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知識主要內容化工生產事故的特點化學危險物質_第1頁
化工安全知識主要內容化工生產事故的特點化學危險物質_第2頁
化工安全知識主要內容化工生產事故的特點化學危險物質_第3頁
化工安全知識主要內容化工生產事故的特點化學危險物質_第4頁
化工安全知識主要內容化工生產事故的特點化學危險物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工安全知識主要內容化工生產事故的特點化學危險物質第1頁/共54頁任務1:了解化工生產事故的特點化工生產泛指化學工業生產,主要是石油化工提煉,及其衍生物化合生產。石油化工生產的生產鏈相當冗長,其衍生物亦十分繁多,且生產工藝不乏高溫、高壓、蒸餾、裂解等,具有相當大的危險性。化工生產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溫、高壓、易腐蝕等特點,與其他行業相比,化工生產潛在的不安全因素更多,危險性和危害性更大,因此,對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要求更高。

【案例1】:印度博帕爾毒氣泄漏事故

1984年12月3日,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爾市的一座農藥廠,發生了一起液態甲基異氰酸酯大量泄漏氣化事故,使附近空氣中的這種毒氣濃度超過了安全標準的1000倍以上。在事故后的7天內,死亡人數2500人,該市70萬人口中,約20萬人受到影響,其中約5萬人雙目失明,其他幸存者的健康也受到嚴重危害。博帕爾地區的大批食物和水源被污染,大批牲畜和其它動物死亡,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事故后果之慘,損失之大,世人震驚。0d58b4b8最強兵王/read/11/11237/第2頁/共54頁【案例2】:重慶天原化工總廠液氯儲罐爆炸事故

2004年4月16日凌晨,重慶天原化工總廠發生氯氣泄漏和兩次局部爆炸,有毒的氯氣在空氣中不斷擴散。16日17時57分,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搶險處置時,陳舊的氯罐突然發生第3次爆炸,造成9人死亡和失蹤,并使15萬人緊急大轉移。化工生產的危險性主要表現在火災危險,毒害危險,污染危險。火災形式亦多樣,除表現為燃燒以外,多表現為爆炸。毒害危險也有急性和慢性,且經常是大范圍的。污染危險又有接觸性污染,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如此眾多的危險集于一個生產行業,實不多見。不僅給國家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危害,甚至造成了環境污染,從而引發了社會的不穩定因數,據統計全世界每年因化學事故和化學危害造成的損失超過了4000億人民幣。圖10-1重慶天原化工總廠液氯儲罐爆炸事故第3頁/共54頁任務2:了解化學危險物質及分類1.我國危險化學品的分類第4頁/共54頁1.事故案例:爆炸品爆炸案例

【案例4】:2010年2月26日晚,廣東普寧一戶村民因非法燃放煙花引起爆炸事故,導致21人死亡、48人受傷。據調查,此次事故的罪魁禍首并非煙花爆竹,而是燃放者缺乏起碼的安全意識和燃放技術。禮花彈的燃放需有專業知識,比方說要由專業燃放作業人員實施,燃放的地方要平整堅固,燃放時還要清場。但該戶村民根本不知道,安全防范意識薄弱,既隨意燃放又隨意堆放,請來燃放禮花彈的人又不夠專業,所以釀成這樣的惡果。第5頁/共54頁液化氣體爆炸案例【案例5】:黑龍江哈爾濱市打火機廠爆炸火災事故

1997年11月13日,黑龍江哈爾濱市賓縣居仁鎮巨人打火機廠充氣車間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爆炸火災事故,造成16人死亡,燒毀55平方米磚木結構廠房及簡易打火機充裝設備,直接財產損失1.5萬元。爆炸火災系充氣車間內液化石油氣與空氣的混合氣體遇明火所致。為1997年全國十大火災之一。第6頁/共54頁易燃液體爆炸案例【案例6】:浙江省溫州市皮鞋廠大火

