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西南交通大學附屬中學生物高一第二學期期末達標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3屆西南交通大學附屬中學生物高一第二學期期末達標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3屆西南交通大學附屬中學生物高一第二學期期末達標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3屆西南交通大學附屬中學生物高一第二學期期末達標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3屆西南交通大學附屬中學生物高一第二學期期末達標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高二下生物期末模擬試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某種鳥類(2N=76)為ZW型性別決定,其羽毛中的黑色素合成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A基因控制合成黑色素,且A基因越多,色素越多。另有一對不在性染色體上的控制色素分布的等位基因B、b。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A、a與B、b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能夠使色素分散形成斑點的基因型是BB、BbC.讓F2中的純灰色雄鳥與灰色斑點雌鳥雜交,子代新出現的羽毛性狀占1/3D.若讓F2中所有斑點羽毛個體隨機交配,子代中出現斑點羽毛的個體的概率為64/812.在某種牛中,基因為AA的個體的體色是紅褐色,aa為紅色。基因型為Aa的個體中,雄牛是紅褐色,而雌牛則為紅色。一頭紅褐色的母牛生了一頭紅色小牛,這頭小牛的性別及基因型為()A.雄性或雌性,aaB.雄性,AaC.雌性,AaD.雌性,aa或Aa3.下列關于促胰液素的相關知識,說法不正確的是A.促胰液素是人們發現的第一種動物激素B.小腸分泌的促胰液素通過體液定向運輸至胰腺細胞C.促胰液素在核糖體上合成D.小腸黏膜細胞釋放促胰液素的過程體現了膜的流動性4.已知某物種的細胞中含有26個DNA分子,其中有2個DNA分子各含有24000個堿基,由這兩個DNA分子所控制合成的肽鏈中,最多含有多少種氨基酸()A.8000 B.4000 C.16000 D.205.人類基因組計劃測定人的22號染色休約由5000萬個堿基單位組成,分析發現22號染色體上約有545個基因,下列有關關分析正確的是A.由22號染色體DNA轉錄的mRNA分子中堿基約2500萬個B.神經細胞內的22號染色體DNA可轉錄出545種mRNA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結合位點分別在DNA和RNAD.在細胞周期中,mRNA的種類和含量在不斷發生變化6.下列關于某二倍體動物細胞分裂的敘述錯誤的是()①若正常分裂的細胞中有2條Y染色體,則該細胞一定不是初級精母細胞②若正常細胞分裂后期有10條染色體,則該細胞的分裂方式為減數分裂③若正常分裂的細胞內基因A和A正在分別移向細胞兩極,則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④32P標記的細胞在31P培養液中進行有絲分裂,在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半染色體含有32P標記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9分)圖甲表示果蠅細胞某些過程中染色體數目變化的曲線圖,圖乙表示果蠅精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乙所示果蠅精原細胞完成完整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情況可用圖甲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時期表示,與分裂前比較,分裂之后的染色體數目發生了__________;過程c最可能發生了__________作用,使之后的染色體數目加倍。(2)圖乙中細胞Ⅱ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細胞Ⅲ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果蠅的紅眼(W)對白眼(w)為顯性,這對基因位于X染色上,是一對____________基因,細胞分裂過程中,W和w基因的分離發生在____________期。(4)果蠅的體細胞中有____________對常染色體,有____________對性染色體。8.(10分)如圖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反應,請據圖回答:(1)促進莖生長的生長素最適濃度大約是_________。(2)A點所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莖、芽、根生長的效應依次是______。(3)從圖中分析,根、芽、莖對生長素濃度的敏感性有差異,三者敏感程度依次增強是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鐵蛋白是細胞內儲存多余Fe3+的蛋白,鐵蛋白合成的調節與游離的Fe3+、鐵調節蛋白、鐵應答元件等有關。鐵應答元件是位于鐵蛋白mRNA起始密碼子上游的特異性序列,能與鐵調節蛋白發生特異性結合,阻遏鐵蛋白的合成。當Fe3+濃度較高時,鐵調節蛋白由于結合Fe3+而喪失與鐵應答元件的結合能力,核糖體能與鐵蛋白mRNA一端結合,沿mRNA移動,遇到起始密碼子后開始翻譯(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甘氨酸的密碼子是_____________,鐵蛋白基因中決定“–甘-天-色-”的堿基序列為_____________。(2)Fe3+濃度較低時,鐵調節蛋白與鐵應答元件結合干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抑制了翻譯的開始。(3)若鐵蛋白由n個氨基酸組成,指導其合成的DNA的堿基數遠大于6n,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要改造鐵蛋白分子,將圖中色氨酸變成亮氨酸(密碼子為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過改變DNA模板鏈上的一個堿基來實現,即由___________變為___________。10.(10分)下圖是某DNA分子的局部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寫出圖中序號代表的結構的中文名稱:①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圖中DNA片段中堿基對有________對,該DNA分子應有________個游離的磷酸基。(3)從主鏈上看,兩條單鏈________________;從堿基關系看,兩條單鏈________。(4)如果將14N標記的細胞培養在含15N標記的脫氧核苷酸的培養液中,此圖所示的____________________(填圖中序號)中可測到15N。若細胞在該培養液中分裂四次,該DNA分子也復制四次,則得到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DNA分子和含15N的DNA分子的比例為________。(5)若該DNA分子共有a個堿基,其中腺嘌呤有m個,則該DNA分子復制4次,需要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為________個。11.(15分)圖1表示細胞分裂和受精作用過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圖2是某一生物體中不同細胞的分裂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1中AC段和FG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L點→M點表示________,該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____特點。

