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說明二零三_第1頁
設計說明二零三_第2頁
設計說明二零三_第3頁
設計說明二零三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場地平整工程設計說明一.工程概況1、項目概述受業主委托,對“廣糧項目地塊排水渠遷改工程”進行場地平整設計,工程設計地點位于xx市xx區xx鎮xx工業區xx三村,東鄰xx大橋,南接河域,西側平整地塊及北側田地。用地面積為:10384m2,其土地規劃功能為住宅樓為主。通過平整場地設計,充分利用原地形的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對用地的目的與要求和平面規劃相協調,使該用地與四周環境之間有合理關系。本項目范圍本項目范圍(圖1-1項目地理位置圖)本項目用地范圍呈規則長方邊形分布,擬平整范圍總面積約10384m2。該地塊現狀大部分為高低不平地塊,原地面標高在2.7~5.7m之間。2、設計依據委托方提供的“地塊紅線圖”(電子版)。地形圖3、采用的規范和標準(1)《xx市1:500、1:1000、1:2000地形圖圖式》xx市規劃局1996年5月發布;(2)《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版);(3)《城市用地豎向規劃規范》(CJJ83-99);(4)《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5)《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6)《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11(7)《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50288-99(8)《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2011版)(9)《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10)《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J15-31-2003(11)xx市建設委員會《關于規范市政工程文明施工圍蔽設施的通知》(12)xx市建委關于進一步規范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圍蔽的通知(穗建質[2008]1008號)(13)其它現行有關的國家、省、市頒布的規范、規定。4、工程現狀及照片:本項目位于xx市xx區xx鎮xx工業區xx三村,東鄰xx大橋,南接河域,西側平整地塊及北側田地。用地面積為:10384m2,場地現狀為空地,四周除東南邊有居民樓外,均是平整地。二.場地平整設計1、總體設計原則根據建設用地特點,綜合考慮場區規劃、布置、施工、造價、景觀及與周邊道路、排水設施協調等因素,為使工程具有較好的社會、經濟及環境效益,針對本項目實際情況,擬定工程總體設計原則如下: 1)土方平整:本項目用地平整設計是根據擬建場區使用方的要求而進行的。2)控制用地:根據業主方要求,場地邊坡、排水溝渠等巖土工程構筑物盡可能少占場地,以利于后期場區布置。3)注重環境、景觀:本場地平整后,能較好地與場外周邊環境接順。根據委托方的要求,邊坡采用砂包圍堰形式。4)時間效益:根據相關文件要求,本工程建設周期較短,為使工程早日建成,設計方案需考慮時間效益。5)節省工程造價:根據場區地形、地質、氣候情況,在堅持設計安全可靠的條件下,因地制宜,合理選擇工程處理形式,使適用性與經濟性達到最佳結合。2、工程建設范圍及規模本次設計范圍為:土方平整設計工程規模:平整用地約10384m2土石方量:填方量約22556.68m33、土方平整設計1)將整個平整范圍分為區塊1-1,整個地塊控制標高7.0米。場地平整控制標高約比周邊現狀路面標高約高出0.1-2.9米。工程量:填方約22556.68立方米。綜上所述,周邊路面標高存在一定高差,但平整面標高與周邊已整平地塊標高比較一致,利于后期開發需要。2)清表:場區內有一定植被,需對表層土進行清除。3)場區內土方計算:按前述標高和坡度要求,采用方格網法(5m×5m)計算場區內挖填方量。