2002年3月23日12時50分,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郭溪鎮惠盛皮鞋廠發生大火,造成6名女工死亡,4人受傷。火災系生產操作不當引起的,首先著火的部位是2層樓噴光車間,10名女工被困火海。有4人被及時趕來的消防人員救出送往醫院搶救。此次火災的罪魁禍首是生產過程中采用一種叫做“白乳膠”的易燃液體。屬于甲類危險物品,在通風不好的空間里,揮發氣體達到一定的濃度遇火花就會爆燃。操作中曾有人把白乳膠容器碰倒,在未清掃干凈的情況下開動機器,導致了災難的發生。第7頁/共54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爆炸案例

【案例7】:河南鄭州食品添加劑廠“6·26”特大爆炸1993年6月26日,河南省鄭州市食品添加劑廠發生一起爆炸事故,死亡27人,受傷33人,經濟損失300萬元。16時15分左右,該廠倉庫內的7噸多過氧化苯甲酰發生爆炸,隨著爆炸的巨響,一股黑煙夾著火球瞬時就升上了天空,在天空形成一團黑蘑菇云,爆炸所產生的猛烈的氣浪和沖擊波,沖倒了廠房和院墻,隨即被氣浪掀起的磚頭瓦塊以及遇難者的殘肢斷腿從天而降,濃煙塵土散盡,3700多平方米的建筑物已成平地,相鄰的企業也受到災害。第8頁/共54頁放射性物品泄漏案

【案例8】:爾諾貝利核電站放射性物質泄漏案

1986年4月26日,位于烏克蘭基輔市郊區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由于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誤,4號反應堆爆炸起火,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西歐各國及世界大部分地區都測到了核電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質。31人死亡,237人受到嚴重放射性傷害。而且在20年內,還將有3萬人可能因此患上癌癥。基輔市和基輔州的中小學生全被疏散到海濱,核電站周圍的莊稼全被掩埋,少收2000萬噸糧食,距電站7公里內的樹木全部死亡,此后半個世紀內,10公里內不能耕作放牧,100公里內不能生產牛奶。這次核污染飄塵給鄰國也帶來嚴重災難,這是世界上最嚴重的一次核污染。第9頁/共54頁2.國外危險化學品分類簡介世界各國都對化學品危險性進行了分類,但存在差別。聯合國危險貨物運輸專家委員會將危險貨物分為以下9類,與我國大同小異:第10頁/共54頁3.危險化學品的安全標志安全標志:是通過圖案、文字說明、顏色等信息鮮明、簡潔地表征危險化學品危險特性和類別,向作業人員傳遞安全信息的警示性資料。危險化學品的安全標志設有主標志和副標志,副標志中沒有危險性類別號。主標志表示其主要危險性類別,副標志表示重要的其他危險性類別。第11頁/共54頁圖10-2:我國危險化學品的主要安全標志(之一)

第12頁/共54頁圖10-2:我國危險化學品的主安全標志(之二)

第13頁/共54頁圖10-2:我國危險化學品的主安全標志(之三)

第14頁/共54頁圖10-3我國危險化學品的副安全標志(之一)

第15頁/共54頁圖10-3我國危險化學品的副安全標志(之二)

