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節選)》教案及資料_第1頁
《日出(節選)》教案及資料_第2頁
《日出(節選)》教案及資料_第3頁
《日出(節選)》教案及資料_第4頁
《日出(節選)》教案及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日出(節選)》教案及資料

【重點難點提示】

1.了解并掌握有關戲劇文學的常識。

2.學習并體會戲劇劇本在矛盾沖突中表現人物性格,

以個性化的語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點。

3.了解戲劇劇本用文字描繪畫面、表現視覺形象的特

點。

4.揣摩與體會人物富于個性化的語言,學習戲劇通過

人物動作、表情描繪人物性格的手法。

難點

1.仔細揣摩并領會戲劇語言的潛臺詞。

2.欣賞名著名篇中精彩段落的藝術特色。

3.結合有關背景知識,深刻理解作品思想內容。

4.培養并提高閱讀和欣賞戲劇文學的能力。

關于戲劇

一、戲劇和戲劇文學

戲劇,是一種綜合性的舞臺藝術,它把文學、表演、繪

畫、雕塑、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綜合成為-種獨立的藝術樣

式。它借助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手段塑造舞臺藝

術形象,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現實生活。戲劇文學,即戲劇

劇本,是舞臺演出的基礎,是戲劇的主要組成部分,直接決

定著戲劇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戲劇文學具有兩重性。一方面,

它作為文學作品,除應當具備一般敘事性作品共同的要求,

諸如塑造典型形象,揭示深刻的主題,以及結構的完整性等

等外,還應當具有獨立的欣賞(閱讀)價值。另一方面,它

作為戲劇演出的基礎,只有通過演出,才能體現出它的全部

價值,因此,它又要受到舞臺演出的制約,必須符合舞臺藝

術的要求。

二、戲劇劇本的構成

戲劇劇本通常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劇作家的舞臺提示,

內容包括人物表、時間、地點、布景、服裝、道具以及人物

臺詞的心理情緒、動作、上下場等等;一是人物自身的臺詞,

包括對話(對唱)、獨白(獨唱)、旁白(旁唱)等。

三、戲劇劇本的特點

第一,劇本的結構必須遵循空間和時間高度集中的原

則。劇本不像小說、散文那樣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由于舞臺條件和演出時間的限制,劇本篇幅不能過長,人物

