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助學貸款學生還款負擔率的實證分析_第1頁
國家助學貸款學生還款負擔率的實證分析_第2頁
國家助學貸款學生還款負擔率的實證分析_第3頁
國家助學貸款學生還款負擔率的實證分析_第4頁
國家助學貸款學生還款負擔率的實證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家助學貸款學生還款負擔率的實證分析

G40-054:A1671-6132(2009)10-0102-05一、概述國家助學貸款特指由我國中央政府主導,1999年開始試點,2000年在全國推行,旨在資助普通高校中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在校學生完成學業的政府貼息貸款。還款能力是指國家助學貸款的借款學生當期應償還貸款額度與其同期工作收入的比較。在助學貸款項目中,通常用還款負擔率來反映學生可承受的還款額度。一般情況下,還款負擔率越高說明還款占借款學生的工作收入的比重越大,借款學生的還款能力越差。還款負擔率的計算公式是:RBR=θ/S……(1)其中,RBR是借款學生單位時間內的還款負擔率,θ是本期應還額度,S是同期內借款學生的工作收入。[1](頁82-83)關于還款負擔率,國內外已經有許多研究,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不同來源的數據,計量不同助學貸款項目借款人的還款負擔率。1987年伍德霍爾(MaureenWoodhall)對美國斯泰福貸款的借款學生還款負擔率進行了測算,結果是借款學生在開始還款的第一年負擔率達到最高值8.043%,以后逐年下降到最低值3.674%。[2](頁74-78)同時她認為合理的負擔率應該在10%左右,[3](頁55-58)此后該標準獲得了廣泛認可,本文也將以負擔率10%作為參照標準評價借款學生還款負擔的高低。1999年翟德曼(AdrianZiderman)對泰國的助學貸款借款人負擔率進行了計算,結果顯示,泰國助學貸款借款學生的負擔率只有2%~4%。[4](頁82-83)2002年加拿大學者施瓦茲(S.Schwartz)等對本國的助學貸款借款學生的負擔率進行了計算,結果是借款學生的最高負擔率12.90%,其余都在10%以下。[5]國內研究助學貸款負擔率的主要是沈華、沈紅,沈紅教授主持的美國福特基金資助項目“學生貸款的償還、持續發展與高等教育入學”,對武漢、廣州兩個城市的5所高校的2004屆本科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用所得數據分析國家助學貸款的還款負擔率。她們以借款學生可以申請的最高額度和實際發放的平均額度作為借款學生的負債量計算負擔率,發現2000級入學2004年畢業的高校學生的最大負擔率,在畢業后的第一年達到31.05%(以最高限額8,000元計)和23.29%(以最高限額6,000元計),以后在4年內逐年下降到最低點22.10%(16.58%);平均還款負擔率在畢業后的第一年達到最高值16.07%,此后在4年內逐年下降到最低值11.44%。[6](頁87-89)以此進行國際比較[7]和新舊機制的比較研究[8](頁8)。由于影響學生還款負擔率的主要因素是借款學生的就業狀況和貸款額度、期限、利率,為了了解國家助學貸款在不斷調整貸款利率、延長貸款年限之后的借款人負擔率,本文使用北京大學2003年6月、2007年6月兩次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的全國調查數據,對新老機制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借款人還款負擔率進行計算,以此比較分析借款學生還款能力的變化,追尋借款學生拖欠助學貸款的原因。二、老機制下國家助學貸款借款學生的還款負擔率高老機制下國家助學貸款是指1999年6月至2004年6月依據國辦發[1999]58號文件精神發放的國家助學貸款。這里為了利用北京大學2003年6月對200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的全國調查數據,只計算1999年發放,2003年7月1日進入還款期的首批國家助學貸款借款學生的還款負擔率。(一)老機制助學貸款的主要條款第一,貸款額度。國家助學貸款在2002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切實推進國家助學貸款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發之前,學生可以申請的最高額度是8,000元/年(之后可以申請的最高額度是6,000元/年),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實際發放的貸款額度遠小于最高額度。為了更貼近事實,這里采用當年實際簽約的助學貸款總額度除以同年獲得助學貸款的總人數,求得首批助學貸款的人均借款量,計算借款學生的平均負擔率。再以當年學生可以申請的最高額度計算借款學生的最高負擔率,與平均負擔率做比較。