第16頁/共54頁

任務3:學習防火防爆技術防火防爆對化工生產是十分重要的安全知識。1.燃燒的基礎知識(1)燃燒:燃燒是一種伴有發光、發熱的激烈的氧化反應。其特征是發光、發熱、生成新物質。圖10-4(a)燃燒現象第17頁/共54頁(2)燃燒的條件燃燒若能順利進行,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①可燃物質:凡能與空氣、氧氣或其他氧化劑發生劇烈氧化反應的物質,都可稱為可燃物質(煤、木材、汽油、,酒精一氧化碳、甲烷)。②助燃物質:凡是具有較強的氧化能力,能與可燃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并引起燃燒的物質均稱為助燃物(空氣、氧氣以及氯酸鉀氧化劑等)。③點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質燃燒的能源稱為點火源。常見的點火源有(明火、電火花、熾熱物體等)。第18頁/共54頁(3)燃燒過程可燃物質的燃燒過程:經歷氧化分解、著火和燃燒等階段,但可燃物的狀態不同,其燃燒的特點也不同。氣體最容易燃燒,只要達到其本身氧化分解所需的熱量就會迅速燃燒。液體受熱時,首先蒸發為蒸汽,然后蒸汽氧化分解進行燃燒。如果固體是簡單物質,如硫、磷等,受熱時先溶化,然后蒸發燃燒;如果固體是復雜物質,如木材等,受熱時先分解成氣態或液態產物,然后氣態或液態產物蒸汽著火燃燒。圖10-4(b)物質的燃燒過程第19頁/共54頁(4)燃燒類型①閃燃和閃點在一定溫度下,可燃液體(也包括能蒸發出蒸氣的少量固體,如萘、樟腦、石蠟等)的蒸氣與空氣混合后,遇到點火源而引起一閃即滅的燃燒,這種現象叫做閃燃。液體能發生閃燃的最低溫度,稱為該液體的閃點。閃燃往往是著火先兆,可燃液體的閃點越低,火災危險性越大。②著火與燃點可燃物質在有足夠助燃物的情況下,由點火源作用引起的持續燃燒現象,稱為著火。使可燃物質發生持續燃燒的最低溫度,稱為燃點。燃點越低,越容易著火。③自燃和自燃點可燃物質被加熱或由于緩慢氧化分解等自行發熱達到一定的溫度,即使不與明火接觸也能自行著火燃燒的現象,稱為受熱自燃。可燃物質發生自燃的最低溫度,稱為自燃點。第20頁/共54頁2.爆炸的基礎知識爆炸指物質發生的一種極為迅速的物理或化學變化,并在瞬間放出大量能量,同時產生巨大聲響。圖10-5爆炸現象第21頁/共54頁(1)爆炸的分類化學工業常見的爆炸按爆炸能量來源分為物理性爆炸和化學性爆炸兩類。

①物理性爆炸:指由物理因素(如溫度、體積、壓力)變化而引起的爆炸現象。爆炸前后物質的性質和化學成分均不改變。如鍋爐、液化氣鋼瓶等的爆炸。

②化學性爆炸:指使物質在短時間內完成化學反應,同時產生大量氣體和能量而引起的爆炸現象。如炸藥的爆炸,可燃氣體、液體蒸氣和粉塵與空氣混合物的爆炸等。第22頁/共54頁(2)爆炸極限①爆炸極限:可燃性氣體、蒸汽或粉塵與空氣組成的混合物只在一定的濃度范圍遇點火源會發生燃燒或爆炸。能發生爆炸的最低濃度,稱為爆炸下限。同樣,能發生爆炸的最高濃度,稱為爆炸上限。②爆炸極限的影響因素爆炸極限范圍不是固定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a.原始溫度的高低

b.原始壓力的高低c.惰性介質及雜質含量

d.容器的尺寸e.點火源的能量大小,表面大小,接觸時間長短f.混合物含氧量等其他因素。第23頁/共54頁(3)粉塵爆炸①粉塵爆炸:粉塵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的濃度,遇點火源會發生爆炸。熱能促使粉塵粒子分解,不斷放出可燃氣體與空氣混合,遇點火源會發生爆炸,因此粉塵爆炸的實質是氣體爆炸。②影響粉塵爆炸的因素:a.粉塵的物理化學性質:燃燒熱越大,氧化速率越大,揮發性越大,帶電性越大,越易引起爆炸。b.粒大小:顆粒越小,越干燥,燃點越低,危險性越大。c.粉塵的漂浮性:粉塵在空氣中停留時間越長,危險性越大。d.粉塵與空氣混合的濃度:粉塵爆炸也有一定的濃度范圍,一般以下限表示。發生粉塵爆炸時,不一定在場所整個空間粉塵濃度都達到爆炸下限,只要粉塵成層的附著于墻壁、設備、地面上就可能引起爆炸。第24頁/共54頁3.控制點火源點火源:指能夠使可燃物與助燃物(包括某些爆炸性物質)發生燃燒或爆炸的能量來源。點火源可分成八類:明火、高溫物體、電火花及電弧、靜電火花、撞擊與摩擦、絕熱壓縮、光線照射與聚焦、化學反應放熱。第25頁/共54頁4.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1)用難燃或不燃物料代替可燃物料(2)密閉生產中含有易燃易爆物料,設法使生產設備和容器盡可能密閉。(3)通風除塵設置良好的通風除塵裝置。(4)惰性介質的惰化和稀釋作用在可燃氣體、蒸氣或粉塵與空氣的混合物中充入惰性氣體,降低氧氣、可燃物的濃度(5)減壓操作減壓操作的實質是降低氧氣、可燃物的濃度。第26頁/共54頁5.滅火方法(1)滅火的基本方法①隔離:將正在燃燒的物質與其他可燃物質分開,由于缺少可燃物而使火焰停止燃燒。②窒息:阻止助燃物進入火焰區,使火焰由于缺少助燃物而熄滅。③冷卻:降低著火物質的溫度,使其降到燃點以下而停止燃燒。④化學抑制:加入化學物質參與燃燒反應,在反應中起抑制作用而使火焰熄滅。第27頁/共54頁(2)常用的滅火劑①水對燃燒物質冷卻降溫,減弱燃燒的強度;稀釋燃燒區的氧,使火勢減弱。②空氣機械泡沫滅火劑

