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資格-358疼痛學-章節練習-基礎知識-疼痛中樞與傳導(共28題)_第1頁
-衛生資格-358疼痛學-章節練習-基礎知識-疼痛中樞與傳導(共28題)_第2頁
-衛生資格-358疼痛學-章節練習-基礎知識-疼痛中樞與傳導(共28題)_第3頁
-衛生資格-358疼痛學-章節練習-基礎知識-疼痛中樞與傳導(共28題)_第4頁
-衛生資格-358疼痛學-章節練習-基礎知識-疼痛中樞與傳導(共28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衛生資格-358疼痛學-章節練習-基礎知識-疼痛中樞與傳導(共28題)

1.無髓纖維興奮傳導的機制是()。解析:無答案:(B)A.跳躍式傳導B.局部電流C.化學傳遞D.電緊張擴布E.電-化學傳遞

2.神經纖維上升相是指()。解析:無答案:(A)A.去極化過程B.超極化C.復極化過程D.極化E.去極化和反極化過程

3.痛覺傳遞的第一級神經元位于()。解析:無答案:(B)A.脊髓背角B.脊神經節C.三叉神經脊束核D.交感神經節E.副交感神經節

4.神經纖維產生動作電位的頻率決定于()。解析:無答案:(D)A.超常期長短B.相對不應期長短C.低常期長短D.絕對不應期長短E.整個動作電位時程長短

5.下列選項中,哪項不屬于內臟痛特點?()解析:無答案:(D)A.常伴有牽涉痛B.緩慢持久C.對切割刺激不敏感D.定位清楚E.多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

6.軀體傷害性感受器分布最密集的部位位于()。解析:無答案:(A)A.血管周圍B.皮膚C.關節D.肌肉E.內臟

7.以下選項中,哪項不屬于腦干的結構?()解析:無答案:(E)A.網狀結構B.延髓C.中腦D.腦橋E.邊緣系統

8.以下選項不屬于邊緣系統的是()。解析:邊緣系統指位于大腦皮質邊緣的部分腦結構,由古皮層、舊皮層演化成的大腦組織以及和這些組織有密切聯系的神經結構和核團的總稱。主要包括扣帶回、海馬回、海馬以及乳頭體、杏仁核、視前區、下丘腦等與學習記憶、情緒、自主神經功能關系密切的核團。答案:(E)A.下丘腦B.扣帶回C.海馬結構D.杏仁體E.松果體

9.軀體傷害性感受器的構成主要是下列哪項?()解析:無答案:(E)A.B類神經纖維末梢B.Aα類神經纖維末梢C.Aδ類神經纖維末梢D.Aβ類神經纖維末梢E.C類神經纖維末梢

10.下列關于神經纖維動作電位傳導的論述,錯誤的是()。解析:無答案:(C)A.其原理一般用局部電流學說來解釋B.有髓纖維呈跳躍式傳導C.無髓纖維比有髓纖維傳導的快D.膜外正電荷由靜息部位移向興奮部位E.膜內正電荷由興奮部位移向靜息部位

11.脊髓內部信息交換的纖維通路是解析:無答案:(E)A.脊髓丘腦束B.皮質脊髓束C.脊髓小腦束D.薄束和楔束E.脊髓固有束

12.內臟痛的傳導主要是通過解析:無答案:(A)A.交感神經B.副交感神經C.運動神經D.感覺神經E.迷走神經

13.下列選項中關于脊髓功能的描述,不正確的是()。解析:脊髓存在即能完成的反射活動,稱為脊髓反射。包括牽張反射、屈肌反射和對側伸肌反射、腹壁反射等,但大腦可有意識地對某些脊髓反射進行調節和完善,例如排尿反射。答案:(A)A.脊髓反射是低級反射,不受大腦的控制B.脊髓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分,其活動受大腦的控制C.脊髓是許多簡單反射的中樞D.脊髓負責傳導感覺和運動E.脊髓休克發生后低級反射較快恢復

