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學3-土滲透性_第1頁
土力學3-土滲透性_第2頁
土力學3-土滲透性_第3頁
土力學3-土滲透性_第4頁
土力學3-土滲透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土力學3-土滲透性第一頁,共99頁。本章提要本章特點學習要點第三章:土的滲透性土的滲透性和滲透規律平面滲流及流網滲透力與滲透變形

有嚴格的理論(水流的一般規律)有經驗性規律(散粒多孔介質特性)注意對物理概念和意義的把握注意把握土是散粒多孔介質這一特點第二頁,共99頁。§3.1概述§3.2土的滲透性與滲透規律§3.3平面滲流與流網§3.4滲透力與滲透穩定§3.5在靜水和有滲流情況下的空隙水應力和有效應力

第三章:土的滲透性第三頁,共99頁。§3.1概述土體中的滲流土顆粒土中水滲流土是一種碎散的多孔介質,其孔隙在空間互相連通。當飽和土中的兩點存在能量差時,水就在土的孔隙中從能量高的點向能量低的點流動水在土體孔隙中流動的現象稱為滲流土具有被水等液體透過的性質稱為土的滲透性第四頁,共99頁。透水層不透水層土石壩壩基壩身滲流§3.1概述-滲流問題防滲體壩體浸潤線滲流問題:1.滲流量?2.滲透破壞?3.滲透力?工程實例第五頁,共99頁。板樁圍護下的基坑滲流§3.1概述-滲流問題滲流問題:1.滲流量?2.滲透破壞?3.滲水壓力?透水層不透水層基坑板樁墻工程實例第六頁,共99頁。滲流問題:1.滲流量Q?2.降水深度?透水層不透水層天然水面水井滲流漏斗狀潛水面Q§3.1概述-滲流問題第七頁,共99頁。滲流問題:1.滲流量?2.地下水影響

范圍?渠道、河流滲流§3.1概述-滲流問題原地下水位滲流時地下水位第八頁,共99頁。§3.1概述-滲流問題降雨入滲引起的滑坡滲流問題:1.滲透力?2.入滲過程?事故實例第九頁,共99頁。滲流量揚壓力滲水壓力滲透破壞滲流速度滲水面位置擋水建筑物集水建筑物引水結構物基礎工程地下工程邊坡工程滲透特性變形特性強度特性土的滲透特性§3.1概述-土滲流特性第十頁,共99頁。§3.1概述§3.2土的滲透性與滲透規律§3.3平面滲流與流網§3.4滲透力與滲透穩定

§3.5在靜水和有滲流情況下的空隙水應力和有效應力第三章:土的滲透性第十一頁,共99頁。§3.2土的滲流性與滲透規律水頭與水力坡降土的滲透試驗與達西定律滲透系數的測定及影響因素層狀地基的等效滲透系數土的滲透性與滲透規律滲流的驅動能量反映滲流特點的定律土的滲透性地基的滲透系數第十二頁,共99頁。§3.2土的滲流性與滲透規律水流動的驅動力水往低處流水往高處“跑”速度v壓力u位置:使水流從位置勢能高處流向位置勢能低處流速:水具有的動能壓力:水所具有的壓力勢能也可使水流發生流動第十三頁,共99頁。位置勢能:mgz壓力勢能:00基準面質量m壓力u流速vz動能:總能量:稱為總水頭,是水流動的驅動力單位重量水流的能量:§3.2土的滲流性與滲透規律水流動的驅動力-水頭第十四頁,共99頁。§3.2土的滲流性與滲透規律ABLhAzA基準面總水頭:單位重量水體所具有的能量位置水頭Z:水體的位置勢能(任選基準面)壓力水頭u/w:水體的壓力勢能(u孔隙水壓力)流速水頭V2/(2g):水體的動能(對滲流多處于層流≈0)滲流的總水頭:滲流問題的水頭也稱測管水頭,是滲流的總驅動能,滲流總是從水頭高處流向水頭低處第十五頁,共99頁。A點總水頭:§3.2土的滲流性與滲透規律水力坡降ABLhAhBzAzBΔh基準面水力坡降線B點總水頭:二點總水頭差:反映了兩點間水流由于摩阻力造成的能量損失

