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詩鑒賞表達方式_第1頁
高中古詩鑒賞表達方式_第2頁
高中古詩鑒賞表達方式_第3頁
高中古詩鑒賞表達方式_第4頁
高中古詩鑒賞表達方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頁,共35頁。1表達方式記敘(jìxù)〔賦〕抒情(shūqíng)間接抒情(shūqíng)直接抒情(shūqíng)描寫遠近結合動靜結合虛實結合聲色結合白描工筆點面結合細節描寫正面側面借景或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懷古傷今議論(問答)第二頁,共35頁。2記敘(jìxù)【說明】記敘人物的經歷或事情的發生、開展、變化過程。【例句】“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qiūfēng)大散關〞〔陸游?書憤?〕【賞析】用表達的方式寫自己親臨抗金前線的值得紀念的往事。第三頁,共35頁。3議論(yìlùn)【說明】對人和事物的好壞、是非、價值、特點、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見。【例句】“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賞析】這是詩的后兩句,點出喜愛(xǐài)菊花的原因和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第四頁,共35頁。4描寫(miáoxiě)正面(zhèngmiàn)側面遠近結合動靜結合虛實結合聲色結合白描工筆點面結合細節描寫第五頁,共35頁。5正面側面:對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是正面描寫描寫對象周圍的事物,使對象更鮮明(xiānmíng)突出的是側面描寫夜雪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這首詩不直接描摹雪的狀態,而是借人的感受作側面描寫。首句寫觸覺,二句寫視覺,三四句寫聽覺。詩人以不同感覺,不斷變換角度,處處寫人,又處處寫雪。第六頁,共35頁。6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chìchénɡ)〞這兩句主要是運用什么方式來表現其高峻奇偉之勢?正面(zhèngmiàn)描寫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dōngnán)傾〞,那么是用什么方式襯托天姥山的高峻奇偉。側面描寫第七頁,共35頁。7動靜(dòngjing)結合對事物、景物作動態(dòngtài)、靜態的描寫,兩者相互映襯,構成一種情趣。

下面這首詩歌的三四句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chuánwěi)跳魚撥剌鳴。〔杜甫?漫成一首?〕

詩歌從水中月影寫起,生動描寫了白鷺曲著身子,恬靜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灘,船尾大魚躍出水面而發出拔刺的響聲,一動一靜構成了江上月夜寧靜的美景。第八頁,共35頁。8細節描寫細節描寫:準確傳神鮮明詩詞中的情趣盎然的細節描寫。能使人物形象血肉飽滿(bǎomǎn),能使環境描寫細致入微,能使詩歌的情趣富有生機。例如約客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寫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

返回(fǎnhuí)第九頁,共35頁。9白描(báimiáo)白描:國畫的一種技法,純用線條(xiàntiáo)勾畫,不用渲染襯托。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襯托的刻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工筆是指對事物注重細部,進行精雕細刻、重彩濃墨的描繪。田家父耕田(ɡēnɡtián)上原,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全詩運用白描手法,寥寥數語勾勒了父子辛勤勞作、官家修筑糧倉的畫面,表現封建統治者殘酷剝削、壓榨農民的深刻主題。工筆第十頁,共35頁。10白描(báimiáo)牡丹第十一頁,共35頁。11工筆(gōnbǐ)牡丹第十二頁,共35頁。12虛實(xūshí)結合在中國畫的傳統技法中,虛,是指圖畫中筆畫稀疏的局部或空白的局部。它給人以想象的空間,讓人回味無窮。詩畫同理,詩歌借鑒了中國畫的這種方法。詩歌的“虛〞,是指直覺中看不見摸不著,卻又能從字里行間體味(tǐwèi)出那些虛象和空靈的境界。具體說來,詩歌中的“虛〞包括以下三類:

1、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詩人往往借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實。這就叫以虛象顯實境。第十三頁,共35頁。13如?夢游天姥吟留別?的仙境就是一個虛象。詩云:“日月(rìyuè)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圖景,圖景的美好反襯出現實的黑暗。

2、已逝之景。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經歷過或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景象,但是現時卻不在眼前。虞美人李煜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句中“故國〞的“雕欄玉砌〞存在,但此時并不在眼前,是虛象。作者將“雕欄玉砌〞與“朱顏〞對照著寫,頗有故國凄涼,物是人非之感。第十四頁,共35頁。14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遙想(yáoxiǎnɡ)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虜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再現了火燒赤壁這一史實。顯然不是發生在眼前,故也是虛景。

第十五頁,共35頁。153、設想的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méiyǒu)發生的,它表現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雨霖鈴柳永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下片寫對別后生活的設想,是虛寫,著意描繪詞人孤獨寂寞的心情。虛寫,狀不在眼前的事物如在眼前,引起讀者的想象。虛實結合,淋漓盡致寫出了離別時的依依不舍之情。第十六頁,共35頁。16在中國畫中,實是指圖畫中筆畫細致豐富的地方。而在詩歌中,“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例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黑暗現實;?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上闕的“亂石穿空(chuānkōnɡ),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寫赤壁險峻的形勢;?雨霖鈴?中上闕所寫的兩人分別的情形,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等。“虛〞與“實〞的關系(1)虛景和實景的關系,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比照,從而突出中心的。第十七頁,共35頁。17例如姜夔?揚州慢?中的虛景是指“春風十里〞,寫往日揚州城十里長街的繁榮景象;實景是“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由這一虛一實兩幅比照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夢游天姥吟留別?仙境的美好與現實的黑暗構成了比照。從而突出了作者追求自由蔑視權貴的精神。(2)虛景和實景的關系,有時那么(nàme)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襯托,從而突出的中心的。如歐陽修?踏莎行?:第十八頁,共35頁。18“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闕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闕實虛。通過設“行人〞想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虛實(xūshí)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得淋漓盡致。