據2000年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的統計,首批試點的8個城市的經辦銀行,與1,729名申請助學貸款的學生簽訂了金額為1,952萬元的貸款合同,[9]人均簽約額度是11,289元(一次簽約分年度發放)。根據當時的政策,①國家助學貸款的借款對象是全日制本專科生,而首批試點的部委屬高校幾乎都是本科院校,所以,可假設1999年簽約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學生都是本科生,因此,該批助學貸款人均年發放額度是2,822元/年;第二,貸款利率。依據國辦發[1999]58號文件精神,國家助學貸款執行央行同期貸款的基準利率不上浮,單利計算;老機制助學貸款在貸款期內政府貼息50%,在讀期間借款學生按季支付利息,畢業后即進入還款期,學生按月支付本金和利息。同時,2003年7月1日至2007年7月1日該批次國家助學貸款的還款期內,5年以上期限貸款央行的基準利率在5.31%~7.2%(年利率)多次變動,這里為了便于計算,假設貸款年利率6.12%不變。那么,月利率是6.12%/12,由于政府貼息50%,所以借款學生實際支付的月利率r=6.12%/12×50%=0.00255;第三,貸款年限。老機制下的國家助學貸款期限6~8年,即借款學生畢業后4年內還清貸款本息,每月還款一次,所以借款學生的總還款次數n=48次。(二)求θ值依據當時的國家助學貸款合同,學生還款可以采取等額本息還款法、等額本金還款法、一次性還本付息法。這里為了簡化計算,只計算當時主要采用的等額本息還款法的借款人還款負擔率。假設每月還款一次,每次還款的本息和為θ,則θ的計算公式是:其中r是貸款的月利率,n是還款次(月)數,ε是一位學生讀書期間的借款總額度。把r=0.00255,n=48,ε=11289同時代人(2)式,得到等額本息還款法的每次還款額度θ=250.17(元)。(三)求同期工作收入S2003年6月,北京大學在全國進行了一次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這次調查抽樣高校分布是,北京5所、山東6所、廣東6所、湖南6所、陜西4所、云南17所、廣西1所,合計為7個省市45所高校。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8,723份,其中除廣西(507份)和云南(5734份)外,其他省市均在2,000-3,100份之間。在有效樣本中,專科和高職畢業生占39.3%,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分別占57.0%、3.0%、0.6%;男、女比例分別為57.9%和42.1%。此次調查由已經確定就業單位的畢業生對自己的起薪進行估計,其中本科畢業生的平均起薪是1,505元/月。[10]假設畢業生的年收入以12%的速度增長[11],那么2003屆本科畢業生在4年還款期內的工資分別是1,505元/月、1,685.6元/月、1,887.9元/月、2,114.4元/月。假設借款學生在全體高校畢業生中的分布是均勻的,即當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和當年高校畢業生中的借款學生兩個群體的就業機會和起薪是沒有差別的,此時可以用2003年畢業生的就業起薪數據替代借款學生的就業起薪數據。(四)計算借款學生的還款負擔率把θ=250.17元和2003屆本科畢業生在4年還款期內的工資數據代入(1)式,得到等額本息還款法下借款學生的平均負擔率和最高負擔率如表1:由表1看到,老機制下的國家助學貸款,采用等額本息還款法,學生的平均負擔率在11.83%-16.62%,在開始還款的第一年,即借款學生畢業就業的當年,其還款負擔率達到最高值16.62%,以后在4年內逐年遞減到最低值11.83%;而最大負擔率在33.54%~47.12%,在借款學生剛開始工作的第一年達到最高值47.12%,以后在4年內逐年遞減到最低值33.54%。由此可以看到我國國家助學貸款無論是最大負擔率還是平均負擔率都高于國際通行標準10%;最高負擔率是平均負擔率的3倍左右。三、新機制下助學貸款借款學生還款負擔率顯著下降新機制國家助學貸款是指2004年6月至今,依據國辦發[2004]51號文件精神發放的國家助學貸款。該貸款由財政和高校共同向銀行提供貸款額度一定比例的風險補償金,并在貸款年限等條款上變動較大。(一)新機制下國家助學貸款的主要條款新機制延長了助學貸款年限,還款期限由原來的畢業后4年改為畢業后6年,降低了借款學生的還款負擔率。這里利用北京大學2007年6月對2007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的全國調查數據,分析2004年按照國辦發[2004]51號文件精神發放,2007年7月1日進入還款期的國家助學貸款借款學生的還款負擔率。由于2003年的“雙20”事件②使得銀行系統絕大部分停止發放國家助學貸款,這里認為不論是2003年還是2004年入學的新生,都是在新機制下申請的國家助學貸款。第一,貸款額度。