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總論第一章野生植物資源的分類、分布與特點.
第二章野生植物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第三章野生植物資源調查與評價.
第四章野生植物資源保護與管理.當前1頁,總共105頁。第一章野生植物資源的分類、分布與特點第一節野生植物資源的分類
第二節中國野生植物資源的分布
第三節野生植物資源的特點
當前2頁,總共105頁。第一節野生植物資源的分類一、
野生植物資源的分類簡史.二、
野生植物資源的分類系統.當前3頁,總共105頁。一、
野生植物資源的分類簡史1.《神農本草經》將藥用植物分為上、中、下三品。2.《本草綱目》將藥用植物分為草、谷、菜、果、木等。3.《植物名實圖考》對有用植物按用途分為谷類、蔬菜、芳草類、毒草類、群芳類、果類和木類等。當前4頁,總共105頁。一、
野生植物資源的分類簡史4、1935年,蘇聯,植物資源按用途分為:工業用植物資源、農業用植物資源、綠化和改造自然的植物資源。5、1942年,蘇聯,植物資源分為22類。6、1946年,蘇聯,植物資源分為兩部分即工藝植物和自然原料。當前5頁,總共105頁。一、
野生植物資源的分類簡史7、1960年,中國植物學家將植物資源按用途分為中醫類、纖維類、油料類、飼料類、野菜類、野果類、蜜源類、觀賞類等20多類。8、1983年,中國植物學家將植物資源按用途分為食用植物資源、藥用植物資源、工業用植物資源、防護與改造環境用植物資源、植物種質資源。當前6頁,總共105頁。二、
野生植物資源的分類系統(一)第一種分類系統(二)第二種分類系統(三)第三種分類系統(四)第四種分類系統(五)本書采用的分類方法當前7頁,總共105頁。(一)第一種分類系統1960年《中國經濟植物志》將植物資源按用途分為中醫類、獸藥類、農藥類、纖維類、淀粉類、油料類、芳香油類、鞣料(或單寧)類、橡膠類、樹膠樹脂類、皂素類、染料類、飼料類、野菜類、野果類、蜜源類、觀賞類等20多類。當前8頁,總共105頁。(二)第二種分類系統1983年,中國植物學家吳征鎰將植物資源按用途分為1、食用植物資源,2、藥用植物資源,3、工業用植物資源,4、防護與改造環境用植物資源,5、植物種質資源五大類。當前9頁,總共105頁。1、食用植物資源食用植物資源又分為8小類:淀粉植物類香料色素植物類蛋白類植物類飲料植物類油脂植物類野生蜜源植物類維生素植物類野生飼料植物類當前10頁,總共105頁。2、藥用植物資源藥用植物資源又可分為四小類:中草藥類化學藥品原料類獸醫類植物農藥類當前11頁,總共105頁。3、工業用植物資源工業用資源植物又可分為:纖維類木材類鞣質類工業用油脂類芳香油類經濟昆蟲寄主類植物膠類染料類樹脂類當前12頁,總共105頁。4、防護與改造環境用植物資源防護與改造環境用植物資源又可分為:防風固沙類綠肥類綠化觀賞類環境監測和抗污染類當前13頁,總共105頁。5、植物種質資源各種有用植物的近緣屬種當前14頁,總共105頁。(三)第三種分類系統1989年王宗訓在《中國資源植物利用手冊》一書中將植物資源分為14類:纖維植物;淀粉及糖類植物;油脂植物;鞣質植物;芳香油植物;樹脂植物;樹膠植物;保健飲料食品植物甜味劑植物;色素植物;農藥植物;飼料植物;經濟昆蟲寄主類;皂素植物。當前15頁,總共105頁。(四)第四種分類系統1994年董世林<植物資源學>一書中將植物資源分1、為成分功用植物資源型和2、株體功用植物資源型2個型,進一步分為6類,25相:當前16頁,總共105頁。1、成分功用植物資源型(1)飲食用植物資源類:包括野果、色素、淀粉、油脂、芳香、野菜、飼用、蜜源和甜味劑等9個植物資源相。(2)醫藥用植物資源類:包括藥用植物資源相。(3)工業用植物資源類包:括樹脂、鞣質、樹膠、等3個植物資源相。(4)農業用植物資源類:包括綠肥、農藥2個植物資源相。當前17頁,總共105頁。2、株體功用植物資源(1)株體自身功用植物資源類:包括能源、纖維、木材、寄主、種質等5個植物資源相。(2)株體效益植物資源類:包括指示、環保、綠化觀賞、防風固沙、水土保持等5個植物資源相。當前18頁,總共105頁。(五)本書采用的分類方法1、
