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地理測試題_第1頁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測試題_第2頁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測試題_第3頁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測試題_第4頁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必修二測試題

郛城縣第?中學李慶敏

考生注意: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兩部

分,共6頁。第一卷4頁,單選共60題,占

60分;第二卷2頁,綜合題共5題,占40分。

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圖1一、選擇題:(共60分)

(本大題共60小題,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

的。每題選對得1分,多選、不選或錯選均不得分。)

人口金字塔結構圖是反映人口年齡和性別結構的示意圖。橫坐標表示各年齡組的人口在

總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間的縱坐標表示人口年齡分組,左邊表示男性人口,右邊表示女

性人口.圖1是X、Y兩國人口年齡金字塔結構圖,回答1~3題.

1.Y國人口增長模式屬于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2.造成X、Y兩國人口再生產類型的根本差異是

A.經濟水平B.教育水平C.歷史條件D.自然條件

3.屬于Y類型的國家有

A.尼日利亞B.印度C.泰國D.日本

人口遷移和城市化是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的重要現象。近年我國流動人口逐漸增加,

2001年我國流動人口超過1.2億。讀圖2和圖3并回答4~5題。

4.2001年我國跨省流動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從人口稠密地區流向地廣人稀地區B.從城市流向農村

C.從經濟發達地區流向經濟欠發達地區D.從中西部地區流向東部地區

5.近年來我國東部大城市出現的“民工潮”現象表明

A.鄉村城鎮化速度加快

B.農村剩余勞動力就地轉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化問題嚴重

D.影響我國近年來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是國家政策的指引

2004年10月,中國超級雜交稻第三期目標現場實測結果表明:稻谷結實率達95%以上,

每畝高產847公斤,并篩選出適合華南地區種植的兩個中國新型香米新品種。這一結果標志

著中國超級雜交稻育種研究繼續領跑世界。回答6~7題。

6.水稻種植業的區位因素最主要的是

A.地形B.氣候C.土壤D.農業技術

7.從材料的分析可知,我國推廣超級高產雜交水稻的重要意義是

A.提高糧食總產量B.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產量

C.發展農業技術D.提高我國農業的國際地位

讀右圖4回答8~10題。

8.如果圖示曲線表示城市化速度,則

A.A曲線可表示發達國家城市化過程

B.A曲線所代表的國家城市化速度快

C.B曲線所代表的國家會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liftD.B曲線所代表的國家城市化水平高

9.如果圖示曲線表示傳統工業和新工業發展速

度,則

A.曲線A代表新工業的發展過程

B.曲線A所代表的工業往往要求分散分布

C.曲線B所代表的工業產品特點是“輕、薄、短、

小”

D.曲線B所代表的工業多是接近原料產地或動力基地

10.下列工業地域中,可作為曲線B所示工業的典型代表的是

A.德國魯爾區B.日本神戶C.中國攀枝花D.美國“硅谷”

右圖是鐵路、水運、公路、管道四種運輸方式的示意圖,回答11~12題。

11.表示水運運輸方式的是

A.XB.YC.ZD.W

12.宜采用鐵路運輸的距離區間是

A.①B.②C.③D.④

2004年12月30E),中國西部大開發的標志性工程一一西氣東輸工程正式投入商業運

營,結合下圖我國“西氣東輸”主干管線示意圖,回答13~14題。

13.“西氣東輸”管道線路的走向所考慮的主要經濟因素是

A.地形類型B.人口分布C.城市分布D.交通線路

14.“西氣東輸”管道的開通,對西部地區的好處有

A.變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B.拉動相關產業,激活沿途鋼鐵、水泥土建、機械、電子等工業的發展

C.提供大量勞動力和資金,帶動西部地區經濟發展

D.解決西部能源緊張狀況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轎車越來越多地進入家庭。據此回答15~17題。

15.家庭轎車的大量使用能夠

A.降低燃油消費B.提高交通效率C.擴大居民出行D.節省城市用地

16.對大城市來說,大量使用家庭轎車有利于

A.緩解道路交通壓力B.提高道路運行能力

C.城市連片發展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17.家庭轎車的大量使用可能引發的環境問題是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層空洞B.大范圍的水體污染

