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急診科管理_第1頁
醫院急診科管理_第2頁
醫院急診科管理_第3頁
醫院急診科管理_第4頁
醫院急診科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急診科的任務與設施急診護理工作程序(接診、護理體檢、分診技術、急診護理處理)急診科的工作管理

主要內容第一頁,共47頁。了解急診科的人員管理熟悉急診科的設置和設備管理掌握急診科任務、護理工作特點和流程

學習目標第二頁,共47頁。

醫院急診科(室)是急診醫療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急診病人入院救治的第一場所,急重癥病人最集中,病種最多的科室.急診科工作質量直接反映了醫院的醫療護理質量和人員的綜合素質,是醫院綜合能力的反映。第三頁,共47頁。

第一節急診科的任務與設置一、急診科的任務

急診急救培訓科研

任務第四頁,共47頁。第一節急診科的任務與設置三、急診科的設置(一)原則1.急診科(室)的位置,要從方便就診和最大限度地縮短診前時間為原則來考慮,應設在醫院的一側,形成獨立區,標志醒目、門要大、候診廳要大,分診臺要在明顯位置,走廊要足夠寬。第五頁,共47頁。第六頁,共47頁。第七頁,共47頁。三、急診科的設置

2.急診科內的各室布局,要爭取最佳方案,以減少院內感染,交叉穿行和節省時間為原則予以設計。

3.室內采光明亮、電源設置合理,冷、暖氣及電話要保證。

4.面積應與全院總床位數及急診就診總人次成合理的比例。((500張床以下,急診室,以上,急診科)

(一)原則第八頁,共47頁。(二)基礎設施與布局三、急診科的設置

預檢分診室急診診斷室

急診搶救室

治療室

清創縫合室重癥監護室觀察室隔離室第九頁,共47頁。第十頁,共47頁。搶救室第十一頁,共47頁。第十二頁,共47頁。

急診手術室第十三頁,共47頁。清創縫合室第十四頁,共47頁。換藥室第十五頁,共47頁。留觀室第十六頁,共47頁。

胰島素胰高血糖素(七)胰島分泌胰高血糖素:促進肝糖原分解和糖異生使血糖升高第十七頁,共47頁。胰島素的作用促進葡萄糖的攝取利用和轉化使血糖降低促進糖轉變為脂肪加強脂肪貯存,減少脂肪分解增強蛋白質合成促進合成代謝調節血糖穩定(七)胰島治療室第十八頁,共47頁。輔助設施與布局掛號室(分布在急診的周邊區域)收費室藥房化驗室放射科第十九頁,共47頁。急診綠色通道原則:對危急重病人一律實行優先搶救、優先檢查和優先住院原則,醫療相關手續按情補辦。范圍:生命體征不平穩、預見可能危急生命的。第二十頁,共47頁。急診綠色通道硬件要求:1方便有效的通訊設備2急救綠色通道流程圖3醒目標志4醫療設備:P18第二十一頁,共47頁。急診綠色通道人員要求24小時均有人值班,3-4名護士熟練,勝任工作,兩年以上工作經驗定期座談,不斷完善設搶救小組第二十二頁,共47頁。綠色通道的相應制度首診負責制記錄制度轉移護送制度備用藥管理制度第二十三頁,共47頁。第二節急診科護理工作的程序一、急診科的工作特點急(發病急驟、時間性強)

隨機性大、可控性小病譜廣泛、專業性強向心搶救、多方協作連續工作、服務性強忙(任務繁忙、責任重大)第二十四頁,共47頁。

急診護理工作程序接診

護理體檢

分診

急診護理處理

第二節急診科護理工作的程序第二十五頁,共47頁。一、接診第二節 急診護理工作程序(一)聽到救護車報警聲,立即推平車到急診室門口迎候。(二)對自行來急診的病人,應立即查看病情,安排病人坐在候診椅或躺在平車上。(三)通知有關醫生和主副班護士。第二十六頁,共47頁。(四)對前來就診的病人,根據病情輕重緩急和來診先后決定進一步處理順序,對一般急診,要向病人及家屬解釋清楚而耐心等候。(五)對接診病人,護士要心中有數,密切觀察尚未就診病人的病情變化,以便及時處理。第二節 急診科的工作管理一、接診第二十七頁,共47頁。

測量生命體征觀察病人的神志情況,瞳孔變化、對光反射。做好鑒別分診工作第二節 急診護理工作程序二、護理體檢第二十八頁,共47頁。第二節 急診護理工作程序三、分診技術

分診是急診護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專業技術,所有急診病人均要先通過分診護士分診后,才能得到專科醫生的診治。一個合格的分診護士,不僅應具有多專科疾病的醫療護理知識,病情發展的預見能力,而且是集醫學、護理學、心理學和社會學于一身的護理工作者。第二十九頁,共47頁。(一)概念

