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控應急處置技術_第1頁
手足口病防控應急處置技術_第2頁
手足口病防控應急處置技術_第3頁
手足口病防控應急處置技術_第4頁
手足口病防控應急處置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手足口病防控應急處置技術第1頁/共37頁手足口病防控應急處置技術

第2頁/共37頁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A組柯薩奇病毒、??刹《净蚰c道病毒EV71型等)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之一,多發生于5歲以下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嬰幼兒發病率最高,可引起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皰疹,少數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循環衰竭等致命性并發癥。第3頁/共37頁一、手足口病的流行概況近年來我國手足口病發病人數明顯增多,部分省份出現了較大的疫情。2008年4月安徽省阜陽市發生一起由腸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疫情,截至4月29日,發病1884例,死亡23例。據網上報道,2009年1-3月24日,河南省民權縣報告手足口病277例,實際數字超過2000例,據中央臺報道,當地至今至少有10例手足口病死亡。

第4頁/共37頁目前手足口病發病數浙江省居全國第9位,發病率居前8位。據衛生部報導:截止3月27日,全國報告手足口病41846例,死亡18例。據浙江省疾控中心叢主任介紹,目前我省手足口病例臨床診斷比較多,實驗室診斷病例太少,要求我們以后遇到手足口病病例要多采樣本,作病毒分離,增加實驗室診斷病例數。

第5頁/共37頁3月23日,在臺州市召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會議上,分給我市每月5例以上采樣檢驗任務,并將樣品上送臺州市疾控中心作病毒分離。但不包括住院重癥病例,所有住院重癥病例都要采樣作實驗室診斷。

第6頁/共37頁目前我市手足口疫情正在進一步上升。該病的流行高峰是5-7月份,因此,我們在思想上要引起高度重視。第7頁/共37頁二、疫情的發現與報告各級醫療機構臨床醫師發現手足口病病例后要及時進行疫情網絡直報,病例定義初步定為“發熱加手、足、口皮疹(或皰疹)”。發現短時間內就診病例突然增多或集中某地點的情況時要及時報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第8頁/共37頁各類中小學、托幼機構要嚴格按照衛生部、教育部共同制定的《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規范(試行)》(衛辦疾控發[2006]65號)的要求開展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學校和托幼機構應當加強和完善學生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

第9頁/共37頁當發現學生中短時間內出現多例手足口病病例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立即報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當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級1周內有2例或者連續3天內有多個學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癥狀(發熱、皮疹等)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告臨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第10頁/共37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對轄區內醫療機構、托幼機構、學校等重點單位的疫情監測、報告和管理工作的指導,提高其發現手足口病暴發疫情的能力和報告意識。第11頁/共37頁三、流行病學調查1、調查前準備各醫療單位要成立調查處理小組,成員應包括流行病學、檢驗采樣、消殺等人員。初步確定調查處理方案,準備好各種調查表格、采樣用品、消殺藥械等。第12頁/共37頁2、核實疫情到達現場后首先要了解診斷是否明確,是否可靠。若診斷明確、可靠,則可明確疫情性質;否則需要進行初步調查來核實,與參與診治的臨床醫生進行訪談,了解就診的病人情況,收集病人的癥狀、體征和實驗室資料,必要時親自對現癥病例進行體格檢查和采樣檢測,并詢問其發病經過、診治過程、有關的流行病學史、疾病傳播以及危險因子等問題。最后,根據病例的臨床表現、實驗室結果,結合流行病學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對疫情做出初步判斷。第13頁/共37頁3、病例搜索與報告開展病例調查的同時,對疫情發生地,基層醫療單位要開展病例主動搜索。搜索病例要認真仔細,盡量不漏掉病例。搜索病例可采用多種方式和途徑,一方面要加強已有的監測系統,提高發現病例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主動監測系統,如社區調查、接觸者追蹤等。病例搜索的目的在于盡可能發現所有的病例,對搜索到的病例要進行登記,并按要求進行報告。第14頁/共37頁4、個案調查對發現并核實后的每個病例都應及時地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完整地逐項地填寫個案調查表。根據病人的臨床癥狀、體征和實驗室檢驗結果以及流行病學特點,了解手足口病發病及疫源地現況,以便控制疫情蔓延,積累資料,作為當地流行病學分析的基礎。第15頁/共37頁在進行個案調查時應注意:對調查表中雖然沒有列入,但有流行病學意義的內容也應詳細詢問和描述,盡可能收集一切對闡明流行有關的材料,特別要注意詳細收集特殊病例的資料。第16頁/共37頁在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時,一定要注意2個以上病例之間是否有流行病學關聯,是否存在集聚現象以及爆發的苗頭,如通過調查認為有集聚或爆發可能的,要立即向市衛生局領導報告。第17頁/共37頁5、專題調查(疾病爆發時常用)根據疫點范圍內病人發生的時間、地點和人群分布特點,把從現場獲得的資料加以對比,綜合分析暴發的影響因素和初步假設,制定針對性的調查方案,開展暴發原因調查。(此項工作任務以前主要由市疾控中心專業人員來完成)。第18頁/共37頁四、標本采集與檢測