C.大規模的酸雨危害D.城市大氣質量下降

圖7為某地生態園的生產體系示意圖,讀圖7回答18~20題。

農田------甘蔗-----制糖廠------廢摘素制酒精-------酒精廢液制更合肥

族泥-------1―蔗渣造城---------堿回收

圖7

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生產體系的主導企業污染大氣嚴重B.該生產體系的主導企業靠近消費市場

C.該圖中的農業地域類型屬混合農業D.圖中的農業按投入的多少屬于密集型農

19.該生態園

A.實現了生產的完全無污染物排放B.促進了甘蔗種植的企業化進程

C.擺脫了生產季節性和地域性D.生產重點轉向對廢棄物的綜合利用

20.循環經濟是21世紀發展的新亮點,該生態園的生產方式是循環經濟模式的重要實

踐?!卑凑湛沙掷m發展觀的要求,發展循環經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可以解決的兩大難題是

①龐大的人口數量②生態惡化③資源超常規利用④經濟超常規增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下圖為世界人口增長轉變圖,據圖回答21~23題。

人口轉變曲線示意圖

21.在①②③④四點中,能代表工業革命至20世紀70年代期間世界人口增長狀況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2.“十五”計劃中要求我國人口控制在13.3億,我國應采取的人口增長模式是

A.①B.②C.③D.@

23.為了緩和人口壓力,我國應采取下列人口增長模式中的

J出生率

?UI死亡率

?

ABD

24.卜列屬于人口超過1億且政府仍然大力推廣鼓勵生育政策的國家是

A.日本B.中國C.印度D.英國

25.二戰后,下列地區為由人口遷入地區變為遷出地區的是

A.歐洲B.拉丁美洲C.西亞和北非D.北美

飯盒等

28.右是商業、工業、居住三種活動的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活動A的區位有不斷向城市外緣移動的趨勢

B.活動B是城市中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活動C對交通的依賴性較大,往往安排在市中心

D.活動A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

29.讀“印度半島某城市規劃示意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①處就近利用煤礦建一火電廠

B.在②處建一化工廠,既可就近排污入河,廢氣對城區污染也較小

C.在③處抽取河水建?水廠

D.在④處防護帶內利用綠化空地可建一所幼兒園

30.下列關于城市等級與服務范圍大小的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城市等級越低,數目越多,服務范圍越小

B.城市等級越高,數目越多,服務范圍越大

C.城市等級越高,數目越少,服務范圍越小

D.城市等級越低,數目越少,服務范圍越大

右圖是“幾個國家城市化過程圖”,回答31~32題。

31.屬于發達國家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D.③⑤

32.城市人U占總人口比重最大的是()

A.①B.③C.(4)D.⑤

33.目前,許多大城市生態失調的關鍵在于

A.人口過度膨脹B.綠化面積少

C.交通擁擠D.環境污染嚴重

34.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問題的措施是

①增加建筑密度,解決住房問題②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

③增加就業機會,減少失業人口④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條件

⑤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

A.②④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區位選擇是人類進行生產活動首選考慮的問題,據此回答35~36題。

35.影響農業的主要自然區位因素是()

A.氣候B.地形C.土壤D.水源

36.影響河西走廊地區農業發展的最主要區位因素是()

A.氣候B.地形C.土壤D.水源

37.右圖中陰影所表示的農業區域屬于()

A.種植園農業B.商品谷物農業

C.大牧場放牧農業D.混合農業

背景材料:藍色農業是以海洋水生生物和浮游生物為資源,進行加工利用的海洋農業。

彩色農業是指未來的農業將隨著基因工程等技術應用而呈現多彩的局面,如棉花纖維不再是

白色,玉米籽粒不再只是黃色或白色等。綠色農業是指在農業種植中不使用化肥和殺蟲劑等

合成化學制品的農業。白色農業亦即微生物農業,它是以蛋白質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為

基礎,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開發微生物資源的工程農業。

根據以上資料,回答38~39題。

38.糧食、蔬菜等農產品農藥殘留過量,對人類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脅,因此應大

