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庫采暖通風和地面防凍_第1頁
冷庫采暖通風和地面防凍_第2頁
冷庫采暖通風和地面防凍_第3頁
冷庫采暖通風和地面防凍_第4頁
冷庫采暖通風和地面防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冷庫采暖通風和地面防凍9采暖通風和地面防凍9.0.1制冷機房的采暖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1制冷機房內嚴禁明火采暖。2設置集中采暖的制冷機房,室內設計溫度不宜低于16°C。9.0.2制冷機房的通風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1制冷機房日常運行時應保持通風良好,通風量應通過計算確定,通風換氣次數不應小于3次/^當自然通風無法滿足要求時應設置日常排風裝置。2氟制冷機房應設置事故排風裝置,排風換氣次數不應小于12次/h。氟制冷機房內的事故排風口上沿距室內地坪的距離不應大于1?2m。3氨制冷機房應設置事故排風裝置,事故排風量應按183m3/(m2?h)進行計算確定,且最小排風量不應小于34000m/h。氨制冷機房的事故排風機必須選用防爆型,排風口應位于側墻高處或屋頂。9.0.3冷間地面的防凍設計形式應根據庫房布置、投資費用、能源消耗和經常操作管理費用等指標經技術經濟比較后選定。9.0.4采用自然通風的地面防凍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1自然通風管兩端應直通,并坡向室外。直通管段總長度不宜大于30m,其穿越冷間地面下的長度不宜大于24m。2自然通風管管徑宜采用內徑250mm或300mm的水泥管,管中心距離不宜大于1.2m,管口的管底宜高出室外地面150mm,管口應加網柵。3自然通風管的布置宜與當地的夏季最大頻率風向平行。9.0.5采用機械通風的地面防凍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機械通風的支風道管徑宜采用內徑250mm或300mm的水泥管,管中心距離可按1.5m?2.0m等距布置,管內風速應均勻,一般不宜小于1m/s。機械通風的主風道斷面尺寸不宜小于0.8mx1.2m(寬x高)。采暖地區機械通風的送風溫度宜取10°C,排風溫度宜取5°C。4采暖地區機械通風地面防凍加熱負荷和機械通風量應按本規范附錄A的規定進行計脩算。5地面加熱層的溫度宜取1C?2C,并應在該加熱層設溫度監控裝置。9.0.6架空式的地面防凍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1架空式地面的進出風口底面高出室外地面不應小于150mm,其進出風口應設格柵。在采暖地區架空式地面的進出風口應增設保溫的啟閉裝置。2架空式地面的架空層凈高不宜小于1m。3架空式地面的進風口宜面向當地夏季最大頻率風向。9.0.7采用不凍液為熱媒的地面防凍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1供液溫度不應高于20C,回液溫度宜取5C。2管內液體流速不應小于0.25m/s。3加熱管應設在冷間地面隔熱層下的混凝土墊層內,并應采用鋼筋網將該加熱管固定。4采用金屬管作為加熱管時應采用焊接連接,采用非金屬管作為加熱管時地面下不應安裝可拆卸接頭。加熱管在墊層混凝土施工前應以0.6MPa(表壓)的水壓試漏,并經24h不降壓為合格。9.0.8當地面加熱層的熱源采用制冷系統的冷凝熱時,壓縮機同期運行的最小負荷值應能滿足地面加熱負荷的需要。9.0.9當冷間地面面積小于500m2,且經濟合理時,也可采用電熱法進行地面防凍。附錄A采暖地區機械通風地面防凍加熱負荷和機械通風送風量計算A.0.1采暖地區地面防凍的加熱計算,應采用穩定傳熱計算公式。部分土壤熱物理系數宜按表A.0.1的規定確定。表A.0.1部分土壤熱物理系數土增名稱密度(kg/nci?)導熱系數土壤條件質fit濕度《%】溫度(筆〉亞黏土1610以415融土辭石亞黏土19B0L1710融土砂土19751.3828&8砂土1755L5O421L7黏土185011.41329.4n±197029A72055L38248.8黏土加砂18901.27239.7黏土加砂19201.30:2710.6A.0.2采暖地區機械通風地面防凍加熱負荷應按下式計算:式中:Qf?地面加熱負荷(式中:Qf?地面加熱負荷(W);?計算修正值,當室外年平均氣溫小于10°C時宜取1;當室外年平均氣溫不低于10°C時,宜取1.15;Qr——地面加熱層傳入冷間的熱量(W);Qtu——土壤傳給地面加熱層的熱量(W);T——通風加熱裝置每日運行的時間,一般不宜小于4h。A.0.3機械通風地面加熱層傳入冷間的熱量Q應按下式計算:rQ=FdCt-t)Kd(A.0.3)式中:Qr地面加熱層傳人冷間的熱量(W);Fd冷間地面面積(m2);tr——地面加熱層的溫度(C);tn——冷間內的空氣溫度(C);Kd——冷間地面的傳熱系數[W/(m2c)]。A.0.4土壤傳給地面加熱層的熱量Qtu應按下式計算:Qt=Fd(tt-t)Kt(A.0.4)式中:Qtu——土壤傳給地面加熱層的熱量(W>;Fd冷間地面面積(m2);t土壤溫度(C);tr——地面加熱層的溫度(C),宜取1C?2C;Ktu——土壤傳熱系數[W/(m2.c)]。A.0.5土壤溫度應取地面下3.2m深處歷年最低兩個月的土壤平均溫度。主要城市地面下3.2m深處歷年最低兩個月的土壤平均溫度應按表A.0.5的規定確定。當缺少該項資料時,可按當地年平均氣溫減2°C計算。表A.0.5主要城市地面下3.2m深處歷年最低兩個月的土壤平均溫度

城市名稱3,2m深處地溫(2)溫度值月份溫度值平均值呼和浩特44.654.64.6蘭州38,648.8&7西寧35.946.26.1銀川46.757.06.9西安311.9412.012.Q太原347.9&2石家莊311.241】.41L3鄭州312.3412.&12.4烏魯木齊36.546,6&5南昌316.0415.715,9武漢415.6515,&1反7拍沙3146416,416,5南寧322.0422.022.0廣州321.9422.032.0昆明415.1515.115.1拉薩27.637.6L6成都31S.4415,815t6貴陽315.3415」15.4南京314.0!413,713.9合肥4成0|515.515,3杭州3成6415.2IS.4濟南313.8413.613.7妹埠3Ml414,014,1齊齊哈爾4Z.152.52.6海拉爾8Q.570.40.5A.0.6土壤傳熱系數Ktu應按下式進行計算:式中:Ktu——土壤傳熱系數[W/Cm2/C)];6加——土壤計算厚度,一般采用3.2m;入tu—土壤的熱導率[W/(me)];qn加熱層至土壤表面各層材料的厚度(m);入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