14.腦干對痛覺調制的主要結構是()。解析:無答案:(B)A.上行激活系統B.下行抑制系統C.下行激活系統D.上行抑制系統E.上行易化系統

15.關于傷害性感受器,以下選項中錯誤的是()。解析:傷害性感受器是產生痛覺信號的外周換能裝置,廣泛分布于皮膚、肌肉、關節和內臟等不同的組織,也存在于小血管周圍。傷害性感受器是散布于身體組織中的游離神經末梢,是Aδ類和C類神經纖維的終末分支,可被機械、溫度、化學刺激等多種傷害性刺激激活,接受并傳導疼痛信號至中樞系統,產生疼痛。答案:(E)A.傷害性感受器由Aδ類和C類神經纖維末梢構成B.傷害性感受器是產生痛覺信號的外周換能組織C.傷害性感受器廣泛分布于皮膚、肌肉、關節和內臟中D.傷害性感受器是游離的神經末梢E.傷害性感受器對機械刺激敏感,對化學刺激相對不敏感

16.邊緣系統的功能除外()。解析:邊緣系統的主要功能有參與學習與記憶、產生情緒反應、調節內臟活動、調節中樞系統內的感覺及調節睡眠等。協調隨意運動是小腦的主要功能之一。答案:(E)A.調節睡眠B.參與學習與記憶C.調節內臟活動D.產生情緒反應E.協調隨意運動

17.震顫麻痹的病變部位位于()。解析:基底神經節對隨意運動的穩定和肌緊張的調節有重要作用,功能受損時可產生肌緊張異常和運動功能障礙。具體表現為兩類:一類是以全身肌緊張亢進伴運動減少為主的震顫麻痹,又稱帕金森病,另一類是以肌張力降低伴運動增多為主的舞蹈病和手足徐動癥。答案:(B)A.腦橋B.基底神經節C.網狀結構D.邊緣系統E.小腦

18.下列關于大腦皮質分區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確的是()。解析:盡管大腦皮質某些區域損傷后,相關功能會嚴重缺損,但它并不是完成該功能的唯一結構,許多功能的實現都需要多個皮層區域的合作才能完成。答案:(E)A.大腦皮質負責意識永乎的幾乎所有的感覺、運動、情緒、語言等高級功能B.大腦皮質表面布滿凹陷的溝和隆起的回C.大腦皮質是人腦中最高級的處理中樞D.大腦皮質根據形態可分為額葉、頂葉、顳葉和枕葉幾大部分E.大腦皮質某些區域損傷后,相關功能會完全缺損

19.對腦干功能的描述,以下選項中不正確的是()。解析:延髓、腦橋、中腦和網狀結構都是腦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延髓是心血管中樞及呼吸中樞,主要功能為控制呼吸、心跳、血壓、消化等,腦橋負責小腦半球間的神經沖動傳導,中腦是視覺與聽覺的反射中樞,網狀結構主要功能是調節覺醒與睡眠、注意力、肌張力等。邊緣系統是指包括海馬、扣帶回、杏仁體等神經核團的大腦結構,其功能與內臟活動、學習與記憶、感覺、情緒等有關。答案:(E)A.調節體溫B.調節呼吸、心跳、血壓C.調節瞳孔與眼球的活動D.調節覺醒與睡眠E.參與學習和記憶能力

20.下列選項中不正確的是解析:神經纖維傳導興奮的速度與神經纖維直徑的大小、有無髓鞘、髓鞘的厚度以及溫度的高低等因素有關。神經纖維直徑越大,傳導速度越快;有髓鞘神經纖維傳導速度比無髓鞘神經纖維快;在一定范圍內,有髓鞘神經纖維的髓鞘愈厚,傳導速度就愈快;在一定范圍內,溫度升高也可加快傳導速度。Aα、Aβ類纖維傳導速度快,適合傳遞高速的感覺和運動信息。Aδ類傳導速度適中,負責傳導快痛,C類纖維傳導速度最慢,負責傳導慢痛,除此之外,這兩種纖維還負責傳導觸覺、溫覺、化學感覺等。答案:(C)A.神經纖維的傳導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Aα類、Aβ類、Aδ類、C類B.Aα類、Aβ類纖維傳導速度快,適合傳遞感覺和運動信息C.Aδ類、C類纖維傳導速度慢,只適合傳導痛覺D.Aδ類纖維傳導速度適中,負責傳導快痛E.C類纖維傳導速度慢,負責傳導慢痛