通過泡沫覆蓋易燃液體表面,起隔離與窒息作用。

③化學泡沫滅火劑氣泡內主要是二氧化碳,滅火原理也是隔離與窒息作用。④干粉滅火劑干粉滅火劑主要成分為碳酸氫鈉和少量的防潮劑硬酯酸鈉及滑石粉等組成。它依靠壓縮氮氣的壓力被噴射到燃燒物表面,起隔離和窒息的作用。⑤二氧化碳滅火劑加壓的二氧化碳氣從鋼瓶噴出即成固體雪花狀二氧化碳(干冰),能冷卻燃燒物及沖淡燃燒區空氣中氧含量。第28頁/共54頁任務4:學習工業防毒技術

1.工業毒物及其分類(1)工業毒物與職業中毒當某物質進入肌體后,累積達一定的量,能與體液組織發生生物化學作用或生物物理變化,擾亂或破壞肌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暫時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狀態,甚至危及性命,該物質稱為毒物。工業生產中接觸到的毒物主要是化學物質,稱為工業毒物或生產性毒物。在生產過程中由于接觸化學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稱為職業中毒。第29頁/共54頁(2)工業毒物的分類

①粉塵:飄浮于空氣中的固體顆粒,直徑一般大于1μm,大都在固體物質機械粉碎、研磨時形成。如制造鉛丹顏料的鉛塵水泥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粉塵等。②煙塵:又稱煙霧或煙氣,也是飄浮于空氣中的固體顆粒,但直徑一般小于1μm。有機物加熱或燃燒時可產生煙,如塑料燃燒產生的煙塵。③霧:懸浮于空氣中的微小液滴。多為蒸汽冷凝或液體噴散而成,如噴漆中的含苯漆霧、鉻電鍍時鉻酸霧等。④蒸氣:液體蒸發或固體物料升華而形成。如苯蒸氣、磷蒸汽等。⑤氣體:生產場所溫度、氣壓條件下散發于空氣中的氣態物質。如氯氣、一氧化碳、硫化氫等。第30頁/共54頁2.化學中毒現場急救(1)氣體中毒:迅速將傷員救離現場,搬至空氣新鮮、流通的地方,松開領口、緊身衣服和腰帶,以利呼吸暢通有條件時可接氧氣。同時要保暖、靜臥、并密切觀察傷者病情的變化。(2)毒物灼傷:應迅速除去傷者被污染的衣服、鞋襪,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也可用“中和劑”(弱酸,弱堿性溶液)清洗。(3)口服非腐蝕性毒物:首先要催吐。若傷者神志清醒,能配合時,可先設法引吐。即用手指、雞毛、壓舌板或筷子等刺激咽后壁或舌根引起嘔吐,然后給患者飲溫水300-500毫升,反復進行引吐,直到吐出物已是清水為止。第31頁/共54頁3.常見危險化學品中毒與急救(之一)(1)二硫化碳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吞食時,給患者洗胃或用催吐劑催吐。將患者躺下并加保暖,保持通風良好。(2)氰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不管怎樣要立刻處理。每隔兩分鐘,給患者吸入亞硝酸異戊酯15~30秒鐘。這樣氰基與高鐵血紅蛋白結合,生成無毒的氰絡高鐵血紅蛋白。接著給其飲服硫代硫酸鹽溶液。使其與氰絡高鐵血紅蛋白解離的氰化物相結合,生成硫氰酸鹽。①吸入時把患者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使其橫臥著。然后,脫去沾有氰化物的衣服,馬上進行人工呼吸。②吞食時用手指摩擦患者的喉頭,使之立刻嘔吐。決不要等待洗胃用具到來才處理。因為患者在數分鐘內,即有死亡的危險。第32頁/共54頁3.常見危險化學品中毒與急救(之二)(3)鹵素氣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把患者轉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保持安靜。吸入氯氣時,給患者嗅1∶1的乙醚與乙醇的混合蒸氣;若吸入溴氣時,則給其嗅稀氨水。(4)有機磷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