力推廣

A.白色農業B.綠色農業C.彩色農業D.藍色農業

39.白色農業是在工廠化條件下生產的,原料雖豐富,但分布是有選擇性的,其布局應

A.接近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區

B.接近光熱充足、地勢平坦的地區

C.接近科技發達的地區

D.接近土地貧瘠、缺糧嚴重的地區

40.下列關于季風水田農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A.季風水田普遍分布在亞洲

B.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主

C.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產國

D.亞洲季風水田農業所產小麥占世界水稻總產量的絕大部分

41.商品谷物農業的區位條件一般有

①機械化水平高②地廣人?、凼袌鰪V闊,交通運輸便利

④自然條件優越⑤農業科技發達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下表為我國三種產業生產布局的變化,根據所學的地理原理回答42~43題。

甲產業乙產業丙產業

上海、廣東、北京、天津、山東、

1990年主要生產省份

安徽、河南、江蘇、四川

廣東、山東、安徽、河南、江蘇、北京(39%)、上海(35%)、

2001年主要生產省份

四川廣東(26%)廣東(28%)、江蘇(20%)

42.影響甲產業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原材料的供應B.大量廉價的勞動力

C.交通的便利程度D.市場的開放程度

43.有關甲、乙、丙產業布局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產業因生產條件比較優勢的變化,有從沿海向內地遷移的趨勢

B.乙、丙產業布局的集聚效應明顯,主要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

C.甲、乙、丙產業均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

D.三種產業布局的變化體現了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

下表是我國四個地區建廠的區位優勢比較(數值越大,優勢越明顯)。據此回答44?45

題。

優勢比較

地點

原料南'物工資

甲414

乙141

丙232

T323

44.最適宜發展原料導向型工業的地區是()

A.甲B.乙C.丙D.T

45.影響甲地工業布局最不利因素可能是()

A.生產成本高B.原材料缺乏C.能源不足D.市場狹小

46.煉鋼廠與軋鋼廠之間的聯系屬于()

A.非生產上的空間聯系B.信息聯系

C.生產上的投入一產出聯系D.非物質聯系

47“第三意大利”分布在()

A.意大利北部B,意大利東北部和南部

C.意大利南部D.意大利東北部和中部

48.有關下列國家建立新興電子工業基地的連線正確的是

A.德國-“硅谷”B.英國-英格蘭C.日本一-九州島D.美國一慕尼黑

49.在各種交通運輸方式中,承擔其他運輸方式之間的周轉和聯系的運輸方式是

A.鐵路運輸B.公路運輸C.水路運輸D.管道運輸

在下圖所示區的域內,準備修建從A城

(120.5°E,28°N)到B城的鐵路.分析回答50~

51題。

50.在圖示的四條線路備選方案中,最佳方案為

A.①B.②C.③D.@

51.一般說來,影響現代鐵路線區位的主導因素是

A.地形因素B.水文因素C.氣候因素D.經濟因素

右圖的新建鐵路被稱為“第二通道”。據此判斷52~53題。

52.該鐵路穿越的最大障礙在

A.①B.②C.③D.④

53.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其起點在我國最大產煤省

B.其終點將建成綜合性港口

C.它將與海運一起完成大范圍資源調運

D.它是亞歐大陸橋的一部分

今天,“綠色”作為一個概念成為一個很時尚的名詞?!熬G色食品”“綠色能源”“綠

色消費”是當今熱門話題。據此回答34題。

54.下列對“綠色消費”的理解錯誤的是

A.日常消費中,盡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B.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

C.少用普通電池,多用蓄電池

D.盡量購買、使用帶有綠色的物品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一直未取得實質性進展,而美國布什政府卻宣

布將不執行《京都議定書》,這將使得《京都議定書》成為一紙空文,所以引起了國際社會

的震驚和一致譴責。而大量燃燒煤和使用電冰箱等制冷設備,對環境具有極大危害。根據材

料,完成55—56題:

55.《京都議定書》要解決的問題是()

A.酸雨B.氟氯燃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C.二氧化碳的排放量D.臭氧層破壞

56.要解決上述問題應采取的主要生物措施是()

A.控制全球人口增長B.使用新能源

C.植樹造林D.減少煤、石油的燃燒

北京此次申奧成功的基礎工作,就是塑造了北京的新形象,特別是北京奧申委提出的綠

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三個主題,更是打響了北京申奧品牌。北京市政府在“2002

年首都綠化建設總動員大會”上提出,在五、六年內把北京建設成為“環境友好型城市”,

實現綠色奧運的目標。據此回答57—60題

57.“環境友好型城市”中的“環境友好”重在強調()