水力坡降i:單位滲流長度上的水頭損失第十六頁,共99頁。達西滲透試驗§3.2土的滲流性與滲透規律LAh1h2QQ透水石1856年達西(Darcy)在研究城市供水問題時進行的滲流試驗或:其中,A是試樣的斷面積又根據水力學原理:第十七頁,共99頁。達西定律§3.2土的滲流性與滲透規律達西定律:在層流狀態的滲流中,滲透速度v與水力坡降i的一次方成正比,并與土的性質有關滲透系數k:

反映土的透水性能的比例系數,其物理意義為水力坡降i=1時的滲流速度,單位:cm/s,m/s,m/day滲透速度v:土體試樣全斷面的平均滲流速度,也稱假想滲流速度其中,Vs為實際平均流速,孔隙斷面的平均流速第十八頁,共99頁。達西定律的適用范圍§3.2土的滲流性與滲透規律適用條件:層流(線性流動)巖土工程中的絕大多數滲流問題,包括砂土或一般粘土,均屬層流范圍在粗粒土孔隙中,水流形態可能會隨流速增大呈紊流狀態,滲流不再服從達西定律。可用雷諾數進行判斷:0 0.5 1.0 1.5 2.0 2.5達西定律適用范圍2.01.51.00.50水力坡降流速(m/h)礫石粗砂中砂細砂極細砂hwdρvRe=Re<1時,達西定律滿足第十九頁,共99頁。達西定律的適用范圍§3.2土的滲流性與滲透規律在純礫以上的很粗的粗粒土如堆石體中,在水力坡降較大時,達西定律不再適用,此時:ivoi0兩種特例對致密的粘性土,存在起始水力坡降i0

??ivovcri>i0,v=k(i-i0)第二十頁,共99頁。滲透系數的測定方法常水頭試驗法變水頭試驗法井孔抽水試驗井孔注水試驗§3.2土的滲流性與滲透規律室內試驗方法野外試驗方法第二十一頁,共99頁。室內試驗方法-常水頭試驗法試驗條件:

Δh,A,L=const量測變量:體積V,t§3.2土的滲流性與滲透規律i=Δh/LV=Qt=vAtv=kihL土樣AVQ適用土類:透水性較大的砂性土第二十二頁,共99頁。室內試驗方法-變水頭試驗法試驗條件:Δh變化

A,a,L=const量測變量:h1,

h2

,t§3.2土的滲流性與滲透規律土樣At=t1h1t=t2h2LQ水頭測管開關a適用土類:透水性較小

的粘性土第二十三頁,共99頁。土樣At=t1t=t2h1h2LQ水頭測管開關在tt+dt時段內:

入流量:dVe=-adh出流量:dVo=kiAdt=k(Δh/L)Adt連續性條件:dVe=dVo

-adh=k(Δh/L)Adthdhtt+dt§3.2土的滲流性與滲透規律室內試驗方法-變水頭試驗法選擇幾組量測結果

,計算相應的k,取平均值第二十四頁,共99頁。室內試驗方法–小結§3.2土的滲流性與滲透規律常水頭試驗變水頭試驗條件已知測定公式取值Δh=constΔh變化Δh,A,LV,t重復試驗后,取均值a,A,LΔh,t不同時段試驗,取均值適用粗粒土粘性土第二十五頁,共99頁。§3.2土的滲流性與滲透規律現場測定法-抽水試驗抽水量Qr1r2h1h2井不透水層試驗條件:Q=const量測變量:r=r1,h1=?

r=r2,h2=?

優點:可獲得現場較為可靠的平均滲透系數缺點:費用較高,耗時較長觀察井第二十六頁,共99頁。§3.2土的滲流性與滲透規律A=2rhi=dh/dr計算公式:r抽水量Qr1r2h1h2井不透水層dhdrh地下水位≈

測壓管水面現場測定法-抽水試驗第二十七頁,共99頁。§3.2土的滲流性與滲透規律層狀地基的等效滲透系數等效滲透系數確立各層土的ki根據滲流方向確定等效滲流系數天然土層多呈層狀多個土層用假想單一土層置換,使得其總體的透水性不變第二十八頁,共99頁。hH1H2H3Hk1k2k3xzq1xq3xq2x1122不透水層§3.2土的滲流性與滲透規律等效滲透系數:kx已知條件:qx=vxH=kxiHΣqix=ΣkiiiHi達西定律:等效條件:層狀地基的水平等效滲透系數第二十九頁,共99頁。層狀地基的垂直等效滲透系數§3.2土的滲流性與滲透規律H1H2H3Hhk1k2k3xzv承壓水kzvi=ki(Δhi/Hi)已知條件:達西定律:等效條件:v=kz(Δh