第十九頁,共35頁。19〔2019江西卷〕14.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答復以下問題。〔6分〕初入淮河四絕句〔三〕楊萬里兩岸舟船各背馳,波痕交涉亦難為。只余鷗鶩無拘管,北去南來自(láizì)在飛。【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來南宋賀歲,楊萬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來到原為北宋腹地,現已成為宋、全國界的淮河時,感慨萬端,作詩以抒懷。請從“虛實〞關系的角度賞析這首詩。第二十頁,共35頁。20答:〖參考答案〗〔6分〕〔1〕此詩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寫景。〔2〕前兩句實寫淮河兩岸舟船背馳,波痕接觸也難以做到,虛寫作者對國家南北別離的痛苦和無奈。后兩句實寫鷗鷺可以南北自由飛翔,虛寫國家不統一,人民不能自由往來的殘酷現實。〔3〕作者通過虛實結合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渴望國家統一,人們能過上自由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解題思路〗手法+分析+作用第一步:表達定向的角度(jiǎodù);第二步:結合詩句內容圍繞定向角度(jiǎodù)具體展開;第三步:小結這種手法的好處。第二十一頁,共35頁。21【典型例題3】〔2019山東〕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答復以下(yǐxià)問題。(8分)畫堂春秦觀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撚①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注]①撚(niān):持取,捻弄。(2)“憑欄手撚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兩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現了詞中人物怎樣的感情變化?(4分)

〖參考答案〗(2)A這兩句詞主要的表現手法是:細節描寫〔動作描寫〕。B作者用“捻花〞表達對春天的喜愛,用“放花〞表達對春去的無奈。C用“撚花〞、“放花〞兩個細節(動作)形象地表現了詞中人物由愛春、傷春(惜春)到無奈春歸的感情變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愛春、傷春(惜春)到無奈的感情變化也可。第二十二頁,共35頁。22抒情可分為(fēnwéi):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托物言志是指通過描寫客觀事物(kèɡuānshìwù),寄托、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繪景物(jǐngwù)而抒發感情,感情寓于寫景之中。間接抒情又分為: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第二十三頁,共35頁。231、直接抒情:直接表達作者強烈的愛憎(àizēnɡ)、好惡、喜怒哀樂等主觀感情。如: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直截抒發了詩人甘愿為天下貧寒的知識分子的幸福而犧牲自己的高尚情操。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詩句開門見山,感時傷事,想著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獨愴然而涕下〞。返回(fǎnhuí)第二十四頁,共35頁。242、借景抒情即詩人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情感、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過描寫景物予以抒發。如杜甫的?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hérì)是歸年?〞全詩抒發了羈旅異鄉的感慨,詩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寫,透露出了思歸的感傷,以樂景寫哀情,別具韻致。而馬志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描寫的景是蕭瑟的,它所引發的感情是孤寂的、凄涼的、是深深的斷腸人的離愁第二十五頁,共35頁。25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正面不著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jǐngxiàng)之中,借自然景物抒發感情。如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故人的身影越來越遠,最后完全消失,滾滾的江水有如對友人的不斷思念。返回(fǎnhuí)第二十六頁,共35頁。26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如杜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寫景之中包含著對春雨(chūnyǔ)的喜悅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場景描寫之中,寄寓著詩人的離愁別恨。

第二十七頁,共35頁。27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寫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觀(zhǔguān)感情,使詩歌到達“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飲酒?)(劃線的四句,外表上是寫景,而實際上那么隱寓著詩人的一種超脫塵世、熱愛自然、遠離官場的感情境界。在這里既是寫“景〞,也是寫“情〞,已分不開哪是“景〞,那是“情〞。)第二十八頁,共35頁。283、托物言志。是指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托作者(zuòzhě)的某種抱負和志趣。這類詩寫的是“物〞,言的卻是“志〞,“物〞與“志〞是有機統一的。

例如白居易的?楊柳枝詞?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托物言志,寫柳樹獨出荒園無人欣賞,抒發人才(réncái)被埋沒的感概。第二十九頁,共35頁。29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tèxìng),此“物〞非“景〞,詠物不是寫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風景,而不是某種物品。托物言志(yánzhì)和借景抒情的區別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愛好、愿望(yuànwàng)、要求等。

借景抒情的“情〞專指熱愛、憎惡、贊美、快樂、悲傷等感情。第三十頁,共35頁。304、借古諷今:這是詠史詩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來諷喻當今的人、事和時代。絕句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jiānɡdōnɡ)。分析:這是一首借古諷今的懷古詩。作者通過贊頌楚霸王項羽的英雄氣概,譴責了宋王朝倉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為;簡潔而有意味,頗顯豪氣。返回(fǎnhuí)第三十一頁,共35頁。31看看如下(rúxià)詩句屬于哪種抒情方式留連(liúlián)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借景抒情〕作者通過描寫戀花飛舞的蝴蝶,自由(zìyóu)歌唱的嬌鶯抒發了對大好春光的喜愛之情。第三十二頁,共35頁。32畫菊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無窮。

寧可(nìngkě)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