不能過多,場景變換不能過多,它要求時間、人物、情節、

場景必須在高度集中的場面和場景中展開。戲劇情節劇本中

通常用“幕”和“場”來表示段落和情節。“幕”指情節發

展的一個大段落。“一幕”可分為幾場,“一場”指一幕中發

生空間變換或時間隔開的情節。

第二,劇本必須有集中、尖銳的矛盾沖突。戲劇是反映

現實生活中的矛盾沖突的,是通過表現矛盾沖突來展開情節

和塑造人物,并且要以矛盾沖突作為情節發展的主要線索。

因此,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古今中外一切優秀的戲劇文

學,總是集中地反映了社會生活中的某種矛盾。戲劇沖突是

社會矛盾的反映,有它-定的發展變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構

成了劇本的情節結構。-般說,劇本的情節結構可以分為開端、

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開端起著介紹人物關系和揭示矛

盾沖突的作用;發展指矛盾沖突向前發展;高潮是矛盾沖突

發展到了頂點,并出現急劇轉化的局面,主要人物的性格和

劇本的中心思想都得到充分的表現;結局是情節發展的必然

結果,也是矛盾沖突的解決。有的多幕劇在第一幕之前還有

序幕,介紹時代背景、人物來歷和劇情發展的原因;結尾之

后還有尾聲,對劇本的思想內容作些提示,引起人們的聯想

和展望。劇本中的矛盾沖突大體分為發生、發展、高潮和結

尾四部分。演出時從矛盾發生時就應吸引觀眾,矛盾沖突發

展到最激烈的時候稱為高潮,這時的劇情也最吸引觀眾,最

扣人心弦。

第三,劇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語言和動作來表現自己

的性格。在戲劇文學中,故事的發展、人物性格的揭示以及

劇作家對人物事件的評價和態度,一般都依靠人物的對話來

完成。因此,戲劇的語言既要有高度的個性和充分的表現力,

還要精練有力,簡潔清晰,便于激發人們的想像,同時還應

生動,字字句句都能打動觀眾的心弦,引起共鳴。

劇本的語言包括臺詞和舞臺說明兩個方面。

劇本的語言主要是臺詞。臺詞,就是劇中人物所說的話,

包括對話、獨白、旁白。獨白是劇中人物獨自抒發個人情感

和愿望時說的話;旁白是劇中某個角色背著臺上其他劇中人

從旁側對觀眾說的話。劇本主要是通過臺詞推動情節發展,

表現人物性格。因此,臺詞語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現人物的性

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簡練明確,要口語化,

要適合舞臺表演。

舞臺說明,又叫舞臺提示,是劇本語言不可缺少的一部

分,是劇本里的一些說明性文字。舞臺說明包括劇中人物表,

劇情發生的時間、地點、服裝、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

動作、上下場等。這些說明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展開戲

劇情節發展有一定的作用。這部分語言要求寫得簡練、扼要、

明確。這部分內容一般出現在每一幕(場)的開端、結尾和對

話中間,一般用括號(方括號或圓括號)括起來。

四、戲劇沖突與人物性格的關系

戲劇沖突與人物性格應該相互依存。一方面,人物性格

要按照矛盾沖突的不斷發展而逐步明朗化,以顯示其個性的

特點;另一方面,矛盾沖突又要以塑造人物個性、人物性格

特征來表現和發展,從而表現作品的主題。

[4]

[5]

五、戲劇的語言

戲劇的語言包括臺詞和舞臺說明。戲劇語言有五個特

色:一是動作性;二是個性表現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潛

臺詞;五是動聽上口,淺顯易懂。

六、戲劇的分類

1.按照表現形式,可以分為話劇、詩劇、歌劇、舞劇、

啞劇等。

2.按照內容性質,可以分為悲劇、喜劇和正劇。(正劇,

就是能反映悲、喜等思想感情思想變化的戲劇。)

3.按照題材所涉及的方面,可以分為現代劇、歷史劇、

神話劇、科學幻想劇童話劇、兒童劇。

4.按照篇幅規模,可以分為多幕劇和獨幕劇。

5.按照演出場合,可分為舞臺劇、廣播劇、電視劇等。

【重點難點點撥】

一、需要掌握的字的讀音

囁嚅(nir)蕭條(xiāo)躊躇(chuch)凄(qī)楚

咳嗽(su)周濟(j)親戚(qī)獰(nng)笑

爆發(bo)豈有此理(qǐ)半晌(shǎng)存蓄(x)

懼怕(j)憤慨(fnkǎi)瞅(chǒu)庶務(sh)

二、掌握下面的多音多義字

省(shěng)省市當(dāng)應當咽(y)哽咽

(xǐng)反省(dng)典當(yān)咽喉

(yn)吞咽

行(xng)行李分(fēn)分開難(nn)困難

(hng)排行(fn)分外(nn)難民

便(bin)方便還(hi)還是暈(yūn)暈倒

(pin)便宜(hun)還錢(yn)黃暈

累(li)果實累累惡(ě)惡心著(zhāo)著數

(lěi)積累()惡毒(zho)著涼

(li)勞累(w)憎惡(zhe)走著

(zhu)衣著

重(chng)重生作(zuō)作坊少(shǎo)多少

(zhng)重量(zu)工作(sho)少年

三、辨析下面的形似字

四、詞語積累

囁嚅:口動,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蕭條:①寂寞冷落,草木凋零,沒有生氣。②經濟危機