/H

)等效滲透系數:第三十頁,共99頁。算例說明按層厚加權平均,由較大值控制層厚倒數加權平均,由較小值控制層狀地基的等效滲透系數§3.2土的滲流性與滲透規律H1H2H3Hk1k2k3xz第三十一頁,共99頁。層狀地基的等效滲透系數§3.2土的滲流性與滲透規律水平滲流情形垂直滲流情形條件已知等效公式第三十二頁,共99頁。§3.2土的滲流性與滲透規律小結水頭與水力坡降滲透試驗與達西定律滲透系數的測定及影響因素層狀地基的等效滲透系數總水頭=位置水頭+壓力水頭水頭是滲流的驅動力達西定律滲透系數、滲透速度達西定律的適用條件

常水頭試驗變水頭試驗抽水試驗水平等效滲透系數垂直等效滲透系數第三十三頁,共99頁。作業1、2、當基坑底面積為20m×10m,如果忽略基坑周邊的入滲,試求為保持基坑水深1m需要的抽水量。(粉質粘土層k=1.5×10-6cm/s)第三十四頁,共99頁。§3.1概述§3.2土的滲透性與滲透規律

§3.3平面滲流與流網§3.4滲透力與滲透穩定

§3.5在靜水和有滲流情況下的空隙水應力和有效應力第三章:土的滲透性和滲流問題平面滲流的基本方程及求解流網的繪制及應用第三十五頁,共99頁。平面問題:滲流剖面和產生滲流的條件沿某一個方向不發生變化,則在垂直該方向的各個平面內,滲流狀況完全一致。

對平面問題,常取dy=1m單位寬度的一片來進行分析§3.3平面滲流與流網h=h(x,z),v=v(x,z)與時間無關穩定滲流:流場不隨時間發生變化的滲流Δh平面穩定滲流第三十六頁,共99頁。§3.3平面滲流與流網滲流的連續性方程單位時間流入單元的水量:滲流的連續性方程:單位時間內流出單元的水量:連續性條件:dxdzvxvzxz第三十七頁,共99頁。滲流的運動方程達西定律:滲流的連續性方程:滲流的運動方程:§3.3平面滲流與流網特例:各向同性均質土體kx=kzLaplace方程,描述滲流場內水頭的分布,是平面穩定滲流的基本方程第三十八頁,共99頁。§3.3平面滲流與流網數學解析法或近似解析法:求取滲流運動方程在特定邊界條件下的理論解,或者在一些假定條件下,求其近似解數值解法:有限元、有限差分、邊界元法等,近年來得到迅速地發展電模擬試驗法:利用電場來模擬滲流場,簡便、直觀,可以用于二維問題和三維問題流網法:簡便快捷,具有足夠的精度,可分析較復雜斷面的滲流問題滲流分析的方法第三十九頁,共99頁。流網及其特性流線和等勢線正交流網中每一網格的邊長比為常數,通常取為1流網中相鄰等勢線間的勢函數(水頭)差不變各流槽的滲流量相等在流場中,流線和等勢線(等水頭線)組成的網格稱為流網§3.3平面滲流與流網H=H1-H20H1H2不透水層lsabcdefgh第四十頁,共99頁。H=H1-H20H1H2不透水層f流網的應用§3.3平面滲流與流網測管水頭h確定流速確定流量水力坡降hhhH1-hH1H1-2hqqqq流道數第四十一頁,共99頁。小結平面滲流的基本方程及求解流網的繪制及應用連續性方程運動方程求解方法流網及特性流網的應用§3.3平面滲流與流網第四十二頁,共99頁。§3.1概述§3.2土的滲透性與滲透規律

§3.3平面滲流與流網§3.4滲透力與滲透穩定

§3.5在靜水和有滲流情況下的空隙水應力和有效應力第三章:土的滲透性和滲流問題滲透力臨界水力坡降滲透變形(滲透破壞)第四十三頁,共99頁。§3.4滲透力與滲透變形滲透力-試驗觀察Δh=0靜水中,土骨架會受到浮力作用。Δh>0水在流動時,水流受到來自土骨架的阻力,同時流動的孔隙水對土骨架產生一個摩擦、拖曳力,即滲透力h1Δhh200hwL土樣濾網貯水器ab滲透力j:滲透作用中,孔隙水對土骨架的作用力,方向與滲流方向一致第四十四頁,共99頁。§3.4滲透力與滲透變形滲透力-試驗觀察h1Δhh200hwL土樣濾網貯水器ab土粒滲流滲透力j:體積力滲透力j:單位土體內土骨架所受到的滲透水流的拖曳力第四十五頁,共99頁。截面積