藥用植物資源2、
果樹植物資源3、
野菜植物資源4、
芳香油植物資源5、
色素植物資源6、
纖維植物資源7、
油脂植物資源8、
淀粉植物資源9、
樹脂植物資源當前19頁,總共105頁。(五)本書采用的分類方法10、樹膠植物資源11、鞣質植物資源12、觀賞植物資源13、農藥植物資源14、甜味劑植物資源15、皂素植物資源16、經濟昆蟲寄主植物資源17、木栓植物資源當前20頁,總共105頁。第二節中國野生植物資源的分布一、影響野生植物資源的分布的環境因素二、中國野生植物資源的區域分布當前21頁,總共105頁。一、影響野生植物資源的分布的環境因素主導因素:1、溫度2、水分當前22頁,總共105頁。二、中國野生植物資源的區域分布
(一)東北區(二)華北區(三)華中區(四)華南區(五)西南區(六)西北區(七)內蒙區(八)青藏區當前23頁,總共105頁。中國當前24頁,總共105頁。中國當前25頁,總共105頁。(一)東北區1、藥用植物資源:人參、細辛、五味子、柴胡、甘草、黃芩等。2、果樹植物資源:山葡萄、越橘、山里紅、山荊子、秋子犁、毛榛子等。3、芳香油植物資源:紅松、藿香、野薄荷、百里香等。4、農藥植物資源:草烏頭、苦參、大葉藜蘆等。當前26頁,總共105頁。黑龍江當前27頁,總共105頁。吉林當前28頁,總共105頁。遼寧當前29頁,總共105頁。內蒙古當前30頁,總共105頁。(二)華北區1、藥用植物資源:黨參、甘草、黃芩、半夏、知母、寧夏枸杞等。2、果樹植物資源:山葡萄、山里紅、山荊子、桑、毛榛子等。3、芳香油植物資源:柏木、天女木蘭、野薄荷、百里香等。4、農藥植物資源:草烏頭、苦參、藜蘆、澤漆等。當前31頁,總共105頁。遼寧當前32頁,總共105頁。河北當前33頁,總共105頁。新疆當前34頁,總共105頁。甘肅當前35頁,總共105頁。青海當前36頁,總共105頁。陜西當前37頁,總共105頁。寧夏當前38頁,總共105頁。西藏當前39頁,總共105頁。貴州當前40頁,總共105頁。云南當前41頁,總共105頁。四川當前42頁,總共105頁。重慶當前43頁,總共105頁。廣東當前44頁,總共105頁。廣西當前45頁,總共105頁。山東當前46頁,總共105頁。海南當前47頁,總共105頁。湖北當前48頁,總共105頁。湖南當前49頁,總共105頁。江蘇當前50頁,總共105頁。浙江當前51頁,總共105頁。(三)華中區1、藥用植物資源:山茱萸、烏藥、茯苓、丹參、百部、何首烏等。2、果樹植物資源:楊梅、山里紅、金纓子、刺梨等。3、芳香油植物資源:柏木、香榧、杉木、馬尾松等。4、農藥植物資源:繡毛魚藤、厚果雞血藤、無患子當前52頁,總共105頁。(四)華南區1、藥用植物資源:海南粗榧、檳榔、兒茶等。2、果樹植物資源:椰子、芒果、橄欖、金纓子、番木瓜等。3、芳香油植物資源:柏木、山胡椒、杉木、九里香等。4、農藥植物資源:繡毛魚藤、厚果雞血藤、露水草等。當前53頁,總共105頁。(五)西南區1、藥用植物資源:茯苓、黃連、冬蟲夏草、貝母等。2、果樹植物資源:楊梅、山里紅、金纓子、酸棗、沙棘等。3、芳香油植物資源:柏木、香葉子、杉木、馬尾松等。4、農藥植物資源:繡毛魚藤、厚果雞血藤、露水草等南京人不識好,一口白飯一口草.當前54頁,總共105頁。(六)西北區1、藥用植物資源:新疆阿魏、新疆紫草等。2、果樹植物資源:沙棘、沙棗、越橘、酸棗等。3、芳香油植物資源:臭蒿、櫛葉蒿等。4、農藥植物資源:苦參、藜蘆、牛膝等。當前55頁,總共105頁。(七)內蒙區1、藥用植物資源:甘草、草麻黃、防風、蒙古黃芩、寧夏枸杞等。2、果樹植物資源:沙棘、沙棗、山里紅、歐李等。3、芳香油植物資源:百里香、細葉杜香等。4、農藥植物資源:苦參、藜蘆、牛膝等。當前56頁,總共105頁。(八)西藏區1、藥用植物資源:紅景天、黃連、秦艽等。2、果樹植物資源:西藏沙棘、沙棘等。3、芳香油植物資源:臭蒿、櫛葉蒿、百里香等。4、農藥植物資源:小刺魚藤、百部、楝樹等。當前57頁,總共105頁。第三節野生植物資源的特點一、可再生性二、