之后出現的生產停滯、物價低落、商業萎縮的不景氣景象。

躊躇:拿不定主意,猶豫不決。

凄楚:凄慘痛楚;凄涼悲哀。

周濟:對貧困的人在物質上給予幫助。

世故:處世經驗;(處事待人)圓滑,不得罪人。

呆若木雞:呆得像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訝而發

愣。

庶務:舊時指機關團體內的雜項事務;舊時指辦理雜項

事務的人。

五、作者簡介

曹禺(1910~1996),現、當代劇作家。原名萬家寶,字

個石,祖籍湖北潛江,生于天津一個封建官僚家庭。從小愛

好文學和戲劇,讀了不少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1922年入天

津南開中學,參加南開新劇團,演出中外劇作,顯示了表演

才能,并廣泛涉獵新文學作品,開始寫作小說和新詩。1928

年考入南開大學政治系。1930年轉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

廣泛接觸歐美文學作品,深為古希臘悲劇作家及莎士比亞、

契訶夫等人的劇作所吸引,同時也陶醉于中國的傳統戲劇藝

術。經過長期的學習和醞釀,他于1933年創作了第一部成

功的話劇《雷雨》。這部話劇暴露了具有濃厚封建性的資產

階級家庭的腐朽和罪惡,揭示了舊制度必將滅亡的歷史趨

勢,以高度的藝術成就和現實主義的藝術力量震動了當時的

戲劇界,標志著中國話劇藝術開始走向成熟,成為幾十年來

最受觀眾歡迎的話劇之一。

1933年大學畢業后,曹禺入清華研究院當研究生,專事

戲劇研究。翌年到天津河北女子師范學校任教。1935年寫成

劇本《日出》,深刻解剖了30年代中國的都市生活,批判了

那個“損不足以奉有余”的罪惡社會,曾獲《大公報》文藝

獎。它與《雷雨》前后輝映于劇壇,奠定了曹禺在中國話劇

史上的地位。1936年曹禺任教于南京戲劇專科學校,寫了他

惟-的涉及農村階級斗爭的劇作《原野》。抗日戰爭爆發后,

曹禺隨校遷至四川,編輯戲劇刊物,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

協會理事和電影廠編劇等職。著有《全民總動員》(合寫)、《正

在想》、《蛻變》、《鍍金》等劇本,創作有淳厚清新、深沉動

人的優秀劇作《北京人》,并將巴金的小說《家》改編成劇

本,還譯有《羅密歐與朱麗葉》等。1946年赴美國講學,翌

年初回國,任上海文華影業公司編導,發表劇本《橋》,寫

了電影劇本《艷陽天》,由他導演攝成影片并上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曹禺廣泛參加國內外的多種社

會和文化交流活動,曾赴各地工廠、農村參觀訪問。歷任北

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中央戲劇

學院名譽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等職。他創作了話劇《明

朗的天》(獲全國第一屆話劇觀摩演出劇本一等獎)、歷史劇

《膽劍篇》、(執筆)、《王昭君》,出版有散文集《迎春集》

及《曹禺論創作》、《曹禺戲劇集》等。他的一些劇作已被譯

成日、俄、英等國文字出版。

[4]

[5]

六、關于《日出》

話劇《日出》是曹禺的代表作之-,是繼《雷雨》之后的

又-杰出的多幕劇。劇作以現代都市生活為背景,揭露了黑暗

的舊社會的腐朽與墮落,并預告了這樣的社會必將走向滅

亡,光明-定要到來的歷史命運。全劇沒有絕對意義上的主要

人物和情節,只以交際花陳白露和聚集在她周圍的各種人物

的活動為線索,通過她的經歷來演出-個故事。劇情以陳白露

的活動為主線展開,通過一個個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無情

地批判了舊中國那種“損不足而奉有余”的極端不合理的社

會制度,展現了黑暗已到極點、曙光即將到來時的社會景象,

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都市社會種種光怪陸離的社會形

態,暴露了其丑惡腐朽的本質,它稱得上是30年代中國都

市社會的一面鏡子。全劇結構完整,人物性格鮮明,多采用

象征手法,劇末以打夯工人的夯歌和日出作為對光明未來的

召喚和預言。

七、寫作背景

在創作《日出》之前,作者曾冒著危險,忍受著屈辱深

入到社會下層最污濁的角落觀察生活、搜集素材。在這個過

程中,他為舊中國大都市的黑暗糜爛的生活所激憤。他說:

“一件一件不公平的血腥的事實,利刃似地刺進了我的心,

逼成我按捺不下的憤怒。”“我忍耐不下了,我渴望著一線陽

光,我想太陽我多半不及見了,但我也愿望我這一生里能看

到平地一聲巨雷,把這群盤據在地上的魑魅魍魎擊個糜爛,

哪怕因而大陸便沉為海。”作者懷著這樣的激憤,創作了《日

出》。在《日出》中,作者通過一個個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

無情地批判了舊中國那種“損不足而奉有余”的極端不合理

的社會制度,展現了黑暗已到極點、曙光即將到來時的社會

景象。

八、文章主旨

課文以本世紀3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社會為背

景,通過窮困潦倒的大豐銀行小職員黃省三和代表封建資本

家的襄理助理李石清和經理潘月亭的種種糾葛以及錯綜復

雜的矛盾沖突,揭露了以李石清、潘月亭為代表的封建資本

家腐朽、偽善、兇殘的階級本性,鞭撻了黑暗的舊社會。

九、結構分析

課文是第二幕的節選。雖然只是截取了全劇的一個片

段,但情節卻有著相對的完整性,主要出場人物有黃省三、

李石清、潘月亭和王福升。戲劇的沖突、人物性格的塑造,

都是十分成功的,使我們能夠從中清楚地看到舊時代的影

子。課文中的戲劇沖突是圍繞著小職員黃省三和銀行襄理李

石清而展開的,矛盾從產生、發展、高潮到結局,脈絡十分

清晰。

按照故事情節的發展,全文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開始至“你看你這個麻煩勁兒,走就走得啦”),