A=1§3.4滲透力與滲透變形h200hwL土樣濾網貯水器ab滲透力-受力分析WW=Lsat

=L(

+

w)P1

=whwP2

=wh2R=?R+P2=W+P1R+wh2=L(+w)+whw

R=L土水整體受力分析-靜水第四十六頁,共99頁。§3.4滲透力與滲透變形滲透力-受力分析截面積

A=1WW=Lsat

=L(

+

w)P1

=whwP2

=wh1R=?R+P2=W+P1R+wh1=L(+w)+whw

R=L-wh土水整體受力分析-滲流h1Δhh200hwL土樣濾網貯水器ab第四十七頁,共99頁。§3.4滲透力與滲透變形滲透力-受力分析R=L-wh土水整體受力分析-對比h1Δhh200hwL土樣濾網貯水器ab靜水中的土體滲流中的土體向上滲流存在時,濾網支持力減少R=L減少的部分由誰承擔?總滲透力:J=wh滲透力j:單位土體內土骨架所受到的滲透水流的拖曳力j=J/V=wh

/L=wi第四十八頁,共99頁。向上滲流存在時,濾網支持力減少。當濾網支持力為零時的水力坡降稱為臨界水力坡降icr,它是土體開始發生流土破壞時的水力坡降:§3.4滲透力與滲透變形滲透力-受力分析滲透力-受力分析R=L-wh=0臨界水力坡降h1Δhh200hwL土樣濾網貯水器abicr=h/L=/w由于icr取決于土的物理性質第四十九頁,共99頁。=

+WWWw土水=土骨架+孔隙水JRJP1P2P1P2R土水隔離受力分析§3.4滲透力與滲透變形滲透力-受力分析滲透力-受力分析R=L-wh土骨架受力分析:有效重量:W=L總滲透力:J=Lj濾網的反力:R

孔隙水受力分析:水壓力:P1=whw

P2=wh1總滲透力:J=J水重+浮力反力:

Ww=Vvw+Vsw=Lw孔隙水受力平衡j=wi土骨架受力平衡第五十頁,共99頁。滲透力的性質物理意義:單位土體內土骨架所受到的滲透水流的拖曳力,它是一種體積力大小:

j=wi方向:與水力坡降方向一致作用對象:土骨架§3.4滲透力與滲透變形第五十一頁,共99頁。§3.4滲透力與滲透變形土工建筑物及地基由于滲流作用而出現的變形或破壞稱為滲透變形或滲透破壞。滲透變形是土工建筑物發生破壞的常見類型基本類型:管涌流土接觸流土接觸沖刷滲透變形單一土層滲透變形的兩種基本型式第五十二頁,共99頁。§3.4滲透力與滲透變形滲透變形-流土流土:在向上的滲透作用下,表層局部范圍內的土體或顆粒群同時發生懸浮、移動的現象。任何類型的土,只要水力坡降達到一定的大小,都可發生流土破壞粘性土k1<<k2砂性土k2壩體滲流原因:與土的密實度有關第五十三頁,共99頁。壩體§3.4滲透力與滲透變形滲透變形–管涌原因內因:有足夠多的粗顆粒形成大于細粒直徑的孔隙外因:滲透力足夠大

在滲流作用下,一定級配的無粘性土中的細小顆粒,通過較大顆粒所形成的孔隙發生移動,最終在土中形成與地表貫通的管道滲流過程演示1.在滲透水流作用下,細顆粒在粗顆粒形成的孔隙中移動流失2.孔隙不斷擴大,滲流速度不斷增加,較粗顆粒也相繼被水帶走3.形成貫穿的滲流通道,造成土體塌陷第五十四頁,共99頁。§3.4滲透力與滲透變形流土與管涌的比較流土土體局部范圍的顆粒同時發生移動管涌只發生在水流滲出的表層只要滲透力足夠大,可發生在任何土中破壞過程短導致下游坡面產生局部滑動等現象位置土類歷時后果土體內細顆粒通過粗粒形成的孔隙通道移動可發生于土體內部和滲流溢出處一般發生在特定級配的無粘性土或分散性粘土破壞過程相對較長導致結構發生塌陷或潰口第五十五頁,共99頁。§3.4滲透力與滲透變形Fs:安全系數2.0~3.5[i]:允許坡降i<icr:土體處于穩定狀態i=

