2+還可以利用OH-來檢驗,當向溶液中加入OH-時,若產生紅褐色沉淀,則說明原溶液中含有Fe3+;若產生白色沉淀迅速變為灰綠色,最后變為紅褐色,則說明原溶液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