易受威脅性三、成分的相似性四、利用的時間性五、
用途的多樣性六、
可栽培性七、
分布的地域性八、
價值的潛在性當前58頁,總共105頁。第二章野生植物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第一節
野生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的層次第二節
開發野生植物資源的方法與途徑第三節
擴大野生植物資源產量的方法與途徑當前59頁,總共105頁。第一節
野生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的層次一、針對發展原料的一級開發二、針對發展產品的二級開發三、針對發展新資源的三級開發
當前60頁,總共105頁。一、針對發展原料的一級開發開發手段:農學和生物學方面。一方面加大野生植物自然更新能力和可持續利用技術研究;另一方面通過對野生植物的馴化栽培、組織培養、資源選育、科學管理、病蟲害防治、合理采收和初加工等生產手段。開發目的:擴大野生植物資源的產量提高野生植物資源的質量例如:中華獼猴桃;西洋參;薇菜。當前61頁,總共105頁。中華獼猴桃中華獼猴桃是中國特有的藤本果種,因“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獼猴喜食,故有其名”(李時珍《本草綱目》),在我國有兩三千年的栽培歷史。陜西省的年產;量居全國第一位。獼猴桃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高檔水果,被譽為水果之王。國內有些地方稱為毛桃,陽桃或藤梨等。陜西秦巴山區是獼猴桃的主要產區,年產量居全國首位。中華獼猴桃呈橢圓形,小似核桃,大如鵝卵,皮色褐綠,內瓤翠綠,清香酸甜,營養價值較高,它除了可以食鮮果,還可加工成果汁、果酒等飲料和果醬當前62頁,總共105頁。中華獼猴桃獼猴桃原產中國,有“中華奇異果”之稱。2000多年前的《爾雅》中就有記載,對此,世界也已公認。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全世界許多國家就是從中國引進種籽大規模人工種植中華獼猴桃。1897年,新西蘭傳教師凱蒂·弗來塞將其種籽傳入新西蘭,使獼猴桃很快成為這個國家的支柱產業。上世紀50年代,新西蘭向世界各國出口獼猴桃,一時間風靡發達國家上流社會,價高時一個鮮果賣到1—2美元。從此,新西蘭借著中華的種籽成了世界獼猴桃王國。當前63頁,總共105頁。中華獼猴桃綠色食品獼猴桃被譽為“中華奇異果”富含人體所需的17種氨基酸和黃銅類物質及硒,鋅,VC等元素。VC含量居水果之首。長期食用可提高人體SOD(超氧化物歧化酶)
活性,增強體質,延緩衰老。當前64頁,總共105頁。西洋參西洋參俗稱花旗參,主要產于美國和加拿大。1714年由加拿大傳教士拉費脫根據中國人參的有關資料及其標本,雇人在國內四處尋找。1716年,終于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南部的蒙特利爾森林中發現了與中國人參同屬的植物,以后在美國東部與南部也相繼發現,便稱為西洋參。隨之為我國醫籍《本草從新》、《本草拾遺》中均有記載。且在清代應用較多,如慈禧太后常有脾虛挾濕之患,太醫考慮調補氣機不可燥烈,故用香砂六君丸時,以西洋參取代溫燥之人參;患外感風熱兼氣陰虛少時,也使用西洋參;患咽干口燥、胃中大熱、煩渴者,需用人參白虎湯時,也以西洋參代替人參,均有事半功倍之效。