icr:土體處于臨界狀態i>icr:土體發生流土破壞工程設計:流土可能性的判別在自下而上的滲流逸出處,任何土,包括粘性土和無粘性土,只要滿足滲透坡降大于臨界水力坡降這一水力條件,均要發生流土:第五十六頁,共99頁。§3.4滲透力與滲透變形土是否會發生管涌,取決于土的性質:粘性土(分散性土例外)屬于非管涌土無粘性土中發生管涌必須具備相應的幾何條件和水力條件管涌可能性的判別第五十七頁,共99頁。§3.4滲透力與滲透變形較均勻土(Cu10)幾何條件

水力條件無粘性土管涌的判別級配孔隙及細粒判定非管涌土粗顆粒形成的孔隙小于細顆粒不均勻土(Cu>10)不連續連續d0=0.63nd20細粒含量>35%細粒含量<25%細粒含量=25-35%d0

<d3d0

>d5d0=d3-d5管涌土過渡型土非管涌土非管涌土管涌土過渡型土P(%)lgd骨架充填料發生管涌的必要條件:粗顆粒所構成的孔隙直徑大于細顆粒直徑第五十八頁,共99頁。§3.4滲透力與滲透變形幾何條件

水力條件無粘性土管涌的判別滲透力能夠帶動細顆粒在孔隙間滾動或移動。可用管涌臨界水力坡降表示051015202530351.51.00.50icrCu流土過渡管涌水力坡降級配連續土級配不連續土破壞坡降icr0.20-0.400.1-0.3允許坡降[i]0.15-0.250.1-0.2伊斯托敏娜(蘇)中國學者Cu>20時,icr=0.25-0.30,考慮安全系數后:

[i]=0.10-0.15第五十九頁,共99頁。透水層不透水層防滲體壩體浸潤線滲透變形的防治措施減小i:延長滲徑降低水頭增大[i]:下游增加蓋重

§3.4滲透力與滲透變形改善幾何條件:設反濾層等改善水力條件:減小滲透坡降防治流土防治管涌第六十頁,共99頁。小結§3.4滲透力與滲透變形工程實例滲流問題土的滲透性及滲透規律二維滲流及流網滲透力與滲透變形滲流中的水頭與水力坡降滲透試驗與達西定律滲透系數的測定及影響因素層狀地基的等效滲透系數平面滲流的基本方程及求解流網的繪制

