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泵操作規程9篇_第1頁
下泵操作規程9篇_第2頁
下泵操作規程9篇_第3頁
下泵操作規程9篇_第4頁
下泵操作規程9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下泵操作規程9篇1【第1篇】fy型液下泵操作規程

一、啟動前注意事項:

1、初次啟動或檢修后啟動前必須檢查電機的轉動方向,從電機端看下應為順時針方向旋轉;

2、泵體葉輪部分應浸入介質中;

3、檢查軸承腔內黃油的加注量,一般為油腔的1/2-1/3為宜;

4、盤動聯軸器,應感覺輕重均勻,無卡澀現象,否則不能啟動;

5、關閉泵出口閥門及壓力表,必要時對填料密封通冷卻水。

二、啟動與運轉:

1、接通電源開關,設備啟動,打開壓力表,緩慢開啟出口管閥門投入運行;

2、運行中設備各軸承溫度≤750c,必要時更換或補充軸承腔內油脂;

3、隨時檢查設備運行狀況,發現雜音、振動、發熱等異常現象應立即停車處理。

三、停車:

應先慢慢關閉出口閥門,然后停電機,關閉壓力表。

【第2篇】高溫濃硫酸液下泵安全操作規程

1、目的

將循環酸槽內的硫酸輸送至干燥塔、吸收塔內對爐氣進行干燥,對轉化后的氣體進行吸收產生成品硫酸。

2、適用范圍

硫酸液下泵進口至出口(含電機、啟動箱)。

3、操作規程

3.1、灌酸前酸泵循環槽內的瓷渣、填料等雜物一定要清理干凈;

3.2、檢查泵的運轉部分是否靈活,周邊有無滴漏痕跡;

3.3、關閉泵出口閥,然后啟動,調節出口閥到所需電流;

3.4、運行正常后,再觀察管道有無滴漏,方可離開現場。

4、泵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4.1、泵啟動前液面必須高于泵體中心線300mm以上,泵正常工作后,液面必須高于泵吸入管吸入口300mm以上;

4.2、若發現泵軸承發熱,電機過載、流量不足,泵體振動情況后立即通知有關檢修人員到場進行判斷處理。

【第3篇】jhb型高溫濃流酸液下泵操作規程

1.啟動

1.1安裝前用手盤動聯軸器,檢查是否有摩擦現象,以轉動輕松自如為正常,并空轉電機檢查轉向是否與泵轉向一致,方向一致后方可進行下一步的操作,嚴禁反轉和空轉。

1.2泵底座固定之前應進行調整,確保泵垂直安裝,然后才可將泵底座固定,同時注意出液管的重量不能由出液管承擔,以免造成零部件負荷過重而損壞。

1.3開車前液面必須高于最低液位線,泵最低啟動液位必須高于泵體中心線300mm以上,泵正常工作后液面必須高于泵吸入管吸入口300mm以上。吸入口距離槽底尺寸大于300mm。

1.4開車前,應先關泵出口閥門再開車,電機轉向與泵標定轉向一致后慢慢開啟泵出口閥門,達到所需流量,泵正常運行。

1.5在新系統中使用jhb型泵時,在開機前應清理循環槽和管道,檢查所輸送介質中不能含有雜質顆粒,避免磚屑、填料、焊渣等雜物吸入泵內,否則開機后,雜質會進入軸套、襯套間隙,使軸抱死。

1.6泵運轉平衡,無強烈振動、噪音低、電流不得超過額定范圍,軸承溫度不超過65℃為正常。

1.7發現泵有不正常現象時應停車檢查,待正常后方可繼續運行。

1.8檢查軸承,經常加油,使之保持有足夠的干油,若發現軸承有異常時,應及時更換軸承。

1.9發現聯軸器有損壞時,應及時更換聯軸器,若不是全套聯軸器更換,僅更換部分零件,則在更換時要在彈簧與齒之間沙涂滿干油,護罩也要裝滿干油。

1.10發現泵電流突然升高,應及時切斷電源,由此可說明泵襯套、軸套、密封環已損壞,應拆泵進行檢查,同時更換軸套、襯套、密封環等。

1.11保持酸泵、電機外部的清潔,用水沖洗時,應防止電機受潮,沖洗后用布擦凈水跡。

2.停泵

2.1停車前先關泵出口閥門,再停車,以防止液體回流擊壞泵零件。

2.2如果運轉中忽然斷電,應立即關閉出口閥門和電源。

3.泵可能發生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原因解決辦法泵不出液體葉輪流道、吸入管、出口管堵塞

反轉

要求揚程大于泵揚程1、清理管路系統

2、改變轉向

3、改選泵流量不足1、葉輪口環腐蝕和過流件嚴重磨損

2、葉輪流道等部位有雜物堵塞

3、需要揚程大于該泵揚程1、更換損壞零件

2、清除雜物

3、改換高揚程泵電機過載流量超過額定范圍

機械磨損嚴重閥門調節

停車調整、維修軸承發熱傳動部分不同心

軸承缺油

軸承損壞校正中心

適量加油

更換軸承泵有異常或振動1、襯套、軸套磨損

2、葉輪流道堵塞或損壞失去平衡

3、泵軸與電機軸不同心

4、緊固部件松動1、更換軸套、襯套

2、清除堵塞物或更換葉輪

3、校正中心

4、緊固聯接部件

【第4篇】耐腐蝕液下泵安全操作規程

1.啟動:

