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第二課時教案_第1頁
《蜀道難》第二課時教案_第2頁
《蜀道難》第二課時教案_第3頁
《蜀道難》第二課時教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蜀道難》第二課時教案

蜀道難,是樂府舊題,作者李白。詩中內容多以山川之險言蜀道之難。詩歌充

分顯示了詩人的浪漫氣質和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復習提問】

以第一段為例,說說詩人展開了那些藝術想象,奇在何處?明確:

在第一段中,詩人展開的藝術想象有對蜀王開國的遙想,有對“五丁開山”的

敘述,有對蜀道山高水急的描繪。詩人善于借助歷史傳說和神話故事展開想象,給

“蜀道難“的命題增添了神秘色彩;還運用了夸張手法,夸大險情,令人觸目驚心;

此外,還用飛鳥猿猱來做陪襯,寫他們無計可施,來反襯人行的艱難。由于想象豐

富和寫法獨特,就創造出了一個“奇之又奇”的藝術世界

【導入新課】(略)

【教學目標】

一講解詩歌二三段,繼續鑒賞其藝術手法。

二分析詩歌主題。

三鑒賞全詩藝術手法

【自學探究】(承上課時)

A詩歌后面兩段,詩人怎樣表現蜀道的雄奇險峻?

明確一:從環境險惡的角度烘托蜀道之難。

(問題分解:詩人給這個“畏途”營造怎樣的氣氛?)

明確:

“悲鳥號古木,子規啼夜月。”使人聞聲失色,渲染旅愁和蜀道上

悲涼荒寂的環境氣氛,有力地烘托蜀道之難。

明確二:從風光奇險的角度寫蜀道之難。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笨滹椛椒逯?,絕壁之險,渲染驚險

的氣氛。

明確三:從現實的角度寫蜀道之難。

劍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化為狼與豺

殺人如麻

(問題分解:這一段包括哪些內容?聯系時代背景說說詩人這樣寫的意圖。)

明確:

突出劍閣的險要,易守難攻,歷史上在此割據稱王不乏其人。從而引出對政治

形勢的描寫,化用張載的語句,勸人引以為戒,警惕戰亂發生。揭露蜀中豺狼的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既寫猛獸,又影射政治兇煞,一語雙關。唐寶初年,太

平景象的背后正潛伏著危機,作者這樣寫是要提醒人們注意世事、時局,表明對國

事的憂慮與關切。B“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這句詩有什么含義?它出現了三

次,有什么作用?

明確:

極言蜀道之險,由秦入蜀之難,須嚴防野心家據險而叛。

詩人創造性地繼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見的反復形式,由此而形成了一個以主旨句

貫穿全詩,內容層層深入的格局。

開頭一句,領起全文,嘆蜀道之高,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調。中間一

句,嘆蜀道之險,強調主旋律,把詩歌推向高峰。

結尾一句,嘆蜀中戰禍之烈,照應題目、開頭,給人強烈的感嘆。C分析詩

歌主題

明確:

詩人以奇譎的想象、奔放的語言、雄健的筆調生動地描繪了由秦入蜀道路上

奇麗驚險的山川景色。既寫出來蜀道的艱險,又暗示了人生旅程的艱難,并寄托了

對國事憂慮和擔心之情。

D總結詩歌藝術特色

明確:

善于把想象、夸張和神話傳說融為一體,豪放飄逸。

1神話傳說:五丁開山、六龍回日

——寫出歷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險阻。

2虛寫映襯:黃鶴不得飛渡、猿猱愁于攀緣

——映襯人行走難上加難。

3摹寫神情、動作(細節):捫星辰、仰脅息、撫膺長嘆

——步履艱難、神情惶悚,困危之狀如在眼前。

4借景抒情

——使人聞聲失色,渲染旅愁和蜀道上悲涼荒寂的環境氣氛,有力地烘托蜀道

之難。

5運用夸張

——夸飾山峰之高,絕壁之險,渲染驚險的氣氛

E說說《蜀道難》所體現的浪漫主義特色

明確:

(一)浪漫主義的特點之一是神話傳說,《蜀道難》充份體現了這一特點。

(二)浪漫主義的特點之二是想象瑰麗,《蜀道難》也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

(三)浪漫主義的特點之三是夸張大膽,感情強烈,《蜀道難》也充分體現了這

一特點。

【精講點撥】(略)

【課堂反饋】

閱讀擴展,回答問題

送友人入蜀(李白)

見說蠶從路,崎嶇不易行。

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

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

升沉應已定,何必問君平。

(君平:漢代的隱士,后來在成都占卜算命為生)

1比較《蜀》詩與《送》詩的異同點。

明確:

相同點:都是寫蜀道的驚險難行,都是借景抒情。

不同點:(1)體裁不同:《蜀》詩是樂府古題,《送》詩是五言律詩。(2)主旨

不同:《蜀》詩是借蜀道的高危,對國家某種命運

的關注;或對友人的一片深情?!端汀吩娛墙枋竦赖钠D險,表達詩人對友人的`

規勸,說明仕途的艱險,不要過于追求仕途功名。

(3)藝術風格不同:《蜀》詩雄放飄逸,《送》詩清新俊逸。2頸聯中的

“籠”字是評家所稱道的“詩眼”,寫得生動、傳神,含意豐滿,表現了多方面的

內容。請你說說它包含哪些內容?明確:

第一:“籠”字準確地描畫了棧道林蔭是由山上樹木朝下覆蓋而成的特色。

第二:與前面的“芳樹”相呼應,形象地表達了春林長得繁盛芳茂的景象。

第三,“籠秦?!迸c對句的“繞蜀城”,字凝語煉,恰好構成嚴密工整的對偶

句。

【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