及應用

滲透力:概念與計算滲透變形:類型、條件、防治第六十一頁,共99頁。§3.1概述§3.2土的滲透性與滲透規律

§3.3平面滲流與流網§3.4滲透力與滲透變形

§3.5在靜水和有滲流情況下的空隙水應力和有效應力第三章:土的滲透性和滲流問題第六十二頁,共99頁。太沙基

(KarlTerzaghi)(1883-1963)太沙基–

土力學的奠基人1921-1923年提出土的有效應力原理和土的固結理論,1925年出版經典著作《土力學》,首次將各種土工問題歸納成為系統的有科學依據的計算理論,奠定了他作為土力學創始人的地位§3.5第六十三頁,共99頁。對所受總應力,骨架和孔隙流體如何分擔?它們如何傳遞和相互轉化?它們對土的變形和強度有何影響?外荷載總應力土體是由固體顆粒骨架、孔隙流體(水和氣)三相構成的碎散材料,受外力作用后,總應力由土骨架和孔隙流體共同承受Terzaghi的有效應力原理和固結理論有效應力原理§3.5第六十四頁,共99頁。外荷載總應力飽和土中的應力形態飽和土是由固體顆粒骨架和充滿其間的水組成的兩相體。受外力后,總應力分為兩部分承擔:由土骨架承擔,并通過顆粒之間的接觸面進行應力的傳遞,稱之為粒間應力有由孔隙水來承擔,通過連通的孔隙水傳遞,稱之為孔隙水壓力。孔隙水不能承擔剪應力,但能承受法向應力§3.5第六十五頁,共99頁。外荷載總應力AaaPsv接觸點PsA:Aw:As:土單元的斷面積顆粒接觸點的面積孔隙水的斷面積a-a斷面豎向力平衡:有效應力σ1飽和土有效應力原理§3.5第六十六頁,共99頁。甲乙松散砂土中兩種應力試驗鋼球水由鋼球施加的應力,通過砂土的骨架傳遞的部分,稱為有效應力(σ),這種應力能使土層發生壓縮變形由水施加的應力通過孔隙中水來傳遞,稱為孔隙水壓力(u),這種應力不會不能使土層發生壓縮變形§3.5第六十七頁,共99頁。飽和土的有效應力原理飽和土體內任一平面上受到的總應力可分為兩部分σ和u,并且:土的變形與強度都只取決于有效應力一般地,有效應力總應力已知或易知孔隙水壓測定或計算§3.5第六十八頁,共99頁。有效應力原理的討論孔隙水壓力的作用有效應力的作用討論它在各個方向相等,只能使土顆粒本身受到等向壓力,不會使土顆粒移動,導致孔隙體積發生變化。由于顆粒本身壓縮模量很大,故土粒本身壓縮變形極小水不能承受剪應力,對土顆粒間摩擦、土粒的破碎沒有貢獻因而孔隙水壓力對變形強度沒有直接影響,稱為中性應力§3.5第六十九頁,共99頁。有效應力原理的討論孔隙水壓力的作用有效應力的作用討論是土體發生變形的原因:顆粒間克服摩擦相對滑移、滾動以及在接觸點處由于應力過大而破碎均與有關是土體強度的成因:土的凝聚力和粒間摩擦力均與有關§3.5第七十頁,共99頁。有效應力原理的討論孔隙水壓力的作用有效應力的作用討論討論:海底與土粒間的接觸壓力哪一種情況下大?1mσz=u=0.01MPa104mσz=u=100MPa§3.5第七十一頁,共99頁。§3.5孔隙水壓力和有效應力計算靜水條件穩定滲流條件地下水位海洋土向上滲流向下滲流第七十二頁,共99頁。§3.5H1H2地面地下水位靜水條件:地下水位總應力:單位土柱和水柱的總重量σ=H1+satH2孔隙水壓力:凈水壓強u=wH2有效應力:σ=-u=H1+(sat-w)H2

=H1+H2σ=σ-uu=wH2u=wH2H1A(-)第七十三頁,共99頁。H’1地面A地下水位靜水條件:水位下降總應力:σ=H’1+satH2孔隙水壓力:u=wH2有效應力:σ=-u地下水位下降會引起σ增大,土會產生壓縮,這是城市抽水引起地面沉降的一個主要原因H’1H2u=wH2σ=σ-u(-)u=wH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σ增大的部分§3.5第七十四頁,共99頁。靜水條件:海洋土總應力:單位土柱和水柱的總重量σ=wH1+satH2孔隙水壓力:凈水壓強u=w(H1+H2)有效應力:σ=-u=H2H1H2=-uu=w(H1+H2)地面水位wH1Au=w(H1+H2)(-)§3.5第七十五頁,共99頁。§3.5穩定滲流條件:HΔh砂層(排水)sat向下滲流HΔh砂層(承壓水)粘土層sat向上滲流第七十六頁,共99頁。§3.5穩定滲流條件:向上滲流AHΔh砂層(承壓水)sat向上滲流土水整體分析總應力:單位土柱和水柱的總重量σ=satH孔隙水壓力:凈水壓強u=w(H+h)有效應力:σ=-u

=satH-

wH-wh=H-wh滲透壓力,向上滲流使得有效應力減小第七十七頁,共99頁。§3.5穩定滲流條件:向下滲流A土水整體分析總應力:σ=satH孔隙水壓力:u=w(H-h)有效應力:σ=-u

=satH-

wH+wh=H+whHhsat向下滲流砂層(排水)滲透壓力,向下滲流使得有效應力增加可導致土層發生壓密變形,稱滲流壓密第七十八頁,共99頁。根據流網確定孔隙水壓力§3.5注意:當計算點位于下游靜水位以下時,孔隙水壓力是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由下游靜水位產生的靜孔隙水壓力,二是由滲流所引起的超靜孔隙水壓力閘基下的滲流第七十九頁,共99頁。本章作業:3-5請注意對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復習!作業第八十頁,共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