使患者確保呼吸道暢通,并進行人工呼吸。萬一吞食時,用催吐劑催吐,或用自來水洗胃等方法將其除去。沾在皮膚、頭發或指甲等地方的有機磷,要徹底把它洗去。第33頁/共54頁3.常見危險化學品中毒與急救(之三)(5)三硝基甲苯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沾到皮膚時,用肥皂和水,盡量把它徹底洗去。若吞食時,可進行洗胃或用催吐劑催吐,將其大部份排除之后,才服瀉藥。(6)氨氣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立刻將患者轉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然后,給其輸氧。進入眼睛時,將患者躺下,用水洗滌角膜至少5分鐘。其后,再用稀醋酸或稀硼酸溶液洗滌。第34頁/共54頁3.常見危險化學品中毒與急救(之四)(7)強堿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

①吞食時,立刻用食道鏡觀察,直接用1%的醋酸水溶液將患部洗至中性。然后,迅速飲服500毫升稀的食用醋(1份食用醋加4份水)或鮮橘子汁將其稀釋。②沾著皮膚時,立刻脫去衣服,盡快用水沖洗至皮膚不滑止。接著用經水稀釋的醋酸或檸檬汁等進行中和。但是,若沾著生石灰時,則用油之類東西,先除去生石灰。③進入眼睛時,撐開眼瞼,用水連續洗滌15分鐘。(8)苯胺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如果苯胺沾到皮膚時,用肥皂和水把其洗擦除凈。若吞食時,用催吐劑、洗胃及服瀉藥等方法把它除去。第35頁/共54頁3.常見危險化學品中毒與急救(之五)(9)氯代烴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

把患者轉移,遠離藥品處,并使其躺下、保暖。若吞食時,用自來水充分洗胃,然后飲服于200毫升水中溶解30克硫酸鈉制成的溶液。不要喝咖啡之類興奮劑。吸入氯仿時,把患者的頭降低,使其伸出舌頭,以確保呼吸道暢通。(10)強酸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①吞服時,立刻飲服200毫升氧化鎂懸浮液,或者氫氧化鋁凝膠、牛奶及水等東西,迅速把毒物稀釋。然后,至少再食10多個打溶的蛋作緩和劑。因碳酸鈉或碳酸氫鈉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故不要使用。②沾著皮膚時,用大量水沖洗15分鐘。如果立刻進行中和,因會產生中和熱,而有進一步擴大傷害的危險。因此,經充分水洗后,再用碳酸氫鈉之類稀堿液或肥皂液進行洗滌。但是,當沾著草酸時,若用碳酸氫鈉中和,因為由堿而產生很強的刺激物,故不宜使用。此外,也可以用鎂鹽和鈣鹽中和。③進入眼睛時撐開眼瞼,用水洗滌15分鐘。第36頁/共54頁(11)酚類化合物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①吞食的場合馬上給患者飲自來水、牛奶或吞食活性炭,以減緩毒物被吸收的程度。接著反復洗胃或催吐。然后,再飲服60毫升蓖麻油及于200毫升水中溶解30克硫酸鈉制成的溶液。不可飲服礦物油或用乙醇洗胃。②燒傷皮膚的場合先用乙醇擦去酚類物質,然后用肥皂水及水洗滌。脫去沾有酚類物質的衣服。(12)草酸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