新機制下學生可以申請的最高額度是每人6,000元/年,由于最高額度與實際發放額度相差甚遠,所以這里仍然同時考察最高額度和實際發放額度下的還款負擔率。由于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公布的是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的累計簽約額度和簽約人數,②這里只好采用兩年數據的平均值,即2年實際簽約額度131.7億元除以實際簽約人數154.3萬人,作為2004年人均簽約額度。但是這里有一個問題,由于[2004]51號文件把國家助學貸款的借款對象從本專科生擴展到研究生和第二學士學位學生,所以人均簽約額度8,535.32元是所有學生借款的平均值,這些學生中既有本科生、專科生,還有研究生和第二學位學生;同時由于“雙20事件”的影響,2003年入學的本科新生一部分申請4年的貸款額度,也有一部分只申請了3年的貸款額度;而且2004年專科學制開始逐步由3年改成2年,就是說當年入學的專科生有2年學制的,也有3年學制的。這樣以當年簽約總額除以簽約總人數得到的人均借款總額度,對于本科生和研究生而言是低估了人均借款額度,對于專科生是高估了人均借款額度。③誤差程度受借款學生中各層次學生的比例和獲貸率的影響。由于2003年全國普通高校招收本專科生人數分別是187.37萬人和223.24萬人,④2004年招收的普通本專科生分別是209.91萬人和237.43萬人,[12]同時已有調查顯示,國家助學貸款本科生的獲貸率高于專科生,研究生和第二學位學生申請率不高。現忽略研究生和第二學位學生借款額度對人均額度的影響,忽略專科改學制對人均借款額度的影響,專科生借款額度仍然以3年學制計算,同時假設2003級部分本科生只申請3年貸款的人數彌補了專科生獲貸率較低對人均借款額度的影響,而認為國家助學貸款在本專科生中的獲貸率是基本一致的,因此這里只以本專科生2003、2004兩年的招生比例作為權重,同時假設本專科生每年申請助學貸款的額度相同,來計算本專科生的借款額度。通過上述處理后,計算得出本科生在讀期間每人借款總額度是9,858.70元,專科生每人借款總額度是7,394.00元;第二,貸款利率的變動與利息。由于“雙20事件”的影響,2004年借款的學生中很大一部分是2007年進入還款期,即2007年7月之后的央行基準利率才影響到學生的還款額度。同時,新機制國家助學貸款學生畢業后政府不再貼息。而2007年5月19日之后央行多次調整貸款基準利率,5年以上貸款年利率在7.38-7.83%之間浮動,這里考慮到2007年7月進入還款期的助學貸款到2013年才能還清,還款期內利率還有上調的空間,所以假設貸款年利率7.83%不變,單利計算,得月利率r=0.006525;第三,還款次數。新機制下貸款期限延長2年,即學生畢業后6年內還清,所以n=72。(二)求θ值(三)求當期工作收入s以及還款負擔率2007年6月,北京大學“高等教育規模擴展與勞動力市場”課題組又一次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大規模的問卷調查。這次調查抽樣包括東、中、西部地區15個省份的28所高校,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中部地區包括吉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地區包括四川和寧夏。其中“211”重點高校3所、一般本科院校15所、專科及高職院校10所,每所高校根據畢業生學科和學歷層次按一定比例發放500~1,000份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6,388份。在有效樣本中,專科和高職畢業生占38.5%,本科畢業生占53.9%、碩士畢業生占6.6%、博士畢業生占1.0%;男、女畢業生比例分別為54.6%和45.4%。對問卷統計后得到2007年畢業的本科生人均起薪是1,794元/月,專科生是1,412元/月。[13]仍然假設畢業生的年收入以12%的速度增長,那么2007屆本專科畢業生在6年的還款負擔率如圖1:圖1新機制下校園地助學貸款生的負擔率從圖1可以清楚地看到,本科生的平均負擔率在5.44%~9.59%,最高負擔率在13.25%~23.34%;專科生的平均負擔率在5.19%~9.14%,最高負擔率在12.62%~22.25%。本專科借款學生的平均負擔率都在參照標準線以下,專科生的平均還款負擔率和最高還款負擔率都低于本科生。與老機制助學貸款相比,學生的還款負擔率顯著下降。四、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本科生負擔率回升雖然2004年6月實行的新機制對國家助學貸款的推動力度很大,一度曾使申請人金額獲貸率和申請人人數獲貸率顯著上升,但是此后獲貸率一直在75%左右徘徊。這就是說,實行新機制之后,仍然有四分之一的目標人群不能從國家助學貸款中受益。為了降低貸款風險,消除銀行惜貸,幫助高校貧困生順利獲得國家助學貸款資助,2007年5月中央政府出臺新政策,把生源地助學貸款納入國家助學貸款體系,變成“信用助學貸款”,與國家助學貸款“享受同等待遇”⑥,同時又延長貸款年限4年。