1、標本種類需要采集的標本包括腦脊液、糞便、血清、咽拭子、皰疹液等。當病人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時應采集腦脊液、血清和糞便標本。當病人有出疹癥狀時應采集咽拭子、血清和糞便標本,若有皰疹時還應采集皰疹液。第19頁/共37頁2、采樣時間腦脊液、糞便、咽拭子、皰疹液標本的采集應當在發病的急性期進行,血清標本應當在急性期(5天內)、發病后5-15天、發病3周后分別采集。第20頁/共37頁3、標本采集腦脊液、血清標本應采集至少1毫升,采集后應直接置于無菌塑料管內。咽拭子、皰疹液應用無菌棉簽蘸取后置于含1毫升5%牛血清MEM的無菌塑料管內。糞便標本應當采集5-8克置干凈的塑料管內。第21頁/共37頁4、標本保存標本保存在24小時內可置于4℃環境下,若保存超過24小時,則應置于—20℃環境下,有條件的地區可置于—70℃環境下。第22頁/共37頁5、標本運送標本應在4℃條件下,由專業人員使用標本運送箱盡快送至實驗室。第23頁/共37頁6、標本檢測采集的標本應盡快送至具備相應檢測條件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病原學檢測,主要檢測方法有PCR核酸檢測、病毒培養分離等。第24頁/共37頁五、手足口病的一般防控技術(一)、病人的隔離治療嚴格管理傳染源,按照腸道傳染病處理原則進行隔離,加強醫院消毒和污物處理,杜絕院內感染;對住院治療的患者,要限制其陪護和接觸者人數,強化洗消措施;對居家治療的病人及其接觸者,由鄉鎮、村、社區防保人員具體指導落實隔離措施和周邊區域的消毒處理措施。第25頁/共37頁病人原則上應隔離治療至主要癥狀消失,熱度及紅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皰結痂為止。此外,根據浙江省衛生廳,浙衛發(2008)115號文件精神,1周內托幼機構同一班級發生2例以上(含2例)臨床診斷手足口病病例,或1例重癥危重或死亡病例,該托幼機構可部分或全部關閉2-3周。第26頁/共37頁(二)、疫點消毒處理技術認真落實消毒處理措施,切斷傳播途徑。疫情發生地要及時組織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對垃圾、糞便、污水及時清運消毒,整治城鄉衛生環境;第27頁/共37頁常用消毒方法1、排泄、分泌物的消毒:每L污物加漂白粉200g拌勻加蓋,作用2-6h;尿液消毒:每L加入漂白粉10-30g拌勻加蓋,作用2h.2、便器、痰盂、痰杯等消毒:用0.5%含氯消毒劑浸泡30-60min.浸泡時必須淹沒被消毒容器,浸泡后用清水沖洗干凈。3、食具、藥杯、藥瓶、剩余食物采用煮沸30min消毒第28頁/共37頁4、衣服、被褥、玩具、毛巾等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60min,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5、門把手、地面、墻壁、門窗、運送病人工具等可用1000mg/L含氯消毒劑噴灑消毒。6、桌椅板凳、病人床鋪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劑洗擦消毒,作用30-60min。第29頁/共37頁7、生活污水消毒:疫點污水應盡量集中在缸、桶有進行消毒。每10L污水加漂白粉4g.8、手消毒:用0.2%過氧乙酸溶液,或75%酒精消毒。9、廁所消毒:糞坑內的糞便可按糞便量的1/10漂白粉加入。10、蠅類孳生地及孳生物的控制:根據疫點本底調查情況,應及時控制成蠅密度,采用化學殺蟲劑殺滅成蠅,消除蠅類孳生場所和蠅類孳生物。第30頁/共37頁(三)密切接觸者的處置方法密切接觸者是指與病人處在同一工作、生活、學習環境中的人群,包括托幼機構和學校的同班者、教職工、家庭成員等。對密切接觸者要進行醫學觀察,一旦出現發熱、出疹等癥狀和體征,要立即報告,在家或醫院隔離治療。第31頁/共37頁(四)、開展健康教育在托幼機構、學校、醫院等場所,開展飯前便后洗手、促進房間通風等相關內容的健康教育。以廣播、電視、報紙、網絡、宣傳單等各種宣傳形式,正面介紹腸道傳染病的防病知識,告誡家長流行季節不要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避免與患兒接觸;糾正兒童不良衛生習慣,對兒童玩具、餐具、日常用品每天要經常消毒,家長要注意孩子的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洗凈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衣被”等。第32頁/共37頁(五)、加強疫情監測工作市疾控中心要掌握整個手足口病的疫情動態,請市教育局加強托幼機構和學校等集體單位疫情監測工作,定期到相關單位核查晨檢記錄和出勤記錄,及時了解因病缺課、缺勤或醫療機構集中就診情況,及時發現疫情,防止疫情蔓延。第33頁/共37頁(六)、加強飲用水消毒處理供水單位要嚴格按照制水工藝制水,加強飲水消毒,確保出廠水和末梢水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二次供水單位要對二次供水設施進行一次清洗消毒,同時加強飲水包括桶裝水的監測。第34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