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歷史試卷分類匯編:夏 商 西周的興亡_第1頁
2015年中考歷史試卷分類匯編:夏 商 西周的興亡_第2頁
2015年中考歷史試卷分類匯編:夏 商 西周的興亡_第3頁
2015年中考歷史試卷分類匯編:夏 商 西周的興亡_第4頁
2015年中考歷史試卷分類匯編:夏 商 西周的興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科學習資料,盡掌在手版權所有@陽光學習網()第4課夏、商、西周的興亡【內容標準】(1)簡述夏朝建立的史實,知道禪讓制到王位世襲制的演變。【內容標準】(1)知道夏朝的建立標志著國家的產生。一、選擇題1.(2015·江蘇鹽城·1)據《史記》記載,禹年老時,推薦伯益作為繼承人,但禹的兒子啟卻舉兵殺死伯益,繼承了父親的位置。從材料中能得到的準確信息是()A.伯益建立夏朝B.世襲制代替禪讓制C.夏朝建立標志我國封建社會開始D.啟是夏朝第一代君主【答案】B2.(2015·江蘇蘇州·2)數軸記憶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學在復習中國古代某一歷史時期政權更迭時制作的年代標尺,其中①處應該是()A.夏朝 B.商朝C.周朝 D.秦朝【答案】A3.(2015·四川樂山·15)圖1為我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的片斷摘錄。圖1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別是()A.商朝、秦朝、三國B.秦朝、隋朝、唐朝C.商朝、秦朝、隋朝D.隋朝、宋朝、明朝【答案】A4.(2015·山東濰坊·1)“少康……以收夏眾,遂滅過戈,復禹之績”。這描述了傳說中發生在古代淮北大地上的著名事件是()A.少康復國之戰B.夏商朝代更替C.春秋爭霸戰爭D.秦國商鞅變法【答案】A5.(2015·遼寧沈陽·1)夏朝筑有城堡和大型宮殿,并且組建軍隊,制定刑法,設置監獄,建立起國家政權機構。右圖為《春秋左傳》中關于夏朝軍制的記載。夏朝的建立者是()A.黃帝B.堯C.禹D.桀【答案】C二、填空題6.(2015·湖南衡陽·21)大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第一個奴隸制王朝——____________;公元221年,秦王_______(人名)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答案】夏、嬴政;三、判斷題×7.(2015·湖南郴州·21)小齊同學很喜歡看電視《封神榜當看到周文王在牧野戰勝商紂王并建立了西周時他樂不可支。【答案】×四、非選擇題8.(2015·江蘇南京·26)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國歷史朝代(時期)更替示意圖(部分)材料二西周王朝通過對四土,四國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遼闊的四土四國之地已緊密地聯為一體,……一統于周天子的統治之下。——《從早期國家結構的基本形式看秦漢大一統政治的社會基礎》材料三秦漢時期的中央統治者,為了有效地維系“大一統”,都對統治思想進行了選擇,用以規范,整齊全國上下的思想。……(秦漢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據的年代里,追求統一仍始終是各族統治者和民眾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奮斗目標。——《“大一統”之夢》請回答:(1)材料一示意圖中的①②處應該填寫的朝代(時期)分別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西周的建立者是誰?據材料二,歸納西周實行政治制度的作用。(5分)(2)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秦朝統治者用以“規范,整齊”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漢武帝選擇的“統治思想”是什么?舉兩例說明“追求統一仍始終是……共同政治理念和奮斗目標”。(4分)(3)綜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旋律。(1分)【答案】26.(1)①東周;②戰國。周武王。使周王朝緊密地聯為一體;鞏固了周天子的統治。(5分)(2)焚書坑儒。儒家思想。西晉統一等;北魏統一黃河流域等。(4分)(3)追求大一統。(1分)【內容標準】(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內容標準】(2)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1.(2015·江蘇蘇州·2)數軸記憶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學在復習中國古代某一歷史時期政權更迭時制作的年代標尺,其中①處應該是()A.夏朝 B.商朝C.周朝 D.秦朝【答案】A2.(2015·四川樂山·15)圖1為我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的片斷摘錄。圖1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別是()A.商朝、秦朝、三國B.秦朝、隋朝、唐朝C.商朝、秦朝、隋朝D.隋朝、宋朝、明朝【答案】A【內容標準】(3)說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內容標準】(3)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一、選擇題1.(2015·廣東汕尾·1)《左傳》記載:“封建親戚,以藩屏周。”這反映出西周實行()A.禪讓制B.分封制C.郡縣制D.行省制【答案】B2.(2015·福建廈門)2.“孔子周游列國”“烽火戲諸侯”,與“列國”,“諸侯”相關的西周政治制度是()A.禪讓制B.分封制C.郡縣制D.行省制【答案】B3.(2015·福建泉州·1)制度創新是政臺文明體現。“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反映西周實行()A.禪讓制B.分封制C.世襲制D.郡縣制【答案】B4.(2015·甘肅蘭州·1)人們常將山東稱作齊魯大地,將河北稱作燕趙大地。這源于西周實行的()A.分封制

