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一教案 海水的性質_第1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一教案 海水的性質_第2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一教案 海水的性質_第3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一教案 海水的性質_第4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一教案 海水的性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節海水性質一、教學目標1.了解“海水鹽度”等基本概念2.了解海水溫度的分布規律及其成因3.了解海水鹽度的分布規律及其成因4.了解海水密度的分布規律及其成因二、教學重難點1.重點:①海水的溫度及其分布;②海水的鹽度及其分布;③海水的密度及其分布。2.難點:海水鹽度的分布規律。三、教學方法講授法、讀圖分析法、自主學習法教學過程[新課導入]:1963年4月10日,美國海軍“長尾鯊”號核潛艇在美國東部大陸架邊緣做下潛300米的潛水試驗時,忽然沉入2300米深的海底。艇上129名船員全部遇難。這是世界上第一艘失事的核潛艇。關于該艇的失事原因有諸多猜測,其中之一認為該艇在水下遭遇了“海中斷崖”。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多國海軍潛艇都經歷過“海中斷崖”事件。你知道“海中斷崖”是怎么回事嗎?這一現象涉及海水的什么理化性質?[新課教學]:提問:海洋水占地球水體總儲量的比重是多少?學生回答:地球表面約有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師:回答正確,地球表面約有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海水的溫度、鹽度和密度是海水最重要的理化性質。(板書)一、海水的溫度海水的溫度反映海水的冷熱狀況,它主要取決于海洋熱量的收支情況。太陽輻射是海洋的主要熱量來源。海水蒸發消耗熱量,是海洋熱量支出的主要渠道。可以說海洋是大氣的主要熱源;世界海洋每年蒸發總量為450000立方千米,其中約有10%的水汽由大氣輸送到陸地上空,凝結降落到地面,再通過河川徑流返回海洋。因此,海洋還是大氣中水汽和陸地水的主要來源。海洋不僅是大氣的熱源和水源,而且積極參與大氣的熱量平衡和水分平衡,海洋和大氣之間廣泛存在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對地球上的氣候形成和陸地徑流特征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師:同學們,請大家根據課件顯示的圖片來分析一下海水溫度的垂直分布是怎樣的。學生回答:海水的溫度隨深度增加而變化。師:同學們回答正確,從垂直分布看,海水的溫度隨深度增加而變化。通常情況下,表層水溫最高。1000米以上的海水溫度隨深度變化幅度較大,而1000米以下的深層海水溫度變化幅度較小。接下來請大家根據課件顯示的圖片來分析一下海水溫度的水平分布是怎樣的。學生回答:海水的溫度由低緯向高緯遞減。師:同學們回答正確,從水平分布看,全球海洋表層的水溫由低緯向高緯遞減,相同緯度海洋表層的水溫大致相同。從季節分布看,同一海區的表層水溫,夏季普遍高于冬季。海洋表層海水的溫度狀況,還受到海陸分布、大氣運動、海水運動等因素的影響。海水溫度影響海洋生物的分布。海洋表層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數量和種類越少。不同緯度的海洋表層生活著不同類型的海洋生物,例如羅非魚主要生活在低緯度海域,鱈魚主要分布在中高緯度海域。海水溫度的季節變化,還會導致有些海洋生物發生季節性游動,以追逐更適宜的溫度。人類的漁業活動要考慮各海域的水溫狀況和海洋生物對水溫的要求。無論是遠洋捕撈還是近海養殖,都受到海水溫度的影響。海水溫度影響海洋運輸。緯度較高的海域,海水有結冰期,通航時間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裝備破冰設施。與同緯度的陸地相比,海水溫度的變化幅度比陸地的小,海洋上空的氣溫比陸地上空的氣溫變化慢。從全球尺度來說,海水對大氣溫度起著調節作用。從區城尺度來說,沿海地區氣溫的季節變化和日變化均比內陸地區小。海水的鹽度提問:海水的鹽度是由鹽分的多少決定的,那么鹽類物質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呢?學生回答:主要有氯化鈉和氯化鎂。師:回答正確,海水中含有很多鹽類物質,其中主要是氯化鈉和氯化鎂,因此海水的味道既咸又苦。人們用鹽度來表示海水中鹽類物質的質量分數。鹽度通常用千分比表示,指1000克海水所含鹽類物質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鹽度約為35%o。海洋中的總鹽量基本穩定,但不同海域的鹽度是不同的。在外海或大洋,海水的溫度越高,鹽度越高;蒸發量越大,鹽度越高;降水量越大,鹽度越低。世界大洋表層海水鹽度以副熱帶海域最高;由副熱帶海域向赤道和兩極,海水鹽度逐漸降低。副熱帶海域炎熱少雨,蒸發量大于降水量,因而鹽度最高;赤道海域雖然溫度最高,蒸發強烈,但降水豐沛,因此鹽度并不是最高;從副熱帶海域向極地海域,海水溫度漸低,鹽度也漸低。提問:近海岸的海水鹽度和外海、大洋的海水鹽度有什么不同嗎?原因是什么?學生回答:近岸地區的海水鹽度較低因為有河流注入海域。師:回答正確,與外海或大洋不同,近岸地區的海水鹽度受到入海徑流等因素的影響。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鹽度一般較低。有些海城相對封閉,海水鹽度受河流和氣候的影響尤為明顯。海水中含有許多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化學物質。人類利用海水曬鹽具有悠久的歷史,日照充足、降水較少的沿海地區適宜建造曬鹽場。此外,還可以利用海水制堿,從海水提取鎂、溴等資源。對海水養殖而言,鹽度的穩定性極其重要。例如,暴雨會引發養殖場的海水鹽度降低,如應對不當,會造成養殖的魚蝦等大量死亡。隨著科技的發展和觀念的改變,海水也成為淡水資源的重要補充。例如,許多沿海國家和地區將海水淡化,以緩解當地的缺水狀況。此外,人們也直接用海水沖廁,將海水作為工業冷卻水。(板書)三、海水的密度師:海水的密度是指單位體積內海水的質量。影響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溫度、鹽度和深度(壓力)。其中,表層海水密度與溫度的關系最為密切。一般來說,海水的溫度越高,密度越低。師:同學們,請大家根據課件顯示的圖片來分析一下海水密度的分布是怎樣的。學生回答: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從水平分布看,大洋表層海水密度隨緯度的增高而增大。師:回答正確,從水平分布看,大洋表層海水密度隨緯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緯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深度范圍內,海水密度迅速增加,對聲波有反射和折射作用。潛艇在此深度范圍以下活動,不易被上部偵測到。但是,有時候隨著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會突然變小,海水浮力也突然變小,稱為“海中斷崖"。潛艇如果遭遇“海中斷崖”,因海水浮力突然變小,可能會掉到安全潛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毀人亡。課堂小結:本節課通過閱讀“世界8月海洋表面水溫分布”和“世界8月海水鹽度分布"兩幅地圖,分析歸納世界大洋溫度與鹽度分布規律,強化讀圖分析能力,通過對兩幅統計圖的閱讀分析,增強閱讀統計圖表和獲取信息的能力。通過閱讀教材中圖表,了解和掌握等值線圖與統計圖的繪制與判讀方法。了解科學探究的方法,掌握進行地理分布特征研究的步驟與方法。學會運用唯物辯證法的觀點認識問題、分析問題。通過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