立刻飲服下列溶液,使其生成草酸鈣沉淀:①在200毫升水中,溶解30克丁酸鈣或其它鈣鹽制成的溶液;②大量牛奶。可飲食用牛奶打溶的蛋白作鎮痛劑。(13)乙醛、丙酮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用洗胃或服催吐劑等方法,除去吞食的藥品。隨后服下瀉藥。呼吸困難時要輸氧。丙酮不會引起嚴重中毒。3.常見危險化學品中毒與急救(之六)第37頁/共54頁3.常見危險化學品中毒與急救(之七)(14)乙二醇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

用洗胃、服催吐劑或瀉藥等方法,除去吞食的乙二醇。然后,靜脈注射10毫升10%的葡萄糖酸鈣,使其生成草酸鈣沉淀。同時,對患者進行人工呼吸。聚乙二醇及丙二醇均為無害物質。(15)乙醇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用自來水洗胃,除去未吸收的乙醇。然后,一點點地吞服4克碳酸氫鈉。(16)甲醇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

用1~2%的碳酸氫鈉溶液充分洗胃。然后,把患者轉移到暗房,以抑制二氧化碳的結合能力。為了防止酸中毒,每隔2~3小時,經口每次吞服5~15克碳酸氫鈉。同時為了阻止甲醇的代謝,在3~4日內,每隔2小時,以平均每公斤體重0.5毫升的數量,從口飲服50%的乙醇溶液。(17)烴類化合物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把患者轉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因為如果嘔吐物一進入呼吸道,則會發生嚴重的危險事故,所以,除非平均每公斤體重吞食超過1毫升的烴類物質,否則,應盡量避免洗胃或用催吐劑催吐。第38頁/共54頁3.常見危險化學品中毒與急救(之八)(18)重金屬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

當吞食重金屬時,可飲服牛奶、蛋白或丹寧酸等,使其吸附胃中的重金屬。但是,用螯合物除去重金屬也很有效。(19)硫酸銅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將0.3~1.0克亞鐵氰化鉀溶解于一酒杯水中,后飲服。也可飲服適量肥皂水或碳酸鈉溶液。(20)硝酸銀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將3~4茶匙食鹽溶解于一酒杯水中飲服。然后,服用催吐劑,或者進行洗胃或飲牛奶。接著用大量水吞服30克硫酸鎂瀉藥。(21)鋇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將30克硫酸鈉溶解于200毫升水中,然后從口飲服,或用洗胃導管加入胃中。(22)鎘(致命劑量10毫克)、銻(致命劑量100毫克)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吞食時,使患者嘔吐。第39頁/共54頁3.常見危險化學品中毒與急救(之九)(23)鉛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保持患者每分鐘排尿量0.5~1毫升,至連續1~2小時以上。飲服10%的右旋醣酐水溶液(按每公斤體重10~20毫升計)。或者,以每分鐘1毫升的速度,靜脈注射20%的甘露醇水溶液,至每公斤體重達10毫升為止。(24)汞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飲食打溶的蛋白,用水及脫脂奶粉作沉淀劑。立刻飲服二巰基丙醇溶液及于200毫升水中溶解30克硫酸鈉制成的溶液作瀉劑。(25)砷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吞食時,使患者立刻嘔吐,然后飲食500毫升牛奶。再用2~4升溫水洗胃,每次用200毫升。(26)二氧化硫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把患者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保持安靜。進入眼睛時,用大量水洗滌,并要洗漱咽喉。(27)甲醛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吞食時,立刻飲食大量牛奶,接著用洗胃或催吐等方法,使吞食的甲醛排出體外,然后服下瀉藥。有可能的話,可服用1%的碳酸銨水溶液。第40頁/共54頁4.綜合防毒措施

(1)防毒技術措施①用無毒或低毒物質替代有毒和高毒物質。②改革工藝,采用較安全的工藝路線。應盡量選用生產過程中不產生有毒物質的工藝過程。③優化生產過程,采用較安全的工藝條件。為了防止有毒物質的散發,可采用密閉操作,生產過程中應盡量避免跑、冒、泄、漏。④隔離操作和自動控制。為了減少有毒物質對人員的傷害,可以把易散發有毒物質的生產設備放置在隔離室中,采用排風裝置使隔離室內保持負壓狀態。通過自動控制操作,人員在控制室遠距離監控,減少人員在現場的機會,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第41頁/共54頁(2)凈化回收措施