B.郡縣制C.推恩令

D.行省制【答案】A5.(2015·山東濱州·1)右圖中的周幽王為博妃子一笑,竟屢次“烽火戲諸侯”。最初幾次,諸侯都會帶兵前來,保衛周王。諸侯這樣做,與下列哪一制度有關()A.宗法制B.分封制C.郡縣制D.行省制【答案】B6.(2015·湖北孝感·4)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精神決定著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發展進程。下列政治制度或科技成果按時間排序,正確的有()①造紙術②行省制

③活字印刷

④分封制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③①②④

【答案】C二、填空題7.(2015·山東聊城)26.“封建親戚,以藩屏周”描述的是西周的制度。秦始皇廢除該制度,推行制度。【答案】26.分封;郡縣;三、非選擇題8.(2015·山東泰安·41)中國歷代統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的鞏固了政權,維護了國家統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3分)材料一周初形勢圖(1)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周朝實施了哪一措施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其內容是什么?(3分)材料二這位新皇帝開始將早先在本國取得輝煌成功的法家學說應用到全國。他廢除了所有封建國家和王國,將廣闊的國土劃分為若干行政區,每一行政區都配備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政府負責的官員。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判斷“新皇帝”是誰?為鞏固統治,這位“新皇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2分)(3)西域都護府是西漢政府設置在西域地區的最高行政機構。西域都護府的設置有何重大意義?(1分)材料三(元朝疆域)“北與陰山,西及流沙,東盡遼東,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際不及也”。(4)概括材料三,你可以獲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為了實現對其疆域的有效管轄實行了什么制度?(2分)(5)清朝疆域東南到寶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等。但在歷史上臺灣經歷了與大陸的三次分離,前兩次分別是被哪個國家侵占的?又是怎么回到母親懷抱的?新時期鄧小平提出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什么?(5分)【答案】(1)措施:分封制(1分)內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諸侯必須服從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守疆土,戰時帶兵隨從天子作戰。(2分)(2)秦始皇(1分。嬴政也可)郡縣制。(1分)(3)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4)元朝疆域遼闊。(1分)行省制度。(1分)(5)荷蘭、日本。(2分)鄭成功收復臺灣(1分。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也可);抗日戰爭勝利,臺灣回到祖國懷抱。(1分)一國兩制。(1分)9.(2015·江西省·18)(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以史為鑒明得失】材料一始皇曰:“天下共苦戰斗不休(停止),以(因為)有侯王。賴宗廟(依靠祖宗的保佑),天下初定(剛剛安定),又復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史記·秦始皇本紀》(1)據材料一,說說秦始皇所述是前代哪一政治制度的弊端?(1分)針對這一弊端,他采取了怎樣的統治措施?(1分)【前事不忘后事師】材料二(聯邦德國總理)阿登納認為德意志不能因為屈從于好戰的民族主義和專制政權而招致滅頂之災,要實現歐洲真正的和平,就要突破均勢主義的局限,……徹底斬斷那只看不見的手,使前幾代人蒙受災難的紛爭不再發生。……他對戴高爾說:“以我之見,歐洲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向它的人民保證,僅僅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為他們贏得一個安全可靠的未來。”——《大國崛起·德國》,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材料二所述德意志“招致滅頂之災”的主要史實有哪些?(2分)據材料二,說說阿登納為歐洲國家指引了一條怎樣的道路?(1分)【力挽狂瀾破逆浪】材料三(會議)批判了黨中央領導人在軍事上、組織上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關于紅軍作戰的基本原則,增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四川教育出版社材料四(會議)果斷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下,中共黨史出版社(3)據材料三、四,說說這兩次會議在內容上有何相似之處?(2分)【滄海揚帆少年時】(4)在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儀式上,習近平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我們再次反思這場戰爭,它給了你怎樣的警示或啟迪?(1分)試結合實簡要說明。(2分)【答案】(10分)(1)分封制;(1分)推行郡縣制。(或“將全國分為36郡,郡下設縣”,1分)(2)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2分)歐洲聯合。(或“歐洲一體化”,1分)(3)都糾正了過去的錯誤,作出了正確的決策。(2分)(4)評分標準: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考生能說出一點警示或啟迪,并符合題意,可得1分。結合史實說明,可得2分。共3分例答一:國家落后、分裂容易招致外來侵略。(1分)近代以來,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