是故事的產生階段,人物間矛盾的產生是由于黃省三被銀行

開除因而來找李石清求情,可是李石清卻對黃省三十分冷

漠。人物剛一出場,對話僅僅幾句,人物的性格和人物間的

沖突就有所凸現。黃省三上場是“膽小地”,說話是吞吞吐

吐的,“無力的”,只是一味地哀求,可以看出他性格是十分

懦弱的。而李石清呢,則是“冷冷地”、“煩惡地”對黃省三

進行斥責嘲諷,對黃省三的遭遇一點也沒有同情之心,從他

的話語可見他的冷酷無情。由黃省三的臺詞中可以看出,銀

行把他辭退之后,他已經到了無路可走的地步:“銀行現在

不要我,等于不叫我活著。”他是因為“實在沒有路走”才

來向李石清求情的。黃省三“在銀行沒做過一件錯事……一

天干到晚”,就連李石清都說黃省三是個“好人”,是“安分

守己的”,他被銀行辭退不是工作原因,而是因為沒有后臺

給撐腰。對黃省三這樣的老實人,李石清是十分看不起的,

對他在銀行工作了幾年竟沒有任何積蓄,沒有想方設法去撈

油水感到不解,認為他是傻子,并把他當成狗。面對李石清

的蔑視,黃省三只是一味地苦苦哀求。人物間的矛盾一展開

就讓人感覺到是那樣的不可協調。

第二部分(從“長長地嘆-口氣”至“拼命我也得活下去

啊”),是故事的發展階段。人物間矛盾的發展是李石清給走

投無路的黃省三指出“三條出路”:第一是“拉洋車”,第二

是去“到街上要(飯)”,第三是去偷。為了充分地表現人物的

性格,作者多次使用潛臺詞,這樣便產生了突出的戲劇效果。

對于一個疾病纏身、體弱不堪的小職員,這哪里是什么“出

路”?簡直就是把黃省三推上絕路。果然,當黃省三表示自己

干不了李石清所說的三件事時,李石清竟然“憤慨地”說什

么“你簡直就是個大廢物”,“這個世界不是替你這樣的人預

備的”。這一大段臺詞,充分地暴露了李石清陰險卑劣的思

想性格。最后,他竟然“魔鬼般地獰笑著”讓黃省三去跳樓

自殺。人物間的矛盾變得更加激化,李石清的性格塑造更趨

鮮明,給人留下深刻的象。這個劇本的戲劇說明在語言使用

上可以說是惜墨如金,但就是這寥寥數字卻對人物形象的塑

造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一點是特別值得注意的。

[4]

[5]

第三部分(從“左門大開”至“你們的心簡直比禽獸還不

如”),是故事的高潮部分。矛盾的高潮是由潘月亭的上場而

展開的。作為銀行的經理,潘月亭在這個場次出場的時間雖

然不長,對話也很少,但在展開戲劇沖突上卻是一個重要的

人物。從他一出場就可以看出:李石清只不過是他的一條走

狗,完全是秉承他的旨意來辦事的。在人物塑造上,作者是

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很下了一番功夫的。在對待黃省三的態

度上,潘月亭比李石清更加兇狠殘忍,毫無人性,他的話不

多,但從他嘴里一次次罵出的“滾”字就可看出他殘忍暴戾

的性格。作者對李石清和潘月亭這兩個人物的塑造可以說是

相互映襯,相得益彰的。面對冷酷無情的潘李二人,黃省三

由絕望而憤怒,在他看來自己反正只有死路一條了,不如拼

死把長期積壓在自己心中的怨恨全都抒發出來。黃省三一反

唯唯諾諾謹小慎微的性格,變得慷慨激昂起來,他的一大段

臺詞把全劇推向了高潮。黃省三對潘李二人的控訴,可以說

是作者借黃省三之口對萬惡的封建社會的控訴,處在社會底

層的黃省三過的是怎么樣的生活呢?讓我們看看黃省三是怎

么說的吧:“你們給我一個月不過十三塊來錢,可是你們左

扣右扣的,一個月我實在領下的才十塊二毛五。”細算一下,

竟有百分之二十的收入被克扣掉了!為了這可憐的十塊二毛

五,“我整天地寫,整天給你們伏在書桌上寫;我抬不起頭,

喘不出一口氣地寫;我從早到晚地寫;我背上出著冷汗,眼

睛發著花,還在寫;刮風下雨,我跑到銀行也來寫!”這簡

直是沒日沒夜、沒命地為銀行賣命。可他得到的是什么呢?