當前65頁,總共105頁。西洋參西洋參系五加科人參屬植物,為多年生直立草本,原產于加拿大東南和美國的東部地區我國自1980年引種西洋參,引種成功后發展很快,經過20多年的發展,吉林省長白山市已成為中國的西洋參主產區。靖宇縣被國家命名為中國的"西洋參之鄉"和"種源基地"。當前66頁,總共105頁。西洋參1.對心血管系統:⑴改善心肌功能,抗缺血,⑵抗心律失常,⑶抗休克,⑷抗動脈硬化。
2.增強體質:⑴抗缺氧,⑵抗疲勞,⑶耐高溫,⑷耐寒,⑸耐饑渴。當前67頁,總共105頁。西洋參3.促進造血。
4.鎮靜。
5.降血糖。
6.增強免疫力。當前68頁,總共105頁。西洋參在1820年到1903年之間,美國共向中國出口了1700萬磅西洋參,平均價格大約每磅2.5美元。野生西洋參和栽培西洋參的價格可相差數十倍。目前市場上野山參(野生參)價格大約每磅500-600美元,移山參(森林栽培參)價格每磅200-300美元。當前69頁,總共105頁。薇菜(見材料)【科屬】為豆科植物大巢菜的嫩葉柄。
【別名】紫萁、野豌豆、巢菜、元修菜。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苦;入肝、脾、肺經。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潤肺理氣,補虛舒絡,止血殺蟲。主治吐血,赤痢,風熱感冒等病癥。
當前70頁,總共105頁。二、針對發展產品的二級開發開發手段:工業生產方式為主。開發目的:因資源不同開發目而異,開發食品,藥品,香料,色素,樹脂等新產品。例如:沙棘;杜仲;蕨菜。當前71頁,總共105頁。沙棘沙棘因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已生產出飲料、食品、保健品、醫藥品、化妝品等八大類產品,其中飲料、醫藥保健品、化妝品已成為沙棘產品開發的三大主要方向
。沙棘茶、沙棘戒煙茶、沙棘黃酮片、沙棘膠囊、沙棘生命油、沙棘沖劑、沙棘燒燙靈和沙棘美容霜、沙棘飲品,沙棘金酒等當前72頁,總共105頁。沙棘當前73頁,總共105頁。杜仲杜仲酒杜仲粉杜仲膠杜仲板當前74頁,總共105頁。蕨菜蕨菜亦稱如意菜。蕨類植物,鳳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于灌木叢生的陰坡和潮濕谷地。蕨菜的幼芽、嫩芽是一種野生高檔名菜,有獨特風味和較高的食用價值。當前75頁,總共105頁。蕨菜每百克蕨菜中含有胡蘿卜素1.7毫克,維生素C35毫克,還有單寧和其他一些物質。莖可供制蕨粉,為滋補食品。全株可入藥,有降血壓、驅蟲、防癌等作用,故又稱“常壽菜”。蕨菜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可炒、克涼拌、可素食,也可葷食、鮮食、干制、鹽漬等。如深加工,可制成罐頭、粉絲等高檔食品,所以在群眾中流傳著“豬肉解饞羊肉香,不如一碗蕨菜湯”的諺語。蕨菜每年于小滿節后破土而出,5月至6月出為采蕨最佳期。經過鹽漬后能長期儲存,無論防多久,顏色始終嫩綠鮮艷,不變味道。當前76頁,總共105頁。三、針對發展新資源的三級開發開發手段:涉及多學科綜合性研究,包括區域調查、植物系統分類、植物化學、植物生態、植物地理、植物生理等多個學科。開發目的:發展新資源,開發新原料,發現新成分、開發新產品。例如:西洋參;當前77頁,總共105頁。西洋參當前78頁,總共105頁。野生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的層次
發展原料馴化栽培、組織培養、資源選育(一級開發)
發展產品食品、藥品、香料、色素、樹脂(二級開發)綜合科學研究發展新資源,新成分、新產品(三級開發)———》《——《——三個層次的關系當前79頁,總共105頁。第二節
開發野生植物資源的方法與途徑一、系統研究法二、