那么,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借款學生的還款負擔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2007年發放的助學貸款2011年~2013年才進入還款期(國發[2007]13號文件規定學生畢業后可以申請2年的寬限期),理論上講只有到2011年借款學生畢業就業,有了當年的起薪數據之后才能計算借款學生的還款負擔率。為了比較系列政策對借款學生還款負擔率的影響,同時測算目前我國主要助學貸款模式的還款負擔率,這里使用2007年6月北京大學關于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的調查統計數據,對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借款學生的還款負擔率進行模擬測算。根據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公布的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5個試點省2007年實際發放的總額度和總人數,[14]得出生源地助學貸款2007年人均借款額度5,365.8元/年。那么,本科生4年借款總額度21,463.2元,2年制專科生借款總額度是10,731.6元。仍然假設利率r=0.006525不變;由于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還款時間是10年,所以n=120。把這些數據代入式(2),得到畢業后不使用寬限期的本科生的=258.5,不使用寬限期的專科生的=129.2;如果借款學生畢業后使用2年的寬限期,那么,借款學生畢業后第一和第二年不償還貸款本金,只償還利息,從畢業后第三年才開始償還本金,開始償還本金的實際時間是8年,所以此時的n=96,,假設借款學生畢業就業后選擇等額本息還款法,那么,本專科生畢業后選擇寬限期和不選擇寬限期的還款負擔率如圖2:圖2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借款學生還款負擔率由圖2可以看到,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雖然延長了4年還款時間,但是由于開發銀行不惜貸,人均借款額度接近最高額度6000元/年,學生的借款總額度上升,所以帶動本專科生的還款負擔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不使用寬限期的本科生的還款負擔率在5.20%~14.41%,使用寬限期的本科生的還款負擔率在6.06%~13.40%;不使用寬限期的專科生的還款負擔率在3.30%~9.15%,使用寬限期的專科生的還款負擔率在3.85%~8.51%;使用寬限期的本科生比不使用寬限期的本科生畢業后的前兩年還款負擔率顯著走低;從第3年開始使用寬限期的本科生的還款負擔率飆升,超出不使用寬限期的本科生,直到貸款還清;使用寬限期的本科生的還款負擔率在畢業后的第3年達到峰值13.40%,不使用寬限期的本科生的還款負擔率在剛畢業時達到峰值14.41%;類似地,使用寬限期的專科生在畢業后的前兩年內還款負擔率明顯低于不使用寬限期的專科生;從第3年開始使用寬限期的專科生的還款負擔率突然提高,超出不使用寬限期的專科生,直到貸款還清;使用寬限期的專科生的還款負擔率在畢業后的第3年達到峰值8.51%,不使用寬限期的專科生的還款負擔率在剛畢業時達到峰值9.15%;不使用寬限期的本科生的還款負擔率在畢業后的第5年降到參照標準線之下,使用寬限期的本科生的還款負擔率只有畢業后的第3、4、5年在參照標準線之上;而專科畢業生無論是否使用寬限期,其還款負擔率都在參照標準線之下。由此可見:使用寬限期有利于均衡借款學生的還款負擔;專科生的還款負擔率低于本科生。五、結論與討論上述實證分析結果表明:老機制下的國家助學貸款學生還款最高負擔率高于33.54%,平均負擔率高于11.83%,這樣的負擔率下借款學生拖欠貸款可以認為是貸款期限過短學生還款負擔率過高造成的;新機制延長了助學貸款的還款年限,降低了學生的還款負擔率,計算結果是學生的還款負擔率均在參考標準線之下,此時可以認為借款學生拖欠助學貸款的主要原因不是還款能力不足;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由于學生平均借款額度增大,使本科生的還款負擔率在新機制基礎上有所上升,在還款期內部分時間處于正常還款負擔率之上,同時由于專科學制縮短,總借款額度減少,專科生的還款負擔率較低(低于參考標準線),在整個還款期內低于本科生。由此可見,如果要降低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風險,需繼續延長還款年限,尤其是延長本科生還款年限。本研究使用北京大學2003年的全國高校畢業生問卷調查數據,計算老機制國家助學貸款的學生還款負擔率比較合適。但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