是“五年的工夫”竟成了“幾根骨頭,一個快死的人”了,

可為了孩子,他還要為銀行去賣命。但是就連這點要求,都

被徹底地拒絕了。他在饑寒交迫痛苦不堪的生活中苦苦掙

扎,卻被逼得連一點活路都沒有。再看看潘月亭過的是怎么

樣的生活,大白天的,他不到銀行去上班,而是陪著一群有

錢有閑的人在打麻將,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作者在這部劇

作中想要告訴人們,黃省三的悲劇絕不是個人之間的恩怨造

成的,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是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的。

第四部分(從“這個混蛋,還不給我滾出去”至“福升把

黃省三拖下去”)是故事的結局。故事的結局是顯而易見的,

在一個強權社會里,一個弱者的反抗顯得是那么的蒼白無

力,當黃省三抓住潘月亭的衣服時,潘月亭只是一拳下去,

黃省三立刻暈倒在地,被無情地當作一條狗拖了下去。

十、寫作特色

1.對話個性化

人物語言不僅符合人物的身份,而且隨著劇情的發展和

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作者在用詞和語氣處理上,也都相應

地有所變化。比如黃省三與李石清的對話,黃省三一上臺就

是“膽小的”,說話“無力的”,吞吞吐吐,只知道一味地向

李石清求情,即使在遭到李石清的諷刺、挖苦和嘲笑后也不

敢反抗,仍然向殘忍惡毒的李石清苦苦乞求,“我求求您,

您行行好”一類的話始終掛在嘴邊,“就是累死我,我也心

甘情愿的。”這些話語與黃省三懦弱的性格是相吻合的。隨

著劇情的進一步發展,潘月亭更加惡毒殘忍的對待黃省三使

黃省三終于忍受不住屈辱,由原先的懦弱變得敢于反抗,“我

現在不怕你們啦!我不怕你們啦!我太冤了,我非要殺了--”

此時的語言一改哀求的口吻,勇敢地進行反抗,用詞和語氣

前后有很大的變化,把他當時的痛苦、憤恨、失望的心情表

現得淋漓盡致,也充分顯示出代表封建資本家的李石清與潘

月亭殘酷惡毒的階級本性。又如潘月亭一上場,“滾開!”“滾,

滾,快滾!”一連串的“滾”字充分暴露了他殘忍、暴戾、

惡毒的本性。

2.緊湊集中的戲劇結構

課文只是截取了全劇的一個片段,出場的人物并不多,

但故事結構卻有著相對的完整性,緊湊集中。作者巧妙地運

用了白描的表現手法,把矛盾和現實交織起來,推動劇情的

發展。黃省三的懦弱、李石清的殘酷、潘月亭的暴戾以及這

些人物間復雜的關系使劇情緊湊,起伏跌宕,吸引讀者,同

時具有深刻廣泛的社會意義。

十一、探究活動

《日出》是曹禺先生創作的優秀話劇劇本之一,是一部

杰出的現實主義悲劇。在這個劇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藝術才能

深刻的描繪了舊制度必然崩潰的圖景。對于走向沒落和滅亡

的階級給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擊。劇作震動了當時的戲劇

界。試搜集曹禺先生的其他戲劇作品的相關資料并對現實主

義悲劇作研究性學習。

研究方法:

(1)應從社會情況探究“現實主義悲劇”產生的原因。

(2)應理清它產生、發展的過程。

(3)應重點探究現實主義悲劇的代表作品,簡述他們的創

作情況。

(4)在研究具體作家作品的基礎上,綜合分析現實主義悲

劇的內容和藝術特點。

十二、課后練習題解答提示

(一)本題旨在引導大家通過對尖銳集中的戲劇沖突的分

析,認識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生活現實和社會矛盾,理解作者

對社會生活、社會矛盾的見解和態度,從而深刻地把握人物

的性格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