民族植物學法三、其他研究方法當前80頁,總共105頁。一、系統研究法(一)系統研究方法的理論依據(二)系統研究方法的特點與要求(三)系統研究方法的工作程序當前81頁,總共105頁。(一)系統研究方法的理論依據植物體內有用成分在植物界中分布與植物系統發育的相關性,即利用近緣種屬植物成分的相似性特點,發掘新資源。當前82頁,總共105頁。(二)系統研究方法的特點與要求特點:尋找已開發利用的野生植物資源代用品的研究。目標明確,研究周期短,一旦成功,可直接為醫藥及工農業生產服務。要求:實驗設施和技術手段必須精良;要求有重大開發價值的目標化合物;要求對植物區系情況有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包括相關植物種類資源、生態地理分布等情況。當前83頁,總共105頁。(三)系統研究方法的工作程序1、研究目標的確定2、研究方法的確定3、研究結果的評價當前84頁,總共105頁。1、研究目標的確定首選同屬植物,其次為同科植物當前85頁,總共105頁。2、研究方法的確定根據目標物已有的提取、分離、精制技術,制定研究方法。當前86頁,總共105頁。3、研究結果的評價主要探討代用成分與原開發利用成分資源功能的相似性,含量和開放潛力的分析,提取、分離和精制的工藝流程,為投入生產、研制新產品提供依據。當前87頁,總共105頁。二、
民族植物學法(一)民族研究方法的理論依據(二)民族研究方法的特點與要求(三)民族研究方法的工作程序當前88頁,總共105頁。(一)民族研究方法的理論依據
民族植物學法是研究人與植物之間直接相互作用的一個新的科學領域。它是研究人類利用植物的傳統知識和經驗,包括野生植物資源的利用歷史、文化和現狀,特別是種類及其用途和利用方法。當前89頁,總共105頁。(二)民族研究方法的特點與要求民族研究方法的特點:是通過調查了解民族、民間利用野生植物的種類、用途和利用方法等,發掘野生植物資源,一般目標植物也比較明確,研究成功亦可直接應用與生產。民族研究方法的要求:對民族、民間利用野生植物進行準確的物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WB/T 1140-2024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物流服務質量評價指標
- 管道工程行業熱點問題研究考核試卷
- 清潔能源消納策略與電力市場機制考核試卷
- 海洋油氣鉆采工程風險管理與保險考核試卷
- 煤炭資源勘探技術考核試卷
- 太陽能并網發電技術考核試卷
- 海底工程作業平臺的穩定性分析考核試卷
- 毛條染色工藝與設備操作考核試卷
- 畜牧良種繁殖與農業科技創新政策考核試卷
- 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內科學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帕金森病的作業治療
- 外國教育史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山東師范大學
- 手術室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社區創建消防安全示范社區方案樣本(4篇)
- 人教版-音樂-九年級下冊-《隱形的翅膀》教學課件
- 《沉積礦床》課件
- 甲醇合成工段設計
- 動態心電監測設備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及戰略布局建議報告
- 電化學儲能電站檢修規程知識培訓
- GB/T 19413-2024數據中心和通信機房用空氣調節機組
- 工業自動化設備維護保養操作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