21.關于腦干的神經核團,以下選項中哪項正確?()解析:腦干連有10對腦神經,包括中腦2對(動眼神經、滑車神經)、腦橋4對(三叉神經、展神經、面神經、前庭蝸神經)、延髓4對(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舌下神經)。腦干內神經核團分兩類,一類與腦神經有關,稱為腦神經核,共18對,其中運動核12對,感覺核6對,功能較為明確,另一類為非腦神經核,相互形成網絡,共同完成相應功能。腦神經核中,孤束核既是一般內臟感覺核,接受心血管、呼吸和消化等系統的一般內臟感覺纖維,又是特殊內臟感覺核,接受面神經舌咽神經傳入的味覺纖維。答案:(E)A.腦干內神經核團分工明確,互不干擾B.腦干內神經核團連接12對腦神經C.腦干內神經核團包括運動核6對,感覺核12對D.腦干內神經核團共18對E.孤束核既是一般內臟感覺核,又是特殊內臟感覺核

22.根據對不同傷害性刺激的敏感程度,可以將傷害性感受器分為以下幾類,但除外()。解析:根據對不同傷害性刺激的敏感程度,傷害性感受器可分為四類:溫度性傷害感受器、機械性傷害感受器、多覺性傷害感受器和寂靜性傷害感受器。其中溫度性和機械性傷害感受器由Aδ類神經纖維末梢構成,主要感受傷害性溫度刺激和機械刺激:多覺性和寂靜性傷害感受器由C類神經纖維末梢構成,多覺性傷害感受器主要感受傷害性化學刺激和高強度的溫度和機械刺激,寂靜性傷害感受器分布廣泛,平時處于非激活狀態,在炎癥等狀態下其刺激閾值迅速降低,從而可被較輕的傷害性刺激所激活,在痛覺過敏和中樞敏感化中發揮重要作用。答案:(E)A.寂靜性傷害感受器B.溫度性傷害感受器C.多覺性傷害感受器D.機械性傷害感受器E.疼痛性傷害感受器

23.病變側動眼神經麻痹,對側中樞性偏癱。病變部位位于()。解析:腦干內含有第Ⅲ~Ⅻ對腦神經核及大量上、下行傳導束,其中下行支配骨骼肌隨意運動的皮質脊髓束在腦干末端交叉。因而一側腦干受損時常有病變同側相應部位的腦神經核及皮質脊髓束受累,引起病變同側腦神經麻痹及對側肢體癱瘓的癥狀。臨床上稱之為交叉性癱瘓:交叉性癱瘓是腦干病變的獨特癥狀,可以用來鑒別病變是否位于腦干及在腦干中定位病變的部位。答案:(B)A.小腦B.中腦C.延髓D.腦橋E.脊髓

24.病變側周圍性面癱,展神經麻痹,對側中樞性偏癱,病變部位位于()。解析:腦干內含有第Ⅲ~Ⅻ對腦神經核及大量上、下行傳導束,其中下行支配骨骼肌隨意運動的皮質脊髓束在腦干末端交叉。因而一側腦干受損時常有病變同側相應部位的腦神經核及皮質脊髓束受累,引起病變同側腦神經麻痹及對側肢體癱瘓的癥狀。臨床上稱之為交叉性癱瘓:交叉性癱瘓是腦干病變的獨特癥狀,可以用來鑒別病變是否位于腦干及在腦干中定位病變的部位。答案:(D)A.小腦B.中腦C.延髓D.腦橋E.脊髓

25.病變側舌下神經麻痹,對側中樞性偏癱,病變部位位于()。解析:腦干內含有第Ⅲ~Ⅻ對腦神經核及大量上、下行傳導束,其中下行支配骨骼肌隨意運動的皮質脊髓束在腦干末端交叉。因而一側腦干受損時常有病變同側相應部位的腦神經核及皮質脊髓束受累,引起病變同側腦神經麻痹及對側肢體癱瘓的癥狀。臨床上稱之為交叉性癱瘓:交叉性癱瘓是腦干病變的獨特癥狀,可以用來鑒別病變是否位于腦干及在腦干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