采用飛時達土方平整計算軟件,運用方格網法,由計算機利用1:1000地形圖自動分析計算,生成方格網結點高程,根據各個結點高程值與第一次標高差值,計算每個方格的填挖方量,形成土方計算圖,最后統計方量。具體詳細的方格網設計及各角點的原標高、場地平整設計標高、各網格對應的填挖方數值詳見圖紙。三、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1、環境保護原則(1)水土流失防治棄石棄土均運至城市規劃部門指定的場地堆放,避免破壞自然環境和產生水土流失影響;施工中合理安排工期,盡量避免和減少雨季進行場地開挖,盡量減少土石方和廢棄物的堆放量;管理好開挖的土石方和廢棄物的堆放。(2)城市生態工程在施工前做好充分準備工作,對工程涉及的道路、供電、給排水、通訊及有關地下各種不同管線及地面房屋確定拆遷、改移方案。施工期間要加強管理,預先做好防護、遷移、遮蓋,待工程竣工后進行平整恢復。對地下管線進行調查,對施工影響到的管線作好改移、防護和監測工作,確保其正常使用。施工期間施工工地周圍設置不低于2.0米的圍蔽。施工運輸及作業,采取防止塵土飛揚、泥漿灑漏、污水外流、車輛沾帶泥土運行等措施。(3)景觀施工時施工材料不亂堆放,施工廢油棄物應集中妥善處理,施工結束及時清理施工現場,不留有礙自然景觀的施工痕跡。2、邊坡及綠化邊坡是最易水土流失的區域,因此,對存在水土流失的區域,或可能綠化的區域,采用砂包圍堰的邊坡支護形式。圍堰頂部寬2.0m,內外邊坡坡比1:1,圍堰頂面設橫向排水,坡度取2%,圍堰排水從內向外排水。圍堰采用木樁加固,松木樁尾徑≥8cm(尾部朝下),樁長6m,矩形布置,樁間距0.8m3、場地圍蔽圍板統一采用裝配式雙面彩鋼板夾心圍板,圍板高度2.0m,圍蔽鋼板用角鋼支撐,并通過C型鋼柱固定在地面上,鋼柱間距不大于3.3m,圍蔽腳線統一采用磚砌20cm高的18墻,防止余泥雜物瀉出圍板外。4、防噪聲、振動采取的措施根據《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標準》GB12523—90規定,離開施工作業場地邊界30米外,晝間噪聲不允許超過75dBA,夜間55dBA。合理安排施工組織計劃,施工機械選用有消聲裝置的或盡量遠離有敏感點的區域;噪聲大的施工機械設備除搶修、搶險作業和因生產工藝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須連續作業外不宜在干擾居民休息的時間進行施工;必須在夜間施工時,需征得當地政府及環境管理部門的書面同意。同時經常對施工機械檢查和維修以減少噪聲。5、防空氣污染采取的措施施工過程,盡可能采用先進工藝;在揚塵發生源采用濕法噴灑的方法;棄碴車輛在運輸過程中加蓋逢布。施工機械選用除塵裝置;施工操作地點、施工料場、臨時施工運輸線路遠離敏感區;施工場地及土石方運輸中應保持水分;材料及土石方運輸采取密閉遮蓋措施,避免撒漏。6、安全生產技術要求(1)施工單位進場后,應逐一查明工程場區周邊狀況,重視施工過程對周邊環境可能造成的人員、物體破壞的安全影響,對跨越重要設施、線路(航道、鐵路)等施工方案需報主管部門審批后方可實施。(2)施工單位應根據《建筑施工安全規范》(2008年版),結合工程場地的情況、施工作業內容、設計文件要求等,提出本工程的安全風險源,制定有針對性的施工安全專項方案及作業指導書,在組織架構、施工方案、工藝流程、監管機制、應急預案等方面,提出相應措施及管理細則,交監理及有關安監部門審批備案,經批準后方可施工,并在實施中切實遵照執行。(3)本工程有高壓電塔、高壓走廊、地下電纜、光纖纜線、供水管、雨污水管(涵)、燃氣管等,施工前,應與有關管線單位,協調好施工安全事宜。(4)凡對地下土層進行開槽、鉆孔、地基處理等工序前,需對地面以下3米深度范圍進行人工探挖,確認無地下管線后方可施工。(5)高壓線下樁機(含鉆孔、沖孔、旋挖、攪拌、旋噴、靜壓、錘擊、振沖等各種工藝)及架橋機施工,應復核樁機(或架橋機)設備與高壓線的安全距離,并做好防電、防雷措施。(6)除本說明提及的施工安全要求外,施工單位還應根據場地環境、施工工藝特點及安全風險分析,制定相應安全措施,以策安全。(7)該工程必須待房屋拆遷后,方能按本圖施工。對于邊坡工程:(1)邊坡施工應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遵循分區、分段、分層順序開挖。(2)做好邊坡排水系統施工,包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