分診是根據病人主訴及主要癥狀和體征,分清疾病的輕、重、緩、急及所屬專科,進行初步診斷,安排救治程序及分配專科就診的技術。

第二節 急診護理工作程序三、分診技術第三十頁,共47頁。(二)分診技巧分診的主要技巧是:望聞問觸查第二節 急診護理工作程序三、分診技術第三十一頁,共47頁。[SOAP公式]即主訴、觀察、估計、計劃。三、分診技術(二)分診技巧◆主訴(S):收集病人或陪人的所有資料。◆觀察(O):運用上述觀察手段對病人進行病情觀察,獲得初步印象。◆估計(A):綜合上述情況對病情進行分析。◆計劃(P):組織搶救程序,進行專科會診。第三十二頁,共47頁。[例1]病人在午飯后感到上腹疼痛,胸悶,本人有恐懼感,故來看急診。S:病人心率快,脈律不規整,口唇和甲床輕度發紺,呼吸淺快。

O:病人消化系統之外的癥狀占主要地位,心臟病可能性較大。

A:立即送入搶救室,做心電圖檢查,并呼叫內科醫生進行救治。

P:第三十三頁,共47頁。[例2]病人在建筑工地施工,不慎從五米高腳手架上墜落,立即被工友急送入院。S:病人神志不清,頭上有5cm左右的頭皮裂傷,出血不止,無呼吸困難,無腦脊液漏。O:病人有明確的顱腦外傷,是否有顱骨骨折,顱內損傷,需神經外科檢查。A:將病人送入急診清創室,迅速包扎止血,同時呼叫神經外科醫生進行診治。P:第三十四頁,共47頁。病情等級危急癥:立即處理,否則危及生命急重癥:潛在危及生命的可能亞危急癥,一般急診急性癥狀不能緩解的非緊急癥,可等候第二節急診科護理工作的程序第三十五頁,共47頁。第二節 急診護理工作程序四、分診后的處理

(一)對危重病人需搶救者,應立即通知有關專科醫生進行緊急處理,然后去辦理就診手續。在醫生到來之前,護士可酌情予以急救處理。(二)對病情復雜,難以確定科別的,由最初就診之科按首診負責制處理。(三)對一般急診,可在通知專科醫生的同時辦理就診手續。(四)危重病人須有護士陪伴,隨時觀察病情變化。第三十六頁,共47頁。四、分診后的處理(五)需做X線、B超等檢查者,應有專人陪送。(六)按病情需要送血、尿、便常規檢查和生化檢查。(七)經搶救病情平穩,允許移動后,要迅速轉入病房。(八)凡是搶救的病人,都應有詳細的病歷和搶救記錄。第三十七頁,共47頁。四、分診后的處理(九)復合傷病人涉及兩個專科以上的,應由病人病情最嚴重的科室首先負責治療,其他科室密切配合。(十)病情需要時,可邀請專科會診,如有疑難病例或就診者過多,應及時請上級醫生協助處理。遇有成批傷員就診及需要多專科合作搶救的病人,應通知門診和醫務處值班人員,協助調配醫務人員參加搶救。第三十八頁,共47頁。四、分診后的處理(十一)急診因交通事故、吸毒、自殺等涉及法律問題者,應立即通知有關單位。(十二)嚴格執行交接班及查對制度,避免將未處理完的工作交由他人處理,特殊情況需離開時,必須交接清楚。(十三)轉入病房時,要有醫護人員陪送,并將病人病情及處理經過向病房人員進行交班。第三十九頁,共47頁。第二節 急診護理工作程序五、急診醫囑處理與護理文書書寫一般急診醫囑搶救時醫囑1.搶救病人時,醫囑以口訴為主,醫生應及時補記。

第四十頁,共47頁。第二節 急診護理工作程序五、急診醫囑處理與護理文書書寫搶救時醫囑2.護士執行口頭醫囑應做到:執行“三清一復核”的原則

。“三清”聽清問清看清“一復核”既藥物的名稱、劑量、濃度與醫生復核。

第四十一頁,共47頁。第三節 急診護理工作程序五、急診醫囑處理與護理文書書寫3.使用易致敏藥物前,注意詢問過敏史。4.使用毒麻藥物要反復核對,嚴格按醫囑執行。5.同時使用多種藥物時,注意配伍禁忌。6.搶救過程及用藥要做好詳細記錄。

第四十二頁,共47頁。五、急診醫囑處理與護理文書書寫護理文書的書寫

急診登記本搶救記錄

急診交班報告出車登記

對交通事故、自殺、他殺等涉及法律的病人的搶救記錄必須嚴格保管,切勿涂改或遺失。

第四十三頁,共47頁。急診搶救指揮系統示意圖第四十四頁,共47頁。第三節急診科的工作管理急診科的人員管理P21設備管理P22做到“一專、“四定”、“三無”、“兩及時”即:專人負責管理,嚴格交接班制度,不準隨意外借挪用。定品種數量、定位、定卡片、定消毒日期,無責任性損壞,無藥品過期失效、變質、無器材性能失靈,及時檢查維護和及時領取補充。第四十五頁,共47頁。一、急診科的任務與設施(一)急診科的任務小結急診急救科研培訓(二)急診科的特點

急隨機性大、可控性小病譜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