(2)圖2中的B圖為_______細胞,對應圖1中的____段。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發生于圖1中的____段。

(3)圖2中A細胞所處的細胞分裂時期是___________。該生物的子代間性狀差別很大,這與____(用圖2中的字母表示)細胞中染色體的行為關系密切。

(4)圖1中與GH段和OP段相對應的細胞中,染色體數目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C【解析】

1、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進行有性生殖產生配子的過程中,位于同源染色體的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獨立遺傳給后代,同時位于非同源染色體的非等位基因進行自由組合。2、由遺傳圖解可知,子二代的表現型比例是4:2:1:6:3,共有16種組合,因此2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B控制有斑點,親本純黑的基因型是AAbb,白色的基因型是aaBB。【詳解】A、由分析可知,2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B、由于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表現為有斑點,BB、Bb控制有斑點,B正確;C、子二代純灰色雄鳥的基因型是Aabb,灰色斑點雌鳥的基因型是AaBB:AaBb=1:2,二者雜交,出現純灰色鳥的比例是Aabb=1/2╳2/3╳1/2=1/6,出現灰色斑點鳥的比例是AaB_=1/2×(1﹣2/3×1/2)=1/3,因此子代新出現的羽毛性狀占1-1/6-1/3=1/2,C錯誤;D、子二代有斑點鳥的基因型是1AABB、2AABb、2AaBB、4AaBb,分解成2個分離定律,AA:Aa=1:2,BB:Bb=1:2,A和B的頻率=2/3,a和b的頻率=1/3,所以自由交配后代A_和B_的比例=2/3×2/3+2×2/3×1/3=8/9,斑點羽毛的比例是A_B_=8/9×8/9=64/81,D正確。故選C。2、C【解析】試題分析:根據題意可知,一頭紅褐色的母牛(AA)生了一頭紅色小牛,則該小牛的基因型一定為Aa而不是aa,由于基因型為Aa的個體中,雄牛是紅褐色,而雌牛則為紅色,所以該小牛的性別為雌性,C正確。考點: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應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的能力。3、B【解析】

促胰液素是人們發現的第一種激素,是由小腸粘膜產生的,進入血液,由血液傳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詳解】A、人類發現的第一種動物激素是促胰液素,A正確;B、小腸分泌的促胰液素通過體液運輸,彌散至胰腺細胞,但不定向,B錯誤;C、促胰液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所以其合成場所是核糖體,C正確;D、小腸黏膜細胞釋放促胰液素通過胞吐作用,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D正確。故選B。4、D【解析】

生物體內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最多有20種,ABC錯誤,D正確。故選D。5、D【解析】22號染色休約由5000萬個堿基單位組成,545個基因共含堿基小于5000萬個堿基,每個基因轉錄時上下游的非編碼區均不轉錄到RNA上,因此就是22號染色體上基因全部轉錄,mRNA分子中堿基之和也小于2500萬個,A錯誤;22號染色體上基因并不一定全部轉錄,B錯誤;DNA聚合酶是DNA復制時起催化作用的,RNA聚合酶是轉錄時起催化作用的,結合位點都在DNA上,C錯誤;由于基因有選擇性表達,在細胞周期中不同時期,mRNA的種類和含量在不斷犮生變化,D正確。【考點定位】染色體與基因的關系及基因的表達【名師點睛】結合題目中22號染色休約由5000萬個堿基單位組成,分析發現22號染色體上約有545個基因的信息逐項分析,易因對染色體和基因的關系及基因的表達過程理解不準確而誤選。6、B【解析】

