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資源 高考復習教案_第1頁
教學資源 高考復習教案_第2頁
教學資源 高考復習教案_第3頁
教學資源 高考復習教案_第4頁
教學資源 高考復習教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行星地球【高考考點】

1、宇宙空間生命存在的條件;2、太陽國徽的頒布規律及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3、太陽活動的規律及對地球的影響;4、地球自轉方向、周期和速度;5、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6、地球公轉的方向、軌道、速度和周期、黃赤交角;7、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8、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及特征;9、地球外部圈層的特點?!靖呖级ㄎ弧?、以區域太陽輻射分布圖切入考查太陽輻射的分布影響因素及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2、靈活考查地球自轉的線速度;3、結合各種變式圖考查晨昏線的相關計算;4、結合新材料,考查地方時、區時的計算;5、利用實事考查時差計算、晝夜長短的變化等相關知識;6、考查太陽高度角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7、結合地震的發生,大陸科學鉆進等重大事件考查地球內部的劃分及特征;8、聯系生產、生活考查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的特點。【知識梳理】

【天體系統】概念:各天體相互吸引、相互繞轉才形成天體系統。層次:【太陽系概況】、【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八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八大行星的分類:類地行星-水、金、地、火星;巨行星-木、土星;遠日行星:天王、海王星小行星帶:位于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公轉運動共同特點: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普通性:地球與其它行星的運動特征相似,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的特征。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形成生命條件的原因外部條件太陽光照穩定太陽從誕生至今沒有明顯的變化運行軌道安全大、小行星繞日公轉各行其道、互不干擾。自身條件有適宜的溫度日、地距離適中,自轉周期不長不短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吸引氣體形成大氣層,并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為主的大氣有液態的水地球內部的水隨物質運動帶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咎栞椛鋵Φ厍虻挠绊憽竣偬栔苯訛榈厍蛱峁┝斯狻豳Y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長發育離不開太陽。②太陽輻射能維持著地表溫度,是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③作為工業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礦物燃料,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以后積累下來的太陽能。④太陽輻射能是我們日常生活和生產所用的太陽灶、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站的主要能量來源。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①緯度高低②天氣狀況③海拔高低④日照時間長短我國太陽能最豐富地區: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空氣稀薄,空氣中水氣少,塵埃少,透明度好,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我國太陽能貧乏地區:四川盆地、云貴高原等。原因:陰雨天多,云霧大,較多地削弱了太陽輻射。【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的影響】太陽大氣層從外到內分為:日冕層、色球層、光球層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光球層上的太陽黑子(周期11年)和色球層上的耀斑(太陽活動最強烈的顯示)太陽風在日冕層;太陽風暴發生于太陽表面。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引起電離層撓動,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產生磁暴現象;產生極光現象;對地球氣候產生影響?!镜厍蜃赞D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公轉的方向、軌道、速度和周期】比較項目地球自轉地球公轉示意圖旋轉中心地軸太陽軌道—近似于正圓的橢圓形方向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周期(1)自轉3600,23時56分4秒(真正周期)(2)晝夜更替周期為24小時(太陽日)(1)恒星年,公轉3600,365天6時9分10秒。(2)回歸年,太陽直射點移動一個周期,365天5時48分46秒。速度(1)角速度,除極點為0外,其它各點均為150/小時。(2)線速度,自赤道向極點逐漸減小為0。位于近日點(1月初)時速度快,位于遠日點(7月初)時速度慢。【黃赤交角的地理意義】地球公轉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地軸與公轉軌道面(黃道面)保持66034ˊ的交角;二是地軸的空間指向基本不變,北極延長線指向北極星。因此,地球自轉形成的赤道平面和公轉形成的黃道平面構成23026ˊ的交角,稱為黃赤交角。目前為23026′,在數值上與地軸的傾角互余。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作周年回歸運動。【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地理意義】自轉的地理意義:晝夜交替、地方時、沿地表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的偏轉晝夜交替成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體,因此有晝半球和夜半球之分;由于地球持續不停地自轉,因此晝半球、夜半球所處部分不停地變化,就產生了晝夜交替現象。周期:一個太陽日,即24小時。地方時因經度而不同的時刻。同一條經線上的地方時相同?!皷|早西遲”。15°/小時。沿地表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的偏轉受地球自轉偏向力的影響,在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無偏向。地球自轉偏向力對風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運動都有影響,如北半球的河流對右岸沖刷顯著,南北半球的河流對左岸沖刷顯著。公轉的地理意義: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的更替、五帶的劃分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①緯度分布規律:由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向南北兩側逐漸降低。②季節變化規律:夏至日,北回歸線以北正午太陽高度達最大值,南半球各地達最小值。冬至日,南回歸線以南正午太陽高度達最大值,北半球各地達最小值。③計算:H=90―∣當地緯度±太陽直射點緯度∣(兩地同在一個半球用+,分在兩個半球用—)。晝夜長短的變化緯度變化規律:二分日全球晝夜相等;赤道上晝夜長短無變化,全年晝夜相等;春分→夏至→秋分:由南向北晝越來越長,夜越來越短,南極附近有極夜現象,北極附近有極晝現象,夏至日時極晝、極夜范圍最大,到達極圈;秋分→冬至→次年春分:由南向北晝越來越短,夜越來越長,南極附近有極晝現象,北極附近有極夜現象,冬至日時極晝、極夜范圍最大,到達極圈?!镜厍虻娜咏Y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研究手段:地震波地震波分為縱波(P)和橫波(S)縱波可以通過固、液、氣體。橫波只能通過固體??v波波速比橫波快。內部圈層:內部圈層范圍特征分層狀態劃分依據意義地殼地表至莫霍面(17、7、35KM)1、由巖石組成的固體外殼2、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陸部分厚硅鋁層固態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傳播的速度變化硅鎂層地幔莫霍面至古登堡面(2900KM)上地幔上部存在一個軟流層,這里可能為巖漿的主要源地上地幔固態巖漿地震下地幔地核古登堡面至地心溫度、壓力和密度很大外核液態磁場內核固態巖石圈—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由堅硬的巖石組成。外部圈層:外部圈層概念組成其他大氣圈由氣體和懸浮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