1.1檢查軸承處,應有足夠的(通常為油腔1/3~1/2為宜)潤滑油脂,以免軸承過熱。

1.2盤動聯軸器,檢查泵內有無磳擦聲和雜物,以便消除。

1.3檢查電機轉向是否正確。

1.4關閉出口管路上的閘閥及壓力表,打開密封冷卻水。

1.5開啟電動機,開壓力表,慢慢打開出口管閘閥到所需要的位置,直至正常運轉。

2.運轉:

2.1注意軸承盒加油,軸承溫升不能超過75℃。

2.2

如發現各種不正常聲音或現象,都應停車檢查。

3.停機:

3.1慢慢關閉出口閘閥,停止電動機,關閉壓力表。

3.2關閉密封處冷卻水。

3.3長期停車時,將泵卸水,清理重裝,妥善保管。

【第5篇】篩下泵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上班前應休息充分,認真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接班檢查交接班記錄,了解上班設備安全狀況,按技術操作規程對設備、環境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接班作業。

2、盤車不準站在運行方向正面,不準跨越和靠近運轉設備,檢查和擦洗設備人與運轉部位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準在運轉設備旁打鬧,上下鐵梯要當心。

3、檢查、維護設備時嚴格執行斷電掛牌制度,不準用濕手操作電氣設備或將水沖在電氣設備上,嚴禁在電機上烘烤東西。

4、各種防護裝置必須完好無損,嚴禁打空泵,根據礦量及時調整。

5、按規范填寫好崗位記錄,做好場地、設備的“5s”保潔工作。

【第6篇】地下泵房安全操作規程

1、開車前應仔細檢查潤滑部位油量是否合適,各泵類螺栓是否緊固,是否有漏料現象,管道是否暢通及管路磨損情況和閥門位置是否正確,輪式三角帶的松緊、傳動部位的間隙是否合適。

2、水泵開車前首先盤車,確認泵無故障后關閉排水閥門,向泵內注滿水,無氣后啟動電機。

3、螺桿泵運轉中應經常檢查連接是否良好,給水量和排泥量是否正常,電機溫度和電流是否在額定范圍內,聲響是否正常,發現有異常聲響及時處理。

4、停車后應及時清理現場衛生,保證無污、無油、無礦漿,保持衛生良好。

5、水泵嚴禁開倒車,以免超負荷瞬間燒毀電機。

【第7篇】耐腐蝕液下泵操作規程

1.啟動:

1.1檢查軸承處,應有足夠的(通常為油腔1/3~1/2為宜)潤滑油脂,以免軸承過熱。

1.2盤動聯軸器,檢查泵內有無磳擦聲和雜物,以便消除。

1.3檢查電機轉向是否正確。

1.4關閉出口管路上的閘閥及壓力表,打開密封冷卻水。

1.5開啟電動機,開壓力表,慢慢打開出口管閘閥到所需要的位置,直至正常運轉。

2.運轉:

2.1注意軸承盒加油,軸承溫升不能超過75℃。

2.2如發現各種不正常聲音或現象,都應停車檢查。

3.停機:

3.1慢慢關閉出口閘閥,停止電動機,關閉壓力表。

3.2關閉密封處冷卻水。

3.3長期停車時,將泵卸水,清理重裝,妥善保管。

【第8篇】抽放瓦斯工技術下泵安全操作規程

第1條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

第2條必須熟悉瓦斯泵的結構、性能。

第3條瓦斯泵司機負責泵的開停和日常維護管理及運行參數的調整、記錄工作,并定時向通風區調度匯報。

第4條啟動前檢查泵站各種閥門、基礎、機電設備、瓦斯管路、供水系統及附屬裝置,保證完好。

第5條用手轉動泵輪1~2周,要求泵內應無障礙物。

第6條先啟動供水系統,開關有關閥門保證水位達到規定要求。

第7條瓦斯泵的啟動順序:

1、關閉進氣閥門,打開出氣閥門;

2、開啟抽放泵;

3、緩緩開啟進氣閥門;

4、調節各閥門,使瓦斯泵正負壓達到合理要求。

第8條瓦斯泵啟動后,各種參數每小時觀測一次,并監聽瓦斯泵的運轉聲。

第9條瓦斯泵的停機操作順序:

1、關閉進氣閥門,使瓦斯泵運轉35分鐘;

2、操作電氣系統,停止瓦斯泵運轉;

3、停止供水,將管路和設備中的水放凈。

第10條必須堅守崗位,實行現場交接班,交接班時要對所有設備進行檢查和交接,并履行臺帳簽字手續。

本工種存在危險因素及防范措施

第14條本工種存在危險因素是:操作方法不當造成觸電和泵件傷人

第15條操作電器設備時,必須穿戴絕緣鞋和絕緣手套,注意檢查泵件連接處,以免串出傷人。

【第9篇】地下泵房:安全操作規程

1、開車前應仔細檢查潤滑部位油量是否合適,各泵類螺栓是否緊固,是否有漏料現象,管道是否暢通及管路磨損情況和閥門位置是否正確,輪式三角帶的松緊、傳動部位的間隙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