試題分析:若正常分裂的細胞中有2條Y染色體,則該細胞一定不是初級精母細胞,可能是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或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細胞,①正確;若正常細胞分裂后期有10條染色體,則為減數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②正確;若正常分裂的細胞內基因A和A正在分別移向細胞兩極,則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或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也可能為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③錯誤;DNA具有半保留復制的特點,32P標記的細胞在31P培養液中進行有絲分裂,在第一次分裂后期所有染色體均含有32P標記,④錯誤;所以選B。考點:本題考查細胞分裂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的能力。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a、b減半受精次級精母細胞精細胞等位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31【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減數分裂、伴性遺傳,考查對減數分裂過程、伴性遺傳的理解。解答此題,應明確減數分裂的兩次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變化規律。(1)圖甲a和b分別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圖乙中減數分裂完成之后的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減半;過程c最可能發生受精作用,使之后的染色體數目加倍。(2)圖乙中細胞Ⅰ為精原細胞,則細胞Ⅱ的名稱是次級精母細胞,細胞Ⅲ的名稱是精細胞。(3)果蠅的紅眼基因W、白眼基因w是一對等位基因,細胞分裂過程中,W和w基因的分離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期。(4)果蠅的體細胞中有3對常染色體,有1對性染色體。8、10-4mol/L促進、促進、抑制莖、芽、根【解析】

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中表示生長素濃度對植物根、芽和莖生長的影響,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莖;生長素促進根、芽、莖生長的最適宜濃度分別是10-10mol/L、10-8mol/L、10-4mol/L。圖中曲線表明生長素作用具有兩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詳解】(1)由圖可知,促進植物莖生長的最適宜濃度為10-4mol/L。(2)A點所對應生長素濃度對莖的生長效應為促進生長,對芽的生理效應也是促進生長,但對根的生長效應為抑制生長。(3)據圖分析,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也不同,根最為敏感,其次是芽,莖對生長素最不敏感。【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生長素作用及作用的兩重性,能根據曲線圖理解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特別是曲線下降階段,千萬不要誤認為曲線下降就代表抑制作用。9、GGU…CCACTGACC…核糖體在mRNA上的結合與移動DNA上存在非編碼區CA【解析】

由題意可知,Fe3+濃度較低時,鐵調節蛋白與鐵應答元件結合,阻止鐵蛋白的合成;Fe3+濃度較高時,鐵調節蛋白由于結合Fe3+而喪失與鐵應答元件的結合能力,鐵蛋白可以合成。【詳解】(1)根據核糖體移動的方向可知,甘氨酸的密碼子是GGU,天冬氨酸的密碼子是GAC,色氨酸的密碼子是UGG,因此轉錄出該mRNA的DNA模板鏈是…CCACTGACC…。(2)根據題中信息可知,Fe3+濃度較低時,鐵應答元件可與鐵調節蛋白結合,從而影響核糖體在mRNA上的結合與移動。(3)由于DNA上存在非編碼區,因此DNA上的堿基數遠大于6n。(4)模板鏈上的一個堿基改變,導致色氨酸變成亮氨酸,說明色氨酸的密碼子與亮氨酸的密碼子差一個堿基,即G變成U,說明模板鏈上C變成A。【點睛】DNA的復制的配對方式有A-T、T-A、G-C、C-C,轉錄時的配對方式有A-U、T-A、G-C、C-G,翻譯時的堿基配對方式為A-U、U-A、C-G、G-C。10、胞嘧啶脫氧核糖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一條脫氧核苷酸鏈的片段42反向平行互補①②③④⑥⑧⑨1∶815×(a/2-m)【解析】

分析題圖:圖中①是胞嘧啶,②是腺嘌呤,③是鳥嘌呤,④是胸腺嘧啶,⑤是磷酸,⑦是脫氧核糖,⑧是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⑨是脫氧核苷酸鏈。【詳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圖中①是胞嘧啶,⑦是脫氧核糖,⑧是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⑨是一條脫氧核苷酸鏈。(2)圖示DNA片段有堿基對4對,每一條鏈中都有一個游離的磷酸基,共有2個游離的磷酸基。(3)從主鏈上看,兩條單鏈方向反向平行,從堿基關系看,兩條單鏈互補。(4)N元素位于脫氧核苷酸的堿基上,所以15N位于①②③④⑥⑧⑨中,DNA復制4次,獲得16個DNA分子,其中有2個DNA分子同時含有14N和15N,14個DNA分子只含有15N,所以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DNA分子和含15N的DNA分子的比例為2:16=1:8。(5)若該DNA分子共有a個堿基,其中腺嘌呤有m個,所以胞嘧啶數為(a/2-m),復制4次,共增加DNA分子15個,所以需要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為15×(a/2-m)。【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DNA分子結構的特點,確定圖中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