盡管生產中采用了各種預防措施,但難免會有有毒物質的散發,為了減少有毒物質對人員的傷害,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通風排毒:通風排毒可分為局部通風、全面通風,由于局部通風是把有毒物質從發生源直接抽出去,比較經濟,應盡可能采用局部通風的方法進行排毒。全面通風是將新鮮空氣通入作業場所,把有毒物質稀釋到符合國家衛生標準,一般用于有毒物質散發源過于分散且散發量不大的情況。②凈化回收:局部通風系統中的有毒物質濃度高,直接排入大氣會污染環境,需先進行全凈化處置。常用的凈化措施有燃燒凈化方法、吸收和吸附凈化。如果有毒物質有回收價值,還需進行回收利用。第42頁/共54頁(3)個體防護措施(之一)由于有毒物質進入人體有三條途徑:呼吸道、皮膚、消化道,所以需要有針對性采取不同的措施進行防護。①呼吸防護佩戴呼吸防護器是防止有毒物質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的有效措施,常用的呼吸防護器有過濾式防毒口罩、過濾式防毒面具和隔離式呼吸器。圖10-6過濾式防毒口罩

圖10-7過濾式防毒面具第43頁/共54頁氧氣呼吸器和空氣呼吸器圖10-8隔絕式負壓氧氣呼吸器

圖10-9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第44頁/共54頁(3)個體防護措施(之二)

②皮膚防護皮膚防護主要依靠個人防護用品,操作者應按工種要求穿用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手套、口罩、眼睛等防護用品。對于裸露的皮膚,可根據所接觸的不同物質,涂上相應的皮膚防護劑。即使采取了各種防護措施,也難免會發生有毒物質污染皮膚的情況。當皮膚被有毒物質污染后,立即清洗。清洗時,按不同的污染物分別采用不同的清洗劑。③消化道防護防止有毒物質從消化道進入人體,主要是搞好個人衛生。例如,飯前漱口、洗手;班后沐浴,工作服、工作帽、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經常清洗。第45頁/共54頁開眼界:化學中毒急救方法1.人工呼吸法施行人工呼吸法以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效果最好。捏緊中毒者鼻孔,深吸一口氣后緊貼中毒者的口向口內吹氣,時間約為2秒鐘,吹氣完畢后,立即離開中毒者的口,并松開中毒者的鼻孔,讓他自行呼氣,時間約3秒鐘。如此以每分鐘約12次的速度進行。2.胸外心臟擠壓法救護者跪在中毒者一側或騎跪在其腰部兩側,兩手相迭,手掌根部放在傷者心窩上方、胸骨下,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擠壓,擠壓后迅速松開,胸部自動復原,以每分鐘60次速度進行。一旦呼吸和心臟跳動都停止了,應當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擠壓,如現場僅一人搶救,可以兩種方法交替使用,每吹氣2-3次,再擠壓10-15次。搶救要堅持不斷,切不可輕率終止,運送途中也不能終止搶救。3.化學藥品中毒洗胃將患者躺下,使其頭和肩比腰略低。在粗的柔軟胃導管上,裝上大漏斗。其后,降低漏斗,盡量把胃中的物質排出。接著提高漏斗,裝入250毫升水或洗胃液,再排出胃中物質。如此反復操作幾次。圖10-10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擠壓第46頁/共54頁任務5:了解勞動保護基本常識1.化學灼傷及其防護(之一)(1)脫離現場與應急處置發生化學灼傷時,應立即脫離現場,脫去被化學物質污染的衣服,并迅速用大量清水沖洗。(2)防止中毒有些化學物質可引起全身中毒,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一旦診斷有化學中毒可能時,應根據致傷因素的性質和病理損害的特點,選用相應的解毒劑或對抗劑治療,有些毒物迄今尚無特效解毒藥物。在發生中毒時,應使毒物盡快排出體外,以減少其危害。一般可靜脈補液和使用利尿劑,以加速排尿。第47頁/共54頁1.化學灼傷及其防護(之二)

(3)化學燒傷化學燒傷比單純的熱力燒傷復雜,由于化學物品本身的特性,造成對組織的損傷不同,所以在急救處理上各有特點。現就常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