A.人類與環境的對立B.人類與環境的和諧統一

C.環境的客觀屬性D.人類的主觀能動性

58.在2007年以前,北京市的林木覆蓋率將達到50%,人均綠地50平方米。下列措

施中,能有效提高林木覆蓋和人均綠地的是()

A.善待樹木,防止人為水土流失

B.在北京風沙源地的河北、內蒙古等地區植樹造林

C.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建設

D.加強奧林匹克公園、比賽場館及通往各個場館道路兩側的綠化工程

59.下列敘述中,與“綠色奧運”理念相符的是()

A.在硬件建設方面,要把保護古都風貌,突出北京特色放在重要地位

B.到2008年奧運會時,每平方千米都有天氣預報

C.在市民中提倡主人翁意識、學習意識、參與意識、自律意識

D.到2008年,北京市90%的公交車和全部出租車、環衛車、郵政車都將使用清潔燃料

60.下列就北京市應結合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三個主題進行產業結構調

整的是()

①對農業結構進行調整,發展特色,如生態旅游業、觀光農業、綠色食品業

②發展傳統工業,特別是重工業,使之成為政治、文化、工業中心

③調整第二產業,限制工業特別是重工業,把污染企業遷出,發展建筑業,可適當發展

食品加工業

④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旅游業、交通運輸業、飲食業、商業、信息業等

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第II卷(非選擇題共40分)

注意事項:

1.答第n卷前,必須在答題卷左邊的密封線內寫上班級、姓名和學號。

2.綜合題除畫圖題可用鉛筆外,其他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圓珠筆作答,并答在答題

卷相應位置上。

61.讀下圖,回答以下各題。

F.污染嚴重

G.在房困雉

殳大A.酷逸曄j

姣爹的就業機會

建T^r^*一■口1B交通不便C.

D.較好的"生活條件

E.蛟好的菽育,醫療條件

(1)上圖中人口遷移,是歷史上和當前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向。

(2)圖中字母代表的內容,對人口遷移而言,屬于拉力的是_______,屬于推力的是

,屬于中間阻力的是。(填字母)

(3)對于人口壓力大的農村,人口遷移緩解了當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

農業一資源,對更好地保護農村的一——有積極作用。

(4)大量農村人口遷入城市,既積極地推動了城市的發展,同時也給城市的

造成巨大的壓力。

62.內地某大型鐵礦區附近有焦煤、石灰石、粘土礦和豐富的地下水資源,還有河流和

鐵路干線,周圍盛產小麥、棉花。根據上述情況,完成下列各題。

(1)該地將建焦化廠、鋼鐵廠、發電廠和水泥廠,請把四個工廠填入右圖空白處。

(2)該地主導工業部門是________工業。

(3)下列四廠中,與該主要工業聯系密切的是

A.重型機械廠B.精密儀表廠C.造船廠D.純堿廠

(4)從當地農業需要和綜合利用資源方面考慮,該地還將建氮肥廠,其原料供應的有利

條件有。

(5)為了充分利用當地資源,該地還可建立輕工業有一、—等。

63.讀“昆明附近產業轉化構造圖”,完成下列問題。

OOJK”倒置一末—I,方向

OC末來產制,一JHHE產晶■?方向

(1)該區域發展花卉業的氣候資源優勢是—

(2)該區域發展花卉業的其他優勢是。

(3)要解決保鮮、開花品種問題,從而使花卉業具有國際競爭優勢,最重要的途徑是

(4)該產業轉化的意義是

A.減少運輸成本B.使卷煙產量升高

C.既有益生態,又美化環境D.消除不可持續發展的隱患

64.讀圖,回答問題。

B.意大利新興工業區的發展模式(部分部門)

(1)意大利新興工業區是農業經濟為主的地區迅速發展而成的工業區。與我國鄉鎮企

業相比,發展的主要條件基本相似的是:

;

②:

③。

(2)我國鄉鎮企業與意大利新興工業區的生產特點相似之處有:

①,②,

③,@O

(3)從上述兩幅圖可以看出,我國某縣鄉鎮企業的發展與意大利新興工業區的發展模

式不同的是

(4)意大利新興工業區的發展對我國鄉鎮企業的發展,可借鑒的是:

65.讀下圖,回答問題。

(1)將下列農產品的名稱,按圖中字母所示的產地填入后面的空格內。

乳制品、燕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